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83章 直搗巢穴

感謝:十百年書友月票支持,多謝!

——————

噠噠噠!

“呂布休走,速速下馬受死!”

“大耳賊哪裡跑,殺呀!”

“龐德在此,賊將休走!”

聲勢浩大的喊殺聲中,數萬西涼戰騎快速通過左翼棧道,隨之直接從盟軍大營前疾馳而過,直奔南面的官道追殺而去。

此時,搶先一步通過右翼棧道的呂布對身後的追殺聲充耳不聞,率領倖存下來的兩萬多步騎,逢盟軍大營而不入,徑直取道南下。

在呂布軍之後,便是劉備率領的徐州軍。

奈何徐州軍戰騎不多,僅有劉備身邊的三千親衛軍是騎兵,餘下全是步軍,是以跑路速度不如呂布軍,落在後面。

此外,在此前的地坑塌陷之中,劉備麾下的徐州軍傷亡慘重,十亭人馬折損八亭。

想當初他率軍入盟時,手中足足握有五萬多大軍,昨夜一戰折損上萬人馬,而後又在地坑塌陷中陷進去三萬餘人馬。

是以,現如今劉備手裡僅剩一萬多兵馬,且其中還有三四千名傷兵。若是捨棄傷兵的話,他麾下的兵馬便不滿一萬人。這是真正意義上的傷亡慘重,只差那麼一點,便要全軍覆沒了。

最爲重要的是,劉備手下根本無將可用,只得親自上陣,之前決戰時他就是親自上陣廝殺,如今倉皇逃竄中他仍是親力親爲。在此之前,他帳下將領表面上也有上百員之多,但真正可堪大用的將領卻是極少,唯一能夠倚仗的大將便是張飛。奈何張飛傷勢頗重,自保尚且艱難,遑論上陣殺敵乎?

因此,在逃亡之中,劉備及其麾下的徐州軍很是狼狽。因爲生怕西涼軍追殺上來。一路上倉皇鼠竄,慌不擇路,以致於上千名兵士誤打誤撞之下竟然直接跑向轅門,結果被西涼軍堵個正著。全部生擒。迫不得已,劉備只好率部跟在呂布軍身後逃竄,如此至少不會再次撞進西涼軍懷裡。

與損失慘重且狼狽不堪的劉備相比,呂布及其麾下的兗州軍也好不到哪兒去。入盟時的七萬大軍,如今已折損大半,僅剩兩萬餘步騎,其中傷亡最大的便是步軍,幾乎死傷殆盡,僅餘不到一萬步卒。所幸,他麾下的狼騎軍傷亡還不算太大。而今仍有一萬餘戰騎,尚有一戰之力。

不過,呂布自己卻身負重傷。此前與桓飛打得兩敗俱傷,但事實上他的傷勢遠比桓飛重得多;而後又和典韋惡戰近百個回合,結果弄得傷上加傷。是以。他眼下已無力再戰,面對西涼軍氣勢洶洶的趁勝追殺,除了逃跑之外別無選擇。

倉皇逃竄中,呂布率軍一口氣疾奔數裡,漸漸遠離盟軍大營,前面不遠處便是飛雲渡隘口。至此,他方纔深深鬆一口氣。勒馬提繮,徐徐減慢速度。

隨即,呂布策馬站在路邊一處地勢頗高的土坡上,舉目向西邊的官道上張望,赫然看到跟在後面的劉備軍似乎又少了兩三千人馬。而最讓他驚奇的是,劉備軍身後的官道上竟然沒有慘叫聲。這讓他甚爲不解,實在想不明白歷來窮兇極惡的西涼軍難道突然轉性了,居然沒有斬殺落在後面的徐州軍兵士。

實際上,呂布這個想法是對的,只是他自己還不知道罷了。

其實。早在天亮時李利下達全軍停止追殺盟軍將士,全力營救墜入陷坑的盟軍將士之後,西涼軍便再也沒有斬殺過一個盟軍將士。

正如張郃和高覽逃跑時看到的情形,經過短暫的停戰之後,當太陽升起來時西涼軍便又開始大肆追殺盟軍將士。然而,這只是表面現象;實際上,西涼軍之所以揚聲暴喝,大張聲勢地追殺盟軍,其目的便是爲了震懾落荒而逃的盟軍將士,迫使其棄械投降。如此以來,西涼軍便可少些殺戮,甚至是不再殺戮。

是以,在整個追殺途中,西涼軍都是雷聲大、雨點小,聲勢浩大,實則再也沒有大肆斬殺逃亡的盟軍將士。即使遇到某些誓死不降的頑固兵士,西涼騎兵也只是將其打傷後生擒,不再枉殺一個兵士。

而這一切的起因,便是源於李利的一道軍令:儘量多抓戰俘,除非逼不得已,否則不得枉殺一人。

如此便有了呂布驚奇的發現,也讓婁底原決戰從天亮那一刻起,從袁紹率部棄營而逃的那一刻開始,不再發生大規模殺戮,但戰爭仍在繼續。

而李利之所以會下達此等匪夷所思的命令,是因爲他親眼見證了近二十萬將士葬身地坑的慘狀之後,不由得生出惻隱之心,甚至心裡還隱隱有種難以釋懷的負罪感。雖然這種傷懷與仁慈註定不會存留多長時間,但對於早已習慣了流血殺戮的李利而言,這已經是近年來破天荒的頭一回,或許這也將是他此生爲數不多的仁慈之舉。

也許李利自己都不知道歷來鐵血無情的自己,爲何會突然間心存善念,或者直接說是心存婦人之仁?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爲這份仁慈源於他後世的記憶和處事心性。

或許李利已經漸漸淡忘了自己是個附體重生之人,早已將自己完全融入這個紛亂的年代。然而,某些深藏在靈魂深處的本性永遠也不會消失。而這種本性並不是他所獨有,而是每個炎黃子孫都有的善良本性,就像之前他和呂布、劉備二人不約而同地選擇暫時停戰一樣。

面對不可抗拒的無謂犧牲,人性最美好的一面就會自然而然地顯露出來,從而做出自己都不能理解的決定。儘管自己都不明白爲什麼要這樣做,但他們仍然義無反顧地下達命令,從而拯救了數萬將士的生命。

一邊浴血廝殺,一邊救死扶傷,如此糾結而矛盾的事情,卻是真實存在的。遙想後世的“赤白之戰”,赤匪與白軍打得不可開交,儼然勢不兩立,不是你死就我亡;但是,當民族遭遇劫難之時,無數無辜百姓枉死之際,赤匪與白軍終是聯合起來共抗外敵。然而,等到趕跑賊寇之後,兩軍仍是水火不容,繼而掀起驚天動地的空前大戰,直到一方建立政權,將另一方驅逐出境爲止。

李利、呂布和劉備三人所做的一切,雖與後世戰爭稍有出入,但本質是相同的。

婁底原決戰伊始,兩軍兵馬加起來多達五六十萬,鏖戰一夜,兩軍傷亡加在一起也不過十餘萬將士。然而,一場地坑塌陷卻造成將近二十萬人的巨大傷亡,而且是不分敵我,不由分說,好的壞的一窩端,致使兩軍數十萬將士粉身碎骨,死無全屍。

這根本不是戰爭,更不是爲了生存而殺戮,而是純粹的無視生命,僅僅是爲了殺戮而殺戮,是一場蓄意謀劃的大屠殺。

儘管袁紹謀劃此事的本意是爲了對付西涼鐵騎,可他的最終目的卻是,欲將除了自己麾下兵馬之外的盟軍和西涼軍全部誅殺殆盡。如此滅絕人性的瘋狂之舉,已然超出了人的範疇。

很多事情,初衷是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結果。危害的大小也不是由出發點而定的,而是要看造成的危害究竟有多大,波及範圍又有多廣。但凡禍事,不管出發點如何,也不問初衷,世人只看結果,衆口鑠金就是禍,無人問津便無過。

————————————

盟軍大營,轅門前兩百步開外。

李利高坐在金猊獸王背上,身上雖然依然披著重甲,但手中已無兵器。現如今,他重新回到主帥應在的位置,坐鎮中軍,指揮大軍繼續征戰。

而此時此刻,李利親率中軍飛熊營、金猊衛和陷陣營將盟軍大營團團圍困。在他看來,這座盟軍大寨就是諸侯聯盟的巢穴,也是中原諸侯聯盟的象徵。只待攻下眼前這座大寨,就等於是直搗盟軍巢穴,徹徹底底贏得此次婁底原決戰的最終勝利。

與此同時,這座規模巨大的營寨並不是一座空營,眼下里面至少仍有上萬名守營將士,以及倉皇逃亡的各路諸侯留下的所有糧草輜重。

而這恰恰是李利最爲看重的戰利品。畢竟這場大戰持續的時間太長了,西涼軍糧草輜重消耗巨大,必須要得到補充才行,否則這場大決戰就算白打了。雖然贏得了戰爭的最終勝利,卻將西涼府庫掏得空空如也。如此一來,此戰可謂是雖勝猶敗,得不償失。

因此,李利對眼前這座盟軍大營寄予厚望,希望能在這裡撈足好處,從而彌補連續征戰大半年之久的巨大消耗。

眼下,勒馬駐足在李利身邊兩側之人,赫然是左軍師賈詡和右軍師郭嘉。

而中軍將領則位於兩位軍師身邊,衆將領神情激動,臉上洋溢著難以掩飾的喜悅之情。此時望著挺拔高聳的盟軍大寨,衆將情不自禁地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似乎只待李利一聲令下,衆將便可在頃刻之間攻陷大營似的,信心滿滿,鬥志昂揚。

的確,大戰持續到現在,西涼軍已然勝局已定,而諸侯盟軍則是作鳥獸散,四散潰逃。

等到攻下這座大營之後,各營戰騎便會再次出兵,追擊潰逃的盟軍。而現在之所以不宜出兵追擊潰軍,是因爲這座大營實在是太過龐大,攻城兵馬不能太少。否則的話,若是營中埋伏著數萬盟軍,待西涼軍追殺盟軍之際突然殺將出來,繼而奇襲函谷關,那後果將不堪設想,極有可能讓勝券在握的西涼軍功虧一簣。

————————————————

第221章 燎原之火第538章 夢魘鎖魂毒龍潭第215章 脣槍舌劍第807章 夫人攻略第920章 塵埃定,欺老莫欺小第1章 血染殘陽第676章 瀚海闌干百丈冰(續)第273章 碎屍萬段第649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一)第72章 窘迫第756章 縱橫捭闔第708章 夤夜暗流(下)第738章 恩怨分明第444章 若隱若現甄張氏第85章 長安不見使人愁第270章 披荊斬棘(一)第906章 青玉案,旦夕禍福第259章 喋血山河(四)第667章 棄我去者不可留第553章 驚天子空前盛事第115章 寂寞梧桐覓芳香第723章 石沉大海第187章 謀霸業,落井下石第496章 投鼠忌器陷死局第12章 誰與爭鋒第306章 殘陽血之戰陣對決1第220章 君臨天下第8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64章 君子養心莫善於誠第29章 惡毒賭約第18章 鋒矢後盾第119章 無塵宮第80章 平姑臧,一刀驚鴻(一)第246章 風雨欲來第101章 白門樓中第200章 怒斥王允第797章 落難故人情第62章 雙重驚悚第370章 深淵靡情第25章 馬前卒第782章 橫掃六合第564章 陶恭祖一曲絕唱(上)第202章 赤兔神駿辱文昌第203章 立鼎四第138章 風浪起,力挽狂瀾第922章 得民心,坐收漁利第596章 風吹草低見牛羊第786章 戰火連天第937章 舉義旗,羣起圍攻第345章 無瑕請纓第955章 殺破狼,惡戰盧龍第737章 龍戰於野第328章 寒宮有佳人第789章 兄弟重逢第118章 原來李某人也是追星族第968章 闖狼穴,患難見真情第933章 鷓鴣天,羊入虎口第370章 深淵靡情第88章 戰韓遂,豸奴出戰(四)第161章 後院起火,三女討李利第536章 大江遊鬥屬誰雄第168章 紅顏劫,家和萬事興第603章 償夙願末路藩王第224章 洛神出世第182章 顯神通,上善若水第689章 燦若驚鴻第757章 縱橫捭闔第101章 豸奴李摯第200章 立鼎一第209章 新愁舊恨眉生綠第514章 夢裡神龍魚美人第694章 生死鏖戰第773章 張良計,過牆梯第51章 劃江而治第609章 鳳鳴鶴唳戰雲稠第303章 戰槍王第801章 衝冠之怒第613章 諸侯會盟震天下第637章 擊掌爲誓第163章 繞指柔,爭鋒相對第898章 虎豹騎,治世能臣第68章 玉面書生第158章 休屠降,馬踏三郡(三)第440章 中山之行——媒公第326章 凝脂膏腴第86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第347章 紅顏劫之美人心計第542章 兔子不吃窩邊草第150章 無情沙漠兩心知第476章 梟雄之心不可測第13章 勇士戰歌第959章 殺破狼,縱橫喋血第520章 雄姿英發美周郎143 黃沙漫道一寸黃土一寸血下第16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第346章 紅顏劫之爭香斗豔第278章 青山碧水賜雄關第700章 黔驢技窮第38章 江楓漁火第465章 戀餘香憂思難忘
第221章 燎原之火第538章 夢魘鎖魂毒龍潭第215章 脣槍舌劍第807章 夫人攻略第920章 塵埃定,欺老莫欺小第1章 血染殘陽第676章 瀚海闌干百丈冰(續)第273章 碎屍萬段第649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一)第72章 窘迫第756章 縱橫捭闔第708章 夤夜暗流(下)第738章 恩怨分明第444章 若隱若現甄張氏第85章 長安不見使人愁第270章 披荊斬棘(一)第906章 青玉案,旦夕禍福第259章 喋血山河(四)第667章 棄我去者不可留第553章 驚天子空前盛事第115章 寂寞梧桐覓芳香第723章 石沉大海第187章 謀霸業,落井下石第496章 投鼠忌器陷死局第12章 誰與爭鋒第306章 殘陽血之戰陣對決1第220章 君臨天下第8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64章 君子養心莫善於誠第29章 惡毒賭約第18章 鋒矢後盾第119章 無塵宮第80章 平姑臧,一刀驚鴻(一)第246章 風雨欲來第101章 白門樓中第200章 怒斥王允第797章 落難故人情第62章 雙重驚悚第370章 深淵靡情第25章 馬前卒第782章 橫掃六合第564章 陶恭祖一曲絕唱(上)第202章 赤兔神駿辱文昌第203章 立鼎四第138章 風浪起,力挽狂瀾第922章 得民心,坐收漁利第596章 風吹草低見牛羊第786章 戰火連天第937章 舉義旗,羣起圍攻第345章 無瑕請纓第955章 殺破狼,惡戰盧龍第737章 龍戰於野第328章 寒宮有佳人第789章 兄弟重逢第118章 原來李某人也是追星族第968章 闖狼穴,患難見真情第933章 鷓鴣天,羊入虎口第370章 深淵靡情第88章 戰韓遂,豸奴出戰(四)第161章 後院起火,三女討李利第536章 大江遊鬥屬誰雄第168章 紅顏劫,家和萬事興第603章 償夙願末路藩王第224章 洛神出世第182章 顯神通,上善若水第689章 燦若驚鴻第757章 縱橫捭闔第101章 豸奴李摯第200章 立鼎一第209章 新愁舊恨眉生綠第514章 夢裡神龍魚美人第694章 生死鏖戰第773章 張良計,過牆梯第51章 劃江而治第609章 鳳鳴鶴唳戰雲稠第303章 戰槍王第801章 衝冠之怒第613章 諸侯會盟震天下第637章 擊掌爲誓第163章 繞指柔,爭鋒相對第898章 虎豹騎,治世能臣第68章 玉面書生第158章 休屠降,馬踏三郡(三)第440章 中山之行——媒公第326章 凝脂膏腴第86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第347章 紅顏劫之美人心計第542章 兔子不吃窩邊草第150章 無情沙漠兩心知第476章 梟雄之心不可測第13章 勇士戰歌第959章 殺破狼,縱橫喋血第520章 雄姿英發美周郎143 黃沙漫道一寸黃土一寸血下第16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第346章 紅顏劫之爭香斗豔第278章 青山碧水賜雄關第700章 黔驢技窮第38章 江楓漁火第465章 戀餘香憂思難忘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泽县| 大同市| 清远市| 忻城县| 南澳县| 平昌县| 理塘县| 大理市| 镇平县| 永修县| 大英县| 肥东县| 阳江市| 琼中| 荥阳市| 宁强县| 黑山县| 枣阳市| 扎囊县| 华安县| 韶关市| 商丘市| 罗山县| 丘北县| 读书| 漠河县| 武城县| 辛集市| 武陟县| 政和县| 浦东新区| 潜江市| 靖安县| 进贤县| 鄢陵县| 湖州市| 松江区| 泽州县| 宁晋县| 大厂| 腾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