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14章 離間計,破鏡難圓

【感謝:書友ashbey月票支持,多謝!】

——————————————

宛城,一夜廝殺到天明,戰況空前慘烈,血腥味瀰漫全城。

直至次日午後,劉表陪同天子和百官登上南門城樓上,勸說六位諸侯罷兵言和。爲此,劉表不惜調集十萬荊州軍壓陣,與天子一道出城止息兵戈,極力化解諸侯混戰,希望六位諸侯化干戈爲玉帛,平息戰端,以免造成更多更大的無謂傷亡,以致削弱各自的實力。

然則二十餘萬兵馬廝殺一晝夜,很多將士早已殺紅眼了,豈能說打就打、叫停就停?

所以大混戰並未就此罷兵,所幸袁紹、袁術、曹操、劉備、呂布和孫策等六位諸侯亦知如此廝殺混戰下去,其結果必將是兩敗俱傷,誰也佔不到半點便宜。慎重權衡利弊之後,他們深知其中利害,甚爲顧忌,遂不約而同地出面制止廝殺。

由此激戰一晝夜後,六位諸侯麾下兵馬在南門外分成兩大陣營,對峙僵持,虎視眈眈,誰也不敢率先撤兵。否則,一旦將後背留給敵人,無疑是十分危險的;萬一敵軍趁勢襲擊,其後果不堪設想。

面對如此膠著僵持的局面,最終還是劉表親自出面作保,並將荊州軍橫在兩軍中間,方纔徹底平息了這場大混戰。

伴隨夜幕再次降臨,戰火熊熊的宛城終於再度恢復平靜,十餘萬諸侯大軍各自返回營寨。舔犢傷口,慶幸自己還活著。

一天一夜的大混戰過後,南門外十餘里範圍的曠野上散落著不下五萬具屍體。屍骸遍地,鮮血染紅了這方土地。更有數以萬計的傷殘兵士,他們既是這場空前混戰之後的幸運兒,又是最大受害者;雖然僥倖保住性命,卻落下終生殘疾,離開軍隊後的生計之艱難是不言而喻的。

風平浪靜後,終於冷靜下來的六位諸侯。心頭沉甸甸的,疑竇叢生,隱隱感到這場混戰來得蹊蹺、疑點重重。卻又想不出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北門外,曹操大營。

“哈哈哈!”中軍帥帳內充斥著志得意滿的開懷大笑,笑得張揚,笑得豪放。其中還夾雜著些許瘋狂。

此刻營帳內只有五個人。上階是主帥曹操,下階兩側是荀彧、毛玠、滿寵、曹仁和樂進。

“這場大戰打得大快人心,不但削弱了各路諸侯的兵馬實力,還挑起了他們之間的爭鬥與猜忌。惟有如此,我等才能趁亂牟利,一嘗夙願。”當曹操、曹仁四人放聲大笑時,荀彧的臉上掛著淡淡的微笑,顯得有些勉強。而他此時出言附和。其實就是一種掩飾,以免讓人覺得他不合羣。心存二志。

滿寵,字伯寧,山陽人,之前才能不著,聲名不顯,直至兗州失守後方才嶄露頭角,正式進入曹操的視線。其人能文能武,沉穩機智,務實卻不出風頭,識時務、知進退,堪稱智者。此次宛城混戰就是出自他的謀劃,或者說他是這場大混戰的策劃者和實施者。

時下宛城一共盤踞著七位諸侯,以荊州劉表實力最強,餘下六位諸侯中又以曹操麾下兵馬最少,只有五千虎豹騎和幾百名親兵,與其他諸侯麾下兵馬完全不對等。但曹操自身實力並不弱,在六路諸侯裡排在中流,實力僅次於袁紹和袁術兄弟。由此,三位實力相若的諸侯聯手攻打劉備、呂布和孫策三方勢力,若是逐一擊破,實在是易如反掌;但這對曹操並無好處,只有同時削弱五位諸侯的實力纔是他最希望看到的情形,最爲有利。

故此,早在曹操建議移駕南陽郡的那一刻,就開始謀劃著這場諸侯混戰,越亂越好,廝殺越是慘烈越好。只有這樣,曹操才能亂中求勝,火中取栗,最終實現自己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目的。

於是一場精心設計的謀劃便在悄無聲息中進行,謀略是滿寵所獻,自然由他負責具體實施。當曹操和袁紹、袁術兄弟達成同盟之時,這個消息便已傳入劉備、呂布和孫策三人耳朵裡,直接促使他們不得不聯合起來,聯手抵禦二袁和曹操三方勢力組成的強大聯盟。

等到兩大陣營組成完畢後,混戰立即啓動,中間幾乎沒有任何間歇,以致於被矇在鼓裡的其他五位諸侯根本沒有時間求證,倉促聯合出手,繼而引發了這場空前混戰。

這個計策本身並不高明,甚至可以說是很低劣。無外乎兩頭裝好人,假傳消息、兩邊挑撥,最終挑起兩大陣營大肆火拼。然而,這個計策卻是對癥下藥,謀劃、運用和時機都把握的恰到好處。因爲各路諸侯同在一座城池之中,稍有風吹草動便能引起其他諸侯的警覺;再加上諸侯間互不信任,且大多爲敵對勢力,積怨已久。這些潛在矛盾和特殊環境,就是挑撥離間的天然土壤,天賜良機,宛如幾堆乾柴似的,一點就著。

故而,當劉備派出一隊人馬前往袁紹大營外圍巡視打探之際,袁紹、袁術和曹操三人已將兵馬聚集在一起,嚴陣以待。等到斥候探知劉備麾下兵馬已經出動後,不由分說便立即出兵,一舉剿滅這支負責打探情報的兵馬,而後直撲劉備大營。

卻不料,劉備大營裡同樣早有準備。劉備、呂布和孫策三人事先得到密報,迫使他們合兵一處,組成十萬大軍,蓄勢待發。隨即兩大陣營狹路相逢,就像兩個大火團猝然相撞一般,一發不可收拾,大打出手,混亂如同一團亂麻,殺得昏天暗地,不可開交。

等到天子劉協和劉表出面說和,促成罷兵休戰後,六路諸侯除曹操之外。其他五路諸侯麾下兵馬都傷亡慘重,少則折損五六千兵馬,多則傷亡上萬將士。而曹操麾下只有五千虎豹騎。且訓練有素,令行禁止;在混戰中由曹仁率領早早脫離主戰場,徘徊在東北角的曠野上,趁亂撿漏、佔盡便宜。

以至於,一場慘烈的廝殺過後,其他諸侯紛紛損兵折將,唯有曹操非但沒有折損兵馬。反倒生擒了兩千餘戰俘。只不過曹操做事向來謹慎,從不授人以柄,以致戰後他麾下虎豹騎少了兩千餘人。同各路諸侯一樣“傷亡慘重”。

————————————————————

曹軍中軍帥帳裡,當曹操收斂笑聲、漸漸冷靜下來後,一雙犀利的眸子中陡現精光,神情嚴肅地沉聲道:“此次諸侯混戰雖然謀劃精巧。卻經不起推敲查證。早晚必將被五路諸侯所知悉。故而,迎接聖駕前往兗州之事不可再拖,必須儘快成行,以免夜長夢多,功虧一簣!”

荀彧欣然同意,思索著說道:“主公所言極是。此等投機取巧之事,只可隱瞞一時,卻不可能隱瞞一世。眼下五路諸侯都身在局中。可謂是當局者迷,一時不查誤中圈套。待事後他們清醒冷靜下來,便立刻就會想到他們都是接到我軍透漏出去的密報,纔會釀成如此慘烈的混戰廝殺,以致損兵折將。屆時他們必然惱羞成怒,一致將矛頭指向我兗州軍,到那時我等便要大禍臨頭了。所以,迎駕之事宜早不宜遲,務必趕在五路諸侯察覺之前離開宛城,越快越好,遲則生變。”

曹操微微頷首:“嗯,文若之言甚合我意。只是、、、縱然削弱了各路諸侯的實力,可他們手中兵馬依然遠勝於我等,實力仍在我軍之上。是故,公然邀請天子和百官們前往兗州是不太可能的,其他諸侯還好說,畢竟他們並無迎駕之意,唯獨袁紹和劉備二人甚是麻煩。此二人皆有挾持天子和百官之心,與我等目標一致,實爲最難纏、對我等威脅最大的兩股勢力。對此,文若有何對策?”

荀彧神情凝重,雙眸微瞇,眼神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不急不緩道:“經此一戰,我等已與各方勢力樹敵。若是再加上此前的諸多恩怨糾葛,我兗州軍與各路諸侯已成水火之勢,實難善罷甘休,就如同已經破裂的銅鏡,往後是敵非友,再無聯手之可能。

正是基於這種考慮,在下這幾日一直暗中聯絡朝中百官,讓他們勸說天子移駕兗州;只要天子首肯,我等便不懼任何諸侯,完全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接天子出城,而後直接返回兗州。等到天子進入兗州境內,百官們於衆諸侯而言便再無用處,屆時我等即可將百官也接回兗州,重新立都,重整朝綱,號令天下。”

曹操聞言大喜,笑聲道:“文若此策甚好,實乃老成謀國之上策。不知進展如何,何時可以起行?”

“這、、、”荀彧聞聲錯愕,臉頰微紅,面露難色,低聲道:“百官們大多已被在下說服,現在最爲關鍵的是,常年服侍陛下左右的中常侍董弘態度**,不置可否。可陛下對他最爲信任,私下裡稱他爲‘仲父’,歷來言聽計從。現如今,如果董弘點頭同意,代爲說項,此事必成;可他若是從中作梗,只怕此事休矣。”

“中常侍董弘?”曹操蹙著眉頭沉吟一聲,眼神陰冷而晦暗不明,隨手捋著頜下長髯,若有所思地道:“又是閹宦擅權,我大漢王朝就毀在這羣宦官手裡!”

荀彧接聲道:“主公所言甚是。據說董弘其人是董太后的旁系族人,乃涼州隴右人士,曾與董卓交往甚密,李賊掌權後念及他是董氏族人,這才放他一馬,否則他早就死於非命了。不過,這個董弘倒是沒有作惡,很早就是陛下身邊的貼身近侍,至今已服侍陛下十餘年了。與此人相比,董承雖有救駕之功,卻遠遠不能與董弘相比,在陛下心目中的份量遠不及董弘。因此,要想悄無聲息地接走天子,董弘至關重要,若有他從旁協助,移駕兗州之事易如反掌。”

曹操聞言後,眼底閃過一絲凜冽的寒光,沉聲道:“那就從董弘著手,無論他想要什麼,全都答應他。等到大功告成後,一切便由不得他了。閹宦弄權,斷不可留”

———————————————————————

第157章 趙馬黃,威震四方第265章 斬盡殺絕(下)第660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五)第219章 風生水起第990章 心飛揚,水師起航第216章 三國鼎立第87章 戰韓遂,陣前鬥將(三)第281章 江山美人第641章 月夜迷蹤出奇兵第930章 兄弟情,一生無悔第279章 午夜驚悚鎮虓虎第407章 千年不破的規矩第831章 亡漢室者李賊也第800章 風雨入長安第82章 隻手遮天破春秋第372章 恩情難償(續)第781章 白馬過隙第446章 相逢是緣亦是敵第576章 弓弦驚戰騎縱橫第526章 老喬倨傲小喬淚第954章 虎從風,俯首帖耳第69章 滕氏雙雄第8章 莽漢黑熊第800章 風雨入長安第70章 十面埋伏第359章 香閨夜話第460章 馬鞭飛揚傷不起第643章 一擊致命劫糧王第392章 老翁託孤第788章 斷其後路第159章 走馬燈,地主之誼第68章 拱手讓江山第230章 喜出望外,憂思如潮第928章 生查子,風雨欲來第261章 禍國殃民第987章 定幽州,牧馬遼東第225章 百年大計第185章 女人愛漂亮第98章 大潰敗,追殺三百里(中)第362章 平定西涼(下)第861章 香餌釣金鰲弟627章關東風雲戰河東三第345章 無瑕請纓第605章 旌旗獵獵長安道第996章 醉江南,難兄難弟第638章 養虎爲患滅白波第70章 粉紅佳人第868章 替天行道第212章 龍爭虎鬥之左膀右臂第438章 中山之行——無極第179章 花枝俏,伉儷佳人第514章 夢裡神龍魚美人第116章 捉馬兒,蒙塵之將第546章 可憐興霸在後頭第615章 孫策挑戰呂奉先第700章 黔驢技窮第538章 夢魘鎖魂毒龍潭第891章 錦繡山河,誰主沉浮第915章 望烽火,何以平天下第918章 鏡花緣,花爲誰紅(續)第243章 驅虎吞狼(五)第773章 張良計,過牆梯第923章 溫柔鄉,縱虎爲患第223章 龍爭虎鬥之狼嚎虎嘯第828章 陳倉之戰3第631章 錦馬超VS小霸王第59章 寶物的價值第373章 情深義重第14章 一戰可定第713章 婁底原之戰第114章 平激憤,桓飛割愛(下)第68章 拱手讓江山第27章 荒嶺截殺(三)第134章 黃沙嶺,三軲戰桓飛(一)第358章 牆內開花牆外香第149章 吞天巨獸第59章 寶物的價值第222章 龍爭虎鬥之鐵騎爭鋒第928章 生查子,風雨欲來第141章 嗜血屠夫第41章 冷豔寡婦第34章 借刀殺人第370章 深淵靡情第823章 天地變色第330章 歡聲笑語第311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1第575章 大戰起甩手掌櫃第329章 顛鸞倒鳳第718章 禍起蕭牆第390章 陰霾第564章 陶恭祖一曲絕唱(下)第239章 驅虎吞狼(一)第65章 衆將歸心第310章 殘陽血之臨陣倒戈(下)第106章 展雄風,風水輪流轉第57章 舐犢情深第669章 紅袍長鬚抓曹賊第63章 奉孝救主第909章 武聖傳,一刀寫春秋第890章 縱豪情,潛龍出淵
第157章 趙馬黃,威震四方第265章 斬盡殺絕(下)第660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五)第219章 風生水起第990章 心飛揚,水師起航第216章 三國鼎立第87章 戰韓遂,陣前鬥將(三)第281章 江山美人第641章 月夜迷蹤出奇兵第930章 兄弟情,一生無悔第279章 午夜驚悚鎮虓虎第407章 千年不破的規矩第831章 亡漢室者李賊也第800章 風雨入長安第82章 隻手遮天破春秋第372章 恩情難償(續)第781章 白馬過隙第446章 相逢是緣亦是敵第576章 弓弦驚戰騎縱橫第526章 老喬倨傲小喬淚第954章 虎從風,俯首帖耳第69章 滕氏雙雄第8章 莽漢黑熊第800章 風雨入長安第70章 十面埋伏第359章 香閨夜話第460章 馬鞭飛揚傷不起第643章 一擊致命劫糧王第392章 老翁託孤第788章 斷其後路第159章 走馬燈,地主之誼第68章 拱手讓江山第230章 喜出望外,憂思如潮第928章 生查子,風雨欲來第261章 禍國殃民第987章 定幽州,牧馬遼東第225章 百年大計第185章 女人愛漂亮第98章 大潰敗,追殺三百里(中)第362章 平定西涼(下)第861章 香餌釣金鰲弟627章關東風雲戰河東三第345章 無瑕請纓第605章 旌旗獵獵長安道第996章 醉江南,難兄難弟第638章 養虎爲患滅白波第70章 粉紅佳人第868章 替天行道第212章 龍爭虎鬥之左膀右臂第438章 中山之行——無極第179章 花枝俏,伉儷佳人第514章 夢裡神龍魚美人第116章 捉馬兒,蒙塵之將第546章 可憐興霸在後頭第615章 孫策挑戰呂奉先第700章 黔驢技窮第538章 夢魘鎖魂毒龍潭第891章 錦繡山河,誰主沉浮第915章 望烽火,何以平天下第918章 鏡花緣,花爲誰紅(續)第243章 驅虎吞狼(五)第773章 張良計,過牆梯第923章 溫柔鄉,縱虎爲患第223章 龍爭虎鬥之狼嚎虎嘯第828章 陳倉之戰3第631章 錦馬超VS小霸王第59章 寶物的價值第373章 情深義重第14章 一戰可定第713章 婁底原之戰第114章 平激憤,桓飛割愛(下)第68章 拱手讓江山第27章 荒嶺截殺(三)第134章 黃沙嶺,三軲戰桓飛(一)第358章 牆內開花牆外香第149章 吞天巨獸第59章 寶物的價值第222章 龍爭虎鬥之鐵騎爭鋒第928章 生查子,風雨欲來第141章 嗜血屠夫第41章 冷豔寡婦第34章 借刀殺人第370章 深淵靡情第823章 天地變色第330章 歡聲笑語第311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1第575章 大戰起甩手掌櫃第329章 顛鸞倒鳳第718章 禍起蕭牆第390章 陰霾第564章 陶恭祖一曲絕唱(下)第239章 驅虎吞狼(一)第65章 衆將歸心第310章 殘陽血之臨陣倒戈(下)第106章 展雄風,風水輪流轉第57章 舐犢情深第669章 紅袍長鬚抓曹賊第63章 奉孝救主第909章 武聖傳,一刀寫春秋第890章 縱豪情,潛龍出淵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田县| 定边县| 中西区| 吴江市| 高清| 舞钢市| 时尚| 喜德县| 沙湾县| 白朗县| 元氏县| 永兴县| 乐平市| 大名县| 白玉县| 翁牛特旗| 黄浦区| 岚皋县| 鹤壁市| 永登县| 吴桥县| 丹棱县| 武邑县| 岱山县| 平乡县| 昭通市| 富源县| 夏邑县| 林口县| 勐海县| 沂南县| 阳曲县| 甘德县| 长汀县| 军事| 娱乐| 闻喜县| 九龙城区| 运城市| 昌吉市| 慈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