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86章 父子兵揮斥萬軍

劉豹確實有兩下子,身手一流,但這點本事在段煨面前卻還不夠看。

昔日長安南郊之戰,段煨連戰三陣,最終雖然落敗,卻是雖敗猶榮。

如今劉豹區區一流身手,對於一般武將來說,或許還算強橫,但在他段煨眼裡卻是不值一提,十個回合之內便可將其誅殺。

剛纔一戰,段煨雖然一時忘形,險些一刀斬殺於夫羅,但他素來謹小慎微的性格本能地驅使他手下留情。而後,果真是有驚無險,於夫羅摔落馬下之後居然沒死,這讓段煨頗爲欣喜,暗呼僥倖。如今再戰劉豹,他就沒有這種顧慮了,完全可以放開手腳大開殺戒,因爲周瑜之前只是叮囑他不可斬殺於夫羅,卻沒說不能誅殺其他蠻將。

這就是謹慎小心的段煨,一直以來他幾乎從不出風頭,處事嚴謹,爲人極其低調,揚名立萬的事情幾乎和他絕緣,毫無關係。他素來崇尚小心駛得萬年船,但凡李利吩咐的事情,他一定辦得辦好;而李利沒有言明讓他去做的事情,他絕不沾手。即使是揚名天下的好事,他寧願袖手旁觀,也絕不參與。

正是這種謹小慎微的性格和爲人低調的風格,註定段煨不會在史冊上留下多少筆墨,僅僅是曇花一現而已,算是籍籍無名的那類人。但這曇花一現的功績,卻讓段煨坐享榮華富貴一世,因爲就是他率部攻陷長安城,擒殺李傕滿門,使得三輔之地被曹操收入囊中。而後,段煨因此得以拜將封侯,坐鎮華陰,此後一生都在華陰。不管風雲如何變幻、天下局勢如何轉變,他從未挪動過地方。臨終時進位九卿,封妻廕子。

此外,正史上。曹操攻佔長安三輔之地後,似乎對西涼兵很不信任。很少調動歸降的西涼殘部參戰。直到赤壁大敗之後,曹操本部兵馬喪失殆盡,不得已再度啓用西涼兵。自此以後曹魏主戰兵馬便是西涼兵,再往後司馬氏奪取天下依舊是倚仗西涼軍,才得以顛覆曹魏江山。

由此可見,像段煨這樣處事謹慎的將領,如果不是被逼急了。他根本不會主動出戰,更沒有陣前揚威的念頭。

此戰就是如此。段煨雖然不好名,不喜歡出風頭,卻極其重視手中的實際權力和兵馬。這也是他爲何離開軍營卻不將軍務託付給其他將領的根本原因。可惜他時運不濟,前腳剛走,後腳駐地就出事了,由此連累他從領兵將軍降爲軍前屯長。世人都要面子,段煨也不例外。面對如此窘境。迫使他不得不好好表現一番,從而將失去的一切重新拿回來。否則他有何顏面繼續留在西涼軍中,如何面對曾經平起平坐的諸多將領和一衆手下?

然則段煨此戰確是抱著志在必得之心,於是就有人要遭殃了。

此時迎面衝殺過來的劉豹就是這種倒黴蛋。通過初次交手,劉豹誤以爲段煨不過如此。先前重創父親於夫羅純屬僥倖所致,實際其人只是膂力頗大,武藝並不可拍。然而他卻不知道,剛剛段煨之所以表現平平,並不是沒有能力打敗他亦或是將其當場斬殺,而是段煨心不在焉,忐忑不安,生怕周瑜怪罪於他。如此便給劉豹一種錯覺,下意識認爲段煨僥倖戰勝於夫羅,從而平白給他劉豹創造出陣前斬將揚名立萬的好機會。

“噠噠噠!”戰馬奔馳之際,劉豹和段煨二人各懷心思,但目的相同,都想借對方的人頭實現自己的美好願望。

“賊將受死!”厲喝聲中,但見劉豹躍馬揮刀,一桿長柄戰刀被他使得虎虎生風,耳邊縈繞著刀鋒劃破氣流的微微呼嘯聲。

“哼!”眼見劉豹如此狂妄,段煨滿臉不屑地冷哼一聲,雙腿夾緊馬腹,胯下戰馬驟然加速,迅疾如風般迎面衝殺上去。

“咻———”霎時,兩馬迎面對衝,劉豹搶先出手,雙手揮舞戰刀勢大力沉地直奔段煨項上人頭襲殺而來。那狂勁的刀鋒破空聲,截斷氣流,裹挾千鈞巨力橫掃而至,隨著戰刀迅疾逼近,段煨耳邊響起尖銳的呼嘯聲,讓他清晰感覺到刀鋒上冰寒蝕骨的凜冽殺氣。

馬頭相錯的一瞬間,段煨驟然身體一歪,閃電般飛身下馬,使得劉豹信心十足的橫劈一刀失去目標,從而一刀擊空。恰在此時,飛身下馬的段煨並非真正棄馬而逃,但見他一腳仍舊掛在單邊馬蹬上,另一隻腳踮地而起,手中戰刀猝然揚手擲出,三尖兩刃戰刀的刀鋒徑直飛向劉豹胸膛。

電光火石間,一刀落空的劉豹乍見寒芒襲來,嚇得滿臉煞白,下意識後仰躺在馬背上,試圖躲過這一記襲殺。可惜雙方之間的距離實在太近,當他看到段煨擲出手中戰刀的一瞬間,戰刀距離他胸口僅有數尺,眨眼便至;是以他根本來不及揮刀抵擋,本能選擇後仰避讓,奈何人的反應終究有限,戰刀臨身之際再行避讓已然爲時已晚。

“噗———啊!”一聲低沉的銳器破體聲響之下,三尖兩刃戰刀迅疾如電地扎進劉豹右側胸膛,旋即將其掀翻落馬,失聲慘叫。扎進胸膛的戰刀也在他落馬的一瞬間脫落,被翻身上馬的段煨俯身抓在手裡,既而兩馬錯身而過。

然而讓段煨始料不及的是,慘叫落馬的劉豹十分了得,一隻腳勾住馬蹬被座騎拖著奔行十餘步後,居然還能忍住傷痛翻身上馬,隨即掉轉馬頭,倉惶逃向蠻軍本陣。

誠然,剛剛劉豹後仰閃躲雖然沒能完全避開戰刀飛刺,卻成功避開身體身體要害。而戰刀扎進他胸膛時並不是直刺而入,而是傾斜刺進胸口,傷口並不深,否則也不會隨著劉豹落馬而脫落下墜。加之劉豹身體壯碩,劇痛之下反而激發出身體潛能,促使他求生慾望極其強烈,以至於重傷之下還能強忍劇痛翻身上馬,從而逃之夭夭。

不過戰刀脫離身體時又將劉豹的右側胸膛上留下一道尺餘長的傷口,那皮開肉綻的一尺多長傷口鮮血噴涌。當真是觸目驚心,令人不忍觀看。

“窮寇勿追,仲明快快回陣!”

正當段煨策馬提刀追殺劉豹之際。身後傳來周瑜的大聲疾呼。恰在此時,他赫然看到蠻軍陣前已然變陣。原本勒馬陣前的一衆蠻將迅速後退,取而代之的是一隊隊蠻軍戰騎跨步上前,既而一張張弓弩搭弓上弦。

眼見於此,段煨豈能不明白蠻軍要幹什麼,這是蠻軍大舉出擊的前兆。霎時間,他猛提繮繩迫使戰馬直立而起,迅疾轉身。既而打馬狂奔,飛快奔向本陣。

此時此刻,蠻軍確是已經蓄勢待攻,左、中、右三塊方陣十一萬蠻軍戰騎緩緩展開陣勢。兵器在手,弓弩上弦,戰馬嘶鳴,只待三位主帥一聲令下便可出擊衝殺。然而劉豹重傷逃回中軍陣前卻是遲滯了中軍進攻的步伐,致使同樣身受重傷的中軍主帥於夫羅已經拔出的佩劍忽然又收回去。急切命人給劉豹包紮傷口。如此一來,主帥於夫羅沒有下令,兩翼副帥步度根和騫逋自然也不會領軍出擊,只能靜等於夫羅的將令。

此外,於夫羅父子相繼戰敗重傷的場景。使得蠻軍軍心動盪,原本鬥志高昂的士氣驟然受挫。但這個時候大軍只能進不能退,哪怕於夫羅父子悉數戰死陣前,這場大戰也要進行下去。否則,一旦大軍臨陣撤退,漢軍必然順勢掩殺上來,到那時蠻軍又將是一場慘敗,甚至比池陽城之戰敗得還要慘。因爲青狼谷北面數十里方圓全是開闊地,無遮無掩,而漢軍又都是戰騎,追殺起來速度迅猛,如此蠻軍必然傷亡慘重。

慶幸的是,於夫羅傷而未死,這讓蠻軍將士雖然士氣受挫,卻還不至於自亂陣腳。因此十一萬蠻軍仍以於夫羅馬首是瞻,靜等他下令出擊,全軍將士纔會應聲而動。

就在於夫羅命人搶救兒子劉豹之際,漢軍陣營迅速變陣,四萬戰騎隨著主將周瑜手中的小旗行動起來。

但見周瑜駐馬陣前,雙手持黑白兩色小旗向左右兩邊一揮,原本站在一起的將領迅速分散開來,雁形陣隨之分散爲左右兩翼。左翼以先鋒張遼爲主將,率領兩萬戰騎迅速向西邊山腳行進,右翼以典韋爲主將,帶領剩下兩萬鐵騎退到東邊山腳下。

隨著四萬戰騎一分爲二散開之後,原本賭得嚴嚴實實的南面谷口漸漸顯露出來。而身著儒士長袍的魯肅和法正二人則帶著幾十名親兵登上谷口高坡,手中同樣舉著一桿小旗,背對身後的兩軍,向山谷之外發號施令。只是不知他們向誰發令,因此漢軍所有兵力幾乎都在山谷中與蠻軍對峙,除此之外,再無兵馬可供驅使。

待兩翼兵馬調動完畢後,谷口正中只有周瑜依舊勒馬停留在原地,滿臉肅然地注視著蠻軍的動靜。

片刻後,劉豹的傷口簡單包紮後被軍士擡到後陣,隨後會被送往五十里外的聯軍大營醫治。而於夫羅身上的傷勢比劉豹還要重,此刻只能被親兵扶著站在戰車上,繼續指揮戰鬥。因爲他是大軍統帥,值此大戰在即之時,他只要還有一口氣在,就不能戰事未開便擅自離開大軍,返回後方大營養傷。眼下他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而且很簡單,只需拔出佩劍,下令擂鼓出擊即可,隨後他就可以乘坐馬車返回大營醫治傷勢了。

千萬別小看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和一個動作,對於蠻軍而言,眼下只有他纔有這個資格,其他人包括兩個副帥在內,即使下令出擊也只能命令本族騎兵出擊,其他各部未必會聽從將令出戰。正因如此,於夫羅傷成這樣卻不得不留在戰場上發號施令,否則蠻軍各自爲政,不戰自潰。

“擂鼓、、、牛角號起!”

中軍戰車上,於夫羅強撐著推開兩旁攙扶於他的親兵,額頭上滿是豆大的冷汗,緩緩拔出佩劍,費力喊出六個字。然而這簡簡單單的六個字,他還要停頓一下,緩口氣之後才能說完。

“咚咚咚———嗚!”

十餘名膀大腰圓的大力士聞聲而動,擂得牛皮鼓砰然巨響,隨之牛角號低沉響起,聲震四方。

眼見戰鼓號角同時響起,於夫羅隨手抹一把額頭上的冷汗,深吸一口氣,鼓動幾下腮幫子,用盡全身力氣,竭斯底裡地大聲喝道:“全軍出擊,殺光漢狗,出戰!”

最後“出戰”二字喊出來的同時,於夫羅奮力擲出佩劍,既而像折斷羽翼的雄鷹一樣猝然癱軟倒地。而他擲出的佩劍則在空中翻轉,發出清脆的叮鈴聲響,隨之倒插在二十餘步外的草地上,劍柄迎風搖曳。

“出擊、開戰!殺———”

隨著於夫羅一聲令下,左右兩翼副帥緊隨其後厲聲大喝,旋即十一萬蠻軍戰騎應聲出動,喊殺聲響徹雲霄,聲震八方。

“嗒嗒嗒———轟隆隆!”

霎時間,馬蹄聲砰然大動,三塊方陣瞬間變形,以肉眼所及的速度洶涌奔出,如江濤海浪般直撲漢軍陣營碾壓而去。

漢軍陣前,周瑜冷冷注視著蠻軍戰鼓轟隆,號角長鳴,孤身單騎立於難免谷口不動如山。待聽到於夫羅嘶聲大吼的一瞬間,但見他再次舉起黑白兩色小旗,振臂一揮,小旗向左右兩側揮動。隨即他厲聲大喝道:“衆將士聽令,左右兩翼盡皆聽從兩翼主將號令,不得有誤!現在聽我號令,上山!”

沒錯,正當蠻軍全軍出擊之際,周瑜下達的命令不是出擊迎戰,而是命令四萬戰騎分爲左右兩翼登上兩側山谷,避開正面戰場。

是以衆將士聽得真真切切,雖然大多數將士疑惑不解,甚至懷疑主將周瑜是不是糊塗了,但在各自將領的命令下仍舊策馬上山,向山谷兩邊高地行進。

有言在先,青狼谷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山谷,而是偌大草原上的一片低窪地,兩側高地也不是懸崖峭壁,而是坡度較大的草地。所謂谷口,不過是汛期洪水在山谷兩端的出水口,經年累月之下形成頗爲穩固險峻的狹窄出口。因此策馬前行仍然能夠登上兩側高地,只不過速度不快,只可一步步攀行上去,卻不能策馬狂奔,否則必定摔得人仰馬翻。

——————————————()

第861章 香餌釣金鰲第371章 恩情難償第270章 會攻長安,宮闈佳人第966章 光陰如刀,風雨飄搖第148章 奇謀奪關第272章 螳臂擋車第111章 一諾千金,飛虎俯首第261章 喋血山河(六)第360章 平定西涼(上)第310章 殘陽血之臨陣倒戈(下)第225章 同氣連枝第5章 伏虎騰龍第217章 龍爭虎鬥之絕殺之技第262章 喋血山河(七)第226章 龍爭虎鬥之巔峰對陣第479章 如影隨形顯殺機第898章 虎豹騎,治世能臣第147章 投石問路第21章 冷煞閻羅第190章 老而彌堅騎虎難下第36章 隔牆有耳第63章 奉孝救主第847章 白雪凝瓊貌第929章 浪淘沙,暗流激盪第651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三)第142章 揚刀立威第892章 少天子,揮斥方遒第206章 死衚衕第234章 鐵騎入夢(一)第979章 破虜記,一戰成名(上)第231章 歌舞昇平第507章 鳩佔鵲巢貴客臨第177章 望君亭,親疏有別第632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81章 飛虎天鷹戰雲長第10章 一馬當先第249章 調虎離山第299章 雙雄記第477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388章 政通人和第252章 怒髮衝冠第254章 龍飛鳳舞(五)第329章 顛鸞倒鳳第70章 十面埋伏第139章 風浪起,抱薪救火第248章 驅虎吞狼(十)第411章 一羣漂亮娘們第4章 烏雲壓城第45章 一代妖姬(上)第191章 鐵陀戰槍王第827章 陳倉之戰2第916章 獻良謀,將計就計第528章 自古女大不中留第101章 豸奴李摯第179章 睥睨天下第412章 掌家主婦第703章 萬事俱備第443章 趾高氣揚袁二郎第320章 冷麪軍師第449章 是人或妖還是神第228章 氣吞山河第158章 休屠降,馬踏三郡(三)第238章 良辰美景之風情萬種第526章 老喬倨傲小喬淚第304章 閃電金刀第110章 霸氣凜然,文昌再戰飛虎第181章 虎毒不食子,仲穎也柔情第442章 中山之行——借糧第176章 花枝俏,帝王霸業第751章 上兵伐謀第412章 掌家主婦第273章 碎屍萬段第611章 處心積慮白眼狼第746章 鬥智鬥勇第726章 霧裡看花第185章 天大地大人心最大第151章 福兮禍之所伏第578章 伏兵至兵敗如山第6章 先下手爲強第211章 龍爭虎鬥之馬超首戰第62章 適逢其時第817章 帥府點將第705章 一言九鼎第599章 大事定疏不間親第975章 殺破狼,以夷制夷第797章 落難故人情第368章 春光乍泄第419章 禍不單行第79章 強弓巨弩第130章 清源河畔,美人無瑕第697章 未雨綢繆第88章 千金買骨帝王心第927章 清平樂,其樂融融第327章 逐閹宦,整飭朝綱第779章 一身是膽第2章 神女有夢第341章 再度西征第883章 指鹿爲馬第366章 是誰撥動琴絃
第861章 香餌釣金鰲第371章 恩情難償第270章 會攻長安,宮闈佳人第966章 光陰如刀,風雨飄搖第148章 奇謀奪關第272章 螳臂擋車第111章 一諾千金,飛虎俯首第261章 喋血山河(六)第360章 平定西涼(上)第310章 殘陽血之臨陣倒戈(下)第225章 同氣連枝第5章 伏虎騰龍第217章 龍爭虎鬥之絕殺之技第262章 喋血山河(七)第226章 龍爭虎鬥之巔峰對陣第479章 如影隨形顯殺機第898章 虎豹騎,治世能臣第147章 投石問路第21章 冷煞閻羅第190章 老而彌堅騎虎難下第36章 隔牆有耳第63章 奉孝救主第847章 白雪凝瓊貌第929章 浪淘沙,暗流激盪第651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三)第142章 揚刀立威第892章 少天子,揮斥方遒第206章 死衚衕第234章 鐵騎入夢(一)第979章 破虜記,一戰成名(上)第231章 歌舞昇平第507章 鳩佔鵲巢貴客臨第177章 望君亭,親疏有別第632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81章 飛虎天鷹戰雲長第10章 一馬當先第249章 調虎離山第299章 雙雄記第477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388章 政通人和第252章 怒髮衝冠第254章 龍飛鳳舞(五)第329章 顛鸞倒鳳第70章 十面埋伏第139章 風浪起,抱薪救火第248章 驅虎吞狼(十)第411章 一羣漂亮娘們第4章 烏雲壓城第45章 一代妖姬(上)第191章 鐵陀戰槍王第827章 陳倉之戰2第916章 獻良謀,將計就計第528章 自古女大不中留第101章 豸奴李摯第179章 睥睨天下第412章 掌家主婦第703章 萬事俱備第443章 趾高氣揚袁二郎第320章 冷麪軍師第449章 是人或妖還是神第228章 氣吞山河第158章 休屠降,馬踏三郡(三)第238章 良辰美景之風情萬種第526章 老喬倨傲小喬淚第304章 閃電金刀第110章 霸氣凜然,文昌再戰飛虎第181章 虎毒不食子,仲穎也柔情第442章 中山之行——借糧第176章 花枝俏,帝王霸業第751章 上兵伐謀第412章 掌家主婦第273章 碎屍萬段第611章 處心積慮白眼狼第746章 鬥智鬥勇第726章 霧裡看花第185章 天大地大人心最大第151章 福兮禍之所伏第578章 伏兵至兵敗如山第6章 先下手爲強第211章 龍爭虎鬥之馬超首戰第62章 適逢其時第817章 帥府點將第705章 一言九鼎第599章 大事定疏不間親第975章 殺破狼,以夷制夷第797章 落難故人情第368章 春光乍泄第419章 禍不單行第79章 強弓巨弩第130章 清源河畔,美人無瑕第697章 未雨綢繆第88章 千金買骨帝王心第927章 清平樂,其樂融融第327章 逐閹宦,整飭朝綱第779章 一身是膽第2章 神女有夢第341章 再度西征第883章 指鹿爲馬第366章 是誰撥動琴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咸阳市| 伊通| 桦甸市| 修水县| 永和县| 成都市| 锡林浩特市| 富源县| 赤城县| 扎鲁特旗| 全州县| 华阴市| 三江| 龙游县| 武义县| 增城市| 酒泉市| 永清县| 集贤县| 鄂尔多斯市| 花垣县| 利川市| 上林县| 昭平县| 白河县| 宝鸡市| 尼木县| 怀柔区| 偃师市| 泾源县| 南郑县| 无为县| 霍林郭勒市| 隆化县| 宜川县| 肇东市| 交口县| 宜宾市| 都昌县| 邓州市| 沁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