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17章 響遏行雲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衆號“qdread”並加關注,給《驍騎》更多支持!

————————————

世事無常,十年風雨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時隔十二年之後,長安南郊再次迎來空前盛事。

放眼望去,曠野上人山人海,旌旗密佈,鐵甲林立,兵戈森森。

參與此次登基大典的觀禮使團和周邊百姓約計二十餘萬,西涼軍相繼出動騎兵、步軍和水軍共計三十一萬。

三十餘萬大軍和二十多萬百姓共襄盛舉,如此規模雖不敢說空前絕後,但至少也是曠古爍今,首屈一指的大事件。

縱觀此前的朝代更迭,且不說夏商西周等遠古時期,單說秦皇漢武時代,也沒有如此壯觀的登基儀式。

這是自漢代建國至今四百餘年的第一大盛事。

上一次南郊盛事還要追溯到十二年前的南郊之戰。是役,異軍崛起的李利率領十四萬武威軍與李傕、郭汜、張濟和樊稠等西涼宿將率領的十七萬西涼軍展開對決。大戰持續兩天兩夜,近二十萬戰騎正面衝陣廝殺,十餘萬步軍輔助攻擊,雙方得打昏天暗地,血流成河。那是決定西涼歸屬的大決戰,亦是老牌西涼軍與後起之秀的正面碰撞,也是權力更迭的殊死較量。一戰決生死,一戰定西涼,一戰賭江山。

對於此刻登基稱帝的李利來說。他對南郊有著難以言表的特殊感情,意義重大。這裡是他夢想開始的地方。直接決定著他能否躋身強者之林,能否站穩腳跟的處女地;是他真正崛起的標誌。是放飛夢想的處女地。

回首過去的十二年,從南郊之戰開始,李利艱難取勝,贏得了西涼軍的掌控權。自此以後,李利勵精圖治,開拓進取,付出了常人無法想象的艱辛和努力,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疆域上,從最初的西域四郡之地發展到佔據西涼二州。而後進取中原,直到今日的半壁江山。軍事上,從最初兩三千人的隊伍發展到三十萬大軍,司隸大戰後兵馬擴充到五十萬,益州之戰結束後兵馬再次壯大,擁兵百萬。

相比之下,對於驍勇善戰的西涼軍而言,軍事上的顯赫戰績和疆域地盤的不斷擴張,並不爲奇。算不上真正的成就。真正決定西涼軍命運和成就的是,政務農事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功,這是西涼軍的命脈所在,也是所有成就的基礎。

自漢朝建國以來。先後歷經東、西兩漢四百餘年的統治,西涼一直都是久戰之地,戰禍不斷。土地貧瘠,百姓生活困頓。生計艱難。李利接手西涼之時,除了最初半年迅速平定西涼二州之外。整整兩年多時間足不出戶,絞盡腦汁、想方設法改善治下百姓的生計,恢復民生,全力發展農耕。爲了支持農耕發展,他的妻妾子女都跟著他緊衣縮食,所需的開支用度一減再減、一降再降,衣食住行都必須精打細算,不允許一絲一毫的浪費。而這仍然是杯水車薪,無濟於事。

於是李利把軍權下放至各營將領,將整個西涼軍化整爲零,自謀生路,自力更生。爲此,爲了壓縮糧草開支,減輕供給壓力,三十餘萬大軍足足打了三年的游擊戰,自行籌集糧草,自行開疆擴土,自行發展壯大。

爲期三年的修養生息對西涼軍隨後進取中原奠定了基礎,其效果之顯著、影響之深遠,作用之大,無法估量。時至今日,西涼二州、朔州、幷州和司隸等地,已經整整十年沒有戰事,讓治下數百萬百姓在亂世之中得以安享太平。再加上,李利大力發展作坊工業,扶持商業發展,鼓勵商賈們與西域諸國通商。十餘年下來,李利治下的農業和商業如雨後春筍一般蓬勃發展,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商業從無到有,農業從弱到強,兩條腿走路,並駕齊驅,成績喜人。這纔是西涼獨佔鰲頭的根本所在。

放眼天下,如今李利治下的州郡或許還算不上最富庶的州郡,但是在物質生活和精神需求方面,絕對在北魏和南漢之上,完全稱得上是安居樂業,物質富足。所以李利治下的百姓對他的認可度極高,擁有高度歸屬感,對戰無不勝的西涼軍有著近乎狂熱的崇拜。毫不誇張地說,只要李利下令擴軍,三個月內便可再次招募三十萬以上的新兵隊伍。

人心所向,大業即成。於是,當南郊圜丘修建之時,長安城及周邊百姓聞訊趕來自願出工出力,使得高達三丈有餘(九米),上下三層的偌大圜丘祭壇,只有兩個月便建成了。隨著登基大典的日期日益臨近,三輔百姓紛紛提前趕到南郊,在祭壇外圍三裡處搭建營帳,等候登基大典的到來,希望親眼見證大將軍李利登基稱帝的神聖時刻。

這是李利十餘年辛勞所取得的成果,既是一份莫大榮耀,也是他必須擔負的重大使命。而長安南郊這塊土地則承載著他的所有夢想,記錄著他的最初夢想,也見證了他夢想成真的輝煌時刻。

從某種意義上說,南郊就是李利的宿命之地。從最初跌跌撞撞的夢想起步,到如今霸業已成雛形的登基稱帝,南郊這塊土地見證了他的整個成長曆程。

“嗵嗵”的腳步聲響拉開了登基大典的序幕,而原本祭壇周圍的戰馬長嘶、人聲鼎沸的喧囂聲響在這一刻戛然而止,戰馬銜枚、所有人屏息噤聲,目送身穿大裘、內著袞服的李利龍行虎步的一步步登上圜丘祭壇,從第一層圓形祭壇上邁步登上第二層。隨即,李利立於圜丘東南側面朝西方,頭上沒有龍冕,手上也沒有鎮圭,唯有腰間插著大圭,昂首而立,目視西方天空中飄浮的多多白雲,沉默不語。

這時,西涼第一重臣李玄登上祭壇,站在第一層祭壇上,攤開手中的錦帛祭天文告,神色肅然地朗聲宣讀道:“天地伊始,本爲混沌,有盤古氏成道,開天闢地,遂有神州”一份冗長的祭天祭文在李玄抑揚頓挫的聲音中娓娓道來,從盤古開天到女蝸造人,從炎黃二聖護佑蒼生到昊天上帝立天庭,而後三皇五帝治世,夏商西周春秋戰國等朝代更迭,直至漢末亂世,悉數出現在祭文之中。

足足一刻鐘纔讀完這些內容,而這只是整篇祭文的開頭,接下來陳述李利的豐功偉績纔是重點。在詳細陳述李利的功績之時,李玄臉上的表情十分豐富,語氣隨著一個個文字而變動,神情隨之變化,真正是聲情並茂,儼然將李利的功績說得天上地下絕無僅有,縱觀古今神聖和歷代帝王,都無法與李利相提並論。概括起來,這份祭文所要表達的意思只有一個,即昊天上帝執掌天庭,掌管仙班神祗,而李利就是秉承昊天上帝的塵世化身,乃天命所歸的人間帝王,功蓋先賢,澤被蒼生,承天應命,民心所向。

冗長的祭天文告之後,李玄移步站在底層祭壇的西北側,身姿挺拔,肅然而立。緊接著,西涼軍首席軍師賈詡出現在圜丘祭壇對面的方形祭壇上,那是一座地下鑿出的三層祭壇,這是祭祀后土神祗的祭地祭壇,越往下越高貴。賈詡站在頂層,即祭地祭壇的第一層,所站的位置與剛剛李玄所在的位置相對稱。不同之處在於,李玄站在天壇上,高高在上;而賈詡則站在地壇之中,地勢很低,比天壇整整低了一丈有餘。但是即便如此,賈詡所在的位置仍然比祭壇外圍的觀摩人羣所在的地勢高得多,因爲天壇和地壇的選址在土坡上,地勢頗高,加之地壇不深,每層相距三尺,最底層離地面剛好九尺。

賈詡宣讀的是祭祀后土的祭文,行文與李玄宣讀的祭文如出一轍,開頭部分仍是宣揚后土聖母的功德,核心部分還是爲李利歌功頌德,洋洋灑灑上千言,足足宣讀了兩刻鐘。

賈詡讀完祭文之後,緩步離開地壇,走到對面的天壇,登上第一層祭壇,站在李玄身邊。緊隨他們二人之後的就是右軍師郭嘉,他既不入地壇,也不上天壇,而是站在兩座祭壇中間的祭臺上,宣讀祭祀五方帝的祭文,再次爲李利平定四方、征服周邊蠻夷的戰績歌功頌德,給予無以倫比的崇高讚譽。好在郭嘉手裡的祭文並不長,前後一刻鐘就讀完了,而後移步走上天壇,與李玄、賈詡二人捧著手中祭文,恭請李利上承天意,下順民心,應和番外諸國所請,登基稱帝,君臨天下。

至此,祭天、祭地和祭五方帝的祭祀儀式全部完成,祭拜天地之後纔是重頭戲,即李利秉承天地之意,順應人心,加冕稱帝,即位人間帝王。

當李玄、郭嘉三人高舉祭文跪拜恭請李利即位九五之尊之時,祭壇外圍三十餘萬將士和二十餘萬百姓齊聲叩拜:“恭請大將軍承天應命,登基爲帝!”五十多萬人齊刷刷的跪拜叩請,聲音之響亮瞬間洞穿長空,響遏行雲,直入蒼穹,端是震天撼地。

————————————————————————

ps:【衷心感謝:“中草藥0318”書友的月票支持,多謝!】

第903章 風雲會,強者爲尊第414章 身份尊貴第763章 天子劍第98章 虎羆相逢第492章 勢成騎虎出陰招第153章 芳菲欲度(續)第931章 弄潮頭,喜憂參半第877章 名將隕落第897章 東遊記,魂牽夢縈第242章 鐵壁困九 曲第493章 雙雄對戰兩夏侯第453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825章 王者之劍第600章 聞密報夤夜驚雷第355章 韓遂之死(上)第82章 隻手遮天破春秋第311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1第170章 月圓夜之金花醉酒第974章 殺破狼,一石二鳥第293章 蛻變第34章 曇花,大樹第36章 隔牆有耳第173章 平川之鐵騎築神州第929章 浪淘沙,暗流激盪第21章 都是火爆脾氣第381章 遍地烽煙第272章 螳臂擋車第923章 溫柔鄉,縱虎爲患第541章 暗香浮動藏殺機第82章 平姑臧,二賊伏誅(三)第530章 毀人不倦周公瑾第372章 恩情難償(續)第966章 光陰如刀,風雨飄搖第418章 天生郭奉孝第240章 良辰美景之休屠鐵騎第617章 方天畫戟霸王槍第195章 授人以柄第52章 夜半美人呤第178章 載譽歸來第53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255章 龍飛鳳舞(六)第260章 喋血山河(五)第151章 福兮禍之所伏第766章 千鈞一髮第442章 中山之行——借糧第908章 望海潮,抽刀斷水第354章 直搗金城第238章 良辰美景之風情萬種第236章 鐵騎入夢(三)第672章 指縫間一絲溫柔第587章 天兵至神勇無敵第25章 馬前卒第497章 貞潔烈婦一腔血第781章 白馬過隙第553章 驚天子空前盛事第503章 斷橋驚魂浪滔天第273章 碎屍萬段第130章 清源河畔,美人無瑕第64章 片言化干戈第828章 陳倉之戰3第195章 擎天柱第113章 平激憤,桓飛割愛(上)第665章 峰迴路轉父子相第344章 巾幗紅顏第44章 下馬威第150章 暗香疏影第268章 喋血山河(十三)第748章 其利斷金第218章 龍爭虎鬥之惡來雪恥第962章 殺破狼,霹靂弦驚第484章 母女同心化心扉第153章 洞天福地陰陽合(上)第785章 舉賢不避親第4章 重傷初愈143 黃沙漫道一寸黃土一寸血下第49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499章 大義凜然男兒行第932章 長命鎖,極度深寒第509章 相逢何必曾相識第248章 驅虎吞狼(十)第112章 半壁江山第246章 驅虎吞狼(八)第154章 觀烽火,鐵騎圍城第47章 釜底抽薪(中)第945章 霓裳舞,武侯駕臨第808章 夫人攻略第581章 繞指柔一敗再敗第272章 螳臂擋車第212章 龍爭虎鬥之左膀右臂第131章 無月夜,再現夜襲(上)第252章 龍飛鳳舞(三)第159章 走馬燈,地主之誼第176章 花枝俏,帝王霸業第935章 帝祚薨,曠世雄主第494章 坐觀雷電晚來風第206章 死衚衕第38章 分道揚鑣第233章 死水微瀾第832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372章 恩情難償(續)
第903章 風雲會,強者爲尊第414章 身份尊貴第763章 天子劍第98章 虎羆相逢第492章 勢成騎虎出陰招第153章 芳菲欲度(續)第931章 弄潮頭,喜憂參半第877章 名將隕落第897章 東遊記,魂牽夢縈第242章 鐵壁困九 曲第493章 雙雄對戰兩夏侯第453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825章 王者之劍第600章 聞密報夤夜驚雷第355章 韓遂之死(上)第82章 隻手遮天破春秋第311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1第170章 月圓夜之金花醉酒第974章 殺破狼,一石二鳥第293章 蛻變第34章 曇花,大樹第36章 隔牆有耳第173章 平川之鐵騎築神州第929章 浪淘沙,暗流激盪第21章 都是火爆脾氣第381章 遍地烽煙第272章 螳臂擋車第923章 溫柔鄉,縱虎爲患第541章 暗香浮動藏殺機第82章 平姑臧,二賊伏誅(三)第530章 毀人不倦周公瑾第372章 恩情難償(續)第966章 光陰如刀,風雨飄搖第418章 天生郭奉孝第240章 良辰美景之休屠鐵騎第617章 方天畫戟霸王槍第195章 授人以柄第52章 夜半美人呤第178章 載譽歸來第53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255章 龍飛鳳舞(六)第260章 喋血山河(五)第151章 福兮禍之所伏第766章 千鈞一髮第442章 中山之行——借糧第908章 望海潮,抽刀斷水第354章 直搗金城第238章 良辰美景之風情萬種第236章 鐵騎入夢(三)第672章 指縫間一絲溫柔第587章 天兵至神勇無敵第25章 馬前卒第497章 貞潔烈婦一腔血第781章 白馬過隙第553章 驚天子空前盛事第503章 斷橋驚魂浪滔天第273章 碎屍萬段第130章 清源河畔,美人無瑕第64章 片言化干戈第828章 陳倉之戰3第195章 擎天柱第113章 平激憤,桓飛割愛(上)第665章 峰迴路轉父子相第344章 巾幗紅顏第44章 下馬威第150章 暗香疏影第268章 喋血山河(十三)第748章 其利斷金第218章 龍爭虎鬥之惡來雪恥第962章 殺破狼,霹靂弦驚第484章 母女同心化心扉第153章 洞天福地陰陽合(上)第785章 舉賢不避親第4章 重傷初愈143 黃沙漫道一寸黃土一寸血下第49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499章 大義凜然男兒行第932章 長命鎖,極度深寒第509章 相逢何必曾相識第248章 驅虎吞狼(十)第112章 半壁江山第246章 驅虎吞狼(八)第154章 觀烽火,鐵騎圍城第47章 釜底抽薪(中)第945章 霓裳舞,武侯駕臨第808章 夫人攻略第581章 繞指柔一敗再敗第272章 螳臂擋車第212章 龍爭虎鬥之左膀右臂第131章 無月夜,再現夜襲(上)第252章 龍飛鳳舞(三)第159章 走馬燈,地主之誼第176章 花枝俏,帝王霸業第935章 帝祚薨,曠世雄主第494章 坐觀雷電晚來風第206章 死衚衕第38章 分道揚鑣第233章 死水微瀾第832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372章 恩情難償(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阳县| 库尔勒市| 绥棱县| 漠河县| 贡嘎县| 招远市| 南郑县| 安阳县| 陕西省| 凌海市| 西乡县| 温宿县| 海宁市| 龙州县| 马公市| 景谷| 富阳市| 江永县| 崇左市| 娱乐| 兴仁县| 饶平县| 佳木斯市| 彩票| 红安县| 绥滨县| 银川市| 如皋市| 宣恩县| 启东市| 大足县| 都江堰市| 宝山区| 望城县| 安丘市| 卫辉市| 光泽县| 湖南省| 南充市| 贞丰县| 哈巴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