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9章 虎口拔牙

————————————

由此引申開來,不難想象,在北魏境內一定也有科舉詔令,而且遍及曹操治下的三州之地。

畢竟,西晉詔令都能投放到長江之上,魏國境內豈能倖免?

說到這裡,劉表由衷感嘆道:“真是大手筆啊!西晉剛剛立國,李文昌再度拋出具有顛覆性的舉措,一舉改變出仕制度,企圖顛覆我劉氏基業之根本,此乃釜底抽薪之計。平心而論,此舉堪稱開天闢地之舉,氣吞山河,膽識驚人,後生可畏啊!”劉表輕易不夸人,尤其是登基稱帝之後更是很少誇讚別人,像現在這樣對敵人讚不絕口的情形絕對是破天荒的頭一回。

顯而易見,此次西晉全面推行科舉取士的舉措深深觸動了劉表的心絃,令他大感震驚之餘不免心生感慨,遂有感而發,唏噓感嘆不已。

只是這種感慨未必是好事。劉表已經臨近七十歲高齡了,一生經歷過無數次大風大浪,心智早已錘鍊的無比堅實且沉穩,遇事不驚,處事從容,沒有什麼事情能讓他大發感慨,沒有什麼人能讓他感到敬畏。是以他此刻的唏噓感嘆頗爲耐人尋味,透露出高深莫測的深意,令人心中惻然,不禁遐想。

感慨越多,就意味著對他的觸動越大,觸動越大就一定會做出反應,就會採取相應的行動加以遏制。或者說,堅決抵制。因爲打擊敵人就等於壯大自己,只有讓敵人不痛快,自己才能痛快。

偏殿中在座的衆人都不是庸者。而且他們之中的大多數人都已跟隨劉表多年,唯一資歷尚淺的就是軍師龐統龐士元。此刻。就連龐統都能清晰感覺到劉表的感嘆聲中帶著絲絲寒意,半睜半閉的深邃眸子中透著凜冽的殺氣。其他人自然也能深刻領悟劉表話語中透露的深意。

稍稍思量之下,他們就不難想到劉表由衷感嘆之後的潛臺詞應該是:“後生可畏,當早除之;西晉不滅,我心難安;李利不死,漢室必亡!”

一念至此,龐統心中大定,說是暗自竊喜亦不爲過。原本他還在思考如何說服劉表出兵攻打西晉,一舉奪回南陽,打通與魏國的結盟通道。進而互通有無,守望相助。現在他徹底放心了,從劉表剛纔那番話中就不難聽出,劉表已然深深體會到了西晉李利的巨大威脅,從而大發感嘆,感觸良多。這就夠了。

只要劉表有強烈的危機感,便勝卻他龐統的千言萬語,就不用他苦口婆心地百般勸說,甚至根本不用他開口請纓。劉表就會選擇主動出擊。這是因爲劉表深諳時事,對天下局勢瞭然於心,雖年事已高,卻是人老成精。熟諳兵法韜略,焉能不知先發制人而後發受制於人的道理。所以,此次劉表是真的動了殺機。省去龐統不少事,無須多費脣舌。只要聽從吩咐即可。

暗自思索之餘,龐統掏出藏於手袖裡的皇榜。雙手呈給劉表,遂躬身退回原位,緘默其口。

這時他留意到蔡瑁的臉色很難看,一雙陰冷發寒的眸子猶如毒蛇一般盯著他,彷彿時刻準備撲上來一口咬死他似的。龐統見狀後不以爲然地淡淡一笑,他知道蔡瑁爲何如此仇視自己,急於將他除之而後快。這是因爲一旦劉表決定對西晉用兵,蔡瑁手中掌握的數十萬大軍就要交出來,即使不交出全部兵權,至少也需要交出半數以上的兵馬。荊州軍權一直是蔡瑁的禁臠,是他最大的倚仗,如同命根子一樣,根本不容別人插手,只要誰敢打兵權的主意就是他蔡瑁的生死大敵,勢必除之而後快。

按理說,蔡瑁貴爲南漢大將軍,領軍出征是他份內之事,奈何他是水軍出身,擅長水戰而不善陸戰。平日裡提領大軍沒有問題,然而一旦遇到戰事,問題就來了。若是水戰還好說,他完全可以自己領兵出戰,不用假手於人,可是陸戰就不同了。他先後領兵征戰過幾次,每次都是大敗而歸,徹頭徹尾的門外漢,根本不善於陸戰。久而久之,每次遇到陸地作戰,他就不得不把兵權交出來,由其他將領領軍,而他則作爲後軍統帥,爲大軍提供糧草,儼然就是個“糧草運輸大隊長”,端是好說不好聽,顏面無光。 WWW?тTk дn?C○

與此同時,一旦戰事爆發,軍中將領難免出現調動,這樣以來就會打亂原有的軍隊建制,使得蔡瑁對軍隊失去控制。最讓他擔憂的是,他手下很多親信將領平時吆五喝六的挺威風,可是真要讓他們上戰場廝殺立刻就會變成軟腳蝦,一個個膽怯畏戰,從而眼睜睜地交出兵權,將帳下兵馬拱手交給其他將領指揮。這樣一來,蔡瑁帳下的親信將領就會被排擠在外,苦心經營多年的軍隊交給別人指揮,時間一長,軍隊就徹底變成別人的了,日後他再想收回兵權絕非易事。

畢竟,兵權這東西可不是小孩兒過家家,想做麼玩兒就怎麼玩,兵權得之不易,一旦失去了就很難再收回來。毫不誇張地說,兵權具有一種特殊魔力,就像男人的膽魄,威力無邊,只要擁有它,什麼事都敢做,無所畏懼。因此,無論兵權到了誰手裡,誰都不會輕易放棄,而一旦放棄就意味著徹底和它絕緣了。或許用覆水難收來形容它會更確切一些。

就在蔡瑁惡狠狠地盯著龐統的時候,劉表拿著皇榜端詳半晌,而後沉聲道:“子柔對此怎麼看?此間沒有外人,你直說無妨,無須顧忌。”

蒯良開口道:“微臣此前從未聽說過科舉取士制度,不知其利弊如何,是以不敢妄言揣度。然則從詔令上看,所謂科舉即開科取士,主要以文試和武舉爲主,並輔以諸子百家。如此以來,三教九流之徒皆可出仕,勢必造成良莠不齊的局面,此乃取亂之道,絕非明智之舉。

何況,西晉佔據半壁江山,大漢半數以上的州郡都被他佔據了,其境內的士族和世家不比我荊州少,李文昌如此行徑,勢必損害了這些人的切身利益,他們焉能聽之任之,豈能不反抗?是以微臣以爲此道不可取也。

而今李文昌採用這等低劣之法取士,自以爲得計,實際上卻是病急亂投醫,譁衆取寵耳,充其量就是爲了收買人心,不足爲懼!”顯然,蒯良對於科舉取士之法甚爲不屑,嗤之以鼻,根本沒放在眼裡。不過他卻從中看出了科舉的潛在威脅,這就是他所說的譁衆取寵,收買人心。

亂世爭霸,人口才是根本,不管是收買人心也好還是人心所向也罷,只要擁有充足的人口或贏得百姓的擁護,早晚必成霸業。在這一點上,蒯良清醒認識到科舉取士的巨大威脅,而他之所以排斥科舉,是因爲他出身世家,骨子裡擁有高人一等的優越感。

可是西晉推行不問出身、只憑本事的科舉制度,無疑是沉重打擊了世間所有世家大族和士族獨享的出仕途徑,徹底顛覆了世家大族的榮耀,直接損害了士族和世家的根本利益。對此,他們自然要堅決抵制,無論如何都不會妥協;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殊死較量,其慘烈程度不亞於沙場搏殺,雙方不死不休,直到把對方徹底打倒爲止。

劉表聞言後,不置可否的捋著鬍鬚沉思起來,既而擡眼看向蒯越,問道:“異度意下如何?”

蒯越似乎早知劉表有此一問,於是不假思索道:“家兄所言不無道理。然,微臣之見卻與家兄略有出入。世人皆知,李文昌自起兵以來一直打壓世家和士族,但凡被他攻佔的州郡,其境內世家和士族均遭重創,許多百年望族都被連根拔起,其中遭遇滅門之災的家族不在少數。迄今爲止,無一例外。

正是因爲李利手段太過兇殘,才導致他三次領軍進取中原都遭遇了猛烈阻擊,幾乎是節節抵抗,令其舉步維艱,損失慘重。然而李文昌其人生性堅韌,殺伐果斷,善於創造機會,屢次進軍中原,並利用諸侯之手大肆削弱各大世家和士族的抵抗力量,從而順利攻取司隸、豫州和徐州等中原州郡,進而立足於中原,圖謀天下。

所以,方纔家兄說西晉國內的世家和士族一定會抵制李利推行科舉,微臣對此深感懷疑。須知,李利麾下的文臣武將大多出身寒微,七成以上的武將都是平民出身,文臣之中即便有世家出身之人也大多是家境沒落的士族,與平民無異。因此他們深知平民出仕之艱難,必定擁護科舉取士,而科舉取士對於武將而言,非但無害反而有利,因爲武將原本就是沙場建功而博取功名,此番武舉推行之後他們又多了一條出仕的門路。此等好事,何樂而不爲呢?”

說到這裡,蒯越察覺到劉表神色不悅,可是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即使不中聽,他也得硬著頭皮說完。

停頓之後,他繼續道:“至於西晉國內的世家和士族,他們早就被李利降服了、殺怕了,只要李利不把他們往絕路上逼,他們就不敢反叛?”

————————————————————————

第200章 怒斥王允第345章 無瑕請纓第335章 鎮三關第851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152章 芳菲欲度第986章 刀馬旦,物競天擇第25章 荒嶺截殺(一)第871章 揚眉吐氣第83章 平姑臧,立足武威(四)第36章 權臣董卓第457章 遇強敵落井下石第802章 冪歷如煙第49章 權謀心術第688章 盟軍大纛第824章 仁慈不是軟弱第112章 強弓縛獸,互不相讓第62章 適逢其時第149章 共患難相濡以沫第780章 變天之光第207章 司馬懿第306章 殘陽血之戰陣對決1第704章 若要殺你,何必救你第19章 麗人行第615章 孫策挑戰呂奉先第246章 風雨欲來第477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443章 趾高氣揚袁二郎第927章 清平樂,其樂融融第829章 隱世妖嬈第19章 不留情面第730章 親者痛仇者快第73章 濃煙翻滾驚兩岸第918章 鏡花緣,花爲誰紅(續)第184章 心無垠——愛無疆第707章 夤夜暗流(中)第659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四)第68章 拱手讓江山第103章 大戰前,再遇飛馬盜第141章 嗜血屠夫第109章 神獸現,三英戰狻猊(下)第250章 龍飛鳳舞(一)第249章 調虎離山第616章 方天畫戟霸王槍第815章 兩翼齊飛第780章 變天之光第810章 霸絕天下第240章 驅虎吞狼(二)第30章 弄巧成拙第25章 荒嶺截殺(一)第37章 問心無愧第330章 歡聲笑語第714章 無知者無畏第265章 喋血山河(十)第100章 收武威,名震西涼第168章 將相和,養癰遺患第593章 李文昌躍馬草原第462章 聞鉅變怒火沖天第423章 與龍同行第265章 斬盡殺絕(下)第135章 黃沙嶺,三軲戰桓飛(二)第325章 怨婦霓裳第855章 天羅地網第805章 誰家新燕啄春泥第206章 撲朔迷離第763章 天子劍第403章 九牛許褚第733章 宿命對手再相逢第294章 西涼雛虎第559章 一聲輕詢斷人魂第512章 冰火淬鍊見真金第738章 恩怨分明第151章 席珍待聘第523章 翩翩紅顏大小喬第622章 連克十城小霸王第117章 風雪俏嬌娘(續)第382章 今非昔比第706章 夤夜暗流(上)第796章 局中局第440章 中山之行——媒公第269章 喋血山河(十四)第650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二)第667章 棄我去者不可留第928章 生查子,風雨欲來第724章 同盟異夢第558章 國舅有女初長成第404章 人善人欺,馬善人騎第147章 投石問路第38章 江楓漁火第975章 殺破狼,以夷制夷第995章 秋夜曲,馬鳴風蕭蕭第892章 少天子,揮斥方遒第72章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第242章 鐵壁困九 曲第323章 殘陽血之落幕第86章 戰韓遂,陣前鬥將(二)第138章 風浪起,力挽狂瀾第237章 鐵騎入夢(四)第171章 前車之覆後車之鑑第663章 一騎絕塵萬夫雄(中)第936章 臨江仙,仲氏政權
第200章 怒斥王允第345章 無瑕請纓第335章 鎮三關第851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152章 芳菲欲度第986章 刀馬旦,物競天擇第25章 荒嶺截殺(一)第871章 揚眉吐氣第83章 平姑臧,立足武威(四)第36章 權臣董卓第457章 遇強敵落井下石第802章 冪歷如煙第49章 權謀心術第688章 盟軍大纛第824章 仁慈不是軟弱第112章 強弓縛獸,互不相讓第62章 適逢其時第149章 共患難相濡以沫第780章 變天之光第207章 司馬懿第306章 殘陽血之戰陣對決1第704章 若要殺你,何必救你第19章 麗人行第615章 孫策挑戰呂奉先第246章 風雨欲來第477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443章 趾高氣揚袁二郎第927章 清平樂,其樂融融第829章 隱世妖嬈第19章 不留情面第730章 親者痛仇者快第73章 濃煙翻滾驚兩岸第918章 鏡花緣,花爲誰紅(續)第184章 心無垠——愛無疆第707章 夤夜暗流(中)第659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四)第68章 拱手讓江山第103章 大戰前,再遇飛馬盜第141章 嗜血屠夫第109章 神獸現,三英戰狻猊(下)第250章 龍飛鳳舞(一)第249章 調虎離山第616章 方天畫戟霸王槍第815章 兩翼齊飛第780章 變天之光第810章 霸絕天下第240章 驅虎吞狼(二)第30章 弄巧成拙第25章 荒嶺截殺(一)第37章 問心無愧第330章 歡聲笑語第714章 無知者無畏第265章 喋血山河(十)第100章 收武威,名震西涼第168章 將相和,養癰遺患第593章 李文昌躍馬草原第462章 聞鉅變怒火沖天第423章 與龍同行第265章 斬盡殺絕(下)第135章 黃沙嶺,三軲戰桓飛(二)第325章 怨婦霓裳第855章 天羅地網第805章 誰家新燕啄春泥第206章 撲朔迷離第763章 天子劍第403章 九牛許褚第733章 宿命對手再相逢第294章 西涼雛虎第559章 一聲輕詢斷人魂第512章 冰火淬鍊見真金第738章 恩怨分明第151章 席珍待聘第523章 翩翩紅顏大小喬第622章 連克十城小霸王第117章 風雪俏嬌娘(續)第382章 今非昔比第706章 夤夜暗流(上)第796章 局中局第440章 中山之行——媒公第269章 喋血山河(十四)第650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二)第667章 棄我去者不可留第928章 生查子,風雨欲來第724章 同盟異夢第558章 國舅有女初長成第404章 人善人欺,馬善人騎第147章 投石問路第38章 江楓漁火第975章 殺破狼,以夷制夷第995章 秋夜曲,馬鳴風蕭蕭第892章 少天子,揮斥方遒第72章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第242章 鐵壁困九 曲第323章 殘陽血之落幕第86章 戰韓遂,陣前鬥將(二)第138章 風浪起,力挽狂瀾第237章 鐵騎入夢(四)第171章 前車之覆後車之鑑第663章 一騎絕塵萬夫雄(中)第936章 臨江仙,仲氏政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江县| 响水县| 牡丹江市| 广平县| 神木县| 台南县| 惠安县| 福鼎市| 大石桥市| 怀化市| 健康| 资源县| 孝感市| 察哈| 盐源县| 广安市| 灵寿县| 获嘉县| 明光市| 阳江市| 静宁县| 类乌齐县| 恩施市| 南京市| 铁岭县| 韶山市| 凌源市| 特克斯县| 聂拉木县| 钦州市| 缙云县| 互助| 夹江县| 扎鲁特旗| 嘉善县| 米脂县| 佛冈县| 来安县| 洪湖市| 北辰区| 美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