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14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

歃血爲盟儀式結束後,此次前來會盟的八路諸侯正式結成盟軍。

儘管盟軍組成人員極爲斑雜,良莠不齊,兵器裝備差距甚大,但結盟之後卻是一支極其龐大且強大的聯盟大軍。

八路諸侯盟軍,聽起來遠遠比不上五年前的十八路諸侯討董卓聲勢浩大,然而實際卻並非如此。

單從兵力多寡上看,此次盟軍的兵力便在昔日陳留會盟之上。

昔日陳留會盟的十八路諸侯多是倉促起兵,各路諸侯之中兵馬多則四五萬,少則幾千,因此所有兵馬相加大約四十萬,然而此次中原會盟的人馬卻多達五十萬之衆。

從戰將和兵器上看,眼下中原諸侯盟軍與昔日討賊大軍差距懸殊,幾乎不可同日而語。

當年十八路諸侯倉促起兵,匆匆會盟,很多諸侯手下的兵馬都是臨時招募的鄉勇青壯,兵器、戰甲極爲粗劣,缺乏訓練,戰鬥力如何可想而知。而陳留會盟之所以能夠取勝,憑得就是聲勢浩大、人多勢衆,當然其中也不乏能征善戰的精兵,比如江東猛虎孫堅麾下萬餘將士就是久經戰陣的精銳之師。

與此同時,如今八路諸侯麾下戰將也比昔日陳留會盟多得多。當時各路諸侯麾下幾乎沒有多少戰將,就像當初袁紹手下也只有上將顏良文丑,餘下武將如張郃、高覽、韓德、蔣奇等戰將尚未加入麾下;不僅袁紹是這樣,其他各路諸侯亦是如此。正因如此,纔給了劉、關、張三兄弟一展身手的機會,繼而一舉成名。若是換做現在,河內諸侯盟軍之中數得上名號的武將多達上百人,更有呂布在其中,豈能輪到劉、關、張三兄弟陣前揚名?

此次河內會盟,八路諸侯登上祭壇祭告天地,歃血爲盟。推舉冀州袁紹爲盟主。兗州曹操爲副盟主,盟軍兵馬一共四十七萬大軍,對外號稱七十萬。可謂是:旌旗獵獵漫無邊際,兵戈森森接天蔽日,聲勢浩大驚天動地,兵威鼎盛震動天下。

其間最爲引人矚目的一幕,就是江東猛虎孫堅之子孫策代替袁術登壇祭天。與七路諸侯並肩而立,歃血結盟。藉此,孫策嶄露頭角,被盟軍數十萬將士所熟知,繼而傳遍司隸各郡,隨之擴散至天下各州各郡。然而天下人不知道的是。孫策登壇不過是袁紹的臨時起意,皆因曹操一句話勸諫所致。

中軍帥帳。

祭壇歃血爲盟結束後,各路諸侯陸續走進大帳,孫策赫然就在其中。

“多謝曹將軍出言相助,大恩不言謝,待孫策來日相報!”快步趕到曹操身側,孫策躬身一禮。十分感激地揖手說道。

曹操聞聲止步,站在帥帳門口側身笑容滿面地看著英姿不凡的孫策,笑聲道:“伯符不必言謝,舉手之勞而已,何足掛齒。”

語氣稍頓後,曹操頗爲感懷地說道:“昔日曹某與令尊孫堅私交篤厚,聯手攻破洛陽,而後還向令尊借取三千戰騎追殺董卓。與西涼軍大戰於滎陽。可惜那一戰,曹某寡不敵衆,大敗而回,全部兵馬折損殆盡。今日得見伯符雄姿英發,威武不凡,恍如江東猛虎孫堅親臨,賢侄姿容與令尊極其相像。想必定是勇武過人,才智不遜於令尊孫堅。如此英才正是我盟軍急需的大將,正所謂舉賢不避親,曹某舉薦賢侄登壇亦是出於一片公心。不懼人言!”

不經意間,曹操聲情並茂之中已然將孫策當做晚輩子侄看待,並且情真意切,令人爲之動容。

“曹公過獎了。”孫策聞言後,對曹操倍感親切,下意識用上尊稱,躬身施禮道:“小侄輕率魯莽,先前禮數不周,還請曹公見諒!”

“賢侄不必拘禮,言重了。”曹操急忙伸手拉住孫策,笑呵呵說道:“賢侄乃故人之子,且與我一見如故,彼此不是外人,此後無須客套。”

說話之餘,曹操攜手孫策向大帳走去,邊走邊說道:“此前我聽聞伯符繼承令尊遺願,率部返回江東,不知如今何以投效在袁術麾下?”

孫策聞言神色微變,面露愧色地低聲道:“說來慚愧,小侄本想秉承家父遺志,駐守江東,怎料江東各郡郡守欺我年少,不能相容。無奈之下,小侄只得率部寄居徐州,隨後又有些誤會,被陶謙所迫不得已投奔袁術麾下安身立命。此次小侄率部會盟,頗爲不易,起初後將軍不欲出兵,卻又三番四次接到袁盟主相邀,盛情難卻。而我孫策與西涼李利仇深似海,遂向主公請令領兵前來會盟,誓必誅殺李賊。主公見我心意已決,便調撥兩萬兵馬於我,令我代主會盟,與衆諸侯一道討伐李賊!”

“原來如此。”曹操神情微動,眼底劃過一絲異色,隨口問道:“賢侄與李賊仇深似海,爲何我此前從未聽聞?不知賢侄能否相告?”

孫策聞聲色變,滿臉陰沉如冰,神情頗爲不忿地沉聲道:“此事並無不可對人言,即使我自己不說,想必隨後曹公也會知道。曹公可曾聽過周瑜其人?”

“啊?”曹操聞聲驚詫,急聲道:“周瑜之名曹某自是聽過,不僅我聽過,在坐的各路諸侯都知道此人名號。”

“這是爲何?短短數月,揚州之事怎麼可能人盡皆知?”孫策神色錯愕地插話道。

看到孫策臉上的表情,曹操就知道孫策肯定不知道青狼谷之戰,否則就不會有此一問了。不過他從孫策神情舉止中看出一些端倪,孫策與周瑜的關係一定非比尋常,似是甚爲熟悉。

這讓曹操頗爲詫異,當即與孫策在大帳左側落座,低聲解釋道:“賢侄遠在揚州,對西涼近況不甚瞭解。你可能不知道,就在一個月前,李賊任命周瑜爲主將,率領十萬西涼鐵騎出徵南匈奴蠻軍。半月前,周瑜率部與於夫羅蠻軍大戰青狼谷,一舉殲滅十一萬蠻軍,而後一路追殺。生生殺得於夫羅大軍丟盔棄甲,倉皇奔命。故而青狼谷一役,周公瑾一戰成名,名揚中原各州,實乃李賊麾下排名第一的統兵大將。”

“竟有此事?”孫策聞言後,神情迅速黯淡下來,悵然若失。怔怔失神。

曹操見之心頭一動,輕聲詢問道:“賢侄方纔說與李賊有仇,莫非正是因周瑜而起?”

“哦,曹公慧眼如炬,確實如此。”孫策聞聲驚醒,臉色陰沉地怒聲道:“實不相瞞。我與公瑾相識多年,情同兄弟,誓同生死。不料李賊遊歷揚州時聽聞公瑾之名,隨之橫刀奪愛,強行擄走公瑾,逼迫公瑾爲其所用。當我得知聞訊領兵前去攔截時,爲時已晚。李賊早已返回長安,而公瑾也被李賊逼迫加入西涼軍。李賊此舉無異於奪我兄弟,欺我太甚,若不報此仇,我孫策還有何顏面茍活於人世?”

曹操聞言愕然,眼神狐疑地打量著孫策,對孫策之言卻是不以爲然。

倘若一切像孫策所說的那樣,李利劫持周瑜返回西涼。隨後又逼迫周瑜就範加入西涼軍,如此一來李賊怎麼可能任用周瑜獨自領兵出戰蠻軍呢?難道李賊腦子有問題,明知周瑜並非心甘情願效命卻還委以重任,授予兵權?

顯然,答案是否定的。西涼李利可不傻,恰恰相反,其人狡猾如狐。奸詐多智,謀略似海,深不可測。若不是這樣,中原諸侯何必聯手對付李利?

是以曹操根本不相信孫策所言。認定事實恰恰與孫策之言相反。周瑜一定是背棄孫策,心甘情願投入李利麾下,惟有如此才能獲得李利信任,繼而委以重任,獨領一軍征戰。不過曹操從孫策惱羞成怒的表情上看得出他對李利恨之入骨,而仇恨的源頭就是周瑜。而這正是曹操所希望看到的,敵人的敵人就是盟友,就能爲我所用。

“伯符不必動怒,姑且隱忍一時,稍安勿躁。”眼見孫策怒不可遏,曹操好言寬慰:“眼下就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我盟軍現有五十萬大軍,近乎兩倍於西涼軍,完全有可能一舉誅滅李賊。值此大戰盛事,正是伯符沙場建功、揚名天下的大好時機,只要我等能夠打敗西涼軍,何愁李賊不滅?一旦李賊伏誅,周瑜自然就能脫困,重新回到伯符身邊,到那時你們兄弟又能並肩作戰,建功立業了。”

曹操話音方落,但見高坐在上階帥位上的袁紹擡手示意衆人安靜,既而朗聲說道:“諸位將軍,如今我等擁兵五十萬,羣雄聚首,戰將千員。至此,大半個天下已在我等腳下,剩下一小塊州郡彈指可取,只待剿滅李賊之後,大漢江山就是諸位將軍的囊中之物!”

說話之中袁紹舉起酒樽,長身而起,“諸位將軍與我共飲此樽,預祝我盟軍所向披靡,大破李賊西涼軍!”

“請!”帳下衆諸侯起身舉樽還禮,隨之一飲而盡,既而各自落座。

袁紹滿臉堆笑地頷首坐下,笑道:“如今盟軍集結完畢,大軍整戈待旦,蓄勢待發。我意,副盟主曹操負責籌劃戰事,河內張揚將軍負責盟軍糧草輜重,奮威將軍呂布爲先鋒大將,明日大軍誓師出征!”

“且慢!”正當袁紹話音稍頓之際,坐在曹操身旁的孫策陡然起身插話:“末將請纓擔任盟軍先鋒,率先領兵出戰!”

“哼!”乍聞此言,呂布冷哼一聲:“孫策小兒,你敢藐視於我?”

“盟軍先鋒之職,能者居之,溫侯若是不願相讓,我願意領教溫侯高招!”孫策寸步不讓,毫不示弱地挑釁道。

此言一出,大帳內氣氛瞬間凝結,各路諸侯紛紛噤聲,頗爲震驚地看著孫策,心中暗暗驚奇:“這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啊!”

——————————()

第570章 袁本初躊躇滿志第64章 弓弩縱橫第773章 張良計,過牆梯第567章 共患難王佐之才第38章 江楓漁火第646章 故布疑兵迷人眼第46章 釜底抽薪(上)第177章 花枝俏,十步芳草第269章 葛家坡,風雲變幻第41章 雁丘辭第402章 土匪也不容易第761章 投石問路第910章 臥龍崗,士罕仗義第192章 上陣父子兵第772章 天崩地裂第891章 錦繡山河,誰主沉浮第331章 大整軍第204章 莽牛神勇敗赤兔第341章 再度西征第689章 燦若驚鴻第110章 霸氣凜然,文昌再戰飛虎第69章 滕氏雙雄第469章 豪氣慷慨擲千金第334章 富貴不相忘(續)第151章 席珍待聘第781章 白馬過隙第308章 殘陽血之戰陣對決3第900章 羆虎軍,禍從天降第307章 殘陽血之戰陣對決2第92章 戰韓遂,別來無恙(八)第580章 美周郎坐掌中軍第595章 套馬桿誰主沉浮第205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252章 怒髮衝冠第84章 陰風起,韓遂來襲第840章 機不可失第669章 紅袍長鬚抓曹賊第640章 一驚一詐戲諸侯第242章 鐵壁困九 曲第921章 清平樂,方興未艾第102章 成敗公臺第338章 一跪釋懷第678章 冰天雪地戰函谷第217章 龍爭虎鬥之絕殺之技第754章 鐵血霸主第860章 梟雄的心結第527章 大喜大悲犯頭風第629章 關東風雲戰河東(五)第361章 平定西涼(中)第101章 豸奴李摯第578章 伏兵至兵敗如山第704章 若要殺你,何必救你第100章 白門樓上第596章 風吹草低見牛羊第525章 美人垂憐閨房話第79章 行人刁斗風沙暗第469章 豪氣慷慨擲千金第453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876章 爲子當孝第459章 人老智不衰眼花心裡明第5章 別部司馬第598章 燈下黑修武密議第656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上)第506章 仗劍文士英雄氣第843章 起個大早趕個晚集第667章 棄我去者不可留第97章 猛虎出籠第943章 孔懷兄弟,同氣連枝第71章 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第891章 錦繡山河,誰主沉浮第162章 攘外安內,馬場傳喜訊第902章 風雲會,諸侯雲集第206章 死衚衕第442章 中山之行——借糧第2章 神女有夢第209章 新愁舊恨眉生綠第238章 良辰美景之風情萬種第100章 收武威,名震西涼第813章 杏林煮酒第544章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969章 浪淘沙,返璞歸真第775章 樹敵於天下第734章 天下第一戰將第3章 襄王無情第699章 釜底抽薪第180章 花枝俏,旖旎之旅第90章 戰韓遂,滕羽戰豸奴(六)第174章 家有賢妻第284章 運籌帷幄第54章 逼債第230章 虎口拔牙第531章 大江東去浪淘盡第222章 燎原之火第79章 行人刁斗風沙暗第570章 袁本初躊躇滿志第109章 神獸現,三英戰狻猊(下)第710章 功虧一簣第91章 戰韓遂,亂箭射殺(七)第320章 冷麪軍師第123章 紅杏枝頭春意鬧(續)
第570章 袁本初躊躇滿志第64章 弓弩縱橫第773章 張良計,過牆梯第567章 共患難王佐之才第38章 江楓漁火第646章 故布疑兵迷人眼第46章 釜底抽薪(上)第177章 花枝俏,十步芳草第269章 葛家坡,風雲變幻第41章 雁丘辭第402章 土匪也不容易第761章 投石問路第910章 臥龍崗,士罕仗義第192章 上陣父子兵第772章 天崩地裂第891章 錦繡山河,誰主沉浮第331章 大整軍第204章 莽牛神勇敗赤兔第341章 再度西征第689章 燦若驚鴻第110章 霸氣凜然,文昌再戰飛虎第69章 滕氏雙雄第469章 豪氣慷慨擲千金第334章 富貴不相忘(續)第151章 席珍待聘第781章 白馬過隙第308章 殘陽血之戰陣對決3第900章 羆虎軍,禍從天降第307章 殘陽血之戰陣對決2第92章 戰韓遂,別來無恙(八)第580章 美周郎坐掌中軍第595章 套馬桿誰主沉浮第205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252章 怒髮衝冠第84章 陰風起,韓遂來襲第840章 機不可失第669章 紅袍長鬚抓曹賊第640章 一驚一詐戲諸侯第242章 鐵壁困九 曲第921章 清平樂,方興未艾第102章 成敗公臺第338章 一跪釋懷第678章 冰天雪地戰函谷第217章 龍爭虎鬥之絕殺之技第754章 鐵血霸主第860章 梟雄的心結第527章 大喜大悲犯頭風第629章 關東風雲戰河東(五)第361章 平定西涼(中)第101章 豸奴李摯第578章 伏兵至兵敗如山第704章 若要殺你,何必救你第100章 白門樓上第596章 風吹草低見牛羊第525章 美人垂憐閨房話第79章 行人刁斗風沙暗第469章 豪氣慷慨擲千金第453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876章 爲子當孝第459章 人老智不衰眼花心裡明第5章 別部司馬第598章 燈下黑修武密議第656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上)第506章 仗劍文士英雄氣第843章 起個大早趕個晚集第667章 棄我去者不可留第97章 猛虎出籠第943章 孔懷兄弟,同氣連枝第71章 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第891章 錦繡山河,誰主沉浮第162章 攘外安內,馬場傳喜訊第902章 風雲會,諸侯雲集第206章 死衚衕第442章 中山之行——借糧第2章 神女有夢第209章 新愁舊恨眉生綠第238章 良辰美景之風情萬種第100章 收武威,名震西涼第813章 杏林煮酒第544章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969章 浪淘沙,返璞歸真第775章 樹敵於天下第734章 天下第一戰將第3章 襄王無情第699章 釜底抽薪第180章 花枝俏,旖旎之旅第90章 戰韓遂,滕羽戰豸奴(六)第174章 家有賢妻第284章 運籌帷幄第54章 逼債第230章 虎口拔牙第531章 大江東去浪淘盡第222章 燎原之火第79章 行人刁斗風沙暗第570章 袁本初躊躇滿志第109章 神獸現,三英戰狻猊(下)第710章 功虧一簣第91章 戰韓遂,亂箭射殺(七)第320章 冷麪軍師第123章 紅杏枝頭春意鬧(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泽州县| 岚皋县| 花垣县| 长岭县| 万荣县| 乌拉特中旗| 仙桃市| 都昌县| 青浦区| 侯马市| 西安市| 敖汉旗| 甘孜| 琼海市| 阿合奇县| 陈巴尔虎旗| 白朗县| 和硕县| 乌兰察布市| 盐源县| 张家港市| 聂拉木县| 额尔古纳市| 瑞安市| 安平县| 灌阳县| 青川县| 旅游| 高密市| 安吉县| 民和| 白山市| 那曲县| 安丘市| 南开区| 彭泽县| 沙洋县| 呼图壁县| 封丘县| 清远市| 阿拉善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