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03章 風雲會,強者爲尊

嗒嗒嗒!

一隊隊戰騎緩緩開進城門,位於戰騎正中的是一輛等若三公座駕的奢華馬車徐徐入城,後面跟著數以萬計的步軍甲士。

十萬大軍浩浩蕩蕩開進城中,將六里長街堵得嚴嚴實實,徑直前往郡守府。

“這是哪鎮諸侯的大軍,竟然堂而皇之的進駐城池?”

“對呀!這幾天五鎮諸侯先後進城,可他們隨行兵馬都很少,最多不過五千之數,爲何此人如此大膽?”

“幾位兄臺切莫聲張,以免招致殺身之禍。兄臺且看那旌旗上的旗號,這是荊州牧劉表麾下大軍,南陽郡本就是荊州治下郡縣,劉荊州率軍前來自然可以直接進城,何須駐紮在城外?”

“哦?原來如此,多謝兄臺提醒。幸會,幸會

??”

通往郡守府的街巷兩旁,一羣喜歡湊熱鬧的衣冠楚楚的文士聚在一起,指著眼前的大軍指指點點,評頭論足,竊竊私語。他們之中大多數都是南陽郡本地的士子,半數是土生土長的宛城人,準確地說應該是宛城內出身寒微的讀書人。

所謂士子,不過是普通百姓對他們的尊稱。畢竟,在這個時代中讀書人所佔的比例並不大,因此頗爲受人尊重。但凡身著儒生長袍的彬彬有禮的書生,統稱爲“文士”,儼然處於整個社會的上流人士。自從春秋時期管子提出“士農工商四民者,乃國之柱石”之說,讀書人一直處於整個社會的中上階層,而儒生長袍則是文士們身份的象徵。

值得一提的是,南陽郡乃東漢光武帝的故鄉,是爲帝鄉,在大漢各郡之中屬於特殊存在。故而,值此紛亂之世,在洛陽皇城被毀的情況下。中原各郡的文士們大多喜歡聚集於此,希望沾點帝鄉的靈秀之氣,以期將來自己的仕途坦蕩,扶搖直上。光宗耀祖。

然而令人驚奇的是,這些文士身在宛城竟然不認識荊州牧劉表的座駕和旗幟,不得不說這當真是很另類的事情,咄咄怪哉。不過,若是回顧南陽郡近年來的更迭情況,就不難理解他們爲何不認識劉景升的兵馬和座駕了。

自黃巾暴亂髮生後,南陽郡就是重災區,數十萬黃巾賊盤踞於此,後來雖被官軍剿滅,但黃巾餘孽一直不曾斷絕。多有匪患肆虐。黃巾暴亂平息後,南陽郡雖然名義上歸屬荊州轄下,實際上則是隸屬荊州牧與司隸校尉雙重轄制,其太守直接由洛陽朝廷直接任命,荊州牧只有節制之權。卻無權直接插手郡內軍政。

故此,自打劉表上任荊州牧以來,南陽郡就不在其治下,一直被袁術所佔據,並對荊州虎視眈眈。直到司隸大戰期間,袁術將重心轉移至揚州,治所設在壽春。又與揚州刺史劉繇大戰正酣,以致南陽郡防備鬆懈。劉表瞅準戰機,適時出兵,一鼓作氣將南陽郡重新納入荊州治下,終於在有生之年收復荊州全境,佔據荊州九郡(南陽乃帝鄉。轄下三十六縣相當於三郡之地)。

迄今爲止,南陽郡歸附荊州治下不滿一年,而劉表收復南陽郡時並非親自領兵,而是由蔡瑁、張允領軍出征,事後僅是巡視過一次。便匆匆返回襄陽。

正是因爲順利收復南陽,使得蔡瑁、張允二人戰績卓著,受到劉表大加賞賜,擢升蔡瑁爲荊州上將軍,張允爲水師將軍,蔡中、蔡和以及其他蔡氏族人也因此得到賞賜,個個身居要職,實力大漲。

由此蔡氏一族躍居荊州第一大家族,蔡瑁和張允二人手握實權超越了蒯氏兄弟,與江夏黃祖並稱爲荊州上將軍,掌控著荊州半數兵馬大權。

——————————小分割線————————————

劉表乘坐的車駕緩緩而行,十萬大軍進城後一分爲四,分別前往東南西北四門,霍然是試圖接管宛城城防。

不過此事還有待商榷,畢竟眼下整個宛城乃四路諸侯共掌,袁紹接管北門,曹操接管東門,袁術接管南門,劉備和呂布同爲一路諸侯,接管最爲重要的西門。西門之所以重要,因爲它與西涼東南方的武關距離頗近,時刻面臨西涼軍的威脅。

坐在馬車裡,劉表透過車窗看到路邊的文人士子對自己的座駕指指點點,大多數人臉上都浮現出仰慕驚羨之情,眼神熱切,神情嚮往。劉表見之微微一笑,遂輕輕扭頭收回目光,然而就在他扭頭的一剎那,無意間瞥見郡守府對門的酒肆閣樓窗口上站著三個相貌堂堂的年輕人,他們神色平靜地俯視著率先到達郡守府門前的荊州戰騎,神情舉止與路邊的文人士子截然不同。正待劉表進一步查看時,車駕轉彎抵達郡守府正門,袁紹、曹操、袁術、劉備、呂布和孫策等諸侯聯袂迎上來。

“稟主公,各鎮諸侯已在府門前等候多時了。”劉表微微愣神之際,車門外傳來別駕蒯越的聲音,霍然是提醒他不可在衆諸侯面前失禮,以免橫生枝節。

“嗯,知道了?!眲⒈沓烈饕宦?,俯身走下馬車,隨即扭頭看向酒肆閣樓,卻見剛剛那扇格窗已經關上,那三名俊朗的年輕人已不見蹤影。

“我荊州境內竟有此等姿容魁偉的青年才俊,爲何老夫先前從未見過?真是咄咄怪事!”暗自輕嘆一聲,劉表隨即將之拋到腦後,臉頰微動,瞬間浮現出如沐春風的笑容,繼而大步走向袁紹、曹操等人,依次見禮。

稍作寒暄後,六鎮諸侯聯袂走向大堂,行走間談笑風生,頗有故友重逢的氛圍。

然而,待衆人邁過大堂門檻之後,笑聲驟停,迅速收斂笑容,一股微妙而嚴肅的氛圍充斥著大堂,使得空氣都爲之凝結,致使站在大堂拐角處的一衆侍從紛紛屏息而立,噤若寒蟬。

這是因爲大堂下階正中擺著七個席位,之前袁紹坐在左側首位,其下首是袁術、孫策;曹操居右側首位,其下首是劉備和呂布,末席空缺??涩F在劉表來了,座次自然隨之變動,但六鎮諸侯誰願意屈居末座呢,袁紹和曹操二人誰又願意讓出自己的席位呢?

六鎮諸侯誰會展現自己的高風亮節,主動示弱,甘居人後?

席位座次意味著什麼?這是不言而喻的。倘若天下太平,自然不存在席位之爭,衆人之間的官爵尊卑一目瞭然,各自落座即可,不存在任何爭執。但眼下正值亂世,座次就顯得異常重要,每一個座次就代表各自的身份地位,繼而決定各自的話語權。如此一來,自然是席位越靠前越好,每靠前一個座次,就意味著自己在天下諸侯中的地位上升一步。

按照官爵高低,袁紹本是車騎將軍,位及三公,比劉表略勝半籌,理應上坐;奈何司隸大戰後,他的官爵被李利罷免,車騎將軍之位重新敕封給了李傕,不過他還是冀州牧。由此,堂內七位諸侯中以呂布官爵最高,奮威將軍等同三公,理應居首位;其次是劉表,可他又是荊州之主;餘下依次是曹操、袁術、袁紹、孫策和劉備。

這其中還有一個問題,漢代以右爲尊,這是自劉邦一統天下之後確定下來的規矩,至今已有四百餘年的歷史。然而,自從李利接掌長安後,便打破了這一規矩,鑑於後世漢人的規矩,重新啓用始皇禮制,以左爲尊。故而李利麾下一律以左爲尊,且多爲武將,刻意擡高武將的地位,以此彰顯武將的重要性。鑑於西涼軍越來越強盛,武將雲集,戰力強悍,各路諸侯相繼效仿,紛紛擡高武將的地位,從而一舉顛覆了大漢傳承數百年的禮制。

正因如此,七位諸侯邁入大堂後紛紛駐足而立,目光閃爍,眼角餘光不約而同地投向劉表。看他如何抉擇,究竟是遵循舊制選擇右側首位呢,還是效仿西涼李利選擇左側首位?可他不管怎麼選擇,勢必都會改變原來的席位座次,從而得罪某一位被他奪走席位的諸侯。如果他不想得罪任何一位諸侯,那就按照先來後到的順序,屈居末席。顯然,這是不可能的。

從荊州十萬大軍開進宛城的那一刻起,袁紹、曹操等六位諸侯就知道劉表來者不善,或者說他對衆諸侯擅自把天子和百官轉移至南陽郡甚爲不滿,此舉擺明著就是嫁禍荊州,將西涼大軍硬生生引向他劉表。泥人尚有三分火氣,何況是實力僅次於西涼李利的荊州劉景升呢?

“嗵嗵嗵!”短暫寂靜過後,大堂內響起清脆響亮的腳步聲,每一聲都敲打在六位諸侯心頭,使得他們深情大變,臉色陰沉至極。

劉表信步走到左側首位坐下,笑呵呵地招呼衆諸侯落座:“諸位如此客氣,老夫便卻之不恭了,添坐首位。呵呵呵!”

大笑之餘,劉表笑瞇瞇地說道:“老夫身爲荊州之主,之前不知諸位駕臨荊州,確是失禮在先,還請諸位多多包涵。此番諸位客居宛城,老夫自當傾盡地主之誼,盛情招待諸位。據說玄德賢弟乃我劉氏宗族中人,與老夫同出一脈;既如此,賢弟便委屈一下,替爲兄好好款待列位遠道而來的貴賓。請本初對面落座,孟德屈居老夫下首,諸位各自落座吧?!边@是不擇不扣的強者爲尊,憑實力說話,十萬荊州大軍進駐城中,柿子撿軟的捏,如之奈何?

—————————————————————

第383章 敕封諸侯第160章 無瑕城主,李代桃僵第188章 無瑕掌摑老匹夫第366章 是誰撥動琴絃第791章 諸侯隕落第二彈第180章 花枝俏,旖旎之旅第813章 杏林煮酒第939章 漁家傲,叱吒風雲第292章 十年恩情一朝喪第606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92章 戰韓遂,別來無恙(八)第202章 赤兔神駿辱文昌第81章 平姑臧,龍驤威武(二)第554章 將軍府美女如雲第723章 石沉大海第272章 披荊斬棘(三)第62章 雙重驚悚第681章 函谷之四面埋伏第492章 勢成騎虎出陰招第27章 荒嶺截殺(三)第465章 戀餘香憂思難忘第642章 爲君消得人憔悴第954章 虎從風,俯首帖耳第669章 紅袍長鬚抓曹賊第876章 爲子當孝第167章 窺佳人,難得糊塗第27章 峰光無限第804章 草長鶯飛第811章 殺機畢現第205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25章 東山口,文昌戰諸侯(四)第860章 梟雄的心結第830章 陳倉之戰第34章 曇花,大樹第144章 文昌月下追窮寇第191章 鐵陀戰槍王第839章 海鮮生猛第164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上)第873章 陽平關(下)第257章 喋血山河(二)第140章 龍驤合圍,無雙遁走第107章 神獸現,大戰野馬羣(上)第20章 太史子義第25章 馬前卒第293章 蛻變第289章 戰幕第280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90章 戰韓遂,滕羽戰豸奴(六)第685章 梟雄聚首第63章 奉孝救主第49章 權謀心術第446章 相逢是緣亦是敵第49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309章 殘陽血之臨陣倒戈(上)第928章 生查子,風雨欲來第487章 雷電交加兩夏侯第857章 天羅地網(續)第333章 富貴不相忘第249章 驅虎吞狼(十一)第771章 天崩地裂第160章 致青春,言而有信第859章 你爲家族獻身吧第284章 運籌帷幄第261章 禍國殃民第781章 白馬過隙第774章 天理自在人心第274章 驍騎縱橫(中)第972章 殺破狼,城下之盟(下)第119章 無塵宮第986章 刀馬旦,物競天擇第28章 英雄遲暮第737章 龍戰於野第32章 二虎競食第47章 釜底抽薪(中)第113章 平激憤,桓飛割愛(上)第76章 伏案測聽風和雨第64章 弓弩縱橫第795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949章 恩威並重,興師伐罪第24章 欲擒故縱第69章 滕氏雙雄第205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883章 指鹿爲馬第45章 吳下阿蒙第205章 卿何人第622章 連克十城小霸王第761章 投石問路第652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四)第329章 顛鸞倒鳳第600章 聞密報夤夜驚雷特別鳴謝第101章 白門樓中第82章 平姑臧,二賊伏誅(三)第394章 大開眼界第201章 立鼎二第55章 天高地闊第304章 閃電金刀第972章 殺破狼,城下之盟(下)第56章 突如其來的轉變第726章 霧裡看花
第383章 敕封諸侯第160章 無瑕城主,李代桃僵第188章 無瑕掌摑老匹夫第366章 是誰撥動琴絃第791章 諸侯隕落第二彈第180章 花枝俏,旖旎之旅第813章 杏林煮酒第939章 漁家傲,叱吒風雲第292章 十年恩情一朝喪第606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92章 戰韓遂,別來無恙(八)第202章 赤兔神駿辱文昌第81章 平姑臧,龍驤威武(二)第554章 將軍府美女如雲第723章 石沉大海第272章 披荊斬棘(三)第62章 雙重驚悚第681章 函谷之四面埋伏第492章 勢成騎虎出陰招第27章 荒嶺截殺(三)第465章 戀餘香憂思難忘第642章 爲君消得人憔悴第954章 虎從風,俯首帖耳第669章 紅袍長鬚抓曹賊第876章 爲子當孝第167章 窺佳人,難得糊塗第27章 峰光無限第804章 草長鶯飛第811章 殺機畢現第205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25章 東山口,文昌戰諸侯(四)第860章 梟雄的心結第830章 陳倉之戰第34章 曇花,大樹第144章 文昌月下追窮寇第191章 鐵陀戰槍王第839章 海鮮生猛第164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上)第873章 陽平關(下)第257章 喋血山河(二)第140章 龍驤合圍,無雙遁走第107章 神獸現,大戰野馬羣(上)第20章 太史子義第25章 馬前卒第293章 蛻變第289章 戰幕第280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90章 戰韓遂,滕羽戰豸奴(六)第685章 梟雄聚首第63章 奉孝救主第49章 權謀心術第446章 相逢是緣亦是敵第49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309章 殘陽血之臨陣倒戈(上)第928章 生查子,風雨欲來第487章 雷電交加兩夏侯第857章 天羅地網(續)第333章 富貴不相忘第249章 驅虎吞狼(十一)第771章 天崩地裂第160章 致青春,言而有信第859章 你爲家族獻身吧第284章 運籌帷幄第261章 禍國殃民第781章 白馬過隙第774章 天理自在人心第274章 驍騎縱橫(中)第972章 殺破狼,城下之盟(下)第119章 無塵宮第986章 刀馬旦,物競天擇第28章 英雄遲暮第737章 龍戰於野第32章 二虎競食第47章 釜底抽薪(中)第113章 平激憤,桓飛割愛(上)第76章 伏案測聽風和雨第64章 弓弩縱橫第795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949章 恩威並重,興師伐罪第24章 欲擒故縱第69章 滕氏雙雄第205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883章 指鹿爲馬第45章 吳下阿蒙第205章 卿何人第622章 連克十城小霸王第761章 投石問路第652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四)第329章 顛鸞倒鳳第600章 聞密報夤夜驚雷特別鳴謝第101章 白門樓中第82章 平姑臧,二賊伏誅(三)第394章 大開眼界第201章 立鼎二第55章 天高地闊第304章 閃電金刀第972章 殺破狼,城下之盟(下)第56章 突如其來的轉變第726章 霧裡看花
主站蜘蛛池模板: 翁源县| 榆林市| 澄城县| 义马市| 新兴县| 二连浩特市| 天镇县| 固阳县| 黔南| 环江| 凉山| 永城市| 孟连| 赤壁市| 大石桥市| 巨野县| 临湘市| 紫云| 专栏| 利津县| 黄浦区| 巫山县| 扎囊县| 曲水县| 都兰县| 富民县| 宜黄县| 镇赉县| 新邵县| 平武县| 汶川县| 隆安县| 南阳市| 德令哈市| 大石桥市| 金山区| 荔波县| 芦溪县| 玉龙| 泽普县| 丹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