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0章 收武威,名震西涼

當旭日再次升起的時候,已是黑龍嶺大戰之後的第五天。

清晨,姑臧城南門大開,數千郡兵早早出城列隊,城中的數萬百姓也紛紛走出家門,站在大街小巷兩旁,翹首遠望著城門方向。

辰時三刻,轟隆隆的馬踏聲由遠及近傳來,地面震動越來越大,聲音越來越響。

姑臧城的百姓,對這種聲響再熟悉不過了,很多人都是聽著馬踏聲長大的,上了歲數的老人都已經聽了大半輩子。

這是戰馬的馬蹄聲所產生的地面震動。像現在這種巨大的震動感,那一定是萬馬奔騰纔有的轟隆聲響。

“嗒嗒嗒!”

頓時間,馬踏聲大作,聲震八方。

在萬衆矚目之中,一隊隊甲冑凜然的騎兵逐漸出現在南門外,而走在最前面的那人就是城中百姓所熟知的“小”太守李利。

半個時辰後,李利大軍全部集中在南門外的曠野上。

直到這個時候,城中的一些老學究終於數清楚了太守麾下兵馬的人數。

三萬大軍!

“小”太守領著幾千兵馬出征,跟金城韓遂在黑龍嶺大戰半月,竟然打出三萬大軍?

“大哥,小弟這半個月來可是度日如年哪!如今大哥凱旋而歸,我昨夜興奮得一夜沒睡著覺,今天一大早就在南門口等著,終於把你盼回來啦!哈哈哈!”

南門外,樊勇看到李利勒馬駐足,便一個箭步迎了上來,替李利牽馬綴蹬,激動不已地說道。

時隔半個月,眼見姑臧城秩序井然,兩千多郡兵精氣神十足,李利就知道自己先前沒有看錯人。樊勇果然是個膽大心細之人,既有萬夫不當之勇,又能恪守本職,駐守城池,操練兵士。

如此允文允武之人,足堪大用!

“呵呵呵!有勞二弟留守後方城池,保境安民,功莫大焉!二弟此功,不比我等打敗韓遂聯軍遜色呀!”

飛身下馬,李利笑呵呵地對樊勇說著話,重重地拍了拍樊勇寬厚的肩膀。

樊勇咧嘴一笑,“大哥請上馬安坐,小弟爲您牽馬前行,咱們進城!”

李利聞言呵呵大笑,接過樊勇手中的繮繩,說道:“二弟見外了,你我兄弟之間何須如此。還是先把大軍安置妥當,爲兄此番帶回來兩萬輕騎,一萬步卒,還有上萬匹戰馬。二弟看看如何安置啊?”

樊勇聞言嘿嘿地笑著道:“大哥儘管放心,這一點小弟早有預料。姑臧城的西城和北城地域空曠,早先全是荒地,只有百戶人家,數日前小弟已將他們全部遷至東城安置。這幾日那裡已紮起數百座營帳、屋舍和馬廄,大營已基本準備妥當,大軍直接進駐即可!”

“哦?哈哈哈!二弟不愧是掌管多年輜重的後軍校尉啊,竟然把數萬大軍駐紮的營帳都早有準備,當爲大將之才!”

此舉大出李利所料,頓時喜出望外地開懷大笑,既而揮手示意大軍進城。

一個時辰後,大軍安置妥當,李利滿臉含笑地帶著一衆將領回到郡守府。

樊勇此番表現,不僅讓李利對他又加深了幾分認識,更讓全軍將領見識了這位外表粗獷卻粗中有細的二將軍的另一面。

尤其是李玄、滕霄、滕羽和波纔等人更是對樊勇刮目相看,同時也清楚地認識到主公對這個結拜二弟的看重和喜愛。

郡守府內,剛剛議事已畢,衆將領各自散去。

書房外,典韋和滕羽一左一右地守在書房門口,而房內李玄正在低聲向李利稟報黑龍嶺一戰的戰後詳細情況。

黑龍嶺一戰,對於李利大軍而言,確是一場大快人心的完勝。

此役,李利親率五千六百餘名輕騎出戰。陣前挑戰中,李利一方五戰四勝,生擒成宜、豸奴和龐德,重創馬超,跑掉了閻豔,美中不足的是李徵被豸奴打成重傷。隨後的戰陣衝殺之中,李利所部兵馬明顯處於極度不利的劣勢,激戰一個時辰,損失近千名百戰鐵騎。然而,隨著一萬八千多飛馬盜橫空殺出,戰局瞬間逆轉。李利大軍至此再也沒有折損兵馬,反而趁勢一舉打垮五萬多韓遂聯軍,連夜追殺三百餘里,直至將韓遂等敵首追到金城城下,方纔罷手。

大戰歷時一天一夜,五萬三千多韓遂聯軍,最終活著逃回金城的步騎不到五千人。而韓遂、馬超和其他六部將等一衆將領,最後平安逃進金城的只有韓遂、候選、張橫和樑興等四位主要將領,其中張橫和樑興二人還被箭矢射中,趴在馬背上一路奔逃。此二人被箭矢射中之後,狂奔大半夜,即便是大難不死,估計也夠嗆,沒有半年時間恐怕很難恢復元氣。候選也不輕鬆,手臂和大腿上也插著幾支箭矢,雖然不像張橫、樑興二人被射中後背,但傷勢也不輕,傷口一路滲血,估計能保住性命已是萬幸,至於手腳會不會落下殘疾,那就不得而知了。

除此之外,楊秋和馬玩在半路上被李利打落馬背,生擒了二人。再加上,之前被李利一刀斬殺的程銀和被典韋飛戟所殺的李堪,以及被滕霄在陣前生擒的成宜,原本韓遂手下的八部將,如今已八去其五,只剩下半死不活的張橫、樑興和候選三人了。

在李利事後看來,黑龍嶺一戰,韓遂大軍真是敗得冤枉,敗得糊塗,一敗塗地,敗得太慘了!

原本韓遂軍縱然是陣前鬥將受挫,以致士氣不高,但也不會敗得這麼慘。甚至他們還有很大機會通過戰陣衝殺,一舉扭轉士氣,將李利大軍徹底擊潰,或是圍殺誅滅。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

關鍵時刻,飛馬盜橫空殺出,而張橫、樑興二人率領五千輕騎不戰而逃。

此舉一開,瞬間瓦解了韓遂大軍的鬥志,致使數萬大軍一鬨而散,形成大潰敗之勢。緊接著,李利與飛馬盜合兵,根本不給韓遂軍喘息之機,沿路追殺韓遂潰軍,一口氣追殺數百里。

戰後,韓遂六萬大軍數月的軍械輜重全部落入李利和飛馬盜聯軍的手裡,而韓遂和張橫等六部諸侯所攜帶或是沿路劫掠的金銀也全然落在李利大軍手中。

大戰之中,韓遂大軍四萬輕騎戰死六千餘人,後來的追殺中,又戰死了兩千多步騎,一共死傷近萬步騎。而剩下的不到四萬步騎之中,藏匿在山林中的步騎有數千人,三萬多韓遂軍被俘。

大戰落幕之後,由飛馬盜清理戰場,韓遂大營的全部金銀財帛全部歸飛馬盜所有。

除此之外,李利爲了答謝飛馬盜的援手之恩,將韓遂大營囤積的五萬石糧草分出三萬石給飛馬盜,將繳獲的甲冑、軍械全部分出一半給飛馬盜。

最後,李利眼見飛馬盜的一幫首領還不滿足,一咬牙一跺腳,再次給了飛馬盜三千匹西涼戰馬,並承諾三個月之內,籌集一千金親自送到楓葉峽谷。

一場大戰之下,李利真正得到的好處,便是三萬餘韓遂軍降卒以及降卒們人手一匹西涼戰馬,還有兩萬石糧草;除此之外,再無所得。

噢,對了,還欠下了飛馬盜一千金的外債。

一千金吶,相當於武威郡三個縣數萬百姓一年的口糧。

但是,李利爲了留下足夠的西涼戰馬,不得不如此許諾。

否則,飛馬盜焉能善罷甘休?

即便是李利如此讓步,飛馬盜賊衆仍舊不滿意。最後,桓飛眼見李利手下的一干將領憤怒不已,其中還有數名頂級戰將級別的武將含怒以待,大有一語不合便拔刀相向之意,如此方促使桓飛最終點頭答應了李利許諾的條件,帶領飛馬盜悻悻離去。

經此一戰,李利總算在涼州紮下根基,強勢上任武威郡太守之職。

不過李利與飛馬盜之間的那點情誼,至此也宣告結束;日後兩軍相遇,是敵非友。

自古財帛動人心。

飛馬盜此番對戰後酬謝不滿意,而李利也深刻地體驗了一把飛馬盜的貪婪與猖狂。

當真是請神容易送神難。

飛馬盜客大欺主,狂妄不可一世,巴不得李利把所有的戰利品全部給他們,除了那三萬多降卒。

可是李利自然也有自己的考慮,豈能任由飛馬盜獅子大開口,要什麼給什麼。

何況此戰之中,李利本部鐵騎傷亡不大,戰後仍有四千鐵騎,龍驤營近乎實力未損,戰力猶在。

不過李利最終還是念及飛馬盜援手之情和桓飛的豪爽性情,許諾一千金補償飛馬盜。

分歧一出,兩軍之前積攢的一點善緣,就此兩清。日後再見面,那就誰也不欠誰的,一切憑實力說話,強者爲尊。

只是讓李利和桓飛雙方沒想到的是,他們之間的碰撞會來得如此之快,並且是互不相讓的激烈碰撞。此爲後話,暫不細表。

黑龍嶺一役,在半個月內傳遍涼州各郡縣,隨之擴散到羌人、月氏和匈奴人等異族領地之內。而京兆尹是京畿所在地,更是消息流傳迅速,第一時間傳入董卓耳朵裡。

當董卓在郿鄔聽說李利一舉殺得韓遂數萬大軍丟盔棄甲,一天一夜奔逃三百多裡之後,鬨然大笑,笑得老淚縱橫,嘴裡還不住地念叨:“李利這小子還真能打,竟然把韓遂這個老狐貍打得如此狼狽,落荒而逃,大快人心哪!想當年老夫與韓遂交戰時,也不曾有過如此大勝,當真是後生可畏!

嗯,看來咱家還得給李利一點賞賜,讓他能與韓遂旗鼓相當,正面對抗。呵呵呵,有李利牽制韓遂老狐貍,咱家的西涼後方就高枕無憂嘍!”

遠在武威的李利,自然不知道他又一次進入了董卓的視線,並且在不久之後,他還會得到一份意外之喜。或者說,董卓又幫他了一次,給他插上一對騰飛的翅膀。

第847章 白雪凝瓊貌第72章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第96章 我們是兄弟第906章 青玉案,旦夕禍福第769章 雕蟲小技第921章 清平樂,方興未艾第164章 君子養心莫善於誠第197章 帝王心(續)第188章 兵車行,傲視三軍第204章 莽牛神勇敗赤兔第250章 情難捨,未雨綢繆第314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4第886章 地勢坤,厚德載物第939章 漁家傲,叱吒風雲第114章 平激憤,桓飛割愛(下)第230章 喜出望外,憂思如潮第622章 連克十城小霸王第797章 落難故人情第990章 心飛揚,水師起航第169章 將相和,懲前毖後第264章 喋血山河(九)第126章 走馬河,圍堵三部將第340章 經略長安第647章 安邑兵敗大渡河第203章 李摯單挑呂奉先第755章 鐵騎洪流第461章 一鍋端了第12章 誰與爭鋒第193章 疾風知勁草第205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26章 走馬河,圍堵三部將第494章 坐觀雷電晚來風第628章 關東風雲戰河東(四)第126章 走馬河,圍堵三部將第285章 風起雲涌第824章 仁慈不是軟弱第510章 謙謙君子真兄弟第106章 多行不義第158章 走馬燈,千里訪友第564章 陶恭祖一曲絕唱(上)第573章 好風光塞外江南第655章 冤家路窄眼更紅(續)第41章 冷豔寡婦第264章 喋血山河(九)第117章 風雪俏嬌娘(續)第94章 假道伐虢第924章 解連環,前車可鑑第835章 買櫝還珠第85章 長安不見使人愁第182章 千絲萬縷,文昌三約(上)第540章 江湖俠士甘興霸第4章 烏雲壓城第529章 世事紛擾人心亂第751章 上兵伐謀第234章 鐵騎入夢(一)第666章 心灰意冷落魂鍾第535章 猛虎落水遭蝦戲第638章 養虎爲患滅白波第37章 龍驤校尉第166章 聽風雨,東州破城第201章 立鼎二第209章 孔明歸來第98章 大潰敗,追殺三百里(中)第645章 狼多肉少生嫌隙第336章 經略長安(上)第976章 殺破狼,血戰狼山第282章 自古梟雄無庸者第41章 雁丘辭第31章 真正的狠人第114章 平激憤,桓飛割愛(下)第555章 李文昌帥府點將第31章 壽春城破第923章 溫柔鄉,縱虎爲患第952章 臥槽馬,風雲際會第59章 寶物的價值第216章 三國鼎立第902章 風雲會,諸侯雲集第149章 吞天巨獸第265章 喋血山河(十)第966章 光陰如刀,風雨飄搖第81章 平姑臧,龍驤威武(二)第812章 杏林煮酒第8章 莽漢黑熊第176章 花枝俏,帝王霸業第459章 人老智不衰眼花心裡明第34章 曇花,大樹第56章 夜不歸巢第506章 仗劍文士英雄氣第25章 馬前卒第149章 共患難相濡以沫第248章 驅虎吞狼(十)第219章 人心難測第160章 無瑕城主,李代桃僵第292章 十年恩情一朝喪第946章 疑竇生,喧賓奪主第200章 立鼎一第124章 春雷動地布昭蘇第952章 臥槽馬,風雲際會第669章 紅袍長鬚抓曹賊第119章 忙裡偷閒,禍從天降
第847章 白雪凝瓊貌第72章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第96章 我們是兄弟第906章 青玉案,旦夕禍福第769章 雕蟲小技第921章 清平樂,方興未艾第164章 君子養心莫善於誠第197章 帝王心(續)第188章 兵車行,傲視三軍第204章 莽牛神勇敗赤兔第250章 情難捨,未雨綢繆第314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4第886章 地勢坤,厚德載物第939章 漁家傲,叱吒風雲第114章 平激憤,桓飛割愛(下)第230章 喜出望外,憂思如潮第622章 連克十城小霸王第797章 落難故人情第990章 心飛揚,水師起航第169章 將相和,懲前毖後第264章 喋血山河(九)第126章 走馬河,圍堵三部將第340章 經略長安第647章 安邑兵敗大渡河第203章 李摯單挑呂奉先第755章 鐵騎洪流第461章 一鍋端了第12章 誰與爭鋒第193章 疾風知勁草第205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26章 走馬河,圍堵三部將第494章 坐觀雷電晚來風第628章 關東風雲戰河東(四)第126章 走馬河,圍堵三部將第285章 風起雲涌第824章 仁慈不是軟弱第510章 謙謙君子真兄弟第106章 多行不義第158章 走馬燈,千里訪友第564章 陶恭祖一曲絕唱(上)第573章 好風光塞外江南第655章 冤家路窄眼更紅(續)第41章 冷豔寡婦第264章 喋血山河(九)第117章 風雪俏嬌娘(續)第94章 假道伐虢第924章 解連環,前車可鑑第835章 買櫝還珠第85章 長安不見使人愁第182章 千絲萬縷,文昌三約(上)第540章 江湖俠士甘興霸第4章 烏雲壓城第529章 世事紛擾人心亂第751章 上兵伐謀第234章 鐵騎入夢(一)第666章 心灰意冷落魂鍾第535章 猛虎落水遭蝦戲第638章 養虎爲患滅白波第37章 龍驤校尉第166章 聽風雨,東州破城第201章 立鼎二第209章 孔明歸來第98章 大潰敗,追殺三百里(中)第645章 狼多肉少生嫌隙第336章 經略長安(上)第976章 殺破狼,血戰狼山第282章 自古梟雄無庸者第41章 雁丘辭第31章 真正的狠人第114章 平激憤,桓飛割愛(下)第555章 李文昌帥府點將第31章 壽春城破第923章 溫柔鄉,縱虎爲患第952章 臥槽馬,風雲際會第59章 寶物的價值第216章 三國鼎立第902章 風雲會,諸侯雲集第149章 吞天巨獸第265章 喋血山河(十)第966章 光陰如刀,風雨飄搖第81章 平姑臧,龍驤威武(二)第812章 杏林煮酒第8章 莽漢黑熊第176章 花枝俏,帝王霸業第459章 人老智不衰眼花心裡明第34章 曇花,大樹第56章 夜不歸巢第506章 仗劍文士英雄氣第25章 馬前卒第149章 共患難相濡以沫第248章 驅虎吞狼(十)第219章 人心難測第160章 無瑕城主,李代桃僵第292章 十年恩情一朝喪第946章 疑竇生,喧賓奪主第200章 立鼎一第124章 春雷動地布昭蘇第952章 臥槽馬,風雲際會第669章 紅袍長鬚抓曹賊第119章 忙裡偷閒,禍從天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田市| 四平市| 九龙坡区| 长春市| 乌拉特后旗| 炎陵县| 陆河县| 临沂市| 邯郸县| 墨竹工卡县| 察雅县| 图木舒克市| 汶川县| 鄂伦春自治旗| 彭州市| 彭水| 海安县| 雷波县| 阿尔山市| 冕宁县| 仁化县| 中卫市| 多伦县| 仙居县| 牙克石市| 渝北区| 银川市| 陕西省| 合江县| 阜阳市| 德化县| 陆河县| 岳阳县| 东宁县| 尉氏县| 辽阳县| 化隆| 凌云县| 湖北省| 清镇市| 永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