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48章 函谷鏖兵固金湯

“嘭!”

隨著一聲碰撞聲響,渡船劇烈搖晃,隨之搖搖擺擺地靠向岸邊,船身漸漸平穩(wěn)下來。

待渡船停穩(wěn)的一瞬間,一團金色流影突然從船艙裡飛竄出來,繼而縱身一躍,落在岸邊的巖石上。

“我還以爲這傢伙是天不怕地不怕的神獸呢,現(xiàn)在卻跑得這麼快,生怕落進水裡,原來它也有害怕的時候!呵呵呵!”

渡船上,看著金猊獸王迫不及待地躥上岸邊,李利忍俊不禁地開口大笑。

大笑之餘,他信步走上岸邊,隨手將緊隨身後的郭嘉拉上岸,隨之與郭嘉並肩而立,看著密密麻麻的船隻陸續(xù)靠岸。

“爲何不見滕霄上岸,難不成他暈船?”看著一衆(zhòng)將領先後登岸,李利忽然眉頭一揚,詫異問道。

“這、、、”郭嘉聞聲色變,遲疑著不知如何答話。

待看到李利神情不悅時,郭嘉低聲道:“稟主公,滕霄將軍沒有和我們一起登船,執(zhí)意留在北岸爲我軍殿後?!?

“嗯?胡鬧!”李利聞言驚愕,勃然大怒道:“這廝爲何如此倔強,膽大妄爲,竟敢抗令不遵!難道他以爲我的軍令都是廢話,誰都敢陽奉陰違?”

“主公息怒,滕霄將軍絕無此意?!毖垡娎罾轁M面,郭嘉急聲解釋道:“主公此番確實誤解滕霄將軍了。他之所以堅持最後一個撤離河東郡,是因爲他說自己是安邑主將,必須堅守到最後一刻,等大家都安全撤走了,他纔會登船離開?!?

說到這裡,郭嘉滿臉欽佩地說道:“上船之前,微臣曾勸說他登船,畢竟我軍都已撤離大陽渡口,萬一諸侯大軍追趕上來。他和他手下的五百親兵就等於羊送虎口,性命堪憂。

可滕霄將軍卻說,主公命他駐守安邑至今整整兩年零六個月,在此之前安邑大營固若金湯,不懼任何敵人,整個河東郡百姓也是安居樂業(yè),祥和安寧。此次河東兵敗。不管是什麼原因導致大營失守,他作爲主將都不能只顧自己逃命,一定要堅守到最後一刻,只有主公和衆(zhòng)將士以及百姓全部撤離之後,他纔會最後一個離開。因爲他是安邑大營統(tǒng)兵主將,也是我軍扼守河東的唯一城關。河東失陷,就意味著我軍徹底失去了對河東諸侯的威懾。更重要的是河東百姓背井離鄉(xiāng)遷往弘農郡,滕霄將軍把這份罪責也攬在自己身上,因此他執(zhí)意最後一個登船撤離。

微臣苦勸不住,只得依著他留在北岸,並且他還懇求我不要將此事告知主公,只有等到我等登岸之後才能說出實情。所以、、、微臣知罪。請主公責罰!”

說完話後,郭嘉神色頗爲懊悔,甚是擔心滕霄遭遇不測,既而向李利躬身請罪。

李利聞言後,神情愕然,怔怔失神,佇立良久後,輕輕擺手說道:“罷了。此事怨不得奉孝,是我疏忽了。滕霄這廝是個牛脾氣,別看他平時不茍言笑,話語不多,實際上卻認死理,一旦下定決心,九頭牛也拉不回來。

撤離安邑城的命令下達後。我就發(fā)現(xiàn)他整天板著臉,殺氣騰騰的。糧倉被焚燬後,他一口氣殺掉六千餘士族、豪強和扈從,當時我就覺得他有些反常。可他卻什麼也不說,也不反對棄守安邑城,撤離河東?,F(xiàn)在我終於明白了,這廝打定主意留在最後,其本意就是要和諸侯大軍廝殺一場,不到逼不得已,他絕對不會登船撤離!”

說話間,李利臉上的怒容漸漸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臉平靜之色,平靜得有些嚇人。

眼看李利神色有異,郭嘉輕聲勸慰道:“主公不必過於擔心,微臣相信滕霄將軍不會出事。他是主公最早任命的四平將軍之首,不僅武藝高強,而且膽識過人,實乃文武雙全的大將之才。此番主公下達撤退命令之前,已經(jīng)反覆做出解釋,當時滕霄將軍也在場,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因此,微臣相信他知道輕重,不會孤身犯險,更不會做明知不可爲而爲之的蠢事。”

李利聞言後,神色絲毫未變,仰頭看著西邊山頭上最後一抹斜陽光輝,眼底閃過一絲異彩,眉宇間浮現(xiàn)出少許擔憂之情。

“走吧,我們就在西邊的飛雲(yún)渡峽谷口等他,直至等到他安全返回爲止?!?

沉吟一聲後,李利翻身躍上金猊獸王的後背,大手一揮,示意登岸的兩萬餘郡府兵和金猊衛(wèi)整隊出發(fā),沿黃河南岸前往十里外的飛雲(yún)渡峽谷。

此時已是安邑城糧倉被焚燬的第十三天,而跟隨李利身邊的一萬金猊衛(wèi)和一萬五千郡府兵,就是最後撤離河東的一批人。在此之前,十一萬安邑大軍和十七萬河東百姓已經(jīng)安全抵達黃河南岸,被弘農郡兵護送進入函谷關。

截至此時,西涼軍全部撤離河東,退守函谷關,等於徹底放棄了河東陣地。然而,臨到最後卻節(jié)外生枝,滕霄帶著五百親兵沒有跟隨李利登船撤離,反而執(zhí)意留在北岸殿後,掩護最後一批大軍安全撤離河東。

其實滕霄這麼做有些多此一舉,因爲直到李利登船的那一刻,袁紹雖然帶領諸侯大軍已經(jīng)趕到安邑城下,卻沒有立即攻城,反而在安邑城東邊二十里外安營紮寨。然則,一旦袁紹得知安邑城是一座空城,而李利已經(jīng)登船撤離河東的消息,必然立即率軍追趕,屆時就會撞上留在河岸邊的滕霄等人。如此一來,滕霄和他手下五百名親兵的處境可想而知,定然是兇險萬分,極有可能就此喪命。

————————————————

夜色撩人,卻被寒風騷擾,大煞風景。

飛雲(yún)渡,兩座懸崖峭壁之間的一條山澗,溪水蜿蜒,山石嶙峋,水窪遍地。

其實溪澗沒有路,且又狹窄崎嶇難行,一次僅容一騎通過。實在不適合大軍通行。

然而,此時臨近隆冬時節(jié),溪水乾涸,蒿草枯萎,山勢雖陡峭,卻是一片光禿,且山頂險絕。飛鳥斷絕,夜間暫歇於此,倒也甚是安全。

飛雲(yún)渡溪澗中本無路,但李利大軍到此,這裡便成了路。

此前渡河的二十餘萬兵民都是從大路通行,繞過飛雲(yún)渡。而後一路西行;最後一批百姓也於中午登岸,現(xiàn)正在趕往函谷關途中。

而李利一行兩萬餘人全是輕裝簡行的兵士,沒有行囊就沒有拖累,沒必要走大路,完全可以直接穿過飛雲(yún)渡山澗,如此便可少走三十里山路,午夜時分即可抵達函谷關。

“轟轟轟!”

勒馬飛雲(yún)渡山口。李利與一衆(zhòng)將領眺望南岸渡口,但見河岸邊一片沖天大火,滾滾熱浪直衝雲(yún)霄,讓等候在峽谷之中的兩萬餘將士都能感受到大火的濃煙和炙熱。

一千多艘船隻已經(jīng)完成使命,除三百多艘可載百人的大船駛離南岸之外,剩下一千兩百艘船隻全部焚燬。這麼做的目的就是,讓追擊到北岸的諸侯大軍無法獲得船隻,短期之內自然不能渡河。如此以來。盟軍至少需要半個月至一個月時間打造船隻,而這段時間足可磨掉盟軍強勁的進攻勢頭,消耗足夠多的糧草,消磨盟軍鬥志。

這些看似無關緊要,徒勞無功,並不能削弱盟軍的實力,實則不然。

正所謂一鼓作氣勢如虎。再而衰,三而竭。西涼軍以逸待勞,坐擁城關之利,函谷關內錢糧充足。耗得起;但諸侯盟軍就不一樣了。

四十多萬盟軍屯聚黃河北岸,而河東百姓大多都已轉移到弘農郡,帶走了糧食和貴重器物,雖然談不上堅壁清野,卻也相差不多。如此一來,盟軍每日所需糧草都將十分巨大,一個月下來,就輪到袁紹頭疼了。如果糧草供給不足,勢必影響士氣,動搖軍心;倘若袁紹足額供給糧草,那即便冀州如何富足,也會被盟軍拖垮耗盡。

糧草還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一旦戰(zhàn)事遷延日久,盟軍內部必然產(chǎn)生摩擦,諸侯之間的嫌隙就會漸漸顯現(xiàn)出來,從而影響大軍士氣,無形中削弱盟軍的鬥志與兵鋒,戰(zhàn)鬥力至少下降兩成。

而任何一個削弱盟軍實力的機會對於西涼軍來說,都顯得十分重要。此消彼長之下,盟軍實力減弱一分,就意味著西涼軍的勝算增加一分,這一點一滴的積累看似不顯眼,無關大局。但是,等到兩軍正式?jīng)Q戰(zhàn)時,這些無足輕重的利弊就會徹底顯現(xiàn)出來,極有可能改變整個戰(zhàn)局。

“主公,船隻全部燒燬,就代表滕霄將軍已經(jīng)安全返回南岸,主公可以放心了?!笨粗煽谏峡占t彤彤的火光,郭嘉如釋重負地對李利說道。

“嗯?!崩罾鎺σ獾仡h首應聲,微笑道:“滕霄這廝總算沒有犯渾,還知道輕重緩急,及時乘船返回。不然的話,我們此次屯兵河東,不僅丟失了安邑大營,且又痛失一員大將,損失慘重?。 ?

郭嘉聞言輕輕點頭,低聲道:“自古以來,世間就沒有隻佔便宜不吃虧的事情。戰(zhàn)爭有其必須遵循的固有法則,有得有失,有勝就有敗,此消彼長。因此,先賢有言,勝敗乃兵家之常事。

此番我西涼軍以寡敵衆(zhòng),雖有西涼驍騎在手,又有主公這樣的當世雄主坐鎮(zhèn),但會盟的諸侯當中不乏雄才智者,而且他們人多勢衆(zhòng),兵威強盛。故而,河東失守看似偶然,實則必然,亦在情理之中,主公大可不必爲此自責。

更何況,我軍此次失利不過是損失一些糧草而已,兵馬未損,如今都已安全撤回南岸。至於被敵軍燒燬的七八萬石糧草麼,不足爲道,單單是已故的徐州牧陶謙臨死前就送來七萬石糧草,權當此次一把火燒掉給他殉葬了。而我軍爲此戰(zhàn)籌措的近百萬石糧草,以及荊州劉表和幽州公孫瓚送來的十三萬石,卻是保存完好。憑藉如此充足的物資儲備,足夠我軍死守函谷關半年以上,即使我軍不與盟軍決戰(zhàn),也能自保無虞。因此,只要我軍從現(xiàn)在開始不犯致命的錯誤,就已經(jīng)立於不敗之地。一旦尋得戰(zhàn)機,我軍便可主動出擊,大肆削弱盟軍的實力,贏得此戰(zhàn)最後的勝利!”

說到這裡,郭嘉臉上浮現(xiàn)出一抹紅光,頗爲激動地說道:“只要我軍能在儘可能保全自身實力的情況下打贏這場司隸之戰(zhàn),就意味著中原局勢趨於明朗。各路會盟諸侯戰(zhàn)敗後實力大損,再也無法對我軍構成威脅,而我軍不但要收復司隸失地,還要趁勝進軍,將能夠搶到手的地盤全部奪過來。果真如此的話,我軍經(jīng)此一戰(zhàn)不但實力未損,反而會愈發(fā)強盛,疆域和人口將在原有基礎上暴增一倍,真正成爲中原第一霸主,爲隨後收取整個中原各州打下牢固的根基。自古以來,得中原者得天下,只要中原各州在手,問鼎天下者非主公莫屬!”

“哈哈哈!”李利聞言大笑,瞇眼笑道:“奉孝這番話讓人心潮澎湃,熱血沸騰??!不過這些太過遙遠,此時言之尚早,吃飯要一口口的細嚼慢嚥,事情還得一件件的認真去做。好高騖遠不是我李利的做事風格,不過樹立一個遠大目標倒是很有必要,理想有多遠我們才能走多遠嘛!呵呵呵!”

噠噠噠!

正當李利大笑之際,只見一騎快馬出現(xiàn)在峽谷口衆(zhòng)人的視線當中,而李利一眼就認出來人胯下那匹鬃毛黑亮的烏騅馬,這是當年他斬殺李堪奪來的寶馬,隨後送給滕霄。

“罪將拜見主公!”策馬奔至李利身前,滕霄飛身下馬,跪拜道。

李利神情肅然地看著滕霄隻身單騎而來,眉頭微皺,卻沒有發(fā)怒。隨即他語氣溫和地說道:“起身吧,這次你沒有做錯,不必請罪。正如你所說,你是安邑主將,留到最後一個撤離,這本身沒有錯。但是,你違抗我的軍令,就是大錯。念你初犯,且盡忠職守,此次不予追究。不過僅此一次,下不爲例,若是再犯,兩罪並罰,嚴懲不貸!”

“謝主公寬宥,末將無以爲報,甘效死命!”滕霄起身後神情激動地恭聲道。

“行了,你能活著回來就好,以後要你效命的事情多得是!”李利微微頷首,當即大手一揮,令道:“出發(fā),連夜趕回函谷、、、、、、”

“報———!”就在李利下令出發(fā)之際,身後峽谷之內突然傳來斥候的急報聲。

不多時,斥候飛馬疾奔來到李利面前,一邊下馬一邊急聲道:“稟主公,半個時辰前,山澗南面谷口處突然出現(xiàn)一支身份不明的兵馬,隨之潛伏下來,沒有打出旗號,行跡十分可疑!”

———————————()

第157章 趙馬黃,威震四方第892章 少天子,揮斥方遒第541章 暗香浮動藏殺機第638章 養(yǎng)虎爲患滅白波第347章 紅顏劫之美人心計第944章 隆冬至,心未冷第902章 風雲(yún)會,諸侯雲(yún)集第78章 大火燎原第198章 垂釣翁第349章 漢陽之戰(zhàn)(一)第430章 虎癡大戰(zhàn)趙子龍第461章 一鍋端了第249章 驅虎吞狼(十一)第758章 殺手鐗第320章 冷麪軍師第96章 風雨攻城第50章 一張好人臉第937章 舉義旗,羣起圍攻第994章 秋夜曲,馬鳴風蕭蕭第259章 仲穎隕落(下)第679章 函谷之登高望遠第261章 喋血山河(六)第892章 少天子,揮斥方遒第942章 朔風寒,神兵天降第507章 鳩佔鵲巢貴客臨第221章 龍爭虎鬥之狼騎救主第29章 脣亡齒寒第382章 今非昔比第167章 陌上桑,孔明受辱第247章 驅虎吞狼(九)第392章 老翁託孤第168章 將相和,養(yǎng)癰遺患第792章 大獲全勝第531章 大江東去浪淘盡第361章 平定西涼(中)第504章 魚死網(wǎng)破美人吟第728章 兩虎相爭第416章 吟風弄月,同道中人第72章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第675章 愁雲(yún)慘淡萬里凝第981章 破虜記,一戰(zhàn)成名(下)第151章 席珍待聘第86章 戰(zhàn)韓遂,陣前鬥將(二)第487章 雷電交加兩夏侯第823章 天地變色第650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二)第737章 龍戰(zhàn)於野第855章 天羅地網(wǎng)第452章 天定劫數(shù)有金龍第193章 疾風知勁草第185章 女人愛漂亮第692章 陷陣無雙第165章 倒脫靴,節(jié)上生枝第43章 蔡老夫子第40章 傳國玉璽(續(xù))第819章 大變革第282章 自古梟雄無庸者第822章 塵埃落定第558章 國舅有女初長成第37章 龍驤校尉第870章 負荊請罪第252章 龍飛鳳舞(三)第482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第767章 粉身碎骨第540章 江湖俠士甘興霸第298章 富貴險中求第350章 漢陽之戰(zhàn)(二)第6章 先下手爲強第209章 新愁舊恨眉生綠第118章 原來李某人也是追星族第348章 恩威並施第902章 風雲(yún)會,諸侯雲(yún)集第562章 風雲(yún)變天下震動第555章 李文昌帥府點將第907章 關雲(yún)長,宗室相爭第805章 誰家新燕啄春泥第895章 起漣漪,千層疊浪第366章 是誰撥動琴絃第266章 驚世飛將(上)第8章 丹陽精兵第511章 榮辱一體兩心知第576章 弓弦驚戰(zhàn)騎縱橫第957章 殺破狼,威震塞外第319章 樊稠之殤第127章 君弱臣強禍根也第614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282章 自古梟雄無庸者第526章 老喬倨傲小喬淚第102章 成敗公臺第632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330章 歡聲笑語第146章 子龍掌軍第83章 平姑臧,立足武威(四)第197章 帝王心(續(xù))第372章 恩情難償(續(xù))第222章 燎原之火第818章 空前盛事第651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三)第139章 你是女人?虎嘯受挫第151章 福兮禍之所伏
第157章 趙馬黃,威震四方第892章 少天子,揮斥方遒第541章 暗香浮動藏殺機第638章 養(yǎng)虎爲患滅白波第347章 紅顏劫之美人心計第944章 隆冬至,心未冷第902章 風雲(yún)會,諸侯雲(yún)集第78章 大火燎原第198章 垂釣翁第349章 漢陽之戰(zhàn)(一)第430章 虎癡大戰(zhàn)趙子龍第461章 一鍋端了第249章 驅虎吞狼(十一)第758章 殺手鐗第320章 冷麪軍師第96章 風雨攻城第50章 一張好人臉第937章 舉義旗,羣起圍攻第994章 秋夜曲,馬鳴風蕭蕭第259章 仲穎隕落(下)第679章 函谷之登高望遠第261章 喋血山河(六)第892章 少天子,揮斥方遒第942章 朔風寒,神兵天降第507章 鳩佔鵲巢貴客臨第221章 龍爭虎鬥之狼騎救主第29章 脣亡齒寒第382章 今非昔比第167章 陌上桑,孔明受辱第247章 驅虎吞狼(九)第392章 老翁託孤第168章 將相和,養(yǎng)癰遺患第792章 大獲全勝第531章 大江東去浪淘盡第361章 平定西涼(中)第504章 魚死網(wǎng)破美人吟第728章 兩虎相爭第416章 吟風弄月,同道中人第72章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第675章 愁雲(yún)慘淡萬里凝第981章 破虜記,一戰(zhàn)成名(下)第151章 席珍待聘第86章 戰(zhàn)韓遂,陣前鬥將(二)第487章 雷電交加兩夏侯第823章 天地變色第650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二)第737章 龍戰(zhàn)於野第855章 天羅地網(wǎng)第452章 天定劫數(shù)有金龍第193章 疾風知勁草第185章 女人愛漂亮第692章 陷陣無雙第165章 倒脫靴,節(jié)上生枝第43章 蔡老夫子第40章 傳國玉璽(續(xù))第819章 大變革第282章 自古梟雄無庸者第822章 塵埃落定第558章 國舅有女初長成第37章 龍驤校尉第870章 負荊請罪第252章 龍飛鳳舞(三)第482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第767章 粉身碎骨第540章 江湖俠士甘興霸第298章 富貴險中求第350章 漢陽之戰(zhàn)(二)第6章 先下手爲強第209章 新愁舊恨眉生綠第118章 原來李某人也是追星族第348章 恩威並施第902章 風雲(yún)會,諸侯雲(yún)集第562章 風雲(yún)變天下震動第555章 李文昌帥府點將第907章 關雲(yún)長,宗室相爭第805章 誰家新燕啄春泥第895章 起漣漪,千層疊浪第366章 是誰撥動琴絃第266章 驚世飛將(上)第8章 丹陽精兵第511章 榮辱一體兩心知第576章 弓弦驚戰(zhàn)騎縱橫第957章 殺破狼,威震塞外第319章 樊稠之殤第127章 君弱臣強禍根也第614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282章 自古梟雄無庸者第526章 老喬倨傲小喬淚第102章 成敗公臺第632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330章 歡聲笑語第146章 子龍掌軍第83章 平姑臧,立足武威(四)第197章 帝王心(續(xù))第372章 恩情難償(續(xù))第222章 燎原之火第818章 空前盛事第651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三)第139章 你是女人?虎嘯受挫第151章 福兮禍之所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济市| 辽宁省| 中西区| 确山县| 毕节市| 嵩明县| 丘北县| 诸城市| 桓台县| 安远县| 新营市| 武宣县| 颍上县| 金寨县| 临泽县| 井冈山市| 新宾| 蓬溪县| 孟津县| 静海县| 兴山县| 偏关县| 安徽省| 化州市| 承德市| 泸溪县| 大港区| 宜兰市| 呼玛县| 禹城市| 梓潼县| 行唐县| 惠东县| 南平市| 文山县| 苗栗市| 靖西县| 丽江市| 安岳县| 阜宁县| 鄯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