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82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

李利從來沒想過自己有一天居然會和一個半大孩子搶女人,這真是名副其實的以大欺小,恃強凌弱。所幸孫權現在少不更事,根本不認識步氏,既然素未謀面,那索性這輩子就不要認識了。

世間之事就是這樣,有些人一旦錯過,就永遠也找不回來。

想起江東孫策和孫權兄弟二人,李利心生感慨,思緒紛飛。

細說起來,李利、馬超和江東孫策三人都是同齡人,同一年出生,頂多就是相差月份而已。

史冊上,西涼李利遠遠不能和馬超、孫策二人相提並論,以致於很多人根本不知道還有李利這號人。

但是,如果提起錦馬超和江東小霸王孫策二人,誰不知道,除了咿呀學語的孩童和殘障人士,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因爲此二人都是三國之中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與之相比,西涼李利可謂是名不見經傳,實實在在無名之輩,永遠被掩蓋在歷史塵埃之中,沒有人會把他和馬超、孫策二人聯繫在一起。絕無可能!

然而,時空輪轉,斗轉星移,世事無常變化莫測。

一次意外附魂重生,讓本應是無名之輩的西涼李利從螻蟻中脫穎而出,猶如從歷史塵埃中爬出來一般,既而一發不可收拾,吞併西涼軍,一統西涼全境,掌天下權柄。

時至今日,時下大漢天下有誰不知道西涼李利,有誰會把他和馬超、孫策二人相提並論,沒有!

不是他李利不配與馬超、孫策二人齊名,而是此二人根本沒有資格和他李利一較長短,三人之間根本不可同日而語,完全沒有可比性。

馬超何許人也?那是李利麾下大將,他的大舅子,執掌李利的起家部隊龍驤營。儘管他們兩人之間曾經鬥得死去活來,勢不兩立。但兵戈過去之後兩人卻走到一起,冰釋前嫌,並肩作戰,併成爲姻親兄弟。

孫策何許人也?時下很多人也聽說過他,但說起他的名字時肯定要加上一個前綴:“已故江東猛虎孫堅長子”。這並不是世人看不起孫策,而是他現在還遠遠不能與其父相比,人們之所以記得他。因爲他有個以勇猛善戰著稱於世的好爹孫堅,否則很多人恐怕未必知道還有他這麼個人。

或許,時下孫策的弟弟孫權都比孫策有名,至少三年前孫堅被劉表設計伏殺之後,就是孫權帶著俘虜黃祖前去與劉表談判,換回孫堅的屍體。由此。荊、揚一帶的百姓和士族們大多都聽過孫權的名字,讚不絕口。

反觀孫策,自從其父孫堅死後,他雖有絕頂武藝,勇武至極,卻終究太年輕,血氣方剛。不足以令人信服。在他沒有展現出過人的能力和實力之前,也不可能得到江東士族的鼎力支持。因此,他眼下處境尷尬,既無糧餉供養大軍,又沒有立足之地,內外交困,彷徨迷茫。以至於,他連孫堅留下的舊部都供養不起。只得依附其他諸侯暫且棲身。

早年,孫堅在世時與徐州陶謙交情頗深,於是孫策安葬其父之後便率部依附陶謙,暫居廣陵舔犢傷口。奈何孫策終究不是甘居人下之輩,仗著其父孫堅生前和陶謙交好,便藉機招兵買馬,招攬徐州謀士。結果陶謙得知細作密報後。立即停止糧草供應,並下令廣陵太守趙昱嚴加防範孫策,從而迫使孫策不得不率部離開徐州,轉而依附袁術。

而袁術則是汲取徐州陶謙的教訓。收留孫策時便將其父孫堅留下的部將全部收到自己麾下,並繳沒孫策的兵權,留在帳下聽用。這就意味著,只有袁術命令孫策領兵征戰時纔會下放兵權,閒暇時,孫策手裡根本沒有兵馬。

如此以來,孫策在袁術帳下的處境可想而知,這纔是真正的寄人籬下,遠不如他此前在徐州棲身時的處境。只是他當時依附陶謙時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直到投奔袁術帳下之後,才恍然發現徐州陶謙對他已經是仁至義盡了。然而,世上沒有後悔藥,時至今日,孫策也只能蟄伏待機,暫時替袁術賣命。

除此之外,他別無它途。

腦海中想著孫策如今的困頓處境,李利顧自搖搖頭。

世上從來就沒有人生來就能成功,必須經過一次次挫折,讓人在挫折中吸取教訓,從而一步步成長起來。眼下孫策所面臨的艱難處境就是如此。或許正是他連番碰壁之後痛定思痛,才讓他漸漸成熟起來,既而在蟄伏幾年之後,伺機脫離袁術,攻取江東,打下東吳基業。

梳理一番思緒之後,李利便將此事放下,不再替別人操心。因爲江東孫氏兄弟的命運如何,與他李利毫無關係,而他也不會插手干涉,任由孫氏兄弟折騰。

李利從未想過趁著孫氏兄弟困頓之時將其除去,自始至終都沒有這個念頭。因爲他知道世間有些事情並不是殺人就能解決的,就比如現在的孫氏兄弟。殺死孫策和孫權二人,就一定能夠免除後患嗎?恐怕未必!

所謂時勢造英雄,亦或亂世出英雄。即便孫氏兄弟現在死去,難道江東之地就不會再出現一個像孫策那樣的強勢諸侯嗎?除非李利現在有能力迅速掃平天下,攻佔江東,否則殺死孫氏兄弟又有何用,分明是多此一舉,圖一時之快而已。

在天下大勢沒有明朗之前,擅自除去與自己相隔千里的任何一個諸侯,都是徒勞無功,沒有實際用處。因爲你佔據不了這塊地盤,除掉一位諸侯之後,隨後就會再冒出來另一位諸侯取而代之。這種事情絕非妄自揣測,而是一定會發生,因爲亂世之中心懷大志的野心家不在少數,否則天下何以混亂至此。

因此,只要孫氏兄弟眼下不與李利爲敵,那他自然不會妄動刀兵,也不會對孫氏兄弟下手。出力不討好的事情,李利從來不做,也從不認爲殺死孫氏兄弟二人就能永絕後患。

此外,還有一人與李利、馬超、孫策三人是同齡人。那便是廬江周瑜周公瑾。不過周瑜眼下名聲不顯,暫居居巢長一職,仍在蟄伏待機之中,與孫策一般無二,故暫不細表。

——————————————————————

步府正堂正中放著一張圓桌,此刻桌上擺放著六個盆碟,三葷三素外加一罈酒。

步府老夫人坐在主位上。左右兩側坐著李利和步練師二人,晚飯只有他們三人一起吃。而郭嘉和桓飛沒有前來正堂,畢竟他們二人的身份是李利隨行僕人和扈從,還沒有資格和主人同席吃飯。

由此不難看出,步府雖是官宦士族之家,擁有上百間房屋。眼下卻是家道中落,日子並不寬裕。否則,晚飯就不會是這個樣子了,而是正堂設宴,宴請李利一行四人。

可見傍晚阿四對李利說得那番話,沒有說謊,全都是據實相告。

“公子莫要客氣。多吃點,一定吃飽喝好。”說話之人正是步府老夫人,也就是步練師的母親。

她大約五十歲左右的樣子,本應是徐娘半老,但現在卻是滿臉枯黃,臉色蒼白,一副病怏怏的模樣。這讓李利無法準確判斷她的實際年齡,更替她擔心。因爲她此刻這副模樣很明顯是久病纏身之人,已然病入膏肓,迴天無術。而她之所以還能下榻前來正堂用膳,想必是她長期養成的習慣,不想在客人面前失禮,亦或是想親眼看看李利。

眼見老夫人如此盛情,李利微笑頷首。當即不再客氣,將一隻沒人動過的燒雞挪到自己面前,將兩個雞腿撕下來,一個雞腿給步練師。另一個放進老夫人的菜碟,其它全是他的。

看到李利還真是不拿他自己當外人,儼然以主人的身份自居,竟然一點不避諱給自己碗里加雞腿,步練師頓時神情愕然,俏臉微紅,一雙迷人的大眼睛直盯盯地看著大塊朵頤的李利,心中甚是怪異。不過這份怪異之中還微微帶著幾分的甜蜜,但她絕對不會說出來,即便是母親看出來了,她也不會承認。

“寒舍簡陋,我們母女二人也不善持家,招待不週,還望公子見諒。”步老夫人滿臉慈愛地將自己碗中的雞腿夾給李利,隨之笑呵呵看著他吃掉整隻燒雞之後,她一邊示意女兒給李利斟酒,一邊含笑而語。

“老夫人言過了。”李利隨手接過步練師遞來的酒樽,笑呵呵說道:“晚輩冒昧叨擾,幸得老夫人收留,爲此在下已是萬分感激。如今夫人屈尊降貴攜令媛與我同桌用膳,著實令我受寵若驚,於心難安。因此夫人切莫再言招待不週,若是您老不嫌棄,叫我文昌就好。不用將我當成客人,有什麼事情需要我來做,儘管開口。只要文昌能夠辦到之事,絕不推諉,一定竭力辦好。呵呵呵!”

或許是步老夫人和藹慈祥的笑容讓李利很受觸動,亦或是她帶病接待感人至深,促使李利在步母面前很輕鬆,毫不做作,一舉一動都是本性使然,顯得極其真誠,陽光開朗。

“好,文昌說得好!”步母聞言後,笑得非常開心,給李利一種老懷欣慰的感覺。

隨即她眉開眼笑地說道:“聽文昌口音似乎不是揚州人氏,更像北方口音,加之文昌體魄強壯,魁梧高大,談吐豪爽大氣。若是妾身沒有看錯的話,文昌是京兆三輔人氏吧?”

————————————()

感謝:灰太狼AAA書友月票支持,三A級好男人,要嫁就嫁灰太狼,男人中的戰鬥機,當浮一大白!真誠感謝書友的鼎力相助,願好人好夢,事事如意!

第247章 今夜無眠(上)第303章 戰槍王第549章 於夫羅狂妄寇邊第152章 芳菲欲度第143章 揚刀立威(續)第896章 起漣漪,執天下牛耳第873章 陽平關(下)第735章 不宣而戰第947章 破軍門,大勢所趨第552章 回西涼郎才女貌第573章 好風光塞外江南第613章 諸侯會盟震天下第888章 菊花黃,滿地傷第703章 萬事俱備第724章 同盟異夢第913章 念奴嬌,美人傾慕第229章 天命難違第181章 兄弟之孔明伐南蠻第313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3第126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122章 東山口,文昌戰諸侯(一)第959章 殺破狼,縱橫喋血第966章 光陰如刀,風雨飄搖第316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第300章 哼哈二將第232章 女權先驅第885章 漢中大捷第172章 振虎軀,做主一回第79章 行人刁斗風沙暗第39章 東陽谷第191章 鐵陀戰槍王第783章 直搗巢穴第608章 一語點醒局中人第185章 天大地大人心最大第726章 霧裡看花第868章 替天行道第38章 分道揚鑣第36章 隔牆有耳第654章 冤家路窄眼更紅第304章 閃電金刀第849章 脣亡齒寒第667章 棄我去者不可留第160章 無瑕城主,李代桃僵第114章 總是武關情第62章 適逢其時第237章 良辰美景之兵臨城下第900章 羆虎軍,禍從天降第195章 授人以柄第529章 世事紛擾人心亂第565章 袁公路審時度勢第225章 百年大計第437章 中山之行——漩渦第16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第78章 世事茫茫難自料第798章 驅虎吞狼第259章 喋血山河(四)第779章 一身是膽第165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下)第113章 帶奉先出去散心第366章 是誰撥動琴絃第204章 莽牛神勇敗赤兔第186章 張濟登門求美妾第314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4第817章 帥府點將第315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5第900章 羆虎軍,禍從天降第403章 九牛許褚第648章 函谷鏖兵固金湯第293章 蛻變第842章 火中取栗第370章 深淵靡情第436章 中山之行——正果第642章 爲君消得人憔悴第576章 弓弦驚戰騎縱橫第564章 陶恭祖一曲絕唱(下)第566章 曹孟德山窮水盡第155章 雙飛燕,金猊尋主第253章 龍飛鳳舞(四)第855章 天羅地網第21章 冷煞閻羅第191章 鐵陀戰槍王第763章 天子劍第368章 春光乍泄第198章 垂釣翁第714章 無知者無畏第829章 隱世妖嬈第120章 韓馬入侵,主臣論戰第852章 兗州爭奪戰第655章 冤家路窄眼更紅(續)第792章 大獲全勝第741章 巔峰之戰第292章 十年恩情一朝喪第754章 鐵血霸主第125章 東山口,文昌戰諸侯(四)第753章 欲擒故縱特別鳴謝第525章 美人垂憐閨房話第174章 家有賢妻第66章 無法無天第918章 鏡花緣,花爲誰紅(續)
第247章 今夜無眠(上)第303章 戰槍王第549章 於夫羅狂妄寇邊第152章 芳菲欲度第143章 揚刀立威(續)第896章 起漣漪,執天下牛耳第873章 陽平關(下)第735章 不宣而戰第947章 破軍門,大勢所趨第552章 回西涼郎才女貌第573章 好風光塞外江南第613章 諸侯會盟震天下第888章 菊花黃,滿地傷第703章 萬事俱備第724章 同盟異夢第913章 念奴嬌,美人傾慕第229章 天命難違第181章 兄弟之孔明伐南蠻第313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3第126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122章 東山口,文昌戰諸侯(一)第959章 殺破狼,縱橫喋血第966章 光陰如刀,風雨飄搖第316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第300章 哼哈二將第232章 女權先驅第885章 漢中大捷第172章 振虎軀,做主一回第79章 行人刁斗風沙暗第39章 東陽谷第191章 鐵陀戰槍王第783章 直搗巢穴第608章 一語點醒局中人第185章 天大地大人心最大第726章 霧裡看花第868章 替天行道第38章 分道揚鑣第36章 隔牆有耳第654章 冤家路窄眼更紅第304章 閃電金刀第849章 脣亡齒寒第667章 棄我去者不可留第160章 無瑕城主,李代桃僵第114章 總是武關情第62章 適逢其時第237章 良辰美景之兵臨城下第900章 羆虎軍,禍從天降第195章 授人以柄第529章 世事紛擾人心亂第565章 袁公路審時度勢第225章 百年大計第437章 中山之行——漩渦第16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第78章 世事茫茫難自料第798章 驅虎吞狼第259章 喋血山河(四)第779章 一身是膽第165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下)第113章 帶奉先出去散心第366章 是誰撥動琴絃第204章 莽牛神勇敗赤兔第186章 張濟登門求美妾第314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4第817章 帥府點將第315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5第900章 羆虎軍,禍從天降第403章 九牛許褚第648章 函谷鏖兵固金湯第293章 蛻變第842章 火中取栗第370章 深淵靡情第436章 中山之行——正果第642章 爲君消得人憔悴第576章 弓弦驚戰騎縱橫第564章 陶恭祖一曲絕唱(下)第566章 曹孟德山窮水盡第155章 雙飛燕,金猊尋主第253章 龍飛鳳舞(四)第855章 天羅地網第21章 冷煞閻羅第191章 鐵陀戰槍王第763章 天子劍第368章 春光乍泄第198章 垂釣翁第714章 無知者無畏第829章 隱世妖嬈第120章 韓馬入侵,主臣論戰第852章 兗州爭奪戰第655章 冤家路窄眼更紅(續)第792章 大獲全勝第741章 巔峰之戰第292章 十年恩情一朝喪第754章 鐵血霸主第125章 東山口,文昌戰諸侯(四)第753章 欲擒故縱特別鳴謝第525章 美人垂憐閨房話第174章 家有賢妻第66章 無法無天第918章 鏡花緣,花爲誰紅(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锡市| 东明县| 金昌市| 永靖县| 青阳县| 佛坪县| 漳平市| 甘洛县| 会东县| 曲松县| 五原县| 通许县| 班玛县| 通州区| 达拉特旗| 西林县| 大洼县| 镇赉县| 如皋市| 锦州市| 郯城县| 茶陵县| 封丘县| 铜川市| 拉孜县| 东平县| 常宁市| 明光市| 普兰县| 德安县| 德州市| 祁连县| 尖扎县| 瑞安市| 栾城县| 灵台县| 莆田市| 米脂县| 昂仁县| 五常市| 沐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