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2章 風雷動,驍騎出徵

韋康聞言後,非常驚訝,扭頭看了看左後方的楊阜,眼神中流露著由衷的欣喜與祝賀。

然而楊阜此刻卻是一臉茫然,一副不可置信的神色,儼然是被天上突然掉下來的大餡餅砸得暈頭轉向,以致怔怔愣神,渾然不知韋康此時正看著他。

看到這一幕的韋康,完全能夠理解楊阜此刻的心情,知道他心裡必定是驚喜過望,以致舉止失措,似乎不敢相信這一切都真的。是以韋康不但不介意楊阜當衆失態,反倒真心地替他感到高興,此番他可謂是夙願得償,終於盼到了施展才華的舞臺。

隨即,韋康收回目光,起身出列對周瑜躬身施禮,滿口答應道:“不敢請耳,固所願也。一切全憑都督調遣!”

乾脆利落的應允聲中,韋康臉上洋溢著感激的笑容,彷彿此刻被周瑜賞識的不是楊阜,而是他自己似的。由此可見,他與楊阜交情匪淺,情真意切,即便沒有親屬關係,亦是莫逆之交。

“嗯,韋太守深明大義,實令本將佩服。”周瑜面露笑意的輕輕頷首,接聲說道:“難得太守如此赤誠,本將索性直言相告。實不相瞞,本將之前並未聽說過楊阜郡丞的名字,是以真正欣賞他的不是我,而是主公。主公此前曾對我說,京兆之地自古藏龍臥虎,時下涼州境內便不乏人中俊才,其中便提到韋康太守及令尊和令兄父子三人。亦對楊阜頗爲讚賞。若不是時間太過倉促,想必主公會親自接見二位。”有感於韋康和楊阜之間真摯的友情,周瑜索性把話說開了。如此方能讓他們二人徹底放心,真正高興一回。

韋康聞言神情頗爲振奮,躬身正襟,揖手朝著西南方向躬身遙拜,一揖到底,以示對主公李利的崇敬。而後,他拱手對周瑜恭聲道:“在下代家父和兄長拜謝都督提攜之恩。此番都督領軍出征。但有差遣,在下必定肝腦塗地。在所不辭!”投之以桃報之以李,韋康鄭重表態,表示願意傾盡全力攘助周瑜領兵出戰益州。此舉雖有迎合奉承之嫌,卻應時應景。絲毫不顯突兀,使得堂下衆文武都能理解,是以韋康所言亦在情理之中,並不過分。

事實上,韋康所在的家族完全算得上是京兆境內的名門望族,亦是京兆三輔之內爲數不多的堅定擁護李利的世家大族之一。韋康之父韋端曾擔任過涼州刺史,那時正值李利率軍平定西涼二州之時,面對李利執掌西涼軍、掌控朝堂的形勢之下,韋端是第一批旗幟鮮明的倒向李利麾下的西涼士族代表。並協助李利迅速平定西涼。

當西涼全境平定之後,韋端再行非常之舉,自請辭去涼州刺史之位。並建議李利自領涼州牧,藉此鞏固西涼局勢。爲此,李利並未推辭,遂舉薦韋端入朝任少府,孰料卻被韋端婉拒,而後辭去一切職務。賦閒至今。

不過韋端的兩個兒子卻在李利治下出仕,其長子便是韋康。早年曾是涼州別駕從事,此後外放安定郡郡丞、太守,而今出任金城太守,兼領涼州長史;次子韋誕,曾爲武威郡郡丞,因其政績斐然,於去年升任張掖郡守,官秩與其兄韋康相若,被譽爲“韋氏雙傑”。

時至今日,韋康、韋誕兄弟二人加上他們的父親韋端,父子三人都是治政才能卓絕的賢才,備受矚目,亦深得李利器重。毫不誇張地說,如果說西涼馬騰父子是李利麾下最爲顯赫的武將世家的話,那麼韋氏父子便是李利治下最負盛名的世家大族。除此,不作第二人選。

但是,隨著李利近年來的身份地位不斷攀升,相繼投到他麾下的世家大族亦越來越多,其中不凡傳承百年的名門望族;例如:荀諶、荀攸叔侄二人、賈詡父子和諸葛瑾、諸葛亮兄弟等等。

這些新晉的士族之家,不僅上升勢頭強勁,而且都有著極其深厚的底蘊,其聲望和影響力絲毫不遜於韋氏父子。由此一來,韋氏父子曾經擁有的顯赫光環隨之黯然失色,雖然門庭依舊顯赫、家境殷富,卻漸漸被擠出核心決策層,平時想見李利一面都難,根本和李利說不上話。

正因如此,韋氏父子心中不免大感失落,門庭日益冷落,儼然每況日下,榮耀不再。是以當韋康結識楊阜之後,曾想直接將其舉薦給李利,卻苦於一直沒有機會,根本見不到李利本人。如此以來,韋康只能將楊阜留在自己身邊,暫且屈居郡丞之職,至今已整整兩年有餘。

此番韋康奉命籌集糧草,以供應漢中大軍出軍征戰,完成使命後特來向周瑜交差。而他之所以把楊阜帶在身邊,其目的便是趁此機會,將楊阜舉薦給周瑜,希望文武雙全的楊阜能得到周瑜的賞識,從而留在軍中,假以時日必定能引起主公李利的注意,對其委以重任。

不承想,韋康還沒來得及開口舉薦,周瑜竟然主動問起楊阜,並直接提出要將楊阜留在軍中聽用。以韋康豐富的閱歷,豈能看不出楊阜此次是撞了大運,不但夙願得償,而且還是魚躍龍門。僅憑眼前這架勢,便不難看出楊阜已經通過考覈,有幸參與此次益州之戰,且極有可能被委以重任,一展生平所學。

果不其然,周瑜接下來的話便驗證了韋康的猜測:“楊阜聽令,經主公應允,由本將代爲傳達軍令,任命你爲大將軍府主簿從事,兼領隨軍參軍之職,暫歸子龍將軍帳下聽候調遣。”

“呃!”渾渾噩噩的楊阜聞聲驚醒,愕然起身出列,恭聲應道:“諾,末將領命。”或許是情緒太過激動,以致楊阜說話中語氣驟然一頓,而後無比感激地道:“多謝都督提攜栽培,末將必當盡心戮力,不負都督厚望!”

周瑜微微頷首,道:“義山無須如此拘禮。本將剛剛已經說過,此乃主公軍令,本將只是代爲傳達而已。是以你要感謝的人不是我周瑜,而是主公。”(楊阜,字義山,天水冀縣人。)

話音未落,周瑜擺手示意楊阜不必再謝,言簡意賅的道:“義山只須恪盡職守,好好輔佐子龍將軍即可。大軍出征在即,閒言少敘。不知諸位將軍對此次出兵益州有何高見?列位將軍不妨各抒己見,只要對戰局有利,無須忌諱其它,儘可大膽直言,言錯無過。”話雖如此說,實際卻是例行官話,純粹是假意客套,以示兼聽則明的謙遜態度,僅此而已。

顯而易見的是,此次出兵益州是極其嚴密的軍事計劃,事關十幾萬將士的生命安危,周瑜斷然不會將其公之於衆,更不會當著一百餘名文臣武將的面,公然討論具體出兵策略,從而將大軍的進軍路線和戰略意圖泄露出去。

儘管在座的文武官員都是經過嚴格考覈的忠心耿耿之人,但是人心隔肚皮,難保這裡面沒有人暗中私通益州官員,從而通過秘密途徑將征戰計劃提前泄露出去。果真如此的話,那麼對整個戰局的影響將是極其惡劣的,後果不堪設想。

果然,堂下衆將領聽到周瑜的話後,並未立即答話,而是低聲私語一番,繼而將目光集中在坐在左側首位的李暹身上。

李暹當即會意,欣然開口道:“關於此次出征事宜,我等之前已經反覆討論過多次,是以無須再行商議。請都督下令,我等聽憑都督調遣。”

李暹話音未落,堂下衆將便齊聲應道:“請都督下令,末將等聽候調遣!”

“好,甚好!”周瑜聞聲點頭,當即長身而起,信步走到掛在帥位左側的牛皮地圖前,伸手指著南鄭城所在地圖上的位置,朗聲道:“列位將軍且看,由漢中通往益州的道路便是這條‘金牛道’,亦稱‘石牛道’;此名源自‘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秦惠王將金牛贈送給蜀王,西蜀五丁引金牛成道,故名金牛道。’此後數百年來,金牛道一直是漢中通往益州的咽喉要道,亦是唯一能夠容納大軍通過的道路,乃自古兵家必爭之地。

金牛道自漢中西行過褒水,經勉縣入山區至金堆鋪交寧強界,經大安、烈金壩折南,過五丁關至寧強縣城,再轉西南,經牢固關、黃壩驛、七盤關入川界而達成都。全長一千三百里,沿途多屬險峻山徑,即便是我軍晝夜行軍,片刻不耽誤,亦需半個月才能進入益州,這便是令人聞風喪膽的‘蜀道’。趙雲、馬超、黃忠聽令!”

一聲喝令,趙雲三人應聲出列,躬身候命。周瑜話音稍頓,隨之神情肅然的下令道:“本將奉主公之命執掌西征大軍,現任命趙雲爲右路軍主將,馬超、黃忠爲副將,楊阜爲隨軍參軍,率領本部人馬集結於葭萌關之中,由金牛道入川,攻取沿途關隘。午後整軍,傍晚出發,不得有誤!”

“諾!”趙雲、馬超和黃忠三人齊聲應道。

周瑜微微頷首,擺手示意他們三人暫且留在堂中,不必急於離開。

“”

——————————————————

ps:【衷心感謝:書友“蝶舞11112”、“懶洋洋的喬治”書友的月票支持,新春快樂,吉祥如意!】

第549章 於夫羅狂妄寇邊第211章 龍爭虎鬥之馬超首戰第268章 喋血山河(十三)第48章 釜底抽薪(下)第163章 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第247章 驅虎吞狼(九)第85章 戰韓遂,天險拒敵(一)第12章 誰與爭鋒第588章 曬恩愛我自巋然第191章 焦頭爛額的曹孟德第246章 風雨欲來第226章 龍爭虎鬥之巔峰對陣第700章 黔驢技窮第265章 喋血山河(十)第588章 曬恩愛我自巋然第199章 河東行第809章 攘外安內第714章 無知者無畏第199章 司徒清高第4章 烏雲壓城第904章 搶手貨,誰與爭鋒第159章 走馬燈,地主之誼第191章 鐵陀戰槍王第150章 暗香疏影第88章 千金買骨帝王心第208章 一字破天第166章 鬧除夕,千里走單騎第107章 神獸現,大戰野馬羣(上)第839章 海鮮生猛第100章 白門樓上第553章 驚天子空前盛事第168章 紅顏劫,家和萬事興第785章 舉賢不避親第298章 富貴險中求第511章 榮辱一體兩心知第686章 寸步不讓第160章 無瑕城主,李代桃僵第357章 情殤第258章 喋血山河(三)第122章 東山口,文昌戰諸侯(一)第193章 疾風知勁草第343章 美酒清茶亂葬崗第441章 中山之行——靈犀第28章 黑鬼強橫第83章 平姑臧,立足武威(四)第987章 定幽州,牧馬遼東第25章 馬前卒第83章 平姑臧,立足武威(四)第387章 幕府名士第437章 中山之行——漩渦第364章 保境安民第466章 上將愁有苦難言第563章 劉景升壯心不已第86章 戰韓遂,陣前鬥將(二)第192章 上陣父子兵第849章 脣亡齒寒第875章 益州第一將第936章 臨江仙,仲氏政權第41章 雁丘辭第248章 今夜無眠(下)第944章 隆冬至,心未冷第397章 坐山觀虎鬥第42章 雁丘辭(續)第720章 血性雄風第794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49章 驅虎吞狼(十一)第797章 落難故人情第46章 釜底抽薪(上)第133章 一箭穿喉,無瑕出兵第518章 世事滄桑人亦變第484章 母女同心化心扉第693章 攻城、攻城!第234章 鐵騎入夢(一)第298章 富貴險中求第707章 夤夜暗流(中)第175章 平川之公瑾鎮江州第215章 脣槍舌劍第887章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第33章 終得猛將第718章 禍起蕭牆第753章 欲擒故縱第985章 刀馬旦,王者一怒第104章 帝王雄心第90章 福禍相依短歌行第904章 搶手貨,誰與爭鋒第57章 橫行無忌飛馬盜第594章 馴野馬捷足先登第640章 一驚一詐戲諸侯第51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84章 心無垠——愛無疆第851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129章 風雷動,巾幗鬚眉第200章 怒斥王允第252章 怒髮衝冠第85章 長安不見使人愁特別鳴謝第982章 踏破白狼山缺第314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4第735章 不宣而戰第417章 吟風弄月,同道中人(續)
第549章 於夫羅狂妄寇邊第211章 龍爭虎鬥之馬超首戰第268章 喋血山河(十三)第48章 釜底抽薪(下)第163章 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第247章 驅虎吞狼(九)第85章 戰韓遂,天險拒敵(一)第12章 誰與爭鋒第588章 曬恩愛我自巋然第191章 焦頭爛額的曹孟德第246章 風雨欲來第226章 龍爭虎鬥之巔峰對陣第700章 黔驢技窮第265章 喋血山河(十)第588章 曬恩愛我自巋然第199章 河東行第809章 攘外安內第714章 無知者無畏第199章 司徒清高第4章 烏雲壓城第904章 搶手貨,誰與爭鋒第159章 走馬燈,地主之誼第191章 鐵陀戰槍王第150章 暗香疏影第88章 千金買骨帝王心第208章 一字破天第166章 鬧除夕,千里走單騎第107章 神獸現,大戰野馬羣(上)第839章 海鮮生猛第100章 白門樓上第553章 驚天子空前盛事第168章 紅顏劫,家和萬事興第785章 舉賢不避親第298章 富貴險中求第511章 榮辱一體兩心知第686章 寸步不讓第160章 無瑕城主,李代桃僵第357章 情殤第258章 喋血山河(三)第122章 東山口,文昌戰諸侯(一)第193章 疾風知勁草第343章 美酒清茶亂葬崗第441章 中山之行——靈犀第28章 黑鬼強橫第83章 平姑臧,立足武威(四)第987章 定幽州,牧馬遼東第25章 馬前卒第83章 平姑臧,立足武威(四)第387章 幕府名士第437章 中山之行——漩渦第364章 保境安民第466章 上將愁有苦難言第563章 劉景升壯心不已第86章 戰韓遂,陣前鬥將(二)第192章 上陣父子兵第849章 脣亡齒寒第875章 益州第一將第936章 臨江仙,仲氏政權第41章 雁丘辭第248章 今夜無眠(下)第944章 隆冬至,心未冷第397章 坐山觀虎鬥第42章 雁丘辭(續)第720章 血性雄風第794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49章 驅虎吞狼(十一)第797章 落難故人情第46章 釜底抽薪(上)第133章 一箭穿喉,無瑕出兵第518章 世事滄桑人亦變第484章 母女同心化心扉第693章 攻城、攻城!第234章 鐵騎入夢(一)第298章 富貴險中求第707章 夤夜暗流(中)第175章 平川之公瑾鎮江州第215章 脣槍舌劍第887章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第33章 終得猛將第718章 禍起蕭牆第753章 欲擒故縱第985章 刀馬旦,王者一怒第104章 帝王雄心第90章 福禍相依短歌行第904章 搶手貨,誰與爭鋒第57章 橫行無忌飛馬盜第594章 馴野馬捷足先登第640章 一驚一詐戲諸侯第51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84章 心無垠——愛無疆第851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129章 風雷動,巾幗鬚眉第200章 怒斥王允第252章 怒髮衝冠第85章 長安不見使人愁特別鳴謝第982章 踏破白狼山缺第314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4第735章 不宣而戰第417章 吟風弄月,同道中人(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莲县| 衢州市| 额敏县| 石门县| 万山特区| 鸡西市| 龙江县| 长治市| 麻阳| 勐海县| 象州县| 永泰县| 手游| 玛纳斯县| 平谷区| 余江县| 日土县| 德清县| 鞍山市| 武隆县| 肃北| 河北区| 区。| 论坛| 望都县| 内乡县| 盐源县| 洛扎县| 右玉县| 盱眙县| 讷河市| 通辽市| 嫩江县| 江华| 太保市| 宾川县| 松溪县| 博湖县| 涿鹿县| 文登市| 老河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