天天看小說

第861章 香餌釣金鰲

晨霧瀰漫,氤氳繚繞。

一縷晨曦劃破天際,宣示著新一天的光明降臨。

濃霧下沉,遮住朝氣蓬勃的旭日陽光,使得身處濃霧中的人們只能透過霧氣看到一抹朦朧光亮,卻感受不到應有的光和熱。

益州,成都州牧府。

臨近辰時三刻,這個時間長安城中的長樂宮正在早朝,而此刻州牧府的大堂上同樣也在議政。

“呵———!”

待堂下文武兩班僚屬悉數到齊,一個身著暗紅色上等錦袍的三十多歲的男子打著呵欠,不急不緩地通過大堂上階西側角上的側門走進大堂,徑直走到上階,隨手撩起錦袍下襬,坐在主位上。

“臣等拜見主公!”堂下衆人齊聲跪拜道。

主位上的中年男子晃晃腦袋,讓自己儘快清醒過來,以免耽誤正事。昨夜飲酒作畫甚是盡興,直到三更才就寢,卻偏偏要早起,以致於他此時腦袋還是昏沉沉的,頭重腳輕,好不難受。

“諸位免禮,都起身吧。”男子擺手說道。

“謝主公!”齊聲謝禮後,堂下衆僚各自歸位。無座,全是正襟抄手而立,手袖裡放著各自要請示、商議的竹簡或錦帛信件。

這就是益州州牧府的規矩。自從188年劉焉向靈帝請旨恢復州牧制開始,劉焉出任益州牧,並派遣張魯佔據漢中,切斷益州與外界的一切聯繫,自此益州就是第一個割據自立的獨立王國。諸多禮制均是效仿洛陽朝廷。長樂宮早朝搬到益州就成了州牧府議事,益州下轄所有有資格前來議事的僚屬悉數跪拜。並分成文武兩班立於堂下。此外,上階主位距離堂下足有三尺高,六個臺階可供上下走動,臺階兩旁還有十餘名閹宦內侍,可供上傳下達竹簡或錦帛書信之用。

從劉焉建立這一套禮制開始,至今已整整七個年頭。早年還有人對此提出異議,並暗中向朝廷密報劉焉暗藏帝王之志,試圖割據自立。獨立於大漢朝廷之外。爲此,荊州劉表聞訊後上奏朝廷,請求嚴查劉焉意圖謀反是否屬實,並予以嚴懲。怎奈當時董卓掌權,得知劉焉圖謀不軌後,他並未放在心上,只是派遣宦官帶著詔書前來益州覈查。而劉焉得知事情敗露。驚駭不已,一邊重金收買手捧詔書而來的宦官,一邊向董卓進獻大筆錢糧。破財消災,經過劉焉一番斡旋,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朝廷對益州謀反之事高高舉起輕輕放下;董卓不再過問。就此擱置下來,虎頭蛇尾,不了了之。

七個年頭,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足夠一個翩翩少年變成肥頭大耳的臃腫之人,除了親生父母。別人誰都不認識。

經過劉焉、劉璋父子兩代的割據統治,益州已經徹頭徹尾地成爲獨立於大漢之外的獨立王國,唯一欠缺的便是沒有正式改元開國,登基稱帝。曾經僭越朝廷禮制之舉,而今已成爲規矩,上行下效,已是常態化,益州僚屬早已見怪不怪,習以爲常了。久而久之,在益州文武官員心裡不知不覺中形成了“據益州而小天下”的優越感,身居天府之國,將天下其它州郡看做是戰火紛飛、生靈塗炭的窮鄉僻壤,不屑一顧。

這是因爲益州地域廣博,擁有九個郡和三個屬國,除此之外,還有地域廣闊的南疆叢林。除了地域廣闊之外,益州物產豐盛,水網密佈,風調雨順,最重要的是人口衆多。

在人口方面,益州曾是漢高祖劉邦的起家之地,也是大漢王朝處置叛亂流民和罪臣家眷的流放之地,更是天下紛亂中各州黎民百姓的避難所。如此以來,就使得益州人口衆多,擁有不下於中原第一大州冀州的人口總量;若是再將南蠻加在一起,那麼益州的人口數量比冀州猶有過之,甚至超出百萬人口以上。

除物阜民豐、人口衆多之外,益州最大的倚仗還是蜀道之險和長江天塹。蜀道將益州阻隔於中原之外,長江天塹將其割據於西南一隅,如此便造就了益州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完全可以封疆鎖國,獨立於大漢之外,獨立成國,名曰“天府之國”。

現如今,天下各州各郡皆是戰火紛飛,各方勢力廝殺不休,羣雄並起,諸侯割據。但在益州,卻是歌舞昇平,關河平晏,恍如世外桃源一般,與世無爭。當然,益州也有隱憂,那便是南疆蠻族經常劫掠邊境,但這僅限於益州南部,小打小鬧而已,不過是癤癢之疾,無關大局。

時下,益州擁有大漢最上等的蜀錦,享用不盡的美食,錢糧充足,府庫充盈,擁兵十餘萬,實力雄厚。在天下各路諸侯之中,不管是誰,哪怕是西涼李利,也不能忽視益州劉璋的存在。確切地說,諸侯們不是惦記劉璋,不管他長得再好看,終究還是男人;真正惦記的還是他掌控下的富饒之地,天府之國———益州。

——————翻開背景,言歸正傳。

州牧府大堂上,議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首先商議的便是州內事務,錢糧賦稅、水災蟲患和南蠻爲禍南疆等事宜。這些都是老生常談,幾乎每天都要提一遍,這叫居安思危,時刻保持警惕,增強上位者的憂患意識。而這,也是前任州牧劉焉定下的規矩,其目的便是警醒自己和後代子孫,時刻不忘奮發圖強,有朝一日終能成就霸業。

不言而喻,高居主位的中年男子便是益州牧劉璋劉季玉。

他是去年李利遊歷中原之前派人護送返回益州的。回到成都不到一個月,其父劉焉便一命嗚呼。劉焉死後,益州無主。而最早跟隨劉焉前來益州的劉瑁又英年早逝,是以劉璋是唯一的繼承人。益州牧之位非他莫屬。然而正在關鍵時刻,張魯生母盧氏橫插一槓子,慫恿益州僚屬擁立劉焉假子張徵(盧氏幼子,張魯的四弟)繼位州牧,企圖篡奪益州劉氏基業。

危急關頭,益州大族張氏兄弟、吳氏一族和跟隨劉焉多年的一衆老臣,力推劉璋繼位,繼而誅殺盧氏及其幼子。平息內亂。隨後,李利遣使前來益州傳詔,正式敕封劉璋提領益州。至此,劉璋名正言順地即位益州牧,執掌益州九郡三屬國。

時至今日,劉璋已經執掌益州一年有餘,對益州軍政知之甚詳。自認對治理州郡頗有心得。是以,他現在已有閒暇吟詩作賦,鶯歌曼舞之餘還能重操舊業,飲酒作畫,著實逍遙自在。

這也難怪,時下益州官員中青年才俊不在少數。尤其不缺治理州郡的文士賢才。像擁立劉璋繼位有功的張鬆、張肅兄弟,主簿黃權,從事董和、董允父子,以及最早跟隨劉焉的吳懿、嚴顏等老臣,還有素來與他私交篤厚的龐羲等人;這些人都有治理郡縣之能。根本用不著他親力親爲。

此刻,聽著堂下照本宣科的議事。劉璋昏昏欲睡,實在提不起一點興趣。天天都這樣,這些錢糧賦稅之類的瑣事,他第一次坐上州牧府的寶座時還頗感振奮,因爲益州富庶啊,錢糧富足,府庫充盈,軍械輜重齊備,這些都是他往後坐擁益州的資本。可新鮮勁過去後,他每天還是能聽到這些煩躁的數據,這讓他大感膩味,卻又不能出言阻止。畢竟這是他父親劉焉定下的規矩,事關益州生計民生,豈能擅自廢除?

終於,固有議事結束了。這時,別駕從事張鬆出列稟報道:“稟主公,昨日漢中張魯遣使前來拜見主公,在下接見了他。張魯使者此番帶來三箱珍奇異玩和兩萬金,言明進獻於主公。不知主公是否接納?”

“漢中張魯給我進獻金銀奇珍?”劉璋聞聲神情一震,頓時提起精神,睜大眼睛俯視著堂下的張鬆,卻又不自覺地皺皺眉頭。因爲張鬆那副尊榮實在是有些差強人意,掃帚眉、小眼睛,塌鼻子,嘴角沒毛,偏偏頜下長著一撮小鬍鬚,真是

??長得也太隨意了,著實令人不敢恭維,不忍正視(不堪入目)。

微微皺眉之餘,劉璋的目光直接跨過張鬆,看向他身邊的兄長張肅,頓時心情舒暢許多,張肅就長得順眼多了。同是一母所生的兩兄弟,咋差別這麼大呢!

“張魯竟然主動給我送禮,太陽打西邊出來了,真新鮮!”劉璋在長安爲質時與李利相處兩年多時間,別的沒學會,倒是說話方式與李利一般無二,簡潔明瞭,很容易聽懂,無形中竟讓他落得個“平易近人”的美名,可謂是歪打正著。

冷笑聲中,劉璋嘴角呈現出一道弧線,這是李利習慣性的笑容,無形中也被他學會了。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永年不必繞彎子,直說吧,張魯遣使送來重禮,究竟意欲何爲?”

“諾,主公英明!”張鬆欣然點頭應聲。隨即他將張魯一敗陳倉,再敗羌道,最終丟盔棄甲逃回陽平關之事一五一十地講述一遍。

而後,張鬆恭聲道:“時下,張魯兵敗退回漢中,據守陽平關,而西涼軍則是大軍壓境,陳兵關前。此時,漢中張魯已是危在旦夕,一旦西涼軍攻破陽平關,漢中郡再無險關可守,必被西涼鐵騎踏平漢中九縣。是以,張魯遣使前來向主公求援,懇請主公出兵馳援漢中,與他聯手共抗李賊、、、哦不,共抗李利大軍。”(李賊之名在益州是不允許叫的,頂多直呼其名,或是大將軍,劉璋明令麾下一衆僚屬不得稱李利爲李賊,否則嚴懲不貸。從這一點不難看出,劉璋和李利確實私交不錯,對李利派人護送他返回益州即位州牧之事,一直心存感激。)

只是這份交情即將面臨嚴峻考驗,結果如何

??虎賁喝口茶潤潤嗓子,道:“欲知詳情,咱們下章揭曉

??”多謝!

—————————————————

第744章 雷霆萬鈞第126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168章 紅顏劫,家和萬事興第120章 女修兇猛第733章 宿命對手再相逢第6章 先下手爲強第941章 馬蹄疾,任重道遠第690章 一刀撼動百萬軍第270章 會攻長安,宮闈佳人第98章 大潰敗,追殺三百里(中)第67章 虎豹飛熊第279章 午夜驚悚鎮虓虎第569章 陳公臺夜半思量第507章 鳩佔鵲巢貴客臨第133章 挽狂瀾,立木爲信第900章 羆虎軍,禍從天降第720章 血性雄風第299章 雙雄記第251章 龍飛鳳舞(二)第565章 袁公路審時度勢第230章 喜出望外,憂思如潮第118章 原來李某人也是追星族第638章 養虎爲患滅白波第886章 地勢坤,厚德載物第422章 劣跡斑斑,恩怨情仇第892章 少天子,揮斥方遒第55章 天高地闊第242章 鐵壁困九 曲第582章 法孝直義無反顧第299章 雙雄記第791章 諸侯隕落第二彈第679章 函谷之登高望遠第717章 將遇良才第191章 焦頭爛額的曹孟德第977章 殺破狼,血戰狼山(續)第196章 斂財手段第164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上)第327章 逐閹宦,整飭朝綱第180章 董卓,你坑我!第294章 西涼雛虎第395章 許家莊第483章 坦坦蕩蕩真性情第293章 蛻變第855章 天羅地網第594章 馴野馬捷足先登第344章 巾幗紅顏第781章 白馬過隙第744章 雷霆萬鈞第266章 驚世飛將(上)第367章 天賜媚眼第968章 闖狼穴,患難見真情第776章 擦肩而過第609章 鳳鳴鶴唳戰雲稠第836章 滿招損謙受益第118章 原來李某人也是追星族第88章 戰韓遂,豸奴出戰(四)第612章 羣雄聚首河內郡第581章 繞指柔一敗再敗第681章 函谷之四面埋伏第876章 爲子當孝第857章 天羅地網(續)第950章 鄉梓情,仁者愛人第78章 世事茫茫難自料第194章 龍之逆鱗第140章 龍驤合圍,無雙遁走第267章 喋血山河(十二)第164章 君子養心莫善於誠第147章 共度時艱穩軍心第476章 梟雄之心不可測第148章 浩瀚沙海有情人第901章 風雲會,嫁禍荊州第756章 縱橫捭闔第152章 禍兮福之所倚第111章 一諾千金,飛虎俯首第300章 哼哈二將第193章 疾風知勁草第954章 虎從風,俯首帖耳第81章 平姑臧,龍驤威武(二)第349章 漢陽之戰(一)第782章 橫掃六合第549章 於夫羅狂妄寇邊第182章 千絲萬縷,文昌三約(上)第80章 屹立不倒的後盾第876章 爲子當孝第86章 戰韓遂,陣前鬥將(二)第71章 爭執第615章 孫策挑戰呂奉先第55章 固執的曹操第579章 金猊衛鐵蹄踏營第346章 紅顏劫之爭香斗豔第155章 觀烽火,驕兵悍將第61章 文昌戰馬超第479章 如影隨形顯殺機第375章 外緊內鬆第514章 夢裡神龍魚美人第352章 漢陽之戰(四)第93章 平分天下第226章 席捲全城第558章 國舅有女初長成第165章 倒脫靴,節上生枝
第744章 雷霆萬鈞第126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168章 紅顏劫,家和萬事興第120章 女修兇猛第733章 宿命對手再相逢第6章 先下手爲強第941章 馬蹄疾,任重道遠第690章 一刀撼動百萬軍第270章 會攻長安,宮闈佳人第98章 大潰敗,追殺三百里(中)第67章 虎豹飛熊第279章 午夜驚悚鎮虓虎第569章 陳公臺夜半思量第507章 鳩佔鵲巢貴客臨第133章 挽狂瀾,立木爲信第900章 羆虎軍,禍從天降第720章 血性雄風第299章 雙雄記第251章 龍飛鳳舞(二)第565章 袁公路審時度勢第230章 喜出望外,憂思如潮第118章 原來李某人也是追星族第638章 養虎爲患滅白波第886章 地勢坤,厚德載物第422章 劣跡斑斑,恩怨情仇第892章 少天子,揮斥方遒第55章 天高地闊第242章 鐵壁困九 曲第582章 法孝直義無反顧第299章 雙雄記第791章 諸侯隕落第二彈第679章 函谷之登高望遠第717章 將遇良才第191章 焦頭爛額的曹孟德第977章 殺破狼,血戰狼山(續)第196章 斂財手段第164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上)第327章 逐閹宦,整飭朝綱第180章 董卓,你坑我!第294章 西涼雛虎第395章 許家莊第483章 坦坦蕩蕩真性情第293章 蛻變第855章 天羅地網第594章 馴野馬捷足先登第344章 巾幗紅顏第781章 白馬過隙第744章 雷霆萬鈞第266章 驚世飛將(上)第367章 天賜媚眼第968章 闖狼穴,患難見真情第776章 擦肩而過第609章 鳳鳴鶴唳戰雲稠第836章 滿招損謙受益第118章 原來李某人也是追星族第88章 戰韓遂,豸奴出戰(四)第612章 羣雄聚首河內郡第581章 繞指柔一敗再敗第681章 函谷之四面埋伏第876章 爲子當孝第857章 天羅地網(續)第950章 鄉梓情,仁者愛人第78章 世事茫茫難自料第194章 龍之逆鱗第140章 龍驤合圍,無雙遁走第267章 喋血山河(十二)第164章 君子養心莫善於誠第147章 共度時艱穩軍心第476章 梟雄之心不可測第148章 浩瀚沙海有情人第901章 風雲會,嫁禍荊州第756章 縱橫捭闔第152章 禍兮福之所倚第111章 一諾千金,飛虎俯首第300章 哼哈二將第193章 疾風知勁草第954章 虎從風,俯首帖耳第81章 平姑臧,龍驤威武(二)第349章 漢陽之戰(一)第782章 橫掃六合第549章 於夫羅狂妄寇邊第182章 千絲萬縷,文昌三約(上)第80章 屹立不倒的後盾第876章 爲子當孝第86章 戰韓遂,陣前鬥將(二)第71章 爭執第615章 孫策挑戰呂奉先第55章 固執的曹操第579章 金猊衛鐵蹄踏營第346章 紅顏劫之爭香斗豔第155章 觀烽火,驕兵悍將第61章 文昌戰馬超第479章 如影隨形顯殺機第375章 外緊內鬆第514章 夢裡神龍魚美人第352章 漢陽之戰(四)第93章 平分天下第226章 席捲全城第558章 國舅有女初長成第165章 倒脫靴,節上生枝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扎鲁特旗| 清徐县| 绥江县| 喀喇| 康马县| 茶陵县| 汾西县| 雷州市| 兴隆县| 原阳县| 大同市| 内乡县| 额敏县| 汤阴县| 丰台区| 田林县| 乌恰县| 邳州市| 洛川县| 正镶白旗| 新干县| 溧阳市| 临安市| 永川市| 昌吉市| 安塞县| 乌苏市| 喀什市| 金昌市| 甘孜| 阳高县| 道孚县| 山东省| 辰溪县| 纳雍县| 罗江县| 黑河市| 正蓝旗| 西贡区| 四会市| 赫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