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1章 正統之名

提起袁紹之子袁譚和袁尚,曹操便不由得氣憤難平,惱怒不已。

然則,袁家兄弟還不是讓他最爲憂心的。真正讓曹操義憤填膺的,氣得牙癢癢的卻是號稱冀州第一戰將,被袁紹封爲上將軍的鞠義。

“鞠義這廝更是可惡至極!”僅是這一句話,曹操的氣息就變得急促起來,可見他心裡對鞠義憤怒到何種程度。

語氣一頓,曹操不禁緩口氣,旋即氣呼呼地甕聲道:“鞠義惡賊冥頑不化,戰前我曾派人數次前去說服他率軍攻打張遼所部幽州軍,卻被他百般推諉,執意不從。可是等到我軍擊敗張遼、趙雲和張燕三路兵馬之後,他卻突然發難,趁火打劫,將我軍攻佔的中山國和常山國悉數據爲己有。而今此賊佔據兩郡之地,擁兵自重,雖未打出旗號,卻無異於割據自立。

最爲可氣的是,冀州軍中真正的善戰之兵都掌握在鞠義賊子手裡。別看他帳下只有五萬兵馬,卻都是百戰餘生的精銳兵馬,我等若想一舉消滅他恐怕殊爲不易。更何況,此賊時下背靠大黑山,而黑山之後則是李賊治下的幷州,萬一把他逼急了,難保他不會率部投奔李賊。”

說到這兒,曹操悵然若失地嘆息道:“哎!袁紹若是不死,這些事情自然迎刃而解,可他現在一走了之,卻給我等留下一堆麻煩。真是時也命也,始料不及呀!”

荀彧輕輕點頭,深以爲然的輕聲道:“事已至此,後悔已然無用,唯有坦然面對才能解決眼前的危機。”

曹操陰沉著臉微微頷首,沉聲道:“文若所言甚是。倘若時局正如文若所言,李賊暫時沒有揮軍進攻冀州之意,那麼我等便有時間收拾殘局,重新整編冀州軍,整飭吏治,從而掌控冀州局勢。對此。文若有何高見?”其實曹操心裡已有計較,卻仍然問計於荀彧,無形中顯示出他對荀彧的信任和器重,依爲臂膀。此乃極其高明的馭下之道,一則收買人心,二則兼聽則明,拾遺補缺。以免出現紕漏。

果然,荀彧似乎對此早有打算。當即不假思索地道:“正如主公方纔所說,眼下鞠義擁兵自立,且佔據有利地形,割據常山、中山二郡,背靠大黑山,進可攻、退可守,如此我等便不能操之過急,以免其狗急跳牆,率部投奔李賊。是以我等暫且將其擱置一旁。不予理會,等到徹底掌控局勢之後再作計較。

這樣以來,擺在我等面前的當務之急便是,儘快接管冀州餘下郡縣,整合冀州兵馬,全面接管冀州錢糧、軍械輜重,並趁機壯大招募兵馬。壯大實力。與此同時,主公還須善待袁譚、袁尚兄弟,並對跟隨他們一起逃亡的冀州一衆僚屬許以高官厚祿,妥善安撫,從而藉助他們之手迅速穩定局勢,全盤接管各郡縣。”

說到這裡。荀彧語氣一頓,恭聲道:“眼下還有兩件事亟需解決,還須主公速做決斷。其一,現如今我等已有三州之地,主公府邸置於何處還須儘快確定下來。其二,袁紹已將帝位讓於主公,眼下主公對此有何打算。也需要儘早定下來。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時下我等州府尚未確定,主公的身份和地位也不明確,如此便不利於安撫人心和軍心。不知主公尊意如何?”

的確,時下曹操治下已然擁有三州之地,不再是之前的一州之州牧,並且是大勝之師,士氣高漲,地盤和兵馬暴增三倍,實力大增,與此前不可同日而語。只因最近幾日仍有戰事,使得曹操無暇思考州府搬遷事宜和是否承襲帝位之事。但這兩件事情都必須儘早確定下來,不宜耽擱,若是遷延日久,勢必影響施政效率,反倒容易出現混亂。

事實上,在確定首府治所上面,本來無需考慮,鄴城便是現成的首府。然則,曹操畢竟是剛剛佔據此城,尚未徹底掌控冀州,根基不穩,便不宜將首府設在鄴城。加之鞠義所部五萬餘兵馬便駐紮在常山和中山國,擁兵自立,坐壁觀望,對鄴城構成一定的威脅。再加上,鄴城距離河內郡頗近,而西涼軍又在河內屯駐重兵,時刻威脅著魏郡乃至鄴城的安全。如此以來,鄴城並非是最佳的首府治所,還需慎重抉擇。

相比確定首府所在地而言,是否即位稱帝纔是牽動人心的大事,可謂是重中之重。此事直接關乎曹操麾下所有文臣武將的切身利益,他們焉能漠不關心,豈能毫不在意?

倘若曹操即位稱帝,改元開國,那麼追隨他的一衆文武自然水漲船高,屆時文武百官之中必有他們的一席之位,而大多數武將都能拜將封侯,封妻廕子,光宗耀祖。是以此事關乎無數人的前途命運,牽涉極廣,影響巨大,絕對不能疏忽大意。

因此,這兩件事即使荀彧不提,曹操亦心知肚明,片刻不曾忘卻。其實他最近幾日一直在思考這兩個問題,反覆思量,慎重權衡利弊。

倘若此次一舉誅殺李利,曹操必定毫不猶豫地選擇定都鄴城,即位稱帝,君臨天下。這是因爲目前天下無主,登基稱帝無疑是凝聚人心的上上之策,率先搶佔天下正統地位,繼而揮軍征討四方,一統天下。可惜的是李利終究還是逃走了,這讓曹操不禁心存顧慮,自認實力不及李利,底氣不足,不敢擅自僭越帝位。

既然暫不稱帝,那麼鄴城作爲首府之事便需重新考慮,決計不能草率行事。畢竟全軍之首府意義重大,一旦選定便不容更改,更不能有任何閃失,否則必將引發混亂,影響整個局勢。

如果荀彧此時不提這兩件事,曹操還想再往後放一放,待局勢平穩之後再行決定。但此刻荀彧鄭重其事的提出來,就意味著這並不是他一個人的意思,而是衆文武的一致意見。如此以來,這兩件事便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緩,必須速速決斷,否則人心浮動、軍心不穩,勢必引發混亂。

心思急轉之中,曹操稍作沉默後,語氣低沉的幽幽說道:“兗州地處黃河以南,雖有堅城可守,卻無法久持。青州偏居一隅,北接幽州,東臨大海,亦不可取。相比之下,冀州地處中原腹地,沃野千里,人口衆多,南邊有黃河屏障,西北面有太行山脈相阻,當爲首府治所的不二之選。因此,孤意已決,依舊以鄴城爲首府,孤自領大漢丞相,代天巡狩,廓清寰宇,匡扶漢室!”

“主公英明!在下、、、微臣參見丞相!”荀彧聞言後大喜過望,當即起身俯首叩拜,並不在自稱“在下”,欣然以“微臣”自居,儼然是死心塌地的拜曹操爲主,從此再無異心。

不言而喻,曹操顯然知道自己麾下文武之中有一部分仍舊心向漢室,即便是漢室已亡,他們仍然不死心,依然試圖匡扶漢室,重整大漢王朝。是以曹操反覆斟酌之後,在不敢登基稱帝的情況下毅然選擇退而求其次,大義凜然地喊出匡扶漢室的口號,自領丞相高位,藉此籠絡人心,積蓄實力。但這只是暫時的妥協,亦可看作是託詞,等到實力強大之時,時機成熟之際,他必將撕掉匡扶漢室的僞裝,正式登基稱帝,改元開國,君臨天下。

司隸,洛陽城。

郡守府正堂上,兩百餘名西涼文武躬身施禮,而剛從上黨趕來的李利則高坐於上階,擺手示意衆人免禮。

大堂上,此時聚集著西涼軍六成以上的高級將領,以及司隸、南陽、豫州和淮南等州郡的州刺史和郡守,人數多達兩百餘人。

是以當衆人起身落座時,大堂中左右兩邊各有五排席位,密密麻麻的案幾一直襬到正堂門口,而在座之人全是秩比兩千石及以上的文臣武將,均是李利麾下的重臣。

議事開始後,各州刺史依次稟報治下州郡的政務情況,而後是各郡郡守詳實稟報。待文官們稟報完畢,各營統領依次稟報軍情,包括兵馬折損、兵員補充和軍械輜重等情況,並將各營所需的糧草輜重呈報於李利。

在此期間,李利大多時候都是耐心傾聽,聽得很認真;並不時開口詢問,問得很仔細。自始至終他都不作表態,對每一個稟報軍政事務的文官或武將都是一視同仁,沒有絲毫偏袒之意。直到聽完所有軍政情況之後,李利針對目前局勢對各州各郡做出詳細的政務安排和兵力部署,並對各地駐軍適當調整。

被調整的主要是駐紮在各州郡的守將和各營將領。其中,張遼所部武威營進駐淮南,屯軍於合肥,平調安南將軍;徐榮調任安東將軍,徐晃升任幽州主將統領,軻比能調任金猊衛副統領,陳到調任幽州副統領,郭淮晉升金猊衛副統領,郝昭出任上黨守將

??

次日,李利接到細作探報,曹操將治所搬至鄴城,並昭告天下,自領大漢丞相,宣稱匡扶漢室,中興大漢王朝,拯救天下萬民於水火。在這份佈告中,曹操公然推舉荊州劉表繼承大漢正統,加尊九五,君臨天下。此外佈告中還提到,廢除仲氏年號,繼續沿用建安年號,時下便是建安四年六月。

——————————————————————

PS:?【衷心感謝:書友羅大路、mtsbwl、profyell、寒夢冰書友的月票支持,多謝!】

第198章 分歧初顯第447章 推波助瀾不遺力第171章 前車之覆後車之鑑第836章 滿招損謙受益第263章 喋血山河(八)第7章 叔侄第457章 遇強敵落井下石第64章 弓弩縱橫第929章 浪淘沙,暗流激盪第160章 致青春,言而有信第731章 青龍破蛇矛第49章 前途未卜第645章 狼多肉少生嫌隙第619章 星夜兼程穩軍心第26章 破陣子第15章 收服大鬍子第209章 新愁舊恨眉生綠第3章 襄王無情第840章 機不可失第442章 中山之行——借糧第927章 清平樂,其樂融融第431章 虎癡大戰趙子龍(續)第125章 東山口,文昌戰諸侯(四)第470章 目光長遠見識廣第153章 洞天福地陰陽合(上)第42章 雁丘辭(續)第71章 爭執第897章 東遊記,魂牽夢縈第303章 戰槍王第90章 戰韓遂,滕羽戰豸奴(六)第523章 翩翩紅顏大小喬第71章 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第146章 狂沙漫天滅人寰第225章 同氣連枝第49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606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811章 殺機畢現第946章 疑竇生,喧賓奪主第71章 爭執第27章 荒嶺截殺(三)第785章 舉賢不避親第69章 滕氏雙雄第67章 虎豹飛熊第118章 不解之緣第697章 未雨綢繆第182章 千絲萬縷,文昌三約(上)第622章 連克十城小霸王第662章 一騎絕塵萬夫雄(上)第153章 洞天福地陰陽合(上)第279章 午夜驚悚鎮虓虎第485章 一心多用霸王姿第701章 夜色撩人第106章 多行不義第401章 西涼不窮第213章 龍爭虎鬥之陷陣軍魂第479章 如影隨形顯殺機第819章 大變革第951章 盧龍塞,羽扇綸巾第848章 力挽狂瀾第130章 風雷動,宮闈肅政第58章 萬夫雄第510章 謙謙君子真兄弟第845章 不怕千招會,就怕一招絕第715章 誓不甘休第294章 西涼雛虎第225章 同氣連枝第180章 花枝俏,旖旎之旅第166章 鬧除夕,千里走單騎第652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四)第19章 麗人行第634章 一槍雙將兩茫茫第338章 一跪釋懷第36章 權臣董卓第351章 漢陽之戰(三)第972章 殺破狼,城下之盟(下)第729章 石破天驚第170章 月圓夜之金花醉酒第95章 戰陣衝殺,天降神兵第117章 捉馬兒,李摯建功第160章 無瑕城主,李代桃僵第768章 咫尺天涯第84章 陰風起,韓遂來襲第776章 擦肩而過第859章 你爲家族獻身吧第736章 飛龍在天第632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93章 平分天下第625章 關東風雲戰河東(一)第540章 江湖俠士甘興霸第124章 東山口,文昌戰諸侯(三)第73章 濃煙翻滾驚兩岸第701章 夜色撩人第646章 故布疑兵迷人眼第960章 殺破狼,一刀驚魂第181章 虎毒不食子,仲穎也柔情第582章 法孝直義無反顧第268章 喋血山河(十三)第3章 助紂爲虐的李家第914章 離間計,破鏡難圓第930章 兄弟情,一生無悔
第198章 分歧初顯第447章 推波助瀾不遺力第171章 前車之覆後車之鑑第836章 滿招損謙受益第263章 喋血山河(八)第7章 叔侄第457章 遇強敵落井下石第64章 弓弩縱橫第929章 浪淘沙,暗流激盪第160章 致青春,言而有信第731章 青龍破蛇矛第49章 前途未卜第645章 狼多肉少生嫌隙第619章 星夜兼程穩軍心第26章 破陣子第15章 收服大鬍子第209章 新愁舊恨眉生綠第3章 襄王無情第840章 機不可失第442章 中山之行——借糧第927章 清平樂,其樂融融第431章 虎癡大戰趙子龍(續)第125章 東山口,文昌戰諸侯(四)第470章 目光長遠見識廣第153章 洞天福地陰陽合(上)第42章 雁丘辭(續)第71章 爭執第897章 東遊記,魂牽夢縈第303章 戰槍王第90章 戰韓遂,滕羽戰豸奴(六)第523章 翩翩紅顏大小喬第71章 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第146章 狂沙漫天滅人寰第225章 同氣連枝第49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606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811章 殺機畢現第946章 疑竇生,喧賓奪主第71章 爭執第27章 荒嶺截殺(三)第785章 舉賢不避親第69章 滕氏雙雄第67章 虎豹飛熊第118章 不解之緣第697章 未雨綢繆第182章 千絲萬縷,文昌三約(上)第622章 連克十城小霸王第662章 一騎絕塵萬夫雄(上)第153章 洞天福地陰陽合(上)第279章 午夜驚悚鎮虓虎第485章 一心多用霸王姿第701章 夜色撩人第106章 多行不義第401章 西涼不窮第213章 龍爭虎鬥之陷陣軍魂第479章 如影隨形顯殺機第819章 大變革第951章 盧龍塞,羽扇綸巾第848章 力挽狂瀾第130章 風雷動,宮闈肅政第58章 萬夫雄第510章 謙謙君子真兄弟第845章 不怕千招會,就怕一招絕第715章 誓不甘休第294章 西涼雛虎第225章 同氣連枝第180章 花枝俏,旖旎之旅第166章 鬧除夕,千里走單騎第652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四)第19章 麗人行第634章 一槍雙將兩茫茫第338章 一跪釋懷第36章 權臣董卓第351章 漢陽之戰(三)第972章 殺破狼,城下之盟(下)第729章 石破天驚第170章 月圓夜之金花醉酒第95章 戰陣衝殺,天降神兵第117章 捉馬兒,李摯建功第160章 無瑕城主,李代桃僵第768章 咫尺天涯第84章 陰風起,韓遂來襲第776章 擦肩而過第859章 你爲家族獻身吧第736章 飛龍在天第632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93章 平分天下第625章 關東風雲戰河東(一)第540章 江湖俠士甘興霸第124章 東山口,文昌戰諸侯(三)第73章 濃煙翻滾驚兩岸第701章 夜色撩人第646章 故布疑兵迷人眼第960章 殺破狼,一刀驚魂第181章 虎毒不食子,仲穎也柔情第582章 法孝直義無反顧第268章 喋血山河(十三)第3章 助紂爲虐的李家第914章 離間計,破鏡難圓第930章 兄弟情,一生無悔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城县| 闵行区| 土默特左旗| 清河县| 白朗县| 城口县| 临江市| 甘孜县| 靖边县| 塔城市| 马鞍山市| 监利县| 恩平市| 河曲县| 苍梧县| 德清县| 安义县| 广灵县| 镇江市| 聊城市| 洛浦县| 维西| 勃利县| 兴海县| 浙江省| 华容县| 景宁| 贡嘎县| 宜君县| 靖西县| 高碑店市| 盐亭县| 上犹县| 西峡县| 甘谷县| 固始县| 大连市| 子长县| 黄平县| 双江| 边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