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6章 突如其來的轉變

“呂氏兄弟當真如此厲害?”曹操聞聲詫然,當即扭頭看向身後的曹純,卻見他輕輕點頭,與李利的看法一致。

眼見於此,曹操低聲對曹純問道:“以子和之見,軍中何人能敵呂氏兄弟?”

“家兄(曹仁)便可。”曹純接聲應道。

隨即他面露難色的道:“然,家兄乃軍中主將,不宜貿然出戰,故而懇請主公讓末將出戰。”

“這、、、吾與子和同去陣前。”曹操稍作遲疑後,頷首道。說完話後,他扭頭看著身邊的李利,希望他準許自己迴歸本陣。

李利頷首應允,曹操當即拱手揖拜,遂與曹純帶領時刻不離左右的五千虎豹騎直奔南門陣前而去。

目送曹操領兵離去,李利無端地眼皮直跳,心中隱隱有些不安,一種難以名狀的危機感涌上心頭。然而待他試圖捕捉這絲危機、追溯其源頭之時,這種詭異的預感卻消失的無影無蹤,無從捉摸,毫無頭緒,彷彿從未出現過一樣,亦或是恍惚間一閃而逝的錯覺。

這一霎,李利望著漸行漸遠的曹操的背影,神情冷峻,眼神中浮現出濃烈的殺機。儘管他並沒有捕捉到這難以言語的危機感來自何處,但眼前率軍返回本陣的曹操無疑就是不祥預感的源頭。是以李利從這一刻起便下定決心伺機除掉曹操,以絕後患。

勒馬佇立在李利身旁的郭嘉,敏銳察覺到主公李利的異常神態。又見他冷眼注視著漸漸遠去的曹操,當即心下了然。

隨即郭嘉策馬靠近李利,低聲道:“主公一直是此人爲眼中釘肉中刺。數次欲將其除之而後快。如欲除掉此人,此番便是絕好的時機。藉著此次會盟之際,主公可將其一舉剷除,一旦錯過此次機遇,只怕往後再想除掉他便殊爲不易了?”

郭嘉跟隨李利多年,只要看看李利的神情臉色便能猜測出他的大致意圖,此刻也不例外。眼看李利已對曹操心生殺機。郭嘉適時諫言,勸說李利不可再猶豫,應該及早下決心。否則遲則生變。是以郭嘉這番話無異於慫恿李利誅殺曹操,除去這一心腹巨患。

李利聞聲後臉色微變,仰頭望著高高聳立在眼前的鄴城,神情凝重的沉吟道:“奉孝所言。我何嘗不知。又何嘗不想借此機會除掉他。然則,奉孝當知眼前這座城池不同於壽春城,袁紹現下所擁有的實力也遠非淮南袁術可比。據細作探報,迄今爲止,袁紹麾下仍有不少於二十萬兵馬,其中步軍十六萬,騎兵五萬。除此之外,袁紹佔據冀州多年。根基穩固,且施政寬仁。深得冀州百姓愛戴以及世家大族的擁護。這纔是我等此次討伐袁紹所面臨的最大障礙,看似不足爲慮,實則關乎全局,極其關鍵。”

說到這兒,李利輕聲嘆息一聲:“唉!此前我之所以遲遲不肯率軍攻打冀州,正是因爲袁氏一族在冀州經營多年,根基之深、勢力之大,天下諸侯無出其右者,儼然樹大根深,盤根錯節。無論是哪路諸侯想要佔據冀州,若想將其連根拔起,幾乎都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是以我將其南征袁術之後,並試圖藉助曹操之手攻破鄴城,誅滅袁氏一族,而後再由我李利出面收拾殘局,繼而將冀州收入囊中。

直到現在,一切都在我的預料之中進行,但是我隱隱感覺一切似乎過於順利了。以兗州曹操的爲人心機,他不可能想不到我等正在利用他,藉助攻打鄴城削弱他的兵馬實力,爲戰後一舉剿滅他做準備。然而他明知我等的真正用意,卻仍然不管不顧,一再調兵強攻鄴城。他爲何這麼做,目的何在?究竟是他曹操變傻了還是我等被他矇在鼓裡?”

郭嘉聞言愣神,遲疑道:“既然主公對他如此猜忌,何不現在就除掉他?眼下以我軍的實力即使沒有曹操帳下兵馬相助,亦可攻陷鄴城,擒殺袁紹,收復冀州!”顯然,郭嘉堅信西涼軍完全有能力收復冀州,根本不用和曹操聯手。

李利輕輕搖頭,一邊沉思一邊緩緩說道:“是啊,我西涼軍擁軍數十萬,實力之強大遠勝於各鎮諸侯,儼然一枝獨秀,叱吒風雲。單以總體實力而言,休說冀州袁紹,即便是兗州曹操與其聯手共抗我西涼軍,我亦不懼。可是奉孝可曾想過,我軍兵馬雖多,戰力雖強,但戰線拉得太長,無形中大大削弱了我軍的總體實力。目前,遼東、幽州、朔州、西域商道、漢中和淮南等邊境,都需要屯集重兵方可確保安定平穩的局面,一旦調走這些兵馬,各州郡就會動盪不穩,甚至後方大亂,從而動搖我西涼軍的根基。此乃其一。

其二,眼下我等四面圍困冀州,佔據絕對優勢,兵馬之多兩倍於袁紹。然則,一旦曹操倒戈投向袁紹,那麼當下局勢就會瞬間逆轉。屆時,袁紹和曹操帳下兵馬聯手,其兵力多達四十萬,而我軍三路兵馬加在一起還不到三十萬。如此以來,這場決定中原命運的大決戰於我軍極爲不利,勝負難料,其結果不容樂觀。

倘若我軍戰敗,那麼眼前佔據中原的絕好機會便是過眼雲煙,之前所付出的百般努力盡數化作烏有。戰後最好的結果便是,我軍退守黃河以南,而黃河以北的廣博疆域將悉數落於袁紹手裡,甚至連幽州和幷州都岌岌可危,時刻面臨大軍壓境的威脅。

換言之,我軍若想一舉剿滅袁紹和曹操兩股勢力,必須調集七成以上的兵馬,集中全力於一役,如此方有七成勝算。”郭嘉聞言面露沉思狀,既而輕輕點頭,對李利所言深以爲然。

語氣一頓,李利看了看郭嘉的神色,接著說道:“有鑑於此,最近我一直在思索目前局勢,不求曹操與我等團結一心、共抗袁紹,只要他不率軍倒向袁紹,那便是對我軍最大的幫助。是以曹操近來一直跟在我身邊,我有很多機會也有無數種辦法除掉他,但是爲了顧全大局、顧及眼前形勢,深思熟慮之後我最終決定暫時不能對他下手。原因很簡單,此時殺了曹操,就等於幫助袁紹解圍。不僅如此,他還能坐收漁翁之利,不費吹灰之力便將曹操帳下兵馬悉數收入麾下。

“切莫以爲這種局面不會出現,恰恰相反,曹操死後其麾下兵馬必然投奔袁紹,誓死與我軍爲敵。因爲曹操麾下這支大軍與其他諸侯兵馬截然不同,曹軍之中的統兵主將全是曹氏族人。曹仁、曹純、曹洪、曹真、曹休和樂進等將領都是曹操的嫡系親信,除非將他們逼上絕路,否則他們絕對不會投效於我。所以唉,殺死曹操容易,但是想要收編他麾下的兵馬卻殊爲不易,近乎完全不可能。與其這樣,不如暫時放他一馬,待滅掉袁紹之後再行區處。”李利這番話真正是有感而發。

歷史上,曹操之所以能夠屢遭大難而不倒,其根源就在於,追隨他的主要將領大多出自曹家和夏侯家。這是一羣鐵桿兒追隨者,血脈相連,前途和命運緊密連在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由此也不得不承認,跟隨曹操打江山的初期,夏侯家和曹家的確是戰將迭出,隨便拉出一個便是大將之才。而赤壁鏖兵之後,孫權和劉備之所以不敢殺曹操,絕不是爲了顧全天下黎民百姓免遭生靈塗炭,其真正原因是擔心曹操死後,曹氏族人會不惜一切代價的殊死反撲,以致於前腳殺了曹操,後腳便步入曹操後塵,自身難保。

也正是因爲這樣,才使得曹操得以屢敗屢戰,最終佔據中原,爲後來的曹魏江山奠定了堅實基礎。

然則,世間之事有一利必有一弊。正是由於曹魏江山是建立在曹氏親貴浴血拼殺的基礎之上,才使得後來的曹氏子弟能夠不勞而獲,始終把持天下兵馬大權,極大壓制了後起之秀的仕途升遷和前途發展。

於是等到最早跟隨曹操打江山的那批親信將領相繼逝世,曹氏親貴人才凋零,後輩資質平庸卻身居高位之時,曹魏江山也隨之搖搖欲墜。直至外姓人司馬懿掌軍之後,之前被曹氏族人壓制的將領紛紛投到司馬氏門下,致使司馬家族輕而易舉的取曹魏而代之,攫取了曹家四代人嘔心瀝血奮戰百年的勝利果實,三國歸晉,一統天下。

這是任人唯親的必然結果,也是曹魏江山最終滅亡的決定性因素。

但是,時空輪轉,如今這種靠著家族子弟打天下的局面卻對曹操極爲有利。李利本來可以輕而易舉的除掉曹操,卻對曹操麾下一衆家族子弟頗爲顧忌,擔心除掉曹操之後,勢必促使羣龍無首的曹軍投靠袁紹,進而徹底改變整個戰局。這是李利不願看到的情形,也是迫使他始終無法下定決心儘早除掉曹操的關鍵原因。

孰料,剛剛那股突如其來的危機感促使李利改變了心意,讓他敏銳察覺到來自曹操的威脅。但是這臨時起意的決定必將打亂之前的所有計劃,是以他此刻需要通盤考慮,權衡利弊得失。在尚未思慮周全之前,他不會對任何人透露半句,即使是郭嘉也不例外。

——————————————————

第961章 殺破狼,物歸原主第169章 憶當年,文和拜主第105章 戰荒原,互相猜忌第755章 鐵騎洪流第619章 星夜兼程穩軍心第268章 走投無路第164章 君子養心莫善於誠第318章 決戰時刻(續)第23章 陳留之戰(中)第227章 前路多艱第753章 欲擒故縱第165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下)第306章 殘陽血之戰陣對決1第117章 捉馬兒,李摯建功第200章 立鼎一第266章 喋血山河(十一)第392章 老翁託孤第620章 成敗得失兩相隨第473章 兩大諸侯同盟軍第23章 陳留之戰(中)第169章 將相和,懲前毖後第257章 喋血山河(二)第644章 內憂外患難成事第835章 買櫝還珠第394章 大開眼界第51章 劃江而治第66章 風馳電掣第703章 萬事俱備第382章 今非昔比第226章 龍爭虎鬥之巔峰對陣第224章 洛神出世第573章 好風光塞外江南第569章 陳公臺夜半思量第99章 大潰敗,追殺三百里(下)第584章 段仲明戴罪立功第272章 披荊斬棘(三)第557章 拜君王初見雙簧第727章 猛張飛第271章 虎嘯破城第469章 豪氣慷慨擲千金第423章 與龍同行第959章 殺破狼,縱橫喋血第824章 仁慈不是軟弱第2章 戰魂重生第958章 殺破狼,武勇智略第262章 喋血山河(七)第668章 亂我心者多煩憂第117章 風雪俏嬌娘(續)第73章 五虎爭鋒(上)第660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五)第27章 峰光無限第63章 奉孝救主第11章 詐術第589章 捷報傳公瑾建功第207章 司徒好顏面,奉先忿難平第201章 盛氣凌人呂奉先第301章 叔侄對陣(上)第896章 起漣漪,執天下牛耳第309章 殘陽血之臨陣倒戈(上)第362章 平定西涼(下)第128章 犒賞全軍,主臣論時局第963章 殺破狼,橫刀立馬第132章 風雷動,驍騎出徵第866章 董侯命苦第214章 寸步不讓第449章 是人或妖還是神第216章 龍爭虎鬥之人中呂布第694章 生死鏖戰第35章 吃獨食第612章 羣雄聚首河內郡第374章 化整爲零第978章 殺破狼,血戰狼山第811章 殺機畢現第749章 我拿冀州賭江山第199章 司徒清高第78章 世事茫茫難自料第181章 兄弟之孔明伐南蠻第770章 天行健第80章 平姑臧,一刀驚鴻(一)第187章 枯木逢春猶再發第42章 雁丘辭(續)第8章 丹陽精兵第637章 擊掌爲誓第13章 生死驚魂第473章 兩大諸侯同盟軍第146章 子龍掌軍第582章 法孝直義無反顧第902章 風雲會,諸侯雲集第914章 離間計,破鏡難圓第14章 悍將波才第171章 前車之覆後車之鑑第169章 將相和,懲前毖後第299章 雙雄記143 黃沙漫道一寸黃土一寸血下第770章 天行健第520章 雄姿英發美周郎第148章 奇謀奪關第655章 冤家路窄眼更紅(續)第294章 西涼雛虎第628章 關東風雲戰河東(四)
第961章 殺破狼,物歸原主第169章 憶當年,文和拜主第105章 戰荒原,互相猜忌第755章 鐵騎洪流第619章 星夜兼程穩軍心第268章 走投無路第164章 君子養心莫善於誠第318章 決戰時刻(續)第23章 陳留之戰(中)第227章 前路多艱第753章 欲擒故縱第165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下)第306章 殘陽血之戰陣對決1第117章 捉馬兒,李摯建功第200章 立鼎一第266章 喋血山河(十一)第392章 老翁託孤第620章 成敗得失兩相隨第473章 兩大諸侯同盟軍第23章 陳留之戰(中)第169章 將相和,懲前毖後第257章 喋血山河(二)第644章 內憂外患難成事第835章 買櫝還珠第394章 大開眼界第51章 劃江而治第66章 風馳電掣第703章 萬事俱備第382章 今非昔比第226章 龍爭虎鬥之巔峰對陣第224章 洛神出世第573章 好風光塞外江南第569章 陳公臺夜半思量第99章 大潰敗,追殺三百里(下)第584章 段仲明戴罪立功第272章 披荊斬棘(三)第557章 拜君王初見雙簧第727章 猛張飛第271章 虎嘯破城第469章 豪氣慷慨擲千金第423章 與龍同行第959章 殺破狼,縱橫喋血第824章 仁慈不是軟弱第2章 戰魂重生第958章 殺破狼,武勇智略第262章 喋血山河(七)第668章 亂我心者多煩憂第117章 風雪俏嬌娘(續)第73章 五虎爭鋒(上)第660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五)第27章 峰光無限第63章 奉孝救主第11章 詐術第589章 捷報傳公瑾建功第207章 司徒好顏面,奉先忿難平第201章 盛氣凌人呂奉先第301章 叔侄對陣(上)第896章 起漣漪,執天下牛耳第309章 殘陽血之臨陣倒戈(上)第362章 平定西涼(下)第128章 犒賞全軍,主臣論時局第963章 殺破狼,橫刀立馬第132章 風雷動,驍騎出徵第866章 董侯命苦第214章 寸步不讓第449章 是人或妖還是神第216章 龍爭虎鬥之人中呂布第694章 生死鏖戰第35章 吃獨食第612章 羣雄聚首河內郡第374章 化整爲零第978章 殺破狼,血戰狼山第811章 殺機畢現第749章 我拿冀州賭江山第199章 司徒清高第78章 世事茫茫難自料第181章 兄弟之孔明伐南蠻第770章 天行健第80章 平姑臧,一刀驚鴻(一)第187章 枯木逢春猶再發第42章 雁丘辭(續)第8章 丹陽精兵第637章 擊掌爲誓第13章 生死驚魂第473章 兩大諸侯同盟軍第146章 子龍掌軍第582章 法孝直義無反顧第902章 風雲會,諸侯雲集第914章 離間計,破鏡難圓第14章 悍將波才第171章 前車之覆後車之鑑第169章 將相和,懲前毖後第299章 雙雄記143 黃沙漫道一寸黃土一寸血下第770章 天行健第520章 雄姿英發美周郎第148章 奇謀奪關第655章 冤家路窄眼更紅(續)第294章 西涼雛虎第628章 關東風雲戰河東(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邹平县| 商水县| 樟树市| 湖南省| 蓬溪县| 砚山县| 广灵县| 本溪市| 广丰县| 泾阳县| 西乡县| 拜城县| 广州市| 化德县| 合肥市| 化德县| 宣城市| 澎湖县| 荣成市| 乌拉特前旗| 宜都市| 洪湖市| 栾城县| 彭山县| 色达县| 克拉玛依市| 绩溪县| 赤水市| 偏关县| 读书| 三台县| 汶上县| 弥渡县| 旬邑县| 泰宁县| 阿尔山市| 常宁市| 北安市| 两当县| 浪卡子县| 清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