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49章 驅虎吞狼(十一)

————————————

郭嘉道:“開封城淪陷後,子龍將軍率軍退守中牟。卻不料魏將曹純率領虎豹騎一路追殺,近乎尾隨無雙鐵騎之後攻入中牟城,再次與趙雲帳下無雙鐵騎展開廝殺。連番激戰之下,無雙鐵騎傷亡慘重,若不是子龍將軍神勇過人,率部奮力拼殺,並擊退魏將曹純,只怕無雙鐵騎營已然全軍覆沒。

戰後,繼開封城之後中牟縣再度淪陷,子龍將軍率領殘部衝出城池,於兩個時辰前抵達洛陽。據洛陽大營傳回的消息,經過兩天兩夜的鏖戰,最終活著回到洛陽的無雙鐵騎只有四千餘人,十亭人馬折了九亭,近乎全軍覆沒。此外,子龍將軍回城之後便昏迷了,全身上下竟有十餘處傷口,最長一道的傷口在後背,足有一尺多長,深可見骨。”說完話後,郭嘉的心情十分沉重,既爲趙雲的傷勢擔憂,又對無雙鐵騎的巨大傷亡深感惋惜。

趙雲帳下的無雙鐵騎是一支經歷過無數次大戰的鐵血勁旅,也是李利起家的戰騎營之一,其原型是滇無瑕率領的屠各部落勇士。隨著滇無瑕退出軍旅,無雙鐵騎重組,趙雲是第一任主將統領,迄今爲止已經率軍整整十年了。這支戰騎營從西域打到遼東,在冀州慘敗中得以保全建制,而後又轉戰益州,跟隨諸葛亮西征南蠻,堪稱真正的百戰之師。

誰能想到,這樣一支身經百戰的精銳戰騎闖過無數次艱難險阻,一路風風雨雨走到今天。最終卻毀在曹軍虎豹騎的手上。三萬戰騎盡沒於一役,可謂是傷筋動骨。精銳盡喪,即便補充兵員重新整編。恐怕也很難恢復之前的強悍戰力。是以無雙鐵騎已然不復昔日之輝煌,只怕撐不起“無雙”之名了。

或許心情沉痛的緣故,郭嘉稍作沉默後,又補充道:“不過曹軍爲此也付出了巨大代價,拋開劫營之中傷亡的將近五萬將士,在追擊無雙鐵騎途中,曹軍幾乎付出了與無雙鐵騎同樣的傷亡代價。曹純率領的三萬虎豹騎傷亡近半,副將曹堉被子龍將軍斬殺,就連曹純自己也被子龍將軍打傷。並且身中兩箭,短期之內只怕是無力再戰了。此外,偷襲開封城的朱靈帳下兩萬兵馬同樣傷亡過半,朱靈與眭固交戰之中兩敗俱傷,同樣身負重傷。

所以,無雙鐵騎以傷亡三萬人的代價重創曹仁大軍,致使曹軍損失了兩倍於無雙鐵騎的兵力。時下曹仁帳下十幾萬大軍已經傷亡過半,暫時駐紮在中牟城內休整;如果沒有後續援軍的話,曹仁斷然不敢率軍南下。目前正面臨進退兩難的境地。”

聽完郭嘉轉述的戰報,涼亭內一陣沉寂,除了李儒和諸葛亮略顯粗重的呼吸聲以外,再無其它聲響。

李利面無表情地仰望著涼亭正對面的陵園。從北邊的公墓慢慢轉移到西邊的將軍陵,目光定格在位於半山腰的正在修建之中的陵寢。好半晌,他幽幽沉吟道:“西邊將軍陵內正在修建陵寢。再過幾日,當年從武威郡便跟隨我打天下的幾個老兄弟就要住進去。永遠長眠於此。光陰荏苒,不經意間已經過去十幾年了。朕正值而立之年,卻經常懷舊,懷念曾經一起同生共死的兄弟,懷念昔日把酒言歡的日子,更懷念那些已經躺在陵寢之中的老朋友。”

諸葛亮輕聲安慰道:“陛下切莫自責,自古便是文死諫武死戰。人固有一死,活著的時候只要能做自己喜歡的事,即便是死了也沒有遺憾。何況,此次司隸之戰陛下並沒有嚴令諸將死戰不退,反而事先告知諸將,能戰則戰,事不可爲,即可退回洛陽。是以陛下已經做到仁至義盡,如今這般局面卻是我等事先對戰事估計不足所致,若要問責,亦是臣等應付全責,與陛下無關。”

李利微微搖頭,低聲嘆息道:“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朕是全軍最高統帥,理應對戰事負責,是以鐵軲、桓義、夏侯蘭等十餘名將領之死,朕難辭其咎。”說到這兒,李利話音一頓,遂語氣一變,沉聲道:“然而戰爭總是要死人的。瓦罐不離井邊破,將軍難免陣中亡。此次司隸之戰我軍將領的傷亡卻是歷次征戰之最,這場戰爭還遠遠沒有結束,如今不過是剛剛開始罷了。南漢和北魏兩國聯手攻打我西晉,眼下他們佔據著一定優勢,我軍接連失利,但這只是暫時性的勝利,接下來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語氣一頓,李利看向李儒,問道:“鐵軲、桓義二將戰死的消息可曾通報全軍?”

李儒不知李利爲何突然提及此事,當即面露難色的輕聲道:“稟陛下,微臣擔心桓飛和銀軲兩位將軍耽誤戰事,是以還沒有告知他二人,軍中其他將領已經知道了。”

李利聞言後一點不意外,沉聲道:“過幾日,鐵軲等人的屍體就運回來了,到那時,無論如何也瞞不住。因此,沒有必要對他們隱瞞,如實告訴他們,否則他們一定會把這筆賬記在你頭上,又要胡思亂想了。”

“諾,微臣遵命。”李儒深以爲然的恭聲應道。

李利微微頷首,遂將此事拋開,沉聲道:“此番我等定下引蛇出洞之計,引誘荊州劉表和冀州曹操率先動手,爲了不留破綻,避免兩國起疑,方有今日接連不斷的敗報,併爲此付出了巨大代價。如今引蛇出洞已經成功了一半,接下來纔是重中之重,但是像鄧縣、開封城這樣的慘敗不能再發生,否則我們就不是引蛇出洞,而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引火燒身。不知你們三人對此有何對策?”

郭嘉接聲答道:“自三國鼎立以來,我西晉獨佔鰲頭,南漢和北魏雙雄並舉,單憑他們任何一方的實力都無法正面與我西晉對抗,然而他們一旦龜縮不出,我西晉縱有強兵百萬也奈何不得他們。如果把我西晉比作大象,那北魏曹操就是一頭猛虎,而南漢劉表雖有猛虎的實力,卻沒有猛虎的膽識氣魄,因此他只能算作是一隻年邁的狼王。這一虎一狼若是龜縮不出,大象也奈何不得它們,因此要想消滅它們就必須先將其引出來,這便是我等制定引蛇出洞之際的根本原因。

可是一旦虎、狼聯手進攻,大象也招架不住,隨時都有重傷或傾覆之危,甚至危及性命。所以,爲今之計就是驅虎吞狼,對於北魏曹操必須予以重創,使其不敢輕舉妄動;牽制住這頭猛虎之後,我等便可騰出手來,全力誅殺南漢這頭餓狼。”郭嘉一語道破玄機,指出引蛇出洞只是第一步,第二步便是驅虎吞狼。

話音方落,諸葛亮恭聲道:“眼下引蛇出洞之計只進行到一半,如果兩國此時退兵,我等之前所做的一切都將前功盡棄,功敗垂成。與此同時,如果引蛇出洞之後拿捏不好分寸,讓這一虎一狼聚在一起,我西晉同樣會遭受反噬,極有可能被他們聯手擊敗。因此,眼下正是決定勝負的關鍵時刻,亦是引蛇出洞之計能否成功的分水嶺,這就迫使我們每走一步都要慎之又慎,不能輕也不能重,必須把握好分寸尺度。還擊的太輕,勢必助長兩國的士氣,使得他們愈發肆無忌憚,大開大闔,極有可能完成盟約,成功會師;還擊的太重,把他們打疼了,就有可能促使他們剛剛探出的蛇頭又縮回去。

所以,我們現在所面臨的形勢很嚴峻,既要避免自身損失太大,又不能讓他們知難而退,必須讓他們看到成功的希望,從而將他們一步步誘入我們早已準備好的彀中,驅虎吞狼,一舉改變天下局勢,爲不久之後的逐鹿天下奠定基礎。”這番話透漏出諸葛亮、郭嘉二人就是制定驅虎吞狼戰略的始作俑者,他們是下棋的人,此時棋局已經展開,局勢不明,西晉如何展開反擊纔是決定成敗的關鍵一步。

在郭嘉和諸葛亮說話的時候,李利的臉色很平靜,平靜得沒有一絲情緒波動。如果說郭嘉和孔明是下棋的人,那他就是開設棋局的東家(幕後老闆),驅虎吞狼最早是他提出來的,是專門針對南漢和北魏兩國的全面佈局。鐵軲、夏侯蘭等人戰死沙場固然讓李利很痛心,但是一將功成萬骨枯,作爲常年征戰沙場的沙場宿將、全軍最高統帥,他看過太多的生離死別,早已習慣了刀口舔血的生涯,是以麾下將領戰死並不能左右他的情緒,更不可能影響他的決策。

沉思片刻後,李利心平氣和的道:“或許是你們二人想得太多了,畢其功於一役固然最好,然則凡事不能刻意追求盡善盡美。世間本就沒有十全十美之事,力求完美,往往意味著顧忌太多,瞻前顧後、患得患失,須知兵家用兵最忌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時下,引蛇出洞已經成功了一半,引誘南漢和北魏兩國出動近三十萬大軍,這就夠了。倘能一舉將這三十萬大軍幹掉,驅虎吞狼計劃就成功了一大半,而後揮軍南下攻取荊襄,這便是整個驅虎吞狼計劃。”

————————————————————

第810章 霸絕天下第656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上)第546章 可憐興霸在後頭第306章 殘陽血之戰陣對決1第96章 風雨攻城第192章 上陣父子兵第655章 冤家路窄眼更紅(續)第984章 刀馬旦,兔死狐悲第215章 脣槍舌劍第335章 鎮三關第230章 喜出望外,憂思如潮第360章 平定西涼(上)第166章 聽風雨,東州破城第430章 虎癡大戰趙子龍第114章 總是武關情第354章 直搗金城第363章 好吃難消化第562章 風雲變天下震動第345章 無瑕請纓第105章 白門樓下第659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四)第107章 神獸現,大戰野馬羣(上)第476章 梟雄之心不可測第62章 適逢其時第180章 董卓,你坑我!第44章 下馬威第603章 償夙願末路藩王第36章 隔牆有耳第210章 董卓的胸懷第928章 生查子,風雨欲來第117章 風雪俏嬌娘(續)第164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上)第206章 撲朔迷離第25章 馬前卒第842章 火中取栗第474章 徐州烽火血成河第50章 最後的尊嚴第64章 弓弩縱橫第640章 一驚一詐戲諸侯第232章 女權先驅第225章 同氣連枝第339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542章 兔子不吃窩邊草第539章 百年一夢蹊蹺事第94章 假道伐虢第20章 另立門戶第166章 聽風雨,東州破城第12章 名將朱儁第694章 生死鏖戰第385章 最純真的微笑第542章 兔子不吃窩邊草第451章 陰差陽錯遭大難第14章 悍將波才第979章 破虜記,一戰成名(上)第984章 刀馬旦,兔死狐悲第992章 鷓鴣天,亂世奸雄第220章 龍爭虎鬥之雙雄合璧第177章 望君亭,親疏有別第148章 浩瀚沙海有情人第92章 戰韓遂,別來無恙(八)第248章 驅虎吞狼(十)第779章 一身是膽第262章 愛恨交織第11章 黃雀在後第64章 片言化干戈第773章 張良計,過牆梯第53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692章 陷陣無雙第305章 殘陽血之絕地反擊第155章 雙飛燕,金猊尋主第331章 大整軍第431章 虎癡大戰趙子龍(續)第563章 劉景升壯心不已第29章 惡毒賭約第608章 一語點醒局中人第123章 紅杏枝頭春意鬧(續)第776章 擦肩而過第946章 疑竇生,喧賓奪主第381章 遍地烽煙第454章 綿裡藏針折磨人第1章 紅鸞暖帳第190章 老而彌堅騎虎難下第889章 破心結,毒士風采第77章 不期而遇第194章 龍之逆鱗第88章 千金買骨帝王心第718章 禍起蕭牆第262章 愛恨交織第420章 雨中激戰第362章 平定西涼(下)第469章 豪氣慷慨擲千金第122章 紅杏枝頭春意鬧第28章 英雄遲暮第33章 最後一搏第880章 羣狼奪食第238章 鐵騎入夢(五)第529章 世事紛擾人心亂第229章 天命難違第105章 戰荒原,互相猜忌
第810章 霸絕天下第656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上)第546章 可憐興霸在後頭第306章 殘陽血之戰陣對決1第96章 風雨攻城第192章 上陣父子兵第655章 冤家路窄眼更紅(續)第984章 刀馬旦,兔死狐悲第215章 脣槍舌劍第335章 鎮三關第230章 喜出望外,憂思如潮第360章 平定西涼(上)第166章 聽風雨,東州破城第430章 虎癡大戰趙子龍第114章 總是武關情第354章 直搗金城第363章 好吃難消化第562章 風雲變天下震動第345章 無瑕請纓第105章 白門樓下第659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四)第107章 神獸現,大戰野馬羣(上)第476章 梟雄之心不可測第62章 適逢其時第180章 董卓,你坑我!第44章 下馬威第603章 償夙願末路藩王第36章 隔牆有耳第210章 董卓的胸懷第928章 生查子,風雨欲來第117章 風雪俏嬌娘(續)第164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上)第206章 撲朔迷離第25章 馬前卒第842章 火中取栗第474章 徐州烽火血成河第50章 最後的尊嚴第64章 弓弩縱橫第640章 一驚一詐戲諸侯第232章 女權先驅第225章 同氣連枝第339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542章 兔子不吃窩邊草第539章 百年一夢蹊蹺事第94章 假道伐虢第20章 另立門戶第166章 聽風雨,東州破城第12章 名將朱儁第694章 生死鏖戰第385章 最純真的微笑第542章 兔子不吃窩邊草第451章 陰差陽錯遭大難第14章 悍將波才第979章 破虜記,一戰成名(上)第984章 刀馬旦,兔死狐悲第992章 鷓鴣天,亂世奸雄第220章 龍爭虎鬥之雙雄合璧第177章 望君亭,親疏有別第148章 浩瀚沙海有情人第92章 戰韓遂,別來無恙(八)第248章 驅虎吞狼(十)第779章 一身是膽第262章 愛恨交織第11章 黃雀在後第64章 片言化干戈第773章 張良計,過牆梯第53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692章 陷陣無雙第305章 殘陽血之絕地反擊第155章 雙飛燕,金猊尋主第331章 大整軍第431章 虎癡大戰趙子龍(續)第563章 劉景升壯心不已第29章 惡毒賭約第608章 一語點醒局中人第123章 紅杏枝頭春意鬧(續)第776章 擦肩而過第946章 疑竇生,喧賓奪主第381章 遍地烽煙第454章 綿裡藏針折磨人第1章 紅鸞暖帳第190章 老而彌堅騎虎難下第889章 破心結,毒士風采第77章 不期而遇第194章 龍之逆鱗第88章 千金買骨帝王心第718章 禍起蕭牆第262章 愛恨交織第420章 雨中激戰第362章 平定西涼(下)第469章 豪氣慷慨擲千金第122章 紅杏枝頭春意鬧第28章 英雄遲暮第33章 最後一搏第880章 羣狼奪食第238章 鐵騎入夢(五)第529章 世事紛擾人心亂第229章 天命難違第105章 戰荒原,互相猜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作市| 永清县| 共和县| 新竹县| 浮梁县| 河北区| 健康| 水城县| 辽源市| 乐陵市| 札达县| 聊城市| 高要市| 平泉县| 汝州市| 新营市| 云霄县| 大埔县| 长宁县| 柯坪县| 泰兴市| 蕲春县| 六盘水市| 永昌县| 山西省| 武宁县| 宁晋县| 青川县| 江西省| 密云县| 井陉县| 宣武区| 黄平县| 顺昌县| 满城县| 关岭| 天水市| 开化县| 宿迁市| 汶川县| 应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