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3章 防微杜漸

東方露白,狂風暴雨稍歇,天空中依然飄落著斜風細雨。

北門城樓上,原本屬於陳宮的將旗悄然落下,取而代之的是迎風飄蕩的西涼帥旗。

在金絲繪成的金猊戰旗之下,李利扶欄而立,舉目眺望城南上空,嘴角浮現優美的弧線。

這是他習慣性的笑容,卻並不輕易顯露,當這種笑容出現的時候往往預示著有人要遭難了。

“嗵嗵”的腳步聲從身後傳來,步履零亂而斑雜,但李利卻沒有轉身,依舊凝視著遠方,不知想些什麼。

“末將等奉命前來聽候調遣,請主公示下。”

疾步上樓的霍然是李利麾下一干將領,其中走在最前面的卻是陳宮,然而還未等他開口,桓飛便已上前一步,躬身請令道。

正是桓飛這一句話讓陳宮已到嘴邊的“文昌”二字硬生生嚥了回去,噎得他好不難受,臉頰漲紅,直翻白眼。一瞬間,陳宮感覺擋在自己身前的這位身形壯碩如鐵塔一般的虎狼之將,似乎是有意插話,不讓他開口說話。頓時他不禁有些惱怒,不由得想起自己在呂布帳下時何曾受過這等冷遇,誰敢如此肆無忌憚的衝撞他陳宮。

但是這種念頭僅是一閃而逝,因爲陳宮還沒來得及生氣,便霍然看到站在身邊的去卑、徐晃、紀靈和軻比能等將領正用審視地目光看著他,神色極爲不善。明顯帶著警示的意味,說是警告亦不爲過。霎時間,陳宮不禁後退半步。全身微微顫抖,心中一片駭然,若有所悟。恍然間他知道這些將領爲何這樣看著他了,原因很簡單,只因他之前出城迎接李利之際喊出的那一聲“文昌”。

誠然,李利的字便是文昌,但“文昌”二字並不是什麼人都能叫的。

儘管陳宮此刻尚未正式拜李利爲主。又有大舅哥的身份,算是李利的嫡系親屬。但是。他是李利帳下臣子的身份已經明確,既是臣子就必須遵從爲人臣子的本分,必須時刻恪守上下尊卑之禮,絲毫不得僭越。

縱然他陳宮還是李利的大舅哥。但是妃子娘娘的父親見了皇帝仍舊要行跪拜之禮,而皇帝則是願意怎麼稱呼他就怎麼稱呼。這是因爲自古以來的尊卑秩序便是:天地君親師。君在親之前,君王敬天祭地拜父母,卻從不對臣子行禮,即使是岳父、叔伯等嫡系親屬也不例外。

正因如此,之前陳宮稱呼李利的那一聲“文昌”給西涼衆將留下極深的印象,讓他們甚爲惱怒,卻迫於李利當面不得不暫時隱忍不發。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可以無限度的容忍陳宮繼續放肆下去,在他們看來。陳宮當衆直呼自家主公的字號便是公然羞辱他們,如此尊卑不分的僭越之舉是決計不能容忍的。

所以衆將此刻便要給陳宮施以顏色,讓他好好學學君臣之禮。擺正自己的位置,莫要以爲攻佔下邳北門有功便居功自傲,更不要以爲有一個貴爲主公夫人的妹妹便忘了自己爲人臣子的身份。

這就是李利麾下文武與呂布帳下僚屬的截然不同之處。

在李利治下的所有文臣武將之中,沒有人膽敢直呼李利的字號。即便是曾經貴爲司空、如今的雍州刺史,車騎將軍李傕見到李利都要恭恭敬敬地稱一聲“大將軍”,只有在私下見面時纔會稱其“文昌”。而這還是因爲他是撫養李利長大的叔父。

論及親屬關係,李傕雖是李利的叔父。卻等同於父親,然則終究不是生身父親。因此,在公衆場合,李傕仍是臣,而李利則是主,仍須遵從主臣之禮。在這一方面,李傕從未逾制,始終維護李利貴爲主上的崇高地位。李傕尚且如此,遑論其他人?

此外,李利府中的衆多妻妾同樣也是如此。即便李利對妻妾頗爲尊重,在閨房之中這些妻妾也會稱他“文昌”,但在人前,她們從未失禮,始終恪守本分,遵從禮制。如此親密之人尚且如此,遑論外人?

從古至今,稱謂本身就是身份地位的象徵。即便是千年之後的開放時代,這種沿襲數千年的傳承仍在繼續沿用,遍及各行各業。一聲尊稱,看似無關緊要,實則意義重大;尤其是對上位者的尊稱更是絲毫不能大意,這直接關乎著有爲青年的大好前程。或許時刻牢記這一點並不能給你帶來切實利益,但是如果你疏忽了這一點,必將招致一定程度上的損失。在人生五大需求的金字塔上,這種身份地位的自我滿足位於第四層,距離登頂僅一步之遙,由此不難看出其重要性。

陳宮之所以和呂布滋生嫌隙,且愈演愈烈,正是來源於此。他和呂布歷來尊卑不分,以致於他幾乎忘記了自己纔是臣屬,而呂布確是主上。由此當呂布的權勢地位日益穩固之後,自然而然地就會對他心生不滿,從而刻意疏遠他。久而久之,這種疏遠就會引發主臣之間的嫌隙和猜忌,促使彼此越走越遠,以致最終分道揚鑣,反目成仇。

如今陳宮棄呂布而改投李利帳下,即使李利不拘小節,對此並不介意,但他麾下的一衆文武卻處處維護他的尊崇地位,斷然不能容忍陳宮僭越禮制,不尊主上。

“罷了。”李利仍未轉身,卻擺手示意身後衆人不必拘禮。

隨即李利輕聲詢問道:“城門戰況如何,各路兵馬是否願意配合我軍作戰?”

桓飛恭聲道:“稟主公,末將等已率軍接管各個城門的攻城兵馬,遵從主公軍令,各處城門暫緩攻城,以守代攻,謹防城中守軍出城突圍。此外,負責攻打南門的張勳將軍現已率部撤退,放棄圍困南門。”

李利聞言後微微頷首:“嗯,如此甚好。眼下大雨剛過,道路溼滑,不利於戰騎衝殺,是以爲今之計便是暫時放緩進攻,圍三厥一,圍而不攻。”

說到這兒,李利語氣一頓,問道:“城中佔據如何,可曾拿下州牧府?”

桓飛聞聲後扭頭看向身後的陳宮,當即稍稍後退一步,示意陳宮上前答話。因爲西涼軍入城後並未直接攻打呂布的州府治所,城中戰事仍由陳宮帳下兵馬負責。

終於輪到自己稟報軍情了,陳宮不禁按捺心神,摒棄紛亂思緒,向前邁一步,輕咳一聲:“咳!文、、、呃,稟主公,雷薄將軍率領一萬步騎攻打州牧府至今已有一個時辰,截至此刻,尚未接到捷報。想來,戰鬥還在持續之中,或許是雷薄將軍帳下兵馬有限,一時之間恐難以攻克州府。”第一次尊稱李利爲主公,陳宮頗感不適應,而雷薄等將領攻打州牧府不利又讓他頓感大失顏面。是以他的回話中規中矩,顯得底氣不足,不敢多言。

就在陳宮說話之際,一直背對著衆將的李利忽然轉過身來,滿臉微笑地看著陳宮,並無半點責怪的神色。待陳宮說完話後,李利笑聲道:“公臺兄不必拘謹,你我兄弟相識多年,此番若不是戰事緊急,我二人定要把酒敘談一番。是以兄長往後無須客套,都是自家兄弟,想說什麼便說什麼,無須顧忌。兄長以爲然否?”

陳宮明顯感到此刻李利臉上的笑容多了一份真誠,少了幾絲公式化的笑容,令他倍感親近,悄無聲息地化解了之前彼此間若有若無的隔閡與芥蒂,無形地拉近了彼此的距離。這一刻,陳宮感覺自己和李利之間沒有了距離感,恍若分別多年的兄弟,一種難以言語的親切感油然而生。

與此同時,陳宮清楚地知道,從剛剛那一聲“主公”開始,他就是李利帳下之臣,自此以後這種主臣關係都不會改變,直至生命終結。這種選擇既是他自願的,亦是別無選擇之下的唯一抉擇。

現如今,不管出於什麼原因,他陳宮已經背棄了故主呂布,這是不爭的事實。如此以來,在世人眼裡他就是背主之人。凡事可一而再,卻不可再而三,當他另擇明主之後便註定這是一生之中最後一次抉擇,終其一生都不能再有二心;否則,他陳宮必遭世人唾棄,無顏立足於世間。

心思急轉的一瞬間,陳宮迅速梳理思緒,清醒地知道自己往後的路應該如何走下去。

所以,當李利話音落下之後,陳宮謙遜地恭聲道:“多謝主公擡愛,在下、、、微臣不勝惶恐。微臣與主公雖有兄弟之情,但尊卑禮數不可廢。是以‘兄長’之名實在是折煞微臣了,從今往後還請主公直呼微臣之名,懇請主公成全!”陳宮說這番話時可謂是聲情並茂,言辭懇切,神情赤誠,沒有絲毫做作或勉強。

“呃,兄長這是”李利神色詫然,瞬間便將目光轉移到陳宮身後的桓飛、去卑和徐晃等人身上,卻見他們紛紛低著頭,眼神飄忽,不敢擡頭正視他的目光。恍然間,李利意味深長地看了桓飛等人一眼,旋即收回目光,對陳宮輕輕點頭,微笑道:“也罷,既然公臺執意如此,便依你所請。然則,不管稱呼如何改變,你我兄弟情誼卻是一生不變,無論何時何地,你都是我李利的兄長!”

——————————————————

第142章 黃沙漫道,夾道設伏(中)第308章 殘陽血之戰陣對決3第138章 驚魂未定,無雙鐵騎第479章 如影隨形顯殺機第42章 那回眸一笑的風情第466章 上將愁有苦難言第142章 黃沙漫道,夾道設伏(中)第223章 龍爭虎鬥之狼嚎虎嘯第146章 狂沙漫天滅人寰第714章 無知者無畏第551章 李稚然聞訊造勢第109章 神獸現,三英戰狻猊(下)第84章 陰風起,韓遂來襲第298章 富貴險中求第140章 龍驤合圍,無雙遁走第133章 一箭穿喉,無瑕出兵第477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660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五)第257章 喋血山河(二)第623章 孤注一擲圖霸業第989章 青玉案,鐵血柔情第533章 公瑾謙卑不速客第715章 誓不甘休第851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826章 陳倉之戰第564章 陶恭祖一曲絕唱(下)第178章 花枝俏,南中攻略第272章 螳臂擋車第184章 嬌妻美眷第539章 百年一夢蹊蹺事第337章 經略長安(下)第92章 戰韓遂,別來無恙(八)第990章 心飛揚,水師起航第74章 郭嘉一語定乾坤第45章 吳下阿蒙第721章 帝王之道第825章 王者之劍第209章 新愁舊恨眉生綠第86章 戰韓遂,陣前鬥將(二)第911章 梟雄心,變幻無常第928章 生查子,風雨欲來第603章 償夙願末路藩王第643章 一擊致命劫糧王第143章 揚刀立威(續)第53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74章 五虎爭鋒(下)第500章 鏖戰渡口奔雷刀第69章 前功盡棄第182章 顯神通,上善若水第612章 羣雄聚首河內郡第248章 驅虎吞狼(十)第460章 馬鞭飛揚傷不起第8章 丹陽精兵第768章 咫尺天涯第639章 兵臨城下北風寒第497章 貞潔烈婦一腔血第182章 千絲萬縷,文昌三約(上)第29章 脣亡齒寒第134章 黃沙嶺,三軲戰桓飛(一)第316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第80章 平姑臧,一刀驚鴻(一)第170章 月圓夜之金花醉酒第590章 兩兄弟情比金堅第247章 驅虎吞狼(九)第691章 強攻雄關第729章 石破天驚第266章 驚世飛將(上)第572章 太聰明自作自受第599章 大事定疏不間親第916章 獻良謀,將計就計第147章 投石問路第323章 殘陽血之落幕第635章 鍥而不捨風雲會第52章 死灰復燃黃沙漫第995章 秋夜曲,馬鳴風蕭蕭第340章 經略長安第41章 雁丘辭第438章 中山之行——無極第271章 披荊斬棘(二)第289章 戰幕第162章 攘外安內,馬場傳喜訊第765章 李代桃僵第471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第898章 虎豹騎,治世能臣第698章 諸侯隕落第一彈第675章 愁雲慘淡萬里凝第770章 天行健第725章 長刀嘯西風第234章 鐵騎入夢(一)第614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430章 虎癡大戰趙子龍第982章 踏破白狼山缺第892章 少天子,揮斥方遒第146章 狂沙漫天滅人寰第22章 陳留之戰(上)第59章 寶物的價值第212章 龍爭虎鬥之左膀右臂第621章 海納百川容者大第235章 鐵騎入夢(二)第757章 縱橫捭闔
第142章 黃沙漫道,夾道設伏(中)第308章 殘陽血之戰陣對決3第138章 驚魂未定,無雙鐵騎第479章 如影隨形顯殺機第42章 那回眸一笑的風情第466章 上將愁有苦難言第142章 黃沙漫道,夾道設伏(中)第223章 龍爭虎鬥之狼嚎虎嘯第146章 狂沙漫天滅人寰第714章 無知者無畏第551章 李稚然聞訊造勢第109章 神獸現,三英戰狻猊(下)第84章 陰風起,韓遂來襲第298章 富貴險中求第140章 龍驤合圍,無雙遁走第133章 一箭穿喉,無瑕出兵第477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660章 血火爛漫飛雲渡(五)第257章 喋血山河(二)第623章 孤注一擲圖霸業第989章 青玉案,鐵血柔情第533章 公瑾謙卑不速客第715章 誓不甘休第851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826章 陳倉之戰第564章 陶恭祖一曲絕唱(下)第178章 花枝俏,南中攻略第272章 螳臂擋車第184章 嬌妻美眷第539章 百年一夢蹊蹺事第337章 經略長安(下)第92章 戰韓遂,別來無恙(八)第990章 心飛揚,水師起航第74章 郭嘉一語定乾坤第45章 吳下阿蒙第721章 帝王之道第825章 王者之劍第209章 新愁舊恨眉生綠第86章 戰韓遂,陣前鬥將(二)第911章 梟雄心,變幻無常第928章 生查子,風雨欲來第603章 償夙願末路藩王第643章 一擊致命劫糧王第143章 揚刀立威(續)第53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74章 五虎爭鋒(下)第500章 鏖戰渡口奔雷刀第69章 前功盡棄第182章 顯神通,上善若水第612章 羣雄聚首河內郡第248章 驅虎吞狼(十)第460章 馬鞭飛揚傷不起第8章 丹陽精兵第768章 咫尺天涯第639章 兵臨城下北風寒第497章 貞潔烈婦一腔血第182章 千絲萬縷,文昌三約(上)第29章 脣亡齒寒第134章 黃沙嶺,三軲戰桓飛(一)第316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第80章 平姑臧,一刀驚鴻(一)第170章 月圓夜之金花醉酒第590章 兩兄弟情比金堅第247章 驅虎吞狼(九)第691章 強攻雄關第729章 石破天驚第266章 驚世飛將(上)第572章 太聰明自作自受第599章 大事定疏不間親第916章 獻良謀,將計就計第147章 投石問路第323章 殘陽血之落幕第635章 鍥而不捨風雲會第52章 死灰復燃黃沙漫第995章 秋夜曲,馬鳴風蕭蕭第340章 經略長安第41章 雁丘辭第438章 中山之行——無極第271章 披荊斬棘(二)第289章 戰幕第162章 攘外安內,馬場傳喜訊第765章 李代桃僵第471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第898章 虎豹騎,治世能臣第698章 諸侯隕落第一彈第675章 愁雲慘淡萬里凝第770章 天行健第725章 長刀嘯西風第234章 鐵騎入夢(一)第614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430章 虎癡大戰趙子龍第982章 踏破白狼山缺第892章 少天子,揮斥方遒第146章 狂沙漫天滅人寰第22章 陳留之戰(上)第59章 寶物的價值第212章 龍爭虎鬥之左膀右臂第621章 海納百川容者大第235章 鐵騎入夢(二)第757章 縱橫捭闔
主站蜘蛛池模板: 饶平县| 沙雅县| 石林| 松阳县| 安泽县| 博客| 独山县| 通城县| 南通市| 西吉县| 临清市| 深水埗区| 方城县| 四子王旗| 霞浦县| 许昌县| 柯坪县| 乐亭县| 溧阳市| 唐河县| 罗田县| 双柏县| 永寿县| 莎车县| 息烽县| 专栏| 中方县| 昆山市| 和硕县| 忻城县| 洪泽县| 阿合奇县| 环江| 湖南省| 东港市| 曲松县| 屏山县| 永济市| 宁强县| 阳高县| 玛纳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