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7章 釜底抽薪(中)

“伯符啊,聽聞你最近喜得貴子,可喜可賀呀!”

“啊!你想作甚,想讓我的兒子做人質嗎?休想!”乍聽李利之言,孫策“噌”的一聲拔地而起,左手攥緊成拳,右手握住佩劍,滿臉鐵青地怒瞪著李利。*這一霎,他全身繃得緊緊的,宛如一張搭弓上弦的利箭,似乎隨時準備衝上去與李利拼命似的。

眼見孫策怒氣衝衝的瞪著自己,李利淡然一笑,輕輕擺手道:“伯符莫急,稍安勿躁。聽說我那賢侄如今剛滿半歲,還是嗷嗷待哺的孩子,我要他作甚?

李某人雖然不敢自詡正人君子,卻還不至於如此下作。此等挾持半歲大的孩子爲質子的事情,永遠不會發(fā)生在我李利身上。這一點毋庸置疑,李某對此深惡痛絕,不屑爲之!”

孫策聞言後頓時長出一口氣,緊繃的身形微微放鬆下來,但他卻不敢放鬆警惕,仍舊直勾勾的盯著李利。

他很清楚,李利的話沒有說完,還有下文,而接下來的話纔是最關鍵的。他孫策和帳下兩萬餘江東將士能否逃過此劫,就在這下文當中。

可是李利接下來的話讓孫策又一次失算了,或者說他沒有聽到預料中的話,卻被李利突如其來的一句問話打亂了心神。

“不知伯符是否還記得四年前東垣城下之約,現(xiàn)在是不是應該履行諾言了?”

“嗯?東垣城之約、、、四年前?”孫策愕然應聲,一邊沉吟著一邊皺著眉頭思考。似乎是回憶過去是否與李利有過約定,爲何自己沒有一點印象。

孫策當真忘了東垣城之約嗎?

不,即使李利忘了。他孫策也不會忘記。但是他很想忘記,無數(shù)次強迫自己忘掉那次城下之盟,最好一輩子都不要再提起。無奈事與願違,他至今仍舊清晰地記得當時的一幕,因爲那一幕這些年來時常浮現(xiàn)在他腦海裡,驅之不散揮之不去,如影隨形。始終縈繞在心頭。

四年前的冬天,東垣城下:

“懇請大將軍成全,敕封我爲豫章太守。並承襲家父烏程侯爵位!”

“我可以答應你,一切如你所願,賜你一道詔書。不過李某有言在先,如果十年之內你仍然不能跨出江東在江北擴張地盤的話。待我大軍打到長江時。希望你能率衆(zhòng)歸降於我,切莫無謂抵抗,以免生靈塗炭,血染長江!”

“好,便依大將軍所言。從今日起,你我二人以十年爲限,擊掌立誓。若限期之內你能打到長江,我孫策甘願俯首稱臣;如若不能。誓言作廢。翌日,你我沙場相見。再決高下!”

“擊掌爲誓!”

“啪、啪、啪!”

往事如煙。孫策本以爲這些記憶都已化作塵埃,堙沒在世事滄桑之中,不承想時隔四年之後再度呈現(xiàn)在眼前。

東垣城一戰(zhàn),孫策被馬超重創(chuàng),險些當場喪命。生死攸關之際,卻是馬超手下留情,而後李利策馬出城,不僅沒有爲難他,反而答應他的請求,賜下天子詔書,並與他訂下十年之約。這便是近年來已然傳遍天下的“擊掌爲誓”,又稱“東垣城之約”。

事後孫策才知道,原來這一切都是周瑜暗中幫了他。當年周瑜投效於李利麾下之時曾與李利有過約定,有生之年不與孫策爲敵,倘若有朝一日孫策落在李利手裡,希望李利網(wǎng)開一面,切莫趕盡殺絕;李利答應了。

正因爲如此,東垣城一戰(zhàn),李利本來有機會斬殺孫策,卻迫於與周瑜的約定和自身聲譽,最終手下留情。不然的話,或許孫策早已身死多時了,焉有今日之成就?

然而正是周瑜和李利的君子之約,無形中也成就了李利言出必行,一諾千金的美名。以至於,天下士族世家從最初堅決抵制西涼軍漸漸轉化爲依附李利,只要李利能給他們一句承諾,他們便一擲千金不皺眉頭,甘願慷慨解囊。洛陽城就是這樣重建起來的,自始至終李利都沒有出過一個五銖錢,便建起了一座偌大的城池。甚至於,如今天下流傳著一句話:百年帝都不抵武侯一諾。由此可見,李利現(xiàn)在真正是金口玉言,言必行、行必果,誠信之名已然家喻戶曉。

然而東垣城下與李利擊掌立誓,對於孫策來說,卻未免太過沉重了。

昔日的十年之約,如今僅僅過去四年,可是李利已經(jīng)率軍打到長江北岸,而他孫策此刻再一次陷入西涼軍的圍困當中,淪爲李利砧板上的一塊肉。

前事猶在眼前,今朝再度重演,這讓孫策情何以堪,又當如何答覆?

此外孫策清醒地知道,昔日李利或許能夠顧及與周瑜的約定,而對他孫策手下留情;但時隔四年之後的今天,李利卻未必還會念及昔日約定,再度網(wǎng)開一面。這就是所謂的今非昔比,彼一時此一時,不可同日而語。

當年周瑜投效在李利麾下之時,李利治下州郡僅限於西涼二州,一切都還處於發(fā)展初期,正是求賢若渴,急需用人之際。但現(xiàn)在,李利麾下人才濟濟,戰(zhàn)將如雲(yún)、賢才如雨,擁兵五十餘萬,佔據(jù)半個大漢;其疆域東起遼東,西至雪原,北至漠北,南至長江,疆域之大天下無出其右者。

是以李利此時還會顧及昔日與周瑜的約定嗎?如果他還記在心裡念念不忘,非但不是美德,反而會被別人恥笑其愚蠢,因爲他不是一般人,而是威震天下的亂世梟雄。更何況,他麾下有著數(shù)十萬將士,他代表的早已不是他自己,而是跟隨他的數(shù)十萬大軍和上千萬黎明百姓。倘若他此時還顧忌一己之約,而置麾下大軍和治下百姓於不顧,豈不令人寒心、齒冷?

想到這些,孫策心裡五味雜陳,百感交集。

當年他之所以和李利擊掌爲誓,那是因爲李利身陷中原諸侯盟軍的圍攻討伐之中,局勢危急,朝不保夕。是以他根本沒有料到司隸大戰(zhàn)的結果卻是李利大獲全勝,而諸侯盟軍一敗塗地,各自倉皇逃命。爲此,事後孫策深感自責,將東垣城之盟視爲一生之中最大的恥辱,絕口不提盟約之事,並刻意把它拋到腦後,置之高閣,一輩子不想再提。

可是現(xiàn)在此事再一次被當衆(zhòng)說出來,而且出自訂立盟約的當事人李利之口,這等於是當面討債啊!

事已至此,孫策退無可退,即便是矢口否認亦是枉然,天下皆知之事豈容抵賴?

“昔日盟約自然作數(shù),然則此時孫某未必沒有一戰(zhàn)之力?是以履行盟約之說,言之尚早,若是當真到了踐行諾言之時,我孫策堂堂八尺男兒焉能言而無信!”衆(zhòng)目睽睽之下,孫策僵著脖子,硬挺著甕聲說道。

此言一出,帳下在座的一衆(zhòng)江東將領臉色頓變,遂一個個低下頭,面帶愧色、羞於見人,但他們心裡卻暗暗鬆一口氣,如釋重負。誠然,孫策雖然口口聲聲說絕不反悔,實際上就是當衆(zhòng)抵賴,但是孫策所言卻是江東將領們迫切想聽到的答覆。否則,一旦孫策稍稍鬆口,那他帳下的一衆(zhòng)將領將如何自處,又該何去何從?

儘管孫策出言推諉,但他和帳下一衆(zhòng)將領都知道,所謂一戰(zhàn)之力,其實不過是垂死掙扎罷了,根本打不過李利麾下的西涼軍。眼下孫策手裡還有兩萬七千餘兵馬,其中五千兵馬在江邊造船,三千兵馬暫時駐紮在皖縣縣城,廬江各縣的守軍共有九千人,餘下一萬兵馬都在潛山大營。是以憑著這點兵馬與西涼軍開戰(zhàn),無異於以卵擊石,死路一條。

“這樣麼?”就在孫策緩緩落座之時,李利語氣不善地沉吟一聲,既而神情肅然地道:“既然如此,多說無益,戰(zhàn)場上見”說到這裡,李利驟然話音一頓,擡頭掃了一眼神色慌亂的孫策和江東諸將,隨即話鋒陡轉,語氣溫和地道:“據(jù)說伯符還有幾個胞弟,二弟孫權現(xiàn)年十六歲,業(yè)已長大成人,且自幼聰穎,勤奮好學。我長安太學乃大漢第一學府,正是令弟孫權前去求學的好去處,五日之內讓他前來見我,而後隨我前往長安,學成之日即可返回江東!”

“這”孫策聞聲擡頭,滿臉驚詫的看著李利,弱弱地拒絕道:“盟主方纔說不屑於質子之事,而今又何必強人所難”

不等孫策把話說完,李利長身而起,不容置疑的道:“我意已決,此事就這麼定了。五日之內,將孫權帶到我面前,否則爾等都將長眠於此!散了!”拂袖一揮,李利轉身離開帥帳,留下一衆(zhòng)神色各異的江東將領面面相覷,而西涼將領則帶著滿腹疑惑相繼離開帥帳。

“唉!”一聲長嘆,孫策滿臉憤恨地看了看帥帳後方的內室房門,既而頗爲艱難地掙扎起身,腳步異常沉重,緩緩走出大帳

———————————————————

ps:【感謝:緣分天分書友的打賞支持,多謝!】

第196章 斂財手段第409章 惡俗的偶遇第28章 英雄遲暮第936章 臨江仙,仲氏政權第648章 函谷鏖兵固金湯第177章 花枝俏,十步芳草第207章 司徒好顏面,奉先忿難平第966章 光陰如刀,風雨飄搖第507章 鳩佔鵲巢貴客臨第89章 戰(zhàn)韓遂,野人兇猛(五)第544章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213章 龍爭虎鬥之陷陣軍魂第90章 戰(zhàn)韓遂,滕羽戰(zhàn)豸奴(六)第589章 捷報傳公瑾建功第380章 西征大捷第164章 君子養(yǎng)心莫善於誠第634章 一槍雙將兩茫茫第504章 魚死網(wǎng)破美人吟第713章 婁底原之戰(zhàn)第96章 我們是兄弟第558章 國舅有女初長成第56章 夜不歸巢第279章 午夜驚悚鎮(zhèn)虓虎第229章 虎口拔牙第192章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第32章 絕地囚牢第419章 禍不單行第610章 驍騎出徵朔風烈第23章 護犢子第417章 吟風弄月,同道中人(續(xù))第71章 爭執(zhí)第438章 中山之行——無極第2章 神女有夢第920章 塵埃定,欺老莫欺小第135章 黃沙嶺,三軲戰(zhàn)桓飛(二)第502章 無懈可擊劇終變第513章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第101章 白門樓中第350章 漢陽之戰(zhàn)(二)第81章 平姑臧,龍驤威武(二)第56章 突如其來的轉變第115章 馬兒蹤跡第122章 紅杏枝頭春意鬧第800章 風雨入長安第895章 起漣漪,千層疊浪第836章 滿招損謙受益第56章 夜不歸巢第132章 無月夜,橫戟立馬(下)第629章 關東風雲(yún)戰(zhàn)河東(五)第641章 月夜迷蹤出奇兵第493章 雙雄對戰(zhàn)兩夏侯第5章 別部司馬第355章 韓遂之死(上)第764章 一騎絕塵第111章 重典治亂第682章 函谷之英雄誰屬第563章 劉景升壯心不已第444章 若隱若現(xiàn)甄張氏第165章 倒脫靴,節(jié)上生枝第578章 伏兵至兵敗如山第1000章 如夢令,一女嫁二夫(上)第83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12章 名將朱儁第859章 你爲家族獻身吧第1章 血染殘陽第280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454章 綿裡藏針折磨人第138章 驚魂未定,無雙鐵騎第596章 風吹草低見牛羊第466章 上將愁有苦難言第525章 美人垂憐閨房話第105章 戰(zhàn)荒原,互相猜忌第79章 行人刁斗風沙暗第54章 逼債第259章 喋血山河(四)第12章 名將朱儁第864章 煮熟的鴨子翩翩飛第68章 拱手讓江山第387章 幕府名士第704章 若要殺你,何必救你第567章 共患難王佐之才第570章 袁本初躊躇滿志第240章 驅虎吞狼(二)第910章 臥龍崗,士罕仗義第201章 盛氣凌人呂奉先第33章 最後一搏第255章 龍飛鳳舞(六)第912章 大混戰(zhàn),昏天暗地第850章 破羌道一敗再敗第115章 馬兒蹤跡第80章 平姑臧,一刀驚鴻(一)第187章 枯木逢春猶再發(fā)第25章 馬前卒第78章 大火燎原第522章 龍虎風雲(yún)會(續(xù))第107章 神獸現(xiàn),大戰(zhàn)野馬羣(上)第341章 再度西征第539章 百年一夢蹊蹺事第420章 雨中激戰(zhàn)第91章 戰(zhàn)韓遂,亂箭射殺(七)
第196章 斂財手段第409章 惡俗的偶遇第28章 英雄遲暮第936章 臨江仙,仲氏政權第648章 函谷鏖兵固金湯第177章 花枝俏,十步芳草第207章 司徒好顏面,奉先忿難平第966章 光陰如刀,風雨飄搖第507章 鳩佔鵲巢貴客臨第89章 戰(zhàn)韓遂,野人兇猛(五)第544章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213章 龍爭虎鬥之陷陣軍魂第90章 戰(zhàn)韓遂,滕羽戰(zhàn)豸奴(六)第589章 捷報傳公瑾建功第380章 西征大捷第164章 君子養(yǎng)心莫善於誠第634章 一槍雙將兩茫茫第504章 魚死網(wǎng)破美人吟第713章 婁底原之戰(zhàn)第96章 我們是兄弟第558章 國舅有女初長成第56章 夜不歸巢第279章 午夜驚悚鎮(zhèn)虓虎第229章 虎口拔牙第192章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第32章 絕地囚牢第419章 禍不單行第610章 驍騎出徵朔風烈第23章 護犢子第417章 吟風弄月,同道中人(續(xù))第71章 爭執(zhí)第438章 中山之行——無極第2章 神女有夢第920章 塵埃定,欺老莫欺小第135章 黃沙嶺,三軲戰(zhàn)桓飛(二)第502章 無懈可擊劇終變第513章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第101章 白門樓中第350章 漢陽之戰(zhàn)(二)第81章 平姑臧,龍驤威武(二)第56章 突如其來的轉變第115章 馬兒蹤跡第122章 紅杏枝頭春意鬧第800章 風雨入長安第895章 起漣漪,千層疊浪第836章 滿招損謙受益第56章 夜不歸巢第132章 無月夜,橫戟立馬(下)第629章 關東風雲(yún)戰(zhàn)河東(五)第641章 月夜迷蹤出奇兵第493章 雙雄對戰(zhàn)兩夏侯第5章 別部司馬第355章 韓遂之死(上)第764章 一騎絕塵第111章 重典治亂第682章 函谷之英雄誰屬第563章 劉景升壯心不已第444章 若隱若現(xiàn)甄張氏第165章 倒脫靴,節(jié)上生枝第578章 伏兵至兵敗如山第1000章 如夢令,一女嫁二夫(上)第83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12章 名將朱儁第859章 你爲家族獻身吧第1章 血染殘陽第280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454章 綿裡藏針折磨人第138章 驚魂未定,無雙鐵騎第596章 風吹草低見牛羊第466章 上將愁有苦難言第525章 美人垂憐閨房話第105章 戰(zhàn)荒原,互相猜忌第79章 行人刁斗風沙暗第54章 逼債第259章 喋血山河(四)第12章 名將朱儁第864章 煮熟的鴨子翩翩飛第68章 拱手讓江山第387章 幕府名士第704章 若要殺你,何必救你第567章 共患難王佐之才第570章 袁本初躊躇滿志第240章 驅虎吞狼(二)第910章 臥龍崗,士罕仗義第201章 盛氣凌人呂奉先第33章 最後一搏第255章 龍飛鳳舞(六)第912章 大混戰(zhàn),昏天暗地第850章 破羌道一敗再敗第115章 馬兒蹤跡第80章 平姑臧,一刀驚鴻(一)第187章 枯木逢春猶再發(fā)第25章 馬前卒第78章 大火燎原第522章 龍虎風雲(yún)會(續(xù))第107章 神獸現(xiàn),大戰(zhàn)野馬羣(上)第341章 再度西征第539章 百年一夢蹊蹺事第420章 雨中激戰(zhàn)第91章 戰(zhàn)韓遂,亂箭射殺(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滨海县| 永川市| 平塘县| 河津市| 姚安县| 洞口县| 贵溪市| 东阳市| 靖西县| 沈阳市| 阳新县| 山阳县| 白山市| 盐源县| 忻州市| 桦南县| 南平市| 宝坻区| 福鼎市| 大英县| 周口市| 上栗县| 辽阳市| 屏东市| 额敏县| 仲巴县| 龙门县| 泗水县| 山西省| 晋宁县| 延津县| 游戏| 大庆市| 香格里拉县| 武乡县| 浦县| 沂南县| 丰原市| 望奎县| 宁阳县| 遂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