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62章 致青春,信誓旦旦

————————————

“自信滿滿?”

李利眉頭微皺,目光中閃過一抹凌厲之色,遂冷冷一笑,不以爲然道:“倘若季玉認爲這是志得意滿的話,便如你所願又有何妨?至於我有何倚仗麼,季玉已經看到了,此刻我就坐在你面前,這難道還不夠嗎?”面對劉璋怒顏相向,李利又豈會給他好臉色,更不會示弱。{

世人皆知,李利雖然爲人謙和,但其做事歷來強勢。如果他肯當衆示弱,當年就不會與韓遂、馬騰屢屢爭鬥;如果他能向中原諸侯聯盟示弱,就不會出現司隸大戰;如果他肯輕易示弱,焉有今日的成就。

生逢亂世,示弱是沒有用的。只有自身強大,不斷髮展壯大,纔是唯一的出路;反之,示弱就意味著膽怯,膽怯便無法立足於世間,最終只能是黯然消失,淪爲強者腳下的一粒塵埃。

所以,示弱這個詞不會出現在他身上,也不適合他。這麼多年來,他何曾有過示弱之舉?

然而不會示弱並不代表耿直執拗,不知審時度勢,一味地強硬蠻幹;恰恰相反,李利之所以能有今日的成就,其根源就在於他善於審時度勢,善於變通,剛柔並濟,方有今日之強盛。

當初他和呂布同在董卓帳下爲將,如果他不知變通、不懂隱忍,敢與呂布爭鋒相對,恐怕尚未發跡便被呂布扼殺於搖籃之中。而董卓起初並不器重他,以致他在長安城賦閒數月之久。但是他隨後卻以自身實力贏得了董卓的賞識,並最終獲得董卓的莫大饋贈,一舉奠定了他雄霸西涼的基礎。

與示弱相對應的是。亂世求存的唯一準則就是強大,爭做強者。這是因爲亂世之中人命如草芥,世人都在亂世中苦苦掙扎,憐憫是最常見且又最容易被人無視的東西,沒有人關注弱者,即便同情弱者也無能爲力。只有等到平定亂世之後,大多數人才有剩餘精力同情並幫助弱者;而在此之前。所有人必須獨立自強起來,否則就會堙沒在亂世烽煙當中。

亂世紛爭,唯有自強;弱肉強食。唯有自強;靠天靠地靠父母,最終還是靠自己。

此時此刻,劉璋試圖與李利當面叫板,顯然他還不夠資格。太嫩了點。

自身沒有足夠強大的實力。如何與強者爭鋒?

眼看李利臉色不善,劉璋頓時心中惻然,臉上的憤怒隨之隱退,取而代之的是滿臉悽然,眼神飄忽閃躲,儼然對李利心存畏懼,不敢與之正面對抗,更不敢激怒李利。由此不難看出。劉璋骨子裡還是懼怕李利;這或許是他們當初結識之時就已定格下來的烙印,以至於多年之後劉璋依然懼怕李利。一見李利神色不悅,他便立刻退縮了。

不得不說,他們之間的情誼確實很另類,與衆不同。

當初兩人結識之時便是帶有目的的刻意結交,劉璋年長李利許多卻甘願爲弟,事事以李利爲主;然而李利並沒有欺負他,反而給予他應有的尊重。正因如此,在長安的一年多時間裡,兩人相處的很融洽,確實結下了頗爲深厚的友情。

但是時隔多年之後,易地而處,劉璋本以爲自己再也不用怕李利了,可以挺直腰桿兒和他平起平坐的公平對話??墒撬麆倓偮冻鲆稽c苗頭,便被李利一巴掌拍在地上,拍得他灰頭土臉的一點脾氣都沒有。不僅如此,眼見李利臉色不善,似有發怒之勢,他當即就服軟了,好不容易挺直的腰桿兒立刻佝僂下來,一如他們當初相識的時候一樣,他根本沒有勇氣與李利正面交鋒。

這真是一物降一物,就像狼羣一樣。狼崽們從出生至學會捕食的那段時間就確定了從屬關係,找到各自在羣狼中的位置,終此一生都不會改變。

“兄長息怒,小弟並無冒犯兄長之意。然,益州乃我劉氏先祖留下來的基業,至今已沿襲四百餘年,倘若在愚弟手裡丟失,翌日黃泉之下愚弟有何面目去見歷代先祖。是以兄長方纔所言,愚弟實難從命,失禮之處還請兄長多多包涵?!眲㈣罢f話時的語氣雖有些底氣不足,話語偏軟,但神情異常堅決,眼神堅定,儼然擺明立場。顯而易見,他仍舊咬緊牙關不鬆口,仍在勉力強撐,沒有半點妥協之意。

李利聞言後,非但不生氣,反而眉頭舒展開來,神色平靜,讓人看不出一絲喜怒。隨即他淡然一笑,平聲靜氣地道:“賢弟所言極是。自高祖受封漢王提領益州伊始,益州乃大漢龍興之地,一直以來,不管益州刺史之位如何更迭交替,坐鎮於此的王侯都是漢室宗親。直至十年前令尊繼任州牧,再傳給賢弟;先後經歷東、西兩漢,長達四百餘年。因此,賢弟所說益州乃劉氏先祖傳下來的基業,絲毫不爲過。由此可見,賢弟是個忠孝仁義之士,爲兄深感欽佩,亦頗感欣慰?!?

說話間,李利語氣一頓,接著道:“既如此,想必賢弟不會忘記昔日於爲兄府上許下的承諾。當時爲兄向賢弟許諾,一旦時機成熟便護送賢弟前來益州,承襲益州牧之位,而賢弟則向爲兄承諾:‘有生之年唯愚兄馬首是瞻’。

時至今日,爲兄早已兌現諾言,傾力相助賢弟登上益州牧之位,然賢弟提領益州之後卻杳無音信。賢弟沒有忘記祖訓,卻將對我的承諾拋之腦後,多年來一直置若罔聞,且不說賢弟沒有出兵助我抵禦中原諸侯,單是這六年來的賦稅糧餉也不見蹤跡。如此行徑,難道賢弟不應詳加解釋,給我一個交代?”

“??!這”劉璋聞聲色變,失聲驚呼之中臉色煞白,支吾半晌,卻愣是說不出話來。

的確,李利這番話讓劉璋無從反駁,即使想做解釋,亦是強詞奪理,多費口舌,徒勞無力。事實正如李利所說,當年他刻意攀交李利,本來只想與李利攀上交情,不求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只求保全性命,不致無謂枉死即可。不承想,與李利熟識之後竟有意外收穫,李利當面向他許諾,一旦時機成熟便助他返回益州,登上益州牧之位。劉璋當即大喜過望,十分激動,情不自禁地投桃報李,對李利鄭重承諾,倘能重回益州承襲州牧之位,有生之年定然以李利馬首是瞻,永不相負。

彼此許下承諾之後的次年春季,李利便兌現了諾言,派遣史阿等一批精銳護衛護送劉璋返回益州,並賜給他即位益州牧的詔書,有驚無險地助他坐上州牧之位,提領益州九郡。然而劉璋執掌益州之後,除了司隸大戰時曾提供三萬石糧草支援李利之外,此後既不聽從李利號令,也沒有進獻半點錢糧,猶如石牛入海杳無音信。

現如今,李利再次提起當年的誓言承諾,劉璋自是無言以對,失信於人還在其次,最重要的是他根本沒打算兌現諾言,更不可能聽令於李利。換言之,當初他之所以鄭重許諾,無非是爲了博取李利的信任,試圖借李利之手助他逃離長安,返回益州承襲祖業而已,純粹是虛以委蛇,利用李利幫他實現自己無力做到的事情。至於對李利許下的承諾,那不過是逢場作戲,恰逢其會的話趕話地敷衍了事,完全是權宜之計,根本沒打算兌現。

實際上,劉璋返回益州即位州牧之後,就把之前對李利的承諾拋到了九霄雲外,忘得一乾二淨。這麼多年過去了,如果不是李利再度提起曾經許下的承諾,或許劉璋這輩子都不會想起此事,完全把它當做不堪回首的陳年往事,想都不願去想,更別說履行承諾了。

不僅如此,劉璋登上益州牧之位後,曾一度暗自得意,認爲李利聰明一世糊塗一時,竟然如此幼稚,爲了所謂的友情和一句不可能兌現的承諾,便心甘情願地傾力相助,幫他清除障礙,安安穩穩地執掌益州。爲此,劉璋沾沾自喜,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洋洋得意,甚至一度鄙視李利,嘲笑李利雖然有能力與天下諸侯爲敵,卻敗在他劉璋手裡。被他曲意迎合、虛情假意地蓄意結交一番,就把李利耍得團團轉,繼而狠狠地被他利用了一回,“丟了夫人又折兵”還兀自不知,還在長安眼巴巴地等著他進獻錢糧呢。

自以爲得計的劉璋,做了六年的州牧之後早已將昔日的一切忘得乾淨,儘管他心裡還殘留著有負於李利的幾分愧疚,但他從沒有想過設法彌補。然而讓他做夢都想不到的是,早已被他拋到腦後的陳年往事竟然再次被人提出來,而且“當事人”此刻就坐在他身邊,當面“討債”。

這一刻,劉璋面紅耳赤,滿臉羞愧地低著頭,坐立不安,不知如何是好。

“季玉貴人多忘事,或許早已忘卻了昔日的承諾,但愚兄卻是片刻不曾或忘,一直記在心裡,至今還記得季玉鄭重許諾時的音容笑貌。當真是言猶在耳,記憶猶新?!?

眼看劉璋遲疑半晌一聲不吭,李利漠然一笑,不緊不慢地緩聲道:“事情已經過去整整六年了,或許季玉早已不記得當初的承諾。然則,賢弟當知愚兄出身貧寒,自幼父母早逝,自食其力,勤儉持家,從來不佔別人一點便宜,不願虧欠別人的人情,卻又有點小家子氣,別人欠我的早晚都要還。實不相瞞,今日我便是登門要債,賢弟昔日的承諾此番該兌現了?!?

——————————————————

第56章 夜不歸巢第615章 孫策挑戰呂奉先第789章 兄弟重逢第764章 一騎絕塵第918章 鏡花緣,花爲誰紅(續)第69章 滕氏雙雄第80章 平姑臧,一刀驚鴻(一)第182章 顯神通,上善若水第204章 莽牛神勇敗赤兔第470章 目光長遠見識廣第292章 十年恩情一朝喪第518章 世事滄桑人亦變第168章 將相和,養癰遺患第226章 席捲全城第514章 夢裡神龍魚美人第665章 峰迴路轉父子相第814章 出將入相第185章 女人愛漂亮第693章 攻城、攻城!第641章 月夜迷蹤出奇兵第816章 良辰吉時第976章 殺破狼,血戰狼山第270章 會攻長安,宮闈佳人第223章 燎原之火第989章 青玉案,鐵血柔情第156章 終脫險,馬踏三郡(一)第12章 名將朱儁第64章 片言化干戈第566章 曹孟德山窮水盡第199章 河東行第159章 休屠降,馬踏三郡(四)第389章 踏青中原第779章 一身是膽第12章 名將朱儁第7章 叔侄第962章 殺破狼,霹靂弦驚第756章 縱橫捭闔第524章 功名利祿盡在手第113章 帶奉先出去散心第227章 前路多艱第609章 鳳鳴鶴唳戰雲稠第535章 猛虎落水遭蝦戲第898章 虎豹騎,治世能臣第968章 闖狼穴,患難見真情第988章 馬蹄疾,一縷馨香第77章 不期而遇第349章 漢陽之戰(一)第402章 土匪也不容易第150章 無情沙漠兩心知第608章 一語點醒局中人第187章 枯木逢春猶再發第721章 帝王之道第965章 夜未央,夢魘流連第712章 婁底原之戰第845章 不怕千招會,就怕一招絕第368章 春光乍泄第468章 險象環生魂未定第100章 收武威,名震西涼第843章 起個大早趕個晚集第124章 東山口,文昌戰諸侯(三)第472章 兇殘示威風雲變第707章 夤夜暗流(中)第983章 踏破白狼山缺(續)第82章 隻手遮天破春秋第32章 二虎競食第573章 好風光塞外江南第225章 百年大計第526章 老喬倨傲小喬淚第319章 樊稠之殤第852章 兗州爭奪戰第291章 首戰必勝第580章 美周郎坐掌中軍第250章 情難捨,未雨綢繆第590章 兩兄弟情比金堅第839章 海鮮生猛第70章 十面埋伏第717章 將遇良才第796章 局中局第69章 前功盡棄第873章 陽平關(下)第127章 君弱臣強禍根也第105章 白門樓下第578章 伏兵至兵敗如山第858章 軟玉溫香第733章 宿命對手再相逢第957章 殺破狼,威震塞外第544章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131章 無月夜,再現夜襲(上)第535章 猛虎落水遭蝦戲第369章 鴛鴦戲水第96章 我們是兄弟第123章 紅杏枝頭春意鬧(續)第672章 指縫間一絲溫柔第996章 醉江南,難兄難弟第600章 聞密報夤夜驚雷第248章 今夜無眠(下)第845章 不怕千招會,就怕一招絕第446章 相逢是緣亦是敵第261章 禍國殃民第945章 霓裳舞,武侯駕臨
第56章 夜不歸巢第615章 孫策挑戰呂奉先第789章 兄弟重逢第764章 一騎絕塵第918章 鏡花緣,花爲誰紅(續)第69章 滕氏雙雄第80章 平姑臧,一刀驚鴻(一)第182章 顯神通,上善若水第204章 莽牛神勇敗赤兔第470章 目光長遠見識廣第292章 十年恩情一朝喪第518章 世事滄桑人亦變第168章 將相和,養癰遺患第226章 席捲全城第514章 夢裡神龍魚美人第665章 峰迴路轉父子相第814章 出將入相第185章 女人愛漂亮第693章 攻城、攻城!第641章 月夜迷蹤出奇兵第816章 良辰吉時第976章 殺破狼,血戰狼山第270章 會攻長安,宮闈佳人第223章 燎原之火第989章 青玉案,鐵血柔情第156章 終脫險,馬踏三郡(一)第12章 名將朱儁第64章 片言化干戈第566章 曹孟德山窮水盡第199章 河東行第159章 休屠降,馬踏三郡(四)第389章 踏青中原第779章 一身是膽第12章 名將朱儁第7章 叔侄第962章 殺破狼,霹靂弦驚第756章 縱橫捭闔第524章 功名利祿盡在手第113章 帶奉先出去散心第227章 前路多艱第609章 鳳鳴鶴唳戰雲稠第535章 猛虎落水遭蝦戲第898章 虎豹騎,治世能臣第968章 闖狼穴,患難見真情第988章 馬蹄疾,一縷馨香第77章 不期而遇第349章 漢陽之戰(一)第402章 土匪也不容易第150章 無情沙漠兩心知第608章 一語點醒局中人第187章 枯木逢春猶再發第721章 帝王之道第965章 夜未央,夢魘流連第712章 婁底原之戰第845章 不怕千招會,就怕一招絕第368章 春光乍泄第468章 險象環生魂未定第100章 收武威,名震西涼第843章 起個大早趕個晚集第124章 東山口,文昌戰諸侯(三)第472章 兇殘示威風雲變第707章 夤夜暗流(中)第983章 踏破白狼山缺(續)第82章 隻手遮天破春秋第32章 二虎競食第573章 好風光塞外江南第225章 百年大計第526章 老喬倨傲小喬淚第319章 樊稠之殤第852章 兗州爭奪戰第291章 首戰必勝第580章 美周郎坐掌中軍第250章 情難捨,未雨綢繆第590章 兩兄弟情比金堅第839章 海鮮生猛第70章 十面埋伏第717章 將遇良才第796章 局中局第69章 前功盡棄第873章 陽平關(下)第127章 君弱臣強禍根也第105章 白門樓下第578章 伏兵至兵敗如山第858章 軟玉溫香第733章 宿命對手再相逢第957章 殺破狼,威震塞外第544章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131章 無月夜,再現夜襲(上)第535章 猛虎落水遭蝦戲第369章 鴛鴦戲水第96章 我們是兄弟第123章 紅杏枝頭春意鬧(續)第672章 指縫間一絲溫柔第996章 醉江南,難兄難弟第600章 聞密報夤夜驚雷第248章 今夜無眠(下)第845章 不怕千招會,就怕一招絕第446章 相逢是緣亦是敵第261章 禍國殃民第945章 霓裳舞,武侯駕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罗县| 台东县| 阳高县| 黑山县| 凤凰县| 贡觉县| 清河县| 云龙县| 乌拉特中旗| 苍梧县| 开鲁县| 中阳县| 建湖县| 汶川县| 边坝县| 宁安市| 石渠县| 宜川县| 榆树市| 沈阳市| 永川市| 裕民县| 腾冲县| 吉林市| 祁连县| 台北县| 筠连县| 石泉县| 朝阳市| 新化县| 罗平县| 开江县| 西华县| 临湘市| 安平县| 武清区| 瓮安县| 嵩明县| 卓尼县| 稷山县| 蒲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