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29章 浪淘沙,暗流激盪

司隸,洛陽郡守府

十日前的大將軍令就是從這裡發出的,因此很快得到諸侯們響應,甚是快捷。

歷時一年的大興土木,洛陽城修葺一新,重現了昔日大漢第一城的榮耀與風采。

洛陽城重建竣工,作爲推動建城的發起人,也是這座堅城的擁有者,李利自然是親臨洛陽,舉行盛大的筵席慶祝洛陽城落成。

竣工當日,第一批入住新城的百姓是一千戶,約五千餘人。與他們一起住進城池的還有參與重建的一百多家商賈縉紳,別看這些縉紳們數量不多,但他們所擁有的扈從、婢女和雜役卻不少,足足三千餘人,堪比李利治下的公卿待遇。(西涼律法明令,三公府邸所有侍從不得超過三百人。)

律法在前,商賈世家雖不是官場中人,卻也不能置身於律法之外。於是他們壓縮扈從、侍女和雜役數量,剛好踩線,不多不少整整三百人。李利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聞不問,視而不見,至於他心裡究竟是怎麼想的,別人無從猜度?;蛟S這也是商賈們對他的試探,探明他對商賈們的真實態度。

士、農、工、商四階流傳至今已有數百年,除了強秦時期商人地位相當較高以外,商人一直處於社會底層,物質富庶,地位卑微,這是一種極其矛盾的社會現象。每逢太平盛世,商人的地位就會擡頭,節節攀升;而身處亂世之中商人們就會受到打壓,是被仇視的一個羣體,頗有些老鼠過街人人喊打的趨勢。

這幾乎是朝代更迭、社會變革的慣例,屢見不鮮,亙古皆然。與之如影隨形的還有另一條鐵律:順者昌逆者亡,伴隨朝代更迭始末,從而成就了商賈們特有的生存之道,趨利避禍。從善如流,美其名曰“和氣生財”。不管時代如何更迭變革,他們總能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甚至睜著眼睛說瞎話;只要有利可圖,與什麼人都能做買賣。

這是一個特殊羣體,普通商家只能算是外圍勢力,無足輕重,只有傳承上百年甚至更久的家族纔會形成獨有的經商之道,經久不息,傳承不絕。

李利對待商賈有自己獨特的認識與理解,相互協作、互相利用而已,談不上私交。卻也不歧視。

何況時下的商賈和縉紳大多都不是純粹的商人,經商是爲了積累財富,財富是爲了進入仕途鋪平道路,藉此擡高自己和整個家族的社會地位,從而謀求更大的利益和財富。這是一個固有的利益鏈。盤根錯節,剪不斷理還亂,也是推動社會發展和腐蝕統治階層的根源。

毫不誇張地說,每一次朝代更迭、社會動盪都與他們有著本質的聯繫,是他們推動著社會不斷向前邁進。至於結果是好是壞,不到盡頭便無從得知。(一家之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書友一笑而過即可,不必較真。)

新落成的洛陽尹府衙坐落在皇宮遺址西側,而淪爲廢墟的皇宮則被圍牆圈起來,裡面還在施工修葺,暫時修建一座園林,留待日後再行區處。

早在去年重建洛陽城時。李利便將原河南郡與洛陽合併爲一郡,又因洛陽曾是帝都,現爲陪都,便改郡爲尹,下轄二十多個縣。算是李利治下比較大的郡,比長安猶有過之。

新任洛陽尹是張魯曾經的謀士閻圃,其人頗有能力,謀略不凡,雖不能與郭嘉、荀彧、許攸等頂級謀士相比,卻也有其過人之處。最重要的是閻圃務實儉樸,漢中郡能有今日之繁榮局面,他居功至偉;否則單靠張魯治理郡縣,漢中郡早就一窮二白了,遑論爭霸?

正是基於此,李利將他放在洛陽尹的位置上,俸祿堪比刺史,稱得上是封疆大吏。諸葛瑾出任郡丞,郝昭出任洛陽守將,鎮東將軍波才屯兵於洛陽郊外。再加上洛陽八關修葺之後仍可使用,又有青龍營和陷陣營守護側翼安全,因此洛陽城固若金湯;縱有十萬敵軍來犯,也能確保洛陽不失,禦敵於國門之外。

郡守府大堂上,眼下已是李利的大將軍行轅,閻圃、諸葛瑾等人搬至側堂辦公,互不干涉。此外,賈詡擔任司隸校尉,兼領刺史,提領河東、河內、洛陽、弘農四郡,政務繁忙。李利親臨洛陽之後,賈詡便前往河內郡坐鎮,河東河內二郡還殘留著許多世家大族,甚至還有百年望族的存在,各縣還是世家子弟掌管,關係極爲複雜,盤根錯節。處理這等繁瑣政務和複雜局面,賈詡最爲擅長,面善心狠,不動則已,動輒雷霆萬鈞,快刀斬亂麻。此舉,李利可謂是知人善任,把賈詡這柄快刀派到河內郡,意圖已經很明顯了。

“史阿,不用亦步亦趨地跟著我,放鬆些,這裡沒有刺客。”大堂上,李利放下竹簡,起身走到堂下,暮然回頭便見金猊衛副統領史阿悄無聲息地跟在自己身後,兩人之間僅有一步之遙。

史阿聞聲揖手一禮,恭聲道:“統領離開前特意叮囑末將,時刻不離主公左右,即便是主公就寢時,末將也要睜一隻眼睛。所以職責所繫,末將片刻不敢懈怠,如有失禮之處還望主公見諒?!?

李利無奈地搖了搖頭,微笑道:“罷了,我並沒有責怪你,而是覺得你這樣一直守在我身邊,你自己能不能撐得住,一定要注意休息?!?

“多謝主公體恤,末將每天只要休息三個時辰即可,一般會在午後至傍晚休息,主公不必掛念。”史阿接聲答道。

李利微微頷首,招手示意侍婢奉茶,遂坐在躺下,史阿隨即站在他身後。

“十天了,子誠應該已到鄴城,想必這幾日就會傳回消息,你留心一下,有消息立即報我?!?

史阿應聲道:“諾,末將遵命

??”話音未落,郭嘉和諸葛瑾二人快步走進大堂。

躬身行禮後,李利擡手示意他二人坐下說話,面帶笑容對諸葛瑾問道:“叔父身體好些了嗎?孔明可曾回來?”

諸葛瑾應聲點頭:“多謝主公掛念。如今天氣轉暖,叔父身體好多了。叔父讓微臣代他向主公問好,建議主公坐觀其變,不可操之過急?!?

語氣一頓,諸葛瑾臉上浮現一抹笑容,顯得親近很多,神情不再拘謹,微笑著道:“三天前二弟從江東遊歷歸來,曬黑了一些,倒是又長高了不少。至於與糜家小姐定親之事,二弟說他沒有異議,一切聽憑主公做主。不過他最近還要出去,據說是前往荊南和益州,可能到年底才能回來,屆時他直接來洛陽,此後便不走了?!闭f起弟弟諸葛亮,諸葛瑾明顯比提到其叔父諸葛玄時輕鬆很多,顯然他對弟弟能與李利結爲異姓兄弟打心眼裡高興。

李利輕輕頷首,知道諸葛瑾爲何提起諸葛玄時心情有些沉重,畢竟諸葛玄年事已高,生老病死絕非人力所能改變,誰都有這麼一遭。去歲冬季,諸葛玄偶感風寒,隨之臥牀不起,整整一個冬天都在病榻上度過。所幸,冬去春來,天氣轉暖後他又恢復過來了。否則,李利就要考慮提前出兵南陽,趕在劉表之前奪取南陽郡,打開南下荊州的門戶。

“子瑜辛苦了。孔明與糜家小姐糜環的婚事有我親自操辦,子瑜不必擔心,另外也告知叔父一聲,讓他老人家也高興高興,婚期選在孔明遊歷歸來之後,年底在長安完婚?!崩罾χf道。

諸葛瑾聞言大喜,起身拜道:“微臣代二弟先行謝過主公,有勞主公費心了。”儘管名義上李利是他妹夫,實際上他和李利年齡相仿,所以李利可以直呼他的字號,可他卻要恪守臣子之道,不能失禮。

眼見諸葛瑾如此恭敬,甚至有些拘謹,李利笑呵呵地道:“子瑜言重了,自家兄弟何分彼此啊!”

諸葛瑾又是一番客套,隨即知道郭嘉還有要是稟報,便躬身告退。

“子瑜一路勞頓,下去歇息吧?!崩罾h首應聲,稍稍欠身以示相送,遂站在原地目送諸葛瑾走出大堂。

“主公,幽州公孫瓚派人來了?!敝T葛瑾前腳剛走,郭嘉便起身站在李利下首,低聲說道。

李利聞聲神色稍變,卻並不吃驚,顯然這是他預料之中的事。“嗯,算算時間,他是時候派人過來求救了。去歲我就以爲他會派人前來求援,沒想到袁紹中途撤兵,給公孫瓚以喘息之機,讓他逃過一劫。此番袁本初昭告天下,公開討伐幽州,勢必不會再像去年那樣虎頭蛇尾,不了了之。這一點我等都很清楚,公孫瓚自然也不糊塗,所以他一定會派人過來求援,請我西涼軍出兵相助?!?

說罷話後,李利好整以暇地緩緩坐下,擺手示意郭嘉坐在自己身邊,一邊飲茶一邊彙報,不必著急。的確,現在真正著急的人是幽州公孫瓚和他派來請求李利出兵馳援的使者,而李利和郭嘉主臣二人則是老神在在,一點也不急。

——————————————————————————

第31章 壽春城破第442章 中山之行——借糧第178章 載譽歸來第232章 女權先驅第360章 平定西涼(上)第323章 殘陽血之落幕第745章 借刀殺人第175章 攜美當歌第111章 一諾千金,飛虎俯首第125章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第578章 伏兵至兵敗如山第6章 先下手爲強第875章 益州第一將第509章 相逢何必曾相識第27章 峰光無限第579章 金猊衛鐵蹄踏營第729章 石破天驚第425章 真定結義第812章 杏林煮酒第373章 情深義重第960章 殺破狼,一刀驚魂第543章 煞費苦心只爲財第984章 刀馬旦,兔死狐悲第686章 寸步不讓第920章 塵埃定,欺老莫欺小第387章 幕府名士第322章 奪旗之戰第790章 不歡而散第187章 枯木逢春猶再發第262章 喋血山河(七)第104章 帝王雄心第780章 變天之光第13章 勇士戰歌第107章 神獸現,大戰野馬羣(上)第116章 捉馬兒,蒙塵之將第731章 青龍破蛇矛第55章 固執的曹操第234章 鐵騎入夢(一)第994章 秋夜曲,馬鳴風蕭蕭第217章 響遏行雲第677章 寒夜飄零不由人第851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733章 宿命對手再相逢第111章 重典治亂第379章 放眼天下第794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409章 惡俗的偶遇第865章 仙子動凡心——嫉妒無罪第14章 悍將波才第606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458章 收個美妾是富婆第814章 出將入相第97章 大潰敗,追殺三百里(上)第606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467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97章 大潰敗,追殺三百里(上)第46章 釜底抽薪(上)第853章 只緣身在此山中第819章 大變革第975章 殺破狼,以夷制夷第632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443章 趾高氣揚袁二郎第258章 喋血山河(三)第75章 大浪滔天如卷席第261章 禍國殃民第191章 鐵陀戰槍王第111章 一諾千金,飛虎俯首第228章 連襟兄弟第430章 虎癡大戰趙子龍第44章 下馬威第77章 你們是我的兄弟第855章 天羅地網第871章 揚眉吐氣第557章 拜君王初見雙簧第257章 喋血山河(二)第445章 自取其辱莫欺老第451章 陰差陽錯遭大難第981章 破虜記,一戰成名(下)第68章 玉面書生第912章 大混戰,昏天暗地第503章 斷橋驚魂浪滔天第249章 驅虎吞狼(十一)第866章 董侯命苦第355章 韓遂之死(上)第788章 斷其後路第849章 脣亡齒寒第524章 功名利祿盡在手第233章 婚禮進行時第169章 憶當年,文和拜主第83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290章 一戰賭江山第476章 梟雄之心不可測第825章 王者之劍第641章 月夜迷蹤出奇兵第848章 力挽狂瀾第820章 帝王心術第138章 風浪起,力挽狂瀾第799章 三軍聚首第623章 孤注一擲圖霸業第426章 沖喜,又見三約
第31章 壽春城破第442章 中山之行——借糧第178章 載譽歸來第232章 女權先驅第360章 平定西涼(上)第323章 殘陽血之落幕第745章 借刀殺人第175章 攜美當歌第111章 一諾千金,飛虎俯首第125章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第578章 伏兵至兵敗如山第6章 先下手爲強第875章 益州第一將第509章 相逢何必曾相識第27章 峰光無限第579章 金猊衛鐵蹄踏營第729章 石破天驚第425章 真定結義第812章 杏林煮酒第373章 情深義重第960章 殺破狼,一刀驚魂第543章 煞費苦心只爲財第984章 刀馬旦,兔死狐悲第686章 寸步不讓第920章 塵埃定,欺老莫欺小第387章 幕府名士第322章 奪旗之戰第790章 不歡而散第187章 枯木逢春猶再發第262章 喋血山河(七)第104章 帝王雄心第780章 變天之光第13章 勇士戰歌第107章 神獸現,大戰野馬羣(上)第116章 捉馬兒,蒙塵之將第731章 青龍破蛇矛第55章 固執的曹操第234章 鐵騎入夢(一)第994章 秋夜曲,馬鳴風蕭蕭第217章 響遏行雲第677章 寒夜飄零不由人第851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733章 宿命對手再相逢第111章 重典治亂第379章 放眼天下第794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409章 惡俗的偶遇第865章 仙子動凡心——嫉妒無罪第14章 悍將波才第606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458章 收個美妾是富婆第814章 出將入相第97章 大潰敗,追殺三百里(上)第606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467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97章 大潰敗,追殺三百里(上)第46章 釜底抽薪(上)第853章 只緣身在此山中第819章 大變革第975章 殺破狼,以夷制夷第632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443章 趾高氣揚袁二郎第258章 喋血山河(三)第75章 大浪滔天如卷席第261章 禍國殃民第191章 鐵陀戰槍王第111章 一諾千金,飛虎俯首第228章 連襟兄弟第430章 虎癡大戰趙子龍第44章 下馬威第77章 你們是我的兄弟第855章 天羅地網第871章 揚眉吐氣第557章 拜君王初見雙簧第257章 喋血山河(二)第445章 自取其辱莫欺老第451章 陰差陽錯遭大難第981章 破虜記,一戰成名(下)第68章 玉面書生第912章 大混戰,昏天暗地第503章 斷橋驚魂浪滔天第249章 驅虎吞狼(十一)第866章 董侯命苦第355章 韓遂之死(上)第788章 斷其後路第849章 脣亡齒寒第524章 功名利祿盡在手第233章 婚禮進行時第169章 憶當年,文和拜主第83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290章 一戰賭江山第476章 梟雄之心不可測第825章 王者之劍第641章 月夜迷蹤出奇兵第848章 力挽狂瀾第820章 帝王心術第138章 風浪起,力挽狂瀾第799章 三軍聚首第623章 孤注一擲圖霸業第426章 沖喜,又見三約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灌阳县| 汉沽区| 长丰县| 韶山市| 虎林市| 镇远县| 屏南县| 察隅县| 成安县| 南昌县| 青川县| 基隆市| 汤原县| 伊金霍洛旗| 浮梁县| 陇川县| 曲水县| 鹤壁市| 紫阳县| 洛南县| 四川省| 托里县| 论坛| 景宁| 中西区| 甘泉县| 洛川县| 沅江市| 万载县| 石柱| 安新县| 金华市| 琼结县| 电白县| 宜州市| 伊金霍洛旗| 灵武市| 桂林市| 青铜峡市| 大厂| 栖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