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07章 關雲長,宗室相爭

【感謝:灰太狼aaa、1999存在書友月票支持,多謝!】

——————————————

十里香雅閣。三人話語投機,相見恨晚,甚是投緣,隨之圍桌而坐,一邊飲酒一邊縱談時局,賓主盡歡。

然而,與雅閣僅有一街之隔的郡府大堂上卻是另一番景象,兩班人馬對峙公堂,面紅脖子粗,刀兵相向。

隨著一衆諸侯麾下部將涌進大堂,一名身形魁偉的紅臉大漢越衆而出,怒髮衝冠,手中長柄戰刀直指劉表,厲聲暴喝道:“豈有此理!劉景升辱我兄長太甚,莫以爲關某手中戰刀不利乎?”

“放肆!”面對寒光逼人的刀鋒,劉表神色陡變,臉上一陣青一陣紫,怒不可遏,硬挺著脖子,佯作臨危不懼狀,厲聲怒斥道:“大膽狂徒,汝是何人,膽敢咆哮公堂?”

怒斥一聲,劉表拍案而起,大喝道:“殿前甲士何在,與我拿下此賊,斬首示衆!”

“諾!”一聲應諾自劉表身後傳來,旋即但見一員高大魁梧的將領身形一閃,寒光乍現,“鏘”的一聲盪開劉表面前的戰刀,既而出現在紅臉大漢面前。

與紅臉壯漢對峙的武將,挺身站在劉表身前,同樣是手持長柄戰刀,神色冷峻地與紅臉壯漢持刀對峙,刀鋒相錯。二人怒目圓瞪,殺氣相沖,雖未揮刀搏殺,卻已氣息相撞,相互試探。蓄力以待。

“且慢動手!”刀鋒相對之際,居於末席的劉備急忙起身,一個箭步跨到紅臉大漢身邊。用力壓下他手中的戰刀,急聲道:“二弟不可造次,陛下和百官悉數在此,豈可妄動刀兵?快快放下戰刀,向陛下請罪?!憋@然,被劉備喚作“二弟”的紅臉大漢,正是溫酒斬華雄的關羽關雲長。

“哼!”關羽冷哼一聲。僵著脖子撇過頭去,權當沒看見上階的天子劉協和堂下兩旁的六路諸侯,但手中戰刀卻硬生生被劉備壓下。隨之持刀而立,棗紅色的臉頰上並無半點妥協之色。

“嗵嗵嗵!”

眼見大堂上驟起刀兵,各路諸侯麾下的得力將領疾步走到各自主公身後,手持長兵嚴陣以待。時刻提防著堂中二人突然動手。確保自家主公不被殃及,安全無虞。

高居上階帝位的劉協,眼睜睜看著一衆武將擅自闖進大堂,並手持兵器入內,一個個昂首闊步走到衆諸侯身後,儼然沒把他這個天子放在眼裡,視若無睹,毫無君臣之禮。

霎時。劉協義憤填膺,面紅耳赤。喘氣如牛,咬牙切齒地攥緊拳頭,雙眸噴火地怒瞪著堂下膽大妄爲的衆多武將。正當他忍無可忍地準備厲聲詰責時,董弘上前一步擋在他面前,揹著手連連搖擺,示意他不必動怒,靜觀其變即可。

眼見於此,劉協強行壓制心頭的憤怒,脊樑微彎,頓時身形矮下去半截,靠在龍椅上閉目假寐,眼不見爲淨,緘口不言。然而他內心裡卻是波濤洶涌,劇烈翻滾,一顆並不堅強的小心臟砰砰直跳,驚駭惶恐不已。

原以爲逃出西涼李利的魔爪之後就徹底安生了,一切都會回到六年前長樂宮的那副場景,百官俯首,高居龍椅一呼百應,叱吒風雲,號令天下誰敢不從。然而眼前這一幕卻讓劉協清清楚楚意識到自己的現實處境,真真切切的危如累卵,完完全全淪爲擺設傀儡,誰都不把自己這個天子放在眼裡,沒有人聽憑驅使。這樣的皇帝還算什麼天子,這樣的天子與庶民何異?

“天子、皇帝,呵呵呵,真是天大的笑話!威嚴掃地,聖諭不如放屁,根本無人理會,堂堂大漢天子竟然淪落至此,不過是世人眼中的笑柄,一個擺設而已!”閉上眼睛,劉協暗暗自嘲,心中一片淒涼,苦澀無比,落寞至極。

眼前這一幕與長安皇宮大殿相比,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完全沒有可比性。西涼李利雖然強橫霸道,可長樂宮大殿內卻無人敢於妄自喧譁,更不可能出現武將手持兵器擅闖大殿之事,就連李利自己也不過是著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腰間繫著天子劍,僅此而已。(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即不必跪拜,只需見禮,朝廷上下不得直呼其姓名,官職就代表其人;例如:“大將軍李利覲見”,可省去名字,是爲“大將軍覲見”。這是帝王對臣子的特殊禮遇,象徵著崇高的身份地位,所謂“忌諱”便由此而來。)

離開長安,劉協便以爲自此逃出牢籠,如潛龍昇天一般重新做回九五至尊,執掌天下,無所不能。卻萬萬沒想到,逃離長安後竟然是眼前這般情景,沒有李利站在一旁,誰會把他這個少年天子放在眼裡;沒有李利保駕護航,詔書、聖諭與樹葉廢話何異?

惶恐無助之中,劉協莫名想到如果此時李利站在自己身邊,堂下又將是何種場景,還有沒有武將膽敢手持兵器闖進大堂,各路諸侯有誰膽敢大呼小叫,爲所欲爲?只怕一個都沒有,甚至於堂下七位諸侯都嚇得噤若寒蟬,大氣不敢出,而一衆武將更是一個比一個乖巧聽話,不得宣召誰也不敢擅入大堂半步。倘若李利甘願輔佐,那大漢王朝便可起死回生,中興在即,各鎮諸侯何足爲懼,剪除幾路諸侯後傳檄可定,數年之內即可平定天下,再現大漢盛世。只可惜

漢室已是江河日下,與其輔佐一個根基腐爛、大廈將傾的王朝,最後落個兔死狗烹的下場,還不如推倒重來。這一點劉協以前並不明白,或者說他根本沒想過,但此刻他想到了。這一刻,劉協幡然醒悟,終於明白李利所做的一切都是謀定而後動,或許連自己和百官們逃離長安都是他一手策劃操縱的,其目的就是想將自己和百官這個大包袱甩掉,從而光明正大的實現他籌謀已久的宏圖大業。只可惜他明白的太晚了,一步走錯,再也無法回頭。

—————————小分割線————————————

當劉協從思緒中走出來的時候,堂下的爭執也已塵埃落定,兩位出身劉氏宗族的諸侯劉表和劉備,最終爭執不下,只能刀兵相向。

至於他們二人爲何互不相讓,其根源還在劉表身上。拿劉備當軟柿子隨意揉捏,這一口惡氣劉備捏著鼻子忍下來了,可他答應劉備認祖歸宗,卻在劉協面前矢口不提,霍然是出爾反爾,擺明就是

裸的欺負劉備。

而認祖歸宗之事,劉備自己還真不好當衆提出來,否則未免太過急功近利,被各路諸侯所不恥,易遭世人詬病??蓜⒈硪搽b字不提,這樣以來,讓劉備顏面何存,情何以堪?

時至今日,劉備提領徐州六郡將近兩年了,好不容易從李利手裡討到敕封,卻是豫州刺史之位,費盡周折,結果還是名不正言不順,不倫不類。索性有勝於無,他如今好歹也是個刺史,堂堂正正的一方霸主。不承想,此番前來接駕,劉表又騎在他頭上,拿他開刀立威。

七路諸侯分座次,按實力強弱,他無論如何也在呂布和孫策二人前面吧,卻不料劉表故意刁難他,一句賢弟就想把他摁在末席。劉備豈是軟弱可欺之輩,他當即提出要求,或者說是交換條件,以認祖歸宗交換座次。劉表當場答應,於是七位諸侯的座次就這樣定下來,不承想劉表隨之將此事拋到腦後,大堂議事都要結束了,他還是閉目假寐,穩如泰山,隻字不提。

劉備屈居末席便已是莫大恥辱,劉表出爾反爾,不亞於火上澆油,等於是當衆羞辱他。是可忍孰不可忍,關羽一聲暴喝徹底點燃了劉備心中的怒火,新仇舊恨一起算,當即與劉表撕破面皮,擺開架勢一較高下。

然而劉備卻不知道,劉表早就打定主意要拿一路諸侯立威,藉此震懾其他諸侯。

六位諸侯中實力最弱的有三人:呂布、孫策和劉備,另外三位諸侯袁紹、曹操和袁術都不是善茬,不能輕易招惹。所以劉表早已選定三位諸侯作爲開刀立威的替罪羊,又因宛城屯集著六路諸侯的二十餘萬大軍,這就迫使他的立威之舉必須慎之又慎,不能爆發大規模圍廝殺,以免其他諸侯趁火打劫,坐收漁翁之利。因此此次立威只能鬥將,不宜擺開陣勢兩軍廝殺,由此選擇開刀立威的目標就顯得至關重要。

呂布、孫策和劉備三位諸侯當中,單從實力和名氣上面看,江東孫策出道最晚,根基淺薄,當爲首選,其次是寄居徐州的呂布,最後纔是劉備。但是,近一年來,江東孫策風頭正勁,連續攻城拔寨,攻無不取戰無不勝,硬生生打出“江東小霸王”的偌大名頭。況且,孫策眼下還依附在袁術帳下,名義上仍是袁術麾下部將,聲稱替袁術平定江東。此外,還有一點不得不提,那就是江東孫策與劉表乃世仇,其父孫堅就死在劉表手上,因此雙方多年以來一直勢成水火,不共戴天。

由此一來,如果劉表拿孫策開刀立威,孫策年輕氣盛,性格剛烈,一旦把孫策逼急了,勢必與他不死不休,血戰到底。再加上袁術還在旁邊虎視眈眈,這就迫使劉表不能選擇孫策,只能把目標轉移到呂布和劉備二人身上。目標確定爲呂布、劉備二人,就變得簡單了,人選呼之欲出。既然是鬥將立威,自然不能選擇天下第一戰將呂布,於是開刀立威的人選只剩下新任豫州刺史劉備劉玄德。

————————————————————(……)

第247章 驅虎吞狼(九)第692章 陷陣無雙第429章 風吟龍膽雙雄記第68章 拱手讓江山第980章 破虜記,一戰成名(中)第724章 同盟異夢第27章 荒嶺截殺(三)第320章 冷麪軍師第774章 天理自在人心第58章 萬夫雄第217章 響遏行雲第220章 君臨天下第201章 盛氣凌人呂奉先第459章 人老智不衰眼花心裡明第53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605章 旌旗獵獵長安道第642章 爲君消得人憔悴第88章 戰韓遂,豸奴出戰(四)第592章 道緣由一勞永逸第136章 黃沙嶺,散軲戰桓飛(三)第880章 羣狼奪食第300章 哼哈二將第503章 斷橋驚魂浪滔天第851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168章 將相和,養癰遺患第898章 虎豹騎,治世能臣第121章 郡府點將,五虎出籠第322章 奪旗之戰第876章 爲子當孝第190章 老而彌堅騎虎難下第165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下)第149章 共患難相濡以沫第221章 燎原之火第125章 東山口,文昌戰諸侯(四)第818章 空前盛事第337章 經略長安(下)第27章 峰光無限第275章 大舅哥,襲取郿鄔第796章 局中局第713章 婁底原之戰第867章 花前月下第68章 玉面書生第565章 袁公路審時度勢第288章 大風起兮第111章 一諾千金,飛虎俯首第506章 仗劍文士英雄氣第301章 叔侄對陣(上)第732章 呂布、呂布!第512章 冰火淬鍊見真金第662章 一騎絕塵萬夫雄(上)第972章 殺破狼,城下之盟(下)第154章 觀烽火,鐵騎圍城第208章 一字破天第28章 黑鬼強橫第419章 禍不單行第334章 富貴不相忘(續)第317章 決戰時刻第331章 大整軍第389章 踏青中原第112章 半壁江山第218章 大勢泱泱第660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五)第998章 如夢令,王者歸來第652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四)第384章 敕封諸侯(續)第13章 勇士戰歌第342章 郎情妾意第38章 江楓漁火第154章 觀烽火,鐵騎圍城第452章 天定劫數有金龍第252章 怒髮衝冠第862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第618章 先鋒易主猛如虎第451章 陰差陽錯遭大難第588章 曬恩愛我自巋然第820章 帝王心術第265章 斬盡殺絕(下)第22章 陳留之戰(上)第463章 袁紹來了第197章 帝王心(續)第524章 功名利祿盡在手第198章 分歧初顯第484章 母女同心化心扉第258章 喋血山河(三)第828章 陳倉之戰3第350章 漢陽之戰(二)第496章 投鼠忌器陷死局第625章 關東風雲戰河東(一)第47章 釜底抽薪(中)第811章 殺機畢現第914章 離間計,破鏡難圓第92章 海闊天空第706章 夤夜暗流(上)第92章 海闊天空第237章 良辰美景之兵臨城下第84章 總爲浮雲能蔽日第127章 誅二賊,東山口大捷第536章 大江遊鬥屬誰雄第754章 鐵血霸主
第247章 驅虎吞狼(九)第692章 陷陣無雙第429章 風吟龍膽雙雄記第68章 拱手讓江山第980章 破虜記,一戰成名(中)第724章 同盟異夢第27章 荒嶺截殺(三)第320章 冷麪軍師第774章 天理自在人心第58章 萬夫雄第217章 響遏行雲第220章 君臨天下第201章 盛氣凌人呂奉先第459章 人老智不衰眼花心裡明第53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605章 旌旗獵獵長安道第642章 爲君消得人憔悴第88章 戰韓遂,豸奴出戰(四)第592章 道緣由一勞永逸第136章 黃沙嶺,散軲戰桓飛(三)第880章 羣狼奪食第300章 哼哈二將第503章 斷橋驚魂浪滔天第851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168章 將相和,養癰遺患第898章 虎豹騎,治世能臣第121章 郡府點將,五虎出籠第322章 奪旗之戰第876章 爲子當孝第190章 老而彌堅騎虎難下第165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下)第149章 共患難相濡以沫第221章 燎原之火第125章 東山口,文昌戰諸侯(四)第818章 空前盛事第337章 經略長安(下)第27章 峰光無限第275章 大舅哥,襲取郿鄔第796章 局中局第713章 婁底原之戰第867章 花前月下第68章 玉面書生第565章 袁公路審時度勢第288章 大風起兮第111章 一諾千金,飛虎俯首第506章 仗劍文士英雄氣第301章 叔侄對陣(上)第732章 呂布、呂布!第512章 冰火淬鍊見真金第662章 一騎絕塵萬夫雄(上)第972章 殺破狼,城下之盟(下)第154章 觀烽火,鐵騎圍城第208章 一字破天第28章 黑鬼強橫第419章 禍不單行第334章 富貴不相忘(續)第317章 決戰時刻第331章 大整軍第389章 踏青中原第112章 半壁江山第218章 大勢泱泱第660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五)第998章 如夢令,王者歸來第652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四)第384章 敕封諸侯(續)第13章 勇士戰歌第342章 郎情妾意第38章 江楓漁火第154章 觀烽火,鐵騎圍城第452章 天定劫數有金龍第252章 怒髮衝冠第862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第618章 先鋒易主猛如虎第451章 陰差陽錯遭大難第588章 曬恩愛我自巋然第820章 帝王心術第265章 斬盡殺絕(下)第22章 陳留之戰(上)第463章 袁紹來了第197章 帝王心(續)第524章 功名利祿盡在手第198章 分歧初顯第484章 母女同心化心扉第258章 喋血山河(三)第828章 陳倉之戰3第350章 漢陽之戰(二)第496章 投鼠忌器陷死局第625章 關東風雲戰河東(一)第47章 釜底抽薪(中)第811章 殺機畢現第914章 離間計,破鏡難圓第92章 海闊天空第706章 夤夜暗流(上)第92章 海闊天空第237章 良辰美景之兵臨城下第84章 總爲浮雲能蔽日第127章 誅二賊,東山口大捷第536章 大江遊鬥屬誰雄第754章 鐵血霸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源县| 托克托县| 哈尔滨市| 浦城县| 方山县| 临清市| 宝山区| 青神县| 车险| 饶河县| 连江县| 安陆市| 乡宁县| 临江市| 平凉市| 潞西市| 汕头市| 玉环县| 互助| 富宁县| 满城县| 小金县| 萨迦县| 中牟县| 元江| 文昌市| 周至县| 嘉祥县| 西平县| 康平县| 资源县| 锡林郭勒盟| 陆良县| 陕西省| 措美县| 乐陵市| 长海县| 和平区| 阿坝| 潞西市| 尚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