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61章 喋血山河(六)

————————————

“紀靈將軍莫急,此事早在預料之中。”

司馬懿擡手示意紀靈不必急躁,高深莫測的笑道:“此次我奉命前來潁川時,後將軍(諸葛亮)便已傳書陛下,請陛下調遣駐守合肥的張遼將軍率領武威營鐵騎北上增援,並傳令豫州都督周瑜領兵前來潁川。

截至此時,陛下的軍令已經下達兩天了。不出意外的話,最多再等兩天,周瑜都督帳下朔風營鐵騎和五萬郡府兵就會趕到,三天之後張遼將軍帳下武威營也會趕來。正因如此,我料定荊州軍和曹仁大軍都不會攻打南門,因爲他們擔心周瑜將軍隨時會出現在他們身後。所以,只要我們拼盡全力守城,堅守兩天應該不成問題。如果三位沒有異議的話,事不宜遲,我等分頭行動吧。”說完話後,司馬懿招手示意關羽上前,遂輕聲低語地叮囑關羽一番。

冷麪關雲長聞聲後微微點頭,面無表情地走到紀靈身旁,一聲不吭,但紀靈卻知道關羽是在等他派遣兵馬。畢竟,在司馬懿到來之前,城中兩萬五千守軍都是他紀靈帳下的兵馬,眼下雖說是司馬懿掌軍,但要調動兵馬還得他紀靈前去發號施令才行。誰讓司馬懿剛到呢?

眼見關羽站在身邊,紀靈倍感壓力,尤其是關羽那雙冰冷如霜的瞇成一條縫的眸子,見之令他莫名膽寒。心中發怵,惴惴不安。於是他本來還想問一問司馬懿,周瑜都督當真能在兩天之內趕到嗎。但現在關羽冷冷地站在身邊讓他渾身不自在,遂不再贅言,直接帶著關羽前去南城軍營,把八千將士調撥給他,儘快打發這個瘟神離開。何況紀靈也知道,眼下西門戰事危急,片刻都不能耽誤。趕快讓關羽領兵前去增援纔是正途。

紀靈前腳剛走,太守常林與司馬懿對視一眼。遂輕聲道:“陽翟城就交給仲達賢弟了。只要還有一絲可能,請仲達務必堅守此城,切不可輕言撤軍,畢竟這是一座擁有十幾萬百姓的郡城。但是如果形勢危急、斷不可守之時。賢弟也不必猶豫,只管領兵出城便是。愚兄是陛下欽點的郡守,一旦城池淪陷,我責無旁貸,理應與全城百姓共存亡,死而無憾。”語罷,常林神情決然,目光堅定,顯然不是惺惺作態。而是由衷之言,盡忠職守,大義凜然。

司馬懿見之神情一怔。心中頗不平靜,隱隱有些慚愧。正如常林所說,如果事不可爲,城池守不住了,司馬懿還真有率軍撤退的念頭。但此刻看到常林正義凜然的神態之後,司馬懿瞬間改變了注意。下定決心守住此城,即便不爲李利盡忠。也要爲自己真心結交的好友傾盡全力。

“兄臺儘管放心,小弟無論如何也要堅守此城三天,等候周瑜都督領兵馳援。但是醜話說在前頭,如果三天之後周瑜將軍還未率軍趕到,小弟縱然有心駐守此城,只怕也無能爲力了。此一節,還請兄長明鑑。”

司馬懿這番坦誠之言讓常林聞甚爲感動:“有賢弟這句話就夠了。愚兄乃一介書生,即便登上城樓也幫不上忙,是以我帶上郡府一衆僚屬連夜招募青壯協助將士們守城,豁出去這張老臉,我一定趕在明日正午之前給賢弟召集三萬青壯。愚兄這便去了,賢弟多保重。”說幹就幹,常林說完話後轉身走進大堂,不多時原本沉寂的郡守府就變得喧鬧起來,郡府轄下一衆僚屬相繼趕到大堂。

這一幕看得司馬懿心頭一熱,暗自讚歎“常伯槐真乃幹才也!”

常林,字伯槐,河內溫縣人,少時家貧,好學有才智,與司馬懿是同鄉,年長司馬懿三歲,兩人相識多年,私交篤厚。爲躲避戰火,常林曾避禍於幷州,自行開墾山地,自給自足,司隸大戰後被幷州刺史魯肅看重,遂舉其爲孝廉,在上黨郡內出任縣令,三年後轉任河東太守。由於冀州之戰中表現卓著,遂被李利看重,兩年後出任豫州別駕,兼領潁川太守,而今他的任期將滿,據說不久之後就要前往長安任職,躋身朝堂。

值得一提的是,司馬懿曾在河東郡內躲藏了半年之久。在這期間,他就住在常林的府邸之中,隨後他執意前往幷州投靠崔琰,常林擔心他沿途之上出意外,於是親自把他送到幷州刺史府。這就是司馬懿和常林之間不爲人知的私交,絕對稱得上是過命的交情。

正是因爲司馬懿和常林私交篤厚,情同兄弟,因此當他發現潁川郡極有可能是北魏和南漢兩國的接洽地點之際,他主動向諸葛亮請令前來支援潁川太守常林。果不其然,司馬懿的判斷極其準確,並於趕到陽翟城途中碰見了喬裝改扮混進城池的荊州軍,那濃厚的荊襄口音,對於見多識廣的司馬懿來說,只要聽到這些人開口說話,他立刻就能知道他們的來歷。

發現敵人的行蹤固然可喜,但究竟能不能守住陽翟城,司馬懿心裡也沒底。於是,在敲定守城計劃後,他跟在關羽軍中,迅速趕往西城門。

陽翟西門。

“殺———!”當黑衣人七手八腳的挪開鹿角路障時,但見他們的首領黑衣彪形大漢甩手扔掉手裡的短刀,抓起地上的長槍一邊厲聲暴喝,一邊縱身躍過路障,直奔城門甬道殺將過去。這位身材魁梧壯碩的黑衣首領就是徐庶帳下勇將九江周泰周幼平。

正是因爲周泰奉命潛入城中做內應,城外的蔣欽纔會甘願率部搶先渡河,第一時間對城門發起攻擊。他和周泰是患難與共的兄弟,從做水賊時開始便一起出生入死,並肩作戰,而後一起率部投靠孫策,至今已有十多年了。

自從得知荊州劉表和江東孫氏一族聯姻的消息後,周泰和蔣欽二人就憋了一股氣,倍感壓抑、鬱悶難舒,又長期寄人籬下,再加上江東少主孫紹闇弱,文武不和,內憂外患。這讓置身於荊州軍中的一衆江東將領第一次對自己的前途和江東的未來感到迷茫,一種無法形容的失落感充斥在心頭,隱隱有種哀莫大於心死的落寞。

隨著第二批五萬江東軍渡江北上,再次納入荊州軍序列,周泰和蔣欽清醒地認識到江東軍真的要完了,徹底淪爲荊州劉表的附庸。只待此次南陽大戰結束,無論結果如何,江東都會被荊州劉表吞併,江東孫氏基業傳至孫紹手上就算到頭了。這是因爲江東軍攏共十二萬人馬,而今先後兩次派遣八萬北上參戰,留守江東本土的兵力只剩下三萬餘人。單憑這點人馬如何穩固江東,如何抵禦荊州劉表麾下的數十萬大軍,焉能不亡?

正是基於這種憋屈的現狀,當徐庶派遣周泰率軍喬裝潛入陽翟城時,他想也不想便滿口答應了。因爲他沒有選擇,不能也不敢拒絕,寄人籬下就要有聽從驅使的覺悟。儘管他無法接受江東被劉表兼併的事實,但他本身只是個領兵打仗的武將而已,縱有力挽狂瀾之心,卻沒有改天換地之能。如之奈何?

正是這種前所未有的迷茫讓周泰不知道自己爲誰打仗,不知道自己爲誰拼命,更不知道打贏了這場大戰之後能爲江東贏得什麼,自己又能得到什麼。但是現實局勢迫使他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硬著頭皮往前衝,是以他知道後退一步是地獄,卻不知道前進一步是深淵。

“奪取城門,隨我殺!”縱身躍過路障,周泰高舉長槍,大聲喝令身後的三百親兵衝進甬道,企圖打開城門。然而就在他跨步踏進甬道的一瞬間,常年征戰廝殺的直覺迫使他腳步一頓,一種前所未有的危機感涌上心頭,促使他硬生生剎住衝鋒的腳步,一雙虎目如鷹隼般犀利的環顧甬道四周。這一霎,他看到了甬道牆壁上密密麻麻如蜂窩狀的小孔,空隙中透著亮光

“不好!有埋伏咻!”就在周泰失聲疾呼的同時,原本透著光亮的蜂窩小孔猝然一暗,緊接著就是一陣尖嘯的破空聲:“咻咻咻———嗖嗖嗖!”

“嘭———噗噗噗!”弓弦陣陣,霹靂弦驚,密密麻麻的箭矢從甬道兩側牆壁上激射而出,瞬間洞穿黑衣武士的軀體。這一霎,衝在最前面的近百名黑衣人連慘叫聲都沒有,便被密集如蝗的箭矢紮成刺蝟,但見那激射而出的箭矢全都是直衝面門而來,以致黑衣武士猝不及防之下迎面中箭,根本來不及閃躲,甚至連揮舞兵器抵擋的時間都沒有,便頭部中箭,當即身亡。

如果說這些蜂窩狀小孔中射出的暗箭是見血封喉,那麼從牆壁兩側迸發激射的弩箭則是追魂索命的殺戮利器。但見那一支支長約四尺、粗如標槍一般的弩箭橫貫甬道,強勁霸道的巨大沖擊力促使弩箭從左邊牆壁射出,而後洞穿擋在前行道路上的一切障礙,直至插進右邊牆壁爲止。右邊牆洞中的弩箭亦是如此,唯有方向不同而已。

於是,當甬道內突現弩箭的一剎那,凡是進入甬道的黑衣人再也沒有站立的身影。一眨眼的工夫,搶先衝進城門甬道的將近兩百名黑衣人全部中箭身亡,其中多達五十餘人被弩箭穿胸而過,如同肉串一般釘在牆壁上。

——————————————————————

第813章 杏林煮酒第925章 定風波,建安元年第292章 十年恩情一朝喪第589章 捷報傳公瑾建功第934章 夜驚魂,斗轉星移第316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第215章 龍爭虎鬥之兄弟揚威第554章 將軍府美女如雲第138章 驚魂未定,無雙鐵騎第778章 美夢成空第52章 死灰復燃黃沙漫第249章 調虎離山第608章 一語點醒局中人第440章 中山之行——媒公第380章 西征大捷第160章 致青春,言而有信第91章 正統之名第560章 借天子誓師出征第310章 殘陽血之臨陣倒戈(下)第691章 強攻雄關第287章 劍拔弩張第166章 聽風雨,東州破城第586章 父子兵揮斥萬軍第936章 臨江仙,仲氏政權第212章 龍爭虎鬥之左膀右臂第784章 連盾破營第20章 另立門戶第191章 焦頭爛額的曹孟德第926章 月難圓,悲歡離合第981章 破虜記,一戰成名(下)第251章 傷情第254章 黃粱美夢第273章 驍騎縱橫(上)第102章 成敗公臺第152章 芳菲欲度第716章 庭柱之首第276章 呂布敗走藍田道第562章 風雲變天下震動第334章 富貴不相忘(續)第37章 龍驤校尉第928章 生查子,風雨欲來第599章 大事定疏不間親第74章 郭嘉一語定乾坤第152章 芳菲欲度第223章 龍爭虎鬥之狼嚎虎嘯第484章 母女同心化心扉第856章 明珠點絳脣第61章 惡報連連第192章 上陣父子兵第47章 釜底抽薪(中)第383章 敕封諸侯特別鳴謝第754章 鐵血霸主第18章 鋒矢後盾第624章 智勇雙全孫伯符第435章 中山之行——苦戀第359章 香閨夜話第160章 無瑕城主,李代桃僵第904章 搶手貨,誰與爭鋒第31章 真正的狠人第27章 荒嶺截殺(三)第344章 巾幗紅顏第77章 你們是我的兄弟第51章 半夜敲寡婦門第703章 萬事俱備第307章 殘陽血之戰陣對決2第810章 霸絕天下第108章 君子一諾第515章 晨曦方覺夢黃粱第239章 良辰美景之破城第708章 夤夜暗流(下)第924章 解連環,前車可鑑第205章 卿何人第979章 破虜記,一戰成名(上)第87章 戰韓遂,陣前鬥將(三)第16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第60章 錦馬超第769章 雕蟲小技第244章 正逢花開時第658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三)第460章 馬鞭飛揚傷不起第163章 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第145章 星夜荒漠鴛鴦鬥第573章 好風光塞外江南第91章 戰韓遂,亂箭射殺(七)第14章 悍將波才第312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2第344章 巾幗紅顏第52章 死灰復燃黃沙漫第651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三)第178章 載譽歸來第683章 函谷之大風起兮第633章 王者之心堅如鐵第36章 權臣董卓第185章 天大地大人心最大第332章 大整軍(續)第25章 馬前卒第159章 走馬燈,地主之誼第46章 釜底抽薪(上)第712章 婁底原之戰
第813章 杏林煮酒第925章 定風波,建安元年第292章 十年恩情一朝喪第589章 捷報傳公瑾建功第934章 夜驚魂,斗轉星移第316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第215章 龍爭虎鬥之兄弟揚威第554章 將軍府美女如雲第138章 驚魂未定,無雙鐵騎第778章 美夢成空第52章 死灰復燃黃沙漫第249章 調虎離山第608章 一語點醒局中人第440章 中山之行——媒公第380章 西征大捷第160章 致青春,言而有信第91章 正統之名第560章 借天子誓師出征第310章 殘陽血之臨陣倒戈(下)第691章 強攻雄關第287章 劍拔弩張第166章 聽風雨,東州破城第586章 父子兵揮斥萬軍第936章 臨江仙,仲氏政權第212章 龍爭虎鬥之左膀右臂第784章 連盾破營第20章 另立門戶第191章 焦頭爛額的曹孟德第926章 月難圓,悲歡離合第981章 破虜記,一戰成名(下)第251章 傷情第254章 黃粱美夢第273章 驍騎縱橫(上)第102章 成敗公臺第152章 芳菲欲度第716章 庭柱之首第276章 呂布敗走藍田道第562章 風雲變天下震動第334章 富貴不相忘(續)第37章 龍驤校尉第928章 生查子,風雨欲來第599章 大事定疏不間親第74章 郭嘉一語定乾坤第152章 芳菲欲度第223章 龍爭虎鬥之狼嚎虎嘯第484章 母女同心化心扉第856章 明珠點絳脣第61章 惡報連連第192章 上陣父子兵第47章 釜底抽薪(中)第383章 敕封諸侯特別鳴謝第754章 鐵血霸主第18章 鋒矢後盾第624章 智勇雙全孫伯符第435章 中山之行——苦戀第359章 香閨夜話第160章 無瑕城主,李代桃僵第904章 搶手貨,誰與爭鋒第31章 真正的狠人第27章 荒嶺截殺(三)第344章 巾幗紅顏第77章 你們是我的兄弟第51章 半夜敲寡婦門第703章 萬事俱備第307章 殘陽血之戰陣對決2第810章 霸絕天下第108章 君子一諾第515章 晨曦方覺夢黃粱第239章 良辰美景之破城第708章 夤夜暗流(下)第924章 解連環,前車可鑑第205章 卿何人第979章 破虜記,一戰成名(上)第87章 戰韓遂,陣前鬥將(三)第16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第60章 錦馬超第769章 雕蟲小技第244章 正逢花開時第658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三)第460章 馬鞭飛揚傷不起第163章 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第145章 星夜荒漠鴛鴦鬥第573章 好風光塞外江南第91章 戰韓遂,亂箭射殺(七)第14章 悍將波才第312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2第344章 巾幗紅顏第52章 死灰復燃黃沙漫第651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三)第178章 載譽歸來第683章 函谷之大風起兮第633章 王者之心堅如鐵第36章 權臣董卓第185章 天大地大人心最大第332章 大整軍(續)第25章 馬前卒第159章 走馬燈,地主之誼第46章 釜底抽薪(上)第712章 婁底原之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松县| 崇州市| 海丰县| 进贤县| 科技| 大兴区| 玉田县| 民乐县| 沙田区| 孟津县| 长海县| 习水县| 当涂县| 边坝县| 安丘市| 平山县| 伊吾县| 平度市| 黎平县| 镇平县| 新绛县| 五原县| 调兵山市| 腾冲县| 米林县| 康定县| 金寨县| 江油市| 宁乡县| 专栏| 文化| 胶南市| 互助| 太仆寺旗| 阳春市| 金乡县| 博罗县| 嘉兴市| 阳泉市| 台湾省| 兴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