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99章 三軍聚首

聽完荀諶簡要陳述的十七字策略,李利神情微變,手中把玩著茶盅,微瞇著雙眸沉思不語。

半晌後,只見他那濃密的劍眉向兩邊舒展,嘴角露出習慣性的笑意,隨之眉開眼笑道:“友若謀略深遠,見識不凡,此乃我李利之幸!”

“主公過譽了,些許雕蟲小技,經不得主公如此誇獎。”

眼見自己所獻之策被李利採納,荀諶喜上眉梢,神情頗爲激動,臉上洋溢著會心的笑容。然而,振奮之餘,他的言行舉止反而變得愈發謙遜起來。

這便是荀諶出身名門的底蘊體現。潁川荀家嫡系子孫,家學淵源,學識頗深,熟諳世事人情,懂得進退之道,深知什麼場合說什麼話,不需要趨炎附勢,也不會居功自傲。惟有如此,世家大族方能長久,不會伴隨朝代更迭而覆滅,無論哪路諸侯問鼎江山,朝堂上都有他們一席之地。

看到荀諶如此有禮有節的表現,李利欣然點頭,端起茶盅邀荀諶共飲。至此,他纔算是真正接納了荀諶,開始重視起來。而在此之前,他卻是有些看不上荀諶,這不單單是因爲荀諶曾是袁紹帳下謀士,也不是因爲他出身潁川大族荀家;真正原因是,後世歷史上幾乎沒有多少關於荀諶的記載,倒是他的長兄荀彧大放異彩,堪稱一代謀主。

此番荀諶所獻的十七字策略,其核心就是第三步驅虎吞狼,這一步策略是決定整個平定中原計劃的關鍵所在。而驅虎吞狼之計,最早便是荀彧向曹操所獻的計謀,而被算計之人便是呂布、劉備和袁術三方勢力,收效甚大。沒想到,如今驅虎吞狼之計竟然從荀彧的弟弟荀諶口裡率先說出來。而且針對的目標恰恰是包括曹操在內的中原各路諸侯。

不得不說,曾經的歷史軌跡徹底脫離了預定軌道,完全變了樣子,至於最終走向何方。卻是誰也不知道。

就像李利眼中的荀諶一樣。這個最早跟隨韓馥出仕的潁川名士,卻幫助袁紹謀取冀州。而後又做了袁紹麾下謀士。待袁紹滅亡後,荀諶便不知所蹤,從此銷聲匿跡,再無半點音信。可是。如今一切都變了。荀諶竟然主動投奔李利麾下,並且爲了贏得李利的賞識,所獻第一個策略就是大手筆,僅僅十七個字,即可謀定中原。

且不說這謀定中原之策是否可行,單說荀諶這份放眼天下的開闊眼界和心胸氣度,就足以令人刮目相看。誰也不會輕視於他,這其中就包括李利在內。而有此見識和胸襟之人,其才能縱然不能和郭嘉、賈詡等人相提並論,卻也頗有幾分才學。絕非庸碌之輩。既如此,那就說明荀諶可用,至於是否需要重用,還有待觀察與考校。

相比之下,荀諶出身士族門閥的身份反倒不算什麼,儘管李利之前一度對士族門閥極爲排斥,甚至於極度厭惡;但是,此一時彼一時。隨著西涼軍一步步向外拓展,地盤不斷擴大,人口越來越多,兵馬日益強盛,李利對待士族和名門望族的看法也隨之轉變很多。畢竟,無論朝代如何更迭變革,從古至今一直都有士族門閥存在,即使打擊或消滅一批,不久之後又有新的門閥勢力崛起,從而替代舊的家族;如此循環往復,數千年來一直如此,從無斷絕。

既然無法根除士族和門閥勢力,李利就不會一意孤行,已經開始考慮收錄士族和門閥爲己所用,而荀諶就是其中的典型人物,也是第一個戰敗被俘後主動投效的門閥子弟。因此,李利想將荀諶培養成標桿,成爲他向士族門閥敞開大門的一個信號,更是活生生的例子。

否則,隨著西涼軍揮師東進的步伐日益臨近,士族門閥和地方豪強勢力就會死心塌地幫助各路諸侯拼死反抗,那麼西涼軍所遇到的阻力必將越來越大,幾乎是舉步維艱,任何一城一地都需要付出巨大代價才能強攻下來。如此以來,不管西涼軍多麼強大,兵馬如何雄壯,也經不起這樣無休無止的硬拼硬殺,損失太大,大到西涼軍根本難以承受的地步。

故此,與其這樣爭鋒相對、勢不兩立,不如敞開大門,允許士族、門閥和豪強們前來西涼出仕。

誠然,這是一種妥協,不過卻是有限度的讓步,並非毫無原則的退縮妥協。這種妥協只有在不斷鬥爭中謀求一種相對平衡,從而謀求合作的基礎;而不是純粹的以退讓求得妥協。因爲退讓本身毫無意義,不但無助於促進士族門閥接受李利及其麾下的西涼軍,反倒會讓他們得寸進尺,獅子大開口,漫天要價。

正是基於這種考慮,李利纔會對荀諶格外優待,單獨宴請他,施以禮遇。本來,李利也只是想做做樣子,逢場作戲而已,並不是真的賞識荀諶。不承想,荀諶語出驚人,竟然弄出一個謀定中原的大計劃,而且可行性很高,只要謀劃得當,把握時機,未必不能逐一實現這個宏大的藍圖。

一邊想著事情,李利一邊端起茶盅抿一口茶,既而微笑道:“友若此策頗具遠見卓識,確實不同凡響。不過有句話想必友若也曾聽過,叫做‘知易行難’,說白了就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此,友若日後還要多費心力在這上面,務求圓滿實現這一宏偉計劃。”

看到荀諶欣然點頭後,李利接著說道:“時下,我軍雖然取得了婁底原決戰的勝利,但現實處境確如友若所說,形勢不容樂觀。此次決戰,我軍先後出動十八萬步騎,又有張燕所部七萬黑山軍相助,總兵力多達二十五萬大軍。然而,一場大戰下來,黑山軍近乎折損殆盡,而我十八萬步騎也折損將近七萬將士,戰後僅餘十一萬步騎,傷亡過半,死傷慘重啊!

目前,我軍兵力雖然在數量上仍有四十萬大軍,可這些兵馬大多是此次抓獲的降兵和幷州郡府兵。這最近新增的兵馬數量確實不少,全部加起來十幾萬大軍呢,但兵士素質卻是良莠不齊,戰鬥力大不如前,必須經過兩年左右的大肆訓練才能真正成爲一支精銳之師。

只可惜,現在我們根本沒有時間操練新兵,當務之急是儘快出兵漢中,收復失地,而後一舉剿滅漢中張魯。不然的話,留著張魯這個禍害在我軍大後方肆意騷擾,那我西涼軍就別想有什麼作爲,出征之際還得時刻提防著張魯從背後偷襲。是以,漢中之地必須奪過來,儘快剿滅張魯,收復漢中全境,如此才能除去一塊心腹大患,日後再不會此次這樣腹背受敵,前後掣肘。”

荀諶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欣然道:“主公所言極是。漢中地處涼州腹地,進可攻入涼州,威脅西都長安,退可入巴蜀,憑藉蜀道之天險而安然無恙。因此,主公既然決定攻取漢中,就不能不考慮益州劉璋的反應,因爲漢中和益州本就是相互依託的存在。

漢中若失,就等於打開了前往益州的門戶,時刻威脅著益州,一旦尋得戰機,便可揮軍攻入蜀道,直搗成都。這其中的利害關係想必益州劉璋不會不明白。因此,微臣敢斷言,此番討伐漢中張魯之戰,最終決定勝敗的關鍵就在於,益州劉璋是否出兵相助張魯死守漢中。有鑑於此,漢中之戰絕對不像表面上看起來的這般容易,其中隱藏著巨大變數,而且是一場遷延日久的鏖戰,我軍很難一鼓作氣攻取漢中全境。

這些都是微臣的臆測之言,若有不當之處,還請主公海涵。”

李利神情驚訝地看著荀諶,一陣愣神,隨即欣然頷首道:“友若確實見識不凡,此番所言句句在理,沒有任何失當之處,實令我刮目相看!眼下有一事相托,不知友若可願助我一臂之力?”

荀諶聞言神色頓變,眉宇間浮現出一抹驚喜之色,當即俯首拜道:“主公儘管吩咐,微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主公所託!”

“嗯,如此甚好。”李利微微頷首,臉上的笑容瞬間斂去,轉而神情肅然道:“大軍班師之後,司隸暫時保持原樣,不得軍令,任何不得擅自調動一兵一卒。此事,我已交由賈詡全權負責,請旨敕封賈詡爲司隸校尉,主持司隸及三輔之內的一切戰事。如今,我打算任命你荀諶爲弘農太守,協助賈詡處理司隸軍政,並伺機展開‘一戰定中原’計劃,一應所需儘可告知文和,他會全力支持你的。如此安排,不知友若可願擔此大任?”

“諾,微臣遵命!”荀諶沒有絲毫猶豫,擲地有聲地欣然領命。

李利微笑頷首:“如此便好。眼下弘農郡的首要任務便是妥善安置從河東郡遷徙而來的百姓,如今河東郡業已收復,願意返回故土的,不得阻攔;願意留下的,仍需妥善安置。此外,友若還有一項重任,那便是替我守好函谷關,我會另行安排守關將領,屆時你們二人還需相互協作,共同守好我西涼的東大門。”

說完話後,李利不急不緩地站起來,擺手示意荀諶跟上,隨之走出內堂,徑直走向前面的中軍帥帳。

直到他們身影漸行漸遠,內堂裡還激盪著李利出門時的爽朗笑聲:“今夜是函谷關守軍、滎陽大營和幷州軍三軍聚首的日子,想必此刻筵席已經開始了,你我二人豈能錯過?呵呵呵

???

——————第四卷?乾坤亂(卷終)———預告下卷?逐鹿——————

——————————

第177章 望君亭,親疏有別第8章 莽漢黑熊第817章 帥府點將第13章 生死驚魂第159章 走馬燈,地主之誼第233章 死水微瀾第59章 大旱天的一把火第768章 咫尺天涯第901章 風雲會,嫁禍荊州第9章 請君入甕第544章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677章 寒夜飄零不由人第510章 謙謙君子真兄弟第929章 浪淘沙,暗流激盪第518章 世事滄桑人亦變第628章 關東風雲戰河東(四)第992章 鷓鴣天,亂世奸雄第132章 風雷動,驍騎出徵第10章 虓虎雄風第723章 石沉大海第801章 衝冠之怒第168章 將相和,養癰遺患第806章 幾處早鶯爭暖樹第937章 舉義旗,羣起圍攻第810章 霸絕天下第898章 虎豹騎,治世能臣第215章 脣槍舌劍第374章 化整爲零第633章 王者之心堅如鐵第986章 刀馬旦,物競天擇第231章 別人看星星,我只看月亮第259章 仲穎隕落(下)第304章 閃電金刀第259章 仲穎隕落(下)第664章 一騎絕塵萬夫雄(下)第91章 正統之名第703章 萬事俱備第727章 猛張飛第149章 共患難相濡以沫第207章 司馬懿第151章 席珍待聘第3章 助紂爲虐的李家第434章 中山之行——離別第455章 這個殺手不太冷第125章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第175章 攜美當歌第45章 一代妖姬(上)第167章 陌上桑,孔明受辱第485章 一心多用霸王姿第165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下)第949章 恩威並重,興師伐罪第35章 吃獨食第46章 一代妖姬(下)第991章 殺青州,雷霆之怒第3章 襄王無情第489章 捨近求遠變中變第324章 一輪明月第93章 平分天下第278章 青山碧水賜雄關第780章 變天之光第148章 奇謀奪關第869章 同心蠱第66章 無法無天第170章 月圓夜之金花醉酒第140章 龍驤合圍,無雙遁走第619章 星夜兼程穩軍心第305章 殘陽血之絕地反擊第898章 虎豹騎,治世能臣第198章 垂釣翁第65章 請君入甕第688章 盟軍大纛第669章 紅袍長鬚抓曹賊第101章 白門樓中第243章 驅虎吞狼(五)第383章 敕封諸侯第300章 哼哈二將第290章 一戰賭江山第506章 仗劍文士英雄氣第684章 霸主之戰第639章 兵臨城下北風寒第257章 仲穎隕落(上)第650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二)第148章 奇謀奪關第696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第149章 共患難相濡以沫第517章 劫後重逢情意切第477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953章 龍行雲,驅虎吞狼第332章 大整軍(續)第580章 美周郎坐掌中軍第821章 帝王心術(續)第852章 兗州爭奪戰第274章 獸王破城第467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204章 立鼎五第494章 坐觀雷電晚來風第892章 少天子,揮斥方遒第253章 龍飛鳳舞(四)第957章 殺破狼,威震塞外第932章 長命鎖,極度深寒
第177章 望君亭,親疏有別第8章 莽漢黑熊第817章 帥府點將第13章 生死驚魂第159章 走馬燈,地主之誼第233章 死水微瀾第59章 大旱天的一把火第768章 咫尺天涯第901章 風雲會,嫁禍荊州第9章 請君入甕第544章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677章 寒夜飄零不由人第510章 謙謙君子真兄弟第929章 浪淘沙,暗流激盪第518章 世事滄桑人亦變第628章 關東風雲戰河東(四)第992章 鷓鴣天,亂世奸雄第132章 風雷動,驍騎出徵第10章 虓虎雄風第723章 石沉大海第801章 衝冠之怒第168章 將相和,養癰遺患第806章 幾處早鶯爭暖樹第937章 舉義旗,羣起圍攻第810章 霸絕天下第898章 虎豹騎,治世能臣第215章 脣槍舌劍第374章 化整爲零第633章 王者之心堅如鐵第986章 刀馬旦,物競天擇第231章 別人看星星,我只看月亮第259章 仲穎隕落(下)第304章 閃電金刀第259章 仲穎隕落(下)第664章 一騎絕塵萬夫雄(下)第91章 正統之名第703章 萬事俱備第727章 猛張飛第149章 共患難相濡以沫第207章 司馬懿第151章 席珍待聘第3章 助紂爲虐的李家第434章 中山之行——離別第455章 這個殺手不太冷第125章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第175章 攜美當歌第45章 一代妖姬(上)第167章 陌上桑,孔明受辱第485章 一心多用霸王姿第165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下)第949章 恩威並重,興師伐罪第35章 吃獨食第46章 一代妖姬(下)第991章 殺青州,雷霆之怒第3章 襄王無情第489章 捨近求遠變中變第324章 一輪明月第93章 平分天下第278章 青山碧水賜雄關第780章 變天之光第148章 奇謀奪關第869章 同心蠱第66章 無法無天第170章 月圓夜之金花醉酒第140章 龍驤合圍,無雙遁走第619章 星夜兼程穩軍心第305章 殘陽血之絕地反擊第898章 虎豹騎,治世能臣第198章 垂釣翁第65章 請君入甕第688章 盟軍大纛第669章 紅袍長鬚抓曹賊第101章 白門樓中第243章 驅虎吞狼(五)第383章 敕封諸侯第300章 哼哈二將第290章 一戰賭江山第506章 仗劍文士英雄氣第684章 霸主之戰第639章 兵臨城下北風寒第257章 仲穎隕落(上)第650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二)第148章 奇謀奪關第696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第149章 共患難相濡以沫第517章 劫後重逢情意切第477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953章 龍行雲,驅虎吞狼第332章 大整軍(續)第580章 美周郎坐掌中軍第821章 帝王心術(續)第852章 兗州爭奪戰第274章 獸王破城第467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204章 立鼎五第494章 坐觀雷電晚來風第892章 少天子,揮斥方遒第253章 龍飛鳳舞(四)第957章 殺破狼,威震塞外第932章 長命鎖,極度深寒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河县| 乐都县| 长顺县| 綦江县| 防城港市| 东兰县| 杂多县| 姜堰市| 余庆县| 永康市| 酉阳| 年辖:市辖区| 青阳县| 安塞县| 北辰区| 理塘县| 津市市| 喀什市| 安康市| 梧州市| 揭阳市| 瑞金市| 嘉兴市| 敖汉旗| 福建省| 江阴市| 石屏县| 白城市| 衡水市| 京山县| 通州市| 宿迁市| 泰宁县| 铜川市| 察隅县| 绥芬河市| 兴和县| 兴隆县| 汉中市| 沂源县| 卓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