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19章 大變革

【感謝:小劉88666書友月票支持,多謝!】

——————

在衆目睽睽之下,這幾個第一次出現在議事大堂上的年輕人顯得有些拘謹,亦步亦趨地跟著李玄等人步入堂中。

顯然,這幾人便是李玄、魯肅等人此次要舉薦給主公李利的賢才,而且事先得到許可,允許他們參與軍政議事。

由此不難看出,這幾人能被李玄等人看重,絕非泛泛之輩,其才能都不一般,必定是擅長治政或統兵征戰的將才。

須知,截至目前爲止,但凡被李玄、李儒和賈詡等人舉薦的賢才,無一庸者。例如,堂內在坐的華歆、崔琰、賈穆和滕霄、滕羽兄弟等,如今都已是軍政兩界的領軍人物,在西涼軍中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才能毋庸置疑。

時隔一年有餘,終於又有賢才進入他們的視線,且直接進入正堂參加議事,可見這幾人已經得到主公李利認可,此番便要提撥重用了。

隨著李玄、賈詡、李儒、郭嘉和魯肅五人的到來,剛剛還略顯勢弱的文官陣營頓時聲勢大漲,完全能與武將陣容相媲美,陣勢不弱分毫。不過這裡面有些人卻是身兼軍政兩職,最典型的便是軍師賈詡和郭嘉,以及此次坐在文官序列的丞相府主簿、參軍法正。他們既能列入武將序列,又是文官,坐在哪邊都行。但此次大將軍府議事卻是早有安排,武將序列都是純粹的將領,沒有身兼兩職之人,故而賈詡、郭嘉和法正等人便在右邊文官之列。

依照慣例,文官以李玄爲首,賈詡次之。而後是李儒、郭嘉、魯肅和華歆等人。

從席位安排上看,不難看出文官序列中有著明顯的排資論輩的態勢。李玄是最早跟隨李利的文士,那時他既是郡丞又是軍師,幾乎掌管著一切軍政大事。是李利最爲倚重的謀主。隨著武威軍日益壯大。賈詡和李儒先後加入進來,自此李玄脫離軍務。專心政事,隨後法正、法衍、郭嘉、魯肅和華歆等人陸續投效李利麾下,使得整個文官陣容漸漸充實起來。然而,不管西涼軍如何強大。局勢如何變化,李玄始終是最受李利器重的文士兼謀主,一直以來都穩居文官之首。至於郭嘉和魯肅二人後來居上,這與李利的賞識與器重有著直接關係,當然這裡面還有一些其他原因。

例如,郭嘉娶了甄家的女兒,名義上他就是張氏的女婿。與李利也有幾分香火之情。而魯肅則是李利的結義兄弟,地位超然,比之李玄亦不遑多讓,進入軍中只有幾個月便縱身一躍。成爲幷州刺史,名副其實的封疆大吏。

這些千絲萬縷的關係,在後世看來便是任人唯親,難脫裙帶之嫌,但在時下這個時代卻是順理成章,被世人廣爲認同的事情。倘若不這麼做,反倒顯得不合情理,很容易被人誤認爲李利不通情理,太過吝嗇,連自家兄弟都不予照顧,遑論旁人乎?

由此可見,任人唯親的觀念根深蒂固,有著難以想象的肥沃土囊,歷經數千年而不變;即便是後世也不例外,生命力之強可見一斑。

當李玄、賈詡等人落座後,剛剛跟隨他們而來的幾個年輕人便站在他們身後。其中有兩個身著甲冑的年輕人頗爲好奇地看著對面的武將,目光灼熱,似乎對滕霄、徐榮、波才和周瑜等人聞名已久,不用介紹也認得出對面的諸多將領。

相比他們兩個,另外三人則穿著文士長袍,身板筆直,目不斜視,顯得十分嚴肅。可他們三人中有一人頗爲另類,但見此人身材高大魁梧,身量足有八尺八寸,近乎九尺長軀,手臂粗壯,胸肌鼓鼓,相貌周正,膚色黝黑,與身邊兩位身形瘦弱的文士形成鮮明對比。看此人的身量裝束,分明是膂力過人的武將,卻偏要穿上儒士長袍混進文官當中,甚爲怪異。

左邊武將陣營的滕霄、徐榮和周瑜等人敏銳察覺到來自對面的審視目光,當即他們對視一笑,甚爲好奇。

隨即,看著主公李利還未現身,周瑜笑呵呵地對魯肅問道:“子敬身後的兩位將軍看著有些面善,不知此二人可是來自幷州,曾與我有過數面之緣?”

魯肅欣然點頭,笑道:“公瑾端是好眼力,僅是一面之緣便記得與此二人見過面。恰好,我正欲將這兩位小將引薦給諸位將軍,此番倒是不必客套了。呵呵呵!”

笑罷後,魯肅招手示意身後的兩位身著甲冑的年輕將領上前,笑聲引薦道:“這兩位小將都來自幷州,年齡相仿,時年二十歲左右,都是幷州軍中後起之秀。”

大致介紹了兩位年輕將領的來歷後,魯肅隨之起身走到左邊的俊朗將領身邊,笑道:“這是郭淮,字伯濟,乃雁門太守郭縕之子,其祖父是桓帝時期的大司農郭全,出身世家,自幼習文練武,少有才名。前不久伯濟被郡府舉爲孝廉,恰逢我軍收復幷州,其父爲了避免生靈塗炭,自動開城投效於主公麾下。是以,我軍收復雁門郡後,主公任命郭縕繼續擔任雁門太守,而伯濟則在州府任城門校尉。此番奉命回京,主公特命我將伯濟帶來長安,料想必然會破格提撥人才,委以重任。”

“末將郭淮拜見諸位將軍!”魯肅話音方落,郭淮便向周瑜、滕霄等人見禮。

周瑜微笑擺手,示意郭淮不必拘禮,笑道:“我說爲何如此面善,原來伯濟是郭太守之子。令尊深明大義,戎守邊關數載有餘,屢屢抵禦蠻夷入侵襲擾,頗有建樹,令人敬佩。今日得見伯濟,便知伯濟乃將門虎子,英偉不凡,假以時日必是一位文韜武略的大將之才。呵呵和

??”

“多謝將軍誇獎,末將愧不敢當。”被周瑜一番誇讚,郭淮反倒有些拘謹,臉頰微紅,連忙躬身道謝。

這時魯肅擺手示意郭淮不必緊張,隨之站在右邊將領身邊,微笑道:“這位將軍便是太原郝昭,字伯道,出身寒微,少年從軍,曾先後跟隨幷州刺史丁原、中郎將郝萌、呂布等人征戰多年,現爲晉陽城兵馬都尉。諸位將軍莫要輕視伯道年輕,截至目前,伯道已經參加過上百場戰鬥,名副其實的身經百戰,從一介步卒積功升至兵馬都尉,征戰沙場整整六個寒暑,絕對是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勇士,其廝殺經驗之豐富,比之在坐的諸位亦不遑多讓。是以,我此番欲向主公舉薦伯道,屆時還望諸位將軍多多美言,也算是提攜我軍後起之秀了。呵呵呵!”

面對諸多成名已久的軍中宿將,郝昭並不拘謹,當即躬身拜道:“末將參見諸位將軍

??”

“哈哈哈!”正當郝昭向周瑜等人躬身見禮之際,一陣爽朗的笑聲響徹大堂,當即堂內衆人紛紛起身。而被打斷話音的郝昭和郭淮二人則懵然不知所措,依舊佇立在大堂中間,恍惚間似乎還在猜想究竟是誰膽敢如此當衆喧譁,膽子未免太大了!

大笑聲中,但見李利從正堂側門大步流星地走進大堂,徑直在大氣磅礴的大將軍寶座前落座。

“臣等參見主公!”隨著堂內數百名文臣武將躬身而拜,郭淮和郝昭驟然驚醒,連忙躬身跪拜。

上堂上階,李利笑呵呵地坐下,朗聲道:“讓諸位久等了,免禮,入座!”

“謝主公!”伴隨這一聲拜謝,堂內衆人紛紛起身,隨即落座。而郭淮和郝昭二人也甚是機靈,趁著衆人起身之際,快步退到魯肅身後,肅然而立。

待他們二人好不容易鎮定心神時,卻意外看到高坐在帥位上的李利正看著他二人,微笑頷首,似是示意他們不必緊張。

隨即嗎,只見李利輕輕揮手,堂下李儒隨之起身走到上階,從手袖中取出早已備好的天子詔書,朗聲道:“主公有令,諸位不必拘禮,安坐接詔便是。奉天承運

??蒙上天庇佑,天降大將軍與我大漢,剿滅北疆蠻夷,平定幷州之亂,戡平關東亂賊,廓清寰宇,功勳卓著。特敕封驃騎將軍李利爲大將軍,錄丞相事,統領天下兵馬,掌管軍機政務。

敕封北地太守李暹爲鎮南將軍、武鄉侯,平東將軍滕霄晉升鎮北將軍、武亭侯,平北將軍波才晉升鎮東將軍、授陽亭侯;平西將軍郭汜爲鎮西將軍,授己吾亭侯。

平南將軍徐榮晉升安南將軍,中郎將周瑜爲安北將軍,中郎將張遼爲安東將軍,揚威將軍樊勇晉升安西將軍;皆授漢壽亭侯。

敕封桓飛爲平東將軍,高順爲平南將軍,滕羽爲平西將軍,韃魯爲平北將軍;賜爵都亭侯。

敕封典韋爲虎賁將軍,秩同九卿;馬超爲虎威將軍,許褚爲虎衛將軍,趙雲爲揚武將軍,黃忠爲揚威將軍;賜爵都亭侯。

敕封段煨、李徵、鐵陀、鐵簫、龐德、成公英、徐晃、李蒙、成宜、馬玩

??等二十六人秩同四平將軍,賜爵都亭侯。”

連續讀完長達數尺的一卷詔書,李儒不禁深吸一口氣,遂將詔書躬身放在帥案上。

然而,這還僅是兩份敕封詔書之一,僅僅是敕封武將的詔書,還有另一道詔書尚未宣讀。而接下來的這一道詔書纔是重中之重,也是西涼軍大變革的開始。此詔之後,便是李利籌劃已久的大將軍令,這道將令勢必在西涼軍中引發軒然大波,從而徹底改變現有的將領體系。

————————————————

第65章 衆將歸心第56章 突如其來的轉變第148章 浩瀚沙海有情人第612章 羣雄聚首河內郡第150章 無情沙漠兩心知第364章 保境安民第348章 恩威並施第454章 綿裡藏針折磨人第554章 將軍府美女如雲第58章 萬夫雄第144章 萬夫莫摧第813章 杏林煮酒第4章 重傷初愈第68章 玉面書生第805章 誰家新燕啄春泥第640章 一驚一詐戲諸侯第19章 麗人行第78章 世事茫茫難自料第665章 峰迴路轉父子相第688章 盟軍大纛第246章 驅虎吞狼(八)第255章 龍飛鳳舞(六)第711章 龍擡頭第372章 恩情難償(續)第683章 函谷之大風起兮第192章 上陣父子兵第373章 情深義重第466章 上將愁有苦難言第89章 戰韓遂,野人兇猛(五)第814章 出將入相第827章 陳倉之戰2第220章 君臨天下第598章 燈下黑修武密議第206章 死衚衕第735章 不宣而戰第431章 虎癡大戰趙子龍(續)第712章 婁底原之戰第277章 兵戈未息收良將第383章 敕封諸侯第920章 塵埃定,欺老莫欺小第288章 大風起兮第143章 揚刀立威(續)第286章 推波助瀾第230章 喜出望外,憂思如潮第676章 瀚海闌干百丈冰(續)第787章 傲視羣雄第327章 逐閹宦,整飭朝綱第618章 先鋒易主猛如虎第563章 劉景升壯心不已第120章 韓馬入侵,主臣論戰第256章 紅顏一笑定江山第325章 怨婦霓裳第99章 大潰敗,追殺三百里(下)第212章 龍爭虎鬥之左膀右臂第784章 連盾破營第310章 殘陽血之臨陣倒戈(下)第958章 殺破狼,武勇智略第640章 一驚一詐戲諸侯第344章 巾幗紅顏第830章 陳倉之戰第669章 紅袍長鬚抓曹賊第732章 呂布、呂布!第969章 浪淘沙,返璞歸真第230章 虎口拔牙第892章 少天子,揮斥方遒第384章 敕封諸侯(續)第100章 白門樓上第402章 土匪也不容易第96章 風雨攻城第473章 兩大諸侯同盟軍第93章 平分天下第724章 同盟異夢第924章 解連環,前車可鑑第11章 黃雀在後第51章 劃江而治第200章 怒斥王允第877章 名將隕落第83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217章 龍爭虎鬥之絕殺之技第924章 解連環,前車可鑑第93章 戰韓遂,再戰馬兒(九)第80章 平姑臧,一刀驚鴻(一)特別鳴謝第14章 一戰可定第320章 冷麪軍師第165章 倒脫靴,節上生枝第311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1第710章 功虧一簣第20章 太史子義第645章 狼多肉少生嫌隙第8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969章 浪淘沙,返璞歸真第695章 挑撥離間第334章 富貴不相忘(續)第42章 那回眸一笑的風情第515章 晨曦方覺夢黃粱第617章 方天畫戟霸王槍第329章 顛鸞倒鳳第989章 青玉案,鐵血柔情第264章 喋血山河(九)
第65章 衆將歸心第56章 突如其來的轉變第148章 浩瀚沙海有情人第612章 羣雄聚首河內郡第150章 無情沙漠兩心知第364章 保境安民第348章 恩威並施第454章 綿裡藏針折磨人第554章 將軍府美女如雲第58章 萬夫雄第144章 萬夫莫摧第813章 杏林煮酒第4章 重傷初愈第68章 玉面書生第805章 誰家新燕啄春泥第640章 一驚一詐戲諸侯第19章 麗人行第78章 世事茫茫難自料第665章 峰迴路轉父子相第688章 盟軍大纛第246章 驅虎吞狼(八)第255章 龍飛鳳舞(六)第711章 龍擡頭第372章 恩情難償(續)第683章 函谷之大風起兮第192章 上陣父子兵第373章 情深義重第466章 上將愁有苦難言第89章 戰韓遂,野人兇猛(五)第814章 出將入相第827章 陳倉之戰2第220章 君臨天下第598章 燈下黑修武密議第206章 死衚衕第735章 不宣而戰第431章 虎癡大戰趙子龍(續)第712章 婁底原之戰第277章 兵戈未息收良將第383章 敕封諸侯第920章 塵埃定,欺老莫欺小第288章 大風起兮第143章 揚刀立威(續)第286章 推波助瀾第230章 喜出望外,憂思如潮第676章 瀚海闌干百丈冰(續)第787章 傲視羣雄第327章 逐閹宦,整飭朝綱第618章 先鋒易主猛如虎第563章 劉景升壯心不已第120章 韓馬入侵,主臣論戰第256章 紅顏一笑定江山第325章 怨婦霓裳第99章 大潰敗,追殺三百里(下)第212章 龍爭虎鬥之左膀右臂第784章 連盾破營第310章 殘陽血之臨陣倒戈(下)第958章 殺破狼,武勇智略第640章 一驚一詐戲諸侯第344章 巾幗紅顏第830章 陳倉之戰第669章 紅袍長鬚抓曹賊第732章 呂布、呂布!第969章 浪淘沙,返璞歸真第230章 虎口拔牙第892章 少天子,揮斥方遒第384章 敕封諸侯(續)第100章 白門樓上第402章 土匪也不容易第96章 風雨攻城第473章 兩大諸侯同盟軍第93章 平分天下第724章 同盟異夢第924章 解連環,前車可鑑第11章 黃雀在後第51章 劃江而治第200章 怒斥王允第877章 名將隕落第83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217章 龍爭虎鬥之絕殺之技第924章 解連環,前車可鑑第93章 戰韓遂,再戰馬兒(九)第80章 平姑臧,一刀驚鴻(一)特別鳴謝第14章 一戰可定第320章 冷麪軍師第165章 倒脫靴,節上生枝第311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1第710章 功虧一簣第20章 太史子義第645章 狼多肉少生嫌隙第8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969章 浪淘沙,返璞歸真第695章 挑撥離間第334章 富貴不相忘(續)第42章 那回眸一笑的風情第515章 晨曦方覺夢黃粱第617章 方天畫戟霸王槍第329章 顛鸞倒鳳第989章 青玉案,鐵血柔情第264章 喋血山河(九)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山市| 晋城| 福安市| 达州市| 阳谷县| 蓬安县| 永康市| 丰台区| 噶尔县| 天台县| 车险| 鄄城县| 闵行区| 彭水| 于都县| 浦北县| 霸州市| 麻城市| 迁安市| 宾川县| 金寨县| 合山市| 青海省| 文水县| 绥棱县| 枣阳市| 南宁市| 台州市| 土默特右旗| 壤塘县| 宝坻区| 隆安县| 铁力市| 晋城| 镇远县| 阿克| 和田市| 株洲市| 青岛市| 无锡市| 合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