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68章 走投無路

董卓死後,死訊十日內便傳到邊軍各部。

隨後,董旻所部數千人被呂布率軍剿滅,徐榮所部三萬餘人向朝廷上表乞降,得到王允首肯,赦免其罪行。長安周邊各縣郡聞風而降,紛紛上疏願意聽從朝廷號令,一時間王允所代表的朝廷兵馬劇增,擁兵數萬之衆,穩居長安城。

半個月後,王允命令奮威將軍呂布率領本部人馬出城剿滅西涼殘軍,兵鋒直指駐紮在安邑、華陰一線的李傕、郭汜和段煨所部。其間,李傕、郭汜、段煨、張濟和樊稠等將領紛紛上疏請降,但皆被王允駁回,隨之而來的還有皇帝劉協概不赦免的通緝詔書。

安邑大營,中軍大帳內。

“嘭!豈有此理,王允這是要將我等兄弟趕盡殺絕!”李傕高居主帥之位,看到哨騎傳來的通緝詔書,滿臉鐵青地拍案而起,怒聲喝道。

大帳內,郭汜、段煨、李蒙、王方、張濟和從滎陽大營率軍趕來的樊稠等將領齊聚一堂,衆將皆是一臉憤怒之色,滿面陰沉。

“諸位兄弟,王允不準我們歸降朝廷,現在該如何是好?”李傕勃然大怒之餘,起身走到衆將領中間,沉聲問道。

郭汜滿臉不忿地說道:“董相一死,西涼馬騰和韓遂等人即刻倒向朝廷,斷了我等後路。再加上王允、呂布等人把持長安,直接切斷了我等糧餉供應。如今我等既無退路,又無糧草,進退兩難。依我看來。不如把軍中糧餉給大家分了,大家拿著金銀細軟各自奔命去吧!”

李蒙聞言頓時搖頭說道:“二哥此言差矣。如果我等帶著金銀錢財返回鄉里,一個亭長就能把我們殺了,此舉萬萬不可!而今我等盡皆手握重兵。既然王允等人不許我們歸降朝廷,那我等也不能坐以待斃。小弟愚見,不如率軍反攻長安,與王允、呂布等人拼個魚死網破。總比俯首待戮要好得多!”

不等李蒙話音落地,樊稠、王方等人大聲附和,支持李蒙攻打長安之策。

張濟和段煨等將領此時也已亂了方寸,神不守舍,不過要想讓他們交出兵權,俯首受戮,那是斷然不能接受的。而樊稠之策正中他們下懷,於是他們欣然附和,紛紛請命。願意出兵攻打長安。

“好!”李傕當即拍板。坐回帥位。沉聲說道:“如今我們手握十二萬雄兵,再加上樊稠兄弟的兩萬人馬和段煨將軍的三萬華陰守軍,擁兵十七萬。我等擁有如此多的兵馬。豈能任憑王允匹夫爲所欲爲!衆將聽令,即刻點齊所部兵馬。快馬加鞭,星夜殺回長安,一舉攻陷長安城!”

“諾,末將等領命!”帳下諸將大聲應諾。

“報———”

“驍騎將軍李利派人傳來緊急書信,請將軍親啓!”

正當帳內衆將磨刀赫赫準備出帳領兵反攻長安之際,帳外親兵疾步跑進大帳,遞上李利派人送來的錦帛書信。

李傕神色驚詫地接過書信,立即拆開觀看,隨即眉頭微皺,沉思不語。

“大哥,文昌信中說些什麼?文昌素來足智多謀,英勇善戰,此時他送來書信,必有良策!”郭汜似乎對李利頗爲信賴,神情振奮地對李傕說道。

李傕聞言神情一震,擡頭看著帳內衆將,沉吟道:“二弟所言不錯。文昌早已料到朝廷不會赦免我等,也知道我等不會坐以待斃,必然絕地反撲,反攻長安。不過他在信中說,讓我們不可傾巢出動,必須留下不少於五萬大軍駐守邊境,以免關東諸侯趁機叩關。此外,文昌已率領五萬武威鐵騎日夜兼程趕往長安,約定兩日後在長安城下與我軍匯合,而後揮軍攻打長安。”

“哦,文昌的消息居然如此靈通,此刻已率軍趕往長安了?了不起呀,五萬武威鐵騎與我們會攻長安,此事必成啊!哈哈哈!”郭汜接過李傕遞來的書信,一目十行地看完後,神情極爲激動,放聲大笑道。

大笑聲中,郭汜將李利的書信傳遞給其他將領,讓他們依次查看。

“諸位兄弟對文昌所言,意下如何?”李傕神色平靜地朗聲問道。

郭汜笑著說道:“大哥,文昌的書信來得正是時候,目光長遠,一語中的。如若我等將大軍全部撤走攻打長安,那我等眼下駐守的各處關隘就會無人防守,萬一關東諸侯趁勢來攻,那我們即便是攻下長安,也是處境堪憂。關隘一失,黃河以南的郡縣將全部失去,甚至連河東、河西之地也守不住,只能困守西涼,坐守一隅,終究難以久存哪!”

郭汜這番話聽得衆將紛紛點頭,這時段煨開口說道:“末將請纓留守安邑一線,嚴守關隘,請將軍成全!”

“呵呵呵!”眼見衆將皆無異議,而段煨更是主動請纓留守後方,李傕頓時眉開眼笑起來。

隨即他正欲答應段煨所請之時,卻突然想起此前李利跟他說過的一段話:“段煨其人,胸有韜略,治軍嚴謹,武藝不凡;但其人心機太深,其性多疑,如不能收服其心,便不可委以重任。”

一念至此,李傕笑著說道:“段將軍武藝高強,帳下兵士勇猛善戰,此次大軍攻城離不開你呀!這樣吧,諸位兄弟留下軍中副將留守駐地,嚴防關東諸侯偷襲。段將軍率軍兩萬、我部率軍八萬,再加上樊稠兄弟的兩萬兵馬,共計十二萬大軍奔襲長安。不知諸位兄弟意下如何?”

“諾,我等領命!”帳內衆將欣然應命。

眼見李傕如此安排,段煨心中雖有不滿,卻也能接受。至少華陰城仍在他的掌握之中,根基猶在,不至於失去落腳之地。除段煨之外,其他將領對此均無異議,留下副將守關,這讓他們很放心。

隨即衆將快速離去,調兵強將,準備日夜兼程奔襲長安。

李傕讓郭汜、李蒙、王方等人調集軍馬,而他卻獨自坐在大帳內沉思良久。

沉思中,他想起大半月前李利爲他餞行時所說的那番話:“如果董相遭遇不測,叔父有望取而代之,手握天下權柄。”

這句話,此前李傕根本沒當回事,以爲李利說笑而已,不足爲信。不成想,董卓居然這麼快就死了,西涼大軍大半落到他李傕手裡。只要能一舉攻下長安,他便能執掌天下大權,位極人臣,代替董卓先前的顯赫地位。如此以來,李利先前所言便得到驗證。

可是李利怎麼就知道董相要出事,而且說得絲毫不差。莫非他真能未卜先知,料事如神?

一想到這些,李傕就莫名地心煩氣躁,憂慮重重。種種跡象表明,自家侄兒李利志向遠大,深謀遠慮,絕非池中之物,更不是久居人下之人。董卓沒死的時候,李傕還不覺得李利這種性格有什麼不好,反而認爲自家侄子年輕有爲,積極上進,這很好,值得他支持與鼓勵。爲此,他曾經還鼓勵李利,說他自己都比不上自家侄兒的才能,若是李利將來能光宗耀祖,他願意輔助自家侄兒成就一番大業。

李傕的這番說辭,絕對是單純的鼓勵,是一種長輩對晚輩的鞭策和激勵,客套而已,並非真的願意屈居自家侄子之下。

然而,世事變幻莫測。董卓一死,李傕突然感覺自己與侄子李利之間無形中出現一道隔閡,昔日的戲言如今也要面臨嚴峻考驗。他自己曾經說過願意輔助李利成就一番大業,可李利也曾明確表示願意扶他執掌天下大權,平定西涼。

如今李傕敏銳地感覺到,眼下的危機之中蘊含著莫大機遇,一旦渡過危機,他或許真的能夠執天下之牛耳,挾天子以令不臣,掌天下權柄。但是,他曾經對李利的許諾,以及李利對他的承諾,又該如何兌現呢?李利雖是他一手帶大的,但終歸不是他的親生兒子,只是侄子而已,他有自己的兒子李式。一旦他執掌天下大權,那將是一份莫大的家業,將來必定要傳給他的親生兒子李式,而不是侄子李利。可是李利真的會心甘情願輔助他這個叔父嗎?

單憑叔侄倆各自手中的實力,李傕所擁有的兵馬明顯超出李利一倍有餘,實力尚在李利之上。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李傕很清楚自己手中的十餘萬兵馬,也就是表面上看起來強大,實際卻不是那麼回事。郭汜、張濟、段煨和樊稠等人手中分別掌握著兩三萬人馬,而他李傕帳下的真正嫡系人馬也不過是四五萬人。這樣比較下來,如今他的真正實力遠不如自家侄兒李利麾下的武威軍強大。

就說此番反攻長安,李利一聲令下就能率領五萬武威鐵騎殺回長安,可他李傕卻還要與衆多將領商議出兵,根本無法徹底掌控這十幾萬西涼大軍。再加上李利麾下的武威軍全是精兵強將,戰力非凡,自組建以來未嘗一敗,戰績顯赫,實力絕對不容小覷。

一旦攻陷長安,如果李利不願聽從他這個叔父的調遣,反而想將天子掌控在他自己手裡,那他李傕該怎麼辦?難道他能率領大軍與自家侄兒李利兩軍對壘,浴血廝殺麼?倘若如此,郭汜、樊稠、段煨等將領還會不會聽從他的號令出戰,有沒有人臨陣倒戈投到李利那邊?

這一切都是未知之數。——————()

第328章 寒宮有佳人第668章 亂我心者多煩憂第77章 你們是我的兄弟第890章 縱豪情,潛龍出淵第23章 陳留之戰(中)第188章 無瑕掌摑老匹夫第761章 投石問路第198章 分歧初顯第901章 風雲會,嫁禍荊州第36章 權臣董卓第549章 於夫羅狂妄寇邊第400章 以命搏命第837章 以管窺天第781章 白馬過隙第89章 郎情妾意與誰鄰?第250章 情難捨,未雨綢繆第170章 陌上桑,經世之才第375章 外緊內鬆第57章 橫行無忌飛馬盜第437章 中山之行——漩渦第250章 龍飛鳳舞(一)第92章 海闊天空第205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818章 空前盛事第597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80章 平姑臧,一刀驚鴻(一)第298章 富貴險中求第153章 洞天福地陰陽合(上)第750章 合縱連橫第975章 殺破狼,以夷制夷第277章 兵戈未息收良將第215章 脣槍舌劍第635章 鍥而不捨風雲會第53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49章 權謀心術第798章 驅虎吞狼第992章 鷓鴣天,亂世奸雄第59章 大旱天的一把火第894章 勤王令,四方雷動第716章 庭柱之首143 黃沙漫道一寸黃土一寸血下第173章 醉枕紅顏第177章 望君亭,親疏有別第404章 人善人欺,馬善人騎第314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4第987章 定幽州,牧馬遼東第179章 睥睨天下第127章 誅二賊,東山口大捷第64章 弓弩縱橫第196章 帝王心第257章 喋血山河(二)第214章 龍爭虎鬥之虓虎六將第247章 今夜無眠(上)第327章 逐閹宦,整飭朝綱第177章 花枝俏,十步芳草第352章 漢陽之戰(四)第602章 秋草黃圖窮匕見第44章 這一拜第158章 走馬燈,千里訪友第810章 霸絕天下第388章 政通人和第194章 龍之逆鱗第567章 共患難王佐之才第850章 破羌道一敗再敗第897章 東遊記,魂牽夢縈第652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四)第498章 捨身取義英雄淚第862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第340章 經略長安第3章 襄王無情第202章 立鼎三第27章 荒嶺截殺(三)第848章 力挽狂瀾第871章 揚眉吐氣第726章 霧裡看花第262章 喋血山河(七)第888章 菊花黃,滿地傷第880章 羣狼奪食第35章 吃獨食第11章 詐術第463章 袁紹來了第975章 殺破狼,以夷制夷第212章 午夜魅影第910章 臥龍崗,士罕仗義第985章 刀馬旦,王者一怒第231章 歌舞昇平第20章 太史子義第203章 立鼎四第790章 不歡而散第138章 風浪起,力挽狂瀾第312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2第453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112章 強弓縛獸,互不相讓第260章 惹禍上身第734章 天下第一戰將第817章 帥府點將第145章 天設雄關第123章 紅杏枝頭春意鬧(續)第57章 舐犢情深第753章 欲擒故縱
第328章 寒宮有佳人第668章 亂我心者多煩憂第77章 你們是我的兄弟第890章 縱豪情,潛龍出淵第23章 陳留之戰(中)第188章 無瑕掌摑老匹夫第761章 投石問路第198章 分歧初顯第901章 風雲會,嫁禍荊州第36章 權臣董卓第549章 於夫羅狂妄寇邊第400章 以命搏命第837章 以管窺天第781章 白馬過隙第89章 郎情妾意與誰鄰?第250章 情難捨,未雨綢繆第170章 陌上桑,經世之才第375章 外緊內鬆第57章 橫行無忌飛馬盜第437章 中山之行——漩渦第250章 龍飛鳳舞(一)第92章 海闊天空第205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818章 空前盛事第597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80章 平姑臧,一刀驚鴻(一)第298章 富貴險中求第153章 洞天福地陰陽合(上)第750章 合縱連橫第975章 殺破狼,以夷制夷第277章 兵戈未息收良將第215章 脣槍舌劍第635章 鍥而不捨風雲會第53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49章 權謀心術第798章 驅虎吞狼第992章 鷓鴣天,亂世奸雄第59章 大旱天的一把火第894章 勤王令,四方雷動第716章 庭柱之首143 黃沙漫道一寸黃土一寸血下第173章 醉枕紅顏第177章 望君亭,親疏有別第404章 人善人欺,馬善人騎第314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4第987章 定幽州,牧馬遼東第179章 睥睨天下第127章 誅二賊,東山口大捷第64章 弓弩縱橫第196章 帝王心第257章 喋血山河(二)第214章 龍爭虎鬥之虓虎六將第247章 今夜無眠(上)第327章 逐閹宦,整飭朝綱第177章 花枝俏,十步芳草第352章 漢陽之戰(四)第602章 秋草黃圖窮匕見第44章 這一拜第158章 走馬燈,千里訪友第810章 霸絕天下第388章 政通人和第194章 龍之逆鱗第567章 共患難王佐之才第850章 破羌道一敗再敗第897章 東遊記,魂牽夢縈第652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四)第498章 捨身取義英雄淚第862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第340章 經略長安第3章 襄王無情第202章 立鼎三第27章 荒嶺截殺(三)第848章 力挽狂瀾第871章 揚眉吐氣第726章 霧裡看花第262章 喋血山河(七)第888章 菊花黃,滿地傷第880章 羣狼奪食第35章 吃獨食第11章 詐術第463章 袁紹來了第975章 殺破狼,以夷制夷第212章 午夜魅影第910章 臥龍崗,士罕仗義第985章 刀馬旦,王者一怒第231章 歌舞昇平第20章 太史子義第203章 立鼎四第790章 不歡而散第138章 風浪起,力挽狂瀾第312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2第453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112章 強弓縛獸,互不相讓第260章 惹禍上身第734章 天下第一戰將第817章 帥府點將第145章 天設雄關第123章 紅杏枝頭春意鬧(續)第57章 舐犢情深第753章 欲擒故縱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贡觉县| 胶南市| 彭州市| 岑溪市| 奈曼旗| 安宁市| 四子王旗| 抚松县| 韶关市| 南江县| 平阴县| 鹤峰县| 万荣县| 庄河市| 信丰县| 石门县| 旬邑县| 城市| 南乐县| 三亚市| 施甸县| 亚东县| 天水市| 太白县| 临颍县| 镇赉县| 航空| 安西县| 五指山市| 夏邑县| 全州县| 临泉县| 宁河县| 错那县| 义马市| 无极县| 濮阳市| 河东区| 随州市| 定襄县| 蒙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