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77章 望君亭,親疏有別

長安城西門外,十里望君亭。

正午時分,望君亭中,大儒蔡邕和揚威中郎將李傕相對而坐,石桌上放著親兵剛剛煮好的熱茶。

涼亭之外,李蒙和王方二將帶領數百名李傕親兵佇立四周,翹首遠望著西邊驛道上來來往往的行人。

清晨快馬來報,李利一行人將在今天午後抵達長安。

蔡邕飲罷茶水,負手在亭中踱步,隨即在一根刻有文字的石柱前止步,凝神看著石柱上記錄的內容。

望君亭,有一個淒涼而感人的故事。

東漢景帝時期,有一新婚女子張氏送別丈夫遠赴涼州從軍,尾隨大軍出城十里,直到被兵士所阻,方纔停下,目送丈夫漸行漸遠。此後每年冬天,張氏都會在此處等候丈夫歸來,親自搭了一間草棚,整個冬天都會守候在這裡。一間反覆搭建的草棚,一盞微弱的青燈,張氏在此整整等候了三十三個冬天,卻一直沒有等到丈夫歸來,最終在一個大雪紛紛的夜晚合上雙眼,青燈燃盡。

直到張氏臨死前的當天下午,一個曾經與丈夫一起出徵的老農,忍不住告訴她,她的男人在出兵涼州第三個月就死在戰場上,被戰馬踐踏,屍骨無存。因此陣亡將士中沒有她丈夫的名字,但是老農當年卻親眼看到她的男人戰死經過。只可惜領兵將領當時聲稱活要見人、死要見屍,而女子的男人早已是一灘肉泥,無法辨認,因此不予造冊呈報京兆尹。

苦守草棚三十餘載,少婦變成老太婆。最終凍死在嚴冬深夜。

親眼目睹這一切的周邊鄉親,之前一直以爲張氏是逃難於此的流民,得知事情真相後,對張氏孤苦的一生十分敬佩,奉爲貞潔女子之楷模。數百鄉親共同出資。在草棚旁邊修建一座可供人暫歇的涼亭,取名“望君亭”,並在亭中石柱上留下張氏的生平事蹟。

這是一個庶民女子等候丈夫出征歸來的真實生平。

事蹟很平淡,很普通,沒有曲折感人的悲歡離合,只是一個癡情女子的苦苦守候而已。大漢天下不知道有多少這樣支離破碎的家庭。但是。能夠像張氏這樣三十餘年如一日的忠貞不渝的女子,卻並不多見。

庶民百姓的小夫妻事蹟,比不上文人墨客的折柳送友高雅,也不及達官貴人十八里長亭送友人的傳世佳話。但它同樣真摯感人,更能讓十里八鄉的普通百姓產生共鳴,細心呵護。

因此。望君亭存留百餘年仍舊乾淨如新,常常有鄉民前來打掃,四時節氣還有很多人前來祭奠,每隔幾年就會重新修繕。

“唉!”蔡邕看完石柱上記錄的事蹟之後,輕聲一嘆,似乎感觸頗深。

對於蔡邕而言,望君亭的事蹟。他三十年前就已知曉,並且還與賢妻一起來過這裡,瞻仰張氏的生平事蹟。

時間如水,世事無常。

轉眼間,蔡邕已是耳順之齡,鬢角已斑白,身體大不如前,過一天算一天,垂垂老矣。而賢妻早已亡故,與他天人永隔。

故而。再次看完張氏望君的事蹟,蔡邕感慨良多,輕嘆:世人多愁苦,天下不安寧。

“蔡中郎何故嘆氣呀?文昌已派人傳訊,午後便到。再等半個時辰,他們就應該到了。”

亭中,李傕神態自若地飲著茶水,不時向西邊眺望。聽到蔡邕的輕嘆聲,他頗爲不解地說道。

“哦,稚然誤會了。老夫並不是埋怨文昌遲遲未歸,而是看到石柱上張氏的生平,心有感觸而已。”蔡邕轉身坐回李傕對面,神色平靜地說道。

李傕聞言後,笑著說道:“原來如此。剛纔我還以爲蔡中郎對文昌心生不滿呢,原來您老比我還要縱容他。呵呵呵!”

蔡邕點頭笑著道:“文昌早晚必成大器,這是老夫第一次看見他的時候,便有此念。如今他果然不負衆望,年紀輕輕便拜將封侯,坐擁四郡之地,手握雄兵,他日後的前途不可限量!

稚然賢弟,如今我們已是一家人,老夫倚老賣老,你別介意。老夫知道你與文昌似有不和,只因些許家事而徒生間隙,卻是不應該呀!你與文昌是血脈相連的叔侄,親自撫養他們兄弟二人長大,名爲叔侄,實則情同父子。文昌年輕氣盛,或許言語失當,你作爲叔父,是長輩,豈能與他計較。所以老夫希望賢弟不計前嫌,與文昌重歸於好。你若是鼎力相助於他,那文昌就能走的更遠,更順利,將來必定能爲李家光耀門楣,建立不世功勳!”

聽著蔡邕的這番話,李傕臉上浮現出一絲無奈之色,眼神有些飄忽不定,神不守舍。

時至今日,李傕不得不承認自家侄兒李利確實是深謀遠略,目光長遠,算無遺算。

早在中牟縣的時候,李利就與他商量過分家的事情。當時他想給自己的獨子李式留一份家產,幾經猶豫之後,他點頭默認了李利的提議。

回到長安城之後,由於他李傕的默許,正妻楊氏歷來跋扈,根本沒想過把李家的家財分給李利、李暹兄弟二人,而是直接把他們兄弟掃地出門。

原本叔侄倆商量好的事情,可是卻被楊氏弄成了如此尷尬的局面,使得李傕大失顏面,背地裡不知道有多少人譏笑他。而李利兄弟二人也是十分囧迫,深夜被趕出家門,抱著鋪蓋和母親的遺物夜宿軍營,隨後自力更生,另立門戶。

事後,李傕將楊氏大罵一頓,甚至還狠狠地抽了她兩個耳光,打得楊氏嘴角流血,渾身顫抖。要不是念及李式年齡還小,李傕差點一怒之下休了她。

那一次是楊氏嫁到李家十餘年之中,第一次捱打,而那兩個耳光也告訴她,李利和李暹兄弟二人在李傕心目中的份量有多重。只不過這件事情,外人都不知道,包括李利和李暹二人也不知道。

然而,儘管叔侄倆商議好的事情,在執行過程中出了不小的紕漏,幾乎是假戲真做,弄得李傕和李利叔侄二人灰頭土臉。但結果仍在李利的預料之中。

在蔡邕的鼎力幫助下,李利如願以償地外放任職,而且還是一郡太守高位。憑此,李傕就不得不對自家侄兒刮目相看,居然能說動蔡邕幫他謀取太守之位。

隨後,李傕雖然對李利上任武威太守之職顧慮重重,卻也鞭長莫及,幫不上忙,只能默默關注著李利的行蹤。在他心裡,只要李利和李暹兄弟倆沒有性命之危,武威太守之職能不能順利上任都無所謂。

然而,李利上任武威太守的經過,確是讓李傕心驚肉跳,擔心受怕了兩個月。直到李利打敗韓遂聯軍,取得黑龍嶺大勝之後,李傕方纔漸漸放心下來。

此後李利在武威郡東征西討,大戰不斷。此舉又讓李傕替自家侄兒捏了一把冷汗,甚至他還埋怨過李利好戰成性,沒有見好就收。

但是,直到去年年底,李傕得知李利僅用半年時間便佔據了武威郡、張掖郡和兩個屬國等四郡之地的時候,他幾乎不相信這是真事,恍然如夢。

如今李傕已經大致弄清楚了自家侄兒李利的實力,武威軍擁兵七萬,其中騎兵四萬、步卒三萬,戰將百員,堪稱頂級戰將的悍將便有十數人之多。李利麾下武威軍經過大半年的快速發展,幾乎與他李傕多年經營之下的實力相當,甚至隱隱還勝過他一籌。

每次想到侄兒李利的實力居然超過他這個叔父的時候,李傕就不禁懷疑細作和斥候探得的情報到底準不準確,是不是爲了讓他高興,故意誇大李利的實力。

情報之中,李利率軍連續兩次打敗韓遂和馬騰聯軍,剿滅程銀和楊秋等八部將,還出兵兼併了休屠部落,收復張掖三郡。

想起這些令人羨慕的驕人戰績,李傕作爲沙場宿將,自然知道在戰場上,每一次勝利都需要足夠強大的實力來保障,絕無僥倖取勝之理。

所以,在內心深處,李傕已經承認侄兒李利現在比他這個叔父強大,甚至還不止是勝過一籌,而是強大得多。

今天蔡邕舊事重提,再次把李家的家事擺上桌面。

說實話,李傕很不願意聽到誰再提起叔侄不和這件事。怎奈蔡邕如今也不是外人,而是李利的岳父,他完全有資格詢問與李利切身利益相關的一切事情。

想到這裡,李傕對侄兒李利膽大妄爲的性格深感無奈。蔡邕之女蔡琰明明是個寡婦,可李利居然還要娶蔡琰爲平妻,當真是什麼事情都敢做,隨心所欲,無拘無束!

思緒紛飛之中,李傕沉思良久,而蔡邕似乎也不著急,慢條斯理地品著茶水,看著四周村落的情景。

半晌之後,李傕歉意地對蔡邕笑道:“讓飛白兄久等了,剛纔李某一時走神,請多見諒。”

“不妨事。反正我們在這裡等候文昌一行人,不著急,時間很充足。”蔡邕微笑著說道。

“呵呵呵!”

李傕沒想到蔡邕竟也有風趣的一面,大笑著說道:“飛白兄心胸豁達,小弟受教了。文昌是我李傕的親侄兒,只要我能幫得上忙,一定會幫他。這一點,請飛白兄儘管放心!”

蔡邕聞言後,眼底瞬間劃過一絲憂慮,暗道:“李傕還是有所保留啊!唉,文昌終究不是他的親生兒子,二人雖是叔侄,但仍是親疏有別!但願他們叔侄二人不會有兵戎相見的一天

??。”()

第738章 恩怨分明第197章 貌不驚人第428章 千年老六戰常勝第450章 黑雷襲人箭雨飛第53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983章 踏破白狼山缺(續)第720章 血性雄風第224章 橫生枝節,女生外嚮第527章 大喜大悲犯頭風弟627章關東風雲戰河東三第707章 夤夜暗流(中)第39章 東陽谷第426章 沖喜,又見三約第341章 再度西征第429章 風吟龍膽雙雄記第418章 天生郭奉孝第716章 庭柱之首第848章 力挽狂瀾第932章 長命鎖,極度深寒第749章 我拿冀州賭江山第327章 逐閹宦,整飭朝綱第895章 起漣漪,千層疊浪第409章 惡俗的偶遇第127章 誅二賊,東山口大捷第201章 盛氣凌人呂奉先第183章 千絲萬縷,文昌三約(下)第373章 情深義重第138章 風浪起,力挽狂瀾第614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971章 殺破狼,城下之盟(上)第99章 宿命對手第678章 冰天雪地戰函谷第164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上)第399章 坐山觀虎鬥(續)第109章 神獸現,三英戰狻猊(下)第66章 無法無天第864章 煮熟的鴨子翩翩飛第161章 繞指柔,大勢所趨第211章 龍爭虎鬥之馬超首戰第146章 子龍掌軍第626章 關東風雲戰河東(二)第384章 敕封諸侯(續)第399章 坐山觀虎鬥(續)第86章 戰韓遂,陣前鬥將(二)第239章 良辰美景之破城第534章 出言不遜動殺機第324章 一輪明月第521章 梨園煮酒論英雄第164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上)第288章 大風起兮第188章 無瑕掌摑老匹夫第257章 喋血山河(二)第95章 決勝千里第182章 千絲萬縷,文昌三約(上)第454章 綿裡藏針折磨人第274章 獸王破城第97章 猛虎出籠第728章 兩虎相爭第874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763章 天子劍第679章 函谷之登高望遠第993章 關山月,魑魅魍魎第1000章 如夢令,一女嫁二夫(下)第107章 霹靂弦驚第941章 馬蹄疾,任重道遠第523章 翩翩紅顏大小喬第23章 護犢子第490章 雨夜魅影喋血記第447章 推波助瀾不遺力第930章 兄弟情,一生無悔第45章 一代妖姬(上)第643章 一擊致命劫糧王第854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721章 帝王之道第166章 聽風雨,東州破城第265章 斬盡殺絕(下)第298章 富貴險中求第191章 焦頭爛額的曹孟德第76章 桃花聚賢,先秦遺忠第246章 風雨欲來第490章 雨夜魅影喋血記第304章 閃電金刀第849章 脣亡齒寒第819章 大變革第964章 殺破狼,漢骨忠魂第321章 殘陽血之兩軍奪旗第558章 國舅有女初長成第567章 共患難王佐之才第147章 投石問路第174章 家有賢妻第87章 戰韓遂,陣前鬥將(三)第542章 兔子不吃窩邊草第733章 宿命對手再相逢第957章 殺破狼,威震塞外第934章 夜驚魂,斗轉星移第816章 良辰吉時第407章 千年不破的規矩第90章 戰韓遂,滕羽戰豸奴(六)第7章 叔侄第100章 收武威,名震西涼
第738章 恩怨分明第197章 貌不驚人第428章 千年老六戰常勝第450章 黑雷襲人箭雨飛第53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983章 踏破白狼山缺(續)第720章 血性雄風第224章 橫生枝節,女生外嚮第527章 大喜大悲犯頭風弟627章關東風雲戰河東三第707章 夤夜暗流(中)第39章 東陽谷第426章 沖喜,又見三約第341章 再度西征第429章 風吟龍膽雙雄記第418章 天生郭奉孝第716章 庭柱之首第848章 力挽狂瀾第932章 長命鎖,極度深寒第749章 我拿冀州賭江山第327章 逐閹宦,整飭朝綱第895章 起漣漪,千層疊浪第409章 惡俗的偶遇第127章 誅二賊,東山口大捷第201章 盛氣凌人呂奉先第183章 千絲萬縷,文昌三約(下)第373章 情深義重第138章 風浪起,力挽狂瀾第614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971章 殺破狼,城下之盟(上)第99章 宿命對手第678章 冰天雪地戰函谷第164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上)第399章 坐山觀虎鬥(續)第109章 神獸現,三英戰狻猊(下)第66章 無法無天第864章 煮熟的鴨子翩翩飛第161章 繞指柔,大勢所趨第211章 龍爭虎鬥之馬超首戰第146章 子龍掌軍第626章 關東風雲戰河東(二)第384章 敕封諸侯(續)第399章 坐山觀虎鬥(續)第86章 戰韓遂,陣前鬥將(二)第239章 良辰美景之破城第534章 出言不遜動殺機第324章 一輪明月第521章 梨園煮酒論英雄第164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上)第288章 大風起兮第188章 無瑕掌摑老匹夫第257章 喋血山河(二)第95章 決勝千里第182章 千絲萬縷,文昌三約(上)第454章 綿裡藏針折磨人第274章 獸王破城第97章 猛虎出籠第728章 兩虎相爭第874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763章 天子劍第679章 函谷之登高望遠第993章 關山月,魑魅魍魎第1000章 如夢令,一女嫁二夫(下)第107章 霹靂弦驚第941章 馬蹄疾,任重道遠第523章 翩翩紅顏大小喬第23章 護犢子第490章 雨夜魅影喋血記第447章 推波助瀾不遺力第930章 兄弟情,一生無悔第45章 一代妖姬(上)第643章 一擊致命劫糧王第854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721章 帝王之道第166章 聽風雨,東州破城第265章 斬盡殺絕(下)第298章 富貴險中求第191章 焦頭爛額的曹孟德第76章 桃花聚賢,先秦遺忠第246章 風雨欲來第490章 雨夜魅影喋血記第304章 閃電金刀第849章 脣亡齒寒第819章 大變革第964章 殺破狼,漢骨忠魂第321章 殘陽血之兩軍奪旗第558章 國舅有女初長成第567章 共患難王佐之才第147章 投石問路第174章 家有賢妻第87章 戰韓遂,陣前鬥將(三)第542章 兔子不吃窩邊草第733章 宿命對手再相逢第957章 殺破狼,威震塞外第934章 夜驚魂,斗轉星移第816章 良辰吉時第407章 千年不破的規矩第90章 戰韓遂,滕羽戰豸奴(六)第7章 叔侄第100章 收武威,名震西涼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陵水| 长葛市| 濉溪县| 连州市| 婺源县| 南木林县| 铅山县| 隆化县| 抚州市| 金华市| 巴塘县| 葵青区| 北安市| 剑河县| 邵武市| 盐边县| 霞浦县| 揭阳市| 南和县| 手游| 乌什县| 信丰县| 呼图壁县| 洞头县| 河曲县| 临沂市| 蒙城县| 古丈县| 类乌齐县| 阳西县| 江北区| 萨嘎县| 苏州市| 光泽县| 沙雅县| 乐昌市| 安乡县| 大兴区| 工布江达县| 马龙县| 勃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