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68章 將相和,養(yǎng)癰遺患

————————————

這是驕兵悍將的最大弊病。

西涼軍中許多將領都是桀驁不馴之徒,其中不乏“刺頭”,馬超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如果發(fā)號施令的人沒有足夠顯赫的戰(zhàn)績或足以震懾諸將的威信,根本駕馭不了他們,由此遭遇百般刁難、插科打諢之事便無法避免,甚至還有人敢於陽奉陰違,亦或直接抗命不尊。

在此之前,這種現(xiàn)象並不是沒有,卻一直沒有引起李利的重視。

即便是偶爾聽到某些文官或某將領反應,他也是一笑而過,並未真正放在心上,更不用說著手解決問題或處理相關人員了。這是因爲他完全把這些細枝末節(jié)的瑣碎之事看作文官們或某些將領的牢騷,無關痛癢,不值得小題大做,無須計較。

但是此次與以往不一樣。昨夜的突發(fā)事件影響巨大,性質極其惡劣,不僅關係到諸葛亮的顏面,還直接影響到他的生命安全。

如此以來,李利就不能不重視了。事關自身安危,豈可等閒視之?

就因爲這件事,從昨夜三更至今,李利一直沒有閤眼,腦海裡反反覆覆思考著這件看似不大卻又不能不重視的“瑣事”。說起來,諸葛亮已經(jīng)出仕三年多了,如今已有二十歲,不算小了。想他李利當年十幾歲就跟隨叔父李傕東征西討,未滿十六歲便已獨自領軍征戰(zhàn),於中牟一戰(zhàn)打敗名將朱儁,自此聲名鵲起。十七歲那年他奉命外放武威郡太守。自此獨當一面,此後東伐西討、南征北戰(zhàn)。近十年間都在馬背上度過;麾下兵馬從最初的三千餘人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擁兵近百萬,治下地盤從僅有的幾座小城發(fā)展到今日的半壁江山。

時至今日。李利也不過二十五歲,虛歲二十六,比諸葛亮大不了多少。然而在他的戎馬生涯裡,從未出現(xiàn)過被麾下將領刁難之事,更不曾發(fā)生過抗命不尊的先例,沒有人膽敢違抗他的命令,從來沒有。究其根源,便在於他現(xiàn)在所擁有的一切都是真刀真槍打出來的,麾下所有文武都是他親自招募或徵辟的。也是他一手提拔培養(yǎng)起來的。

與之相比,諸葛亮的出仕之路則相對順暢許多,沒有經(jīng)歷過太多波折,缺乏磨礪,順帆順水地一路走來,幾乎沒有任何挫折。最重要的是,諸葛亮沒有經(jīng)過基層磨練,起步很高,乍一出仕就是大將軍府祭酒。而後是軍師祭酒,再到今日的南征大軍左軍師,官秩堪比九卿;而且深得李利信任,真正是嫡系近臣。李利面前的“紅人”。與此同時,相對於武將而言,諸葛亮身爲文官。自然沒有衝鋒陷陣或陣前斬將之類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功勳戰(zhàn)績。不僅如此,每逢戰(zhàn)事。沙場之上根本沒有他的身影,臨陣廝殺或領兵衝陣與他沒有關係。他所做的都是些幕後事宜,諸如戰(zhàn)前謀劃、臨陣指揮或戰(zhàn)後撫卹一類的事務。但是,等到論功行賞之時,像他這樣的文官或謀士往往排在武將前面,甚至位居首功,賞賜極其豐厚,而且很容易獲得晉升機會,連升三級也不是神話,而是完全有可能實現(xiàn)的。

正因爲這樣,文官和武將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歷朝歷代均是如此,屢見不鮮。而這種現(xiàn)象在諸葛亮身上則顯得尤其突出,極其顯眼,令軍中將領對他關注已久,背地裡頗有微詞。只是他們一直沒有機會表現(xiàn)出來,幾乎與諸葛亮沒有交集,很少一起共事,亦或是每次和他共事的時候,總是李利坐鎮(zhèn)中軍,以致於他們根本不敢造次,更不敢招惹諸葛亮。

或許正是這些長期積壓下來的些許壓抑之情,終於在昨夜一股腦地爆發(fā)出來,以致局勢危急之時,諸將竟與諸葛亮當面叫板,從而拖延了長達半個時辰的時間,險些陷李利於危難之中。

不僅如此,當諸葛亮向李利稟報事情的經(jīng)過時,李利看得出來,諸葛亮雖然簡明扼要地陳述事實,刻意省去了以馬超爲首的將領們蓄意刁難他的那一段,但他仍然心情低落,眸光中殘留著幾分屈辱之意。

當時,李利儘管看出一些端倪,卻佯作不知,諸葛亮自己不說,他也不問。待益州州牧府的局勢穩(wěn)定下來之後,他密令李摯去查,前後不到半個時辰,便將整件事情的始末查得一清二楚。這是李利牢牢掌控軍隊的實際體現(xiàn)。只要是他想知道的事情,即便是某個將領的隱私也無法對他隱瞞,至於其他事情更是不在話下。

因此,以馬超爲首的十餘名將領公然抵制諸葛亮的命令,蓄意刁難奚落他,以致延誤時機,險些釀成大禍。這些全都落在李利耳朵裡,李摯查得很詳盡,幾乎把馬超等人說過什麼話都一句不落地複述了一遍。

事實正如李利在諸葛亮眼中看到的一模一樣,諸葛亮確實受了委屈,被十餘名將領你一言我一語的奚落刁難,甚至還將他是李利的內弟和義弟的身份拿出來說事,暗指他憑藉裙帶關係纔有今日的權勢,餘下的話語更是不堪入耳。是以諸葛亮所經(jīng)受的已經(jīng)不能算是刁難了,說是屈辱亦不爲過。

正因爲這樣,天明之後諸葛亮沒有跟隨李利一起出城,仍舊留在城中。儘管他聲稱留在吳府保護幾位嫂夫人的安全,但李利知道這只是他的託詞,實際上他是被馬超等人掃了面子之後還沒緩過勁來,不知如何面對他們。

此外,他留在城中還有另一層深意。這便是他知道軍中的任何事都瞞不過李利,因此他想知道李利如何處理這件事,是當衆(zhòng)訓斥馬超等人或稍加懲戒,亦或不聞不問,佯作不知。

面對這種情形,李利不由得想起歷史上諸葛亮好像也經(jīng)歷過類似的一幕,所承受的屈辱比此番有過之而無不及。

當時劉備前往江東迎娶孫權的妹妹,五十多歲的老男人遇到正值妙齡且生得如花似玉的孫尚香,當真是老樹開花,朽木長新芽,沉溺於溫柔鄉(xiāng)里,樂不思蜀。而留守荊州的關、張二人左等右盼,仍不見劉備回來,卻見坐鎮(zhèn)荊州代行左將軍職權的諸葛亮穩(wěn)如泰山,根本不關心劉備的死活。眼見於此,關張二人怒火中燒,當即責問諸葛亮,孰料諸葛亮卻說,主公半生顛沛流離,而今新婚燕爾,郎情妾意,多留一些時日亦在情理之中,過些日子便回來了。

可關張二人並不認可他這番說辭,反倒認爲他欲要取劉備而代之,企圖霸佔劉備的基業(yè),自己做主公。而後他們二人便對諸葛亮惡言相向,一次又一次地掀翻諸葛亮的桌案,甚至破口大罵,生生罵的諸葛亮面紅耳赤,無地自容,恨不得鑽進地下落個清靜。自此以後,連續(xù)一個多月,關張二人天天來鬧;若不是知道諸葛亮乃是書生文士,而且智謀過人,算無遺算,使得他們二人有所顧忌,只怕便要動粗,打得諸葛亮滿地找牙了。

正因如此,歷史上的諸葛亮極少使用關羽和張飛二將,寧願讓他們坐鎮(zhèn)一方,也不願帶領他們領軍征戰(zhàn)。相比之下,諸葛亮更喜歡使用趙雲(yún)、黃忠、廖化等將領,即使是二流、三流或不入流的武將,他都會善加使用,卻唯獨不用勇猛無匹的關羽和張飛。而在此之前,他卻將關、張二人用得出神入化,成就了他們二人的蓋世威名;但經(jīng)此以後,卻是再也不用關張二人了。

時空輪轉,天下局勢已然大變,但有些事情該發(fā)生的遲早都會到來。只不過此次不再是關、張兄弟,而是李利的心腹愛將馬超,以及龍驤營的十餘名將領。令人驚奇的是,趙雲(yún)帳下將領和黃忠?guī)は聦㈩I都沒有參與此事,尤其是趙雲(yún)和黃忠二人接到諸葛亮的命令後毫不猶豫地欣然領命,根本沒有一句廢話,自然也沒有任何質疑。

唯獨馬超多事。揣著明白裝糊塗,這廝明明知道諸葛亮不可能假傳軍令,可他偏要說三道四,諸多刁難,以至於他帳下將領跟在後面起鬨,簡直就是無端生事,蓄意欺辱孔明。

可是諸葛孔明豈是可欺之人?

君不見李利爲了招攬他,不光把他姐姐娶到家裡,還把他的兄長諸葛瑾也拉到身邊,並將他認作義弟麼?

如果馬超僅是得罪了諸葛亮,李利頂多就是訓斥他一頓,然後讓他給孔明賠禮道歉就算完事??墒邱R超這廝忒不地道,無事生非浪費了半個時辰,險些致他李利於危難之中,端是可惡之極。性命攸關豈可視同兒戲?

??龍驤營,中軍大帳。

當馬超仍在埋怨諸葛亮諸多不是的時候,李利沉默半晌後,臉色越來越陰沉,忽然沉聲呵斥道:“住口!你這廝端是膽大妄爲!數(shù)月以來,孔明一直跟在我身邊,專司上傳下達,傳達軍令,你敢說毫不知情?昨夜本將軍親赴劉璋府上與之交涉,處境何其兇險,偏生你這廝無事生非,與孔明糾纏不休,生生拖延了半個時辰之久,險些陷我於危險之地!馬孟起,你可知罪?”

————————————————————

第511章 榮辱一體兩心知第383章 敕封諸侯第216章 三國鼎立第74章 郭嘉一語定乾坤第188章 兵車行,傲視三軍第586章 父子兵揮斥萬軍第866章 董侯命苦第293章 蛻變第572章 太聰明自作自受第62章 雙重驚悚第11章 黃雀在後第61章 文昌戰(zhàn)馬超第630章 宣花戰(zhàn)將徐公明第388章 政通人和第141章 黃沙漫道,連環(huán)相扣(上)第509章 相逢何必曾相識第126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87章 戰(zhàn)韓遂,陣前鬥將(三)第255章 千秋功業(yè)一念間第575章 大戰(zhàn)起甩手掌櫃第180章 董卓,你坑我!第577章 千軍破悔之晚矣第684章 霸主之戰(zhàn)第640章 一驚一詐戲諸侯第175章 平川之公瑾鎮(zhèn)江州第744章 雷霆萬鈞第592章 道緣由一勞永逸第57章 橫行無忌飛馬盜第609章 鳳鳴鶴唳戰(zhàn)雲(yún)稠第946章 疑竇生,喧賓奪主第330章 歡聲笑語第166章 聽風雨,東州破城第425章 真定結義第218章 大勢泱泱第807章 夫人攻略第394章 大開眼界第500章 鏖戰(zhàn)渡口奔雷刀第996章 醉江南,難兄難弟第926章 月難圓,悲歡離合第729章 石破天驚第474章 徐州烽火血成河第622章 連克十城小霸王第203章 立鼎四第236章 鐵騎入夢(三)第680章 函谷之強者爲王第888章 菊花黃,滿地傷第780章 變天之光第577章 千軍破悔之晚矣第227章 龍爭虎鬥之煙消雲(yún)散第508章 詭異奇光金甲神第495章 前恭後倨自登門第183章 千絲萬縷,文昌三約(下)第261章 喋血山河(六)第303章 戰(zhàn)槍王第848章 力挽狂瀾第265章 斬盡殺絕(下)第134章 挽狂瀾,生存之道第949章 恩威並重,興師伐罪第263章 大喜大悲第851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570章 袁本初躊躇滿志第236章 良辰美景之鐵蹄踏月第691章 強攻雄關第136章 黃沙嶺,散軲戰(zhàn)桓飛(三)第336章 經(jīng)略長安(上)第389章 踏青中原第588章 曬恩愛我自巋然第19章 麗人行第787章 傲視羣雄第57章 橫行無忌飛馬盜第239章 驅虎吞狼(一)第130章 清源河畔,美人無瑕第265章 斬盡殺絕(下)第833章 成者王侯敗者賊第564章 陶恭祖一曲絕唱(下)第736章 飛龍在天第755章 鐵騎洪流第684章 霸主之戰(zhàn)第176章 再度聯(lián)手第907章 關雲(yún)長,宗室相爭第493章 雙雄對戰(zhàn)兩夏侯第7章 叔侄第124章 東山口,文昌戰(zhàn)諸侯(三)第454章 綿裡藏針折磨人第92章 海闊天空第480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52章 死灰復燃黃沙漫第20章 另立門戶第858章 軟玉溫香第61章 文昌戰(zhàn)馬超第954章 虎從風,俯首帖耳第723章 石沉大海第79章 行人刁斗風沙暗第744章 雷霆萬鈞第778章 美夢成空第894章 勤王令,四方雷動第898章 虎豹騎,治世能臣第568章 噩耗至雪上加霜第54章 矛與盾第4章 重傷初愈
第511章 榮辱一體兩心知第383章 敕封諸侯第216章 三國鼎立第74章 郭嘉一語定乾坤第188章 兵車行,傲視三軍第586章 父子兵揮斥萬軍第866章 董侯命苦第293章 蛻變第572章 太聰明自作自受第62章 雙重驚悚第11章 黃雀在後第61章 文昌戰(zhàn)馬超第630章 宣花戰(zhàn)將徐公明第388章 政通人和第141章 黃沙漫道,連環(huán)相扣(上)第509章 相逢何必曾相識第126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87章 戰(zhàn)韓遂,陣前鬥將(三)第255章 千秋功業(yè)一念間第575章 大戰(zhàn)起甩手掌櫃第180章 董卓,你坑我!第577章 千軍破悔之晚矣第684章 霸主之戰(zhàn)第640章 一驚一詐戲諸侯第175章 平川之公瑾鎮(zhèn)江州第744章 雷霆萬鈞第592章 道緣由一勞永逸第57章 橫行無忌飛馬盜第609章 鳳鳴鶴唳戰(zhàn)雲(yún)稠第946章 疑竇生,喧賓奪主第330章 歡聲笑語第166章 聽風雨,東州破城第425章 真定結義第218章 大勢泱泱第807章 夫人攻略第394章 大開眼界第500章 鏖戰(zhàn)渡口奔雷刀第996章 醉江南,難兄難弟第926章 月難圓,悲歡離合第729章 石破天驚第474章 徐州烽火血成河第622章 連克十城小霸王第203章 立鼎四第236章 鐵騎入夢(三)第680章 函谷之強者爲王第888章 菊花黃,滿地傷第780章 變天之光第577章 千軍破悔之晚矣第227章 龍爭虎鬥之煙消雲(yún)散第508章 詭異奇光金甲神第495章 前恭後倨自登門第183章 千絲萬縷,文昌三約(下)第261章 喋血山河(六)第303章 戰(zhàn)槍王第848章 力挽狂瀾第265章 斬盡殺絕(下)第134章 挽狂瀾,生存之道第949章 恩威並重,興師伐罪第263章 大喜大悲第851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570章 袁本初躊躇滿志第236章 良辰美景之鐵蹄踏月第691章 強攻雄關第136章 黃沙嶺,散軲戰(zhàn)桓飛(三)第336章 經(jīng)略長安(上)第389章 踏青中原第588章 曬恩愛我自巋然第19章 麗人行第787章 傲視羣雄第57章 橫行無忌飛馬盜第239章 驅虎吞狼(一)第130章 清源河畔,美人無瑕第265章 斬盡殺絕(下)第833章 成者王侯敗者賊第564章 陶恭祖一曲絕唱(下)第736章 飛龍在天第755章 鐵騎洪流第684章 霸主之戰(zhàn)第176章 再度聯(lián)手第907章 關雲(yún)長,宗室相爭第493章 雙雄對戰(zhàn)兩夏侯第7章 叔侄第124章 東山口,文昌戰(zhàn)諸侯(三)第454章 綿裡藏針折磨人第92章 海闊天空第480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52章 死灰復燃黃沙漫第20章 另立門戶第858章 軟玉溫香第61章 文昌戰(zhàn)馬超第954章 虎從風,俯首帖耳第723章 石沉大海第79章 行人刁斗風沙暗第744章 雷霆萬鈞第778章 美夢成空第894章 勤王令,四方雷動第898章 虎豹騎,治世能臣第568章 噩耗至雪上加霜第54章 矛與盾第4章 重傷初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扎鲁特旗| 房产| 黔江区| 大同县| 怀安县| 夏津县| 沂源县| 梅河口市| 嫩江县| 正安县| 景泰县| 黄大仙区| 东港市| 左权县| 万源市| 巩留县| 昭通市| 龙里县| 广饶县| 广水市| 玛纳斯县| 岢岚县| 苗栗县| 云阳县| 五大连池市| 上栗县| 呼图壁县| 延寿县| 兰溪市| 额尔古纳市| 景宁| 靖安县| 北辰区| 安福县| 台前县| 剑阁县| 琼海市| 修武县| 达孜县| 扬中市| 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