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15章 望烽火,何以平天下

萬里晴空,春光明媚.

當宛城混戰過後進入詭異的平靜時光之際,兩百里開外的西南山林卻是一派喜氣洋洋的場面.

春花開,綠葉稠,溪水清,涓涓長流.

春日暖陽下,臥龍崗上竹林深處一片歡騰,隆中茅廬落成了.

歷時半個月,投入一百多名精壯勞力,埋頭苦幹十二天,終於在溪水潭上架起了一幢茅廬,正房,廂房共計十二間,暗合十二地支之數.

說是茅廬,除了屋頂是茅草混合黃泥而成,其它均是閣樓式建造.整個茅廬建築不亞於一處清幽別緻的山中別院,涼亭,水榭,眺望臺一應俱全,山清水秀,泉水長流,端是一處難得的隱士居所.

今天是諸葛廬落成之日,主體建築全部完工,只需稍加裝飾,再添置一些傢俱,即可入住.

從昨天傍晚開始,諸葛玲姐妹倆昨天傍晚就帶著十幾名婢女張羅膳食,爲今日諸葛廬落成慶賀,並犒勞所有扈從.值得一提的是,所有支出皆由楊大善人捐贈,因此茅廬落成時,他在茅廬正門上揮毫寫下";隆中諸葛廬";五個大字,並命人請來工匠將門匾裝裱起來.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這個門匾只有題字,卻沒有落款簽名.在門匾左下角有三個很潦草的奇怪筆畫,與漢隸截然不同,像是文字,又像無人認識的龍飛鳳舞的圖案(其實就是簡體草書:李文昌).

這種特殊的簽名,對於孔明而言或許很陌生.但在西涼軍中主將統領及以上的文武官員都曾見過這種簽名,知道這彎彎繞繞的龍飛鳳舞式的圖案就代表主公李利的字號李文昌.故此,李利的手諭一般人根本拿不到.更無緣得見,真正能見到這種簽名的都是李利麾下的親信,其本身就代表著一種特殊禮遇.

辰時,慶祝諸葛廬落成儀式正式開始.其實就是大擺筵席,酒肉管夠,讓參與搭建茅廬的扈從們敞開肚皮好好搓一頓,大快朵頤.一醉方休.

半個時辰後,孔明和李利中途離開,聯袂登上位於水潭瀑布上方的眺望臺.也作";望景樓";.

臺高三丈,相當於兩層閣樓,臺上空間不大,可供擺放一個圓桌和四個木凳.與後世土匪山寨中的高塔崗哨有些相似.不過.做工考究,建造的很精緻,這些精巧的手藝活都不是李利等人能夠做到的,而是重金前來工匠,選用上乘木材搭建而成,爲這幢茅廬增色不少.

站在望景樓上眺望遠方,可將方圓十餘里的山川溪流盡收眼底,若是有人朝這裡走來.五里之外便可看得清清楚楚.因此,望景樓還是兼顧著崗哨的作用.這也是爲了保證茅廬安全,不被強盜或劫匪襲擾,提前準備一些必要的預警防禦手段.

";嘟嘟嘟!";高臺圓桌上,早已準備好了一壺熱茶,顯然這是孔明提前讓人送上來.

親手倒上兩盅熱茶,孔明遞給李利一盅,而後落座,端起茶盅示意李利趁熱飲用.

";兄長地位尊崇,軍政繁忙,日理萬機,何以有暇來此盤桓多日?";手中捧著香氣騰騰的茶盅,孔明雙眸含笑地注視著李利,似是不經意地隨口一問,卻又似深思熟慮後的試探.

李利聞聲眉開眼笑,心中坦然,知道這是孔明攤牌之前的最後試探,看似隨意,實則意味深長.猜測終歸是猜測,在沒有得到證實之前,孔明即使猜出李利的真實身份,卻也是臆測遐想而已,仍需進一步求證,或是李利親口承認.惟有如此,才能繼續後面的對話,否則很多事就無從談起.

坦然一笑,李利輕抿一口茶潤潤嗓子,與孔明對視一眼後,輕輕放下茶盅,起身走到欄桿前,扶欄眺望東南宛城方向,輕聲道:";天子和百官逃離長安,於我而言確實不算小事.西涼軍能有今日之強盛,與他們有著直接關係,挾天子以令諸侯,才能佔據絕對主動優勢,是爲王道之師.而他們此次東歸,就意味著西涼軍面臨一次重大考驗,前進一步便可雄踞中原,成就霸業;退一步或是一步踏錯,則是無底深淵,淪爲亂軍叛逆,人人得以誅之.

事關生死存亡,爲兄豈可等閒視之,必須親自走一趟,以確保接下來的路不會出現偏差.";

耳邊聽著李利的話,孔明輕輕走到李利身邊,同樣扶欄遠眺,目光投向隱沒在山川之後的宛城方向.

聞言後,孔明神情微變,眼神幽幽如深淵,深不可測,若有所思地低聲道:";天子和百官出逃之始末,兄長應是胸有丘壑,早有謀劃,一切盡在掌中.今時今日,西涼下轄四州之地,擁兵數十萬,扼守西北各處險關隘口,牢牢掌控著西去長安的所有交通要道.倘若兄長執意攔截天子一行,或追捕或截殺,他們斷然難以離開西涼地界,決計不會出現今日之亂局.";

語氣稍頓,孔明眼角餘光瞥向李利的側臉,繼續道:";前天夜裡,宛城大亂,六路諸侯相互攻伐,二十餘萬兵馬展開廝殺,大混戰整整持續一整天,以致五萬餘諸侯將士拋屍荒野,慘烈至極.以愚弟猜想,這一場混戰應在兄長的預料之中,或者說天子和百官們東歸之時,這場空前混戰廝殺就在悄然醞釀";

";孔明想說這場大混戰是因我而起,未免太過殘忍,對嗎?";李利身形不動,目不斜視,突然語氣冷漠的插話道.

孔明聞聲默然,半晌不說話,嚴肅的神情變得愈發凝重起來,思索片刻後,悠悠地道:";亂世爭雄,無所不用其極,兄長此舉無可厚非,亦在情理之中.然.如此肆意殺戮,未免有傷天和,手段太過兇殘.";撇過頭去.不再刻意觀察李利的神色,孔明眺望遠方的眸子流露出濃濃的悲天憫人之情,惻隱之心溢於言表.

李利不爲己甚,答非所問地道:";十餘年來,賢弟可曾殺過人?亦或被人追殺,可曾親自目睹親屬族人死在自己面前?";

";這不曾有此經歷.";孔明聞聲驚詫,愕然應聲道.

李利微微頷首.目光深邃,悠悠追憶道:";我與賢弟的身世相似,父母早逝.自幼和弟弟相依爲命,跟隨叔父在軍營中長大.十四歲從軍,十五歲積功升至軍侯,領兵征戰沙場.此後南征北戰,東征西討.至今已有八個寒暑,足跡遍佈萬里疆域,殺敵無數,戰刀之下屍骨成山.一將功成萬骨枯,與其說我今日之地位是天子所賜,不如說這是屍骨堆積出來的.一身功名於殺戮,一身罵名於天子,以致今日很多人都說我窮兵黷武.禍國殃民,淪爲比董卓更甚百倍的大奸大惡的大漢國賊.";

";然.我從不認爲自己暴戾嗜殺,一切皆爲生存使然.生逢亂世,身不由己者比比皆是,我自是不能例外,賢弟亦在其中.世上從來就沒有人生來嗜殺,嗜血成性,然則欲平亂世,殺戮必不可少,且唯有殺戮才能終止亂世,戡平天下.";

說到這裡,李利神情悵然,輕聲嘆息道:";既然賢弟提到宛城混戰,那爲兄不妨坦言相告.事實上,此次宛城混戰的結果讓我很不滿意,完全打亂了我事先的部署,與預料之中的結果相去甚遠.不瞞賢弟,這不是我想要的結果.在我的計劃中,經此一役,七位諸侯至少隕落一半,兵士傷亡也應在十萬以上.唯有如此,才能爲我出兵中原鋪平道路,五年內一統中原,十年內廓清寰宇,平定天下.若想盡早結束諸侯混戰,儘可能地減少無謂傷亡,就必須儘快結束亂世,重整山河,再建新秩序.

只有這樣,纔是天下黎民百姓之福,殺戮並不是爲了屠殺生靈而生,而是爲了謀取和平的一種方式.倘若可以不用殺戮而平息亂世戰火,爲兄甘願放棄一身功名,卸甲歸田,像賢弟一樣隱居山林,一家團圓其樂融融.

可惜,這只是我的一廂情願罷了.一旦我拋卻功名,放棄手中兵馬,立刻就會死於非命,禍及滿門.可亂世依然混亂不堪,甚至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幾十年乃至上百年,最終耗盡我大漢民族之有生力量,淪爲蠻夷胡人肆意踐踏,恣意蹂躪之地.這是我寧死不願看到的情景,爲此趁著我現在還有這份實力,便要竭盡全力儘早結束亂世,神擋殺神,魔擋除魔;縱然是屍骸成山,血水成海,亦在所不惜!";

聽完這番亦真亦假的說辭,孔明沉默良久,放眼眺望無盡的山川原野,欲憑一雙慧眼透過無盡雲海,窺探雲霄之上的天道真諦.

半晌後,孔明忽然開口道:";兄長看眼前這幢草廬如何?";

李利側目看了他一眼,輕聲道:";這是一方風水寶地,藏龍臥虎,不可多得.";

孔明心下了然,所謂風水寶地,既是隱居之所,亦是葬身之地,兩者存乎一念之間,生與死猶如天涯咫尺,旦夕禍福一言而決.

";現在兄長可以言明身份了.";深思熟慮後,孔明鄭重說道.

李利聞聲神色微變,眼底閃過一抹難以掩飾的喜色,和顏悅色地道:";賢弟可要考慮清楚,爲兄名聲不好,被天子,百官和諸侯們視爲大漢國賊,劣跡斑斑,罄竹難書,他們紛紛欲將爲兄除之而後快.賢弟不知我名還自罷了,倘若知悉,賢弟便再無退路了.";

孔明輕輕點頭:";多謝兄長提醒,亮深知其中利害.不知兄長之前所言可還作數?";

李利頷首道:";當然算數.此刻你我是兄弟,表明身份後,你我依然是兄弟,並且是真正的異姓兄弟.";

";兄長名諱是李利李文昌,天下兵馬大將軍,當朝丞相?";孔明疑聲道.

";正是.";李利應聲點頭,笑呵呵地道:";想來這個名字無人冒充,非我莫屬了.";

";臣亮參見大將軍,拜見兄長.";孔明躬身一揖,遂面露難色地道:";愚弟尚有一事相請,兄長府中妻妾衆多,可否對家姐高擡貴手?";

";啊!這";

不等李利答話,孔明便意味深長地道:";愚弟父母早逝,家兄不諳俗事,全家都依靠大姐操持家務,甚是辛勞.故此,家姐已至出閣之齡卻拖延至今,全因我與幼弟所累,耽誤韶華,實令愚弟於心難安.";

李利面色如棗,訕訕敷衍道:";好說好說,嘿嘿嘿!一切都好說";

第316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第602章 秋草黃圖窮匕見第215章 脣槍舌劍第9章 初露鋒芒第536章 大江遊鬥屬誰雄第978章 殺破狼,血戰狼山第165章 倒脫靴,節上生枝第120章 韓馬入侵,主臣論戰第22章 江東霸王第154章 洞天福地陰陽合(下)第457章 遇強敵落井下石第851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265章 斬盡殺絕(下)第815章 兩翼齊飛第968章 闖狼穴,患難見真情第343章 美酒清茶亂葬崗第988章 馬蹄疾,一縷馨香第542章 兔子不吃窩邊草第188章 兵車行,傲視三軍第664章 一騎絕塵萬夫雄(下)第197章 帝王心(續)第72章 窘迫第97章 猛虎出籠第178章 花枝俏,南中攻略第459章 人老智不衰眼花心裡明第254章 黃粱美夢第91章 正統之名第972章 殺破狼,城下之盟(下)第875章 益州第一將第638章 養虎爲患滅白波第874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564章 陶恭祖一曲絕唱(上)第279章 午夜驚悚鎮虓虎第641章 月夜迷蹤出奇兵第759章 梟雄本色第609章 鳳鳴鶴唳戰雲稠第7章 叔侄第240章 驅虎吞狼(二)第591章 秋雨行整戈待旦第642章 爲君消得人憔悴第367章 天賜媚眼第152章 芳菲欲度第315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5第26章 荒嶺截殺(二)第113章 平激憤,桓飛割愛(上)第855章 天羅地網第618章 先鋒易主猛如虎第575章 大戰起甩手掌櫃第623章 孤注一擲圖霸業第584章 段仲明戴罪立功第28章 英雄遲暮第534章 出言不遜動殺機第5章 伏虎騰龍第169章 憶當年,文和拜主第626章 關東風雲戰河東(二)第10章 虓虎雄風第868章 替天行道第623章 孤注一擲圖霸業第897章 東遊記,魂牽夢縈第66章 無法無天第216章 龍爭虎鬥之人中呂布第74章 五虎爭鋒(下)第219章 風生水起第264章 斬盡殺絕(上)第473章 兩大諸侯同盟軍第238章 良辰美景之風情萬種第968章 闖狼穴,患難見真情第50章 最後的尊嚴第611章 處心積慮白眼狼第454章 綿裡藏針折磨人第92章 戰韓遂,別來無恙(八)第264章 喋血山河(九)第528章 自古女大不中留第643章 一擊致命劫糧王第447章 推波助瀾不遺力第133章 挽狂瀾,立木爲信第45章 一代妖姬(上)第174章 平川之豪情震山河第242章 鐵壁困九 曲第629章 關東風雲戰河東(五)第184章 心無垠——愛無疆第148章 浩瀚沙海有情人第713章 婁底原之戰第679章 函谷之登高望遠第469章 豪氣慷慨擲千金143 黃沙漫道一寸黃土一寸血下第728章 兩虎相爭第479章 如影隨形顯殺機第153章 芳菲欲度(續)第774章 天理自在人心第510章 謙謙君子真兄弟第893章 千千結,秀色可餐第137章 黃沙嶺,三軲戰桓飛(四)第565章 袁公路審時度勢第218章 大勢泱泱第905章 桂花釀,布衣秀士第915章 望烽火,何以平天下第159章 走馬燈,地主之誼第44章 這一拜第267章 驚世飛將(下)
第316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第602章 秋草黃圖窮匕見第215章 脣槍舌劍第9章 初露鋒芒第536章 大江遊鬥屬誰雄第978章 殺破狼,血戰狼山第165章 倒脫靴,節上生枝第120章 韓馬入侵,主臣論戰第22章 江東霸王第154章 洞天福地陰陽合(下)第457章 遇強敵落井下石第851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265章 斬盡殺絕(下)第815章 兩翼齊飛第968章 闖狼穴,患難見真情第343章 美酒清茶亂葬崗第988章 馬蹄疾,一縷馨香第542章 兔子不吃窩邊草第188章 兵車行,傲視三軍第664章 一騎絕塵萬夫雄(下)第197章 帝王心(續)第72章 窘迫第97章 猛虎出籠第178章 花枝俏,南中攻略第459章 人老智不衰眼花心裡明第254章 黃粱美夢第91章 正統之名第972章 殺破狼,城下之盟(下)第875章 益州第一將第638章 養虎爲患滅白波第874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564章 陶恭祖一曲絕唱(上)第279章 午夜驚悚鎮虓虎第641章 月夜迷蹤出奇兵第759章 梟雄本色第609章 鳳鳴鶴唳戰雲稠第7章 叔侄第240章 驅虎吞狼(二)第591章 秋雨行整戈待旦第642章 爲君消得人憔悴第367章 天賜媚眼第152章 芳菲欲度第315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5第26章 荒嶺截殺(二)第113章 平激憤,桓飛割愛(上)第855章 天羅地網第618章 先鋒易主猛如虎第575章 大戰起甩手掌櫃第623章 孤注一擲圖霸業第584章 段仲明戴罪立功第28章 英雄遲暮第534章 出言不遜動殺機第5章 伏虎騰龍第169章 憶當年,文和拜主第626章 關東風雲戰河東(二)第10章 虓虎雄風第868章 替天行道第623章 孤注一擲圖霸業第897章 東遊記,魂牽夢縈第66章 無法無天第216章 龍爭虎鬥之人中呂布第74章 五虎爭鋒(下)第219章 風生水起第264章 斬盡殺絕(上)第473章 兩大諸侯同盟軍第238章 良辰美景之風情萬種第968章 闖狼穴,患難見真情第50章 最後的尊嚴第611章 處心積慮白眼狼第454章 綿裡藏針折磨人第92章 戰韓遂,別來無恙(八)第264章 喋血山河(九)第528章 自古女大不中留第643章 一擊致命劫糧王第447章 推波助瀾不遺力第133章 挽狂瀾,立木爲信第45章 一代妖姬(上)第174章 平川之豪情震山河第242章 鐵壁困九 曲第629章 關東風雲戰河東(五)第184章 心無垠——愛無疆第148章 浩瀚沙海有情人第713章 婁底原之戰第679章 函谷之登高望遠第469章 豪氣慷慨擲千金143 黃沙漫道一寸黃土一寸血下第728章 兩虎相爭第479章 如影隨形顯殺機第153章 芳菲欲度(續)第774章 天理自在人心第510章 謙謙君子真兄弟第893章 千千結,秀色可餐第137章 黃沙嶺,三軲戰桓飛(四)第565章 袁公路審時度勢第218章 大勢泱泱第905章 桂花釀,布衣秀士第915章 望烽火,何以平天下第159章 走馬燈,地主之誼第44章 這一拜第267章 驚世飛將(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栾城县| 临夏县| 金秀| 连城县| 宝清县| 元江| 渝北区| 芮城县| 门源| 开江县| 从化市| 时尚| 新邵县| 台中市| 饶平县| 琼中| 庄河市| 青田县| 十堰市| 延川县| 安新县| 连平县| 德安县| 建平县| 台北市| 蒙城县| 清流县| 久治县| 临漳县| 临澧县| 沙河市| 扶绥县| 伊春市| 阳高县| 扬州市| 柳河县| 桂平市| 玛纳斯县| 合作市| 芜湖县| 阿拉善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