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89章 戰幕

ps:

ps:感謝抱月清風書友打賞,拜個早年,新春快樂!

大堂上。

沉思半晌的李利,擡頭對坐在堂下等候回覆的李肅微微點頭,既而擺手示意李玄送客。

頓時間,李肅疑惑不解地起身,直勾勾看著李利,希望李利能夠給他一個明確的答覆。可惜李利看都沒看他一眼,當即起身大步走向大堂左邊的側門,拂袖而去。

“先生,不知李驍騎這是何意?戰與不戰,總得說句話吧,否則末將回去對李傕將軍沒法交代呀?”李肅哭喪著臉向李玄求教。

“呵呵呵!”這時,坐在對面的李儒起身走到李肅面前,笑聲說道:“我主已經給你答覆了,點頭就表示接下戰書,應約出戰。”

“哦,原來如此。”李肅驚愕一聲,當即躬身一揖,對李儒恭聲道:“末將見過主簿大人。長安之亂中,衆人紛紛傳言主簿已經遇害了,沒想到你竟然投身武威軍,在李驍騎帳下效命。末將先前失禮了,還請大人見諒。”

李儒笑咪咪地搖頭說道:“李肅,你太見外了。你我二人在相國麾下同殿爲臣,共事多年,又是同族,不用這麼拘禮。你還是像以前一樣叫我文優,免得太生分,或許日後我們還有共事的機會。此番你攜戰書前來,實際我家主公不願和揚威將軍兵戎相見,怎奈事已至此,無力迴天。故此,主公心中頗爲惆悵,畢竟他和李傕將軍是親叔侄,此番兩軍開戰,這份叔侄之情怕是難以保全了。此一節,還請你多加體諒。”

“文優兄所言極是,我知道該如何回覆李傕將軍了。”李肅謙卑地出聲附和道。

這時李玄起身走過來,和李儒並肩而立,微笑著對李肅說道:“將軍莫要忘了我們之前說好的事情。希望你早做決定,我們武威軍的大門隨時爲將軍敞開。”

“多謝先生指點,末將一定慎重考慮。到那時,還請先生提點一二,末將感激不盡!”李肅神情嚴肅地恭聲說道。

李玄和李儒二人對視一眼,隨即李玄笑聲說道:“我家主公掌軍嚴明,只要將軍忠心於我主,謹遵號令,盡心竭力爲我軍效力,拜將封侯指日可待!”

李肅聞言頷首一揖。說道:“多謝先生和文優的指點。末將還有要事在身,就此別過,告辭了。”

李玄和李儒二人隨即將李肅送出大堂,目送他策馬離去。

“元忠兄行事每每出人意表。竟在大堂之上說降前來下戰書的李肅。小弟深感欽佩,自愧不如啊,呵呵呵!”待李肅走遠,李儒笑呵呵地對李玄說道。

李玄聞言淡然一笑,說道:“文優兄見笑了。這個前來下戰書的李肅,我此前還真沒注意到他。只聞其名,卻不識其人。剛剛在大堂之上,我見他拜見主公時臉色雖然故作鎮定,眼神卻有些慌亂。於是便湊上去試探他一番。不成想,歪打正著,還真能從他嘴裡套出一些對我軍有用的軍情。只不過這個李肅雖有些才能,卻也是個牆頭草。值此兩軍交戰之際,他既想脫離李傕麾下,另謀高就,卻又想等到大戰落幕之後,依附強者。像他這樣的人。縱然自身有才能。也不能委以重任!”

李儒深以爲然地頷首說道:“元忠此言可謂是慧眼識人,入木三分。李肅此人雖然稱不上文韜武略,卻也是允文允武。他很早便跟隨董相,東征西討,頗有功勞。但是,此人善於投機,趨名逐利,自從說降呂布之後,他便跟隨在呂布左右,儼然脫離了西涼軍。董相之死,確實是他從旁協助王允等人在皇宮大殿內藏下伏兵,隨後又帶兵追殺守護皇宮的飛熊兵。只是王允、呂布等人奪取大權後,卻沒有賜予他想要的官職和爵位,反而命令他領兵收剿牛輔大軍。正是因爲如此,他領兵出征後輕敵冒進,結果一敗塗地,令王允頗爲氣惱,命令呂布誅殺他。所以,長安之亂,李肅這個善於投機取巧之人,出力不討好,反而招來殺身之禍,而今他僥倖活下來,卻淪落到茍且偷生的境地。這一切,全是他咎由自取,太過自作聰明瞭!”

李玄聞言後,思量著說道:“既然他善於投機,趨名逐利,那等他投奔我軍之後,我會建議主公讓他處理政務,不再讓他帶兵。文優意下如何?”

“呵呵呵!”李儒笑聲說道:“看來元忠已經認定李肅會投奔我軍,現在就開始給他揣摩職位了。”

李玄神情堅定地頷首說道:“沒錯,我斷定李肅早晚會投奔我軍,因爲此戰我軍必勝!”

李儒聞言神情肅然地點頭,附和道:“元忠此言正合我意。昔日董相未竟之大業,只有落在主公身上,方能成就千秋霸業。李傕不行,他的心胸氣度連董相都不如,多疑善變,目光太淺,難成大事。大戰在即,我等要做的事情很多,元忠兄,小弟先告辭了。”

“一起走吧,我也正要去找文和商議三日後的大戰事宜。”李玄一邊說著話,一邊跟著李儒大步離開主殿。

———————————————————

三天時間轉眼即逝。

這一天,自五更起,長安城方圓三十里人聲鼎沸,馬蹄聲震天。

黎明前,無數火把映紅半邊天。

長安城南門大開,十餘萬西涼軍快速出城,直奔二十里外的南郊曠野而去。

與之對應,郿鄔東門敞開,數萬郿鄔屯兵列陣出城,隨即與城外的十萬大軍會合,同樣朝著南郊開進。

時間在轟隆隆的馬蹄聲中流淌,光陰在刀槍劍戟中飛逝。

晨曦破曉,天邊露白,緊接著萬道霞光劃破長空,旭日東昇。

長安南郊,這裡原是一大片土地肥沃的耕地,養育著關中數萬百姓。

但是,自從董卓遷都長安之後,西涼兵橫行無忌。肆意搶殺暴掠,致使這一帶的百姓紛紛拋家舍業,棄良田而赴山野,藉此躲避兵禍。一年多時間,原本大好的良田變成荒野,數十個村落就此人去屋空,房屋破敗,荒草茂盛,高達過丈,將殘垣斷壁遮擋在荒草叢中。數十里無人煙。

本來這裡的村落都有各自的名稱,但現在滿目瘡痍,荒草成堆,一個“南郊”就是這片偌大平原的名稱。

由此可見。西涼軍勇則勇矣,卻也罪孽深重。

不過這一切隨著董卓身死,西涼兵的暴行立即受到遏制,整個西涼軍的面貌也在無形中蛻變。只是這種轉變需要時間,更需要一個鏗鏘有力的霸主頒佈詔令,既而以實際行動讓百姓們重新返回故地。一切從頭再來。

而今,這片荒野上的兩軍對峙,就是一個改天換日的契機,更是決定西涼未來數十年的興衰更迭。

荒野無名。曰“南郊”,但駐足荒野的數十萬大軍卻有名字。

荒野北面,十七萬西涼軍嚴陣以待,不動如山,呈現出詭異的寂靜。密密麻麻的戰騎,黯淡無光的戰甲,迎風激盪的戰旗,寒光湛湛的刀槍矛戟。側對著初升的驕陽。散發出令人驚悚的鑲著金色光芒的森森殺氣。

時隔不到兩年,久經沙場的西涼軍,雄風猶在。戰意盎然,依然銳不可當。

荒野南面,十四萬武威軍排成左、中、右三塊方陣,整戈待旦。十餘萬將士,身不搖,腿不顫,馬不嘶鳴,巍然如鬆,穩若磐石。

左翼,四萬步軍列隊而立,橫向成行,縱向成林,士氣飽滿,戰意鼎盛。戰陣最前方,左翼主將張遼、副將胡軫以及其他十餘位將領,神情肅然,眼神中透著屢屢如同實質的殺氣,目光冷冷地遠望著五百步外的西涼大軍。

中軍,李利身著金黃色戰甲,頭戴虎紋銀盔,腰繫蟒紋蠻獅帶,腳踏覆履祥雲靴,胯下披甲金猊獸王坐騎,手握狻猊金背大刀。他劍眉橫起,虎目深邃,英俊的面龐冷峻如冰,勒馬駐足陣前,身姿挺拔,不怒而威。

右翼,四萬步卒軍陣嚴整,兵戈凜凜,長槍湛湛。樊勇駐馬陣前,身後十餘名戰將勒馬而立,五千巨盾兵持盾列陣,紋絲不動,軍威如獄。

與武威軍三塊方陣不同的是,西涼軍的戰陣卻是雁形陣,或者說是箭矢陣。十餘萬大軍以五萬虎賁營戰騎爲箭頭,十一萬步軍組成龐大的雁羣,擺成一個箭頭鋒利、箭簇向兩翼展開的箭矢陣。

陣前,李傕駐足最前方,隨後是郭汜、段煨、張濟、樊稠等主要將領,其後是李蒙、王方、郭猛、張繡等二十餘位強力戰將。將領之後便是五萬虎賁營戰騎。但見這些戰騎皆是膀大腰圓的力大之人,胯下坐騎也十分優良,全是體長八尺、背高六尺以上的上等西涼戰馬,其中不乏來自西域的高頭大馬和千里良駒。

勒馬陣前,李傕已經凝視武威軍的軍陣很久了。

對於李利所學的兵法軍陣,李傕可謂是知之甚詳。因爲李利學到的排兵佈陣之法,全是他親自教導,很多複雜的陣型還是通過龍驤營演練才教會的。

然而,眼下武威軍擺下的方陣,李傕卻是從未見過。某一剎那,他還以爲這是李利臨時湊成的陣型,實際上根本就不是軍陣。

但是,當李傕仔細觀看武威軍陣型之後,再結合李利率領武威軍至今尚無一敗的驕人戰績,他知道眼前的方塊陣型決計不會那麼簡單,看似簡單之極,實際卻蘊含著無數變化,威力不容小覷。

只是李傕很詫異。因爲李利是他親手帶大的,他對李利的心性和脾氣了如指掌。叔侄二人僅僅是分開一年時間而已,但李利卻迅速成長爲手握數萬雄兵的武威軍主帥,如今更是手擁十五萬大軍,與他李傕正面對峙,兩軍交鋒。

這還是他所熟悉的侄兒李利嗎?——————()

第227章 龍爭虎鬥之煙消雲散第16章 雷霆掃穴第197章 帝王心(續)第335章 鎮三關第173章 平川之鐵騎築神州第754章 鐵血霸主第300章 哼哈二將第145章 星夜荒漠鴛鴦鬥第169章 將相和,懲前毖後第233章 死水微瀾第605章 旌旗獵獵長安道第251章 傷情第37章 龍驤校尉第123章 紅杏枝頭春意鬧(續)第805章 誰家新燕啄春泥第161章 繞指柔,大勢所趨第184章 嬌妻美眷第822章 塵埃落定第98章 虎羆相逢第517章 劫後重逢情意切第846章 飛練仙蹤第106章 多行不義第299章 雙雄記第537章 愛美之心人皆有第117章 捉馬兒,李摯建功第187章 謀霸業,落井下石第2章 戰魂重生第323章 殘陽血之落幕第963章 殺破狼,橫刀立馬第686章 寸步不讓第373章 情深義重第420章 雨中激戰第180章 董卓,你坑我!第871章 揚眉吐氣第810章 霸絕天下第82章 隻手遮天破春秋第583章 青狼谷兩軍對壘第575章 大戰起甩手掌櫃第436章 中山之行——正果第447章 推波助瀾不遺力第490章 雨夜魅影喋血記第968章 闖狼穴,患難見真情第228章 氣吞山河第201章 立鼎二第122章 紅杏枝頭春意鬧第700章 黔驢技窮第518章 世事滄桑人亦變第943章 孔懷兄弟,同氣連枝第703章 萬事俱備第123章 紅杏枝頭春意鬧(續)第207章 司馬懿第164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上)第30章 戰惡來第817章 帥府點將第533章 公瑾謙卑不速客第820章 帝王心術第683章 函谷之大風起兮第958章 殺破狼,武勇智略第150章 暗香疏影第548章 反客爲主催人行第147章 共度時艱穩軍心第913章 念奴嬌,美人傾慕第875章 益州第一將第978章 殺破狼,血戰狼山第72章 窘迫第188章 無瑕掌摑老匹夫第165章 倒脫靴,節上生枝第614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966章 光陰如刀,風雨飄搖第641章 月夜迷蹤出奇兵第282章 自古梟雄無庸者第23章 護犢子第721章 帝王之道第97章 猛虎出籠第134章 挽狂瀾,生存之道第358章 牆內開花牆外香第384章 敕封諸侯(續)第538章 夢魘鎖魂毒龍潭第673章 一河相隔兩重天第683章 函谷之大風起兮第226章 席捲全城第280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602章 秋草黃圖窮匕見第66章 無法無天第495章 前恭後倨自登門第706章 夤夜暗流(上)第386章 雍州牧第234章 婚禮進行時(下)第498章 捨身取義英雄淚第734章 天下第一戰將第96章 風雨攻城第222章 龍爭虎鬥之鐵騎爭鋒第656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上)第747章 風馳電掣第331章 大整軍第109章 神獸現,三英戰狻猊(下)第485章 一心多用霸王姿第64章 片言化干戈第289章 戰幕第166章 聽風雨,東州破城
第227章 龍爭虎鬥之煙消雲散第16章 雷霆掃穴第197章 帝王心(續)第335章 鎮三關第173章 平川之鐵騎築神州第754章 鐵血霸主第300章 哼哈二將第145章 星夜荒漠鴛鴦鬥第169章 將相和,懲前毖後第233章 死水微瀾第605章 旌旗獵獵長安道第251章 傷情第37章 龍驤校尉第123章 紅杏枝頭春意鬧(續)第805章 誰家新燕啄春泥第161章 繞指柔,大勢所趨第184章 嬌妻美眷第822章 塵埃落定第98章 虎羆相逢第517章 劫後重逢情意切第846章 飛練仙蹤第106章 多行不義第299章 雙雄記第537章 愛美之心人皆有第117章 捉馬兒,李摯建功第187章 謀霸業,落井下石第2章 戰魂重生第323章 殘陽血之落幕第963章 殺破狼,橫刀立馬第686章 寸步不讓第373章 情深義重第420章 雨中激戰第180章 董卓,你坑我!第871章 揚眉吐氣第810章 霸絕天下第82章 隻手遮天破春秋第583章 青狼谷兩軍對壘第575章 大戰起甩手掌櫃第436章 中山之行——正果第447章 推波助瀾不遺力第490章 雨夜魅影喋血記第968章 闖狼穴,患難見真情第228章 氣吞山河第201章 立鼎二第122章 紅杏枝頭春意鬧第700章 黔驢技窮第518章 世事滄桑人亦變第943章 孔懷兄弟,同氣連枝第703章 萬事俱備第123章 紅杏枝頭春意鬧(續)第207章 司馬懿第164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上)第30章 戰惡來第817章 帥府點將第533章 公瑾謙卑不速客第820章 帝王心術第683章 函谷之大風起兮第958章 殺破狼,武勇智略第150章 暗香疏影第548章 反客爲主催人行第147章 共度時艱穩軍心第913章 念奴嬌,美人傾慕第875章 益州第一將第978章 殺破狼,血戰狼山第72章 窘迫第188章 無瑕掌摑老匹夫第165章 倒脫靴,節上生枝第614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966章 光陰如刀,風雨飄搖第641章 月夜迷蹤出奇兵第282章 自古梟雄無庸者第23章 護犢子第721章 帝王之道第97章 猛虎出籠第134章 挽狂瀾,生存之道第358章 牆內開花牆外香第384章 敕封諸侯(續)第538章 夢魘鎖魂毒龍潭第673章 一河相隔兩重天第683章 函谷之大風起兮第226章 席捲全城第280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602章 秋草黃圖窮匕見第66章 無法無天第495章 前恭後倨自登門第706章 夤夜暗流(上)第386章 雍州牧第234章 婚禮進行時(下)第498章 捨身取義英雄淚第734章 天下第一戰將第96章 風雨攻城第222章 龍爭虎鬥之鐵騎爭鋒第656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上)第747章 風馳電掣第331章 大整軍第109章 神獸現,三英戰狻猊(下)第485章 一心多用霸王姿第64章 片言化干戈第289章 戰幕第166章 聽風雨,東州破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奈曼旗| 银川市| 钦州市| 绍兴市| 翁源县| 资阳市| 五原县| 泸定县| 崇阳县| 阜新市| 沅陵县| 保德县| 谢通门县| 尉犁县| 曲阳县| 宁安市| 灌南县| 苍山县| 辽中县| 佳木斯市| 承德县| 五家渠市| 四子王旗| 朝阳区| 聂拉木县| 隆安县| 九龙县| 墨脱县| 惠来县| 桦甸市| 临汾市| 徐闻县| 开封县| 成安县| 灵台县| 东城区| 宁阳县| 筠连县| 阜宁县| 黔江区| 灌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