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50章 漢陽之戰(二)

翌日。

旭日初昇,霞光萬丈耀碧空。

晨露漸消,花紅柳綠好風光。

冀縣城下。

八萬西涼大軍列陣以待,戰馬長嘶,氣勢雄壯。

方圓十里曠野,兵戈森森,旌旗獵獵,強弓硬弩迎長空,投石井欄矗大地。

兵鋒強盛,軍威如獄。

中軍陣前,李利第一次穿著布衣長衫坐鎮中軍,胯下金猊獸王也沒有披甲,金色鬃毛湛湛生輝,獸王之威更勝往昔。

軍陣之前,黃忠所部一萬步軍悍卒嚴陣以待,士氣高漲,登城將士們躍躍欲試,恨不能立即發動攻勢。

步軍後方,郭汜身著黑色戰甲,躍然跨坐在一匹體長近一丈、背高八尺的青驄馬背上,手持丈八長柄戰刀,神情冷厲,雙眸殺氣凜然。在他身後,兩萬青龍營鐵騎勒馬駐足,迎著朝陽傲然佇立,鬥志昂揚,威武不凡。

此番攻打冀城,黃忠親率一萬步軍擔任攻城主力,車弩陣、投石車和井欄輔助攻城,郭汜所部騎兵接應步軍。一旦冀城防禦出現破綻,青龍營就會直撲而上,襲取城門,一舉攻破城池。

——————————————

冀城城樓上。

馬騰滿臉陰沉地俯視著城下的西涼大軍,神情冷峻而凝重,眼底掠過一絲被人不易察覺的憂慮。

時下,冀城之中聚集著他所有的兵馬,攏共五萬步騎。

五萬兵馬。乍聽起來人數不少,與八萬西涼軍的差距不大。加之又是守城一方,以逸待勞,完全能夠守住城池。然而,實際情況卻不容樂觀。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城中的五萬兵馬是如何得來的,別人或許不得而知,但馬騰自己卻心知肚明。這五萬軍士之中,真正出自馬家軍的精銳兵士只有不到三萬人,剩下兩萬多步軍全是漢陽郡、漢陽、安定各縣的郡兵。這些守城郡兵多爲老弱殘兵。青壯之士不足六成,又長期疏於戰事,良莠不齊,戰鬥力極其有限。

若是僅僅如此,馬騰也有把握守住冀城不失,讓李利大軍折戟冀縣城下,無功而返。最爲致命的是。眼下他的嫡系部曲馬家軍內部也不團結,在戰與降的問題上僵持不下,以至於軍心不穩,人心渙散。

馬家軍是馬騰起家的部曲,一直以來都由他自己和幾個兒子掌管,主要將領中沒有一個外人。但是。現如今他的兩個兒子和侄子卻有向李利請降之意,不願與西涼軍殊死拼殺。

馬騰膝下有三子,長子馬超,次子馬鐵,幼子馬休。此外。他還有一個頗有才能的侄子,那就是馬岱。當然了。他還有一個不受他待見的女兒,不愛女紅愛刀槍的“叛逆之女”——馬雲蘿。

馬鐵年齡尚幼,只有十七歲,年輕稚嫩,在軍中威信不足,不能服衆。馬休年齡更小,少不更事,還處在隨軍歷練階段。現如今,馬家軍之中真正有能力掌管兵馬且又被馬騰信任器重之人,就是馬岱。

馬岱是馬騰的侄子。他自幼與馬超一起長大,比馬超小幾個月,處處以馬超爲主,馬首是瞻。堂兄弟倆情義極深,一起練武,一起訓練兵士,一起出生入死,患難與共。黑龍嶺一役,馬超受重傷無法第一時間逃離武威郡,故而駐留在武威境內養傷,而馬岱則帶領馬家軍順利甩掉武威軍的追殺,得以逃回扶風郡。此後大半年時間,馬超音信全無,馬岱還以爲他已經戰死了,故而屢屢跟著馬騰伺機報復武威軍。東山口之戰和夜襲休屠城的戰鬥中,馬岱身先士卒,表現得極爲英勇,漸漸取代了馬超在馬家軍中的位置,掌管著一萬五千戰騎。

馬岱如此迅速地成長起來,這原本是件好事,馬騰樂見其成,愈發信任並重用馬岱。然而,灞河一戰之後,馬超時隔半年之後突然現身在李利麾下,並受到李利重用,陣前打敗呂布麾下大將張遼,一舉揚名西涼。馬岱得知馬超非但沒死反倒投奔李利麾下的急報之時,恰逢韓遂和馬騰聯軍偷襲休屠馬場大敗而歸之際。隨後,馬岱對武威李利的仇恨快速變淡,既而覺得或許馬家軍投到李利麾下並不是壞事,反而是明智之舉。畢竟長安之亂平定後,武威李利實力暴增,全權接管董卓留下的西涼軍,手中還掌握著當今天子,儼然是西涼境內的巨無霸,無人能與之匹敵。

李利執掌長安之後,西涼局勢急轉直下,放眼西涼全境,各路諸侯、草寇匪首和周邊蠻族,無人敢與李利叫板,紛紛避其鋒芒,惶惶不可終日。半月前,李利親率十萬大軍西征,西涼境內的殘餘勢力聞訊後,要麼主動歸降李利大軍,要麼逃離西涼二州,另謀生路。

眼見李利大軍勢不可擋,局勢如此嚴峻,馬岱和馬鐵二人建議馬騰率部歸降李利,省得以卵擊石,最終難逃敗亡的命運。

爲此,馬岱苦口婆心地勸解馬騰,聲明馬騰率部向李利請降並不丟人,而是審時度勢的明智之舉。如今李利麾下的西涼大軍兵強馬壯,聲勢滔天,又有天子詔令在手,佔據著絕對有利的主動優勢。在這般情況下,馬騰率部請降,既能表明馬家軍忠於漢室朝廷,又能借著天子詔令給出的臺階,順勢下臺,如此也無損馬騰在涼州境內偌大的威名。

如此借坡下驢的大好機會,馬家一族斷然不能錯過,否則馬家軍就徹底完了!

馬岱用心良苦地陳述其中利害,期冀著馬騰能迷途知返,當機立斷,主動向李利大軍請降。只可惜他的一番肺腑之言,馬騰是一句也聽不進去,反倒心生猜忌,認爲馬岱有異心。於是馬騰便欲收回馬岱手中的兵權,將其架空,以免馬家軍內部生亂。

但是,真正等到馬騰收繳馬岱兵權時,他赫然發現自己麾下竟然無將可用。而馬岱在軍中的威信頗高,僅次於他馬騰,遠在馬鐵、馬休二人之上。閒置馬岱,就意味著馬家軍內部軍心不穩,人心惶惶,隱隱顯露出分裂之勢。

恰在此時,右扶風郡失守,馬雲蘿緊隨馬超之後率部歸降李利。此舉對於駐守冀城的馬家軍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屋漏又遭連夜雨,禍不單行。於是,本來就有些軍心不穩的馬家軍,終於矛盾公開化了。

馬岱和馬鐵二人極力主張請降,並發動數十名軍中將領聯名諫言,馬休年齡尚幼,人微言輕,沒有參與其中。面對馬岱等人的逼宮力諫,就連馬鐵這個親兒子都和馬岱等人攪在一起,馬騰反倒成了孤家寡人。惱羞成怒之下,馬騰一意孤行,當即罷免馬岱、馬鐵等十幾名將領的兵權,執意死守冀城,與李利大軍全力一戰。所幸馬家軍終究是馬騰一手建立起來的軍隊,軍中大多數將領都是他親自提拔起來的,因此罷免馬岱、馬鐵等人之後,馬家軍並沒有發生內亂,至少目前沒有出現亂象。

此時此刻,馬騰滿臉凝重地俯視著城下的李利大軍,卻不禁憂慮重重,患得患失。

誠然,李利大軍未到之前,馬家軍還算平穩,沒有將領公然站出來反對他馬騰。但是,此時西涼軍兵臨城下,大軍壓境,團團包圍冀城。值此危難之際,軍中將領會不會有異心,會不會有人趁著西涼軍攻城時臨陣倒戈,擅自打開城門或是消極抵抗,出工不出力呢?

馬超投效到李利麾下,馬雲蘿也歸降了,而今馬岱和馬鐵二人也主張開城請降。這些人可都是馬騰的子女和親侄子,他們都願意歸降李利,難道軍中將領就沒有開城請降之人?

一念至此,佇立在城頭的馬騰,莫名感到一陣悽苦。直到此刻,他終於切身體會到什麼叫做“衆叛親離”,什麼是“人心渙散”,而他自己現在就是名副其實的孤家寡人。

面對內憂外困,僅憑一己之力,真的能守住冀城嗎?

對此,馬騰心裡沒底,毫無勝算。最悲哀的是,可嘆他連個商議戰事的心腹將領都沒有,所有事情他都只能自己扛,一言而決。

大戰在即,馬騰肩負著難以言語的巨大壓力,心力交瘁,內心一片淒涼。

——————————————————

“噠噠噠!”

“馬壽成何在,可敢下城與本將軍敘話?”冀城東門外,李利駕馭金猊獸王緩步走到護城河邊,舉目遠望著城頭上的馬騰,揚聲喊話。

“李利小兒,馬某在此,你有話就說,何必惺惺作態?”馬騰揮手示意左右親兵退後,滿臉陰沉地厲聲喊道。

李利駐足護城河邊,似是距離太遠沒有聽清馬騰的話語,答非所問地大聲道:“人言馬壽成乃西涼英雄,縱橫西涼十餘年,威名赫赫。以本將軍看來,西涼馬騰實屬徒有虛名、沽名釣譽的鼠輩,非但不是英雄,反倒是個縮頭縮腦的狗熊!眼下冀城城池高大堅固,內有五萬鐵甲,外有數丈寬的護城河,可你馬壽成卻不敢出城與本將軍答話。如此膽小如鼠之人,你也配佔據冀縣堅城,與我西涼大軍對峙叫囂?”——————()

第41章 雁丘辭第473章 兩大諸侯同盟軍第225章 同氣連枝第263章 喋血山河(八)第731章 青龍破蛇矛第820章 帝王心術第660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五)第428章 千年老六戰常勝第779章 一身是膽第828章 陳倉之戰3第547章 閃電金刀屠龍斬第284章 運籌帷幄第971章 殺破狼,城下之盟(上)第35章 吃獨食第80章 平姑臧,一刀驚鴻(一)第466章 上將愁有苦難言第982章 踏破白狼山缺第90章 福禍相依短歌行第163章 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第455章 這個殺手不太冷第648章 函谷鏖兵固金湯第243章 驅虎吞狼(五)第111章 重典治亂第17章 劫掠陳留第596章 風吹草低見牛羊第284章 運籌帷幄第4章 烏雲壓城第375章 外緊內鬆第227章 前路多艱第265章 斬盡殺絕(下)第731章 青龍破蛇矛第25章 馬前卒第457章 遇強敵落井下石第596章 風吹草低見牛羊第742章 氣衝霄漢第306章 殘陽血之戰陣對決1第887章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第195章 擎天柱第335章 鎮三關第64章 弓弩縱橫第506章 仗劍文士英雄氣第268章 走投無路第236章 鐵騎入夢(三)第562章 風雲變天下震動第7章 絕地反擊第58章 萬夫雄第604章 好淒涼瞬間芳華第603章 償夙願末路藩王第591章 秋雨行整戈待旦第681章 函谷之四面埋伏第554章 將軍府美女如雲第86章 戰韓遂,陣前鬥將(二)第248章 今夜無眠(下)第317章 決戰時刻第955章 殺破狼,惡戰盧龍第586章 父子兵揮斥萬軍第830章 陳倉之戰第439章 中山之行——說客第60章 衆怒難犯第122章 紅杏枝頭春意鬧第954章 虎從風,俯首帖耳第909章 武聖傳,一刀寫春秋第689章 燦若驚鴻第591章 秋雨行整戈待旦第102章 成敗公臺第193章 寧爲雞頭不做鳳尾第450章 黑雷襲人箭雨飛第512章 冰火淬鍊見真金第409章 惡俗的偶遇第82章 隻手遮天破春秋第397章 坐山觀虎鬥第370章 深淵靡情第524章 功名利祿盡在手第82章 平姑臧,二賊伏誅(三)第461章 一鍋端了第848章 力挽狂瀾第571章 公孫瓚內憂外患第70章 粉紅佳人第213章 午夜魅影第358章 牆內開花牆外香第767章 粉身碎骨第391章 突變第359章 香閨夜話第1000章 如夢令,一女嫁二夫(上)第611章 處心積慮白眼狼第64章 弓弩縱橫第114章 總是武關情第173章 醉枕紅顏第974章 殺破狼,一石二鳥第77章 不期而遇第435章 中山之行——苦戀第443章 趾高氣揚袁二郎第473章 兩大諸侯同盟軍第591章 秋雨行整戈待旦第463章 袁紹來了第58章 萬馬奔騰第759章 梟雄本色第239章 良辰美景之破城第701章 夜色撩人第531章 大江東去浪淘盡
第41章 雁丘辭第473章 兩大諸侯同盟軍第225章 同氣連枝第263章 喋血山河(八)第731章 青龍破蛇矛第820章 帝王心術第660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五)第428章 千年老六戰常勝第779章 一身是膽第828章 陳倉之戰3第547章 閃電金刀屠龍斬第284章 運籌帷幄第971章 殺破狼,城下之盟(上)第35章 吃獨食第80章 平姑臧,一刀驚鴻(一)第466章 上將愁有苦難言第982章 踏破白狼山缺第90章 福禍相依短歌行第163章 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第455章 這個殺手不太冷第648章 函谷鏖兵固金湯第243章 驅虎吞狼(五)第111章 重典治亂第17章 劫掠陳留第596章 風吹草低見牛羊第284章 運籌帷幄第4章 烏雲壓城第375章 外緊內鬆第227章 前路多艱第265章 斬盡殺絕(下)第731章 青龍破蛇矛第25章 馬前卒第457章 遇強敵落井下石第596章 風吹草低見牛羊第742章 氣衝霄漢第306章 殘陽血之戰陣對決1第887章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第195章 擎天柱第335章 鎮三關第64章 弓弩縱橫第506章 仗劍文士英雄氣第268章 走投無路第236章 鐵騎入夢(三)第562章 風雲變天下震動第7章 絕地反擊第58章 萬夫雄第604章 好淒涼瞬間芳華第603章 償夙願末路藩王第591章 秋雨行整戈待旦第681章 函谷之四面埋伏第554章 將軍府美女如雲第86章 戰韓遂,陣前鬥將(二)第248章 今夜無眠(下)第317章 決戰時刻第955章 殺破狼,惡戰盧龍第586章 父子兵揮斥萬軍第830章 陳倉之戰第439章 中山之行——說客第60章 衆怒難犯第122章 紅杏枝頭春意鬧第954章 虎從風,俯首帖耳第909章 武聖傳,一刀寫春秋第689章 燦若驚鴻第591章 秋雨行整戈待旦第102章 成敗公臺第193章 寧爲雞頭不做鳳尾第450章 黑雷襲人箭雨飛第512章 冰火淬鍊見真金第409章 惡俗的偶遇第82章 隻手遮天破春秋第397章 坐山觀虎鬥第370章 深淵靡情第524章 功名利祿盡在手第82章 平姑臧,二賊伏誅(三)第461章 一鍋端了第848章 力挽狂瀾第571章 公孫瓚內憂外患第70章 粉紅佳人第213章 午夜魅影第358章 牆內開花牆外香第767章 粉身碎骨第391章 突變第359章 香閨夜話第1000章 如夢令,一女嫁二夫(上)第611章 處心積慮白眼狼第64章 弓弩縱橫第114章 總是武關情第173章 醉枕紅顏第974章 殺破狼,一石二鳥第77章 不期而遇第435章 中山之行——苦戀第443章 趾高氣揚袁二郎第473章 兩大諸侯同盟軍第591章 秋雨行整戈待旦第463章 袁紹來了第58章 萬馬奔騰第759章 梟雄本色第239章 良辰美景之破城第701章 夜色撩人第531章 大江東去浪淘盡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兴县| 烟台市| 防城港市| 隆化县| 滨州市| 九龙坡区| 兴仁县| 广西| 泸定县| 德安县| 上高县| 凤山市| 广昌县| 安乡县| 江口县| 建平县| 诏安县| 琼结县| 万年县| 清镇市| 台北市| 苗栗县| 湘西| 扎兰屯市| 岳西县| 东海县| 日照市| 阜阳市| 怀柔区| 锡林浩特市| 子长县| 方正县| 宜宾市| 济源市| 堆龙德庆县| 白水县| 西安市| 绥芬河市| 密云县| 津市市| 碌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