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98章 燈下黑修武密議

(感謝:書友流天淚心龍、深淵沙皇書友月票支持,多謝!)

——————

冷雨夜,朔風呼嘯,街巷分外清冷。

斜風細雨之下,一羣頭戴黑斗笠的行人行色匆匆走進修武館驛,繼而住進東廂房別院。

這個修武館驛原本籍籍無名,但今年春夏之交的一個傳聞使得這個驛站名聲大噪,從而引起了郡守的重視。

隨後郡守一聲令下,將這個原本很普通的驛站改爲館驛,由縣府直接管轄,平日裡還有差役專門看守,守衛甚是嚴密。

但今夜著實蹊蹺,館驛內沒有差役的身影,東邊別院周圍卻出人意料的增加數百甲士,赫然是外鬆內緊,頗爲詭異。

東廂別院。

當一行黑衣人疾步走來之際,院門前早已等候在此的一羣人快步迎上去;顯然雙方早已約好時間,有備而來。

“我等見過車騎大將軍!”院門前,以郡守張揚爲首的一干人等躬身揖手而拜。

夤夜而來的黑衣人臨近院門時,唯有一人?大步上前,餘下部衆悉數立於身後,佇立不動。

“稚叔快快免禮,諸位免禮!”跨步上前的黑衣人伸手扶起張揚,隨之摘下頭上的斗笠,露出真容。但見其人赫然是冀州牧、車騎將軍袁紹袁本初。

張揚,字稚叔,雲中人氏,以勇武出仕,早年曾在丁原麾下任武猛從事。而後被丁原派到帝都洛陽,聽命於大將軍何進。其間結識袁紹,交往甚密。靈帝死後,袁紹向何進舉薦,張揚出任上黨郡守,嶄露頭角。

從那以後,張揚與袁紹一直共同進退,彼此常有書信往來,交情頗深。董卓禍亂朝堂時。上黨郡內白波賊氾濫成災,暗中又與蠻賊於夫羅暗中勾結,致使張揚被迫率衆離開幷州,滯留在河內郡暫以棲身。董卓挾持天子西遷長安之後,張揚上表依附董卓,隨之董卓大喜,敕封他爲建義將軍、河內太守。此後數年間,張揚左右逢源,表面上依附李利。實則擁兵自立,自成一路諸侯。

此刻與張揚並肩而立的二人也是諸侯之中炙手可熱的人物,他們是:溫侯呂布呂奉先和自領兗州牧的徵北將軍曹操曹孟德。

按理說。有呂布、曹操二人在此。還輪不到張揚居中做主,畢竟他們二人都是實力強大的一方霸主,豈能甘居張揚之下。換言之,雖然曹操眼下根基已被呂布所奪,窘困潦倒,與昔日不可同日而語。但他手中兵馬猶在。

十幾萬兗州軍在手,誰敢輕視曹操?

更爲詭異的是,新近搶佔大半個兗州的呂布居然和自己的敵人曹操站在一起,且相安無事,坦然自若。而被呂布奪走根基立足之地的曹操竟然還能與生死大敵呂布並肩而立。談笑風生,當真是咄咄怪事。令人匪夷所思。

然而這些看似不合常理的事情卻真實呈現在袁紹眼前,就出現在東廂別院門口。這一幕若是被外人看到,定然是瞠目結舌,不可置信。

但此刻院門前的當事人卻神色自若,彼此間就像久別重逢的老朋友一樣親熱和善,相談甚歡。

至於張揚居中爲主的場面,原因很簡單,因爲他是此地之主,這裡是他的治下,河內郡修武縣。

“大將軍一路鞍馬勞頓,快請入內稍歇!”待袁紹與呂布、曹操寒暄過後,張揚身爲地主,自當邀請袁紹前往正堂敘談歇息。

“嗯,多謝稚叔盛情,請!”袁紹嘴上客套,實際卻在說話之餘大步走進院門,當仁不讓地走在前面,而張揚、呂布等人則是亦步亦趨地步入正堂,隨之各自落座。

少頃,數名身姿窈窕的侍女輕步走進正堂,爲堂內衆人奉上香茗,既而顧自退去。

直至此時,正堂內顯現出與剛纔院門前會面之時截然不同的情景。

但見袁紹後來居上,喧賓奪主地高居主位,儼然擺明自己應有的地位。而河內太守張揚則自甘人後,坐在堂下左側首位;曹操位居張揚之後,居次席,身後還有兩位身形壯碩的威猛將軍護持左右,而他下手還坐著一人,此人便是曹操的心腹謀士荀彧荀文若。

堂下右側,呂布位居首席,其次是心腹謀主陳宮。與左側曹操一樣,呂布身後同樣站著兩名身形魁梧的黑甲部將,成廉和魏續。而曹操身後兩員將領的姓名,在坐衆人都認識,他們就是曹操的心腹愛將曹洪和曹純。

與此同時,主位上的袁紹此次同樣帶著心腹大將前來,畢竟此次修武密議之中有呂布在場。但凡與呂布這等驍勇之人會面,誰都不會毫無防備,自然要帶上心腹大將前來,以防呂布突然發難。而跟隨袁紹秘密前來修武館驛的兩員將領亦不是籍籍無名之輩,他們是冀州有名的上將,名號頗爲響亮,有著“河北雙雄”之威名,這便是“河北四庭柱”之二的顏良和文丑。

大人物總是姍姍來遲,最後一個到場,此次修武密議便是如此。早在袁紹到來之前,曹操和呂布在中午時分幾乎同時抵達修武館驛,隨後足足等了一個下午,直到此時袁紹方纔露面。這其中意味著什麼,堂下衆人心知肚明,不過誰也不會點破,大家心照不宣即可。因爲此番會盟的各路諸侯之中,袁紹實力最強,兵馬最多,並且事先許諾爲盟軍提供糧草。自古以來,有錢有糧就是大爺,財大自然氣粗,故而袁紹高居主位無可非議,乃是衆人默認的事實。

大堂上,袁紹藉著品茶之際瞥視著堂下衆人的神色,待看到衆人神色如常後,眼角流露出會心的笑意。其實他上午就已率領前軍進入河內郡。卻有意隱瞞行蹤,直至夜幕降臨方纔現身。他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爲他很清楚會盟諸侯的心思。這些諸侯都是無利不起早的傢伙,在他們面前絕對不能示弱,越是表現得強勢,就越能震懾他們,從而統領盟軍。

對於會盟之事,袁紹早已駕輕就熟。頗有心得。早年十八路諸侯討董卓的時候,他就是諸侯盟主,那次經驗不足,以至於衆諸侯各自爲政,陽奉陰違,致使最終結果差強人意,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

但此番會盟卻是與之前不同。現如今袁紹兵強馬壯,擁兵二十餘萬,錢糧充足。軍械齊備,實力遠勝於昔日陳留會盟。故而他汲取上次教訓,從一開始就表現出強勢的一面。震懾各路盟軍。待隨後盟軍集結完畢,一切自然水到渠成,再現陳留會盟的諸侯盟主風采。

“嘭!”隨手放下茶盅之際,袁紹不知有意還是無意地跺了一下桌案,致使茶盅發出清脆聲響。待衆人擡頭看向他時,只見袁紹不以爲意地微微一笑。對堂下張揚神色隨和地笑侃道:“稚叔啊,聽說四個月前此地就是李利小兒夜宿之處,由此這家普普通通的驛站搖身一變,成爲修武縣最有名的館驛,慕名前來投宿之人絡繹不絕。不知此事確否?”

“呃!”張揚聞聲微怔。不禁扭頭看看身旁曹操的表情,卻見他神色自若。面帶笑意地對自己頷首。於是張揚再無顧忌,笑道:“確如袁公所言,四個月前驃騎將軍李利確實在此投宿。當時他們一行人就住在這座東廂別院之中,這間正堂和兩旁寢室便是李利和他兩位侍妾所住的房間,他們一共在此停留兩日。直到數天後夏侯將軍率領家將前來追殺李利,我方知李利竟然悄無聲息地在此停留兩日。隨後消息不脛而走,被來往驛站的行人廣爲傳誦,自此便有諸多綠林遊俠慕名前來投宿,並且都要住在這座別院之內,似乎是想沾沾李利的貴氣。

不承想時隔一個多月又傳出李利在揚州遇刺之事,自此修武驛站名聲大噪,來往商隊和遊俠但凡經過河內,必定要來修武驛站逗留數日,絡繹不絕。有鑑於此,我隨之將驛站重新修繕,轉到郡府名下,重新更名爲修武館驛。”

說到這裡,張揚語氣稍頓,笑道:“自從月前得知袁公要來此地商議大事之後,我便將館驛封閉,至今已有半個月沒有營業了,館驛內除我等之外,再無閒雜人等羈留於此。所以,袁公儘可放心,此地絕對安全,不必擔心我等秘密會盟之事泄露出去。”

“嗯,稚叔思慮周全,如此甚好。”袁紹微微頷首,擺手示意張揚落座,既而神情似笑非笑地說道:“李利小兒確是命大,先前僥倖從我冀州逃逸,隨後又躲過了孟德麾下夏侯兄弟的追殺,屢屢涉險逃得性命。今日我等齊聚於此,就在這見李利小兒曾經待過的大堂內商議出兵事宜,舉義兵,滅李賊,廓清寰宇!”

說話間,袁紹臉上的笑容迅速斂去,沉聲道:“李利小兒實在狂妄之極,禍亂朝堂、欺凌天子之餘,竟然視我等如無物,秘密潛入豫、兗、冀、幽四州,坑蒙拐騙,膽大妄爲。此後賊子居然不思悔改,又潛入荊、揚二州,名爲遊歷,實則大肆斂取錢財,矇騙各地商賈士族遷入西涼。李賊此舉著實可惡,欺人太甚!”

說到這裡,袁紹不禁義憤填膺,昔日中山無極之事瞬間涌上心頭,記憶猶新。

現如今,中原第一大商賈甄家被李利蠱惑舉族遷入長安之事,早已不是秘密,已然傳遍天下各州,廣爲人知。隨著此事傳揚開來,袁紹倍感恥辱,飽受折磨,總感覺人們議論甄家搬遷之事的時候,就是在嘲笑他袁本初無能懦弱,連區區一介商賈都駕馭不了,反被李利拐走。然而這只是表面現象,實際上甄家舉族搬遷的後續影響巨大,直接關乎冀州商業買賣的穩定發展和府庫收入。自從甄家遷走之後,冀州境內很多商鋪先後倒閉關門,來往商隊急劇銳減,街市日益蕭條,以致於冀州府庫今年收支與去年相比驟減三成。此外,最近數月內冀州境內十餘家糧棧大肆收購糧食。隨後悄然消失,不知所蹤;據事後調查得知,這些糧棧同樣是甄家暗中操縱的產業,數月間攜帶大批糧食經幽州轉道關外。隨之運至西涼境內。

這些事情都被袁紹嚴令封口,沒有傳揚出去,是以不被外界所知。但這些事情讓袁紹愈發怒火中燒,怒不可遏,敏銳感覺到隨著西涼李利日益強大起來。對自己造成巨大威脅,壓制得自己喘不過氣。因此袁紹早在李利逃離冀州之時便已下定決心出兵討伐李利,不管是打擊報復也好,還是一雪前恥也罷,總之出兵西涼勢在必行,絕對不能再耽擱下去。倘若再過幾年,中原局勢必然大變,到那時中原諸侯的數量將急劇銳減,而倖存下來的諸侯之間必定勢同水火。再想聯合出兵討伐李利將變得愈發艱難,甚至根本不可能聯手對抗李利。

有鑑於此,袁紹這半年來一直厲兵秣馬。想方設法聯絡各鎮諸侯出兵會盟。繼而組成盟軍攻打李利及其麾下的西涼軍。現如今中原各鎮諸侯都能清晰感覺到來自西涼軍及李利的巨大威脅,在這種大勢所趨之下,各鎮諸侯纔有可能再次結盟。

若是等到各鎮勢力弱小的諸侯相繼被其他諸侯剿滅吞併之後,聯盟就無從談起。餘下各路諸侯之間積怨甚深,互相敵視,誰也信不過誰。如何還能同仇敵愾地聯合出兵削弱西涼軍的實力?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或許袁紹算不上十全十美的睿智霸主,但他並不糊塗。相反,某些時候,尤其是時局艱難之際。他十分英明,目光犀利而長遠。往往做出出人意料的英明決策,這就是他爲何能在短短數年間發展起來的根本原因。否則,若是他當真志大才疏,昏庸無能,又豈能在亂世當中發展成爲中原實力最爲強大的諸侯霸主?

思緒紛飛之餘,袁紹雙眸炯炯地看著張揚,隨口問道:“稚叔,你手中現有多少兵馬,可敢與李賊一戰?”

“這、、、”張揚聞言愕然,稍稍遲疑後,臉頰微紅地低聲道:“袁公明鑑。這些年我河內郡一直處於安邑大營滕霄所部的兵鋒之下,每年都要向朝廷繳納數目龐大的賦稅。因此這幾年我麾下兵馬沒有增長多少,原有五千戰騎,這兩年隨著我暗中招兵買馬,將兵馬擴充至兩萬五千人。不過戰力不弱,近年來我時常率兵與白波賊交戰,雙方各有勝負,沒有佔到多少便宜,但戰鬥力卻是增長迅速,稱得上是一支精兵。此次會盟,袁公但有所命,我張揚自當義不容辭,惟袁公馬首是瞻!”

“好,如此甚好!”袁紹欣然頷首,但收回目光的一瞬間,眼底卻閃現出一絲失望之色。

兩萬五千兵馬聽起來不少,實際在袁紹看來卻是不值一提。而這點人馬對於擁兵四十萬的西涼軍而言,無異於螳臂擋車,頃刻間就將灰飛煙滅,根本不足爲道。

щшш⊙ttκǎ n⊙CO 不過袁紹也知道張揚處境艱難,地處李利治下,身旁又有安邑駐軍虎視在側。在這種情況下,張揚還能暗中招募兩萬餘兵馬已經很不容易了,換作旁人,甚至還不如張揚做得好。因此他對張揚含笑首肯,以示讚許,實則內心裡卻是不以爲然,頗爲失望。

隨即袁紹扭頭笑瞇瞇地看向呂布,和顏悅色道:“奉先勇武冠絕天下,此次我等討伐李賊,確是要多多仰仗奉先出力呀!”

“車騎將軍過獎了。我與李賊有不共戴天之仇,此番正是一雪前恥的大好機會,呂某豈能不盡心盡力?”相對於俯首帖耳的張揚來說,呂布對袁紹沒有半分敬畏之心,更無須客套奉承。眼下他之所以甘居下座,是因爲他麾下大軍需要袁紹提供糧草支援。有求於人,自然要有所表示,如此淺顯的道理,呂布自是知道。故此他對袁紹還算客氣,所說之言也是坦誠相告,沒有半分做作和隱瞞。

看到呂布應承一句後便不再多言,坐在他身旁的陳宮微微搖頭,知道呂布沒有理解袁紹話外之意,儼然答非所問。袁紹之所以有此一問,就是想知道呂布此次準備出動多少兵馬,這纔是袁紹口中“多多出力”的真意。

一念至此,陳宮當即開口道:“稟袁公,眼下我主新得兗州,手中雖有十餘萬人馬,卻尚需駐守城池,以免某些奸詐之徒趁機偷襲。故而我主此次出兵三萬,其中戰騎一萬,步軍兩萬,這已經是我主所能抽調出來的全部兵馬了。請袁公明鑑!”

“三萬?”袁紹虎目微怒,眉頭微蹙,語氣不善地疑聲道:“公臺何以矇騙於我?

陳宮聞聲色變,神色不悅地反問道:“此話從何說起,莫非袁公質疑我主的會盟誠意?”

袁紹微微搖頭,微笑道:“公臺不必動氣。據我所知,奉先近年來大肆招兵買馬,兵馬已從最初的萬餘戰騎增長到四萬餘衆。再加上數月前奉先又得張邈、張超和王楷等人相助,不僅盡得陳留三萬精兵,還整編了各郡縣數萬兵馬。如此算下來,如今奉先手中至少有十萬大軍,甚至更多。如此以來,奉先出兵三萬參加會盟卻是有些說不過去,稍欠誠意呀!奉先以爲然否?”

————————————()

第211章 龍爭虎鬥之馬超首戰第207章 司徒好顏面,奉先忿難平第466章 上將愁有苦難言第8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210章 宿世之敵第152章 芳菲欲度第277章 兵戈未息收良將第64章 片言化干戈第233章 婚禮進行時第100章 收武威,名震西涼第792章 大獲全勝第949章 恩威並重,興師伐罪第191章 鐵陀戰槍王第55章 天高地闊第878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173章 平川之鐵騎築神州第839章 海鮮生猛第502章 無懈可擊劇終變第961章 殺破狼,物歸原主特別鳴謝第666章 心灰意冷落魂鍾第135章 黃沙嶺,三軲戰桓飛(二)第615章 孫策挑戰呂奉先第258章 仲穎隕落(中)第409章 惡俗的偶遇第769章 雕蟲小技第797章 落難故人情第611章 處心積慮白眼狼第292章 十年恩情一朝喪第234章 婚禮進行時(下)第89章 戰韓遂,野人兇猛(五)第468章 險象環生魂未定第836章 滿招損謙受益第100章 收武威,名震西涼第17章 賞罰有道第191章 焦頭爛額的曹孟德第831章 亡漢室者李賊也第213章 龍爭虎鬥之陷陣軍魂第188章 無瑕掌摑老匹夫第956章 殺破狼,諸葛掌軍第1000章 如夢令,一女嫁二夫(下)第360章 平定西涼(上)第41章 雁丘辭第885章 漢中大捷第139章 風浪起,抱薪救火第983章 踏破白狼山缺(續)第2章 神女有夢第644章 內憂外患難成事第176章 再度聯手第592章 道緣由一勞永逸第940章 狼煙起,劍指幽州第15章 收服大鬍子第29章 脣亡齒寒第1章 紅鸞暖帳第654章 冤家路窄眼更紅第524章 功名利祿盡在手第55章 天高地闊第831章 亡漢室者李賊也第477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174章 家有賢妻第206章 死衚衕第517章 劫後重逢情意切第879章 陛下褲襠開了第990章 心飛揚,水師起航第451章 陰差陽錯遭大難第537章 愛美之心人皆有第218章 大勢泱泱第51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10章 霸氣凜然,文昌再戰飛虎第18章 鋒矢後盾第133章 挽狂瀾,立木爲信第705章 一言九鼎第745章 借刀殺人第35章 吃獨食第8章 丹陽精兵第14章 悍將波才第196章 帝王心第82章 隻手遮天破春秋第259章 喋血山河(四)第134章 挽狂瀾,生存之道第844章 得失之道第219章 風生水起第807章 夫人攻略第274章 驍騎縱橫(中)第892章 少天子,揮斥方遒第179章 花枝俏,伉儷佳人第110章 霸氣凜然,文昌再戰飛虎第195章 擎天柱第720章 血性雄風第127章 誅二賊,東山口大捷第949章 恩威並重,興師伐罪第31章 真正的狠人第239章 良辰美景之破城第128章 國之禍,君弱臣強第707章 夤夜暗流(中)第148章 浩瀚沙海有情人第562章 風雲變天下震動第774章 天理自在人心第250章 龍飛鳳舞(一)第36章 權臣董卓
第211章 龍爭虎鬥之馬超首戰第207章 司徒好顏面,奉先忿難平第466章 上將愁有苦難言第8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210章 宿世之敵第152章 芳菲欲度第277章 兵戈未息收良將第64章 片言化干戈第233章 婚禮進行時第100章 收武威,名震西涼第792章 大獲全勝第949章 恩威並重,興師伐罪第191章 鐵陀戰槍王第55章 天高地闊第878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173章 平川之鐵騎築神州第839章 海鮮生猛第502章 無懈可擊劇終變第961章 殺破狼,物歸原主特別鳴謝第666章 心灰意冷落魂鍾第135章 黃沙嶺,三軲戰桓飛(二)第615章 孫策挑戰呂奉先第258章 仲穎隕落(中)第409章 惡俗的偶遇第769章 雕蟲小技第797章 落難故人情第611章 處心積慮白眼狼第292章 十年恩情一朝喪第234章 婚禮進行時(下)第89章 戰韓遂,野人兇猛(五)第468章 險象環生魂未定第836章 滿招損謙受益第100章 收武威,名震西涼第17章 賞罰有道第191章 焦頭爛額的曹孟德第831章 亡漢室者李賊也第213章 龍爭虎鬥之陷陣軍魂第188章 無瑕掌摑老匹夫第956章 殺破狼,諸葛掌軍第1000章 如夢令,一女嫁二夫(下)第360章 平定西涼(上)第41章 雁丘辭第885章 漢中大捷第139章 風浪起,抱薪救火第983章 踏破白狼山缺(續)第2章 神女有夢第644章 內憂外患難成事第176章 再度聯手第592章 道緣由一勞永逸第940章 狼煙起,劍指幽州第15章 收服大鬍子第29章 脣亡齒寒第1章 紅鸞暖帳第654章 冤家路窄眼更紅第524章 功名利祿盡在手第55章 天高地闊第831章 亡漢室者李賊也第477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174章 家有賢妻第206章 死衚衕第517章 劫後重逢情意切第879章 陛下褲襠開了第990章 心飛揚,水師起航第451章 陰差陽錯遭大難第537章 愛美之心人皆有第218章 大勢泱泱第51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10章 霸氣凜然,文昌再戰飛虎第18章 鋒矢後盾第133章 挽狂瀾,立木爲信第705章 一言九鼎第745章 借刀殺人第35章 吃獨食第8章 丹陽精兵第14章 悍將波才第196章 帝王心第82章 隻手遮天破春秋第259章 喋血山河(四)第134章 挽狂瀾,生存之道第844章 得失之道第219章 風生水起第807章 夫人攻略第274章 驍騎縱橫(中)第892章 少天子,揮斥方遒第179章 花枝俏,伉儷佳人第110章 霸氣凜然,文昌再戰飛虎第195章 擎天柱第720章 血性雄風第127章 誅二賊,東山口大捷第949章 恩威並重,興師伐罪第31章 真正的狠人第239章 良辰美景之破城第128章 國之禍,君弱臣強第707章 夤夜暗流(中)第148章 浩瀚沙海有情人第562章 風雲變天下震動第774章 天理自在人心第250章 龍飛鳳舞(一)第36章 權臣董卓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平市| 通榆县| 馆陶县| 微山县| 河源市| 新宁县| 依兰县| 航空| 马关县| 神农架林区| 南和县| 左贡县| 乌拉特前旗| 湟源县| 东乡| 乌苏市| 漳平市| 邓州市| 卢氏县| 鹿泉市| 利辛县| 罗定市| 成武县| 措勤县| 康平县| 鄂尔多斯市| 孟村| 新安县| 兰州市| 建始县| 丰都县| 南汇区| 长宁县| 惠东县| 柞水县| 涞水县| 洪湖市| 丰镇市| 济源市| 合山市| 古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