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72章 太聰明自作自受

“並非不可能,這世上還有什麼事情是袁本初不敢做的?”

公孫瓚聞言後,若有所思地沉吟道。

關靖聞聲色變,眼神飄忽,臉上掛著顯而易見的膽小怯弱神色。

這就是關靖的本色,除擅長阿諛奉承之外,便是膽小怕事。

他之所以能夠取得公孫瓚的信任,破格提拔爲長史,就是源於他察言觀色,溜鬚拍馬之功。

在公孫瓚帳下,一衆(zhòng)文武大多都有些本領。即使是公孫瓚三個的結義兄弟,卜算師劉瑋臺、販繒李移子、賈人樂何當,也是各有所長,都對公孫瓚有所幫助。唯獨長史關靖文不成武不就,卻官居高位,頗得公孫瓚信任,大事小情都讓他參與其中。

與此同時,公孫瓚麾下還有一特色,那便是公孫瓚其人最信任的下屬始終是家族兄弟,對外人多少都有幾分提防戒備之心。

由此可見,公孫瓚極重親情,而長史關靖能夠參加如此重要的公孫家族內部會議,足見他在公孫瓚心目中的份量不遜於族人。

任何時代都不缺乏善於鑽營之人,關靖能取得今時今日這般地位,其根源還是公孫瓚與衆(zhòng)不同的性格所致。

公孫瓚雖是出身遼西豪族公孫世家,卻是婢女所生,自幼在家族中身份低微。但他生得一副好相貌,身姿魁偉,勇武過人,頗有膽識,及冠之齡被當時的涿郡太守劉君招爲女婿,從此走上一條青雲大道。

然而,等到公孫瓚勢力漸成,地位越來越高之後,他與遼西公孫世家已成分裂之勢,各行其是,老死不相往來。因此。他與遼東公孫度本是同族兄弟,卻彼此互不往來,漸漸成爲相互敵視的兩股勢力。只不過迫於當前形勢,兩個出自公孫世家的諸侯勢力暫時還沒有撕破臉皮大打出手,彼此有意剋制,同處一州之地,卻各自霸佔一方,相互提防,互存共生。

眼下公孫瓚佔據大半個幽州,奪得劉虞留下的錢糧軍械。還有數萬兵馬。實力大漲。與此同時。隨著幽州被他所佔據,他與袁紹之間的矛盾衝突愈發(fā)劇烈,儼然勢同水火,不死不休。畢竟幽燕之地容不下兩個心存大志的梟雄並立於世。二人不管誰想獨佔幽燕之地,都必須消滅另一方。否則,兩大諸侯時刻都不得安生,袁紹擔心公孫瓚從背後偷襲,而公孫瓚若想進取中原,就必須邁過袁紹這個攔路虎。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個淺顯的道理誰都懂,公孫瓚自然不例外。

揣摩出袁紹試圖進攻司隸的一瞬間,公孫瓚頓感機會來了。

只要袁紹被纏在司隸一時無法脫身。亦或是被西涼李利重挫,無論哪一種結果都是公孫瓚喜聞樂見的好事,等於幫助他削弱袁紹的實力。而他則可以趁著這段時間,大舉清剿劉虞殘部,肅清匪患。徹底掌控幽州。待徹底剿滅鮮于輔、閻柔等殘餘勢力之後,公孫瓚就可以順勢全面攻取青州,進一步壯大實力和地盤,而後一舉消滅冀州袁紹。

有鑑於此,近年來一直處於內憂外患之中的公孫瓚大感輕鬆,積壓在胸口的一口悶氣終於釋放出來,身心舒泰。

“兄長,如果袁紹當真率部攻打司隸的話,那我們的機會就來了!”就在公孫瓚暗自思量之時,從弟公孫範出聲打斷了他的思緒。

隨即,但見公孫範神情激動地說道:“目前袁紹麾下大約有二十餘萬兵馬,除駐守各郡的兵馬之外,其手中隨時可以調動的機動兵力最多十幾萬。現在他將十二萬大軍全部調往司隸方向,就意味著冀州暫時無力進攻我幽州。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把駐防邊境的六萬大軍悄悄撤回來一部分,儘快平定叛亂。此外,愚弟請令,率領兩萬兵馬攻取青州。如果戰(zhàn)事順利,待袁紹回師冀州時,我等已經佔據青州和幽州兩州之地。到那時,我幽州兵與冀州袁紹的實力對比將徹底逆轉過來,後來居上,完全有能力主動出擊攻打冀州,一雪界橋之恥!”

“嗯?!惫珜O瓚微笑頷首,笑道:“三弟言之有理。自陳留會盟之後,我等與西涼軍再無瓜葛,近年來彼此常有書信往來,早已冰釋前嫌。兩年前,大將軍李利執(zhí)掌西涼軍,掌控朝堂,但凡我公孫瓚所請,大將軍一概照準,對我等不薄,這份交情我等不能忘。何況,如今大將軍手握數十萬雄兵,大部分兵馬還是久經沙場的西涼驍騎,其實力之強、戰(zhàn)力之盛,早已凌駕於天下衆(zhòng)諸侯之上,我幽州兵馬雖然驍勇善戰(zhàn),但與西涼軍相比卻要遜色不少,絕非西涼軍之敵。加之我等與西涼相距遙遠,三五年之內不會發(fā)生衝突,因此我意與西涼軍結盟,共抗冀州袁紹!”

說完話後,公孫瓚從手袖中掏出一卷信帛,擡手示意公孫範上前。

待公孫範接過信帛察看時,公孫瓚微笑說道:“這是幾天前大將軍遣人送來的密信,此乃大將軍手書。與密信一起送來的還有天子詔書,天子敕封我爲前將軍,兼領幽州牧,總攬幽、冀、青、徐四州軍政,戍守邊境,謹防異族入侵我大漢疆土。此詔事關重大,一旦傳揚出去,恐會招來冀州袁紹出兵進犯,因此我這幾日一直揣在懷裡,沒有宣之於衆(zhòng)。而今袁紹屯兵邊境企圖進攻司隸,這樣以來,我等便再無憂慮,只要中原戰(zhàn)事持續(xù)半年,我等便可趁此時機剿滅閻柔等叛賊,實力再漲,不懼冀州軍進犯。”

說到這裡,公孫瓚顯得頗爲振奮,神采飛揚,眉開眼笑,似乎他這個總攬四州軍政的前將軍已是大權在握一般。

倘若一切如他所願,等到真正佔據四州之地的時候,那他公孫瓚將成爲天下間最強大的諸侯,實力還在西涼軍之上。到那時,問鼎天下便不再是夢想,而是很有可能成爲現實。

不過這一切任重而道遠,並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對此公孫瓚心知肚明。身爲一路諸侯,他還沒有狂妄到目空一切的地步,深知世事之艱難。但他確有鯨吞天下之志。早在陳留會盟之時,他便有此志向。

其實,陳留會盟中討伐董卓的十八路諸侯都有取漢室而代之的心思,只不過這種心思大家心照不宣而已。否則,各路諸侯何必急匆匆、興沖沖地領兵結盟,合兵討伐董卓?

相對而言,真正忠心漢室之人是絕對不會擅自出兵攻打京都洛陽。比如幽州劉虞、荊州劉表、徐州陶謙、揚州劉繇等牧守一方的封疆大吏,他們都沒有參加會盟,因爲他們這些人才是忠心漢室的堅定擁護者。然而,陳留會盟之戰(zhàn)。表面上看起來。諸侯聯(lián)盟取得勝利。迫使董卓遷都長安;實際上,諸侯聯(lián)盟卻是慘勝如敗。沒有奪回天子,何談勝利?

正是由於陳留會盟失利,才促使那些忠心漢室的封疆大吏再不敢輕舉妄動。各自守著自己的地盤安享富貴,再也沒有起兵中興漢室的念頭。畢竟五十餘萬諸侯聯(lián)盟大軍都打不過西涼軍,憑藉劉虞、劉表和劉繇等人手中的那點兵力又能算什麼,根本奈何不得西涼軍。

時隔三年有餘,冀州袁紹再次調集大軍準備攻打西涼軍。推斷出袁紹的真正用意後,公孫瓚不用費神思量,就知道袁紹是故技重施,必定聯(lián)合中原各路諸侯再度聯(lián)合出兵,共同討伐西涼軍。與前次會盟不同的是。這次聯(lián)盟沒有他公孫瓚參與,而袁紹也不會邀請他出兵會盟。

“大將軍要與兄長結盟?”看完信帛的公孫範,一邊將信帛遞給侄子公孫續(xù),一邊神色詫異說道。

“正是?!惫珜O瓚輕輕點頭,笑道:“大將軍想與我結盟。同富貴、共進退,永結盟好。密信上說,一旦袁紹大軍有異動,希望我們出兵偷襲袁紹後方,事成之後另有封賞。不知你們意下如何?”

公孫範思量著說道:“眼下我等若能與大將軍結盟自然是好事,畢竟我們幽州與西涼相隔千里之遙,沒有矛盾衝突。加之我等現在內憂外困,若能借助大將軍麾下西涼軍削弱袁紹的實力,何樂而不爲呢?故而,愚弟贊成兄長所言,與西涼軍結盟,共同對付冀州袁紹!”

公孫瓚微笑頷首,目光轉向兒子公孫續(xù)身上,想聽聽自己的長子如何看待此事,明顯帶有考校之意。

“父親英明,孩兒也贊成與西涼軍結盟。但凡這種對我們有利的事情,我等豈能拒絕?”公孫續(xù)剛剛及冠,相貌和身量像極公孫瓚,話語口吻也與公孫瓚十分相似,顯然是處處效仿其父。

“嗯,我兒長大了?!惫珜O瓚捋住鬍鬚,笑呵呵地讚許道。

這時,先前面露懼色的關靖已經恢復如常,只見他故作深沉地疑聲道:“屬下贊成我軍與西涼軍結盟,但具體如何踐行盟約,卻有待商榷?!?

“哦?長史此話何意,且細細道來?!惫珜O瓚頗感詫異地錯愕問道。

關靖眼底閃過一絲得意之色,神情卻是低頭沉思狀,儼然一副智深如海的智者模樣。

聽到問話後,他不急不躁地思索說道:“單以目前形勢而言,主公與大將軍李利結盟實屬明智之舉,可解燃眉之急。一旦袁紹出兵中原,那我幽州之困迎刃而解,大可放開手腳清除叛軍逆賊。憑此一節(jié),我等便可與西涼軍結盟,此等有百利而無一害之事,何樂而不爲!”

說話大喘氣,這是關靖一貫的風格,似乎只有這樣才能顯示出他過人的才智。無獨有偶,公孫瓚恰恰吃這一套,因此每次遇到重大的事情都要將他請來一起商議,由此愈發(fā)擡高了關靖的地位,顯得不可或缺。

故弄玄虛之後,關靖輕吸一口茶潤潤嗓子,話鋒陡轉,繼續(xù)說道:“然則,西涼軍實力強大,乃衆(zhòng)諸侯之首,霸絕天下。而大將軍本人更是文武兼?zhèn)洌┫χg便平定久經戰(zhàn)禍的西涼二州,其武功之高、膽識之大,猶如壓在衆(zhòng)諸侯心頭上的一座大山,令人喘不過氣來,實爲天下諸侯之心腹巨患。

因此,屬下建議主公與李利結盟可以,卻不可出兵相助與他。即使是袁紹率兵離開冀州前去會盟參戰(zhàn),只要戰(zhàn)事沒有分出勝負,我幽州軍便不可輕舉妄動,更不能偷襲冀州?!?

公孫瓚聞言錯愕,急聲道:“這是爲何?既爲盟軍,自然要出兵相助,豈可坐視不顧?”

關靖微微搖頭說道:“主公莫急,請聽屬下說完。現如今天下皆知大將軍李利已經取代其叔父李傕執(zhí)掌朝堂,進位驃騎大將軍,權勢之盛已然無以附加,位極人臣。此番於夫羅大軍進犯涼州北地郡,大將軍親率十萬鐵騎出徵於夫羅,想來此刻已與於夫羅大軍交戰(zhàn)。但這場戰(zhàn)事短期之內不會結束,無論大將軍及其麾下鐵騎再怎麼勇猛善戰(zhàn),十五萬蠻軍就算站在原地不動,也足夠西涼軍砍殺半個月。而這段時間便是中原諸侯會盟的關鍵時機,一旦聯(lián)軍會師,那西涼軍的處境就將岌岌可危,腹背受敵。這樣一來,中原大戰(zhàn)孰勝孰負,卻是未知之數。

如果諸侯大軍取勝,袁紹大軍縱然有所折損,但士氣必然高漲。倘若主公領軍偷襲袁紹後方,必然迫使袁紹立即回軍攻打我幽州。到時,我軍就不得不與袁紹展開一場大戰(zhàn),而這場戰(zhàn)爭對我軍極爲不利,其結果必定是敗多勝少。主公剛得幽州,境內尚且不安穩(wěn),叛軍未滅,這個時候確是沒有必要招惹冀州軍。而袁紹留下冀州上將鞠義駐守冀幽邊境,擺明是提防我軍背後偷襲,如此以來,我軍出兵相助西涼軍之事還是趁早打消此念爲好。請主公三思而行!”

“嗯,長史此言不無道理?!惫珜O瓚微微點頭,十分不甘地沉吟道:“只是我等按兵不動,豈不是白白錯失了重創(chuàng)袁紹的大好機會?要知道,眼下我等最大的敵人就是冀州袁紹,今日我等錯失偷襲冀州的良機,待袁紹回過頭來,還是要與我等爲敵,不死不休。何況,大將軍待我等不薄,又與我結盟,我等豈能坐視不理?我公孫瓚素來光明磊落,從來不會背叛盟友,此事讓我好生爲難哪!”

關靖聞言神色微變,急忙說道:“主公勿憂。按照時下慣例,主公晉升前將軍,必定要上表謝恩。既如此,主公可以籌集一筆糧餉支援大將軍,順帶將中原諸侯結盟之事告之大將軍,並陳述我幽州之艱難處境。如此一來,主公既與大將軍結盟,又不用出兵相助,更不會有損聲譽。如此,豈不是兩全其美,兩頭兼顧?”

“好,左右逢源,又能不落口實,卻是上上之策,就這麼辦!”公孫瓚欣然應允,當即長身而起,朗聲道:“關靖聽令,本將命你立即籌集三萬石糧草、三千匹烏桓戰(zhàn)馬,而後由你親自帶領兩千將士沿途護送。爾等出塞之後沿陰山西行,直接送到北地郡前線,務必將本將的書信親自交到大將軍手上,不得有誤!”

關靖聞聲色變,心中暗暗發(fā)苦,這真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自作自受。當即他不得不恭聲領命:“諾,屬下即刻去辦,五日內起行,一定不負主公重託!”

———————————()

第592章 道緣由一勞永逸第999章 如夢令,今夕何夕?第489章 捨近求遠變中變第132章 無月夜,橫戟立馬(下)第977章 殺破狼,血戰(zhàn)狼山(續(xù))第885章 漢中大捷第155章 雙飛燕,金猊尋主第470章 目光長遠見識廣第675章 愁雲慘淡萬里凝第154章 洞天福地陰陽合(下)第934章 夜驚魂,斗轉星移第103章 大戰(zhàn)前,再遇飛馬盜第78章 世事茫茫難自料第856章 明珠點絳脣第862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第756章 縱橫捭闔第896章 起漣漪,執(zhí)天下牛耳第639章 兵臨城下北風寒第599章 大事定疏不間親第977章 殺破狼,血戰(zhàn)狼山(續(xù))第16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第135章 挽狂瀾,兄弟驕雄第116章 捉馬兒,蒙塵之將第237章 良辰美景之兵臨城下第82章 平姑臧,二賊伏誅(三)第526章 老喬倨傲小喬淚第99章 大潰敗,追殺三百里(下)第138章 風浪起,力挽狂瀾第522章 龍虎風雲會(續(xù))第195章 授人以柄第733章 宿命對手再相逢第336章 經略長安(上)第536章 大江遊鬥屬誰雄第793章 又見殘陽如血第324章 一輪明月第207章 司馬懿第228章 連襟兄弟第139章 風浪起,抱薪救火第109章 神獸現,三英戰(zhàn)狻猊(下)第242章 鐵壁困九 曲第62章 適逢其時第46章 一代妖姬(下)第141章 黃沙漫道,連環(huán)相扣(上)第61章 惡報連連第638章 養(yǎng)虎爲患滅白波第570章 袁本初躊躇滿志第179章 睥睨天下第264章 喋血山河(九)第999章 如夢令,今夕何夕?第497章 貞潔烈婦一腔血第26章 破陣子第57章 舐犢情深第232章 女權先驅第519章 龍虎風雲會第977章 殺破狼,血戰(zhàn)狼山(續(xù))第5章 別部司馬第185章 天大地大人心最大第3章 助紂爲虐的李家第194章 龍之逆鱗第400章 以命搏命第623章 孤注一擲圖霸業(yè)第803章 風譎雲詭第270章 會攻長安,宮闈佳人第259章 仲穎隕落(下)第153章 洞天福地陰陽合(上)第360章 平定西涼(上)第233章 死水微瀾第673章 一河相隔兩重天第139章 你是女人?虎嘯受挫第14章 一戰(zhàn)可定第317章 決戰(zhàn)時刻第160章 無瑕城主,李代桃僵第43章 困獸猶鬥第632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81章 飛虎天鷹戰(zhàn)雲長第427章 龍虎三陣之首戰(zhàn)第382章 今非昔比第522章 龍虎風雲會(續(xù))第706章 夤夜暗流(上)第161章 繞指柔,大勢所趨第140章 輕舞飛揚第390章 陰霾第52章 死灰復燃黃沙漫第178章 載譽歸來第962章 殺破狼,霹靂弦驚第41章 雁丘辭第483章 坦坦蕩蕩真性情第216章 龍爭虎鬥之人中呂布第454章 綿裡藏針折磨人第79章 行人刁斗風沙暗第68章 拱手讓江山第930章 兄弟情,一生無悔第931章 弄潮頭,喜憂參半第979章 破虜記,一戰(zhàn)成名(上)第223章 龍爭虎鬥之狼嚎虎嘯第912章 大混戰(zhàn),昏天暗地第237章 鐵騎入夢(四)第119章 忙裡偷閒,禍從天降第32章 絕地囚牢第22章 陳留之戰(zhàn)(上)
第592章 道緣由一勞永逸第999章 如夢令,今夕何夕?第489章 捨近求遠變中變第132章 無月夜,橫戟立馬(下)第977章 殺破狼,血戰(zhàn)狼山(續(xù))第885章 漢中大捷第155章 雙飛燕,金猊尋主第470章 目光長遠見識廣第675章 愁雲慘淡萬里凝第154章 洞天福地陰陽合(下)第934章 夜驚魂,斗轉星移第103章 大戰(zhàn)前,再遇飛馬盜第78章 世事茫茫難自料第856章 明珠點絳脣第862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第756章 縱橫捭闔第896章 起漣漪,執(zhí)天下牛耳第639章 兵臨城下北風寒第599章 大事定疏不間親第977章 殺破狼,血戰(zhàn)狼山(續(xù))第16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第135章 挽狂瀾,兄弟驕雄第116章 捉馬兒,蒙塵之將第237章 良辰美景之兵臨城下第82章 平姑臧,二賊伏誅(三)第526章 老喬倨傲小喬淚第99章 大潰敗,追殺三百里(下)第138章 風浪起,力挽狂瀾第522章 龍虎風雲會(續(xù))第195章 授人以柄第733章 宿命對手再相逢第336章 經略長安(上)第536章 大江遊鬥屬誰雄第793章 又見殘陽如血第324章 一輪明月第207章 司馬懿第228章 連襟兄弟第139章 風浪起,抱薪救火第109章 神獸現,三英戰(zhàn)狻猊(下)第242章 鐵壁困九 曲第62章 適逢其時第46章 一代妖姬(下)第141章 黃沙漫道,連環(huán)相扣(上)第61章 惡報連連第638章 養(yǎng)虎爲患滅白波第570章 袁本初躊躇滿志第179章 睥睨天下第264章 喋血山河(九)第999章 如夢令,今夕何夕?第497章 貞潔烈婦一腔血第26章 破陣子第57章 舐犢情深第232章 女權先驅第519章 龍虎風雲會第977章 殺破狼,血戰(zhàn)狼山(續(xù))第5章 別部司馬第185章 天大地大人心最大第3章 助紂爲虐的李家第194章 龍之逆鱗第400章 以命搏命第623章 孤注一擲圖霸業(yè)第803章 風譎雲詭第270章 會攻長安,宮闈佳人第259章 仲穎隕落(下)第153章 洞天福地陰陽合(上)第360章 平定西涼(上)第233章 死水微瀾第673章 一河相隔兩重天第139章 你是女人?虎嘯受挫第14章 一戰(zhàn)可定第317章 決戰(zhàn)時刻第160章 無瑕城主,李代桃僵第43章 困獸猶鬥第632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81章 飛虎天鷹戰(zhàn)雲長第427章 龍虎三陣之首戰(zhàn)第382章 今非昔比第522章 龍虎風雲會(續(xù))第706章 夤夜暗流(上)第161章 繞指柔,大勢所趨第140章 輕舞飛揚第390章 陰霾第52章 死灰復燃黃沙漫第178章 載譽歸來第962章 殺破狼,霹靂弦驚第41章 雁丘辭第483章 坦坦蕩蕩真性情第216章 龍爭虎鬥之人中呂布第454章 綿裡藏針折磨人第79章 行人刁斗風沙暗第68章 拱手讓江山第930章 兄弟情,一生無悔第931章 弄潮頭,喜憂參半第979章 破虜記,一戰(zhàn)成名(上)第223章 龍爭虎鬥之狼嚎虎嘯第912章 大混戰(zhàn),昏天暗地第237章 鐵騎入夢(四)第119章 忙裡偷閒,禍從天降第32章 絕地囚牢第22章 陳留之戰(zhàn)(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桓台县| 新邵县| 株洲市| 兴海县| 比如县| 新闻| 博湖县| 惠水县| 高唐县| 临桂县| 汕头市| 上犹县| 杭锦旗| 米泉市| 土默特左旗| 甘肃省| 城步| 剑河县| 修水县| 长子县| 襄樊市| 鄂伦春自治旗| 竹山县| 永胜县| 临安市| 上思县| 廉江市| 塔城市| 新巴尔虎左旗| 疏勒县| 凤城市| 微山县| 九江市| 万山特区| 贞丰县| 阿合奇县| 朝阳县| 光泽县| 宣恩县| 金湖县| 赣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