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51章 李稚然聞訊造勢

(感謝:春天一片葉書友打賞激勵,多謝?。?

——————

西都,長安。

衛將軍府。

辰時三刻,將軍府一衆屬官忙忙碌碌,各司其職。

尚書令李玄和侍中李儒二人近幾日都不曾上朝,整天待在將軍府中,食宿亦在於此。

十天前於夫羅聯軍偷襲邊境,一日內攻克包括塞北城在內的三處要塞,燒殺劫掠,數萬兵民慘遭屠戮。而今於夫羅大軍長驅直入,數日間橫掃北地郡西、北兩面數百里疆域,橫行無忌,無法抵抗,現已直逼郡城,或許此時蠻兵已然攻城。

近三年來,西涼軍兵鋒強勁,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所向披靡。西涼三州之地的周邊疆域早已不是當初的邊境,整個邊境幾乎全部向外擴充數百里,使得整個西涼治下版圖不知不覺中增加兩千裡疆域。兵鋒之盛足可令周邊蠻夷紛紛避讓遠遁,倉惶逃命,沒有哪個部落敢於正面抵抗西涼軍的兵鋒。

故此,兩年多以來,從來都是西涼軍出兵攻打別人,何曾有過被別人打到家門口的經歷。在此期間,棄城失地和被蠻夷燒殺劫掠之類的事情更是從未發生過,駐守邊境的各大戰營歷來是以攻代守,不去攻打蠻夷領地就已經讓蠻夷首領燒高香了,何人膽敢主動犯境?

或許正是因爲西涼軍在亂世中坐享太平的時間太久,兩年間邊境穩若金湯,除了西涼軍主動出擊之外,再無戰事。不承想,於夫羅突然領兵犯境,打得駐守北地郡的虎賁營措手不及,加之戎守關隘的將領大意懈怠,以致於連續丟城失地。半月之間,於夫羅大軍居然一路高歌猛進,攻城拔寨。勢不可擋,隱隱顯露出鯨吞北地郡之勢。

如此劇變,對於西涼軍全體將領來說,無疑是奇恥大辱。而對於長安一衆文武官員而言,則是有人歡喜有人憂,某些被李傕、李利叔侄壓制很久的人終於看到了推翻李氏叔侄的曙光,暗自振奮不已,酌酒慶賀。而另外大部分隸屬李利治下的文武官員則是打起精神,認真核對自己負責的事務,生怕出現一絲紕漏。否則極有可能丟掉性命。

尤其是將軍府下屬的各個掾曹屬官。作爲長期跟在李利身邊的人。他們深知自家主公曆來奉行不動則已、動則雷霆萬鈞的性格。此次於夫羅大軍犯境,無疑是觸怒了李利,使得整個西涼軍蒙羞。丟城失地之事一經傳出,就意味著厲兵秣馬兩年之久的西涼軍從沉睡中甦醒。再次顯露鋒芒,大舉出兵剿滅蠻夷大軍。

現如今將軍府一衆屬官顧不上出兵事宜,他們現在迫在眉睫的當務之急就是覈查自己份內的事務有沒有紕漏,絕對不能步入虎賁營副統領段煨後塵。於夫羅大軍攻進北地郡的第三天,禍事起因便已查明,虎賁營副統領段煨玩忽職守,懈怠大意,告假離開駐地時沒有妥善交接駐防事宜,以致於夫羅大軍輕取三關。數日間攻進北地郡腹地。

這種事情在西涼軍中絕無僅有,段煨算是首開先河,其下場如何不難想象。有鑑於此,一衆將軍府屬官焉敢稍有懈怠,連續十餘天以來。他們加班加點核查各自負責的事務,並協助尚書令籌集糧草,做好大軍出征前的各項事宜。

衛將軍府驟然緊張起來,其連鎖效應極大,大司馬府緊隨其後運轉起來,隨之帶動整個長安城中的文武百官。

一時間,平靜兩年之久的長安城再次熱鬧起來。

半月之間,數萬大軍在城外集結,皇城府庫大開,輜重營將士晝夜不停運送糧草和軍械,將原本就僅剩不多的庫存軍械悉數搬走。一天到晚,長安各個城門、街巷馬蹄聲不斷,數以萬計的甲士進進出出,無形中一種揮之不去的戰爭陰霾籠罩在長安城所有人的心頭。

不知不覺中,長安城人心惶惶,許多不明究竟的百姓不由得想起三年前的長安之亂。於是百姓們紛紛閉門不出,戰戰兢兢躲在家中,輕易不敢出門,甚至不敢窺視外面的情形,生怕招致無妄之災。

嗵嗵嗵!

一陣沉重的腳步聲傳進衛將軍府正堂,隨之大司馬李傕出現門口,大步走進堂中。

“哦,原來是大司馬駕臨,屬下有失遠迎,請大司馬見諒!”擡頭看見李傕突然到來,坐守將軍府的尚書令李玄快速起身迎上來,躬身施禮。

“元忠諸事繁忙,何必多禮。”李傕微笑俯身做出伸手扶起李玄的樣子,實際卻是腳下寸步未動,距離李玄三步之遙。

顯然,李傕此舉只是言語客套,並無半點誠意。

李玄聞聲而起,似乎沒有看到李傕的客套,神色如常地邀請李傕上座,並擺手招呼侍婢奉茶。

不過李傕此次卻是不同於上次,他沒有當仁不讓的坐上帥位,而是徑直走到左側首位坐下,並招手示意李玄坐在自己身邊。

李玄面帶笑意依言落座,俯身時眼底掠過一絲驚疑之色,顯然李傕不經意之舉引起了他的警覺。不過這種警覺倒也不是壞事,反倒是好事,畢竟大敵當前,若是李傕還擺不正自己的位置,那將是十分麻煩的事情。

通過上次試探,李玄知道主公李利直到目前爲止依然沒有下定決心讓李傕下臺,始終念及叔侄之情,一讓再讓,隱忍不發。這讓李玄頗感無奈,不免有些氣餒,因爲上次之事是他和李儒精心謀劃的巧計,其用意就是促使李傕顯露心跡,從而順藤摸瓜揪出一衆黨羽,最終逼迫李傕下臺退隱。

整個佈局進行得非常順利,一切都在李玄、李儒二人的掌握之中,卻不料人贓俱獲之後,主公李利竟然輕易放過李傕,壓下此事,反而將胡軫和許定二將直接派到李傕手下,還拱手送給李傕兩萬郡府兵。

這一下,卻是讓李玄和李儒二人清晰認識到李傕在李利心目中的份量到底有多重,位置有多高,近乎牢不可破。即使李傕心存異志。證據確鑿,李利也不會對李傕怎麼樣,反而一再忍讓。

這讓李玄等人頗感無奈,顧慮重重,不過這畢竟牽涉到主公李利的家事,旁人縱然有心幫襯,卻又力不從心,顧忌太多,很難把握分寸。

因此,李玄和李儒二人受挫之後。已經決定徹底放下此事。不想牽涉其中。以免將來惹禍上身。

“不知大司馬此來所爲何事?如若有什麼事情需要屬下去辦,大司馬儘管吩咐,只要李玄力所能及,一定不讓大司馬失望。”一盞茶過後。李玄面帶笑容的輕聲相詢。

李傕聞聲神色微變,眼角餘光狐疑地觀察著李玄的神色,微笑道:“元忠太客氣了,我們本是一家人,何須如此多禮。我此來就是想知道文昌何時抵達長安,以便滿朝百官屆時出城相迎。”

“百官出迎?”李玄聞言愕然,扭頭看著李傕,詫異道:“大司馬此言當真,不是戲言?”

“呵呵呵!”李傕欣然笑道:“今日早朝之上。我已稟明天子,待文昌從司隸返回之日,天子親臨城樓相迎,我將帶領文武百官出城十里迎接文昌平安歸來。天子已然準奏,只待確認時日。一切自有我來操辦!”

“這、、、只怕不妥!”李玄神色頓變,遲疑片刻後,搖頭說道:“主公此番遊歷中原和江南各州,臨行前行蹤十分隱秘,知道此事之人寥寥可數。如今主公平安回來,自然也是悄然迴歸,根本不會驚動任何人。何況,主公此次遊歷並不是出征歸來,用不著弄出這麼大動靜吧?萬一主公不高興,歸罪下來,屬下等人實在擔當不起。因此,此事斷不可行,還請大司馬三思??!”

“嗯?”李傕沉吟一聲,思量著說道:“昨天夜裡我看過你們抄送的司隸捷報,上面說文昌此行斬獲頗豐,隨行錢糧衆多,足見文昌此行並非遊歷那麼簡單。此外,上面還有一句尤爲重要:‘於大江之畔斬殺爲禍數百年之久的惡龍’。不知此事確否,文昌當真斬殺一條蛟龍麼?”

“呃!”李玄聞言錯愕,既而下意識點頭,坦言道:“確有此事。大半個月前,主公一行沿江而上,途中遭遇水賊劫持,其賊首甘寧脅迫主公潛入毒龍潭,想要趁機撈取潭底財寶。結果,賊首被惡龍重創,至今昏迷不醒,數百名賊衆被惡龍屠殺。危急時刻,主公和桓飛將軍不畏生死,聯手對抗惡龍,最終主公親手斬殺惡龍。據說,這頭惡龍體長八丈有餘,身軀龐大無比,刀槍不入,至今已有數百年光景,其壽命之長比四百年大漢王朝還要長久?!?

說到這裡,李玄緩口氣繼續說道:“而今這條惡龍就在徐榮軍中,不日將送來長安,到時候大司馬可以靠近觀看,一看便知真僞!”

“啊!”看著李玄說得如此煞有其事,李傕大驚失聲,急聲道:“如此說來,此事是真的!那元忠敢肯定文昌斬殺的惡龍不是大蛇,而是真正的蛟龍嗎?”

“當然!徐榮大營數萬將士已經親眼目睹,豈能有假!”李玄毫不遲疑的肯定說道。

“呼———”李傕驚愕半晌後,長噓一口氣,神色複雜的嘆聲道:“這是亙古未有的祥瑞之兆啊!天佑我李家,天佑文昌啊!此等驚世駭俗之事一定要讓天下人都知道,要讓長安城方圓三百里的百姓都親眼看看文昌斬殺的惡龍,讓世人都知道我家文昌侄兒乃蒼天護佑之人,神擋殺神,龍擋屠龍!”

一語方罷,李傕神情決絕的說道:“既然此事是真的,那一切就交由我來辦,若是文昌歸罪下來,由我一人承擔!此次我不僅要帶領文武百官出城十里相迎,還要帶上天子鑾駕,迎接文昌回城!此外,我還要派出數千郡兵張貼告示,飛鴿傳書三輔各郡各縣,廣發告示,傳令各地郡府兵組織百姓前來長安親眼看看惡龍。此事還需元忠知會鐵陀將軍,讓他傳令三輔郡府兵配合行事。不知元忠意下如何?”

“這、、、有必要弄出這麼大場面嗎?”

李玄此刻已經被李傕嚇住了,有些跟不上思路,因爲他之前沒有想過利用惡龍大做文章,卻不料李傕居然一反常態地準備將此事大操大辦。

如果一切真的按照李傕所言操辦,那場面可就大了。三輔之地至少有十餘萬百姓涌向長安,加上長安城內的數萬百姓以及周邊百姓,到時候長安內外至少聚集二十萬百姓。若是再加上此刻已經集結完畢的十萬西涼軍。那李利回城當天,長安城內外將有三十萬人親眼目睹這一盛事,規模之大迄今罕見。

“當然有必要!”看到李玄驚愕莫名的神色,李傕不容置疑說道:“元忠怎麼就想不明白呢?自古以來,皇帝都自詡真龍天子,然則世間誰見過真龍長得什麼樣?此番文昌斬殺惡龍,這可是百年乃至千年不遇的祥瑞之兆!這意味著什麼,還用我來告訴你嗎?如此重大的事情,我等難道還不應該大操大辦嗎?錯過此次機會,等到文昌屠龍之事傳揚開來。即便此事是真的。恐怕也沒人相信。與其白白錯失機會。不如我等現在就著手操辦,一舉轟動天下!”

說到這裡,李傕興奮無比說道:“此事一旦辦成,長安城至少有二三十萬人親眼目睹盛事。到時候一傳十十傳百,不出一月即可傳遍天下,廣爲人知。到那時,有沒有天子坐朝對於我們而言,都已是無關緊要之事,天下誰人還敢不敬文昌,誰人不知文昌斬殺惡龍之壯舉!如此以來,大事可成,霸業有望??!”

耳邊聽著李傕的話。李玄不禁連連點頭,臉上露出驚喜莫名的神采。

直到這一刻,李玄不得不承認,薑還是老的辣。尤其是某些權慾薰心之人,遇到這種好事的時候。反應速度驚人,一瞬間就知道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此事達到轟動效應,既而爲自己謀取更大的利益。

不過李傕如此用心謀劃此事的最終受益者卻不是他本人,而是李利。

對此,李玄有什麼理由反對呢?他自然是樂見其成,非但如此,他還要盡心竭力幫助李傕做好這件事情,使其愈發完美,無懈可擊。

“一切全由大司馬做主,屬下定當全力協助,請大司馬放心!”想通之後,李玄欣然應道。

“好!元忠深明大義,文昌沒有看錯你!”李傕拍手叫好,隨之長身而起,便欲立即著手辦理此事。

“呃!對了,文昌到底什麼時候回城?”大步走到門口時,李傕驟然止步,扭頭問道。

李玄應聲道:“三日之後?!?

“時間不夠啊,這可如何是好?”李傕聞言色變,急聲道。

李玄快步走到李傕身邊,低聲道:“大司馬不必擔心,屬下立即傳信主公,將回城時間推到六天之後的中午。不知六天時間夠不夠?”

“六天?”李傕聞言頓愕,既而思量著道:“六天時間仍然太緊,好在我西涼官道通暢,沿途驛站中戰馬和馬車衆多,應該不成問題。不過還需元忠下令沿途驛站半月之內免去車馬費用,否則尋常百姓怕是坐不起馬車,也僱不起駑馬趕路??!”

“嗯,這個不是問題!”李玄稍作思量後,說道:“大司馬儘管放心,屬下立即傳令下去,開放驛站,並臨時抽調右扶風郡馬場一萬匹戰馬和郿鄔郡府兵五千匹戰馬,沿途護送百姓前來長安。此外,我會傳令鐵陀將軍率領五萬郡府兵協助大司馬辦好此事。如此,應該可以萬無一失!”

“好,如此甚好!”李傕欣然點頭,既而快步離去。

目送李傕興沖沖離去,李玄神色極爲複雜,眼神中既有驚喜又有幾分懊悔。

驚喜是因爲李玄直到此時才知道,大司馬李傕並非大奸大惡之徒,也不是一個權慾薰心貪婪無度之人。相反,李傕在大是大非面前,分得清輕重緩急,與李利之間的叔侄親情仍然佔據著主導地位,沒有被權勢和名利消磨殆盡。

而這,恰恰是李玄自責懊悔的源頭。至此之前,他一直認爲李傕就是個權慾薰心的貪婪之人,始終覬覦著主公李利手中的兵權,似有取而代之的狼子野心。因此他和李儒時刻提防著李傕,唯恐他一天天做大,從而威脅主公李利西涼之主的至高地位。

所幸李玄和李儒二人從來都沒有除掉李傕之心,因爲他們知道主公李利絕對不會對李傕下手,哪怕李傕真的起兵謀反,李利也不會狠下心腸除掉李傕。故而,李玄和李儒之前設局逼迫李傕露出馬腳,其真實用意也無外乎迫使李傕下臺隱退,僅此而已。

如今親眼看到李傕如此用心的替李利奔走,李玄深感慚愧,知道自己此前錯怪了李傕,險些釀成大錯。慶幸的是,李利始終堅守著叔侄親情,不願責難李傕,否則李傕現在已經被囚禁起來,再無翻身之日。

“稟尚書令,我家老爺讓小人傳話,段煨將軍罪不至死,還請尚書令在衛將軍面前美言幾句。”正當李玄失神發愣之際,剛剛跟在李傕身後的管家快步跑回來,恭聲說道。

“哦,好,我知道了?!崩钚劼曮@醒,既而對管家說道:“你回去轉告大司馬,眼下最緊要的事情就是剛纔商議之事,其它事情都好說。請大司馬寬心,我一定勸說主公手下留情。”

“多謝尚書令,小人先行告退?!钡玫綕M意答覆後,管家欣然揖手離去。

待管家離開後,李玄微微一笑,自語道:“我道大司馬此來爲何,原來是替段煨求情。不過此事和屠龍之事相比何足道哉,只要眼下這件事情辦好了,饒段煨一命又有何難?”

——————————————()

第311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1第902章 風雲會,諸侯雲集第293章 蛻變第864章 煮熟的鴨子翩翩飛第819章 大變革第272章 螳臂擋車第435章 中山之行——苦戀第664章 一騎絕塵萬夫雄(下)第61章 文昌戰馬超第463章 袁紹來了第8章 莽漢黑熊第786章 戰火連天第158章 走馬燈,千里訪友第850章 破羌道一敗再敗第269章 葛家坡,風雲變幻第360章 平定西涼(上)第761章 投石問路第967章 清涼雨,百密一疏第125章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第50章 一張好人臉第183章 千絲萬縷,文昌三約(下)第703章 萬事俱備第960章 殺破狼,一刀驚魂第509章 相逢何必曾相識第110章 猛藥去痾第59章 大旱天的一把火第18章 鋒矢後盾第904章 搶手貨,誰與爭鋒第40章 蔡中郎的女兒第177章 望君亭,親疏有別第943章 孔懷兄弟,同氣連枝第233章 死水微瀾第279章 午夜驚悚鎮虓虎第12章 誰與爭鋒第714章 無知者無畏第616章 方天畫戟霸王槍第362章 平定西涼(下)第162章 攘外安內,馬場傳喜訊第328章 寒宮有佳人第995章 秋夜曲,馬鳴風蕭蕭第484章 母女同心化心扉第544章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137章 黃沙嶺,三軲戰桓飛(四)第700章 黔驢技窮第411章 一羣漂亮娘們第944章 隆冬至,心未冷第414章 身份尊貴第758章 殺手鐗第229章 天命難違第462章 聞鉅變怒火沖天第361章 平定西涼(中)第54章 矛與盾第256章 喋血山河(一)第214章 龍爭虎鬥之虓虎六將第469章 豪氣慷慨擲千金第597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11章 詐術第128章 犒賞全軍,主臣論時局第68章 玉面書生第204章 立鼎五第243章 驅虎吞狼(五)第127章 君弱臣強禍根也第343章 美酒清茶亂葬崗第628章 關東風雲戰河東(四)第440章 中山之行——媒公第521章 梨園煮酒論英雄第444章 若隱若現甄張氏第348章 恩威並施第906章 青玉案,旦夕禍福第1章 紅鸞暖帳第390章 陰霾第59章 大旱天的一把火第538章 夢魘鎖魂毒龍潭第75章 大浪滔天如卷席第183章 上善若水至剛易折第41章 雁丘辭第655章 冤家路窄眼更紅(續)第239章 驅虎吞狼(一)第633章 王者之心堅如鐵第508章 詭異奇光金甲神第210章 宿世之敵第196章 帝王心第511章 榮辱一體兩心知第51章 半夜敲寡婦門第972章 殺破狼,城下之盟(下)第678章 冰天雪地戰函谷第818章 空前盛事第22章 陳留之戰(上)第798章 驅虎吞狼第755章 鐵騎洪流第217章 龍爭虎鬥之絕殺之技第264章 喋血山河(九)第331章 大整軍第545章 毒虺蠻橫逐梟走第552章 回西涼郎才女貌第191章 鐵陀戰槍王第23章 陳留之戰(中)第803章 風譎雲詭第229章 虎口拔牙第105章 戰荒原,互相猜忌
第311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1第902章 風雲會,諸侯雲集第293章 蛻變第864章 煮熟的鴨子翩翩飛第819章 大變革第272章 螳臂擋車第435章 中山之行——苦戀第664章 一騎絕塵萬夫雄(下)第61章 文昌戰馬超第463章 袁紹來了第8章 莽漢黑熊第786章 戰火連天第158章 走馬燈,千里訪友第850章 破羌道一敗再敗第269章 葛家坡,風雲變幻第360章 平定西涼(上)第761章 投石問路第967章 清涼雨,百密一疏第125章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第50章 一張好人臉第183章 千絲萬縷,文昌三約(下)第703章 萬事俱備第960章 殺破狼,一刀驚魂第509章 相逢何必曾相識第110章 猛藥去痾第59章 大旱天的一把火第18章 鋒矢後盾第904章 搶手貨,誰與爭鋒第40章 蔡中郎的女兒第177章 望君亭,親疏有別第943章 孔懷兄弟,同氣連枝第233章 死水微瀾第279章 午夜驚悚鎮虓虎第12章 誰與爭鋒第714章 無知者無畏第616章 方天畫戟霸王槍第362章 平定西涼(下)第162章 攘外安內,馬場傳喜訊第328章 寒宮有佳人第995章 秋夜曲,馬鳴風蕭蕭第484章 母女同心化心扉第544章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137章 黃沙嶺,三軲戰桓飛(四)第700章 黔驢技窮第411章 一羣漂亮娘們第944章 隆冬至,心未冷第414章 身份尊貴第758章 殺手鐗第229章 天命難違第462章 聞鉅變怒火沖天第361章 平定西涼(中)第54章 矛與盾第256章 喋血山河(一)第214章 龍爭虎鬥之虓虎六將第469章 豪氣慷慨擲千金第597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11章 詐術第128章 犒賞全軍,主臣論時局第68章 玉面書生第204章 立鼎五第243章 驅虎吞狼(五)第127章 君弱臣強禍根也第343章 美酒清茶亂葬崗第628章 關東風雲戰河東(四)第440章 中山之行——媒公第521章 梨園煮酒論英雄第444章 若隱若現甄張氏第348章 恩威並施第906章 青玉案,旦夕禍福第1章 紅鸞暖帳第390章 陰霾第59章 大旱天的一把火第538章 夢魘鎖魂毒龍潭第75章 大浪滔天如卷席第183章 上善若水至剛易折第41章 雁丘辭第655章 冤家路窄眼更紅(續)第239章 驅虎吞狼(一)第633章 王者之心堅如鐵第508章 詭異奇光金甲神第210章 宿世之敵第196章 帝王心第511章 榮辱一體兩心知第51章 半夜敲寡婦門第972章 殺破狼,城下之盟(下)第678章 冰天雪地戰函谷第818章 空前盛事第22章 陳留之戰(上)第798章 驅虎吞狼第755章 鐵騎洪流第217章 龍爭虎鬥之絕殺之技第264章 喋血山河(九)第331章 大整軍第545章 毒虺蠻橫逐梟走第552章 回西涼郎才女貌第191章 鐵陀戰槍王第23章 陳留之戰(中)第803章 風譎雲詭第229章 虎口拔牙第105章 戰荒原,互相猜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山县| 安吉县| 临漳县| 洛川县| 金沙县| 大英县| 沁水县| 竹溪县| 临武县| 成武县| 灵山县| 江津市| 巴马| 交口县| 沙田区| 永嘉县| 庆元县| 咸宁市| 那坡县| 牡丹江市| 崇阳县| 历史| 澜沧| 修水县| 孟村| 广昌县| 榕江县| 上林县| 临高县| 黔江区| 隆尧县| 开江县| 公主岭市| 乾安县| 吴川市| 包头市| 双城市| 蓝田县| 固阳县| 高雄市| 浪卡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