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55章 龍飛鳳舞(六)

————————————

“龐士元撤軍了?”宛城郡守府正堂上,諸葛亮接過波才遞來的戰書,詫異道。

波才應聲道:“正是。斥候來報,昨夜亥時龐統率領中軍拔寨後撤十里,攻城敵軍後撤三十里,遂於深夜子時又在西平坳安營紮寨。一個時辰前,龐統遣使送來戰書,軍師隨後便率軍趕到了。”

波纔在西涼軍中資歷頗深,久經沙場,戰功赫赫,是最早跟隨李利征戰的將領,也是軍中五位統兵大將之一,官秩猶在諸葛亮之上。他雖然沒有親自指揮過大型戰役,卻盡忠職守,勤勤懇懇辦好李利交付的每一件事,十餘年來從未出現過差錯。這就是軍功,就是戰績,也是他晉升統兵大將的資本。

因此他有資格和諸葛亮平起平坐,說話也不用客套,據實直言即可。不過諸葛亮是此次南陽之戰的三軍主將,波才雖然官職很高,卻同樣在他帳下爲將,聽候調遣。

諸葛亮聞言後眉頭微皺,看完戰書後,隨手將戰書交給坐在身旁的司馬懿,顧自沉思起來。司馬懿看到戰書的一剎那,眼皮劇烈跳動兩下,迅速看完後將戰書交給呂布,戰書遂在衆將之間傳閱。

思索片刻後,諸葛亮對波才道:“龐士元此舉頗爲詭異。隨著我軍進發宛城,戰場局勢已然發生根本性的轉變,我軍兵力強盛。而荊州軍勢弱,由此龐統選擇率軍後撤並不奇怪,早在預料之中。然而他卻在明知荊州軍戰力遠不如我西涼軍的情況下。公然下書決戰,此舉著實出乎我的預料之外,於理不合。上將軍對此有何高見?”波才稱他爲軍師,以示親近之意,而今他投桃報李,稱波才爲上將軍,以示敬重。由此不難看出。西晉軍中不存在勾心鬥角,所有將領都以李利的軍令惟命是從。令行禁止,上下一致。至少眼下軍中的氛圍很好,爭名奪利的現象還沒有顯露出來。

這聲“上將軍”讓波才頗爲受用,心中僅存的那點不忿隨之煙消雲散。當即臉上露出幾分笑意,微笑道:“軍師不必客氣。自今日起,城中兵馬自我波才以下悉數聽從軍師調遣,但有差遣,軍師只管下令便是,末將定當全力以赴

。”

諸葛亮聞言起身,揖手道:“上將軍深明大義,亮不勝惶恐。”

波才拱手還禮,坦言道:“此番荊州軍突襲南陽。末將一時不察,以致鄧縣失守,鐵軲、桓義將軍戰死沙場。損兵折將。爲此,末將已上疏陛下請求責罰,而今末將已是待罪之身,此番便要在軍師帳下將功折罪,如此方可心安。

不瞞軍師,連日交戰以來。末將並未發現荊州軍有何不同尋常之處,也沒有覺察龐統其人有何過人之舉。自宛城被困至今。荊州軍除了日夜攻城以外,一切都中規中矩,強攻外城碉堡七日,卻始終無法前進一步,對城池沒有任何威脅。是以末將認爲,此次龐統下書邀戰不過是權宜之計,巧言欺詐,藉機拖延時日,伺機撤軍而已。”

諸葛亮輕輕搖頭:“上將軍切勿輕敵。龐統此次率軍北伐是帶著使命而來,在沒有達到目的之前絕不會輕易退兵。至於下書決戰嘛,確如上將軍所說,此乃緩兵之計,藉機穩住我軍,拖延時日而已。”

說到這裡,諸葛亮語氣一頓,扭頭看向司馬懿,詢問道:“仲達可曾看出一些端倪?”

司馬懿聞聲會意,知道諸葛亮所說的端倪是指戰書,當即神色平靜地道:“自爆其短,欲蓋彌彰。”

諸葛亮神色一動,驚訝道:“哦,何以見得?仲達直言無妨,我等願聞其詳。”

波才和呂布聞言點頭,堂內其他將領:馬超、張飛、楊阜、關羽、臧霸、孫禮等人同樣點頭附和,確實都想聽聽司馬懿究竟有何高見,爲何語出驚人。畢竟,此刻堂內衆人無一不是威名赫赫的存在,就連隨軍主簿楊阜也在益州之戰中聲名鵲起,只是資歷尚淺,假以時日未必不能登堂入室,躋身公卿之列;唯有司馬懿一人籍籍無名。可是孔明此番率軍南征卻把他安在隨軍長史的位置上,位居楊阜之上,席位也比較靠近,與朱雀營主將張飛平起平坐,這種安排無疑讓諸將覺得諸葛亮任人唯親,將自己幕府中的幕賓司馬懿放在各營副將之前。

不過諸葛亮貴爲陛下的義弟,高居後將軍之位,擁有開府之權,招募幾個幕賓也無可厚非。只是像他這樣直接把幕僚帶入軍中並予以高位的尚屬首例,軍中其他幾位擁有開府之權的將軍從未這麼幹過。是以司馬懿現在所處的位置十分顯眼,令一衆將領頗爲不忿,奈何諸葛亮是主將,又是陛下面前的親信重臣,使得將領們敢怒不敢言,只能聽之任之,一切都要等到戰後再做計較。

衆目睽睽之下,司馬懿絲毫不怯場,不急不躁地道:“戰書上說,龐統顧念同窗之誼,甘願領兵後退三十里,顯然這是他自知不敵、不得不率軍後撤的託詞藉口。這裡面暴露出很多問題。其一,荊州軍在宛城久攻不下,兵鋒已挫,銳氣已失,卻又不甘心失敗,勢成騎虎,進退兩難。其二,從之前十日的攻城情況來看,執掌荊州軍的並不是龐統,而是黃祖和文聘,是以龐統根本沒有出手機會,自然也不會有過人的表現。其三,荊州軍後撤而不是退兵,這說明他還有依仗,後方定有大軍支援。這便是在下所說的自爆其短。”

說到這裡,司馬懿話音一頓,環顧堂內衆人,卻見衆人若有所悟的紛紛點頭,認可了他的分析。眼見於此,司馬懿表面上不動聲色,實則內心深處甚是振奮,有種揮斥方遒、指點江山的感覺,這種感覺很好,讓他很受用

。說起來,這是他第一次在軍中露臉,第一次隨軍出征,第一次接觸到軍隊,第一次被衆將領認可。

不管司馬懿自我感覺多麼良好,才華有多高、能力有多大,可是如果沒有機會施展,縱有經天緯地之才亦是徒然。世間從來都不缺乏驚才絕豔之輩,但是真正有機會施展才華的卻是屈指可數,有才華卻不能出衆,沒有機會脫穎而出,一身才能就被埋沒了,因此纔有“才華出衆”之說。但現在,孔明給他提供了一個施展才華的舞臺,讓他參贊軍機,並在衆將面前詢問他的意見,給他表現自己的機會,從而在軍中站穩腳跟。這就是提攜,如同知遇之恩。

暗自平復心神之後,司馬懿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如果說龐統被迫撤軍是假託同窗之誼自圓其說,是自爆其短的話,那麼公然下戰書邀戰我軍則是欲蓋彌彰之舉。從眼前的戰局形勢來看,即使龐統身後還有援軍,不日即可趕到,但是隻要荊州軍不是傾巢而出,舉傾國之兵與我等決戰,勝算都不大,最多不過五五之數。

這一點在此前的戰鬥中已經展現的淋漓盡致。荊州軍突然發起攻擊,佔據主動優勢,可是十天廝殺下來,其兵馬傷亡之大兩倍於我。這本身就說明我軍的戰鬥力絕非荊州軍可比,即使面對兩倍以上的荊州軍,我軍也敢與之正面決戰,並且有把握戰而勝之。所以,明知正面決戰不是我軍的對手,龐統卻還故作姿態遞交戰書約戰,這不是欲蓋彌彰又是什麼?”

說到這兒,司馬懿臉上露出一絲高深莫測的笑容,接聲道:“欲蓋彌彰必然是想掩飾什麼,或者說其中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在下猜想,龐統的目的無外乎有三種可能。其一,就是緩兵之計,以兩軍決戰的名義拖延時間,退守西平坳等待援軍到來。

其二,藉助這段時間提前做準備,籌劃打敗我西涼鐵騎的陰謀。其三,以主力大軍在此牽制我軍,吸引我等的注意力,派出一支奇兵達成預期目的。”說到這裡,司馬懿立即收聲不語,點到即止,再說下去就有故意賣弄之嫌。軍旅中人切忌逞口舌之利,把自己的見解說出來就行了,誇誇其談是沒有用的,不但不能服衆,反而令人生厭。

司馬懿一番闡述將眼前的戰局形勢分析得入木三分,相當透徹,並且這番論斷得到了包括諸葛亮在內的衆人一致認同。

於是大堂議事的目的就達到了。隨即諸葛亮起身說道:“仲達之言甚合我意,諸位將軍回營後不妨順著這個思路多想想。眼下一動不如一靜,將此事傳書洛陽,告知陛下。而我等長途奔襲而來,暫且休整兩日,隨後再行商議決策。諸位將軍都回營歇息吧。”

衆將齊聲應諾,隨即起身離開。待衆將走後,諸葛亮笑呵呵地對司馬懿道:“仲達辛苦一下,稍後隨我出城看看龐統大軍先前駐紮的營地,以防有詐。不知仲達可願同往?”

“固所願也,不敢請耳。在下幸甚之至。”司馬懿欣然應道。

第309章 殘陽血之臨陣倒戈(上)第87章 戰韓遂,陣前鬥將(三)第576章 弓弦驚戰騎縱橫第331章 大整軍第621章 海納百川容者大第637章 擊掌爲誓第512章 冰火淬鍊見真金第412章 掌家主婦第477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127章 君弱臣強禍根也第78章 大火燎原第164章 君子養心莫善於誠第903章 風雲會,強者爲尊第977章 殺破狼,血戰狼山(續)第115章 寂寞梧桐覓芳香第511章 榮辱一體兩心知第365章 毒士與奇士第648章 函谷鏖兵固金湯第75章 休屠荒原,李玄獻策第208章 郎情妾意,兩軍對壘第306章 殘陽血之戰陣對決1第475章 烽火徐州起陰風第843章 起個大早趕個晚集第775章 樹敵於天下第737章 龍戰於野第362章 平定西涼(下)第797章 落難故人情第38章 分道揚鑣第393章 投桃報李第575章 大戰起甩手掌櫃第310章 殘陽血之臨陣倒戈(下)第977章 殺破狼,血戰狼山(續)第893章 千千結,秀色可餐第694章 生死鏖戰第87章 戰韓遂,陣前鬥將(三)第7章 叔侄第24章 欲擒故縱第270章 會攻長安,宮闈佳人第101章 豸奴李摯第151章 席珍待聘第266章 驚世飛將(上)第61章 惡報連連第685章 梟雄聚首第190章 老而彌堅騎虎難下第81章 平姑臧,龍驤威武(二)第133章 一箭穿喉,無瑕出兵第621章 海納百川容者大第162章 致青春,信誓旦旦第395章 許家莊第228章 氣吞山河第480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440章 中山之行——媒公第333章 富貴不相忘第259章 仲穎隕落(下)第391章 突變第174章 家有賢妻第95章 決勝千里第62章 適逢其時第998章 如夢令,王者歸來第194章 出頭鳥第80章 平姑臧,一刀驚鴻(一)第177章 花枝俏,十步芳草第866章 董侯命苦第5章 伏虎騰龍第168章 紅顏劫,家和萬事興第497章 貞潔烈婦一腔血第542章 兔子不吃窩邊草第202章 赤兔神駿辱文昌第232章 女權先驅第52章 夜半美人呤第586章 父子兵揮斥萬軍第494章 坐觀雷電晚來風第631章 錦馬超VS小霸王第133章 一箭穿喉,無瑕出兵第879章 陛下褲襠開了第676章 瀚海闌干百丈冰(續)第477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127章 誅二賊,東山口大捷第716章 庭柱之首第410章 小白臉第236章 鐵騎入夢(三)第85章 長安不見使人愁第783章 直搗巢穴第324章 一輪明月第990章 心飛揚,水師起航第562章 風雲變天下震動第910章 臥龍崗,士罕仗義第371章 恩情難償第657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二)第449章 是人或妖還是神第94章 戰韓遂,生擒龐德(十)第137章 黃沙嶺,三軲戰桓飛(四)第247章 今夜無眠(上)第825章 王者之劍第495章 前恭後倨自登門第478章 孤注一擲博美名第112章 強弓縛獸,互不相讓第36章 權臣董卓第824章 仁慈不是軟弱第974章 殺破狼,一石二鳥
第309章 殘陽血之臨陣倒戈(上)第87章 戰韓遂,陣前鬥將(三)第576章 弓弦驚戰騎縱橫第331章 大整軍第621章 海納百川容者大第637章 擊掌爲誓第512章 冰火淬鍊見真金第412章 掌家主婦第477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127章 君弱臣強禍根也第78章 大火燎原第164章 君子養心莫善於誠第903章 風雲會,強者爲尊第977章 殺破狼,血戰狼山(續)第115章 寂寞梧桐覓芳香第511章 榮辱一體兩心知第365章 毒士與奇士第648章 函谷鏖兵固金湯第75章 休屠荒原,李玄獻策第208章 郎情妾意,兩軍對壘第306章 殘陽血之戰陣對決1第475章 烽火徐州起陰風第843章 起個大早趕個晚集第775章 樹敵於天下第737章 龍戰於野第362章 平定西涼(下)第797章 落難故人情第38章 分道揚鑣第393章 投桃報李第575章 大戰起甩手掌櫃第310章 殘陽血之臨陣倒戈(下)第977章 殺破狼,血戰狼山(續)第893章 千千結,秀色可餐第694章 生死鏖戰第87章 戰韓遂,陣前鬥將(三)第7章 叔侄第24章 欲擒故縱第270章 會攻長安,宮闈佳人第101章 豸奴李摯第151章 席珍待聘第266章 驚世飛將(上)第61章 惡報連連第685章 梟雄聚首第190章 老而彌堅騎虎難下第81章 平姑臧,龍驤威武(二)第133章 一箭穿喉,無瑕出兵第621章 海納百川容者大第162章 致青春,信誓旦旦第395章 許家莊第228章 氣吞山河第480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440章 中山之行——媒公第333章 富貴不相忘第259章 仲穎隕落(下)第391章 突變第174章 家有賢妻第95章 決勝千里第62章 適逢其時第998章 如夢令,王者歸來第194章 出頭鳥第80章 平姑臧,一刀驚鴻(一)第177章 花枝俏,十步芳草第866章 董侯命苦第5章 伏虎騰龍第168章 紅顏劫,家和萬事興第497章 貞潔烈婦一腔血第542章 兔子不吃窩邊草第202章 赤兔神駿辱文昌第232章 女權先驅第52章 夜半美人呤第586章 父子兵揮斥萬軍第494章 坐觀雷電晚來風第631章 錦馬超VS小霸王第133章 一箭穿喉,無瑕出兵第879章 陛下褲襠開了第676章 瀚海闌干百丈冰(續)第477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127章 誅二賊,東山口大捷第716章 庭柱之首第410章 小白臉第236章 鐵騎入夢(三)第85章 長安不見使人愁第783章 直搗巢穴第324章 一輪明月第990章 心飛揚,水師起航第562章 風雲變天下震動第910章 臥龍崗,士罕仗義第371章 恩情難償第657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二)第449章 是人或妖還是神第94章 戰韓遂,生擒龐德(十)第137章 黃沙嶺,三軲戰桓飛(四)第247章 今夜無眠(上)第825章 王者之劍第495章 前恭後倨自登門第478章 孤注一擲博美名第112章 強弓縛獸,互不相讓第36章 權臣董卓第824章 仁慈不是軟弱第974章 殺破狼,一石二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阳市| 海南省| 桓仁| 阿克苏市| 边坝县| 海南省| 岚皋县| 长丰县| 平昌县| 静乐县| 水城县| 灵石县| 滕州市| 宣威市| 金川县| 开江县| 洛隆县| 旺苍县| 贞丰县| 从江县| 永川市| 永兴县| 东兴市| 屯昌县| 文昌市| 六安市| 鸡西市| 保亭| 和硕县| 黄冈市| 象州县| 通河县| 东乡| 电白县| 江阴市| 平凉市| 东兰县| 鞍山市| 康马县| 苍南县| 汉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