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59章 仲穎隕落(下)

李利聞言坦然一笑,說道:“元忠此前不也從星象上看出來了嗎。細說起來,此事皆因王允之女貂蟬而起,此女端是紅顏禍水。相國雖然死在呂布戟下,實則是死在王允和貂蟬父女二人的算計之中。連環計呀,可真夠毒的!對別人狠,對自己也狠”

李玄接聲說道:“如此說來,這一切都是王允很早謀劃好的計謀。他明面上將貂蟬許配給呂布,私底下卻又將貂蟬獻於相國,從而讓相國和呂布父子反目成仇。最後,再借呂布之手,除掉董相國。環環相扣,一女嫁二夫,司徒王允還真狠心,那可是他的親生女兒呀!屬下先前錯看王允了,這種下作的計謀還真不是一般謀士能想出來的!”

“計謀?哼,這也算計謀,我看是陰謀還差不多!”李利頗爲不屑地冷哼道。

李玄觀察著李利的神色,輕聲問道:“既然主公早已看透王允的心思,那爲何?”

“元忠是想說我爲什麼沒有事先告知相國?”李利沉吟道。

李玄恭聲道:“主公明鑑,屬下正是此意。”

李利神情黯淡地搖頭說道:“離開長安之前,我帶著婉兒一起去勸相國。當時我近乎將此事全盤托出,說得明明白白,甚至主動請纓率軍剿殺呂布。結果,相國心存僥倖,固執地認爲呂布不會背叛他,信不過我,沒有應允,轉而將我們遣離長安。如此以來,我雖有心助他除賊,可他卻不信任我,如之奈何?”

李玄聞言後,頓時唏噓不已,嘆息道:“原來如此,看來董相國命中註定難逃此劫!恕屬下說句大不敬的話,董相國不死。天下無人敢稱雄。然而。他這一死,天下只怕從此就徹底大亂了。各鎮諸侯將再無忌憚,徹底無視朝廷號令,各自擁兵自立,再也不受朝廷約束了!”

李利深以爲然地點點頭,沉吟道:“王允自以爲他殺死了董相國就能挽救大漢江山,殊不知此舉纔是真正斷送東漢王朝的昏昧之舉,純屬書生意氣,異想天開。他總是把董相國視爲國賊,當做禍亂天下的根源。實際卻是一葉障目,鼠目寸光。只要董相國不死。便如懸在天下各鎮諸侯頭頂上的一柄利劍,讓他們縱有妄自尊大之心,也不敢表現出來,只能將此念藏在心底,還得遵照朝廷號令辦事。如今倒好,董相國一死,這些諸侯便如脫繮的野馬再也不受約束。肆無忌憚地擴張地盤,大亂之世由此開啓啊!”

李玄點頭附和李利之言,隨之頗爲顧慮的說道:“亂世降臨,天下會越來越亂。但是,王允老謀深算,而呂布驍勇善戰,他們二人湊到一起,一文一武,相得益彰。對於我軍而言。他們這對組合威力不小,往後只怕頗爲麻煩哪!”

李利聞言搖頭笑著道:“元忠高看王允的智謀了。他在董相國面前俯首稱臣兩三年了,一直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相國幾次想要殺他,卻終因有所顧慮,沒有下定決心除掉他,以至讓他茍延殘喘地活到現在。而王允其人,一輩子沉溺宦海,擅長官場爭鬥,深諳爲人處事之道,但他根本不懂兵事。此次設計殺掉董相國,那是他被逼得無路可走,狗急跳牆之下想出來的陰謀詭計。所以我說他這隻能算是陰謀而不是計謀,原因便在於此。而今,他把持朝政,呂布執掌兵事,那就是一個不懂兵事的文士和一個有勇無謀的武夫相結合,此等莽漢匹夫,何足爲懼?”

李玄聞言爲之一怔,隨即沉吟道:“仔細思量之下,正如主公所言。那王允雖有些智謀,卻是退無可退的權宜之計,不惜拿他自己的女兒做犧牲品,從而保全他的三公地位和身家性命。可憐他的親生女兒貂蟬縱有傾國傾城之姿,經此一遭恐怕也是聲譽全毀,名節掃地,終生幸福毀於一旦。此後,天下諸侯縱然是慕名而來,卻也是把她視作掌上玩物,一親芳澤之後,便會棄之如敝屣,淪爲紅粉骷髏。哎,諸侯爭霸與一女子何干,王允英明一世,遲暮之年卻做下此等孽事,恐怕不得善終啊!”

“呃!”李利驚詫地看著李玄,臉上滿是不可置信的神情,暗道:“李玄真是個烏鴉嘴,這張嘴太毒了,一猜即中,不得了啊!”

暗自揣度之中,李利不禁聯想到後世關於諸葛亮的評價,多智近乎妖。而今,在李利看來,李玄之智已是極爲逆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通世事人情,胸有錦繡,腹藏韜略。當爲世間奇才!

李利頗爲讚賞地看著李玄,揶揄地說道:“此前我一直沒發現,原來元忠也是個惜香憐玉的雅人!呵呵呵!”

李玄聞言俊臉微紅,解釋道:“讓主公見笑了,屬下只是有感而發,別無它意。董相國一死,那王允之女貂蟬必將豔名傳天下,被世人廣爲流傳。亂世之中,女子揚名天下可不是什麼好事,往後必然淪爲衆諸侯競相爭奪的胯下玩物。不過,眼下她在呂布身邊,倒也無礙,至少安全無虞。”

對李玄這番頗具預見性的言辭,李利極爲詫異之餘,又甚爲驚歎。

某一剎那,李利甚至有種錯覺。如果李玄出生在後世,他也一定是個很了不起的人才,因爲他對很多事情都看得入木三分,眼光獨到而長遠,思維縝密,大局觀和預見性極強,極其難能可貴。

浮想聯翩之中,李利微笑著道:“貂蟬豔名傳天下,不過她避身於呂布羽翼之下,卻並非明智之選。呂布此人先殺丁原,隨後投效董相國,而今又殺了相國,再拜王允爲義父。如此反覆無常的行徑,無疑是自絕於天下。如果王允再死了,哪怕不是呂布殺的,只怕往後再也沒有人能真正相信他。

任何事情一而再,再而三的連續發生在一個人身上,那誰還會與他交往,誰有膽量與他交往。所以相國一死,呂布除了依附王允之外,天下各鎮諸侯絕不會再與他爲伍,即便是與他結盟,恐怕都得小心翼翼提防著他,以免重蹈覆轍,引狼入室招來殺身之禍。如此以來,呂布雖勇,但他在這個世上不會再有任何盟友,早晚必亡!”

李玄對李利這番論斷欣然點頭附和,思量著說道:“如今董相國身死,西涼軍羣龍無首,旬日之內此訊必然傳遍天下。到那時,軍中將領只怕都是人心惶惶,各自奔命。然則屬下卻認爲這是我軍趁機收服一些手握重兵之將領的大好機會。主公意下如何?”

李利沉吟道:“收服軍中將領?倒也是個機會。只是西涼軍經過近兩年的沉寂,軍紀荒廢,很多將士驕橫跋扈,燒殺劫擄,不服管束,人數雖多,但戰力已失,收之無益。眼下真正戰力猶存的軍隊全在五個中郎將和一些實力派校尉手中,但這些人各個都是老奸巨猾之輩,沒有一個好相與的角色。相比我武威軍,恐怕這些人更願意依附我叔父李傕和王允所代表的朝廷,不到萬不得已之時,只怕他們都不願意投靠於我!”

李玄頗感無奈地點頭說道:“主公所言極是。只是這樣一來,曾經強盛一時的西涼軍自此將不復存在,支離破碎,從而徹底失去威懾天下諸侯的強大軍力。此後,天下局勢堪憂啊!”

李利神情淡然地說道:“這是必然要發生的事情,我等也無力阻止,隨它去吧。元忠,多派些斥候和細作,密切監視長安局勢,還有駐紮在函谷關和藍田大營的西涼軍動向。另外,飛鷹傳令李暹,徵調一萬五千名休屠鐵騎半月內趕來長安與我們匯合,讓樊勇隨軍前來見我。”

“呃?休屠鐵騎乃剛剛組建的新軍,此時徵調他們前來,難道主公不準備放棄長安?”李玄驚愕地看著李利,不解地問道。

李利微微搖頭說道:“不,放棄長安城是必然的事情。但是,正如元忠所說,此番西涼軍大亂,如果我們有足夠的軍力,就能趁機收服一些將領,既而快速壯大實力。眼下我們在葛家坡的兵馬只有三萬餘人,兵力過於單薄,威懾力不夠,所以還得調兵增援。一旦休屠鐵騎在半月內抵達長安,與我們合兵一處,那我們就有五萬鐵騎,既而就能對軍中其他將領構成強大威懾力,迫使他們不得不依附於我。董相國麾下的兵馬少說也有三十餘萬,只要我們能夠收編其中的兩成兵馬,就能將武威軍的實力翻一番。倘能如此,待我們返回涼州時便可與武威郡的守軍李暹所部形成東西合力,兩面夾擊,既而一舉平定涼州。元忠,不必多言,立即傳令去吧。”

“諾,屬下領命。”李玄見主公心意已決,當即不再多言,躬身領命離去。

待李玄離開大帳後,李利獨自坐在大帳中沉思良久。

董卓一死,真正的亂世就來了。值此重大轉折之際,武威軍何去何從,前路又在何方,這些全憑他來掌舵,必須慎重考慮,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第300章 哼哈二將第157章 趙馬黃,威震四方第107章 神獸現,大戰野馬羣(上)第930章 兄弟情,一生無悔第263章 大喜大悲第889章 破心結,毒士風采第989章 青玉案,鐵血柔情第535章 猛虎落水遭蝦戲第38章 分道揚鑣第243章 危難見忠臣第504章 魚死網破美人吟第20章 另立門戶第55章 天高地闊第281章 江山美人第569章 陳公臺夜半思量第268章 喋血山河(十三)第948章 魚龍舞,漢人本色第642章 爲君消得人憔悴第49章 前途未卜第349章 漢陽之戰(一)第116章 捉馬兒,蒙塵之將第266章 喋血山河(十一)第46章 一代妖姬(下)第157章 休屠降,馬踏三郡(二)第323章 殘陽血之落幕第575章 大戰起甩手掌櫃第356章 韓遂之死(下)第183章 上善若水至剛易折第25章 荒嶺截殺(一)第885章 漢中大捷第219章 人心難測第21章 都是火爆脾氣第158章 休屠降,馬踏三郡(三)第377章 絕世尤物第543章 煞費苦心只爲財第720章 血性雄風第365章 毒士與奇士第612章 羣雄聚首河內郡第230章 喜出望外,憂思如潮第352章 漢陽之戰(四)第355章 韓遂之死(上)第236章 良辰美景之鐵蹄踏月第45章 吳下阿蒙第782章 橫掃六合第557章 拜君王初見雙簧第120章 女修兇猛第752章 龍驤狼騎第377章 絕世尤物第857章 天羅地網(續)第681章 函谷之四面埋伏第474章 徐州烽火血成河第894章 勤王令,四方雷動第424章 女人心,海底針第227章 前路多艱第167章 窺佳人,難得糊塗第391章 突變第560章 借天子誓師出征第436章 中山之行——正果第331章 大整軍第117章 捉馬兒,李摯建功第86章 戰韓遂,陣前鬥將(二)第712章 婁底原之戰第402章 土匪也不容易第749章 我拿冀州賭江山第618章 先鋒易主猛如虎第54章 矛與盾第654章 冤家路窄眼更紅第559章 一聲輕詢斷人魂第34章 借刀殺人第599章 大事定疏不間親第823章 天地變色第202章 赤兔神駿辱文昌第372章 恩情難償(續)第817章 帥府點將第158章 休屠降,馬踏三郡(三)第833章 成者王侯敗者賊第37章 龍驤校尉第509章 相逢何必曾相識第2章 戰魂重生第826章 陳倉之戰第884章 寧爲武侯作奴,不爲劉璋上賓第956章 殺破狼,諸葛掌軍第825章 王者之劍第25章 馬前卒第992章 鷓鴣天,亂世奸雄第822章 塵埃落定第239章 驅虎吞狼(一)第490章 雨夜魅影喋血記第328章 寒宮有佳人第43章 蔡老夫子第454章 綿裡藏針折磨人第5章 別部司馬第219章 人心難測第688章 盟軍大纛第908章 望海潮,抽刀斷水第202章 立鼎三第152章 芳菲欲度第80章 屹立不倒的後盾第472章 兇殘示威風雲變第69章 滕氏雙雄
第300章 哼哈二將第157章 趙馬黃,威震四方第107章 神獸現,大戰野馬羣(上)第930章 兄弟情,一生無悔第263章 大喜大悲第889章 破心結,毒士風采第989章 青玉案,鐵血柔情第535章 猛虎落水遭蝦戲第38章 分道揚鑣第243章 危難見忠臣第504章 魚死網破美人吟第20章 另立門戶第55章 天高地闊第281章 江山美人第569章 陳公臺夜半思量第268章 喋血山河(十三)第948章 魚龍舞,漢人本色第642章 爲君消得人憔悴第49章 前途未卜第349章 漢陽之戰(一)第116章 捉馬兒,蒙塵之將第266章 喋血山河(十一)第46章 一代妖姬(下)第157章 休屠降,馬踏三郡(二)第323章 殘陽血之落幕第575章 大戰起甩手掌櫃第356章 韓遂之死(下)第183章 上善若水至剛易折第25章 荒嶺截殺(一)第885章 漢中大捷第219章 人心難測第21章 都是火爆脾氣第158章 休屠降,馬踏三郡(三)第377章 絕世尤物第543章 煞費苦心只爲財第720章 血性雄風第365章 毒士與奇士第612章 羣雄聚首河內郡第230章 喜出望外,憂思如潮第352章 漢陽之戰(四)第355章 韓遂之死(上)第236章 良辰美景之鐵蹄踏月第45章 吳下阿蒙第782章 橫掃六合第557章 拜君王初見雙簧第120章 女修兇猛第752章 龍驤狼騎第377章 絕世尤物第857章 天羅地網(續)第681章 函谷之四面埋伏第474章 徐州烽火血成河第894章 勤王令,四方雷動第424章 女人心,海底針第227章 前路多艱第167章 窺佳人,難得糊塗第391章 突變第560章 借天子誓師出征第436章 中山之行——正果第331章 大整軍第117章 捉馬兒,李摯建功第86章 戰韓遂,陣前鬥將(二)第712章 婁底原之戰第402章 土匪也不容易第749章 我拿冀州賭江山第618章 先鋒易主猛如虎第54章 矛與盾第654章 冤家路窄眼更紅第559章 一聲輕詢斷人魂第34章 借刀殺人第599章 大事定疏不間親第823章 天地變色第202章 赤兔神駿辱文昌第372章 恩情難償(續)第817章 帥府點將第158章 休屠降,馬踏三郡(三)第833章 成者王侯敗者賊第37章 龍驤校尉第509章 相逢何必曾相識第2章 戰魂重生第826章 陳倉之戰第884章 寧爲武侯作奴,不爲劉璋上賓第956章 殺破狼,諸葛掌軍第825章 王者之劍第25章 馬前卒第992章 鷓鴣天,亂世奸雄第822章 塵埃落定第239章 驅虎吞狼(一)第490章 雨夜魅影喋血記第328章 寒宮有佳人第43章 蔡老夫子第454章 綿裡藏針折磨人第5章 別部司馬第219章 人心難測第688章 盟軍大纛第908章 望海潮,抽刀斷水第202章 立鼎三第152章 芳菲欲度第80章 屹立不倒的後盾第472章 兇殘示威風雲變第69章 滕氏雙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襄县| 乐陵市| 塘沽区| 自治县| 廉江市| 建始县| 萝北县| 吴川市| 留坝县| 津南区| 资溪县| 浦县| 安庆市| 延庆县| 常山县| 洛浦县| 金华市| 从江县| 杂多县| 海丰县| 平潭县| 彰化县| 陇川县| 宝鸡市| 鱼台县| 眉山市| 宁阳县| 扬州市| 秦皇岛市| 独山县| 稻城县| 安远县| 南充市| 章丘市| 金昌市| 邵阳市| 二连浩特市| 罗源县| 肇州县| 焉耆| 石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