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19章 星夜兼程穩軍心

說話間,郭嘉斂起笑容,神情鄭重地說道:“鑑於目前形勢,河南大營五萬將士收縮兵力,抽調三萬步軍支援安邑,餘下兩萬將士放棄河南郡,緩緩撤往河西。河東郡同樣收縮兵力,各縣儘量轉移百姓,一分爲二重新安置,一部退往函谷關內,另一部撤到安邑城以西。此外,我們鼓勵百姓前往河套平原安家,一律免費發放牛羊牲畜,兩年內免交賦稅,待遇極其優厚。

至於我軍眼下如何禦敵,很簡單,只有四個字‘固守待援’!

在主公親率大軍沒有抵達安邑大營之前,我軍不得擅自出擊迎敵,若有抗命不遵者,一律嚴懲不殆!”

說完最後一句話時,郭嘉神情肅然,臉上殺氣騰騰,與之前笑瞇瞇的文士模樣儼然判若兩人。

“諾,我等遵命!”眼見郭嘉心意已決,滕霄、徐榮和郭猛等一衆將領縱然神情不悅,卻依舊起身領命。

值得一提的是,自從司隸加強佈防警戒之後,安邑大營的主將之位一直空置著,即使是主將滕霄也坐在帳下,而現在主持軍務戰事的郭嘉同樣坐在帳下,沒有前去上階主位落座。

敲定禦敵之策後,衆將相繼離開大帳,只有郭嘉、滕霄和徐榮二人仍舊留在帳中。

“軍師,不知主公何時能來大營?”目送衆將離去,滕霄輕聲問道。

郭嘉聞言微怔,既而輕笑道:“雲龍將軍爲何有此一問?須知此乃犯忌之言,主公行蹤豈是我等臣下能夠隨意打聽的?”

滕霄咧嘴訕笑道:“軍師言重了。末將駐守安邑至今已有兩年有餘,其間從無大戰,都是些小打小鬧的零碎廝殺。這些年實在憋得很是辛苦,如今好不容易遇到一場大戰,軍師卻嚴令不得出擊迎戰。這可真是要老命啊!”

“哦。原來如此。”郭嘉恍然應聲,既而對滕霄和徐榮二人微笑道:“二位將軍的求戰之心,我都能理解。不過眼下敵衆我寡。貿然出戰實在太過兇險,稍有不慎。非但危及數萬將士的性命,還會導致整個安邑大營失陷。因此,目前我軍唯一能做的就是固守安邑防線,轉移百姓,等待主公大軍到來。二位將軍都知道,我軍步卒大半集中在司隸境內,餘下多爲戰騎。一旦司隸失陷。就意味著我軍將折損數萬步軍,到時候難道我們要讓戰騎下馬守城嗎?此外,我可以明確告訴二位,三日內主公必定趕到大營。到時候兩位將軍若想主動出戰,可以當面向主公請令。”

“哦?”滕霄和徐榮二人驚愕之餘,欣然大笑:“主公來得這麼快,如此甚好。哈哈哈!”

正在這時,從大帳門口走進一個身姿挺拔的高大身影。人未至笑先聞:“呵呵呵!快嗎,我倒是感覺太慢,沒能趕上諸侯會盟的熱鬧場面,甚爲遺憾哪!”

“主公!”只聞其聲,滕霄、徐榮和郭嘉三人便知來人是誰。不過來人出現得實在是太過突然。讓他們三人頓生措手不及之感。

“我等拜見主公!”驚愕之中,帳內三人疾步迎上去,驚喜莫名地躬身施禮。

李利伸手扶起郭嘉,隨之擡手示意滕霄、徐榮起身,笑道:“來得有些突然,沒有打擾你們商議軍情吧!”

“主公說笑了。我等可是天天期盼著主公早點前來安邑大營坐掌中軍,主持大局。可謂是望眼欲穿哪!”滕霄笑呵呵地說道。

李利聞言失笑,指著滕霄說道:“這話我相信。你這傢伙是個好戰之人,這兩年駐守司隸,我每次巡視到此,你都要請纓出戰,此次自然也不例外。不過這次可是一場空前大戰,說不定還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艱苦鏖戰,再不是以前的小打小鬧嘍!”

說話之間,李利緩步走上帥位坐下,正在這時大帳門口又走進一羣人,赫然是以賈詡爲首的隨軍將領,足有三十餘人之多,且大多是各主力戰營的統領,餘下便是新近崛起的將領。

於是,剛剛走空的大帳頓時又來了一批將領,並且都是西涼軍中屢立戰功的得力戰將。

待衆將相互見禮之後,李利擺手示意衆人不必拘禮,各自落座。

“剛纔奉孝下達的命令是正確的。眼下諸侯盟軍剛剛結盟,勢頭正盛,兵鋒強勁,因此我軍不可與之正面對戰,應暫避鋒芒,固守城池,以守代攻。”

說話間,李利看著滕霄和徐榮二將,笑聲道:“你們二人久居司隸,當是此地的地主,正所謂強龍難壓地頭蛇。現如今盟軍進入你們的駐地防區,如何抵禦敵軍,如何利用有利地形打擊敵人,這都是你們兩個所要思考的問題。因此,防守城池和阻擊敵軍前進步伐的重擔就落在你們二人身上,具體如何佈防,如何對敵,我不過問,一律交給你們。

我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半個月內務必將敵軍拖在安邑城以東,儘量消耗他們的糧草軍械。當然了,你們若有難處或是遇到猶豫不決之事,可以直接告訴我,也可以請教兩位軍師。怎麼樣,你們有沒有信心完成防守任務?”

“呃!”滕霄聞言愕然,疑聲道:“怎麼又是防守?主公素來主張以攻代守,爲何此次卻是以守代攻?”

“呵呵呵!”李利聞聲失笑,“剛纔我還說你這廝是個十足的好戰分子,現在看來,還真是一點不錯。你率軍駐守河東已有兩年多了,應該對河東各縣地形十分熟悉,那麼你來告訴我,安邑城以東的各縣之中,哪裡適合近百萬大軍正面對決,又有哪裡適合我軍十餘萬戰騎展開衝殺?”

“這、、、”滕霄聞言語塞,一時間還真是想不出合適的決戰地點。

河東郡地處黃河北岸,多爲丘陵地勢,山脈起伏,遠不如河南各郡地勢平坦。何況滕霄跟隨李利多年,深知自家主公所說的合適地點並不是單指平原地帶,而是既要有利於戰騎廝殺。又要便於戰騎追殺,並且不給敵軍留下設伏的有利地勢。惟有如此,纔是李利所說的合適決戰之地。但有一條不能滿足條件,都談不上合適地點。

片刻後。滕霄似有所悟地說道:“就目前形勢而言,符合主公所說的合適地點正是安邑城。末將明白了,謹遵主公軍令!”

滕霄欣然領命後,徐榮同樣恭聲領命:“末將遵命,一定配合滕霄將軍固守城池,不負主公重託!”

“嗯,如此甚好。”李利微笑頷首。說道:“眼下諸侯盟軍士氣高漲,人多勢衆,若想將他們擋在河東郡以外,我軍必定要付出一定的代價。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盟軍兵鋒正盛,我軍不可與之爭鋒相對,理應避其鋒芒,隨後積極尋找有利戰機。繼而給予敵軍強力還擊。

此次盟軍號稱七十萬大軍,實際也有四十七萬兵馬,兵力之多,兩倍於我軍。儘管盟軍良莠不齊,戰力有強有弱。但其中不乏戰力強悍的精銳之兵。有道是:蟻多咬死象。在兵力不佔優勢的情況下,適當防守是很有必要的,斷不可一味地猛衝猛打。因此,大家不要氣餒,不要以爲防守很窩囊很丟人,我們爲什麼要築造城池,其根本原因就是爲了防範來犯之敵。

更何況,我早已說過,此次與諸侯盟軍對戰絕不是一蹴而就的戰事,也不是取得一兩場勝利就能徹底平息戰事的戰爭,而是一場不亞於五年前十八路諸侯討伐董相國的大戰。遙想當年之戰,前後鏖戰一年有餘,歷經大小數十戰,最終方纔各自罷手,平息戰事。此次我軍與盟軍開戰,戰況之劇烈、歷時之長,恐怕都在昔日陳留會盟之上。所以,諸位不必過於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更不要急於求戰,急功近利。”

說到這裡,李利語氣突然加重,朗聲道:“還是我先前說過的那句話:存地失人,人地兩失;存人失地,人地兩得。只要我們兵力不損,即使丟掉一城一地,哪怕連續丟城失地,亦不足惜,也不必氣餒;等到合適的時機,我們轉手就能重新奪回來。故此,而今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保存實力,把伸出去的拳頭收回來,一旦戰機成熟,即可重拳出擊!”

“主公英明!”帳下衆人躬身應道。

李利微微頷首,面帶笑意道:“是否英明,此時言之尚早。只有最終取勝的一方纔是真正的大贏家,在此之前,一切都是虛幻泡影,小勝固然可喜,奪取最終的勝利纔是可喜可賀的大喜事!”

帳下衆人若有所悟地欣然點頭,隨之李利對賈詡微笑說道:“文和,這幾日你負責巡視安邑周邊各處城池的防禦情況,五日後你與各營統領返回大軍駐地。河東戰事仍由奉孝負責,一切都像往常一樣進行,半個月內我只看不說,更不會下達任何出戰命令。此外,安邑大營仍舊懸掛帥旗和主將旗號,其他將旗暫時不要掛出去,切莫讓敵軍知道我已經抵達安邑大營。好了,夜已深沉,諸位早些安歇吧。”

隨著李利話音落下,帳下衆將躬身行禮離去。這個時候最爲忙碌的人還是滕霄和徐榮二將,他們作爲地主,理應提前安排好衆將營帳,豈料今夜李利突然率衆而來,讓他們措手不及。

“主公今夜並未率領大軍進駐大營,莫非我軍尚未到達河東?”待衆人離去後,郭嘉輕聲問道。

李利微笑頷首:“奉孝一語中的。此番大軍出征,糧草輜重頗多,行軍速度緩慢,眼下大軍屯兵函谷關內。而我因爲放心不下河東戰事,便帶上賈詡和各營統領星夜兼程趕來,今夜隨行人員不過區區五百餘人。隨後龍驤營和各營抽調出來的部分將領會陸續進駐大營,如此安邑大營就有十萬兵馬,夠用了。”

“如此說來,主公方纔所言卻是另有所指?”郭嘉詫異問道。

李利微笑擺手,“戰局瞬息萬變,且戰且看,此時言之過早,隨後奉孝自可知曉。”

郭嘉心有所感地輕輕點頭,沉聲道:“眼下戰局對我軍頗爲不利,孫策率領先鋒前軍日行一百餘里,一天之間竟然就深入我河東境內,而袁紹則親率大軍隨後跟來,前後相距不過五十里。可謂是一鼓作氣勢如虎,步步緊逼呀!”

“孫策?”李利神情微變,輕笑道:“我原以爲他還要蟄伏兩年,不成想他現在就迫不及待地跳將出來。此子勇猛果敢,有膽有識,其才能比之其父孫堅有過之而無不及,確實是個極爲難纏的江東猛虎。不過他此番前來會盟,很有可能是特意前來找我尋仇的,這倒是可以利用一番。呵呵呵!”

“尋仇?孫策與主公有何仇隙,爲何不遠千里趕來尋仇啊?”郭嘉神情愕然地詫異道。

“是啊,尋仇!”李利輕嘆一聲:“本來我和他素未謀面,自然沒有仇怨。這不是前番到揚州遊歷一番嗎,經子敬介紹認識了周瑜,隨之費盡心力將周瑜收入麾下。殊不知周瑜竟與孫策是總角之交,情同兄弟?這樣一來,孫策豈能與我善罷甘休!”

說到這裡,李利思量著說道:“孫策其人別看在袁術帳下處境艱難,困頓不堪,實際卻是個驕傲到骨子裡的傢伙。這廝生性剛烈,眼睛裡不容半點沙子,說好聽點算是寧折不彎的倔強之人,說得直白些就是個眥眥必報、目空一切的傲慢之徒。如今周瑜在我麾下效力,他豈能忍下這口惡氣,勢必要來尋釁報復。最爲讓人苦惱的是,周瑜一直念及與孫策的兄弟之情,曾與我許諾,若有機會定當補全與孫策的兄弟情義。不知奉孝有何良策?”

郭嘉聞言輕笑,“主公是當局者者迷,否則翻掌之間即可收拾孫策,且又能成全周瑜的兄弟情義。正好此番孫策前來會盟與我們爲敵,趁早了解這段恩怨,這次就將他們之間的事情徹底解決。”

隨即郭嘉低聲輕語一番,繼而恭聲道:“主公意下如何?”

“這、、、倒是個上上之策,只是未免有失光明,而且運作起來頗爲不易,分寸不好把握。”李利遲疑道。

“主公儘管放心,此事由我親自籌辦,定然辦得妥妥當當。”郭嘉欣然笑道。

李利微微頷首,自此不再提及此事,轉而與郭嘉商議戰事,一直持續到深夜方纔作罷。

——————————()

第866章 董侯命苦第406章 人老成精第159章 休屠降,馬踏三郡(四)第206章 撲朔迷離第413章 用人之道第171章 前車之覆後車之鑑第46章 一代妖姬(下)第662章 一騎絕塵萬夫雄(上)第241章 漢末無間道第938章 討二袁,卸磨殺驢第440章 中山之行——媒公第85章 戰韓遂,天險拒敵(一)第134章 黃沙嶺,三軲戰桓飛(一)第720章 血性雄風第435章 中山之行——苦戀第521章 梨園煮酒論英雄第482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第829章 隱世妖嬈第588章 曬恩愛我自巋然第167章 窺佳人,難得糊塗第129章 風雷動,巾幗鬚眉第933章 鷓鴣天,羊入虎口143 黃沙漫道一寸黃土一寸血下第285章 風起雲涌第618章 先鋒易主猛如虎第484章 母女同心化心扉第218章 大勢泱泱第442章 中山之行——借糧第303章 戰槍王第442章 中山之行——借糧第285章 風起雲涌第464章 晴天霹靂撼梟雄第338章 一跪釋懷第854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83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42章 雁丘辭(續)第215章 龍爭虎鬥之兄弟揚威第227章 前路多艱第228章 連襟兄弟第193章 疾風知勁草第617章 方天畫戟霸王槍第675章 愁雲慘淡萬里凝第177章 望君亭,親疏有別第454章 綿裡藏針折磨人第73章 濃煙翻滾驚兩岸第853章 只緣身在此山中第125章 東山口,文昌戰諸侯(四)第43章 蔡老夫子第338章 一跪釋懷第647章 安邑兵敗大渡河第997章 醉江南,鐵馬冰河第94章 戰韓遂,生擒龐德(十)第119章 無塵宮第94章 假道伐虢第267章 喋血山河(十二)第449章 是人或妖還是神第805章 誰家新燕啄春泥第506章 仗劍文士英雄氣第51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666章 心灰意冷落魂鍾第650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二)第210章 宿世之敵第270章 會攻長安,宮闈佳人第568章 噩耗至雪上加霜第95章 戰陣衝殺,天降神兵第839章 海鮮生猛第187章 謀霸業,落井下石第370章 深淵靡情第494章 坐觀雷電晚來風第48章 笑面彌勒佛第610章 驍騎出徵朔風烈第318章 決戰時刻(續)第235章 鐵騎入夢(二)第261章 喋血山河(六)第288章 大風起兮第598章 燈下黑修武密議第374章 化整爲零第753章 欲擒故縱第259章 喋血山河(四)第624章 智勇雙全孫伯符第607章 意氣風發劉玄德第49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821章 帝王心術(續)第195章 擎天柱第263章 喋血山河(八)第920章 塵埃定,欺老莫欺小第71章 爭執第97章 大潰敗,追殺三百里(上)第43章 蔡老夫子第502章 無懈可擊劇終變第461章 一鍋端了第332章 大整軍(續)第347章 紅顏劫之美人心計第235章 良辰美景之驟起波瀾第7章 絕地反擊第274章 獸王破城第498章 捨身取義英雄淚第577章 千軍破悔之晚矣第441章 中山之行——靈犀第314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4
第866章 董侯命苦第406章 人老成精第159章 休屠降,馬踏三郡(四)第206章 撲朔迷離第413章 用人之道第171章 前車之覆後車之鑑第46章 一代妖姬(下)第662章 一騎絕塵萬夫雄(上)第241章 漢末無間道第938章 討二袁,卸磨殺驢第440章 中山之行——媒公第85章 戰韓遂,天險拒敵(一)第134章 黃沙嶺,三軲戰桓飛(一)第720章 血性雄風第435章 中山之行——苦戀第521章 梨園煮酒論英雄第482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第829章 隱世妖嬈第588章 曬恩愛我自巋然第167章 窺佳人,難得糊塗第129章 風雷動,巾幗鬚眉第933章 鷓鴣天,羊入虎口143 黃沙漫道一寸黃土一寸血下第285章 風起雲涌第618章 先鋒易主猛如虎第484章 母女同心化心扉第218章 大勢泱泱第442章 中山之行——借糧第303章 戰槍王第442章 中山之行——借糧第285章 風起雲涌第464章 晴天霹靂撼梟雄第338章 一跪釋懷第854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83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42章 雁丘辭(續)第215章 龍爭虎鬥之兄弟揚威第227章 前路多艱第228章 連襟兄弟第193章 疾風知勁草第617章 方天畫戟霸王槍第675章 愁雲慘淡萬里凝第177章 望君亭,親疏有別第454章 綿裡藏針折磨人第73章 濃煙翻滾驚兩岸第853章 只緣身在此山中第125章 東山口,文昌戰諸侯(四)第43章 蔡老夫子第338章 一跪釋懷第647章 安邑兵敗大渡河第997章 醉江南,鐵馬冰河第94章 戰韓遂,生擒龐德(十)第119章 無塵宮第94章 假道伐虢第267章 喋血山河(十二)第449章 是人或妖還是神第805章 誰家新燕啄春泥第506章 仗劍文士英雄氣第51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666章 心灰意冷落魂鍾第650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二)第210章 宿世之敵第270章 會攻長安,宮闈佳人第568章 噩耗至雪上加霜第95章 戰陣衝殺,天降神兵第839章 海鮮生猛第187章 謀霸業,落井下石第370章 深淵靡情第494章 坐觀雷電晚來風第48章 笑面彌勒佛第610章 驍騎出徵朔風烈第318章 決戰時刻(續)第235章 鐵騎入夢(二)第261章 喋血山河(六)第288章 大風起兮第598章 燈下黑修武密議第374章 化整爲零第753章 欲擒故縱第259章 喋血山河(四)第624章 智勇雙全孫伯符第607章 意氣風發劉玄德第49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821章 帝王心術(續)第195章 擎天柱第263章 喋血山河(八)第920章 塵埃定,欺老莫欺小第71章 爭執第97章 大潰敗,追殺三百里(上)第43章 蔡老夫子第502章 無懈可擊劇終變第461章 一鍋端了第332章 大整軍(續)第347章 紅顏劫之美人心計第235章 良辰美景之驟起波瀾第7章 絕地反擊第274章 獸王破城第498章 捨身取義英雄淚第577章 千軍破悔之晚矣第441章 中山之行——靈犀第314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4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远县| 马公市| 德昌县| 德阳市| 绍兴市| 勃利县| 双辽市| 漳平市| 安泽县| 静宁县| 商城县| 凤冈县| 平度市| 格尔木市| 峨眉山市| 莱州市| 诸城市| 桓台县| 自治县| 东丽区| 龙泉市| 洛阳市| 长武县| 深州市| 沅江市| 贡山| 麻栗坡县| 胶州市| 托克托县| 新安县| 宜黄县| 广汉市| 秦皇岛市| 咸宁市| 南和县| 宝兴县| 璧山县| 安阳县| 百色市| 方山县| 当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