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01章 風雲會,嫁禍荊州

本來一切都如劉表所想,不管天下各州如何紛亂征伐,荊州各郡都會相安無事,風平浪靜。

然而,隨著昨日傍晚南陽郡治宛城大開城門,將五路諸侯大軍和天子、百官們迎進郡守府,暴風驟雨隨之撲向荊州,使得荊州上空戰雲密佈,一片風雨欲來之勢。

這對劉表而言就如同晴空霹靂,坐在府中卻禍從天降,使得他再也不得安寧,身不由己地被捲入這場紛爭之中。

天降橫禍,這讓劉表如何還能坐得住,如何還能不大發雷霆,如何不怒火中燒?

如果說蒯良剛剛是無辜被殃及,以致額頭上鼓起血包,那劉表此刻所面臨的纔是真正的無妄之災,一場前所未有的大麻煩,甚至有可能毀掉荊州現有的大好局面。

現任南陽太守諸葛玄,本是劉表的舊識故友,早年躲避戰禍舉家從瑯琊郡遷徙至荊州,遂被劉表舉薦爲揚州豫章太守。卻不料,揚州戰火紛飛,袁術與劉繇打得昏天暗地,致使諸葛玄不得不暫時寄居荊州劉表帳下。隨後,朝廷改任孫策爲豫章太守,而劉表又趁著司隸大戰之際出兵南陽,將失陷多年的南陽郡重新奪回來。如此一來,劉表治下又多了一個郡,隨之做個順水人情,舉薦諸葛玄出任南陽太守。沒想到,李利倒是挺乾脆,收了劉表進獻的錢糧之後,立即下詔應允。

就這樣,本來應該客死他鄉的諸葛玄。陰差陽錯地沒有前往豫章郡上任,自然也不會在逃離豫章郡途中染病而亡。眼下他還活得好好的,而且是中原第一大郡南陽郡的郡守。轄下共有三十六個縣,相當於三個郡,躍居天下各郡之首,且爲東漢開國帝王光武帝劉秀的起家之地,故稱“帝鄉”。

正所謂:一飲一啄豈非無因。歷史上,劉表終其一生都未能將南陽郡重新奪回來。然則前番司隸大戰時,劉表卻撿個大便宜。趁著中原諸侯與西涼李利大戰於函谷關,時機出兵攻取南陽郡,出其不意地一鼓而下。奪回帝鄉南陽。與此同時,他舉薦諸葛玄出任豫章太守,卻因揚州紛亂、戰火不休,失信於故友。爲了彌補失策、保全顏面。遂將南陽郡交予諸葛玄,極力舉薦其出任太守。

事情進行至此,可謂是兩全其美,皆大歡喜。

不承想,世事難料,劉表百密一疏,萬萬沒想到曹操、袁紹、袁術、劉備和呂布等諸侯會裹挾天子和百官放棄洛陽,繼而退守南陽。並各自率領大軍進入荊州。如此以來,不但南陽郡得而復失。還將整個荊州拖入這場空前爭鬥當中,一舉打破了荊州多年的平靜,戰火烽煙瞬間席捲荊州。

州牧府大堂上,劉表接到稟報後暴跳如雷,勃然大怒,臉紅脖子粗,氣喘如牛。但這只是表象,待他大肆發泄一通後漸漸冷靜下來,心中知道此事怨不得諸葛玄,而是曹操、袁紹等五路諸侯故意禍水東引,將這場爭端引向荊州,從而達到將他劉表拖下水的險惡用心。

面對天子和百官們親臨城下,休說諸葛玄不敢怠慢,別無選擇之下只能開城迎駕,就算劉表親自坐鎮宛城,也不能視而不見,拒而不納。畢竟他是根正苗紅的漢室宗親,堂堂正正的大漢皇叔,在皇室宗族中享有崇高聲望。而今天子劉協親臨南陽,難道他還能佯作充耳不聞,避之不見麼?

倘若如此,他劉表有何顏面立於世間,還算是漢室宗親、劉氏皇族中人嗎,百年之後有何面目去見歷代先祖?

正是因爲身份使然,從接到勤王詔令的那一刻開始,劉表就沒想過奉詔接駕。放眼天下,各路諸侯都能挾持天子和百官以號令天下,唯獨漢室宗親不能這麼做,或者說但凡出身劉氏宗族的諸侯都不能接下這個燙手山芋。因爲其他諸侯可以擁兵自立、割據爲王,唯獨劉氏宗族不能在亂世當中挾持天子,圖謀江山。一旦皇族中人脅迫天子和百官們,便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其身不正、其心叵測,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必遭世人唾棄,自絕於天下。

這是置身於大爭之世當中,特殊環境下造成的必然結果。如果適逢太平之時,劉氏宗族內部紛爭,皇族中人爭奪皇位,尚且有情可原,畢竟歷朝歷代的皇室紛爭屢見不鮮。但是,面對諸侯並起、羣雄環伺的大亂局面,如果皇族中人還在內訌爭鬥、甚至刀兵相向,此舉實在是令人寒心,爲世人所不容。果真如此,人心向背定成敗,大漢江山就徹底毀了,再也無法挽回。

——————————小分割線————————————

“呼———嘭!”

大堂上階,怒氣沖天的發泄一通後,劉表長噓一口氣,氣喘吁吁地癱坐在州牧寶座上,神情陰沉如墨,仰頭望著上方的橫樑怔怔失神,沉默不語。

眼見劉表終於冷靜下來,蒯越起身躬身一揖,輕聲勸慰道:“主公息怒。事已至此,抱怨自責亦是徒然,如何妥善應對纔是當務之急。”

“哎,真是防不勝防啊!”劉表頷首嘆息一聲,怒氣未消地沉聲道:“多年以來,天下州郡戰火四起、廝殺不休,以致黎民百姓生靈塗炭,苦不堪言,逃亡避難者比比皆是。值此紛亂之世,唯我荊州各郡局勢穩定,風調雨順,物阜民豐,百姓安居樂業,人口與日俱增,實力亦在穩步增長之中。自本州提領荊州以來,勸課農桑、商賈興旺,兢兢業業治理州郡,頗有成效,自認有些微薄功績,不負皇恩,問心無愧。

現如今,老夫已是花甲之人,風燭殘年,無心逞強爭霸,只想牧守一方百姓,妻兒承歡膝下,安度餘生。卻不料,此番天子、百官和各路諸侯齊聚南陽,數十萬大軍貿然闖入我荊州境內,硬生生將我荊州捲入戰火烽煙當中。眼下我荊州局勢堪憂,稍有不慎便會深陷戰爭泥潭之中無法脫身。時局危難,前路艱險,一步踏錯,其後果不堪設想。事出突然,老夫心力憔悴,不知異度可有良策?”

劉表學識淵博,自身便是大漢名士,言談舉止甚爲講究,語氣柔和,言辭中肯,滴水不漏,加之聲情並茂,不知不覺中便能打動人心。這種溫文爾雅的氣質談吐,在天下所有諸侯當中並不多見,可謂是獨樹一幟,獨此一家。

聞聽劉表之言,蒯越深以爲然地連連點頭,感同身受地恭聲道:“主公所言極是。值此天下大亂之際,我荊州九郡在主公嘔心瀝血的勤勉治理下,秩序井然,百業興旺,戰火消弭,可謂是當今天下爲數不多的一方淨土。故此,中原各州百姓紛紛舉家遷入荊州,短短五年之內,人口數量比之此前翻一番,已然躍居天下各州之首,堪稱中原第一大州。

然則,世事紛亂,諸侯爭鬥愈演愈烈,大漢各州各郡皆是烽煙四起,戰火瀰漫。我荊州地處中原腹地,若想不染紛爭、置身事外,談何容易?此番五路諸侯挾持天子和百官前來宛城避難,名義上是接駕,實則居心叵測,均是企圖效仿西涼李利,挾天子以令諸侯,以期達到獨霸天下的目的,最終奪取漢室江山,取而代之。”

順著劉表的話茬恭維一番後,蒯越話音稍頓,臉色嚴肅,神情漸漸凝重起來。緩口氣後,他語氣沉重地道:“如今,南陽郡已被諸侯大軍所佔據,隨後追擊而來的西涼大軍也已陳兵司隸邊境,擺出大軍壓境之勢。與此同時,據斥候探報,江東孫策已於昨日傍晚率領四萬兵馬抵達南陽,想必此時便已覲見天子。

至此,方今天下九路諸侯當中,除幽州公孫瓚、益州劉璋兩路勢力之外,餘下六路諸侯(劉備和呂布共居徐州爲一路諸侯勢力)相繼領軍到達,齊聚南陽。唯獨欠缺我荊州大軍,故而主公此次勢必親自前往南陽,覲見天子,以全君臣之禮,略盡地主之誼。”

劉表微微頷首,語氣低緩地輕聲道:“這是自然。天子、百官和各路諸侯齊聚南陽,老夫身爲荊州之主豈可避而不見,自當親身前往,以免落人口實。然,老夫所慮者乃是如何應對眼前局勢,尤其是大軍壓境的西涼軍?”

話音方落,不等蒯越答話,劉表便心有所感的感慨道:“李文昌出身卑微,卻在短短數年間強勢崛起,據武威、戰西域,屢挫韓馬,整合西涼軍,入主長安,平定西涼。而後,此子游歷天下,如入無人之境;馬踏塞北,攻取幷州,以一己之力打敗中原九路諸侯聯軍,兵不血刃收取漢中。這一樁樁、一件件的顯赫戰績,早已人盡皆知,令世人驚歎不已,廣爲傳頌。

現如今,西涼李利獨佔四州之地,擁兵五十餘萬,半數爲西涼鐵騎,兵強馬壯,聲勢滔天,天下諸侯無人敢於捋其鋒芒。可眼下,李利親率大軍陳兵南陽,兵鋒直指荊州。我荊州兵馬戰力如何,異度心知肚明,而今西涼李利大軍壓境,我等如之奈何?”

————————————————————

第233章 死水微瀾第938章 討二袁,卸磨殺驢第760章 絕殺一擊第488章 郎情妾意遭猝變第240章 驅虎吞狼(二)第661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六)第72章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第187章 謀霸業,落井下石第125章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第232章 女權先驅第423章 與龍同行第58章 萬夫雄第46章 一代妖姬(下)第866章 董侯命苦第815章 兩翼齊飛第962章 殺破狼,霹靂弦驚第745章 借刀殺人第452章 天定劫數有金龍第124章 春雷動地布昭蘇第500章 鏖戰渡口奔雷刀第86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第21章 都是火爆脾氣第684章 霸主之戰第477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589章 捷報傳公瑾建功第23章 護犢子第133章 一箭穿喉,無瑕出兵第146章 子龍掌軍第893章 千千結,秀色可餐第905章 桂花釀,布衣秀士第551章 李稚然聞訊造勢第651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三)第529章 世事紛擾人心亂第565章 袁公路審時度勢第273章 驍騎縱橫(上)第25章 馬前卒第312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2第481章 奪人妻罪莫大焉第146章 子龍掌軍第721章 帝王之道第909章 武聖傳,一刀寫春秋第878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特別鳴謝第942章 朔風寒,神兵天降第972章 殺破狼,城下之盟(下)第228章 連襟兄弟第902章 風雲會,諸侯雲集第13章 勇士戰歌第754章 鐵血霸主第828章 陳倉之戰3第752章 龍驤狼騎第451章 陰差陽錯遭大難第37章 龍驤校尉第951章 盧龍塞,羽扇綸巾第825章 王者之劍第824章 仁慈不是軟弱第167章 窺佳人,難得糊塗第137章 黃沙嶺,三軲戰桓飛(四)第992章 鷓鴣天,亂世奸雄第251章 龍飛鳳舞(二)第196章 斂財手段第311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1第307章 殘陽血之戰陣對決2第619章 星夜兼程穩軍心第922章 得民心,坐收漁利第222章 龍爭虎鬥之鐵騎爭鋒第60章 錦馬超第114章 總是武關情第745章 借刀殺人第393章 投桃報李第732章 呂布、呂布!第765章 李代桃僵第709章 詭詐多智第681章 函谷之四面埋伏第598章 燈下黑修武密議第188章 兵車行,傲視三軍弟627章關東風雲戰河東三第722章 斬顏良第265章 喋血山河(十)第811章 殺機畢現第118章 不解之緣第215章 龍爭虎鬥之兄弟揚威第207章 司馬懿第34章 曇花,大樹第233章 死水微瀾第441章 中山之行——靈犀第469章 豪氣慷慨擲千金第673章 一河相隔兩重天第254章 龍飛鳳舞(五)第498章 捨身取義英雄淚第274章 獸王破城第14章 悍將波才第348章 恩威並施第336章 經略長安(上)第875章 益州第一將第637章 擊掌爲誓第583章 青狼谷兩軍對壘第874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193章 疾風知勁草第264章 喋血山河(九)
第233章 死水微瀾第938章 討二袁,卸磨殺驢第760章 絕殺一擊第488章 郎情妾意遭猝變第240章 驅虎吞狼(二)第661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六)第72章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第187章 謀霸業,落井下石第125章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第232章 女權先驅第423章 與龍同行第58章 萬夫雄第46章 一代妖姬(下)第866章 董侯命苦第815章 兩翼齊飛第962章 殺破狼,霹靂弦驚第745章 借刀殺人第452章 天定劫數有金龍第124章 春雷動地布昭蘇第500章 鏖戰渡口奔雷刀第86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第21章 都是火爆脾氣第684章 霸主之戰第477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589章 捷報傳公瑾建功第23章 護犢子第133章 一箭穿喉,無瑕出兵第146章 子龍掌軍第893章 千千結,秀色可餐第905章 桂花釀,布衣秀士第551章 李稚然聞訊造勢第651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三)第529章 世事紛擾人心亂第565章 袁公路審時度勢第273章 驍騎縱橫(上)第25章 馬前卒第312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2第481章 奪人妻罪莫大焉第146章 子龍掌軍第721章 帝王之道第909章 武聖傳,一刀寫春秋第878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特別鳴謝第942章 朔風寒,神兵天降第972章 殺破狼,城下之盟(下)第228章 連襟兄弟第902章 風雲會,諸侯雲集第13章 勇士戰歌第754章 鐵血霸主第828章 陳倉之戰3第752章 龍驤狼騎第451章 陰差陽錯遭大難第37章 龍驤校尉第951章 盧龍塞,羽扇綸巾第825章 王者之劍第824章 仁慈不是軟弱第167章 窺佳人,難得糊塗第137章 黃沙嶺,三軲戰桓飛(四)第992章 鷓鴣天,亂世奸雄第251章 龍飛鳳舞(二)第196章 斂財手段第311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1第307章 殘陽血之戰陣對決2第619章 星夜兼程穩軍心第922章 得民心,坐收漁利第222章 龍爭虎鬥之鐵騎爭鋒第60章 錦馬超第114章 總是武關情第745章 借刀殺人第393章 投桃報李第732章 呂布、呂布!第765章 李代桃僵第709章 詭詐多智第681章 函谷之四面埋伏第598章 燈下黑修武密議第188章 兵車行,傲視三軍弟627章關東風雲戰河東三第722章 斬顏良第265章 喋血山河(十)第811章 殺機畢現第118章 不解之緣第215章 龍爭虎鬥之兄弟揚威第207章 司馬懿第34章 曇花,大樹第233章 死水微瀾第441章 中山之行——靈犀第469章 豪氣慷慨擲千金第673章 一河相隔兩重天第254章 龍飛鳳舞(五)第498章 捨身取義英雄淚第274章 獸王破城第14章 悍將波才第348章 恩威並施第336章 經略長安(上)第875章 益州第一將第637章 擊掌爲誓第583章 青狼谷兩軍對壘第874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193章 疾風知勁草第264章 喋血山河(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安县| 普兰店市| 江陵县| 绥德县| 高台县| 白水县| 恭城| 凭祥市| 三江| 姚安县| 福泉市| 浠水县| 阿拉善盟| 石楼县| 海晏县| 江川县| 鹤山市| 额尔古纳市| 迭部县| 台安县| 靖州| 侯马市| 鹤峰县| 安陆市| 新营市| 遂平县| 临夏县| 台安县| 宝山区| 名山县| 玛沁县| 鹤峰县| 滨州市| 上栗县| 沐川县| 灵石县| 黔东| 定日县| 建水县| 九江市| 阿合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