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5章 白門樓下

“啊!”李利話音未落,他身後便傳出一片驚呼。但見桓飛、許褚、去卑、紀靈、張勳和雷薄等將領紛紛失聲驚呼,不可置信地看著李利,一臉不可思議之色。

韓暹和楊奉二人生前官居何職呢?

韓暹其人,於劉協逃離長安時救駕有功,隨後沿途護送漢帝劉協和百官們返回洛陽,因功受任大將軍,領司隸校尉。

楊奉與韓暹是一路人,同樣是護送劉協和百官們逃離長安,東歸洛陽,因功受任車騎將軍。

他們二人之所以只有官職而無爵位,是因爲當初劉協和百官們回到洛陽時飢寒交迫,無法給予他們實物賞賜,因此便不敢提及爵位。畢竟,歷代君王賜封爵位之時都有相應的財帛賞賜,是以逃亡之中的劉協只能對他們封官許願,不惜敕封他們位至三公的偌大官職,卻絕口不提其它賞賜。

正是因爲韓暹和楊奉二人的官職太高,才使得他們將劉協和百官送到洛陽之後,前來接駕的各路諸侯根本容不下他們,儼然不把他二人放在眼裡。於是宛城混戰之中,他們不得不率部離開劉協,轉而投奔袁術。

所以,韓暹和楊奉雖有堪比三公的官職,卻一直是有名無實,根本不被各方諸侯承認。

孰料他們此刻已經身死,卻因李利的一句話,反倒坐實了他們的官職,竟然享有位列三公的崇高待遇。死後得以公侯之禮的風光大葬,還能封妻廕子,其子嗣將坐享榮華富貴。

正因如此。桓飛、許褚等將領纔會譁然變色的齊聲驚呼,無比震驚。

不止他們這些將領,就連郭嘉和賈詡二人亦是聞聲色變,滿臉駭然。若不是親眼看到此話出自李利之口,他們還以爲這是誰在開玩笑,而且這個玩笑開大了,完全是不著邊際。不自量力。

“這、、、主公,此事只怕有些不妥。”奉命處理韓暹和楊奉二人後事的郭嘉。儘管知道韓暹、楊奉一直都是奉命行事,屢立奇功,卻仍然不能遵從李利的命令。

事實上,郭嘉這些年間一直負責給韓暹、楊奉二人傳達命令。暗中指揮他們按照預定的計劃一步步走下來,直至今天。換言之,郭嘉就是韓、楊二人的直屬上司。

這也是郭嘉箭傷初愈便跟隨李利一起前來徐州的直接原因。實際上,賈詡纔是此次出征徐州的隨軍軍師,而郭嘉則是專門跟過來接收韓暹、楊奉二人帳下兵馬,併爲他們慶功而來的。

李利聞言神色微變,扭頭看著郭嘉,問道:“有何不妥,奉孝不妨直言?”

郭嘉恭聲道:“韓暹將軍生前曾官拜大將軍

。領司隸校尉,若照此辦理便與主公官諱相悖,此乃犯忌之舉。微臣斷不敢爲。而楊奉將軍的官職與雍州刺史李傕將軍的官諱相同,亦是犯忌之事,亦不可爲。是以微臣以爲,韓、楊兩位將軍雖然功不可沒,卻還不足以和李傕將軍相提並論,如此便不能依照三公之禮安葬。否則。此例一開,日後勢必一發不可收拾。繼而引發無謂的爭執或混亂。所以,微臣建議折中辦理此事,賜予韓、楊二人堪比九卿之官爵,厚待其家眷即可。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李利稍稍沉默,若有所思地沉吟道:“方今天下,位比三公者不在少數,位在三公之上者亦有之,眼前城中這位聞名遐邇的呂溫侯亦是位同三公的奮威將軍。而這一切只因天下無主,但凡有些實力的諸侯或置身偏遠州郡的州郡(交州),紛紛割據自立,等同於諸侯藩王,此等人早已無視大漢禮制,肆無忌憚,恣意妄爲。

值此綱常法紀崩壞之際,孤乃天子親授的天下兵馬大將軍、錄丞相事,總攬一切軍政,斷然不能無視禮法綱常。故此,韓暹、楊奉二人生前所擁有的官職雖是有名無實,卻是天子所賜,豈可等閒視之?是以他二人的後事就按生前官職安葬,其家眷應得的撫卹如數發放,任何人不得擅自改動或剋扣。”

郭嘉聞聲後心中一陣發苦,滿臉爲難之色,卻見李利神色平靜,絲毫不爲所動,儼然是不打算收回成命了。頓時郭嘉扭頭看看身後的一干將領,遂以求助的目光看向賈詡,希望他出面說項。

賈詡當即點頭會意,恭聲勸說道:“韓、楊兩位將軍的官職實屬虛設,且他們二人生平所爲亦無與之般配的戰績和功勳,有甚資格與主公和李傕將軍齊名?更何況,若是按其官職安葬,恐有損主公聲譽,即便是主公對此並不介意,然則李傕將軍獲悉此事之後又當作何感想?是以,微臣同意奉孝所言,九卿之禮足矣,懇請主公三思。”

“孤此生便止步於大將軍之位乎?”不等賈詡的話音落下,李利皺著眉頭脫口說出一句衆人萬萬沒有想到的話。

“此事就這麼辦吧,爾等無須多言。”語氣不容拒絕地丟下這句話後,李利輕提繮繩,驅使金猊獸王轉身緩步而行。

眼見於此,郭嘉和賈詡二人再不贅言,當即策馬跟上。賈詡恭聲道:“眼前戰事如何決斷,還請主公示下。”

李利駕馭著金猊獸王踱步前行,沉聲道:“下邳戰事交由奉孝全權負責,文和隨我返回彭城,與公臺一起攻取徐州各郡,並負責善後安撫事宜。”

賈詡聞言後欣然點頭,當即策馬回到陣前,抽調去卑、軻比能和徐晃等將領隨行,並帶走了朔風營戰騎。而桓飛、許褚、紀靈、張勳和雷薄等將領以及兩萬餘步軍,則留在南門繼續攻城,聽候郭嘉調遣。

就在賈詡調撥兵馬之時,郭嘉策馬跟在李利身邊,輕聲道:“我軍隨時都能攻陷南門,屆時必可擒殺呂布,不知主公對此可有吩咐?”其實郭嘉就是想說,攻陷南門之後如何處置呂布,殺還是不殺。

李利聞聲駐足,目光深邃地注視郭嘉,反問道:“不知奉孝對此有何看法?直言無妨,無須顧忌

。”

“諾。”郭嘉神情嚴肅的拱手一揖,恭聲道:“既是主公詢問,微臣自當秉義直言。自董卓領兵進洛陽開始,直至現在,呂布先是斬殺其義父丁原,隨後再度手刃其義父董卓,而後又棄司徒王允於不顧,致使王允身死;然後呂布寄居兗州卻奪了曹操的兗州根基,借據徐州而鳩佔鵲巢。

縱觀呂布之所作所爲,微臣不得不說其人貪婪如豺狼,惡毒如蛇蠍,桀驁不馴,趨利避禍,反覆無常。所以微臣認爲呂布其人斷不可留,應將其梟首示衆,以安人心!”說出這句話時,郭嘉神情冷峻,眼神堅定,顯然是早有決斷,直到李利此刻開口詢問,便毫不隱瞞地一吐爲快。

李利輕輕頷首,道:“奉孝所言不無道理,我亦有此意。其實不光是你我二人,時下希望看到呂布伏誅之人不在少數,冀州曹操便是其中之一,而荊州劉景升和江東孫策等諸侯恐怕也是樂見其成。所以罷了,如何抉擇皆由奉孝決斷。”李利慾言又止,終是沒有多言,徹底將下邳戰事全權交給了郭嘉。

然而正當李利提繮離開的一瞬間,一直跟在他身邊不發一言的呂玲綺卻突然拉住他的衣角,淚眼婆娑地看著他,雖然沒有開口求情,但一雙噙淚的眸光中全是祈求之情。

“唉,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衣角被人拉住的一剎那,李利沒有回頭,只是輕聲嘆息一聲。隨即他側身看著故意扭頭佯裝沒看見這一幕的郭嘉,伸手在郭嘉的肩膀上拍了兩下,既而擺手示意呂玲綺鬆手,遂駕馭著金猊獸王疾馳飛奔,揚長而去。

李利前腳剛走,郭嘉片刻也不停留,立刻打馬返回陣前,惟恐呂玲綺苦苦相求,他卻無言以對。

白門樓被圍困的第四天清晨,城門大開,之前負隅頑抗的數千名狼騎軍將士兩手空空的出城列隊,迎接郭嘉大軍入城。

而站在開城請降隊伍最前面的赫然是陳珪、陳登父子和狼騎軍統領魏續,以及數十位徐州將領。

待郭嘉領軍進入南城,收繳所有兵器軍械之後,但見十幾名虎背熊腰的西涼軍士押著五花大綁的呂布跌跌撞撞地走到郭嘉面前,聽候發落。

“軍師面前,汝竟敢不跪!”

當滿臉污垢且只穿著錦帛內衣的呂布被甲士推到勒馬駐足的郭嘉面前時,卻見他滿臉不忿地瞪著郭嘉,硬撐著身後甲士的推搡卻不下跪。頓時,押解他前來的十幾名虎賁力士不由分說地按住呂布的肩膀,擡腳便往他的腿彎處猛踹,致使呂布吃痛不住,踉蹌前行數步,繼而膝蓋一痛,砰然跪在地上。

“爾等不得放肆!”就在呂布被甲士踹得雙膝跪地的一瞬間,郭嘉翻身下馬,正面避開了呂布的跪拜,當即厲聲喝止甲士們住手,並揮手示意他們退後

第199章 司徒清高第646章 故布疑兵迷人眼第528章 自古女大不中留第164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上)第649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一)第944章 隆冬至,心未冷第168章 將相和,養癰遺患第6章 帥帳點將第148章 浩瀚沙海有情人第22章 江東霸王第247章 驅虎吞狼(九)第422章 劣跡斑斑,恩怨情仇第583章 青狼谷兩軍對壘第101章 白門樓中第854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239章 驅虎吞狼(一)第258章 仲穎隕落(中)第123章 東山口,文昌戰諸侯(二)第647章 安邑兵敗大渡河第637章 擊掌爲誓第91章 戰韓遂,亂箭射殺(七)第517章 劫後重逢情意切第695章 挑撥離間第325章 怨婦霓裳第413章 用人之道第770章 天行健第635章 鍥而不捨風雲會第137章 李文昌的堅實後盾第596章 風吹草低見牛羊第582章 法孝直義無反顧第739章 六合戰陣第193章 疾風知勁草第624章 智勇雙全孫伯符第911章 梟雄心,變幻無常第33章 終得猛將第634章 一槍雙將兩茫茫第737章 龍戰於野第36章 權臣董卓第266章 喋血山河(十一)第173章 平川之鐵騎築神州第160章 無瑕城主,李代桃僵第226章 席捲全城第179章 花枝俏,伉儷佳人第259章 仲穎隕落(下)第177章 望君亭,親疏有別第154章 觀烽火,鐵騎圍城第246章 驅虎吞狼(八)第738章 恩怨分明第929章 浪淘沙,暗流激盪第735章 不宣而戰第485章 一心多用霸王姿第45章 一代妖姬(上)第928章 生查子,風雨欲來第124章 東山口,文昌戰諸侯(三)第206章 死衚衕第191章 鐵陀戰槍王第387章 幕府名士第177章 花枝俏,十步芳草第678章 冰天雪地戰函谷第797章 落難故人情第929章 浪淘沙,暗流激盪第489章 捨近求遠變中變第37章 問心無愧第125章 東山口,文昌戰諸侯(四)第489章 捨近求遠變中變第12章 名將朱儁第618章 先鋒易主猛如虎第165章 倒脫靴,節上生枝第156章 終脫險,馬踏三郡(一)第824章 仁慈不是軟弱第613章 諸侯會盟震天下第100章 白門樓上第198章 分歧初顯第114章 平激憤,桓飛割愛(下)第694章 生死鏖戰第283章 桓飛獻美第51章 劃江而治第512章 冰火淬鍊見真金第83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306章 殘陽血之戰陣對決1第830章 陳倉之戰第120章 女修兇猛第193章 疾風知勁草第714章 無知者無畏第557章 拜君王初見雙簧第636章 虛以委蛇第668章 亂我心者多煩憂第468章 險象環生魂未定第18章 鋒矢後盾第101章 豸奴李摯第223章 龍爭虎鬥之狼嚎虎嘯第314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4第466章 上將愁有苦難言第256章 紅顏一笑定江山第69章 前功盡棄第830章 陳倉之戰第201章 盛氣凌人呂奉先第471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第83章 平姑臧,立足武威(四)第165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下)
第199章 司徒清高第646章 故布疑兵迷人眼第528章 自古女大不中留第164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上)第649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一)第944章 隆冬至,心未冷第168章 將相和,養癰遺患第6章 帥帳點將第148章 浩瀚沙海有情人第22章 江東霸王第247章 驅虎吞狼(九)第422章 劣跡斑斑,恩怨情仇第583章 青狼谷兩軍對壘第101章 白門樓中第854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239章 驅虎吞狼(一)第258章 仲穎隕落(中)第123章 東山口,文昌戰諸侯(二)第647章 安邑兵敗大渡河第637章 擊掌爲誓第91章 戰韓遂,亂箭射殺(七)第517章 劫後重逢情意切第695章 挑撥離間第325章 怨婦霓裳第413章 用人之道第770章 天行健第635章 鍥而不捨風雲會第137章 李文昌的堅實後盾第596章 風吹草低見牛羊第582章 法孝直義無反顧第739章 六合戰陣第193章 疾風知勁草第624章 智勇雙全孫伯符第911章 梟雄心,變幻無常第33章 終得猛將第634章 一槍雙將兩茫茫第737章 龍戰於野第36章 權臣董卓第266章 喋血山河(十一)第173章 平川之鐵騎築神州第160章 無瑕城主,李代桃僵第226章 席捲全城第179章 花枝俏,伉儷佳人第259章 仲穎隕落(下)第177章 望君亭,親疏有別第154章 觀烽火,鐵騎圍城第246章 驅虎吞狼(八)第738章 恩怨分明第929章 浪淘沙,暗流激盪第735章 不宣而戰第485章 一心多用霸王姿第45章 一代妖姬(上)第928章 生查子,風雨欲來第124章 東山口,文昌戰諸侯(三)第206章 死衚衕第191章 鐵陀戰槍王第387章 幕府名士第177章 花枝俏,十步芳草第678章 冰天雪地戰函谷第797章 落難故人情第929章 浪淘沙,暗流激盪第489章 捨近求遠變中變第37章 問心無愧第125章 東山口,文昌戰諸侯(四)第489章 捨近求遠變中變第12章 名將朱儁第618章 先鋒易主猛如虎第165章 倒脫靴,節上生枝第156章 終脫險,馬踏三郡(一)第824章 仁慈不是軟弱第613章 諸侯會盟震天下第100章 白門樓上第198章 分歧初顯第114章 平激憤,桓飛割愛(下)第694章 生死鏖戰第283章 桓飛獻美第51章 劃江而治第512章 冰火淬鍊見真金第83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306章 殘陽血之戰陣對決1第830章 陳倉之戰第120章 女修兇猛第193章 疾風知勁草第714章 無知者無畏第557章 拜君王初見雙簧第636章 虛以委蛇第668章 亂我心者多煩憂第468章 險象環生魂未定第18章 鋒矢後盾第101章 豸奴李摯第223章 龍爭虎鬥之狼嚎虎嘯第314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4第466章 上將愁有苦難言第256章 紅顏一笑定江山第69章 前功盡棄第830章 陳倉之戰第201章 盛氣凌人呂奉先第471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第83章 平姑臧,立足武威(四)第165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鲁县| 武宁县| 汝城县| 普洱| 湘潭县| 和林格尔县| 彝良县| 雷山县| 东乌珠穆沁旗| 甘孜| 荔波县| 永康市| 深泽县| 太仓市| 弥渡县| 依安县| 哈密市| 庆云县| 平定县| 格尔木市| 西安市| 定兴县| 茂名市| 永川市| 丰县| 治县。| 康平县| 淄博市| 西平县| 嘉荫县| 台州市| 永泰县| 南木林县| 景泰县| 曲周县| 正宁县| 阜新市| 井研县| 防城港市| 晴隆县| 克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