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36章 經略長安(上)

削減俸祿之事得以順利推行,李玄、賈詡和李儒三人算是大大地鬆了一口氣。

這件事情最早是李玄提出來的,隨後得到賈詡和李儒二人的一致贊同,極力推行此事。

李玄認爲時下的朝廷律法已經不能適應當前形勢了,必須予以修改。否則,西涼三十萬大軍要麼南下中原,攻城略地,從而緩解糧草壓力和人口稀少的難題;要麼裁軍,藉此減輕錢糧供應負擔。因爲按照李利提出的要求,既要供應大軍所需,又要大力發展農耕和改善民生,兩者兼顧的話,以郿鄔存儲的錢糧最多維持兩年,以後便難以爲繼了。

有鑑於此,一直以來只關注戰事的李利,不得不把精力轉移到錢糧上面,大費心力籌劃西涼大軍的給養問題。

軍隊重要,發展農耕和改善百姓生活困境也同樣重要,絕不能耽誤,時不我待,必須立即推行。西涼各郡縣農事荒廢已久,人口大量流失,這直接制約著西涼大軍的發展擴張,等於是捆住西涼軍的雙腳。沒有牢固的後方根基,就如同無根之萍,根本難以成事。

此外,李利還有一點難言之隱。那就是西涼軍重新整編之後,看似兵強馬壯,實則戰力大減,遠不及此前。三十萬大軍全部混編組建新軍,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磨合,更需要戰火的淬鍊,否則很難恢復此前的戰鬥力。而李利之所以推行整編,就是想加強自己對軍隊的全面掌控力,絕對不能徒有其名而無其實。

整編過程中,李利其實也想過裁軍,削減兵馬,減輕糧餉供應壓力。只是西涼將士別看軍紀鬆散,但單兵戰鬥力極強,一個個全是飽經戰火考驗的勇士,裁掉他們實在是太可惜了。於是李利一咬牙一跺腳,除了老弱病殘之外,沒有裁掉一個兵士,全部編入新軍。就這樣,三十萬大軍誕生了,而李利的煩惱也隨之而來。

擴軍容易,招兵也不難,但養兵卻很不容易,困難重重。

第一個要面臨的問題就是糧餉,募兵打仗,拼得就是錢糧。

然而,西涼窮啊!不是一城一地窮困,而是西涼境內各個郡縣都窮,窮得百姓易子相食。

另外,西涼還很亂。流寇四起,諸侯割據,近十年來,就沒有一天太平日子,以至於百姓寧願上山做野人,也不願意守著農田過日子。

面對如此困境,李利當下真的犯難了。愁得他連續幾天都寢食難安,恨不能再搶一座郿鄔,那一切困難便迎刃而解了。

被逼無奈之下,李利不禁把自己腦海中的養兵方法掏出來。

那就是化整爲零,讓各營將士自力更生,自謀發展,以戰養戰,以戰養兵,以戰練兵。

爲此,李利還想好了一番說辭,說服李玄、賈詡等人。長安三輔之地和涼州周邊的遊牧民族,歷來不事農耕,靠著放牧和劫掠繁衍千年,越來越強。既然一衆蠻夷都能生存,那西涼軍爲何不能?最重要的是,西涼軍眼下並不是沒有糧草供應,而是不能長久。

既然西涼軍暫時需要磨合,又沒有錢糧供應大軍進取中原,反正閒著也是閒著,不如死馬就當活馬醫,把兵權下放到各營統領和副統領手上,讓他們獨自領軍征戰,嘗試一番。不等周邊蠻族前來劫掠大漢,西涼軍主動出擊,到他們的地盤上劫掠。如果成功了,那便是意外之喜;不成功,也沒什麼可抱怨的。反正最近一兩年內,西涼軍的主要任務就是磨合練兵,與其待在軍營裡閉門造車、埋頭苦練,不如把兵馬拉出去攻擊周邊蠻夷。

左右都是練兵嘛,在哪練不是練啊!

就這樣,李利把大練兵和削減俸祿之事合二爲一,促使一衆將領欣然領命,使得削減俸祿的法令得以順利推行。

武將終歸不同於文士,他們對錢財的重視程度遠不及文士那般強烈。只要他們能夠養家餬口,衣食無憂,就會更看重手中的兵權和自身能力的展現。榮譽對於武將或軍人而言,往往大於錢財和物質享受。他們希望建功立業,既能體現自身能力和價值,又能蒙妻蔭子。故而,他們對物質生活要求不高,遠不及文士會享受生活,注重衣著穿戴,嚮往奢靡富貴。

正因爲如此,李利結合前世記憶和自身的經歷,對癥下藥,下放兵權,藉此推行削減俸祿的財權。雙拳出擊,正中要害,使得政令得以實施。

不過,此舉對李利而言,同樣是有利有弊,必須承擔一定的風險。把兵權下放到領兵將領手裡,很容易滋生山頭,甚至會促使他們擁兵自重,尾大不掉。李利對此已有心理準備,也有所防範。他認爲,下放兵權恰恰是檢驗此前全軍大整編成果的絕佳機會,也是他識人用人的一次考驗。一個人的忠奸善惡,平時很難看出來,直到放權放手讓他自由發揮時,才能真正看清其人的本來面目。

此時正值西涼軍休整時期,李利有時間也有耐心考校一下麾下將領的能力和忠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時下正是天下各州郡最混亂的時期,無論是誰,只要手裡有兩三萬人馬,再攻佔一座大城,就能割據一方,自成一路諸侯。這種局勢對於手握雄兵的西涼將領而言,絕對是相當具有誘惑力的。若是誰經不住誘惑,擁兵反叛,李利翻手之間便能將其剿滅,以儆效尤。

否則,等到逐鹿中原時,軍中某個將領突然出現問題,那對西涼軍絕對是個不小的打擊,甚至會讓西涼大軍遭受毀滅性的重創。

防患於未然,宜早不宜遲。

——————————————————

軍政議事完畢後,衆將又在側堂內開懷暢飲一番,直到日落西山,筵席方纔散去。

正堂左後方,李利書房。

李玄、賈詡和李儒三人聯袂而來,經李摯通稟後,進入書房。

“呵呵呵!”李利未語笑先聞,擺手示意他們三人不必拘禮,隨意就坐。

躬身行禮後,李玄三人也不客套,各自坐定。

李玄率先稟報道:“主公,屬下此來有幾件亟待解決之事請示主公。其一,主公允諾興建長安太學和武威講武堂之事。蔡邕老大人對此事興致極高,天天催促屬下著手修建,還要招募天下名士前來授學。屬下對此事至今毫無頭緒,不知從何著手。其二,主公所說的烈士,屬下也是一知半解,至今尚未形成法令,沒有向全軍頒佈。其三,如今主公與李傕的關係一直僵持著,按照主公的意思,李傕將軍往後要接管天下各州政務的。但是,如今朝中很多政務都積壓在屬下的案頭上,一時之間不知如何處理,還請主公明示。”

“呵呵呵!”李利笑著對李玄說道:“籌建太學之事其實很簡單。天子就在長安,可以直接下詔徵召天下名士前來授學,爲了避免有人推諉不奉詔,詔書上可以言明厲害。建立太學乃是留名青史的大好事,關乎我大漢之國脈昌盛,直接影響後代子孫的前途。那些名士若是不奉詔,則可以直接頒佈詔書,向世人闡明其行徑,貶爲庶民,發配南海蠻荒之地服徭役。而他們一旦奉詔前來,那一切就由我們說了算,應該教授什麼學問,必須按照我們指定的科目傳授。近期我會撰寫一些竹簡,主要是初學者和中學者應該學習的內容,將作爲初學和中學的教習科目。

下詔敕封蔡邕爲太學院長,領太子太傅,位比三公。太學府將分爲三個階段,即初學、中學和太學。初學學期不定,主要是識文斷字;中學,可以學習諸子百家,不受科目限制,但必須要讓學生學會忠信仁義,明白事理,學期四年。太學就由徵召的名士傳授,學期三年。太學的學府也不用大費周章的修建,把董相國生前的太師府修繕一下,然後劃分三個學府即可。

武威講武堂,我會親自主持學府的初期事宜,學府暫定於龍驤李府,在城外修建兩個簡單校場,以作訓練之用,軍中各營統領擔任老師。另外,下詔徵召一批各州郡比較有名的武將和避世的名將前來授學,方式方法與太學大同小異。此外,太學生可以由中學轉入講武堂,武學生也可以進入太學,互利互通,希望將來能培養一批對我西涼軍有用的人才。

至於學費和其它一應費用,元忠可以針對時局酌情制定,儘量定高一些,否則烈士遺孤免費入學就沒有實際意義了。不要擔心沒有學生,隨著我軍逐漸發展壯大,很多豪強縉紳自然會把目光投向我們,不請自來,學生也會越來越多。這一點,我深信不疑。

至於元忠提出的烈士,我給出的定義是:凡是爲我西涼軍的發展強大和繁榮昌盛而獻出生命之人,就是烈士。眼下烈士的入選範圍僅限於全軍將士,等到我們真正強大之後,就不再侷限於將士們了,文士和普通民衆亦可成爲烈士。

最後就是我和叔父之間的問題,後天邀請叔父前去龍驤李府一敘,我當面和他深談一次,希望能化解他心中鬱結。此外,元忠眼下不必理會朝中送來的政務,你只管處理好西涼二州的政務即可,其它州郡根本不在我們的管轄範圍之內,不用我們操心。”

李利對於李玄提出的三個難題信手拈來,一口氣說完,中間毫不停頓。顯然,他對這些問題早就有所考慮,可謂是深思熟慮,胸有成竹。——————

第512章 冰火淬鍊見真金第63章 飛虎強橫第214章 龍爭虎鬥之虓虎六將第130章 風雷動,宮闈肅政第747章 風馳電掣第108章 君子一諾第202章 立鼎三第78章 世事茫茫難自料第197章 貌不驚人第736章 飛龍在天第410章 小白臉第203章 李摯單挑呂奉先第897章 東遊記,魂牽夢縈第971章 殺破狼,城下之盟(上)第54章 矛與盾第531章 大江東去浪淘盡第172章 游龍驚鳳第8章 莽漢黑熊第597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207章 司徒好顏面,奉先忿難平第756章 縱橫捭闔第395章 許家莊第138章 風浪起,力挽狂瀾第913章 念奴嬌,美人傾慕第428章 千年老六戰常勝第85章 戰韓遂,天險拒敵(一)第224章 橫生枝節,女生外嚮第440章 中山之行——媒公第844章 得失之道第107章 霹靂弦驚第895章 起漣漪,千層疊浪第240章 良辰美景之休屠鐵騎第65章 請君入甕第864章 煮熟的鴨子翩翩飛第712章 婁底原之戰第802章 冪歷如煙第976章 殺破狼,血戰狼山第163章 繞指柔,爭鋒相對第382章 今非昔比第71章 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第791章 諸侯隕落第二彈第258章 仲穎隕落(中)第161章 繞指柔,大勢所趨第26章 荒嶺截殺(二)第728章 兩虎相爭第834章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第4章 重傷初愈第648章 函谷鏖兵固金湯第180章 花枝俏,旖旎之旅第159章 走馬燈,地主之誼第321章 殘陽血之兩軍奪旗第656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上)第809章 攘外安內第199章 司徒清高第141章 嗜血屠夫第133章 一箭穿喉,無瑕出兵第2章 神女有夢第815章 兩翼齊飛第243章 危難見忠臣第463章 袁紹來了第626章 關東風雲戰河東(二)第385章 最純真的微笑第414章 身份尊貴第506章 仗劍文士英雄氣第148章 浩瀚沙海有情人第766章 千鈞一髮第962章 殺破狼,霹靂弦驚第94章 假道伐虢第429章 風吟龍膽雙雄記第241章 漢末無間道第813章 杏林煮酒第839章 海鮮生猛第291章 首戰必勝第25章 荒嶺截殺(一)第288章 大風起兮第71章 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第212章 午夜魅影第382章 今非昔比第185章 天大地大人心最大第183章 千絲萬縷,文昌三約(下)第92章 海闊天空第362章 平定西涼(下)第476章 梟雄之心不可測第324章 一輪明月第509章 相逢何必曾相識第166章 鬧除夕,千里走單騎第897章 東遊記,魂牽夢縈第39章 傳國玉璽第565章 袁公路審時度勢第249章 調虎離山第253章 龍飛鳳舞(四)第184章 心無垠——愛無疆第69章 前功盡棄第469章 豪氣慷慨擲千金第228章 氣吞山河第292章 十年恩情一朝喪第217章 響遏行雲第146章 狂沙漫天滅人寰第821章 帝王心術(續)第523章 翩翩紅顏大小喬
第512章 冰火淬鍊見真金第63章 飛虎強橫第214章 龍爭虎鬥之虓虎六將第130章 風雷動,宮闈肅政第747章 風馳電掣第108章 君子一諾第202章 立鼎三第78章 世事茫茫難自料第197章 貌不驚人第736章 飛龍在天第410章 小白臉第203章 李摯單挑呂奉先第897章 東遊記,魂牽夢縈第971章 殺破狼,城下之盟(上)第54章 矛與盾第531章 大江東去浪淘盡第172章 游龍驚鳳第8章 莽漢黑熊第597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207章 司徒好顏面,奉先忿難平第756章 縱橫捭闔第395章 許家莊第138章 風浪起,力挽狂瀾第913章 念奴嬌,美人傾慕第428章 千年老六戰常勝第85章 戰韓遂,天險拒敵(一)第224章 橫生枝節,女生外嚮第440章 中山之行——媒公第844章 得失之道第107章 霹靂弦驚第895章 起漣漪,千層疊浪第240章 良辰美景之休屠鐵騎第65章 請君入甕第864章 煮熟的鴨子翩翩飛第712章 婁底原之戰第802章 冪歷如煙第976章 殺破狼,血戰狼山第163章 繞指柔,爭鋒相對第382章 今非昔比第71章 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第791章 諸侯隕落第二彈第258章 仲穎隕落(中)第161章 繞指柔,大勢所趨第26章 荒嶺截殺(二)第728章 兩虎相爭第834章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第4章 重傷初愈第648章 函谷鏖兵固金湯第180章 花枝俏,旖旎之旅第159章 走馬燈,地主之誼第321章 殘陽血之兩軍奪旗第656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上)第809章 攘外安內第199章 司徒清高第141章 嗜血屠夫第133章 一箭穿喉,無瑕出兵第2章 神女有夢第815章 兩翼齊飛第243章 危難見忠臣第463章 袁紹來了第626章 關東風雲戰河東(二)第385章 最純真的微笑第414章 身份尊貴第506章 仗劍文士英雄氣第148章 浩瀚沙海有情人第766章 千鈞一髮第962章 殺破狼,霹靂弦驚第94章 假道伐虢第429章 風吟龍膽雙雄記第241章 漢末無間道第813章 杏林煮酒第839章 海鮮生猛第291章 首戰必勝第25章 荒嶺截殺(一)第288章 大風起兮第71章 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第212章 午夜魅影第382章 今非昔比第185章 天大地大人心最大第183章 千絲萬縷,文昌三約(下)第92章 海闊天空第362章 平定西涼(下)第476章 梟雄之心不可測第324章 一輪明月第509章 相逢何必曾相識第166章 鬧除夕,千里走單騎第897章 東遊記,魂牽夢縈第39章 傳國玉璽第565章 袁公路審時度勢第249章 調虎離山第253章 龍飛鳳舞(四)第184章 心無垠——愛無疆第69章 前功盡棄第469章 豪氣慷慨擲千金第228章 氣吞山河第292章 十年恩情一朝喪第217章 響遏行雲第146章 狂沙漫天滅人寰第821章 帝王心術(續)第523章 翩翩紅顏大小喬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阴县| 红安县| 彭州市| 南京市| 龙里县| 东阳市| 郎溪县| 平陆县| 白玉县| 杭锦后旗| 巴青县| 谷城县| 大名县| 尼木县| 宽城| 徐水县| 永平县| 神农架林区| 且末县| 桦川县| 垣曲县| 烟台市| 隆尧县| 子长县| 龙门县| 康马县| 宜昌市| 额尔古纳市| 桐柏县| 桃园市| 博客| 永仁县| 东至县| 伊宁县| 长宁区| 武山县| 榆林市| 南部县| 当涂县| 和政县| 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