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82章 千絲萬縷,文昌三約(上)

一念至此,李利骨子裡後世軍人的血性被激發出來。

男子漢大丈夫,自當頂天立地,豈能被人逼迫得委曲求全?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

旋即李利滿臉剛毅之色,神情泰然自若,朗聲說道:“稟相國,我叔父雖然答應了末將的婚事,但相國或許忘記了,我龍驤李府與長安李府是兩家,我們分家了,大路朝天各走半邊!

相國執意強行賜婚的話,末將也可以答應下來。但是,末將要與相國定下三個約定。如果相國能答應,末將心甘情願迎娶相國愛女。否則,李利生來硬骨頭,從不怕死,甘願領教西涼軍團的兵鋒!”

“哼!”董卓頤氣所指多年,今天是第一次有人敢對他如此說話,當堂頂撞。頓時他臉色鐵青,面目猙獰,牙關咬得緊緊地,嘴角左右搐動。

近乎是強忍一口怒氣,董卓目光冰冷地從李利身上轉向李傕,沉聲說道:“好,很好!李傕,你果真有個好侄兒?竟敢向本相國提條件,還敢向我西涼軍團挑釁,好膽!

李傕,看看你養大的好侄兒?”

在李傕身上怒聲宣泄一番後,董卓將陰冷的目光轉到李利身上,冷哼一聲:“說,什麼約定?”

李利彷彿沒有看到董卓陰森森的目光,鎮定自若地說道:“稟相國,末將的第一個約定是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此後相國愛女就是我龍驤李府的內眷,出嫁從夫,夫爲妻綱!我李利以及龍驤李府與相國只有翁婿關係,與董氏一族並無利益糾葛。龍驤李府與臨洮董家涇渭分明,董氏一族的所作所爲,與我李利及龍驤李府無關。此爲第一條約定!不知相國意下如何?”

“狂妄!”董卓暴喝一聲,怒目圓瞪看著李利,陰鷙地說道:“我董氏一族乃臨洮百年望族。豈是你小小的龍驤李府能夠相提並論的!龍驤李府,區區一個佔地百畝的小宅子,何足掛齒!你不想與我董家有瓜葛,那正好,這可是你自己說的,以後別反悔就行!

女子出嫁從夫。此乃天經地義之事,本相國應下了。你接著說,一口氣說完,別婆婆媽媽的!看著你,咱家心煩!”

李利原本還很嚴肅的神情,聽到董卓說看到他心煩的時候。莫名有幾分感動。

這句話,無意中透漏出董卓是真心想把女兒嫁給他,看好他這個人,並非是純粹的權謀之道。

以董卓如今的權勢和地位,他還能如此忍讓,耐心地聽李利把話說完,其實已經表明了他的誠意。

然而。有些該說的話,李利必須在滿朝文武大臣面前說清楚。否則後患無窮,而他最終也將會被董卓生生拖進死亡深淵,決計沒有生還的可能。

不管多麼強大的人,也不能與全天下人站在對立面;否則,早晚必亡。

沉思片刻,李利正色的說道:“第二個約定,末將志在掃除邊患,捍衛我大漢疆域不受蠻夷侵犯,相國不能因爲憐惜愛女。強留末將留守長安。

第三個約定,末將成婚之後,不再接受相國任何敕封和賞賜;功名利祿,末將自會靠戰功獲取。倘若有一日,董家遭難。末將定當保住董家一絲骨血,以報答相國下嫁愛女之恩!”

“呃?”董卓聽完李利列出的後兩條約定之後,眉頭微皺,驚愕之餘,沉吟不語。

李利身姿挺拔地站在大殿中央,神情平靜,眼神深邃,對身後百官們灼熱的目光不予理會,靜靜等待著董卓的答覆。

靠在相國椅上的董卓,雙眼微瞇,宛如猛虎正在打盹兒一般,像是在休息,又像是在沉思,高深莫測。

大殿右側,數十位文官同樣在深思著李利提出的三個約定,很多老臣對李利投以讚許的目光。但不包括司徒王允在內,而是以蔡邕爲首的一幫生性耿直的學者派官員。

在他們看來,李利今天是被逼無奈,不得不答應董卓強行嫁女之舉。但李利又不願助紂爲虐,志存高遠,威武不屈,當爲西涼軍中少有的忠義將領。

大殿左側,以楊彪等人爲首的武將羣體,人數很多,超出文官一半有餘。大家看向李利的眼神很複雜,有羨慕,有嫉妒,有欽佩,有不以爲然,還有少許人露出譏笑的神情。

或許他們在譏笑李利不自量力,太把他自己當回事兒了,話說得大義凜然,實際卻是道貌岸然,欲蓋彌彰,愛惜羽毛,生怕別人說他攀上董相國的高枝,沒有真本事。太會裝了,說得煞有其事,誰知道他背地裡是不是天天跑到董相國面前奉承拍馬,討要官職呢!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

滿朝文武百官,各有各的心思,神態各異,但大多數人對李利今天的表現十分欽佩。畢竟敢在董卓面前如此據理力爭之人,到目前爲止,僅有李利一人。僅此一人而已。

正因爲如此,很多人都很詫異今天董相國究竟是怎麼了?爲什麼他對李利如此包容,以至李利都敢咆哮朝堂,與一言九鼎的董相國約法三章,如此肆無忌憚?

就在滿朝大臣各自揣摩之際,李利其實也是思緒紛飛,感嘆不已。

今天朝堂的這一幕,對他來說,太突然了!

這是李利做夢都沒有想到的場景,董卓居然會如此絕決地強行把女兒嫁給他,甚至不惜威脅逼迫他就犯。

而董卓今天所表現出來的憤怒與忍讓,也讓李利看出董卓也是人。他同樣有他所在意的人和事情,比如他十分疼愛的女兒董婉以及女兒的婚姻大事。

這一幕,讓李利看到了董卓兇殘暴戾之外的另一面,知道董卓其實很顧家。不管他在朝堂上,在外人面前如何兇悍殘暴,但他私下裡仍舊是個恪守孝道和疼愛子女的男人。

事實上,李利剛纔所說的三個約定,其實最重要的是第一個約定。因爲第一條約定將他與董卓以及董家區分開來,互不牽連,表明他不願與董卓爲伍,卻有被逼無奈地做了董卓的女婿。

第二條其實是李利標榜自己的約定,在世人面前樹立起他正義高大的形象。

這個時代沒有廣告宣傳,但官職顯赫之人就是活廣告。曹操爲什麼能名揚天下,那是因爲董卓之名威震天下,恰恰是與董卓有關,所以曹操一舉成名天下知。

今天李利與董卓在朝堂上的對話以及朝堂上發生的一切,一個月之內就能傳遍大江南北,兩個月之內,天下皆知。

如此以來,李利也就名揚天下了。至於名聲是好是壞,那就要看各鎮諸侯派到長安的細作和往來商賈如何傳達了。

據實傳達呢,李利留下的就是好名聲;如果添油加醋、以訛傳訛的話,或許就會全然變味,好壞難以捉摸。

第三條約定,其實是李利對董卓的感激之情和承諾。

不管董卓自身有多少這樣那樣的罪孽,但他對李利確實很不錯,並且還把女兒嫁給了李利。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李利不想給董卓陪葬,但他也不能不報答董卓對他的照顧和嫁女的恩情,所以他承諾一定給董家留住香火,不至於滅族。

事實上,李利即便是不這麼說,董家也不可能全部被誅,至少一些旁系邊緣之人或許也能躲過劫難,但董家嫡系子弟很難保全性命。

而李利話中的意思就是針對嫡系成員而言的。再不濟,等到董婉生育之後,過繼一個孩子給董家,也算是李利兌現了承諾。不過這是最壞的打算,李利豈能把自己的孩子過繼給別人。

大殿之上,小皇帝劉協正襟危坐,一動也不敢動,神情木然。

直到此時,劉協才意識到,之前不給他這個傀儡皇帝跪拜之人是何等威武的人物。此人居然連國賊董卓都敢當堂頂撞,當真是個膽大包天之人。

看到董卓丟面子,劉協暗自慶幸不已。幸好剛剛董卓出現的及時,否則,一旦他斥責李利不行跪拜之禮,保不準李利會幹出什麼事情出來,但不管結果如何,他劉協一定會灰頭土臉,大失顏面。

沒看到董卓這麼蠻橫殘暴之人,在李利面前都下不來臺嗎?

董卓已經把持朝政三四年了,誰敢在他面前大聲說話,像李利這樣不給董卓面子的膽肥之人,劉協還是第一次見到。

幸災樂禍之餘,劉協暗自記住了李利這個名字,並把李利的長相深深烙印在腦海裡。

坐在劉協左邊不遠處的董卓,靠在相國椅上沉思假寐,臉上平靜無波,讓人看不出他的喜怒,也無法揣摩他究竟會不會答應李利提出的三個約定。

恍然間,長樂宮大殿上一片沉寂,滿朝文武百官以及殿內的侍衛和宦官,足有數百人之多,紛紛屏息噤聲,不敢發出一點聲響,生怕引起董卓注意,招來殺身之禍。

就在這座大殿內,董卓數次因一語不合,拔劍就殺人,先後慘死在皇宮大殿上的大臣,超過兩位數。

因此這座大殿在百官眼裡,不亞於閻王殿,董相國就是那肆無忌憚,殘暴跋扈的活閻羅啊!()

第261章 喋血山河(六)第43章 困獸猶鬥第135章 黃沙嶺,三軲戰桓飛(二)第693章 攻城、攻城!第675章 愁雲慘淡萬里凝第326章 凝脂膏腴第952章 臥槽馬,風雲際會第746章 鬥智鬥勇第160章 致青春,言而有信第247章 驅虎吞狼(九)第529章 世事紛擾人心亂第770章 天行健第221章 龍爭虎鬥之狼騎救主第683章 函谷之大風起兮第435章 中山之行——苦戀第994章 秋夜曲,馬鳴風蕭蕭第604章 好淒涼瞬間芳華第679章 函谷之登高望遠第62章 雙重驚悚第602章 秋草黃圖窮匕見第408章 再返司隸第144章 文昌月下追窮寇第862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第257章 仲穎隕落(上)第528章 自古女大不中留第121章 道是無情卻有情第29章 惡毒賭約第910章 臥龍崗,士罕仗義第24章 欲擒故縱第404章 人善人欺,馬善人騎第615章 孫策挑戰呂奉先第728章 兩虎相爭第456章 疏忽大意殺錯人第218章 大勢泱泱第192章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第309章 殘陽血之臨陣倒戈(上)第314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4第26章 破陣子第597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173章 醉枕紅顏第181章 虎毒不食子,仲穎也柔情第436章 中山之行——正果第462章 聞鉅變怒火沖天第411章 一羣漂亮娘們第66章 風馳電掣第159章 休屠降,馬踏三郡(四)第768章 咫尺天涯第298章 富貴險中求第553章 驚天子空前盛事第313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3第40章 傳國玉璽(續)第6章 先下手爲強第162章 致青春,信誓旦旦第906章 青玉案,旦夕禍福第650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二)第290章 一戰賭江山第246章 風雨欲來第873章 陽平關(下)第175章 平川之公瑾鎮江州第149章 共患難相濡以沫第228章 氣吞山河第380章 西征大捷第212章 龍爭虎鬥之左膀右臂第720章 血性雄風第190章 老而彌堅騎虎難下第735章 不宣而戰第39章 東陽谷第182章 顯神通,上善若水第883章 指鹿爲馬第294章 西涼雛虎第266章 驚世飛將(上)第447章 推波助瀾不遺力第485章 一心多用霸王姿第46章 釜底抽薪(上)第232章 婚禮進行時(上)第147章 共度時艱穩軍心第170章 陌上桑,經世之才第167章 陌上桑,孔明受辱第652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四)第580章 美周郎坐掌中軍第750章 合縱連橫第912章 大混戰,昏天暗地第469章 豪氣慷慨擲千金第59章 大旱天的一把火第859章 你爲家族獻身吧第352章 漢陽之戰(四)第892章 少天子,揮斥方遒第668章 亂我心者多煩憂第22章 陳留之戰(上)第126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138章 驚魂未定,無雙鐵騎第78章 世事茫茫難自料第366章 是誰撥動琴絃第791章 諸侯隕落第二彈第234章 鐵騎入夢(一)第282章 自古梟雄無庸者第229章 虎口拔牙第66章 風馳電掣第951章 盧龍塞,羽扇綸巾第857章 天羅地網(續)
第261章 喋血山河(六)第43章 困獸猶鬥第135章 黃沙嶺,三軲戰桓飛(二)第693章 攻城、攻城!第675章 愁雲慘淡萬里凝第326章 凝脂膏腴第952章 臥槽馬,風雲際會第746章 鬥智鬥勇第160章 致青春,言而有信第247章 驅虎吞狼(九)第529章 世事紛擾人心亂第770章 天行健第221章 龍爭虎鬥之狼騎救主第683章 函谷之大風起兮第435章 中山之行——苦戀第994章 秋夜曲,馬鳴風蕭蕭第604章 好淒涼瞬間芳華第679章 函谷之登高望遠第62章 雙重驚悚第602章 秋草黃圖窮匕見第408章 再返司隸第144章 文昌月下追窮寇第862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第257章 仲穎隕落(上)第528章 自古女大不中留第121章 道是無情卻有情第29章 惡毒賭約第910章 臥龍崗,士罕仗義第24章 欲擒故縱第404章 人善人欺,馬善人騎第615章 孫策挑戰呂奉先第728章 兩虎相爭第456章 疏忽大意殺錯人第218章 大勢泱泱第192章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第309章 殘陽血之臨陣倒戈(上)第314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4第26章 破陣子第597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173章 醉枕紅顏第181章 虎毒不食子,仲穎也柔情第436章 中山之行——正果第462章 聞鉅變怒火沖天第411章 一羣漂亮娘們第66章 風馳電掣第159章 休屠降,馬踏三郡(四)第768章 咫尺天涯第298章 富貴險中求第553章 驚天子空前盛事第313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3第40章 傳國玉璽(續)第6章 先下手爲強第162章 致青春,信誓旦旦第906章 青玉案,旦夕禍福第650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二)第290章 一戰賭江山第246章 風雨欲來第873章 陽平關(下)第175章 平川之公瑾鎮江州第149章 共患難相濡以沫第228章 氣吞山河第380章 西征大捷第212章 龍爭虎鬥之左膀右臂第720章 血性雄風第190章 老而彌堅騎虎難下第735章 不宣而戰第39章 東陽谷第182章 顯神通,上善若水第883章 指鹿爲馬第294章 西涼雛虎第266章 驚世飛將(上)第447章 推波助瀾不遺力第485章 一心多用霸王姿第46章 釜底抽薪(上)第232章 婚禮進行時(上)第147章 共度時艱穩軍心第170章 陌上桑,經世之才第167章 陌上桑,孔明受辱第652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四)第580章 美周郎坐掌中軍第750章 合縱連橫第912章 大混戰,昏天暗地第469章 豪氣慷慨擲千金第59章 大旱天的一把火第859章 你爲家族獻身吧第352章 漢陽之戰(四)第892章 少天子,揮斥方遒第668章 亂我心者多煩憂第22章 陳留之戰(上)第126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138章 驚魂未定,無雙鐵騎第78章 世事茫茫難自料第366章 是誰撥動琴絃第791章 諸侯隕落第二彈第234章 鐵騎入夢(一)第282章 自古梟雄無庸者第229章 虎口拔牙第66章 風馳電掣第951章 盧龍塞,羽扇綸巾第857章 天羅地網(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忠市| 察哈| 乌什县| 和静县| 广德县| 尼木县| 皋兰县| 兴和县| 阿克陶县| 西安市| 深水埗区| 蓬莱市| 兰坪| 金门县| 兴城市| 鹿泉市| 溧水县| 宜川县| 凭祥市| 康定县| 白水县| 莫力| 宁海县| 长沙县| 荆门市| 黄陵县| 永康市| 宾阳县| 察雅县| 唐海县| 罗田县| 临泽县| 简阳市| 喀喇沁旗| 金昌市| 华蓥市| 莱芜市| 鸡泽县| 故城县| 睢宁县| 日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