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57章 趙馬黃,威震四方

西涼軍圍城的第一天,城中混亂不堪,徹夜喧囂。

第二天,於城外五里處安營紮寨的西涼軍又有數萬兵馬趕到。

而這路兵馬的旗幟,於城頭守軍而言卻是十分熟悉,赫然是五天前被他們打退的趙韙叛軍。也就是說,趙韙叛亂失敗後率部投靠了西涼軍,而今兩路人馬合兵一處,再度圍困成都城。

午後,西涼大營轅門大開,十餘萬大軍相繼出營,開赴城下。

眼見這般情形,東門守軍驚慌失措,幸得守將張任連番呵斥,方纔穩住局面。隨即守軍將士紛紛趕到女牆邊,嚴陣以待,眼巴巴地看著城下的西涼軍一步步逼近,將東門圍得水泄不通。

然而接下來的一幕卻是出乎守軍的預料,但見城下兩萬餘趙韙叛軍在護城河東岸駐足不前,既而就地修築工事,似乎並沒有強攻城池的意思。與此同時,駐足於後陣的不下於六萬戰騎兵分兩路,繞著東門城牆迂迴到兩側,不多時便從守軍視線裡消失。

看到這一幕後,守將張任神色大變,失聲驚呼:“不好!西涼軍欲圍堵南門和西門,企圖四面合圍,將我等困死於城中!”

話音未落,張任便轉身欲走,卻不料就在他轉身的一瞬間,城下西涼軍陣中驟然響起隆隆的戰鼓聲:“咚咚咚殺、殺、殺!”

戰鼓聲中,但見一隊隊玄鐵甲士左手巨盾、右手持長槍,踏著整齊的步伐向護城河邊挺進。緊隨巨盾長槍兵之後。上千名虯臂熊軀的威猛力士十人一組,擡著上百根約木桶粗、長約七丈的巨木緩緩向前。

而後,只見他們將巨木架在岸邊的井欄上。數十人壓著巨木一端,慢慢將巨木向空中推送,待到巨木朝天的另一端足以跨過護城河達到的西邊河岸時,巨木砰然落地,橫在護城河上,巨木橫跨護城河兩岸。緊接著,威猛力士們如法炮製。先後將一百根巨木全都架在護城河上,隨後只需在巨木上鋪上木板,便架起了一座寬達四丈的木橋。如此以來。東岸的西涼軍就能通過木橋直接攻到城牆下,若是再在木橋兩端紮上木樁加以固定,攻城軍械便可運到城牆下,從而對東門守軍構成巨大威脅。

眼睜睜地看著西涼軍有條不紊地在護城河上架橋。張任氣得咬牙切齒。滿臉鐵青,憤憤不平,卻又無可奈何。因爲護城東岸已經超出弓箭的射程,除非主動出城攔截,否則便無計可施,只能坐視西涼軍架橋,輕而易舉地破掉護城河這道天然屏障,直接威脅東城門。

這樣以來。張任便不敢輕舉妄動了。只能派遣親兵前去傳令,命他南門和西門守將務必當心西涼軍偷襲。即便是西涼軍被堵住道路,也要死守不戰,萬萬不能出城迎戰。

正如張任所想,一個時辰後哨騎來報,繼東門和北門之後,西門和南門也被西涼軍圍困。

至此,整個成都城四面被圍,進出道路全部被堵死,再無出路,真正成了甕中之鱉。

自合圍形成之後,原本躍躍欲試的西涼軍並未大舉攻城,四面城門之外的西涼軍盡皆就地駐守,於護城河對岸安營紮寨,偃旗息鼓,擺出一副試圖長期圍困城池的架勢。

此舉讓益州守城將士深深鬆了一口氣,暗自慶幸不已。可是守將張任卻高興不起來,不僅沒有半分慶幸之情,心情反倒愈發沉重,緊皺著眉頭,一籌莫展。

眼瞅著西涼軍在護城河邊修築防禦工事,安營紮寨,張任看得一頭霧水,百思不得其解,絞盡腦汁也想不明白西涼軍究竟意欲何爲。如果說西涼軍以爲堵死城門就能困死城中的數萬益州軍,逼迫劉璋開城獻降,這未免太過異想天開、自以爲是了。

要知道,自劉焉遷移治所至今,成都作爲益州的州治已將近十年了。這麼多年來,成都歷經劉氏父子兩代的苦心經營,城池規模一次次擴建,年年修葺城牆,城中人口逐年遞增,如今已發展成爲容納數萬官宦世家、豪強縉紳和十餘萬百姓居住的超大城池。

截至目前,城中總人口不少於二十萬,實乃整個大漢天下屈指可數的大城。其人口之多、府庫之充盈,錢糧軍械之充足,在天下各大州城之中無出其右者,即使是冀州鄴城、荊州襄陽和西涼長安也無法與之媲美,堪稱天下第一大城。

因此,如果西涼軍僅憑圍城就想困死益州軍,逼迫劉璋就範的話,那無異於癡人說夢,純粹是無稽之談,異想天開,想當然耳。

不僅如此,與錢糧輜重充足的成都城相比,西涼軍屬於異地作戰,勞師遠征。如此長期僵持下去,西涼軍的糧草供給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一旦糧草供給不足、軍械輜重短缺,勢必不戰而退,亦或是被益州軍伺機出擊,一舉擊潰。

是以張任對西涼軍剛到城下便採取守勢的戰術深感費解,想破腦袋也想不出此舉究竟是何用意用意,目的何在。儘管想不出原因,但是張任對城下西涼軍的主將周瑜卻是不敢輕視,絲毫不敢疏忽懈怠。不光是周瑜,還有副都督李暹,以及趙雲、馬超和黃忠三將,全都是成名已久的西涼悍將,早在司隸大戰是他們的赫赫威名便已傳遍天下,威震八方,廣爲人知。

不得不提的是,漢中之戰時張任曾與趙雲、馬超和黃忠等人交戰過,還失手被黃忠生擒。那是他從軍十幾年來第一次在正面戰場上戰敗,而且敗得徹底,直接被人家生擒活捉,可謂是半生英名毀於一旦,威名掃地、顏面盡失,好不屈辱!

除了黃忠之外,張任對趙雲和馬超二人亦不陌生。

趙雲和他是同門師兄弟,師從槍神童淵。雖然趙雲入門時張任已然藝成下山,然則這份同門之誼卻是無法抹去的,無論何時何地,他們都是同門師兄弟。張任曾經見識過趙雲的身手,真正稱得上是後來者居上,武藝之高強遠在他這個師兄之上;若是陣前對戰的話,五十個回合之後他必敗無疑,決計不是趙雲的對手。

至於西涼馬超的名號嘛,對於所有益州將士而言,其中就包括張任在內,真正稱得上是鼎鼎大名,“神威天將軍”之赫赫威名,如雷貫耳,威震益州。畢竟,益州緊挨著涼州,在李利佔據漢中之前,蜀道並沒有全程封鎖戒嚴,益州和涼州兩地的商旅互通有無,絡繹不絕。是以,從馬騰割據涼州自成一路諸侯的那一刻起,益州文武便知道馬騰之子馬超有著“錦馬超”的美譽,勇猛之極,其勇武猶在其父之上,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聲名鵲起。

此後,馬騰父子與李利屢屢交鋒,雖是屢戰屢敗,但益州文武卻是偏向於馬騰父子的,希望他們最終能夠取勝。只可惜事與願違,馬騰父子最終敗北,雙雙淪爲李利的階下囚,繼而投效於李利麾下。

然而正是這一劇變,無形中成就了馬超“神威天將軍”的赫赫威名,使其成爲西涼和益州乃至全天下家喻戶曉的西涼驍將,威震天下。而這一切歸功於李利命他率領龍驤營駐守金城,以致他在駐守金城的三年裡,率領龍驤營連續作戰,硬生生地降服了盤踞在金城和西海一帶的十餘股羌族勢力,從而徹底清除了涼州西南部長達百年的羌亂。由此,馬超立下赫赫戰功,被數十萬羌人尊稱爲“神威天將軍”,威震四方。

除了以上三名威名赫赫的西涼上將之外,此次西涼軍的副都督李暹對於益州將士而言,同樣是聞名已久,婦孺皆知。然則益州衆文武和百姓之所以知道李暹的存在,並不是因爲他的顯赫戰績,而是因爲他是李利的弟弟,是李利在這世上唯一的同胞兄弟。但是李暹此次率軍出征益州的雷霆攻勢,卻是讓益州將士真正見識到這位西涼“上將軍”的厲害,方知他並不是靠著其兄李利的威名而成名的。

李暹率領三萬雄鷹衛鐵騎,無聲無息地率軍進入巴郡之後,在短短半個月內連續攻城拔寨,勢不可擋,而後以雷霆萬鈞之勢直取江州。直到他攻陷江州城之後,西涼軍趙雲所部方纔走出蜀道,隨後趙雲率領大軍長驅直入,攻陷廣漢郡,挺進蜀郡,最終與周瑜、李暹率領的西路軍勝利會師,圍攻成都。

這些情報都是西涼軍逼近成都之時,劉璋纔將藏於手袖裡的信帛拿出來,交給益州諸將傳閱。由此,張任才知道就在他率領大軍與趙韙叛軍相持鏖戰之際,李暹和趙雲率領兩路大軍已然殺進益州,於是趙韙叛軍前腳敗退,西涼軍後腳便兵臨城下了。

正是因爲深知周瑜、李暹、趙雲、馬超和黃忠等人的厲害,張任根本沒有出城迎戰的打算,乍一開始他就打定主意據城死守,以不變應萬變,與西涼軍打一場曠日持久的消耗戰,直到逼迫西涼軍知難而退爲止。

ps:【衷心感謝:書友“信我者得永生”月票支持,多謝!】

第240章 良辰美景之休屠鐵騎第515章 晨曦方覺夢黃粱第260章 喋血山河(五)第368章 春光乍泄第432章 閃電金刀戰盤龍第366章 是誰撥動琴絃第267章 喋血山河(十二)第310章 殘陽血之臨陣倒戈(下)第579章 金猊衛鐵蹄踏營第4章 烏雲壓城第269章 喋血山河(十四)第407章 千年不破的規矩第551章 李稚然聞訊造勢第72章 窘迫第268章 喋血山河(十三)第161章 後院起火,三女討李利第2章 戰魂重生第224章 洛神出世第186章 天大地大人情最大第867章 花前月下第249章 驅虎吞狼(十一)第206章 撲朔迷離第308章 殘陽血之戰陣對決3第973章 殺破狼,狼山之戰第9章 初露鋒芒第515章 晨曦方覺夢黃粱第153章 芳菲欲度(續)第437章 中山之行——漩渦第914章 離間計,破鏡難圓第420章 雨中激戰第333章 富貴不相忘第465章 戀餘香憂思難忘第116章 風雪俏嬌娘第681章 函谷之四面埋伏第265章 斬盡殺絕(下)第926章 月難圓,悲歡離合第692章 陷陣無雙第555章 李文昌帥府點將第136章 黃沙嶺,散軲戰桓飛(三)第964章 殺破狼,漢骨忠魂第540章 江湖俠士甘興霸第229章 虎口拔牙第730章 親者痛仇者快第267章 喋血山河(十二)第675章 愁雲慘淡萬里凝第476章 梟雄之心不可測第81章 平姑臧,龍驤威武(二)第301章 叔侄對陣(上)第417章 吟風弄月,同道中人(續)第110章 霸氣凜然,文昌再戰飛虎第8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710章 功虧一簣第469章 豪氣慷慨擲千金第738章 恩怨分明第397章 坐山觀虎鬥第137章 黃沙嶺,三軲戰桓飛(四)第734章 天下第一戰將第190章 老而彌堅騎虎難下第81章 平姑臧,龍驤威武(二)第215章 龍爭虎鬥之兄弟揚威第638章 養虎爲患滅白波第554章 將軍府美女如雲第882章 鷸蚌相爭第845章 不怕千招會,就怕一招絕第137章 黃沙嶺,三軲戰桓飛(四)第532章 笑傲江湖逍遙遊第310章 殘陽血之臨陣倒戈(下)第193章 疾風知勁草第52章 死灰復燃黃沙漫第225章 百年大計第6章 先下手爲強第807章 夫人攻略第487章 雷電交加兩夏侯第226章 龍爭虎鬥之巔峰對陣第640章 一驚一詐戲諸侯第98章 虎羆相逢第164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上)第952章 臥槽馬,風雲際會第262章 愛恨交織第980章 破虜記,一戰成名(中)第664章 一騎絕塵萬夫雄(下)第397章 坐山觀虎鬥第994章 秋夜曲,馬鳴風蕭蕭第254章 黃粱美夢第273章 碎屍萬段第589章 捷報傳公瑾建功第173章 醉枕紅顏第64章 片言化干戈第100章 白門樓上第37章 問心無愧第135章 黃沙嶺,三軲戰桓飛(二)第155章 觀烽火,驕兵悍將第170章 月圓夜之金花醉酒第63章 飛虎強橫第585章 戰敵魁喜憂參半第565章 袁公路審時度勢第16章 雷霆掃穴第255章 千秋功業一念間第919章 鏡花緣,花爲誰紅第789章 兄弟重逢
第240章 良辰美景之休屠鐵騎第515章 晨曦方覺夢黃粱第260章 喋血山河(五)第368章 春光乍泄第432章 閃電金刀戰盤龍第366章 是誰撥動琴絃第267章 喋血山河(十二)第310章 殘陽血之臨陣倒戈(下)第579章 金猊衛鐵蹄踏營第4章 烏雲壓城第269章 喋血山河(十四)第407章 千年不破的規矩第551章 李稚然聞訊造勢第72章 窘迫第268章 喋血山河(十三)第161章 後院起火,三女討李利第2章 戰魂重生第224章 洛神出世第186章 天大地大人情最大第867章 花前月下第249章 驅虎吞狼(十一)第206章 撲朔迷離第308章 殘陽血之戰陣對決3第973章 殺破狼,狼山之戰第9章 初露鋒芒第515章 晨曦方覺夢黃粱第153章 芳菲欲度(續)第437章 中山之行——漩渦第914章 離間計,破鏡難圓第420章 雨中激戰第333章 富貴不相忘第465章 戀餘香憂思難忘第116章 風雪俏嬌娘第681章 函谷之四面埋伏第265章 斬盡殺絕(下)第926章 月難圓,悲歡離合第692章 陷陣無雙第555章 李文昌帥府點將第136章 黃沙嶺,散軲戰桓飛(三)第964章 殺破狼,漢骨忠魂第540章 江湖俠士甘興霸第229章 虎口拔牙第730章 親者痛仇者快第267章 喋血山河(十二)第675章 愁雲慘淡萬里凝第476章 梟雄之心不可測第81章 平姑臧,龍驤威武(二)第301章 叔侄對陣(上)第417章 吟風弄月,同道中人(續)第110章 霸氣凜然,文昌再戰飛虎第8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710章 功虧一簣第469章 豪氣慷慨擲千金第738章 恩怨分明第397章 坐山觀虎鬥第137章 黃沙嶺,三軲戰桓飛(四)第734章 天下第一戰將第190章 老而彌堅騎虎難下第81章 平姑臧,龍驤威武(二)第215章 龍爭虎鬥之兄弟揚威第638章 養虎爲患滅白波第554章 將軍府美女如雲第882章 鷸蚌相爭第845章 不怕千招會,就怕一招絕第137章 黃沙嶺,三軲戰桓飛(四)第532章 笑傲江湖逍遙遊第310章 殘陽血之臨陣倒戈(下)第193章 疾風知勁草第52章 死灰復燃黃沙漫第225章 百年大計第6章 先下手爲強第807章 夫人攻略第487章 雷電交加兩夏侯第226章 龍爭虎鬥之巔峰對陣第640章 一驚一詐戲諸侯第98章 虎羆相逢第164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上)第952章 臥槽馬,風雲際會第262章 愛恨交織第980章 破虜記,一戰成名(中)第664章 一騎絕塵萬夫雄(下)第397章 坐山觀虎鬥第994章 秋夜曲,馬鳴風蕭蕭第254章 黃粱美夢第273章 碎屍萬段第589章 捷報傳公瑾建功第173章 醉枕紅顏第64章 片言化干戈第100章 白門樓上第37章 問心無愧第135章 黃沙嶺,三軲戰桓飛(二)第155章 觀烽火,驕兵悍將第170章 月圓夜之金花醉酒第63章 飛虎強橫第585章 戰敵魁喜憂參半第565章 袁公路審時度勢第16章 雷霆掃穴第255章 千秋功業一念間第919章 鏡花緣,花爲誰紅第789章 兄弟重逢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水县| 达州市| 纳雍县| 镇雄县| 突泉县| 攀枝花市| 汕尾市| 汉沽区| 绥滨县| 泗洪县| 光山县| 天祝| 崇义县| 石门县| 平果县| 天柱县| 合川市| 五家渠市| 独山县| 新乐市| 如皋市| 军事| 忻城县| 青阳县| 宝兴县| 凤台县| 郎溪县| 庆城县| 寻甸| 泾源县| 策勒县| 金乡县| 长子县| 卢氏县| 田东县| 荆门市| 买车| 灯塔市| 辰溪县| 华容县| 辽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