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96章 局中局

【感謝:書友小3月票支持,多謝!】

————————————

“中軍主簿麼?”

目送李利的身影漸漸遠去,賈詡若有所思地輕聲自語。

郭嘉聞聲輕輕頷首,低聲道:“這或許是時下最好的解決方法了。雖無領兵之權,卻留在主公身邊,成爲心腹近臣,不高不低,讓人難以捉摸。”

“嗯,奉孝言之有理。”

賈詡心領神會地欣然點頭,隨即與郭嘉並肩走到扶欄邊,神情複雜地凝神北望。

“周瑜此次所爲確實有些過分了,顯然已經激怒了主公。若不是他戰功卓著,且與主公有連襟之親,只怕他此次有難了,無法全身而退。”手扶欄桿,舉目遠眺,賈詡輕聲說道。

郭嘉輕輕點頭,嘆息道:“是啊,放走孫策和蔣奇等近萬名殘軍,還錯殺上千名河內將士,這個罪名可不輕啊!陣前縱敵,肆意殺害降兵,此舉等同於背叛謀逆,乃十惡不赦之大罪。如若換做其他將領犯下此等大錯,輕則罷官去職,杖責之後貶爲士卒,重則丟掉性命,家破人亡。

但是,此事卻偏偏是周瑜做下的。他可是被我軍將士視爲主公麾下的第一將帥,用兵之精妙,戰功之顯赫,僅在主公之下,深得主公賞識信任。短短一年之內,他從居巢令升至中郎將,隨軍出征後便搖身一躍,成爲中軍副將。而後平定南匈奴、收復幷州全境,屢立戰功,積功升至安北將軍。乃我軍將領之首。如此以來,其官職地位已在少將軍李暹之上,地位之尊崇僅次於主公,儼然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待此戰過後,周瑜若是不犯錯誤,必將再次晉升,正式躋身四鎮將軍之位。超越九卿,位比三公。此等才能傑出之人,實屬百年罕見。堪稱經天緯地之才,著實令人讚歎哪!”

“哦?”賈詡神情愕然地扭頭看向郭嘉,疑聲道:“聽奉孝言外之意,似是另有所指。莫不是這其中還有隱情?”

郭嘉微微一笑。雙眸灼灼與賈詡對視一眼,輕笑道:“此事焉能瞞過文和兄的眼睛?現如今,兄長不過是身在局中,以事論事而已,並未多想。倘若文和兄跳出局中,置身事外,便不難看出此事另有蹊蹺,其中隱藏著許多耐人尋味的疑點。與此同時。主公對待此事的態度也值得思量,還有主公的義弟魯肅似乎什麼都沒做。卻又十分關鍵。若是沒有他摻合在其中,恐怕周瑜這次是百口莫辯,縱敵資敵的罪名縱然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然而,正是由於魯肅介入其中,使得安邑戰事十分明瞭。乍看之下,周瑜似有故意縱敵之嫌,卻無真憑實據,他只需一句不知楊醜已率部投誠,便可將罪責推得乾乾淨淨。而他這番言辭,再有魯肅從旁爲證,即可輕易擺脫縱敵的罪名,將過錯變成過失。如此一來,他雖是罪責難逃,卻還不致於危及身家性命。這般看來,周瑜將軍確實睿智過人,深諳世事人情,更是知進退、懂得保護自己的將帥之才!”

經郭嘉這麼一提醒,賈詡驚愕之餘神情急劇變化,隨之恍然大悟。

“好一個周瑜周公瑾!”想明白其中原由後,賈詡不禁失聲讚歎,臉上浮現出驚訝莫名的神色。

平復心神後,賈詡看著郭嘉輕輕點頭,以示謝意,既而目光深邃地眺望著安邑城所在的方向,語氣頗爲欽佩地低聲道:“周瑜能在短短十個月之內從一介縣官躍升至堪比九卿的安北將軍,拜將封侯,可謂是一個奇蹟,首開先河,亙古未見。包括我賈詡在內,我西涼軍衆多文臣武將皆以爲他之所以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裡躍居如此高位,純粹是主公賞識栽培所致,否則任由他身懷經天緯地之能,也不可能晉升如此之快。

爲此,我還隱隱有些替他擔憂,因其屢立奇功,戰功顯赫,主公必然要論功行賞,再次對其加官進爵。這樣以來,他的處境便有些不妙,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可不是誰都能坐的,稍有不慎就會成爲衆矢之的。

先前少將軍李暹高居此位,軍中將領和一衆文臣自然沒有異議,因爲李暹是主公的胞弟,位居主公一人之下,名正言順,無人不服。但是,倘若初入軍中的周瑜位極人臣,凌駕於我軍衆將領之上,縱然他立下赫赫戰功,只怕也很難令人信服,難免有人對他心存不滿,繼而淪爲被人擠兌攻擊的對象。正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資歷太淺,卻身居高位,不管其人才能如何,都難免遭人妒忌,如此便可令其深陷權謀爭鬥的泥潭之中,不可自拔。而這,對於周瑜而言絕非好事,因此這個時候就需要他自己知難而退,須知急流勇退謂之知機,明哲保身才是真正的聰明人。”

說到這兒,賈詡與郭嘉相顧點頭,原本有些凝重的神色隨之舒展開來,露出會心的笑容。

心懷大慰之餘,賈詡笑道:“在此之前,你我二人都擔心周瑜恃寵而驕,鋒芒太盛,易遭小人陷害。再加上,他獨自領軍以來,用兵有方,屢立戰功,以區區數萬兵馬平定朔方,輕取幷州,而今又率軍收復河東、河內二郡。如此戰功不可謂不顯赫,對其加官進爵毫不爲過,甚至直接將其晉升至三公之位也未嘗不可。

然則,此番司隸之戰和婁底原決戰的戰果雖然同樣是大獲全勝、斬獲頗豐,但與周瑜大軍的高歌猛進相比,卻略顯黯淡。單以地盤和擺在明面上的戰果而言,周瑜大軍收復南匈奴和幷州全境偌大地域,盡得數十萬百姓和十萬幷州兵馬;而我等司隸之戰卻連續丟城失地,直到現在還丟失了河南、洛陽兩郡之地。兩相對比,我等遜色不少。

這些擺在明面上的戰績,無形中使得周瑜鋒芒太露,一枝獨秀,非但立下赫赫戰功,還遮住了主公的風頭,不免有些先聲奪人、功高震主之嫌。而這恰恰是我等爲人臣者生平之大忌,功高震主意味著什麼,但凡有學之士誰人不知誰人不曉。身處這等處境之人,無論主上是否英明,是否寬容大度,都必須急流勇退,明哲保身,否則必遭小人算計。

爲此,我等一直在替周瑜暗暗擔憂,深恐其不明其中利害,不懂進退之道。然而,如今看來,我等是杞人憂天了。周瑜遠比我等想象的更加聰明睿智,或許早在攻取幷州全境之時,他就已經開始替自己謀求退路了。結果,安邑之戰恰好給他送去一個臺階,讓他借坡下驢,給自己身上潑些髒水,藉此掩蓋之前的赫赫戰功。”

語氣一頓之中,賈詡話鋒陡轉:“只是,周瑜此次選擇的退讓之策卻是有些出乎我等的預料之外,實乃一招險棋、劍走偏鋒,稍有不慎便會累及自身性命。幸運的是,他遇到主公這等世之罕見的明主,胸襟之寬闊無以復加。面對周瑜犯下如此大錯,主公卻輕描淡寫地一語帶過,再不追究。此當爲周瑜之幸,亦是我等之大幸也!”

聽完賈詡這番話後,郭嘉欣然而笑,隨之卻微微搖頭,扭頭環顧城樓四周,既而低聲對賈詡說道:“文和兄此話卻是有些避重就輕了。事實上,你我二人都明白,即便周瑜此番沒有想過借坡下驢、急流勇退,但戰後他只要沒有斬殺孫策,就免不了沾惹一身麻煩,有口莫辯,有苦難言。事後,他仍舊避免不了身染污點,授人以柄,遭人攻擊,其結果就是保留現下的官爵,再得些金銀賞賜而已,不會再有加官進爵的賞賜了。

而這一切便源於主公對河東戰局早有安排,並且事先並未告知周瑜,將他矇在鼓裡,不知不覺中深陷其中不可自拔。與此同時,主公此舉還有另一個目的,那就是想借周瑜之手擒殺孫策,最差的結果便是促使周瑜和孫策徹底決裂,藉此消除隱患。”

話音稍頓中,郭嘉臉上的笑容迅速斂去,神情肅然道:“誠然,主公先前答應過周瑜不會斬殺孫策,因此東垣城之戰時孫策才得以生還至今。但是,主公自己不能動手,卻能暗施巧計讓周瑜自己親自下手剪除孫策,如此既不違反當日之誓言,又能達成目的。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爲?

不過周瑜畢竟是周瑜,或許他在接到主公軍令時就已經領悟到主公的真正意圖了。雖然他不知道主公另有安排,卻知道這是主公逼他表明心跡,正式與孫策之間做個了斷。於是,他順著主公的意圖將計就計,暗中與孫策達成密議,並特意請來魯肅從旁爲證。”

“而魯肅這個主公的義弟,則是個真正大智若愚之人,他幫助周瑜實現計劃,並早已知曉閻行等人的行蹤,卻始終不動聲色,坐觀時局變化。待周瑜因激動憤怒而失控之時,魯肅立即協助閻行接管大軍,乾脆利落地解除了周瑜的兵權。

於是,安邑城一場混戰之下,致使孫策身陷重圍,非但沒有撈到半點好處,反倒折損上萬兵馬,繼而灰溜溜地倉皇逃命,再不敢逗留在司隸境內了。”

——————————————————(……)

第446章 相逢是緣亦是敵第89章 戰韓遂,野人兇猛(五)第630章 宣花戰將徐公明第995章 秋夜曲,馬鳴風蕭蕭第408章 再返司隸第300章 哼哈二將第70章 十面埋伏第929章 浪淘沙,暗流激盪第248章 今夜無眠(下)第227章 龍爭虎鬥之煙消雲散第144章 文昌月下追窮寇第177章 花枝俏,十步芳草第143章 揚刀立威(續)第868章 替天行道第12章 誰與爭鋒第255章 千秋功業一念間第226章 龍爭虎鬥之巔峰對陣第196章 斂財手段第218章 龍爭虎鬥之惡來雪恥第795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397章 坐山觀虎鬥第961章 殺破狼,物歸原主第545章 毒虺蠻橫逐梟走第628章 關東風雲戰河東(四)第670章 讓我歡喜讓你憂第30章 戰惡來第814章 出將入相第695章 挑撥離間第392章 老翁託孤第615章 孫策挑戰呂奉先第598章 燈下黑修武密議第580章 美周郎坐掌中軍第663章 一騎絕塵萬夫雄(中)第205章 卿何人第194章 龍之逆鱗第577章 千軍破悔之晚矣第752章 龍驤狼騎第233章 死水微瀾第274章 驍騎縱橫(中)第140章 輕舞飛揚第65章 衆將歸心第732章 呂布、呂布!第144章 文昌月下追窮寇第960章 殺破狼,一刀驚魂第260章 喋血山河(五)第286章 推波助瀾第628章 關東風雲戰河東(四)第196章 斂財手段第4章 重傷初愈第866章 董侯命苦第818章 空前盛事第236章 良辰美景之鐵蹄踏月第762章 千軍破第682章 函谷之英雄誰屬第421章 常山趙子龍第841章 弄巧成拙第596章 風吹草低見牛羊第612章 羣雄聚首河內郡第567章 共患難王佐之才第137章 李文昌的堅實後盾第288章 大風起兮第410章 小白臉第60章 錦馬超第707章 夤夜暗流(中)第78章 大火燎原第384章 敕封諸侯(續)第886章 地勢坤,厚德載物第209章 孔明歸來第657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二)第361章 平定西涼(中)第321章 殘陽血之兩軍奪旗第71章 爭執第201章 盛氣凌人呂奉先第427章 龍虎三陣之首戰第108章 君子一諾第132章 無月夜,橫戟立馬(下)第935章 帝祚薨,曠世雄主第434章 中山之行——離別第225章 百年大計第766章 千鈞一髮第99章 宿命對手第864章 煮熟的鴨子翩翩飛第501章 血債還需血來償第647章 安邑兵敗大渡河第509章 相逢何必曾相識第77章 你們是我的兄弟第22章 江東霸王第795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580章 美周郎坐掌中軍第594章 馴野馬捷足先登第453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118章 不解之緣第625章 關東風雲戰河東(一)第670章 讓我歡喜讓你憂第119章 忙裡偷閒,禍從天降第118章 不解之緣第456章 疏忽大意殺錯人第630章 宣花戰將徐公明第985章 刀馬旦,王者一怒第33章 終得猛將
第446章 相逢是緣亦是敵第89章 戰韓遂,野人兇猛(五)第630章 宣花戰將徐公明第995章 秋夜曲,馬鳴風蕭蕭第408章 再返司隸第300章 哼哈二將第70章 十面埋伏第929章 浪淘沙,暗流激盪第248章 今夜無眠(下)第227章 龍爭虎鬥之煙消雲散第144章 文昌月下追窮寇第177章 花枝俏,十步芳草第143章 揚刀立威(續)第868章 替天行道第12章 誰與爭鋒第255章 千秋功業一念間第226章 龍爭虎鬥之巔峰對陣第196章 斂財手段第218章 龍爭虎鬥之惡來雪恥第795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397章 坐山觀虎鬥第961章 殺破狼,物歸原主第545章 毒虺蠻橫逐梟走第628章 關東風雲戰河東(四)第670章 讓我歡喜讓你憂第30章 戰惡來第814章 出將入相第695章 挑撥離間第392章 老翁託孤第615章 孫策挑戰呂奉先第598章 燈下黑修武密議第580章 美周郎坐掌中軍第663章 一騎絕塵萬夫雄(中)第205章 卿何人第194章 龍之逆鱗第577章 千軍破悔之晚矣第752章 龍驤狼騎第233章 死水微瀾第274章 驍騎縱橫(中)第140章 輕舞飛揚第65章 衆將歸心第732章 呂布、呂布!第144章 文昌月下追窮寇第960章 殺破狼,一刀驚魂第260章 喋血山河(五)第286章 推波助瀾第628章 關東風雲戰河東(四)第196章 斂財手段第4章 重傷初愈第866章 董侯命苦第818章 空前盛事第236章 良辰美景之鐵蹄踏月第762章 千軍破第682章 函谷之英雄誰屬第421章 常山趙子龍第841章 弄巧成拙第596章 風吹草低見牛羊第612章 羣雄聚首河內郡第567章 共患難王佐之才第137章 李文昌的堅實後盾第288章 大風起兮第410章 小白臉第60章 錦馬超第707章 夤夜暗流(中)第78章 大火燎原第384章 敕封諸侯(續)第886章 地勢坤,厚德載物第209章 孔明歸來第657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二)第361章 平定西涼(中)第321章 殘陽血之兩軍奪旗第71章 爭執第201章 盛氣凌人呂奉先第427章 龍虎三陣之首戰第108章 君子一諾第132章 無月夜,橫戟立馬(下)第935章 帝祚薨,曠世雄主第434章 中山之行——離別第225章 百年大計第766章 千鈞一髮第99章 宿命對手第864章 煮熟的鴨子翩翩飛第501章 血債還需血來償第647章 安邑兵敗大渡河第509章 相逢何必曾相識第77章 你們是我的兄弟第22章 江東霸王第795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580章 美周郎坐掌中軍第594章 馴野馬捷足先登第453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118章 不解之緣第625章 關東風雲戰河東(一)第670章 讓我歡喜讓你憂第119章 忙裡偷閒,禍從天降第118章 不解之緣第456章 疏忽大意殺錯人第630章 宣花戰將徐公明第985章 刀馬旦,王者一怒第33章 終得猛將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静安区| 兴义市| 长垣县| 儋州市| 平潭县| 乳源| 乳山市| 雷波县| 绥中县| 梧州市| 通渭县| 龙岩市| 祥云县| 二连浩特市| 岫岩| 宿迁市| 龙南县| 清新县| 通渭县| 永胜县| 微博| 巴楚县| 通城县| 凤冈县| 隆回县| 苍山县| 义乌市| 金坛市| 修武县| 灯塔市| 二连浩特市| 山阴县| 天气| 靖州| 兴仁县| 临朐县| 南和县| 衡南县| 会昌县| 丹巴县| 松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