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無事。
次日上午,李利與許褚、李摯三人策馬奔出西門,再次來到莊外黃巾軍的營地。
昨天夜裡,何儀跪地求饒之後,李利當即派遣段煨和陳到率領(lǐng)一個百人隊帶著何儀連夜返回山寨,清點葛陂黃巾賊這些年積攢的家底。而將近兩萬名葛陂黃巾軍則是原地宿營,由桓飛和何曼坐守莊外大營,如此黃巾軍倒是安然紮營,沒有譁變滋事。
今天一早,陳到和何儀二人帶領(lǐng)數(shù)百黃巾軍押解糧草下山,一部分是莊外黃巾軍三天的口糧,另外一部分糧食則是分發(fā)給許家莊的百姓。
勒馬莊外,看到何儀竟然給許家莊送來大批糧食和十餘車布匹貨物,許褚頓時喜上眉梢,黝黑的臉龐終於露出笑容。
“文昌兄大恩大德,令許某感激萬分。此番有了這批糧食和布匹,對於我莊中生計困頓已久的鄉(xiāng)親們來說,無異於雪中送炭,恩同再造啊!
李利輕提繮繩,駕馭座騎緩緩踱步,爽朗笑道:“仲康言重了。這一點糧食和布匹對於莊中近萬百姓而言,顯然是杯水車薪,可解燃眉之急,卻不能立即改善鄉(xiāng)親們的生計問題,廖勝於無而已。不過,所幸此時正值春耕季節(jié),只要百姓們及時開墾農(nóng)田,相信今年秋天,鄉(xiāng)親們就能有所收穫,吃飽肚子不成問題。呵呵呵!”
李利這番話說得極爲中肯,許褚聽之深以爲然。
實際上,只要解決了葛陂黃巾賊的襲擾,便如撥雲(yún)見日一般,莊中百姓很快就能自行尋找生計。如此以來,百姓們困頓的生活自然能夠得到改善,半年之後,就能恢復(fù)如常了。因此李利這番話卻是避重就輕,言外之意就是不想許褚由此心生愧意。
而許褚確是個粗中有細之人。他對李利爲許家莊所做的一切心知肚明,心中甚爲感激。
眼見困頓已久的危機得以解決,蒙在心頭長達兩年之久的陰霾就此消散殆盡,許褚頓覺神清氣爽,渾身輕鬆。
徹底放下心中的包袱之後,許褚不禁撫摸著座下這匹駿馬的鬃毛,觸手光滑。毛色黝黑透亮,讓他極爲喜愛。這匹戰(zhàn)馬體長九尺八寸,近乎一丈,由蹄至肩背高約八尺四寸,四蹄健壯有力,肌肉紋理清晰可見;通體烏黑。沒有一絲雜毛。
許褚是自幼習(xí)武之人,自然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夠馳騁疆場,建功立業(yè),因此他最愛之物便是趁手的兵器和一匹得力的座騎。此前他已有祖?zhèn)魃癖怒h(huán)金背戰(zhàn)刀,而今座下這匹戰(zhàn)馬更是令他十分欣喜,可以說是愛不釋手。可惜這匹極爲難得的千里良駒是李利剛剛送於他代步的腳力,正所謂無功不受祿。名不正則言不順,他此時並非李利手下,焉能愧受這匹千金難求的寶馬良駒。
“文昌兄,我有一事請教,不知賢兄能否如實相告?”
“哦?仲康當講無妨,我定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李利神情微怔,既而欣然應(yīng)道。
許褚注視著李利的神色,低聲道:“以我看來。文昌兄一行人都不是普通人,隨行扈從皆是武藝高強之士,尤其是昨日生擒何儀和何曼兄弟的飛虎大哥和子誠兄,其武藝之強,實爲我生平之僅見。除此之外,陳到賢弟和後來趕到的仲明大哥也是武藝極爲高強之人,而且他們盡皆熟知兵事。處理黃巾賊善後事宜信手拈來,由此可見他們對軍中事務(wù)極其嫺熟。
更甚者,便是文昌兄了。賢兄舉手投足間大氣凜然,氣質(zhì)高貴。卓爾不羣;談吐不俗,提及天下大勢更是精闢之極,入木三分。加之賢兄處事果斷,直擊要害,一言一行極有威嚴,說一不二,言出必行,顯然是久居上位之人。不知我所言是否屬實,請賢兄賜教?”
“呵呵呵!仲康粗中有細,觀察入微,著實令我刮目相看。”聽到許褚這番話,李利絲毫不感意外,是以他開懷大笑。隨即他眼神微動,低聲問道:“仲康這番話似乎不是你自己想說的話吧,聽起來倒像是令尊許員外的口吻?我是不是猜對了?呵呵呵”
“這、、、實不相瞞,這番話確實是家父清晨所說,卻也是我心中所想。”許褚驚愕之餘,據(jù)實說道。
“嗯。仲康快人快語,不失爲信義之人。”李利微微頷首,隨之說道:“既然仲康相詢,我自當據(jù)實相告。其實、、、我此行便是專程爲仲康而來!”
“呃,爲我而來,這是爲何?”許褚大吃一驚地失聲問道。
李利神色真誠地說道:“葛陂許褚許仲康,世之虎將也!眼下天下分崩離析,羣雄割據(jù),兵戈四起,大漢江山已然名存實亡。兗州曹操、冀州袁紹、南陽袁術(shù)、北平公孫瓚、遼東公孫度等諸侯大肆招兵買馬,四處興兵征伐,吞併周邊州郡;兼有陳留張邈、呂布,徐州陶謙、荊州劉表、益州劉焉,漢中張魯以及佔據(jù)河內(nèi)和上黨等地的張揚等諸侯,擁兵自立,望風(fēng)而動,虎視眈眈。值此天下大亂之世,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如有仲康相助,共襄大事,實爲我之幸事也!”
“啊!”許褚聞言失聲驚呼,不可思議地盯著李利,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許褚絕非愚鈍之人,聽到李利悉數(shù)提及天下各路諸侯,卻唯獨沒有提到天下諸侯之中實力最爲強大的西涼李傕和李利叔侄,如此明顯的破綻,顯然已經(jīng)表明了自身的身份。若非如此,其焉敢信口直呼各路諸侯的名諱,並且對一衆(zhòng)諸侯如今的行動了如指掌。如此以來,眼前化名鄭鋒的文昌兄,其真實身份呼之欲出。
此人便是:位及三公的大漢衛(wèi)將軍、武威侯,手握數(shù)十萬西涼大軍,身兼雍州牧、涼州刺史的武威李利李文昌!
許褚之所以斷定眼前之人是武威李利,而不是李傕,其原因是顯而易見的。因爲李傕貴爲長安朝廷的大司馬,攝政輔國,坐鎮(zhèn)朝堂,根本無暇分身,不會離開長安。更不可能出來遊歷訪賢。更何況,李傕成名已久,現(xiàn)今至少也有三四十歲了,絕對不可能像眼前之人這般年輕。如此以來,眼前這個笑容可掬的年輕人,自然就是武威李利李文昌。
確定李利的真實身份之後,許褚著實驚愕莫名。甚至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現(xiàn)如今,在大漢天下所有年輕人的心目中,西涼李利的名字可謂是如日中天,威名赫赫,響亮至極。
遙想當年李利十五歲便跟隨西涼上將李傕征戰(zhàn)南北,十六歲時積功升至別部司馬。南鄭一戰(zhàn)大敗名將朱儁,並將其生擒,既而榮升龍驤校尉。十七歲出任武威太守,上任伊始便接連遭逢惡戰(zhàn),先後兩次大戰(zhàn)韓遂、馬騰聯(lián)軍,既而北擊飛馬盜賊,西征休屠蠻夷。短短半年之間,平定武威西部四郡。十八歲時,李利拜將封侯,晉升驍騎將軍、關(guān)內(nèi)侯,手握數(shù)萬雄兵,駐守西北邊境,震懾諸般蠻夷不敢入侵大漢城池。
隨後,董卓聽聞李利勇武善戰(zhàn)。欲招之爲婿,卻被李利當堂拒絕。最終,李利推卻不掉,便在朝堂之上與董卓訂立嫁女三約,此三約隨之成爲大漢嫁女之典範,被天下人所推崇。李利長安大婚之時,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一次迎娶六位出身平凡的絕色佳人爲妻,此舉隨之廣爲流傳,被天下年輕人爭相效仿,堪稱傳世佳話。長安之亂。李利遭到呂布等人污衊,但他卻義無反顧地營救天子與太后,遂被太師王允臨終前稱之爲“有情有義、恩怨分明之大丈夫!”
長安南郊一戰(zhàn),李利以弱勢之軍與李傕、郭汜等爲禍天下的數(shù)十萬叛軍激戰(zhàn)一天一夜,最終戰(zhàn)而勝之,使得長安朝廷得以撥亂反正,還政於天子。隨後,李利大肆整頓西涼軍紀,嚴懲作惡多端之徒,既而整飭吏治,重新恢復(fù)綱常法紀,當真是大快人心!
長安平定之後,李利揮軍十萬橫掃西涼二州,平定西涼全境。隨後兩年,李利將西涼數(shù)十萬大軍悉數(shù)派往西面和北面邊境,抵禦外寇蠻夷,並大力整頓治安,發(fā)展民生,使得原本最爲混亂的西涼各州郡秩序井然,百姓安居樂業(yè),商鋪林立,百業(yè)興旺。
如今天下各州郡皆有戰(zhàn)事,唯獨西涼二州和司隸一帶太平無事,來往行人和商隊只要進入西涼地界,便無需擔(dān)心自身安全,沿途官道通暢,驛站衆(zhòng)多,極爲便利。時至今日,西涼二州儼然成爲天下各州之中最令人嚮往的安居樂業(yè)之地,實爲亂世之中難得一見的一方淨土。
細數(shù)李利的過往經(jīng)歷,許褚不由得心潮澎湃,對李利欽佩不已,甚至有種莫名的敬畏。而許褚知道的這些事情,早已傳遍大漢各地,被世人所熟知,簡直稱得上是家喻戶曉,膾炙人口,被當代年輕人視之爲“當世楷模”。
作爲當下的有志之士,許褚同樣熟知李利此前的彪炳戰(zhàn)績,每每想起都令他熱血沸騰,雄心萬丈。如今機緣巧合之下,他終於見到李利本人了,是以他心中的吃驚程度難以言表,只能呆愣地看著李利,卻不知該說些什麼。
這就是揚名天下的好處,任何時代都是一樣,名聲在外之人總是能夠比別人更容易獲得成功。不論是做官還是作學(xué)問,亦或是經(jīng)商,他們總能以最快的速度走上蓬勃發(fā)展的寬暢大道。
而今天下的局勢也是如此。兗州曹操因刺殺董卓而一舉成名,冀州袁紹也因當堂斥責(zé)董卓,既而帶領(lǐng)天下諸侯討伐董卓,而名揚天下。江東孫堅揚名於汜水關(guān)下,溫侯呂布逞威於虎牢關(guān)前,進而威震天下。此外,還有連續(xù)數(shù)年抵禦烏桓蠻夷的白馬將軍公孫瓚,虎牢關(guān)下三英戰(zhàn)呂布的劉、關(guān)、張三兄弟,等等;縱觀當今天下,但凡能夠割據(jù)一方的諸侯,幾乎都是頗有名氣之人。
除此之外,那些各州郡所謂的賢士、名士和隱士,更是猶如過江之鯽,多如牛毛;而這些人只要出仕,便能輕易獲得普通人爲之奮鬥一生也得不到的高官厚祿。世事便是如此,自古皆然。
聞聽李利真誠相邀,許褚既感興奮又甚是爲難。畢竟他身後還有上千名許氏族人,並且許家世居於此,故土難離;加之他上有高堂需要侍奉,豈能輕易許諾於人,說走就走。
一念至此,許褚不禁百感交集,躊躇不決,神情顯得極爲憂鬱,有苦難言。因此,他深感愧疚地低著頭,不敢正視李利殷切的眼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