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69章 浪淘沙,返璞歸真

“公明?”乍聞徐晃率領援軍趕到,公孫瓚和趙雲等人頓時大吃一驚,遂出帳相迎。

果然,親兵沒有妄言,徐晃率領一萬援軍風塵僕僕地星夜趕來。

安頓好援軍後,徐晃跟隨公孫瓚、趙雲、嚴綱等將領步入軍帳,邊走邊說明情況。

稍事梳洗,徐晃也喝上了星夜兼程三天以來的第一口熱湯,一邊喝著蘑菇湯一邊對公孫瓚、趙雲連連道謝,大呼過癮。

填飽肚子後,衆將聚在一起,就眼前局勢商量對策。

此次跟隨徐晃前來支援公孫瓚的將領人數不少,馬岱、齊周、田豫等十餘名幽州舊將悉數隨行;值得一提的是,金猊衛副統領史阿也來了,而且奉命前來保護公孫瓚的安全。

“公明,不知主公對接下來的戰事有何安排?”待徐晃一行將領吃飽喝足後,公孫瓚頗爲急切地問道。

這是帳內衆將最爲關心的事情,也是迫在眉睫之事,不容耽擱。畢竟,前方不遠就是鮮卑王庭,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鮮卑人絕不能容忍數萬漢軍駐紮在身邊,早晚都會出兵進攻。而公孫瓚和趙雲二人對此並無良策,三萬騎兵人困馬乏,至少需要兩三天才能恢復元氣。在此期間,只能依靠徐晃帶來的一萬鐵騎防守山道埡口;若無徐晃率兵來援的話,恐怕大軍便要一邊休整一邊提防鮮卑人的進攻,如此就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恢復元氣。

僥天之倖,在公孫瓚率領的三萬前軍亟需休整之際,徐晃竟然率領援軍適時趕到,這可謂是雪中送炭,來得太及時了。有了援軍。公孫瓚率領的三萬追擊前軍就能喘口氣,安心地撤下來休整,並且不用再擔心鮮卑人突然襲擊。

然而徐晃剛纔入帳時便已言明。他們此行攜帶的糧草也不多,攏共帶了十天干糧和十萬支箭矢。此外再無其它糧草輜重。再加上,徐晃率領急行軍三天三夜,已經消耗了三日的乾糧,還剩七日的口糧;可眼下四萬大軍聚在一起,一天消耗的口糧就相當於原來的四天。這樣一來,七日口糧只能維持兩天。退一步說,就算將士們儘量節省口糧,儘可能上山挖野菜、採蘑菇充飢。但山上的野菜和蘑菇終歸有限,根本無法供應四萬大軍的龐大需求;滿打滿算,最多再多維持一兩日。

所以,糧草緊缺的問題仍然沒有解決,仍舊是眼下最迫切的亟需解決的大難題,實爲重中之重,片刻不得拖延。

正是基於這種憂慮,公孫瓚急切想知道主公李利對前軍有何要求,徐晃此行是否帶來了繼續進軍的作戰命令。此時此刻,公孫瓚和趙雲等前軍將領最擔心的是。主公李利下令大軍繼續前進,或者直接攻打鮮卑王庭。果真如此的話,無疑是把剛剛駐紮下來的三萬鐵騎推向絕路。逼著大軍跳進無底深淵,其結果必然是全軍覆沒。須知三萬鐵騎剛剛鬆弛下來,正是人困馬乏之際,原本鼓足的鬥志已然消退殆盡,這個時候去攻打鮮卑王庭無異於自尋死路,自取滅亡。

看到公孫瓚、趙雲和嚴綱等將領神色極其緊張地盯著自己,徐晃微笑搖頭道:“諸位將軍不必擔心,主公並未下達作戰命令。”乍聞此言,公孫瓚、趙雲等人如釋重負地長噓一口氣。臉上的緊張神色迅速消退,原本正襟危坐的身姿不由得鬆弛許多。神情舉止也變得自然起來。

語氣稍頓,徐晃微笑道:“主公不但沒有下令進軍。還命我帶來軍令,命我四萬前軍就地休整,等到後續大軍趕到,而後合兵一處,再行進軍?!?

“主公英明啊!”公孫瓚和趙雲二人聞言後對視一眼,由衷地讚歎道。

“主公英明

??主公英明!”嚴綱、鮮于銀等二十餘位軍令紛紛點頭附和道,並且一個個笑容滿臉,慶幸不已。

事實上,如果李利果真下令進軍,公孫瓚、趙雲和嚴綱等將領即使知道衆將士已無力再戰,卻也不敢抗命,不得不率領大軍繼續作戰,最終帶著三萬鐵騎一起共赴黃泉。因爲公孫瓚、嚴綱、鮮于銀等人都是降將,他們斷然不敢違抗李利的軍令,明知是死也要硬著頭皮慷慨赴義。

究其原因,有三。其一,他們的妻兒家眷如今都已被送到長安;一旦他們抗命不尊,不但他們自己難逃西涼軍的追殺,還會連累妻兒家小,禍及滿門。其二,他們已經率領大軍進入鮮卑蠻夷的領地,孤軍進入敵後;一旦背叛李利,那便是前有蠻夷、後有追兵,進退維谷,死路一條。

其三,也是最致命的。那便是,眼下這支三萬鐵騎名義上是公孫瓚領兵掛帥,擔任大軍主將;可實際上呢,這支兵馬全都是李利的嫡系部隊,真正能夠掌控大軍之人是趙雲。一旦公孫瓚和嚴綱等人公然違抗李利的軍令,趙雲豈能坐視?即便趙雲明知道這道軍令是錯誤的,然而若是公孫瓚和嚴綱等人膽敢抗命或直接背叛李利,那趙雲肯定不會心慈手軟,會毫不猶豫地將他們捉拿羈押,甚至於當場斬殺。這一點毋庸置疑。

儘管很多領兵將領都知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是自古以來,真正能做到這一點的將領卻是屈指可數,並且敢於這麼做的將領最終都沒有好下場。最爲關鍵的是,趙雲絕對不會做這種違抗軍令的事情,而他對李利更是忠心耿耿,即使明知是死也不會反抗,更不可能背叛李利。

所以,當徐晃十分乾脆地傳達了李利的就地休整的命令之後,公孫瓚和趙雲等一衆將領深深鬆了一口氣,緊張兮兮的神色當即恢復如常,繃得緊緊的心神全都鬆弛下來。

眼見衆人齊呼“主公英明”,徐晃欣然接聲道:“主公確實是英明之極。不瞞諸位將軍,就在諸位率領三萬鐵騎追擊蠻軍的第二天突降大雨時,主公立刻察覺到孤軍深入甚爲不妥,隨即便想到諸位出發時沒有攜帶糧草輜重,長途奔襲之中必將身陷險境。於是主公便命在下只帶十日口糧,並攜帶大量箭矢率軍馳援,務必於三日內追上諸位,而主公則率領大軍於五日後趕到。所幸,在下領軍晝夜兼程,緊趕慢趕總算在今夜趕上大軍,幸不辱命!”

公孫瓚聞言後,感激之情溢於言表:“公明冒雨行軍,一路鞍馬勞頓,辛苦了!”徐晃聞聲拱手,連稱不敢。

謝過徐晃之後,公孫瓚心有所感地感嘆道:“早就聽說主公雄才偉略,用兵如神,智謀甚遠,算無遺算。之前某家一直將信將疑,誤以爲傳言未免言過其實,世間焉有此等文韜武略之人?但今日之事,某家真正是心悅誠服,主公的文治武功天下無出其右,令某欽佩之至!”

唏噓感慨之餘,公孫瓚對衆將說道:“我公孫瓚生平從不服人,即使是去歲主公兵臨城下,某也未曾心服。但今天,我公孫瓚心服口服,甘願把幽州獻於主公,此後鞍前馬後任憑驅使,誓死不悔。今日諸位將軍便給在下做個見證,日後我公孫瓚如若違背今日誓言,人人得而誅之,諸位儘可取某項上人頭!”語罷,公孫瓚霍然起身,躬身一揖到底,神情誠摯之極。

眼見公孫瓚竟然公然表態,心甘情願地主動立下誓言,趙雲和徐晃二人連忙起身攙扶,並在起身之際彼此對視一眼,心照不宣地微微點頭,繼而藉助點頭之勢扶起公孫瓚。

扶著公孫瓚重新落座,趙雲恭聲道:“公孫將軍對主公一片忠心,天地可鑑。剛剛我等都看到了,隨後一定如實稟報主公。然則將軍或許想得太多了,主公曆來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此番任命將軍爲主將,亦是如此。如果軍中有人不聽將軍號令,末將懇請將軍切勿姑息,儘可予以嚴懲,殺一儆百以儆效尤。對此,末將願意自身性命擔保,主公一定不會怪罪將軍;若有罪責,末將願與將軍一起承擔!”這番鄭重表態表面上看不出什麼,實際上卻是趙雲正式把軍權交給公孫瓚,讓他真正成爲統領四萬戰騎的前軍主將。

公孫瓚聞言後當即會意,笑呵呵地道:“子龍言重了。軍中將領無人觸犯軍紀,本將軍豈可枉殺無辜?不過子龍拳拳之心,本將軍愧受了。今後一切戰事,還請子龍助我一臂之力,惟有如此,我等方能不負主公重託。呵呵呵!”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眼見趙雲對自己恭敬有加,公孫瓚很是受用,當即表示願與趙雲共同掌軍,一切如故不分彼此。然而,公孫瓚高興之餘情不自禁地自稱本將軍,而不是本公,儼然放棄了曾爲一方霸主的諸侯架子,徹底端正態度,重新迴歸白馬將軍的將領身份。急流勇退謂之知機,返璞歸真,迴歸本源。

看到這一幕後,趙雲會心一笑,真心替公孫瓚感到高興。

因爲趙雲此行的另一個任務便是監視公孫瓚,看他是否真正臣服於李利。如果公孫瓚單獨領兵之後稍有異動,或有絲毫圖謀不軌之舉,那麼趙雲就要替李利除掉這個禍患,讓他或被流矢射中或戰死沙場,總之不能讓他活著返回盧龍塞。這是臨行前軍師孔明私下交付給他的秘密任務。好在這一路上,公孫瓚沒有任何異常舉動,否則他早已喪命多時了。

因此公孫瓚剛纔當衆立誓絕非多此一舉,而是極其睿智的決定,無形中保全了性命。

——————————————————

第691章 強攻雄關第677章 寒夜飄零不由人第910章 臥龍崗,士罕仗義第390章 陰霾第168章 紅顏劫,家和萬事興第620章 成敗得失兩相隨第54章 矛與盾第510章 謙謙君子真兄弟第271章 虎嘯破城第915章 望烽火,何以平天下第785章 舉賢不避親第21章 都是火爆脾氣第902章 風雲會,諸侯雲集第253章 龍飛鳳舞(四)第101章 白門樓中第564章 陶恭祖一曲絕唱(上)第78章 大火燎原第226章 席捲全城第769章 雕蟲小技第523章 翩翩紅顏大小喬第159章 休屠降,馬踏三郡(四)第813章 杏林煮酒第778章 美夢成空第202章 立鼎三第208章 郎情妾意,兩軍對壘第426章 沖喜,又見三約第935章 帝祚薨,曠世雄主第151章 福兮禍之所伏第72章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第77章 不期而遇第978章 殺破狼,血戰狼山第125章 東山口,文昌戰諸侯(四)第916章 獻良謀,將計就計第746章 鬥智鬥勇第801章 衝冠之怒第62章 雙重驚悚第101章 白門樓中第88章 戰韓遂,豸奴出戰(四)第113章 平激憤,桓飛割愛(上)第857章 天羅地網(續)第39章 傳國玉璽第50章 一張好人臉第742章 氣衝霄漢第739章 六合戰陣第755章 鐵騎洪流第327章 逐閹宦,整飭朝綱第549章 於夫羅狂妄寇邊第765章 李代桃僵第669章 紅袍長鬚抓曹賊第272章 披荊斬棘(三)第120章 韓馬入侵,主臣論戰第104章 帝王雄心第370章 深淵靡情第437章 中山之行——漩渦第544章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969章 浪淘沙,返璞歸真第204章 立鼎五第249章 調虎離山第693章 攻城、攻城!第31章 真正的狠人第254章 龍飛鳳舞(五)第763章 天子劍第663章 一騎絕塵萬夫雄(中)第132章 風雷動,驍騎出徵第699章 釜底抽薪第724章 同盟異夢第558章 國舅有女初長成第55章 天高地闊第501章 血債還需血來償第87章 戰韓遂,陣前鬥將(三)第163章 繞指柔,爭鋒相對第811章 殺機畢現第850章 破羌道一敗再敗第943章 孔懷兄弟,同氣連枝第448章 冀州軍第一將才第233章 婚禮進行時第971章 殺破狼,城下之盟(上)第928章 生查子,風雨欲來第122章 紅杏枝頭春意鬧第822章 塵埃落定第662章 一騎絕塵萬夫雄(上)第414章 身份尊貴第710章 功虧一簣第246章 驅虎吞狼(八)第243章 驅虎吞狼(五)第79章 強弓巨弩第425章 真定結義第147章 投石問路第240章 良辰美景之休屠鐵騎第128章 犒賞全軍,主臣論時局第60章 衆怒難犯第242章 驅虎吞狼(四)第935章 帝祚薨,曠世雄主第279章 午夜驚悚鎮虓虎第798章 驅虎吞狼第729章 石破天驚第409章 惡俗的偶遇第225章 同氣連枝第242章 驅虎吞狼(四)第214章 寸步不讓
第691章 強攻雄關第677章 寒夜飄零不由人第910章 臥龍崗,士罕仗義第390章 陰霾第168章 紅顏劫,家和萬事興第620章 成敗得失兩相隨第54章 矛與盾第510章 謙謙君子真兄弟第271章 虎嘯破城第915章 望烽火,何以平天下第785章 舉賢不避親第21章 都是火爆脾氣第902章 風雲會,諸侯雲集第253章 龍飛鳳舞(四)第101章 白門樓中第564章 陶恭祖一曲絕唱(上)第78章 大火燎原第226章 席捲全城第769章 雕蟲小技第523章 翩翩紅顏大小喬第159章 休屠降,馬踏三郡(四)第813章 杏林煮酒第778章 美夢成空第202章 立鼎三第208章 郎情妾意,兩軍對壘第426章 沖喜,又見三約第935章 帝祚薨,曠世雄主第151章 福兮禍之所伏第72章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第77章 不期而遇第978章 殺破狼,血戰狼山第125章 東山口,文昌戰諸侯(四)第916章 獻良謀,將計就計第746章 鬥智鬥勇第801章 衝冠之怒第62章 雙重驚悚第101章 白門樓中第88章 戰韓遂,豸奴出戰(四)第113章 平激憤,桓飛割愛(上)第857章 天羅地網(續)第39章 傳國玉璽第50章 一張好人臉第742章 氣衝霄漢第739章 六合戰陣第755章 鐵騎洪流第327章 逐閹宦,整飭朝綱第549章 於夫羅狂妄寇邊第765章 李代桃僵第669章 紅袍長鬚抓曹賊第272章 披荊斬棘(三)第120章 韓馬入侵,主臣論戰第104章 帝王雄心第370章 深淵靡情第437章 中山之行——漩渦第544章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969章 浪淘沙,返璞歸真第204章 立鼎五第249章 調虎離山第693章 攻城、攻城!第31章 真正的狠人第254章 龍飛鳳舞(五)第763章 天子劍第663章 一騎絕塵萬夫雄(中)第132章 風雷動,驍騎出徵第699章 釜底抽薪第724章 同盟異夢第558章 國舅有女初長成第55章 天高地闊第501章 血債還需血來償第87章 戰韓遂,陣前鬥將(三)第163章 繞指柔,爭鋒相對第811章 殺機畢現第850章 破羌道一敗再敗第943章 孔懷兄弟,同氣連枝第448章 冀州軍第一將才第233章 婚禮進行時第971章 殺破狼,城下之盟(上)第928章 生查子,風雨欲來第122章 紅杏枝頭春意鬧第822章 塵埃落定第662章 一騎絕塵萬夫雄(上)第414章 身份尊貴第710章 功虧一簣第246章 驅虎吞狼(八)第243章 驅虎吞狼(五)第79章 強弓巨弩第425章 真定結義第147章 投石問路第240章 良辰美景之休屠鐵騎第128章 犒賞全軍,主臣論時局第60章 衆怒難犯第242章 驅虎吞狼(四)第935章 帝祚薨,曠世雄主第279章 午夜驚悚鎮虓虎第798章 驅虎吞狼第729章 石破天驚第409章 惡俗的偶遇第225章 同氣連枝第242章 驅虎吞狼(四)第214章 寸步不讓
主站蜘蛛池模板: 策勒县| 咸丰县| 吐鲁番市| 浮梁县| 马鞍山市| 河津市| 兴宁市| 醴陵市| 青海省| 漾濞| 龙岩市| 米脂县| 盘锦市| 平遥县| 吴川市| 新巴尔虎右旗| 沿河| 钦州市| 荔浦县| 新丰县| 界首市| 黄梅县| 苍溪县| 乾安县| 方正县| 澎湖县| 建瓯市| 永寿县| 保德县| 沾化县| 进贤县| 威海市| 泽普县| 讷河市| 横峰县| 平昌县| 宁陕县| 内乡县| 自贡市| 永修县| 黄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