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04章 立鼎五

————————————

李利一直想等到徹底平定天下之後再行即位,到那時一切自然水到渠成,實至名歸,這是最穩妥的辦法。

爭是不爭,不爭也是爭。只要擁有足夠強大的實力,帝王之位唾手可得,何必如此急不可待?

但是現在看來,局勢真的很嚴峻,李利再次被逼到無路可退的境地。

在此之前,儘管有上萬名文武聯名勸進,但賈詡、郭嘉和李玄等一幫重臣都沒有參與,甚至他們私底下還委婉諫言,實力纔是根本,切不可貪圖虛名。而李利對此深以爲然,認爲自己應該效仿朱元璋“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順其自然方爲上策。

然而此刻賈詡和郭嘉也同諸將一起勸進,這讓李利意識到北魏和南漢的存在,不僅給他造成了巨大壓力,對賈詡、郭嘉等人同樣壓力巨大,迫使他們改變初衷,居然主動勸進。由此不難想象,目前所面臨的形勢何其嚴峻,李利已經被逼到牆角上,退無可退了。

“諸位都起來吧。”心思急轉之中,李利皺著眉頭擡手示意堂下衆人起身,可衆人卻是充耳不聞,仍舊固執地跪拜不起。這是李利麾下文武第一次公然違抗他的命令,形同逼宮。

“臣等恭請主公加尊九五,改元開國!”以賈詡、郭嘉二人爲首的諸將再次齊聲拜道。

李利見狀後,皺起的眉頭反倒舒展開來,臉色愈發平靜,額頭上的三道橫紋隨之隱退,目光深邃的俯視衆人,平心靜氣道:“當今天下。局勢愈發明朗,已成三分之勢。北魏曹操割據河北,厲兵秣馬。實力日益強盛,實爲我西涼軍之心腹大患;荊州劉表建立南漢。挾持江東,割據荊楚,佔據江南半壁,企圖光復漢室江山,虎視中原。而我西涼軍則佔據半壁江山,佔據七州之地,疆域遼闊,擁兵百萬。實力雄厚,傲視羣雄。正因如此,一直以來,孤既不稱王也不稱帝,惟願以我西涼雄師蕩平天下,一統江山。只有這樣,才能稱得上是堂堂正正,實至名歸的君臨天下。”

話音未落,堂下的賈詡接聲道:“主公用心良苦,臣等豈能不知?然則。先有北魏曹操稱帝建國,後有南漢劉表登基扶漢,如此兩方勢力均是佔據大義之名。凝聚軍心和民心,使得舉國上下團結一心,衆志成城。主公慧眼如炬,豈能看不出這兩個王朝的存在,對天下黎民百姓的影響何其之大,近乎無法估量。

而今兩大諸侯王國初立,其影響力還侷限於其割據勢力之內,倘若主公置之不理,日後勢必波及我西涼治下各州各郡。蠱惑人心,動搖我西涼之根基。值此亂世。穩定軍心、安撫民心乃霸業之本,一旦人心喪亂。軍心浮動,便再也無法立足,猶如千里大堤潰於蟻穴一般,大好局面毀於一旦。所以主公不可猶豫,還需當機立斷,即使主公不爲虛名所動,但爲了穩定大局、安撫軍心民心,此時登基稱帝已是大勢所趨,主公理應當仁不讓,君臨天下。”

郭嘉接著賈詡的話茬,恭聲道:“主公方纔也說,如今局勢已是三分天下,而我西涼軍獨佔半壁江山,疆域之大、兵馬之多,比之北魏、南漢疆域和兵馬的總和猶有過之。毫不誇張地說,當下主公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二,獨佔鰲頭,傲視羣雄。然而隨著北魏和南漢相繼建國,無疑是摒棄諸侯割據之名,爲其正名,再不是昔日的亂世諸侯,已然成爲堂堂正正的正義之師。相比之下,我西涼兵強馬壯,實力斐然,但在名義上的卻依然是割據一方的諸侯勢力,與北魏、南漢相比儼然相形見絀,屈居人下,矮了半頭。

長此以往,難保軍心動盪,民心動搖,倘若再有北魏和南漢細作從中作梗,後果將不堪設想,千里大堤潰於蟻穴的悲劇極有可能在我西涼軍中重現。果真如此,我西涼局勢岌岌可危,大好前景亦將就此止步,或如江河日下一墜千里,局面將一發不可收拾,敗亡就在眼前。所以,微臣懇請主公爲大局計,爲全軍百萬將士和千萬黎民百姓而言計,登基稱帝,爲我西涼正名!”

賈詡和郭嘉二人的諫言讓李利心頭劇震,如同醍醐灌頂一般,令他驟然警醒,心中惻然。

正如賈詡和郭嘉二人所言,縱然他李利不稀罕帝王之名,更在意帝王之實,但是他自己不好虛名,不代表麾下一衆文武和治下一千多萬百姓也不需要這個“虛名”。恰恰相反,他麾下文武之所以拋頭顱、灑熱血追隨他打江山,不就是爲了有朝一日能夠拜將封侯、加官進爵,進而封妻廕子,光宗耀祖麼?而他治下百姓也需要歸屬感,需要一個可以依靠的強大且穩固的國家,惟有如此,他們才能真正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才能悉心撫養子女,希望子女將來能有出息,能有出人頭地的那一天。

亂世之中,有國纔有家。否則,數以百萬計的百姓就要飽受戰火荼毒,受盡顛沛流離之苦,幾乎沒有一天安穩日子可過。而這也是國家存在的不容忽視的重要原因。國家不僅僅是政治家統治平民百姓的工具,還寄託著無數人的歸屬感,承載著無數人的美好願望。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就是一個載體,猶如一艘大船,承載著船上所有人的理想和願望;不僅要滿足他們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還要給他們一個遠大的美好憧憬,從而凝聚人心,奮力前行。

現如今,對於李利而言當不當皇帝都無關緊要,實力纔是第一位的。只要擁有足夠強大的實力,稱王稱霸唾手可得,只要他點頭就能實現,因此他將改元開國看得很淡,至於九五至尊、君臨天下之類的虛名更是不值一提,不當吃不能喝,純粹是滿足虛榮心的嚼頭而已,根本不用放在心上。但是隨著賈詡和郭嘉相繼慷慨陳詞,李利終於意識到自己把問題想得太簡單了,只考慮自己的感受,卻忽略了跟隨他打天下的文臣武將的切身利益,忽略了治下一千多萬百姓的歸屬訴求。

一念至此,李利真正意識到,並不是所有事情都以他的意志爲中心,並不是所有人都會跟隨他的意願爲轉移的。一旦涉及大多數人的根本利益,原本如臂使指的麾下文武就會違揹他的意願,轉而以他們自身利益爲中心,迫使西涼軍這艘大船駛向他們所要抵達的方向。

人心向背定成敗,大勢不可逆轉。

眼見堂下諸將衆口一詞,態度前所未有的堅決,從他們身上李利看到了長安文武百官的影子。眼前這一幕絕非偶然,儘管李利沒有親眼看到他們接到長安來信的場景,但他可以肯定,這一定是全軍將領和各州官吏一致推動的結果。之前三番五次的勸進都被李利拒絕了,此刻先登營和飛燕輕騎即將奔赴黑山前線,由他們再次聯名勸進無疑是最佳的途徑。人數不多,攏共三十餘名將領而已,卻態度堅決、立場鮮明,這是逼宮啊!

這一刻,李利明白了,眼前這一幕其實是麾下文臣武將有意給他一個臺階,讓他借坡下驢,見好就收。否則,下一次勸進就不再是三十幾個將領聯名請願了,而是所有文臣武將一擁而上,到那時他纔是真正被逼到死角上,不答應也得答應,再無一絲轉圜的餘地。

“罷了,事已至此,再堅持已毫無意義。”暗自嘆息一聲,李利深吸一口氣,強壓著內心的悸動,再次擡手示意諸將起身,和聲靜氣的說道:“北魏、南漢都已立國,我西涼豈能甘居人後。也罷,孤應下了,孔明西征凱旋之日就是孤君臨天下之時。即刻傳令下去,命李玄組建籌備處,賈詡、郭嘉、魯肅、李儒、周瑜和我叔父李傕等七人共同商議登基事宜,築造祭臺、建造宗廟、修葺皇宮等事宜一律從簡,不得肆意鋪張揮霍。”

“主公英明,臣等叩謝主公!”終於盼到李利鬆口了,堂下諸將如釋重負的長噓一口氣,齊聲叩拜。

看到諸將歡欣鼓舞的神色,李利心中恍然,方纔知道這羣膽敢逼宮的傢伙是死撐著擺出一副長跪不起的架勢,其實他們心裡也沒底,一個個忐忑不安、屏息斂聲,大氣都不敢出,直到此刻纔算是鬆了一口氣。

“罷了。”李利擺手示意衆人起身,遂朗聲道:“登基之事已經提上日程了,然籌備事宜還需一些時日。在此期間,各州郡政務和各營軍務一切如故,不得懈怠,等到登基大典的時間確定下來,必定提前知會爾等。時辰已到,張燕、徐晃你們該起行了。”

“諾,臣等(末將)遵命。”恭聲應諾後,賈詡、郭嘉和張燕等人躬身告退。

然而就在先登營將領相繼離開大堂之時,李利突然長身而起,急聲叫住緊跟在徐晃身後的那人:“站住,卿是何人?”

————————————————————(想知道更多精彩動態嗎?現在就開啓微信,點擊右上方“+”號,選擇添加朋友中添加公衆號,搜索“wang”,關注公衆號,再也不會錯過每次更新!)()

ps:【衷心感謝:書友“jm6677000‘、“蘇州無大將”書友的月票支持,多謝!

強烈推薦:

第233章 婚禮進行時第694章 生死鏖戰第199章 河東行第380章 西征大捷第790章 不歡而散143 黃沙漫道一寸黃土一寸血下第7章 叔侄第554章 將軍府美女如雲第615章 孫策挑戰呂奉先第29章 惡毒賭約第121章 郡府點將,五虎出籠第93章 平分天下第962章 殺破狼,霹靂弦驚第529章 世事紛擾人心亂第473章 兩大諸侯同盟軍第453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594章 馴野馬捷足先登第417章 吟風弄月,同道中人(續)第63章 奉孝救主第295章 恩怨糾纏第477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572章 太聰明自作自受第819章 大變革第61章 文昌戰馬超第31章 壽春城破第122章 紅杏枝頭春意鬧第447章 推波助瀾不遺力第487章 雷電交加兩夏侯第341章 再度西征第55章 天高地闊第307章 殘陽血之戰陣對決2第695章 挑撥離間第450章 黑雷襲人箭雨飛第138章 風浪起,力挽狂瀾第612章 羣雄聚首河內郡第182章 顯神通,上善若水第648章 函谷鏖兵固金湯第211章 未來之星第36章 權臣董卓第935章 帝祚薨,曠世雄主第583章 青狼谷兩軍對壘第559章 一聲輕詢斷人魂第363章 好吃難消化第93章 戰韓遂,再戰馬兒(九)第419章 禍不單行第120章 女修兇猛第575章 大戰起甩手掌櫃第562章 風雲變天下震動第115章 寂寞梧桐覓芳香第295章 恩怨糾纏第421章 常山趙子龍第301章 叔侄對陣(上)第706章 夤夜暗流(上)第387章 幕府名士第577章 千軍破悔之晚矣第558章 國舅有女初長成第53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937章 舉義旗,羣起圍攻第307章 殘陽血之戰陣對決2第73章 五虎爭鋒(上)第284章 運籌帷幄第330章 歡聲笑語第144章 文昌月下追窮寇第152章 禍兮福之所倚第128章 國之禍,君弱臣強第554章 將軍府美女如雲第77章 你們是我的兄弟第759章 梟雄本色第992章 鷓鴣天,亂世奸雄第780章 變天之光第187章 枯木逢春猶再發第423章 與龍同行第1章 紅鸞暖帳第481章 奪人妻罪莫大焉第328章 寒宮有佳人第178章 花枝俏,南中攻略第374章 化整爲零第222章 燎原之火第959章 殺破狼,縱橫喋血第637章 擊掌爲誓第234章 婚禮進行時(下)第805章 誰家新燕啄春泥第120章 女修兇猛第488章 郎情妾意遭猝變第99章 宿命對手第803章 風譎雲詭第961章 殺破狼,物歸原主第119章 無塵宮第150章 無情沙漠兩心知第698章 諸侯隕落第一彈第425章 真定結義第898章 虎豹騎,治世能臣第182章 千絲萬縷,文昌三約(上)第8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222章 龍爭虎鬥之鐵騎爭鋒第988章 馬蹄疾,一縷馨香第119章 無塵宮第699章 釜底抽薪第481章 奪人妻罪莫大焉第600章 聞密報夤夜驚雷
第233章 婚禮進行時第694章 生死鏖戰第199章 河東行第380章 西征大捷第790章 不歡而散143 黃沙漫道一寸黃土一寸血下第7章 叔侄第554章 將軍府美女如雲第615章 孫策挑戰呂奉先第29章 惡毒賭約第121章 郡府點將,五虎出籠第93章 平分天下第962章 殺破狼,霹靂弦驚第529章 世事紛擾人心亂第473章 兩大諸侯同盟軍第453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594章 馴野馬捷足先登第417章 吟風弄月,同道中人(續)第63章 奉孝救主第295章 恩怨糾纏第477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572章 太聰明自作自受第819章 大變革第61章 文昌戰馬超第31章 壽春城破第122章 紅杏枝頭春意鬧第447章 推波助瀾不遺力第487章 雷電交加兩夏侯第341章 再度西征第55章 天高地闊第307章 殘陽血之戰陣對決2第695章 挑撥離間第450章 黑雷襲人箭雨飛第138章 風浪起,力挽狂瀾第612章 羣雄聚首河內郡第182章 顯神通,上善若水第648章 函谷鏖兵固金湯第211章 未來之星第36章 權臣董卓第935章 帝祚薨,曠世雄主第583章 青狼谷兩軍對壘第559章 一聲輕詢斷人魂第363章 好吃難消化第93章 戰韓遂,再戰馬兒(九)第419章 禍不單行第120章 女修兇猛第575章 大戰起甩手掌櫃第562章 風雲變天下震動第115章 寂寞梧桐覓芳香第295章 恩怨糾纏第421章 常山趙子龍第301章 叔侄對陣(上)第706章 夤夜暗流(上)第387章 幕府名士第577章 千軍破悔之晚矣第558章 國舅有女初長成第53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937章 舉義旗,羣起圍攻第307章 殘陽血之戰陣對決2第73章 五虎爭鋒(上)第284章 運籌帷幄第330章 歡聲笑語第144章 文昌月下追窮寇第152章 禍兮福之所倚第128章 國之禍,君弱臣強第554章 將軍府美女如雲第77章 你們是我的兄弟第759章 梟雄本色第992章 鷓鴣天,亂世奸雄第780章 變天之光第187章 枯木逢春猶再發第423章 與龍同行第1章 紅鸞暖帳第481章 奪人妻罪莫大焉第328章 寒宮有佳人第178章 花枝俏,南中攻略第374章 化整爲零第222章 燎原之火第959章 殺破狼,縱橫喋血第637章 擊掌爲誓第234章 婚禮進行時(下)第805章 誰家新燕啄春泥第120章 女修兇猛第488章 郎情妾意遭猝變第99章 宿命對手第803章 風譎雲詭第961章 殺破狼,物歸原主第119章 無塵宮第150章 無情沙漠兩心知第698章 諸侯隕落第一彈第425章 真定結義第898章 虎豹騎,治世能臣第182章 千絲萬縷,文昌三約(上)第8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222章 龍爭虎鬥之鐵騎爭鋒第988章 馬蹄疾,一縷馨香第119章 無塵宮第699章 釜底抽薪第481章 奪人妻罪莫大焉第600章 聞密報夤夜驚雷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襄城县| 湘潭县| 大埔区| 和田市| 凌云县| 虹口区| 独山县| 兴化市| 桃园县| 苍溪县| 浮梁县| 墨竹工卡县| 册亨县| 上高县| 罗定市| 合水县| 海安县| 吴川市| 班玛县| 馆陶县| 太仆寺旗| 青河县| 白银市| 高雄县| 积石山| 柞水县| 永靖县| 南宁市| 万年县| 雅江县| 隆回县| 阿坝县| 博罗县| 敦化市| 牙克石市| 天祝| 新野县| 调兵山市| 琼中| 桂林市| 台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