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60章 喋血山河(五)

————————————

隨著城外陡然點亮火把,城樓上也點起了火把。不僅如此,在點燃火把的同時,早已準備好的烽火堆亦隨之點燃。

烽煙直衝雲霄,城樓上響起了隆隆的戰鼓聲。頓時,城中百姓在睡夢中驚醒,轉眼間再次呈現萬家燈火的場景。可惜,城樓上的守軍此時已無心居高遠眺,更顧不上觀賞這幅美景。

“終於露面了!”西門城樓上,當城下響起喊殺聲的時候,雷薄便不再關注城內的戰鬥,轉而走到女牆邊,俯視著城外的攻城大軍。

無獨有偶,距離西門數裡之外的郡守府大堂前,此時正有人說出與雷薄相同的話:“果然來了!幾乎與我同時趕到城外,若不是哨騎機警,提前發現這夥行跡鬼祟的賊人,只怕我便要與賊人迎面相遇,被其加害了。”說話的正是孔明帳下隨軍長史司馬懿。

事情還要從宛城說起,那日他和孔明率領大軍趕到宛城後,當天下午便與孔明一道出城查看地形,遂在荊州軍廢棄的營地周圍發現了一些端倪。但是他和孔明卻秘而不宣,佯作一無所獲的返回城中,當夜司馬懿便奉命帶領一支千人騎兵隊星夜兼程趕來陽翟,出發時間比徐庶大軍整整晚了一天,卻不料就在他們即將抵達陽翟城西門之際,卻意外發現了荊州軍的行蹤。

如不是哨騎回報及時。司馬懿險些帶著一千騎兵與這股荊州軍正面相遇;果真如此的的話,司馬懿一行人必然兇多吉少,很有可能提前被這股荊州軍殲滅於城外。正是由於提前偵知了荊州軍的行蹤。司馬懿當機立斷,率領親兵衛隊繞過西門,從北門、東門之外繞了一圈,最終趕在天黑時從南門進城。

正是這一發現,讓陽翟城提前獲悉了荊州軍趁夜偷襲的圖謀,趕在荊州軍夜襲城門之前作出佈置

。這就是雷薄出現在西門城樓上的直接原因,同他一起支援西門的還有兩千守軍。只不過這兩千人並未出現在街道上。而是從南、北兩座城樓上城,沿著女牆迂迴到西門城樓兩側。然後隱藏行蹤,暫不露面,直到城門岌岌可危或荊州軍攻上城頭的那一刻再突然現身,給予荊州軍致命一擊。

此刻。隨著西門方向傳來“咚咚”的戰鼓聲,留守郡府的司馬懿、常林、紀靈和關羽四人聞聲變色。但見司馬懿說完話後,神色凝重的輕捋著頜下的一撮小鬍鬚,目光深邃而晦暗不明,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跟隨他一起前來陽翟城的關羽,臉上卻沒有一絲笑意,眼睛半睜半閉,濃密虎眉下的一雙丹鳳眼瞇成一條線,狹窄的縫隙中閃爍著凌厲的寒光。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這是關羽將要大開殺戒的徵兆。只是他如今的尷尬處境決定了他不會主動請纓出戰,即便陽翟城危在旦夕,哪怕城門被荊州軍攻破。關羽也不會主動領兵出戰,因爲他此行的任務就是保護司馬懿和潁川郡守常林的安全,領兵守城或出城廝殺則不在他的任務之內。

在這一點上,關羽的覺悟很高,始終恪守一個原則,這就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反正他從來也不指望在李利麾下建功立業,只要能維持現狀便心滿意足了。

與關羽相比。站在他身邊的紀靈卻顯得十分焦慮,說是心急如焚絲毫不爲過。憑藉多年征戰沙場的經驗和過人的耳力,從西門傳來的喊殺聲、馬蹄聲和慘叫聲之中,他就能大致判斷出荊州軍的兵馬數量。整整兩萬五千步騎,這是紀靈通過聲響得出的大概數字。而這個數字就意味著攻城兵馬整整超出守軍六倍,單靠西門城樓上的三千守軍決計守不住城門,不出半個時辰就會被荊州軍攻破城門。戰事如此危急,讓紀靈如何能不急,如何能不焦慮,如何安坐郡守府?

就在紀靈準備請纓出戰、率軍增援西門之時,卻見太守常林不慍不火地道:“連日來,司馬長史披星戴月的率軍趕來馳援,這等深情厚誼常某定當銘記於心,沒齒不忘。然眼下戰事緊急,常某與紀靈將軍對荊州軍的情況並不十分了解,因此如果長史願意的話,我欲將城中所有兵馬交予長史指揮,城中所有官吏包括我常林在內,悉數聽從長史調遣。”說到這裡,他語氣一頓,回頭看向紀靈,詢問道:“紀靈將軍可有異議?”

紀靈愕然應聲:“仲達是此次南征大軍的隨軍長史,此番奉命前來坐鎮潁川,理應掌管城中所有兵馬。因此,某沒有異議,完全同意郡守的提議。只是此刻西門危急,荊州軍六倍於我,不知長史可有退敵良策?”話音未落,紀靈目光灼灼地看著司馬懿,看他如何作答,如何退敵。

很明顯,紀靈此時並不在意軍權,兵馬交給誰指揮都行,但是誰想掌管兵馬就必須拿出切實可行的禦敵策略,若能擊退敵軍自然最好,再不濟也要保證城門不被攻破,郡城不會陷落。這是接掌軍權的必備條件。如果司馬懿沒有這份能耐,趁早退出,就像他紀靈一樣有自知之明,自認沒有把握守住西城門,便痛痛快快的交出兵權,別佔著茅坑不拉屎,誤人誤己不說,還連累全城十幾萬百姓跟著遭殃。

司馬懿心思剔透,豈能聽不出紀靈的話外之音?只見他臉色微變,眼睛咕嚕一轉,對常林拱手一揖,而後看著紀靈,輕笑道:“承蒙太守賞識,紀靈將軍又如此深明大義,竟將全城兩萬餘兵馬交予在下全權指揮,如此盛意拳拳實令我難以推辭

。既如此,司馬懿不才,便卻之不恭了。”

說話間,司馬懿臉上的笑意悄然隱退,轉而一臉嚴肅地道:“西門是荊州軍的主攻方向,城外攻城兵馬多達兩萬餘衆,此時已然渡過護城河,直接對城門和城樓發起攻擊;再加上,賊人早有準備,白天便已派遣一支數百人的精兵喬裝潛入城中,與城外大軍裡應外合攻取城門。是以,除非我等將城中一半的兵馬派往西門守城,否則單憑三千守軍是守不住西門的,早晚都會被荊州軍攻破。

然而我等今夜不僅要守住西門,還要調派兵馬加強北門和東門的防禦。這是因爲這支荊州兵馬孤軍北上絕不是爲了攻取潁川,而是企圖與曹仁大軍在此會合,從而完成兩國之前達成的盟約。據可靠消息,兩天前就在衛將軍郭嘉率軍北渡黃河前往河內郡之際,駐紮在中牟縣的曹仁便已率軍南下,其目的正是前來陽翟與荊州軍接洽,履行盟約。需要注意的是,曹仁大軍趕來潁川的目的不光是與荊州軍交接,還有攻取潁川或汝南,打通兗州與荊州南面通道的戰略目的。所以,相比西門外的荊州軍,即將到來的曹仁大軍對陽翟城的威脅更大。”

說到這裡,司馬懿話音一頓,沉聲道:“有鑑於此,我等現在要做的不是增兵防守西門,而是調動兵馬加強北門和東門的防禦力量。除此刻駐守西門的三千將士之外,眼下我等手上還有兩萬兩千守軍和我帶來的一千騎兵,還有太守連夜招募的一萬名青壯,一共三萬三千人,這是我等現有的全部人手。

我意,南門只留一千將士駐守,陳蘭將軍率領五千守軍和五千名青壯駐守東門,紀靈將軍率領一萬守軍和五千青壯守北門,郡守府留下兩千人馬駐守;餘下八千將士由關羽將軍率領前往西門正街兩側埋伏,待到荊州軍攻破城門之後給予其迎頭一擊。屆時,關羽將軍如能擊敗荊州軍、自然最好,若不能打敗荊州軍,務必燒燬其糧草,迫使其無法與曹軍履行盟約。倘能如此,即使陽翟城陷落,我等仍是功大於過,雖敗猶榮。如此安排,不知三位意下如何?”

常林好奇道:“眼下荊州軍和北魏曹軍已經聯手攻打我西晉,即使無法完成盟約,恐怕對他們兩國結盟也不會有多大影響?”

司馬懿點頭道:“太守所言不錯,即便不履行盟約,北魏和南漢兩國照樣會聯合出擊,直到打敗我西晉爲止。但是,如果沒有履行盟約,就意味著兩國之間沒有直接利益關係,彼此間必然互生嫌隙、心存戒備,縱然聯手出兵與我西晉爲敵,也會刻意保存實力,決計不會傾盡全力與我西晉力戰到底。

這恰恰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情形,對我軍極爲有利,只要利用得當,就能逐個擊破,繼而贏得整個戰役的勝利。此戰若勝,北魏和南漢兩國的實力必然大損,而我西晉則越戰越強,爲日後一統天下打下牢固的根基。言盡於此,三位還有疑問嗎?”

紀靈應聲問道:“南門只有一千守軍,一旦遭遇偷襲,豈不等於拱手讓出南門?南門一破,陽翟城必將淪陷,到那時我等豈不成了甕中之鱉,全軍覆沒?”

第101章 豸奴李摯第180章 花枝俏,旖旎之旅第353章 拳頭纔是硬道理第631章 錦馬超VS小霸王第885章 漢中大捷第895章 起漣漪,千層疊浪第904章 搶手貨,誰與爭鋒第181章 虎毒不食子,仲穎也柔情第696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第510章 謙謙君子真兄弟第285章 風起雲涌第405章 天下馳名第226章 龍爭虎鬥之巔峰對陣第7章 絕地反擊第256章 喋血山河(一)第21章 冷煞閻羅第243章 危難見忠臣第54章 矛與盾第635章 鍥而不捨風雲會第271章 虎嘯破城第13章 勇士戰歌第848章 力挽狂瀾第937章 舉義旗,羣起圍攻第767章 粉身碎骨第362章 平定西涼(下)第285章 風起雲涌第943章 孔懷兄弟,同氣連枝第890章 縱豪情,潛龍出淵第26章 破陣子第683章 函谷之大風起兮第413章 用人之道第169章 憶當年,文和拜主第839章 海鮮生猛第141章 嗜血屠夫第629章 關東風雲戰河東(五)第495章 前恭後倨自登門第171章 前車之覆後車之鑑第557章 拜君王初見雙簧第213章 午夜魅影第78章 世事茫茫難自料第769章 雕蟲小技第578章 伏兵至兵敗如山第917章 鏡花緣,花爲誰紅第931章 弄潮頭,喜憂參半第647章 安邑兵敗大渡河第8章 丹陽精兵第966章 光陰如刀,風雨飄搖第418章 天生郭奉孝第213章 龍爭虎鬥之陷陣軍魂第751章 上兵伐謀第647章 安邑兵敗大渡河第350章 漢陽之戰(二)第738章 恩怨分明第319章 樊稠之殤第685章 梟雄聚首第155章 雙飛燕,金猊尋主第729章 石破天驚第969章 浪淘沙,返璞歸真第698章 諸侯隕落第一彈第7章 絕地反擊第263章 大喜大悲第255章 千秋功業一念間第106章 展雄風,風水輪流轉第117章 捉馬兒,李摯建功第109章 拍案叫絕第185章 女人愛漂亮第730章 親者痛仇者快第633章 王者之心堅如鐵第177章 望君亭,親疏有別第558章 國舅有女初長成第101章 白門樓中第136章 士別三日刮目相待第198章 分歧初顯第122章 紅杏枝頭春意鬧第932章 長命鎖,極度深寒第60章 錦馬超第452章 天定劫數有金龍第908章 望海潮,抽刀斷水第31章 壽春城破第206章 死衚衕第720章 血性雄風第322章 奪旗之戰第261章 禍國殃民第30章 弄巧成拙第988章 馬蹄疾,一縷馨香第105章 戰荒原,互相猜忌第342章 郎情妾意第769章 雕蟲小技第637章 擊掌爲誓第619章 星夜兼程穩軍心第598章 燈下黑修武密議第984章 刀馬旦,兔死狐悲第241章 驅虎吞狼(三)第78章 大火燎原第956章 殺破狼,諸葛掌軍第298章 富貴險中求第436章 中山之行——正果第286章 推波助瀾第74章 五虎爭鋒(下)第450章 黑雷襲人箭雨飛
第101章 豸奴李摯第180章 花枝俏,旖旎之旅第353章 拳頭纔是硬道理第631章 錦馬超VS小霸王第885章 漢中大捷第895章 起漣漪,千層疊浪第904章 搶手貨,誰與爭鋒第181章 虎毒不食子,仲穎也柔情第696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第510章 謙謙君子真兄弟第285章 風起雲涌第405章 天下馳名第226章 龍爭虎鬥之巔峰對陣第7章 絕地反擊第256章 喋血山河(一)第21章 冷煞閻羅第243章 危難見忠臣第54章 矛與盾第635章 鍥而不捨風雲會第271章 虎嘯破城第13章 勇士戰歌第848章 力挽狂瀾第937章 舉義旗,羣起圍攻第767章 粉身碎骨第362章 平定西涼(下)第285章 風起雲涌第943章 孔懷兄弟,同氣連枝第890章 縱豪情,潛龍出淵第26章 破陣子第683章 函谷之大風起兮第413章 用人之道第169章 憶當年,文和拜主第839章 海鮮生猛第141章 嗜血屠夫第629章 關東風雲戰河東(五)第495章 前恭後倨自登門第171章 前車之覆後車之鑑第557章 拜君王初見雙簧第213章 午夜魅影第78章 世事茫茫難自料第769章 雕蟲小技第578章 伏兵至兵敗如山第917章 鏡花緣,花爲誰紅第931章 弄潮頭,喜憂參半第647章 安邑兵敗大渡河第8章 丹陽精兵第966章 光陰如刀,風雨飄搖第418章 天生郭奉孝第213章 龍爭虎鬥之陷陣軍魂第751章 上兵伐謀第647章 安邑兵敗大渡河第350章 漢陽之戰(二)第738章 恩怨分明第319章 樊稠之殤第685章 梟雄聚首第155章 雙飛燕,金猊尋主第729章 石破天驚第969章 浪淘沙,返璞歸真第698章 諸侯隕落第一彈第7章 絕地反擊第263章 大喜大悲第255章 千秋功業一念間第106章 展雄風,風水輪流轉第117章 捉馬兒,李摯建功第109章 拍案叫絕第185章 女人愛漂亮第730章 親者痛仇者快第633章 王者之心堅如鐵第177章 望君亭,親疏有別第558章 國舅有女初長成第101章 白門樓中第136章 士別三日刮目相待第198章 分歧初顯第122章 紅杏枝頭春意鬧第932章 長命鎖,極度深寒第60章 錦馬超第452章 天定劫數有金龍第908章 望海潮,抽刀斷水第31章 壽春城破第206章 死衚衕第720章 血性雄風第322章 奪旗之戰第261章 禍國殃民第30章 弄巧成拙第988章 馬蹄疾,一縷馨香第105章 戰荒原,互相猜忌第342章 郎情妾意第769章 雕蟲小技第637章 擊掌爲誓第619章 星夜兼程穩軍心第598章 燈下黑修武密議第984章 刀馬旦,兔死狐悲第241章 驅虎吞狼(三)第78章 大火燎原第956章 殺破狼,諸葛掌軍第298章 富貴險中求第436章 中山之行——正果第286章 推波助瀾第74章 五虎爭鋒(下)第450章 黑雷襲人箭雨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始兴县| 那坡县| 长阳| 博野县| 内江市| 普安县| 清涧县| 仪陇县| 定日县| 莎车县| 鱼台县| 雷山县| 沁源县| 济源市| 汾西县| 莲花县| 长武县| 南雄市| 西乌| 德兴市| 乃东县| 元谋县| 贵德县| 墨脱县| 霍林郭勒市| 白朗县| 庆云县| 仙桃市| 增城市| 贞丰县| 洞头县| 泊头市| 潞城市| 蕉岭县| 南汇区| 托克逊县| 儋州市| 和林格尔县| 腾冲县| 望江县| 张家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