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49章 恩威並重,興師伐罪

——————————————

兩個月時間悄然過去,幽州依然是寒風咆哮,白雪皚皚。

半個月前,第一批從長安抽調過來的文官抵達易京,遂被郭嘉派遣到各郡接管政務。

與此同時,公孫瓚及幽州主要僚屬的家眷也被送往長安,幽州軍一部分將領隨行同往,他們將被安插在西涼軍中繼續擔任將領。不過,他們之中的大多數人都不在主力戰營任職,而是外放至西涼轄下各郡擔任守城副將或小校,隸屬郡府兵序列,大多都在後方,基本上遠離戰場,可以享清福了。

對此,很多被調離的幽州將領並無異議,欣然接受,或許他們已經厭倦征戰廝殺,早就期盼著安安穩穩過日子的舒坦生活。也有一小部分將領對此頗爲不滿,但他們位卑言輕,敢怒不敢言,只得服從安排,往後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就會慢慢收心,漸漸適應新的環境。

在梳理幽州政務的同時,公孫瓚麾下兵馬重新集結整編。此次整編幽州軍由郭嘉全權負責,他將整編工作分爲三步。首先調離一部分中高級將領,打亂軍隊序列,再從趙雲、李摯、張遼和張燕帳下抽調將領補充進去。

其次,整合騎兵和步軍。騎兵全部納入西涼鐵騎當中,而後再從武威營、飛燕輕騎和無雙鐵騎三營當中抽調將士,重新組成一支鐵騎,名曰“幽州鐵騎”,即幽州營。新組建的幽州營名爲幽州鐵騎。實際營中七成以上的將士都是西涼鐵騎;全營暫編爲兩萬輕騎,由飛燕輕騎副統領徐晃擔任主將統領,嚴綱擔任副將副統領,田豫擔任參軍。騎兵整編完成後,步軍與閻柔所部、西涼軍兩萬郡府兵混編成軍。從中篩選五萬甲士組建武銳營;由陷陣營統領高順暫領主將之職,閻柔爲副將副統領,糜竺爲參軍。

自此,西涼軍擁有三支“武“字營步軍,分別是:武卒營、武衛營和武銳營。三營將士全是步軍,各營滿編滿員五萬甲士。共計十五萬步軍。

郭嘉整合幽州軍的最後一步,便是重新安排公孫瓚帳下部將。田楷被委以重任,出任幽州別駕;單經出任代郡守將,幽州長史關靖出任上谷郡丞

??鮮于銀調入張遼帳下爲中郎將,鮮于輔調到張燕帳下擔任中郎將,齊周調入趙雲帳下爲萬夫長。

此外。公孫瓚帳下其他將領悉數調離幽州,要麼送往長安由李玄重新安置,要麼調入幷州擔任守將或都尉。

爲了確保此次整編平穩過渡,公孫瓚說服心懷不忿的將領,促使其起行離開幽州,服從軍令調動。除了將領安置頗爲麻煩之外,整編幽州兵馬則十分順利。令行禁止,短短一個月內便完成整編。

整整一個冬天,在外人看來幽州境內平靜無波,實際上幽州已然完成交接,悄然易主。整合幽州軍結束後,李利任命郭嘉暫代幽州刺史之職,田楷爲別駕,糜竺爲幽州長史。一切都在有條不紊中穩步推進,幽州迎來新局面,李利入主幽州。東北邊境的蠻夷部落迎來了蓄勢待攻的西涼大軍。

這一日,李利在中軍大帳內與公孫瓚飲酒敘話。時至今日,他們倆已是主臣有別,可李利卻一如既往地厚待公孫瓚,時常邀他赴宴敘談;數月來一直如此。待他之厚無以復加。

現如今,公孫瓚依舊是前將軍,位比三公,參贊軍機,地位超然,在西涼軍中僅次於車騎將軍李傕,凌駕於西涼衆將之上。唯一不同於以往的是,他的子女家眷被送往長安安置,而他也從一方霸主降爲人臣,頭上多了一個主公。除此之外,基本上沒有太大變化,一如往常。當然了,最重要的是他現在手中沒有兵權,屬於有名無實的位比三公的前將軍。而他要想重新獲得兵權,就必須博得李利的信任,否則一切都是徒然。

“嗵嗵”的腳步聲響傳進中軍大帳,李利與公孫瓚聞聲後放下酒樽,擡眼看向帳門外。但見李摯快步走進大帳,躬身稟報道:“稟主公,刺史府送來急報,半個時辰前,原幽州長史關靖夥同代郡守將單經大鬧刺史府。關靖聲稱刺史郭嘉處事不公,打擊報復,無故將他貶爲上谷郡丞;而與他一起鬧事的單經也不願前往代郡任職,公然討要漁陽太守之職。”

“哦?”李利愕然應聲,輕輕捋著頜下寸餘長的青須,扭頭看了公孫瓚一眼,隨之沉思不語。

公孫瓚神色大變,勃然大怒道:“豈有此理!大鬧刺史府,公然討要官職,他們簡直膽大包天,目無主公!如此狂妄之徒,理應重處嚴懲,明正典刑亦不爲過!”

李摯聞言後,接聲答道:“公孫將軍請息怒,末將還有下情稟報。關靖、單經二人大鬧刺史府之後,此時郭嘉也如公孫將軍一般怒不可遏,當即下令將二人羈押,待稟明主公之後再行懲處。不料單經將軍當堂反抗,揮劍相向

??遂被嚴綱將軍當堂斬殺,關靖亦在混戰中被親兵誤殺,二人相繼身亡。剛剛刺史郭嘉派人前來稟報此事,請主公前往刺史府處理此事。”

“啊!他二人都死啦?”公孫瓚聞言後大驚失色,驚呼一聲,遂自覺失禮便再不贅言。

李利眉頭微蹙,一臉慍色,思索片刻後扭頭對公孫瓚問道:“伯圭對此事有何看法?想到什麼說什麼,無須顧忌,直言無妨。”

“這

??”公孫瓚遲疑一聲,思量著說道:“此等目無主上之事何須多說,必須予以嚴懲。此二人死有餘辜,軍師在這件事情上並無過失,末將對此沒有異議。”

“嗯,既然伯圭兄都這麼說了,那此事就這麼辦吧。”李利微微頷首,遂對李摯吩咐道:“命令郭嘉妥善處理後事,賜予關靖、單經二人關內侯爵位,以侯爵之禮厚葬,並安撫其家眷。此後再有諸如此類的事情發生,一律殺無赦!去吧。”擺手示意李摯退下。

待李摯走後,李利心有所感地對公孫瓚說道:“從這件事上不難看出,伯圭兄帳下將領心懷不滿者不在少數,往後還需伯圭兄多多費心。”一邊說著話,李利一邊給公孫瓚斟上一盞酒,以示謝意。

公孫瓚連忙躬身施禮,滿臉歉意地道:“這都是末將之前馭下不嚴,方有今日之禍,還請主公寬宥恕罪。”

李利輕輕搖頭,微笑道:“伯圭兄無需自責。亂世當中人心叵測,貪婪成性、得寸進尺者比比皆是,怨不得伯圭兄。如今冬去春來,我幽州又將面臨嚴峻考驗,一場大戰正在緊鑼密鼓的醞釀當中,想來不久之後便會如期而至。屆時,還需伯圭兄鼎力相助,你我二人並肩作戰,定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力求一舉蕩平烏桓蠻夷!”

公孫瓚神情一動,急聲道:“主公從何而知大戰臨近,不知此事確否?”

李利微微頷首,高深莫測地笑道:“此事不會有錯。據說去歲寒冬,冀州袁紹派出兩路使者,一路前往烏桓、鮮卑部落,另一路去了荊州。想來袁紹此舉必有所圖,至於究竟是何陰謀,目前還不得而知。但眼下已是春季,一切圖謀都將在未來幾個月揭曉,我等儘可拭目以待。”

話音未落,但見剛剛離去的李摯又走進大帳,雙手奉上一疊信帛,恭聲道:“這是細作剛剛傳來的消息,淮南戰場驚變

??

時間無情流淌,轉眼已是冬去春來。

公元198年二月下旬,長沙太守張羨聯合零陵、桂陽二郡太守反叛劉表,率領叛軍迅速攻佔荊南各郡縣。至三月底,張羨率領三郡叛軍割據荊南,擁兵數萬,大肆招兵買馬,積極擴充勢力,厲兵秣馬,虎視眈眈,兵鋒直指荊北襄陽,對荊州治所造成極大威脅。

出征淮南的劉表聞訊後大驚失色,當即率領大軍撤出淮南戰場,馬不停蹄地趕回荊州,率軍平叛。與此同時,荊州水師也迅速返回,經水路攻打荊南叛軍。如此水陸並進,兩路夾擊荊南叛軍,短短半個月便穩住局勢,遏制住了張羨叛軍的進攻勢頭。

然而接下來的戰事卻陷入僵持,張羨叛軍甚爲頑強,節節抵抗,致使劉表大軍久攻不下。隨之平叛大軍進攻受挫,戰事膠著,相持不下。至此,劉表大軍被牽制在荊州境內,無法開赴淮南戰場,使得如火如荼的淮南戰事陷入停滯狀態,讓深陷絕境的袁術得以喘息之機,爲整個討袁之戰徒增變數,局勢愈發混亂,晦暗不明。

三月中旬,大將軍李利下令劉表出兵淮南、征討袁術,被劉表以荊南叛亂未平爲由婉言拒絕。隨後,李利惱羞成怒,頒佈討袁盟主令,公然指責劉表推諉搪塞,置漢室危亡於不顧,背信棄義,數典忘宗,枉爲漢室宗親。在聲討劉表的同時,李利派遣鎮東將軍波才率領五萬大軍突襲荊州南陽郡;並頒佈大將軍令昭告天下,半月內出兵十萬,討伐淮南袁術。

伴隨大將軍令傳遍天下,西涼軍正式介入淮南和幽州兩大戰場。在幽州戰場上,西涼軍號稱出兵二十萬;在淮南戰場上出兵十萬,另有五萬步軍悄然逼近南陽。至此,西涼軍相繼出兵三十五萬投入到中原戰場,由此開啓了西涼軍東進中原的序幕。

————————————————————

第415章 不速之客不請自來第51章 半夜敲寡婦門第983章 踏破白狼山缺(續)第132章 風雷動,驍騎出徵第271章 虎嘯破城第436章 中山之行——正果第969章 浪淘沙,返璞歸真第447章 推波助瀾不遺力第43章 蔡老夫子第652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四)第289章 戰幕第525章 美人垂憐閨房話第938章 討二袁,卸磨殺驢第846章 飛練仙蹤第155章 雙飛燕,金猊尋主第112章 半壁江山第304章 閃電金刀第931章 弄潮頭,喜憂參半第856章 明珠點絳脣第282章 自古梟雄無庸者第596章 風吹草低見牛羊第2章 神女有夢第693章 攻城、攻城!第827章 陳倉之戰2第287章 劍拔弩張第208章 一字破天第248章 今夜無眠(下)第196章 帝王心第167章 陌上桑,孔明受辱第812章 杏林煮酒第595章 套馬桿誰主沉浮第646章 故布疑兵迷人眼第479章 如影隨形顯殺機第168章 紅顏劫,家和萬事興第829章 隱世妖嬈第206章 死衚衕第7章 叔侄第127章 誅二賊,東山口大捷第591章 秋雨行整戈待旦第253章 龍飛鳳舞(四)第227章 龍爭虎鬥之煙消雲散第165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下)第32章 二虎競食第493章 雙雄對戰兩夏侯第117章 捉馬兒,李摯建功第930章 兄弟情,一生無悔第94章 假道伐虢第41章 冷豔寡婦第50章 一張好人臉第485章 一心多用霸王姿第898章 虎豹騎,治世能臣第274章 驍騎縱橫(中)第413章 用人之道第847章 白雪凝瓊貌第277章 兵戈未息收良將第586章 父子兵揮斥萬軍第850章 破羌道一敗再敗第200章 怒斥王允第650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二)第26章 破陣子第837章 以管窺天第556章 大戰前餘波未消第147章 共度時艱穩軍心第202章 赤兔神駿辱文昌第445章 自取其辱莫欺老第991章 殺青州,雷霆之怒第32章 二虎競食第808章 夫人攻略第643章 一擊致命劫糧王第4章 烏雲壓城第69章 滕氏雙雄第153章 芳菲欲度(續)第148章 浩瀚沙海有情人第74章 郭嘉一語定乾坤第600章 聞密報夤夜驚雷第636章 虛以委蛇第3章 襄王無情第105章 白門樓下第415章 不速之客不請自來第125章 東山口,文昌戰諸侯(四)第223章 龍爭虎鬥之狼嚎虎嘯第39章 東陽谷第752章 龍驤狼騎第30章 弄巧成拙第773章 張良計,過牆梯第106章 多行不義第136章 士別三日刮目相待第231章 別人看星星,我只看月亮第596章 風吹草低見牛羊第896章 起漣漪,執天下牛耳第288章 大風起兮第132章 無月夜,橫戟立馬(下)第279章 午夜驚悚鎮虓虎第511章 榮辱一體兩心知第85章 長安不見使人愁第643章 一擊致命劫糧王第140章 龍驤合圍,無雙遁走第66章 無法無天第168章 將相和,養癰遺患
第415章 不速之客不請自來第51章 半夜敲寡婦門第983章 踏破白狼山缺(續)第132章 風雷動,驍騎出徵第271章 虎嘯破城第436章 中山之行——正果第969章 浪淘沙,返璞歸真第447章 推波助瀾不遺力第43章 蔡老夫子第652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四)第289章 戰幕第525章 美人垂憐閨房話第938章 討二袁,卸磨殺驢第846章 飛練仙蹤第155章 雙飛燕,金猊尋主第112章 半壁江山第304章 閃電金刀第931章 弄潮頭,喜憂參半第856章 明珠點絳脣第282章 自古梟雄無庸者第596章 風吹草低見牛羊第2章 神女有夢第693章 攻城、攻城!第827章 陳倉之戰2第287章 劍拔弩張第208章 一字破天第248章 今夜無眠(下)第196章 帝王心第167章 陌上桑,孔明受辱第812章 杏林煮酒第595章 套馬桿誰主沉浮第646章 故布疑兵迷人眼第479章 如影隨形顯殺機第168章 紅顏劫,家和萬事興第829章 隱世妖嬈第206章 死衚衕第7章 叔侄第127章 誅二賊,東山口大捷第591章 秋雨行整戈待旦第253章 龍飛鳳舞(四)第227章 龍爭虎鬥之煙消雲散第165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下)第32章 二虎競食第493章 雙雄對戰兩夏侯第117章 捉馬兒,李摯建功第930章 兄弟情,一生無悔第94章 假道伐虢第41章 冷豔寡婦第50章 一張好人臉第485章 一心多用霸王姿第898章 虎豹騎,治世能臣第274章 驍騎縱橫(中)第413章 用人之道第847章 白雪凝瓊貌第277章 兵戈未息收良將第586章 父子兵揮斥萬軍第850章 破羌道一敗再敗第200章 怒斥王允第650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二)第26章 破陣子第837章 以管窺天第556章 大戰前餘波未消第147章 共度時艱穩軍心第202章 赤兔神駿辱文昌第445章 自取其辱莫欺老第991章 殺青州,雷霆之怒第32章 二虎競食第808章 夫人攻略第643章 一擊致命劫糧王第4章 烏雲壓城第69章 滕氏雙雄第153章 芳菲欲度(續)第148章 浩瀚沙海有情人第74章 郭嘉一語定乾坤第600章 聞密報夤夜驚雷第636章 虛以委蛇第3章 襄王無情第105章 白門樓下第415章 不速之客不請自來第125章 東山口,文昌戰諸侯(四)第223章 龍爭虎鬥之狼嚎虎嘯第39章 東陽谷第752章 龍驤狼騎第30章 弄巧成拙第773章 張良計,過牆梯第106章 多行不義第136章 士別三日刮目相待第231章 別人看星星,我只看月亮第596章 風吹草低見牛羊第896章 起漣漪,執天下牛耳第288章 大風起兮第132章 無月夜,橫戟立馬(下)第279章 午夜驚悚鎮虓虎第511章 榮辱一體兩心知第85章 長安不見使人愁第643章 一擊致命劫糧王第140章 龍驤合圍,無雙遁走第66章 無法無天第168章 將相和,養癰遺患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中县| 新绛县| 自治县| 吉林省| 清远市| 长岛县| 宁武县| 麻江县| 共和县| 彝良县| 平度市| 安康市| 平湖市| 盐亭县| 华阴市| 中西区| 山西省| 灌南县| 安平县| 贵溪市| 漳浦县| 合江县| 阿克苏市| 太谷县| 香港| 拉孜县| 敦煌市| 凯里市| 西安市| 五家渠市| 永仁县| 云南省| 南江县| 平舆县| 汉寿县| 静安区| 卢龙县| 青神县| 乌拉特前旗| 文化| 宁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