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98章 垂釣翁

————————————

讓劉表萬萬沒想到的是,李利狡猾至極,剛在冀州吃了大虧,轉手就把徐州呂布給滅了。

徐州呂布覆滅,劉表自然要打起十分精神,時刻提防李利揮師南下攻打荊州,爲此他又錯失了一次搶在西涼軍出兵攻打益州的機會。等到中原局勢趨於平靜,劉表準備調集兵馬攻取益州之時,李利又搶先一步迅速攻取成都,又讓劉表白忙活一場。

所幸,機會總給眷顧那些有準備的人。得知西涼軍正在益州征戰之後,劉表果斷決定放棄益州,避開正面與西涼軍交鋒,轉而將目標放在江東。

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江東孫策手段太過激烈,樹敵無數,終究被宵小之徒害了性命,從而給劉表留下可乘之機。在江東局勢混亂之際,劉表派遣大量細作和刺客渾水摸魚,徹底攪亂了江東局勢,於亂中牟利,暗中聯絡江東重臣,並調集大軍擺出一副全力攻打江東的架勢,最終逼迫江東孫氏一族低頭,與劉表結盟,做了荊州的附庸。

去年,江東頑固勢力不甘失敗,企圖爲已故的孫策、孫翊兄弟二人報仇,遂悍然展開瘋狂報復,大肆暗殺荊州僚屬,並數次偷襲州府。一而再再而三的暗殺中,劉表左臂受傷,由於中了毒箭,致使箭傷久治不愈,好不容易傷愈之後還落下病根;每逢陰天下雨,劉表的左臂便痠痛無力,整條左臂一動就痛。根本擡不起來。

爲此劉表徹底被激怒了,遂派遣豢養多年的家族死士潛入江東。將孫策餘下的兩個弟弟孫匡和孫朗一併誅殺,而輔佐江東孫家三代的程普、黃蓋和韓當等一衆將領也連番遭遇暗殺。相繼負傷,鐵骨錚錚的黃蓋險些死在刺客手裡。這次前所未有的大規模暗殺行動,足足持續了九個月,荊州和江東互有傷亡,雙方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都沒有佔到便宜。直到兩個月前,江東孫氏嫡系一脈的男丁幾乎快要斷根了,無奈之下江東少主遣使議和,再次向劉表低頭。終於不再反抗,至此雙方達成和解。

一個月前,劉表派遣水師中郎將蔡中蔡和二將率領兩萬水軍進駐江東,並在吳郡督造船塢,作爲荊州水軍常駐港口。作爲交換條件,封閉多年的沿江水道全線開放,允許兩地商旅來往通商,江東老將韓當率領一萬五千江東軍駐紮在江夏,以確保江東商旅的渡江安全。對此。劉表和江東少主均無異議。

在此之前,劉琦雖然知道這些事,卻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根本不瞭解詳情。他一直想不明白荊州軍完全可以攻佔江東。卻爲何採用逼降的方式脅迫江東就範,而不直接出兵攻打。直到此刻從蒯氏兄弟和蔡瑁的話語中,他找到了答案。其父劉表之所以煞費苦心逼迫江東依附,是因爲荊州軍需要保存實力。不能把全部兵力用在與江東軍的廝殺當中。否則,一旦西涼李利突然出兵偷襲。荊州軍就會面臨腹背受敵的困境,屆時必將給西涼軍留下可乘之機。

驍勇善戰的西涼軍馳名天下,倘若被西涼軍抓住機會或找到破綻,後果不堪設想。如果西涼軍攻陷樊城,那麼劉表奪取江東的計劃勢必遭受重創,輕則白忙活一場,重則雞飛蛋打,連老巢荊州都有可能被西涼軍一鍋端掉。所以劉表不想也不敢傾盡全力出兵江東,只能採用非常手段智取江東,達到收爲己用的目的即可,卻不能一舉吞併江東,更不能逼迫太甚,以免適得其反,打虎不成反被虎傷。

所幸,江東孫策一死,曾經強大一時的江東軍不復昔日之彪悍,少主羸弱,江東文武也是人心渙散,各懷鬼胎,分歧衆多無法形成合力。這就使得劉表很容易控制局面,坐在江北就能遙控江東,隨心所欲地驅使江東軍,爲己所用。

有鑑於此,蒯氏兄弟和蔡瑁等人所言雖然有誇大其詞之嫌,但大體符合現狀,並不是毫無根據的信口開河。

“正如諸位所說,時下有資格有實力繼承帝統的漢室宗親,唯我劉表一人。”走來走去的轉了半晌,劉表終於開口說話了。

“然則,諸位可曾想過,一旦我荊州獨立成國,並以漢室正統自居,西涼李利又將置於何地?想必諸位都不會忘記,李利其人雖是野心勃勃之輩,但是他一天沒有僭越稱帝,那他就是天子敕封的總攬天下軍政事務的大將軍,這一點誰也無法改變。須知,無論是袁術謀逆稱帝還是袁紹陰謀篡位,他們都不敢招惹李利,至於他們下達的敕封詔書則無人理會,逆賊的詔書全是矯詔,一文不值。”說到這裡,劉表走到寬大柔軟的州牧寶座上慢慢坐下,端起桌案上的茶盅輕呷一口茶,不再言語。話到嘴邊留一半,想來他是故意爲之,剩下的一半留給堂下衆人去思考。

這是困擾劉表許久的難題,也是他一直猶豫不決的主要原因,更是讓他對帝位望而卻步的最深的顧慮。

在沒有解決這個疑難雜癥之前,劉表寧可維持現狀,也不會貿然登基稱帝。因爲他擔心自己前一刻君臨天下,後一刻就要面對李利麾下的百萬大軍,與其這樣,繼承正統帝位又有何用,還不如維持現狀輕鬆。至少就目前形勢而言,李利沒有任何藉口出兵攻打荊州,誰讓李利至今還頂著天下兵馬大將軍的頭銜呢,豈能無緣無故地攻打漢室宗親?

就像剛剛結束的益州之戰一樣,李利秘密出兵益州還需打著攘助劉璋平定內亂的旗號,藉此掩人口實,安撫人心。直到益州之戰塵埃落定,傳入中原各州的消息是:劉璋自認德薄才疏,武不能安邦文不能治國,提領益州數年以來毫無建樹,無恩德施予百姓,無業績償還皇恩,遂甘願退位讓賢,由李利提領益州,任益州牧。據說,李利率軍進城之時,劉璋親率益州文武出城相迎,而李利則以公侯之禮厚待劉璋,事後仍舊敕封劉璋列侯,領諫議大夫,前往長安安度餘生。

李利爲何這樣做?答案就是四個字:名正言順。

不管其他諸侯勢力的文臣武將如何理解,想必都知道李利意在攻取益州,所謂的劉璋請降不過是愚弄尋常百姓而已。但是即使諸侯們都知道又能如何,黎民百姓口口相傳的還是劉璋主動讓位,並非大將軍李利強行搶奪。如此以來,不但無損於李利的聲譽,反而再添幾分威名,進一步彰顯了李利的仁義之名,進而將李利的聲望推到其他諸侯無法比擬的高度,儼然是高山仰止的存在,令劉表和曹操兩位諸侯羨慕嫉妒恨,感嘆不已。

短暫沉默之後,蒯氏兄弟相顧無言,遂將目光轉向蔡瑁,示意他代表衆人勸說劉表。看到左右兩旁的灼灼目光,蔡瑁的臉上罕見地露出幾分爲難之色,卻不得不硬著脖子答話:“主公所慮者無非是,主公繼位之後大將軍以此爲藉口,出兵攻打我荊州。末將卻認爲主公不必憂慮,主公承襲帝位之時仍舊敕封李利爲大將軍,其麾下一衆文武的官職和爵位一律不變,再賞賜一些財帛加以安撫即可。這樣以來,想必大將軍應該不會有異議,不會妄動刀兵。

換言之,即使大將軍仍舊不滿意,仍然堅持出兵攻打我荊州,難道他就沒有後顧之憂麼?河北曹操豈能坐視不顧,錯失良機?要知道,一旦我荊州被西涼軍覆滅,他曹操縱有通天之能亦是徒然,根本不可能獨力對抗李利麾下的百萬大軍,早晚步入我等後塵。此一節,聰明如曹操豈能不知其中利害?

時下西涼李利一家獨大,而我荊州和河北曹操兩家實力相當,都無力單獨對抗西涼李利,唯有兩家聯手共抗李利,才能並存於世。可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誰也離不開誰,兩者缺一,必被李利所滅!所以主公不必憂慮,繼承帝統勢在必行。”不得不說,蔡瑁這番見解極爲精闢,將河北與荊州的關係分析得十分透徹,稱其一針見血亦不爲過。

由此可見,蔡瑁能夠位居荊州上將軍絕非僥倖,更不可能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草包。歷史上,如果不是曹操錯殺了蔡瑁和張允,是否還會出現長達半個世紀的三國混戰?

“也罷,如今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顧不上那麼多了。”蔡瑁一席話成功說服了劉表,他終於鬆口了。

語氣一頓,劉表叮囑道:“本州承襲帝位乃是爲了重整漢室,維繫我皇族血脈,捍衛大漢王朝,絕非圖一己之私。是以爾等不可操之過急,不可鋪張、過度耗費錢糧,還需謹記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我劉表決計不做第一個登基稱帝的篡位之人。”

“這是爲何?第一個即位稱帝的諸侯無疑是佔盡先機,爲何主公卻不欲爲之?”蒯良接聲問道。

劉表十分淡定的道“本州與先帝本就是同出一脈,漢室正統,何須搶佔先機?唯有出現異姓諸侯僭越稱帝之後,本州即位登基方爲正統,否則,與亂臣賊子何異?”語罷,劉表緩緩起身,似乎是有些倦了,臨行前又補充道:“此事便交予爾等六人去辦,琦兒就不必參與了。”

————————————————————

第352章 漢陽之戰(四)第62章 適逢其時第622章 連克十城小霸王第846章 飛練仙蹤第39章 傳國玉璽第349章 漢陽之戰(一)第210章 董卓的胸懷第641章 月夜迷蹤出奇兵第999章 如夢令,今夕何夕?第329章 顛鸞倒鳳第197章 貌不驚人第255章 千秋功業一念間第119章 無塵宮第179章 睥睨天下第825章 王者之劍第742章 氣衝霄漢第295章 恩怨糾纏第40章 傳國玉璽(續)第864章 煮熟的鴨子翩翩飛第830章 陳倉之戰第643章 一擊致命劫糧王第116章 捉馬兒,蒙塵之將第239章 驅虎吞狼(一)第268章 喋血山河(十三)第251章 傷情第107章 神獸現,大戰野馬羣(上)第472章 兇殘示威風雲變第97章 猛虎出籠第913章 念奴嬌,美人傾慕第141章 嗜血屠夫第360章 平定西涼(上)第457章 遇強敵落井下石第68章 玉面書生第794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800章 風雨入長安第149章 共患難相濡以沫第924章 解連環,前車可鑑第518章 世事滄桑人亦變第52章 死灰復燃黃沙漫第72章 窘迫第154章 洞天福地陰陽合(下)第42章 雁丘辭(續)第48章 笑面彌勒佛第78章 大火燎原第474章 徐州烽火血成河第84章 總爲浮雲能蔽日第185章 天大地大人心最大第394章 大開眼界第382章 今非昔比第260章 喋血山河(五)第163章 繞指柔,爭鋒相對第484章 母女同心化心扉第906章 青玉案,旦夕禍福第910章 臥龍崗,士罕仗義第115章 寂寞梧桐覓芳香第706章 夤夜暗流(上)第801章 衝冠之怒第956章 殺破狼,諸葛掌軍第787章 傲視羣雄第949章 恩威並重,興師伐罪第833章 成者王侯敗者賊第483章 坦坦蕩蕩真性情第525章 美人垂憐閨房話第716章 庭柱之首第949章 恩威並重,興師伐罪第494章 坐觀雷電晚來風第367章 天賜媚眼第763章 天子劍第628章 關東風雲戰河東(四)第325章 怨婦霓裳第878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652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四)第863章 雄才大略第477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47章 釜底抽薪(中)第513章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第990章 心飛揚,水師起航第631章 錦馬超VS小霸王第436章 中山之行——正果第69章 滕氏雙雄第229章 虎口拔牙第26章 荒嶺截殺(二)第505章 夤夜多少斷腸人第28章 英雄遲暮第336章 經略長安(上)第275章 大舅哥,襲取郿鄔第407章 千年不破的規矩第240章 良辰美景之休屠鐵騎第966章 光陰如刀,風雨飄搖第965章 夜未央,夢魘流連第94章 假道伐虢第28章 黑鬼強橫第53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505章 夤夜多少斷腸人第176章 花枝俏,帝王霸業第821章 帝王心術(續)第164章 君子養心莫善於誠第163章 繞指柔,爭鋒相對第165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下)第785章 舉賢不避親
第352章 漢陽之戰(四)第62章 適逢其時第622章 連克十城小霸王第846章 飛練仙蹤第39章 傳國玉璽第349章 漢陽之戰(一)第210章 董卓的胸懷第641章 月夜迷蹤出奇兵第999章 如夢令,今夕何夕?第329章 顛鸞倒鳳第197章 貌不驚人第255章 千秋功業一念間第119章 無塵宮第179章 睥睨天下第825章 王者之劍第742章 氣衝霄漢第295章 恩怨糾纏第40章 傳國玉璽(續)第864章 煮熟的鴨子翩翩飛第830章 陳倉之戰第643章 一擊致命劫糧王第116章 捉馬兒,蒙塵之將第239章 驅虎吞狼(一)第268章 喋血山河(十三)第251章 傷情第107章 神獸現,大戰野馬羣(上)第472章 兇殘示威風雲變第97章 猛虎出籠第913章 念奴嬌,美人傾慕第141章 嗜血屠夫第360章 平定西涼(上)第457章 遇強敵落井下石第68章 玉面書生第794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800章 風雨入長安第149章 共患難相濡以沫第924章 解連環,前車可鑑第518章 世事滄桑人亦變第52章 死灰復燃黃沙漫第72章 窘迫第154章 洞天福地陰陽合(下)第42章 雁丘辭(續)第48章 笑面彌勒佛第78章 大火燎原第474章 徐州烽火血成河第84章 總爲浮雲能蔽日第185章 天大地大人心最大第394章 大開眼界第382章 今非昔比第260章 喋血山河(五)第163章 繞指柔,爭鋒相對第484章 母女同心化心扉第906章 青玉案,旦夕禍福第910章 臥龍崗,士罕仗義第115章 寂寞梧桐覓芳香第706章 夤夜暗流(上)第801章 衝冠之怒第956章 殺破狼,諸葛掌軍第787章 傲視羣雄第949章 恩威並重,興師伐罪第833章 成者王侯敗者賊第483章 坦坦蕩蕩真性情第525章 美人垂憐閨房話第716章 庭柱之首第949章 恩威並重,興師伐罪第494章 坐觀雷電晚來風第367章 天賜媚眼第763章 天子劍第628章 關東風雲戰河東(四)第325章 怨婦霓裳第878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652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四)第863章 雄才大略第477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47章 釜底抽薪(中)第513章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第990章 心飛揚,水師起航第631章 錦馬超VS小霸王第436章 中山之行——正果第69章 滕氏雙雄第229章 虎口拔牙第26章 荒嶺截殺(二)第505章 夤夜多少斷腸人第28章 英雄遲暮第336章 經略長安(上)第275章 大舅哥,襲取郿鄔第407章 千年不破的規矩第240章 良辰美景之休屠鐵騎第966章 光陰如刀,風雨飄搖第965章 夜未央,夢魘流連第94章 假道伐虢第28章 黑鬼強橫第53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505章 夤夜多少斷腸人第176章 花枝俏,帝王霸業第821章 帝王心術(續)第164章 君子養心莫善於誠第163章 繞指柔,爭鋒相對第165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下)第785章 舉賢不避親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图县| 宁晋县| 崇阳县| 康乐县| 武穴市| 宿迁市| 彰化县| 张家港市| 利辛县| 行唐县| 重庆市| 安庆市| 临安市| 灵台县| 普宁市| 麦盖提县| 嵊州市| 思南县| 微山县| 香港 | 邳州市| 佛坪县| 吉木乃县| 含山县| 三亚市| 维西| 承德县| 偃师市| 华容县| 柳州市| 沽源县| 罗甸县| 济阳县| 宁陕县| 栾城县| 冕宁县| 历史| 九江县| 岑巩县| 宁乡县| 京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