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96章 起漣漪,執(zhí)天下牛耳

【感謝:書友亂看天下書月票支持,多謝!】

————————————

";哦?";眼見鞠義言之鑿鑿,語氣強硬,完全是一副不容置疑的口吻,袁紹眉頭微蹙,眉宇間呈現(xiàn)難以掩飾的慍色,儼然是盛怒之前的徵兆.

然而袁紹卻深吸一口氣,強行壓下怒火,沉聲道:";上將軍何以如此篤定迎駕之事?須知本將軍與李賊截然不同,不可相提並論.李賊出身卑賤,妄自尊大,目中無人,因此他可以毫無顧忌地爲所欲爲.然則本將軍出身世家,祖上四世三公,世受皇恩,世代忠良,豈可與李利豎子一語概之?";

語氣雖然不善,頗有斥責之意,但袁紹心裡卻是另一番感受,因爲鞠義有一句話說到他心裡去了.那就是李利正是憑藉掌控天子和百官迅速崛起,繼而一發(fā)不可收拾,以至於強大到今天這種地步,穩(wěn)居天下諸侯之首,當之無愧的當世第一霸主.

而李利今日之地位正是袁紹夢寐以求的生平夙願,故而鞠義所言令他頗爲意動,只是鞠義其人居功自傲,話語太過生硬,語氣更是刺耳,這讓他極爲不喜.這就使得袁紹縱然有心接受諫言,也不會給鞠義好臉色,否則他冀州之主的威嚴何在,顏面何存?

看到袁紹非但不納己見,反而厲聲詰責,鞠義心裡頓時涼半截,無語地仰頭望著大堂中央的橫樑,失望之極.

但是,袁紹的問話不能不答,否則就是輕視主公,此乃大逆之罪,等同於謀反.因此,稍稍平復心情後,鞠義道:";主公出身尊貴,李賊自是不能與主公同日而語.然.此一時彼一時,今時今日的李利早已位極人臣,凌駕於三公之上,實力強大.實爲天下諸侯都不能也不敢忽視的諸侯中的霸主.因此,各路諸侯出身如何已不重要

??";

意識到自己又說錯話了,鞠義當即噤聲,不敢擡頭察看袁紹臉上的表情.袁氏一門四世三公,此乃袁紹最引以爲傲的榮勳,也是他招募文臣武將的最大倚仗,豈可妄議?因此鞠義話一出口便意識到失言了,話音戛然而止,但不該說的話還是說出去了,後悔也已爲時已晚.

";末將失言.請主公責罰.然則,末將還是堅持出兵迎接天子和百官,還請主公明斷!";該說的不該說的都說了,鞠義索性硬著頭皮一口氣把話說完,如何抉擇全憑袁紹決斷.

";哼!";袁紹滿臉陰沉地冷哼一聲.眸光灼灼地注視著鞠義,眼角掠過一抹厭惡之色,卻並未怒聲訓斥.顯然他有所顧忌,眼下正值多事之秋,戰(zhàn)事頻發(fā),正是用人之際,任憑他如何厭惡鞠義自恃功高而居功自傲.卻仍舊不能輕易懲處.縱有百般不喜也必須隱忍,因爲鞠義確實是個將才,剿滅幽州公孫瓚還得靠他,實爲冀州軍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主公息怒.上將軍心直口快,此乃無心之失,主公雅量高致.不拘小節(jié),斷然不會因此而責罰上將軍.況且,上將軍統(tǒng)兵有方,百戰(zhàn)不殆,對主公素來忠心耿耿.乃我等有目共睹.換言之,幕府議事,本就是各抒己見,言錯無過,否則誰人還敢諫言.不知主公意下如何?";正當袁紹試圖找個臺階借坡下驢之際,堂下便有人及時會意,立即起身出列插話,打破眼前僵局.此人就是屈居郭圖之後的別駕從事,機智多謀的許攸許子遠.

許攸跟隨袁紹多年,弱冠之齡就與袁紹,袁術和曹操三人一起廝混,因此對袁紹的性格秉性,喜好憎惡摸得清清楚楚,說是瞭如指掌亦不爲過.本來,司隸大戰(zhàn)後他完全有資格取代田豐空缺的職位,晉升冀州別駕,卻不料郭圖死裡逃生之後立刻投向大公子袁譚帳下,於是在袁譚多方周旋之下,別駕之位被郭圖捷足先登,硬生生騎在許攸頭上.

爲此,許攸憤恨難平,連續(xù)半個月都在生悶氣,以致氣大傷身,大病一場.好在袁紹依舊對他信任有加,時常問計於他,這讓許攸稍稍得到一些安慰,重新振作起來.但是,此事一出,許攸和郭圖便勢成水火,處處爭鋒相對,明爭暗鬥異常激烈,儼然是勢不兩立,欲將對方置之死地而後快.可惜的是兩人都不是善茬,想要徹底打倒對方談何容易,爭鬥至今依然未分勝負.

值得一提的是,許攸之所以爭不過郭圖,並不是他謀略不及郭圖,而是因爲他自始至終都只忠心於袁紹,對袁紹的幾個兒子素來一視同仁,不偏不倚.正因如此,他和郭圖的爭鬥當中一直佔據(jù)不了上風,始終被郭圖壓制著,這令他苦惱不已,卻又無可奈何.

眼見許攸出來說情,袁紹正好借個臺階下來,沉聲道:";罷了,上將軍也是出於公心,有情可原.然,上將軍日後還須慎言慎行,出言犯上,可不是爲人臣子的本份.";這句話就是鞠義的警告.

由此不難看出袁紹已經(jīng)對鞠義甚爲不喜,此番不過是形勢所逼,暫時隱忍罷了.只可惜鞠義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或者說他根本不認爲自己有錯,反而認爲袁紹太過斤斤計較.而這一切之所以會這樣,追根究底,還是因爲袁紹沒能徹底降服鞠義,令其心生畏懼;否則鞠義焉敢如此大膽,敢在大堂議事上出言造次.讓袁紹最爲尷尬的是,他屢屢率軍出征,卻屢戰(zhàn)屢敗,反觀鞠義則是屢屢以弱勝強.[,!],連戰(zhàn)連捷;兩相對比,霍然是主弱臣強.如此以來,鞠義功高震主之勢已成,若還不知收斂,其下場如何是不言而喻的.

待袁紹話音落下,許攸信步走到階下,面帶笑意地道:";上將軍雖言語失當,然其諫言卻是上上之策,實爲可取.李賊強盛至此,最大倚仗的便是天子和百官,口銜天憲,執(zhí)天下之牛耳,天天向各路諸侯催餉繳貢,肆意討伐各方勢力.佔盡大義之名.因此,短短數(shù)年間,李賊麾下招納了一大批文臣武將,並強行將各州各郡的名士大儒招進長安.爲其所用.

衆(zhòng)所周知,西涼本是苦寒之地,糧草緊缺,商旅不興,卻假借天子之名私立雍州,分而治之,經(jīng)過一連串的手段使其硬生生渡過難關,並開闢了西域商道,使得李賊治下各州郡日益繁榮,糧草睏乏的狀況得到極大緩解,百姓生活趨於富足.現(xiàn)如今李賊兵強馬壯.糧草充足,軍械齊備,去年夏天更是兵不血刃地奪取漢中,輕而易舉將漢中九縣和葭萌關納入麾下,攻入益州已成定局.只需等待時機而已.這一切都是因爲他掌控著天子和百官,可以肆意尋找藉口討伐其他諸侯,而我等只能坐視他一天天發(fā)展壯大,卻無可奈何,唯有徒然哀嘆.";

說到這兒,許攸語氣一頓,話鋒陡轉:";但是.此次天子和百官逃離長安,就預示著李賊快速發(fā)展的勢頭就此終止,再無倚仗.自此以後,西涼軍只會江河日下,逐漸衰亡,卻不會再有寸進,最終被我等徹底覆滅.與此同時.天子和百官回到洛陽後,勢必還得依靠實力強大的諸侯輔佐其穩(wěn)固帝位,否則天下羣雄誰會聽從天子詔令.而這就是我等稱霸中原的絕好機會,迎接天子移駕鄴城,被主公所掌控.而後挾天子以令諸侯,執(zhí)天下之牛耳,迫使各路諸侯年年納糧,歲歲朝貢.如此一來,在下敢斷言,不出十年,主公便可廓清寰宇,問鼎江山!";

";許攸妖言惑衆(zhòng),實屬無稽之談!";許攸說完話後開口大笑,可還未笑出聲便被身後傳來的一聲大喝嚇得嚥了回去,噎得他直翻白眼,臉頰潮紅,好不難受.扭頭一看,霍然看到審配起身出列,大步走到身後.

";審配,許某所言如何妖言惑衆(zhòng)了?今日你若說不清楚,許某與爾誓不甘休!";許攸火冒三丈地指著審配怒斥道.

面對許攸的指責,審配面不改色心不跳,對袁紹躬身一禮,恭聲道:";正如主公方纔所言,主公與李賊不可相提並論.主公出身名門,袁氏一族四世三公,世代忠良,世受皇恩,豈可效仿李賊脅迫天子,如此豈不招人非議,遭世人唾棄?何況,李賊專美於前,我等豈可拾人牙慧?

換言之,倘若主公迎天子和百官移駕冀州,試問往後我等臣下是遵照天子詔令還是遵奉主公號令?若遵照天子詔令,主公又將置於何地;如不奉天子詔令,主公又待天子和百官如何,莫非直接殺掉他們麼?如此兩難之舉,我等爲何還要自尋煩惱,徒增是非呢?故而,在下不贊同出兵迎接天子和百官,不奉詔!";

";汝鼠目寸光,只顧眼前利益,實爲誤主誤國之言!";許攸怒不可遏地怒斥道.

罵完審配後,許攸正欲勸說袁紹莫聽審配片面之詞,卻見袁紹捋著鬍鬚,似乎頗爲意動.頓時,許攸便不敢再說了,因爲他太瞭解袁紹了,眼前這般情形就說明他已經(jīng)有決定了,或者說心意已決.

然而,這時偏偏有一人起身出列,朗聲道:";稟主公,審配所言確實有失偏頗,實爲謬言耳.天子者,國之神器也,豈可輕言棄之?誠然,主公出身世家,世受皇恩,然則袁氏先祖爲大漢王朝嘔心瀝血,死而後已之所得,此乃應得的賞賜,否則歷朝歷代的先皇先帝怎會輕易賞賜臣下官爵?主公先祖哪一個不是對大漢立下偌大功勳,正因爲他們有大貢獻,所以纔有賞賜.而所有的賞賜都是,功勳在前,賞賜在後,份所應得,並不虧欠皇室一絲一毫的恩惠.

而今,主公費盡心力打下冀州基業(yè),與天子,百官何干,爲何要對他們禮讓有加?因此,我等此番迎接天子和百官,只需善待他們即可,卻無須過於忍讓,更不用聽他們發(fā)號施令.一旦天子在手,世人如何議論便由不得他們了,而是全憑主公一言而決,這就是所謂的口銜天憲.而後,挾天子以令諸侯,掌天下權柄,佔據(jù)大義之名,遠交近攻,假以時日便可成就千秋霸業(yè).故此,在下建議主公奉詔,並且還須儘早調(diào)集大軍出發(fā),宜早不宜遲,遲則生變.事態(tài)緊急,懇請主公不可遲疑,速做決斷!";

";呃?";許攸驚疑不定地看著義正詞嚴的郭圖,心中驚詫不已.他是萬萬沒想到,關鍵時刻自己的冤家對頭郭圖竟然沒有唱反調(diào),反倒站出來幫他說話,極力主張奉詔迎駕.真是咄咄怪事,郭圖這是唱的哪一齣啊?

正當許攸百思不得其解之時,袁紹長身而起,朗聲道:";我意已決,奉詔出兵迎接天子和百官移駕冀州!";

————————————————————

第220章 龍爭虎鬥之雙雄合璧第129章 風雷動,巾幗鬚眉第64章 片言化干戈第949章 恩威並重,興師伐罪第161章 繞指柔,大勢所趨第255章 千秋功業(yè)一念間第494章 坐觀雷電晚來風第967章 清涼雨,百密一疏第881章 摟草打兔子第647章 安邑兵敗大渡河第287章 劍拔弩張第241章 漢末無間道第245章 驅虎吞狼(七)第74章 五虎爭鋒(下)第122章 紅杏枝頭春意鬧第871章 揚眉吐氣第264章 斬盡殺絕(上)第726章 霧裡看花第288章 大風起兮第472章 兇殘示威風雲(yún)變第369章 鴛鴦戲水第786章 戰(zhàn)火連天第443章 趾高氣揚袁二郎第701章 夜色撩人第204章 立鼎五第135章 黃沙嶺,三軲戰(zhàn)桓飛(二)第80章 屹立不倒的後盾第70章 十面埋伏第362章 平定西涼(下)第49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321章 殘陽血之兩軍奪旗第935章 帝祚薨,曠世雄主第376章 姦情敗露第135章 黃沙嶺,三軲戰(zhàn)桓飛(二)第749章 我拿冀州賭江山第821章 帝王心術(續(xù))第90章 福禍相依短歌行第997章 醉江南,鐵馬冰河第357章 情殤第400章 以命搏命第471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第271章 披荊斬棘(二)第294章 西涼雛虎第180章 董卓,你坑我!第738章 恩怨分明第792章 大獲全勝第270章 披荊斬棘(一)第84章 總爲浮雲(yún)能蔽日第494章 坐觀雷電晚來風第16章 雷霆掃穴第472章 兇殘示威風雲(yún)變第529章 世事紛擾人心亂第421章 常山趙子龍第402章 土匪也不容易第295章 恩怨糾纏第772章 天崩地裂第339章 守得雲(yún)開見月明第535章 猛虎落水遭蝦戲第550章 段仲明落地驚魂第916章 獻良謀,將計就計第395章 許家莊第315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5第699章 釜底抽薪第969章 浪淘沙,返璞歸真第113章 平激憤,桓飛割愛(上)第886章 地勢坤,厚德載物第261章 禍國殃民第269章 葛家坡,風雲(yún)變幻第948章 魚龍舞,漢人本色第792章 大獲全勝第650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二)第414章 身份尊貴第822章 塵埃落定第29章 脣亡齒寒第122章 東山口,文昌戰(zhàn)諸侯(一)第372章 恩情難償(續(xù))第138章 驚魂未定,無雙鐵騎第823章 天地變色第64章 片言化干戈第609章 鳳鳴鶴唳戰(zhàn)雲(yún)稠第768章 咫尺天涯第5章 別部司馬第471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第245章 驅虎吞狼(七)第493章 雙雄對戰(zhàn)兩夏侯第253章 老樹新枝第826章 陳倉之戰(zhàn)第8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10章 霸氣凜然,文昌再戰(zhàn)飛虎第230章 虎口拔牙第694章 生死鏖戰(zhàn)第296章 五步蛇段煨第281章 江山美人第257章 喋血山河(二)第154章 觀烽火,鐵騎圍城第734章 天下第一戰(zhàn)將第350章 漢陽之戰(zhàn)(二)第440章 中山之行——媒公第162章 攘外安內(nèi),馬場傳喜訊第896章 起漣漪,執(zhí)天下牛耳
第220章 龍爭虎鬥之雙雄合璧第129章 風雷動,巾幗鬚眉第64章 片言化干戈第949章 恩威並重,興師伐罪第161章 繞指柔,大勢所趨第255章 千秋功業(yè)一念間第494章 坐觀雷電晚來風第967章 清涼雨,百密一疏第881章 摟草打兔子第647章 安邑兵敗大渡河第287章 劍拔弩張第241章 漢末無間道第245章 驅虎吞狼(七)第74章 五虎爭鋒(下)第122章 紅杏枝頭春意鬧第871章 揚眉吐氣第264章 斬盡殺絕(上)第726章 霧裡看花第288章 大風起兮第472章 兇殘示威風雲(yún)變第369章 鴛鴦戲水第786章 戰(zhàn)火連天第443章 趾高氣揚袁二郎第701章 夜色撩人第204章 立鼎五第135章 黃沙嶺,三軲戰(zhàn)桓飛(二)第80章 屹立不倒的後盾第70章 十面埋伏第362章 平定西涼(下)第49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321章 殘陽血之兩軍奪旗第935章 帝祚薨,曠世雄主第376章 姦情敗露第135章 黃沙嶺,三軲戰(zhàn)桓飛(二)第749章 我拿冀州賭江山第821章 帝王心術(續(xù))第90章 福禍相依短歌行第997章 醉江南,鐵馬冰河第357章 情殤第400章 以命搏命第471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第271章 披荊斬棘(二)第294章 西涼雛虎第180章 董卓,你坑我!第738章 恩怨分明第792章 大獲全勝第270章 披荊斬棘(一)第84章 總爲浮雲(yún)能蔽日第494章 坐觀雷電晚來風第16章 雷霆掃穴第472章 兇殘示威風雲(yún)變第529章 世事紛擾人心亂第421章 常山趙子龍第402章 土匪也不容易第295章 恩怨糾纏第772章 天崩地裂第339章 守得雲(yún)開見月明第535章 猛虎落水遭蝦戲第550章 段仲明落地驚魂第916章 獻良謀,將計就計第395章 許家莊第315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5第699章 釜底抽薪第969章 浪淘沙,返璞歸真第113章 平激憤,桓飛割愛(上)第886章 地勢坤,厚德載物第261章 禍國殃民第269章 葛家坡,風雲(yún)變幻第948章 魚龍舞,漢人本色第792章 大獲全勝第650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二)第414章 身份尊貴第822章 塵埃落定第29章 脣亡齒寒第122章 東山口,文昌戰(zhàn)諸侯(一)第372章 恩情難償(續(xù))第138章 驚魂未定,無雙鐵騎第823章 天地變色第64章 片言化干戈第609章 鳳鳴鶴唳戰(zhàn)雲(yún)稠第768章 咫尺天涯第5章 別部司馬第471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第245章 驅虎吞狼(七)第493章 雙雄對戰(zhàn)兩夏侯第253章 老樹新枝第826章 陳倉之戰(zhàn)第8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10章 霸氣凜然,文昌再戰(zhàn)飛虎第230章 虎口拔牙第694章 生死鏖戰(zhàn)第296章 五步蛇段煨第281章 江山美人第257章 喋血山河(二)第154章 觀烽火,鐵騎圍城第734章 天下第一戰(zhàn)將第350章 漢陽之戰(zhàn)(二)第440章 中山之行——媒公第162章 攘外安內(nèi),馬場傳喜訊第896章 起漣漪,執(zhí)天下牛耳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禄丰县| 青冈县| 沙洋县| 四川省| 海门市| 屏东县| 宜春市| 青阳县| 庄浪县| 卢湾区| 平舆县| 鄂托克前旗| 冀州市| 札达县| 禹城市| 华阴市| 普兰店市| 山东省| 乐昌市| 博罗县| 沅江市| 韩城市| 松潘县| 新和县| 焉耆| 广德县| 德州市| 五河县| 平陆县| 灵台县| 石渠县| 恩施市| 福建省| 湾仔区| 石狮市| 铁岭市| 张掖市| 县级市| 育儿| 焉耆| 奉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