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89章 亂世重典一變再變

————————————

李利的詫異之聲打斷了李儒的軍情通報,隨即得到李利點頭示意之後,他繼續陳述細作剛剛送來的情報。

細心的人不難發現,李儒接下來的通報與之前截然不同。方纔他講述的十分詳細,但李利驚訝出聲之後,李儒立刻改變通報方式,簡明扼要地陳述大致情況,說的很籠統,給人一種雲山霧罩的感覺。

但是大致意思還是表達了出來,讓帳內衆人意識到天下局勢又要起變化了。原有的四方諸侯割據的局面已然被打破,僅僅平靜了一年的中原各州又起波瀾,平靜日子將隨之遠去,戰火重燃。

待李儒彙報完畢之後,李利臉上的驚訝神情已然消失殆盡,可他卻隻字不提李儒通報的緊急情報,而是轉移話題,詢問各營兵馬的休整補充情況和冀州局勢。

等到桓飛、許褚、徐晃和馬岱等將領逐一作答完畢,時間已是傍晚,李利下令于帥帳設宴,犒勞遠道而來的諸將。

宴席開始,李利與諸將同飲三盞,而後又坐了一刻鐘,遂起身離開帥帳,走向帥帳正後方的後帳。諸將對此毫不介意,或者說李利離開之後他們喝得更盡興,觥籌交錯,暢快淋漓。

此次李利出巡,既是巡視治下各州郡的軍政事務,亦是陪同衆妻妾和子女前來草原踏青遊玩,捎帶還能體察民情。這是衆女跟隨李利這麼多年以來,李利第一次帶著她們和子女一起集體出遊踏青。

這一次出巡遊玩不同於以往。李利的十七名妻妾中除了甄氏張藹留守內府之外,餘下包括夢馨、吳莧、祝融和陽安公主劉華在內。所有妻妾和子女集體出遊。是以此行僅是他們乘坐的馬車就多達二十七輛,孩子們佔了十輛馬車。餘下衆女和她們的貼身侍女同坐一輛馬車,十六名妻妾便有十六輛豪華馬車。此外。李玄、李儒、桓飛、李摯和許褚等五人也帶著妻兒同行,又是十餘輛馬車。

除了載人的馬車之外,跟在出遊隊伍後面的還有多達四十餘輛載貨的馬車,以及一萬兩千名騎兵沿途護送。

因此李利一行出遊隊伍空前龐大,將近一百輛馬車,一萬三千餘匹戰馬,行進之中綿延數裡,兵戈林立、旌旗獵獵,沿途之上浩浩蕩蕩。甚是壯觀。

爲了節省開支,避免大動干戈、勞民傷財,出發之前李利就已明確規定,沿途之上一律不入城,不許各州、郡、縣官吏出城迎接,不搞歡迎儀式,不許各郡縣出一文錢;如遇特殊情況,自有軍士攜手令前往州郡調撥錢糧。除此之外,各州郡一切如常。沿途文武官員沒有接到軍令便無須陪同,只有接到軍令的將領和官員才能前往行轅拜見,餘下所有文武不得擅離職守。

不僅如此,李利等人一路走來。大多夜宿在邊境軍營之中,餘下便是自行紮營,飲食起居均是自備。所需糧草也全是隨行攜帶。糧草用盡之時,就有軍士帶著李利的手諭前去郡城或州城調撥。而後由大將軍內府調撥補充,直接進入府庫。算作各州郡繳納的賦稅糧餉。

簡而言之就是一句話:此次出巡的所有用度全由大將軍內府負責,即李利全額承擔,不動用各州郡一絲一毫的錢糧。

儘管李利所擁有的錢糧仍是來源於賦稅和內府作坊,說到底還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但是李利這麼做就是表明立場和態度,爲各州郡縣的官吏做表率,讓他們清晰地認識到不能隨便伸手,不能中飽私囊,不能奴役百姓;否則,後果很嚴重,嚴重到他們根本承擔不起的地步。

值得提的是,迄今爲止,李利已經罷免了三十餘位大獻殷勤的官吏和邊境將領。這些人事先已經接到命令,卻明知故犯,頂風違紀,大擺排場,大獻殷勤。結果,李利根本不出面,不見他們,直接由李玄代爲處置,相繼罷免了二十一位縣丞以上的文官和十三名校尉以上的將領。隨後還有法曹人員對他們進行清查,一旦查出問題,他們就不是罷官那麼簡單了,砍頭掉腦袋是必然的。

亂世當中,整飭吏治是極其嚴厲的,手段近乎殘酷。一旦查實某個官員問題嚴重,連牢獄之災都免了,一律砍頭、抄沒家產,甚至殃及滿門。地方郡縣尚且如此,軍隊之中則更加嚴厲,一旦觸犯軍紀或軍令,輕則皮肉之苦,重則梟首示衆,甚至連累全家流放發配,永世爲奴。亂世用重典,便是如此。

筵席過後,待諸將相繼離開帥帳之後,金猊衛統領李摯跟在李利身後又來到帥帳裡。

此時留在帥帳裡的只有六人,均是李利麾下重臣,他們是李玄、李儒、桓飛、鞠義、許褚和徐晃。加上李利、李摯主僕二人,總共八人。

隨著李利緩步走到帳下左側首位落座,李摯和許褚站在帥帳門口,取代了親兵的位置。而徐晃和桓飛則充當親兵,爲衆人端茶倒水,是以真正參加密議的只有李利、李玄、李儒和鞠義四人。

如此安排,對於第一次參加帥府密議的鞠義來說,無疑是極高的禮遇。這讓自視甚高的鞠義也不免感到受寵若驚,第一次感覺自己在西涼軍中有了歸屬感,感覺自己投靠李利是對的,真正的明智之舉。

“鞠義不必緊張,不要拘束。”議事開始之前,李利敏銳察覺到鞠義額頭上冒汗,心神繃得緊緊的,遂輕輕拍拍他的肩膀,笑呵呵地道:“說起來,你率部投效在我麾下已一年有餘,可你我二人卻是第一次坐在一起商議軍務,這在歷朝歷代的典籍之中是絕無僅有的,算是首開先河,值得稱道。

不過你我之間早已相識,七年前中山無極一晤,可以說是一見投緣,相見恨晚。去歲,你率部投效於我,雖是遲來的聯手,卻也是殊路同歸,最終走到了同一條道路上,可喜可賀,堪稱人生一大幸事。”

鞠義充滿感激地恭聲道:“主公過獎了。末將愚鈍,有眼不識泰山,白白耽誤了五年時間,若是早些追隨主公,便不會淪爲喪家之犬了。所幸蒼天垂憐,承蒙主公不棄,末將終得明主,此後肝腦塗地,誓死報效主公!”這番話說得真誠,聽得出來這是鞠義的由衷之言。

在李利面前,鞠義沒有半分倨傲,真正擺正了位置,心態很正,姿態很低,表現出與之前截然相反的一面。由此可見,他並非桀驁不馴之人,或者說他曾經是恃才傲物之輩,但是經歷了諸多波折和淬鍊之後,他很清楚自己應該怎麼做,意識到自己的性格存在缺陷,不合羣、不討人喜歡,容易被人孤立。

現如今,鞠義已經有意識地改正,更清醒地知道李利有多厲害,有多麼深不可測,所以他對李利絕對是心服口服,甘願聽候驅使。七年前李利對他說的那番話,至今他還清清楚楚的記得,李利所說的全都得到了印證;袁紹一想用他剿滅公孫瓚,卻又處處防著他,甚至在其即將殯天之際還試圖除掉他鞠義。

正因爲這樣,當曹操佔據冀州之時,鞠義沒有選擇歸附曹操,而是率領帳下兵馬孤軍作戰,直到局勢趨於穩定之後他毅然選擇歸降李利,並甘願充當馬前卒,帶領帳下五萬兵馬深入冀州,像一顆釘子一樣楔入冀州,令曹操頭疼不已,寢食難安,卻又無法將他這顆釘子拔掉。

經過一年時間的發展,鞠義帳下現有七萬步騎,其中步軍五萬、戰騎兩萬,校尉以上的將領近百名,實力愈發強大。一年來,他率軍先後與曹操大軍多次交戰,幾乎每個月都要交鋒一次,雖然雙方互有勝負,但總體來說他率領的先登營還是勝多負少,越打戰鬥力越強,越打兵馬越多。

但是隨著曹操進一步整合冀州軍,對冀州軍的掌控力越來越強,鞠義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頗感吃力。是以他此次前來面見李利,其一是聽候李利的調遣,其二就是向李利請令;萬不得已時他會放棄中山和常山國,率軍退入幷州,藉此保全實力,希望得到李利的首肯和支持。只不過他還沒有機會說,是以李利此時並不知道他的打算。

議事開始,李利詳細詢問了孫策遇刺的經過,又問了孫策病危之際江東的局勢發展,以及眼下江東的局勢;李儒逐一作答,解釋得十分詳盡,幾乎是將細作打探到的所有情報全部整合出來,詳詳細細地陳述一遍。

通過李儒的講述,李利瞭解到孫策遇刺及江東局勢動盪都已經過去三個多月了。孫策遇刺之後性命垂危,瀕死之時將江東基業託付給孫翊,孰料孫策前一天嚥氣,第二天孫翊便再次遇刺身亡。

孫翊是被帳下部將直接從背後偷襲下手,一劍穿心,當場身亡,隨後部將被親兵亂刀剁成肉泥。

————————————————————

ps:【衷心感謝:驍騎第四位堂主“溫柔三胖”書友的鼎力支持,多謝!】

第31章 真正的狠人第54章 矛與盾第779章 一身是膽第132章 風雷動,驍騎出徵第347章 紅顏劫之美人心計第367章 天賜媚眼第506章 仗劍文士英雄氣第164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上)第155章 觀烽火,驕兵悍將第370章 深淵靡情第17章 劫掠陳留第114章 平激憤,桓飛割愛(下)第415章 不速之客不請自來第592章 道緣由一勞永逸第540章 江湖俠士甘興霸第167章 陌上桑,孔明受辱第799章 三軍聚首第702章 好事連連第29章 惡毒賭約第980章 破虜記,一戰成名(中)第472章 兇殘示威風雲變第32章 絕地囚牢第6章 帥帳點將第177章 望君亭,親疏有別第54章 逼債第325章 怨婦霓裳第315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5第298章 富貴險中求第199章 河東行第242章 驅虎吞狼(四)第746章 鬥智鬥勇第619章 星夜兼程穩軍心第596章 風吹草低見牛羊第927章 清平樂,其樂融融第972章 殺破狼,城下之盟(下)第306章 殘陽血之戰陣對決1第139章 風浪起,抱薪救火第89章 戰韓遂,野人兇猛(五)第321章 殘陽血之兩軍奪旗第130章 清源河畔,美人無瑕第246章 驅虎吞狼(八)第357章 情殤第24章 欲擒故縱第366章 是誰撥動琴絃第103章 防微杜漸第772章 天崩地裂第58章 萬馬奔騰第34章 曇花,大樹第173章 平川之鐵騎築神州第121章 郡府點將,五虎出籠第713章 婁底原之戰第150章 暗香疏影第152章 禍兮福之所倚第148章 奇謀奪關第589章 捷報傳公瑾建功第117章 風雪俏嬌娘(續)第87章 破繭成蝶顯崢嶸第474章 徐州烽火血成河第987章 定幽州,牧馬遼東第68章 玉面書生第255章 龍飛鳳舞(六)第372章 恩情難償(續)第70章 粉紅佳人第813章 杏林煮酒第271章 披荊斬棘(二)第132章 風雷動,驍騎出徵第453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197章 貌不驚人第875章 益州第一將第716章 庭柱之首第616章 方天畫戟霸王槍第987章 定幽州,牧馬遼東第427章 龍虎三陣之首戰第180章 董卓,你坑我!第382章 今非昔比第151章 福兮禍之所伏第198章 垂釣翁第860章 梟雄的心結第165章 倒脫靴,節上生枝第325章 怨婦霓裳第918章 鏡花緣,花爲誰紅(續)第785章 舉賢不避親第520章 雄姿英發美周郎第202章 赤兔神駿辱文昌第470章 目光長遠見識廣第107章 霹靂弦驚第413章 用人之道第707章 夤夜暗流(中)第171章 前車之覆後車之鑑第729章 石破天驚第70章 粉紅佳人第959章 殺破狼,縱橫喋血第270章 會攻長安,宮闈佳人第291章 首戰必勝第744章 雷霆萬鈞第157章 趙馬黃,威震四方第444章 若隱若現甄張氏第640章 一驚一詐戲諸侯第172章 振虎軀,做主一回第876章 爲子當孝
第31章 真正的狠人第54章 矛與盾第779章 一身是膽第132章 風雷動,驍騎出徵第347章 紅顏劫之美人心計第367章 天賜媚眼第506章 仗劍文士英雄氣第164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上)第155章 觀烽火,驕兵悍將第370章 深淵靡情第17章 劫掠陳留第114章 平激憤,桓飛割愛(下)第415章 不速之客不請自來第592章 道緣由一勞永逸第540章 江湖俠士甘興霸第167章 陌上桑,孔明受辱第799章 三軍聚首第702章 好事連連第29章 惡毒賭約第980章 破虜記,一戰成名(中)第472章 兇殘示威風雲變第32章 絕地囚牢第6章 帥帳點將第177章 望君亭,親疏有別第54章 逼債第325章 怨婦霓裳第315章 殘陽血之血染長空5第298章 富貴險中求第199章 河東行第242章 驅虎吞狼(四)第746章 鬥智鬥勇第619章 星夜兼程穩軍心第596章 風吹草低見牛羊第927章 清平樂,其樂融融第972章 殺破狼,城下之盟(下)第306章 殘陽血之戰陣對決1第139章 風浪起,抱薪救火第89章 戰韓遂,野人兇猛(五)第321章 殘陽血之兩軍奪旗第130章 清源河畔,美人無瑕第246章 驅虎吞狼(八)第357章 情殤第24章 欲擒故縱第366章 是誰撥動琴絃第103章 防微杜漸第772章 天崩地裂第58章 萬馬奔騰第34章 曇花,大樹第173章 平川之鐵騎築神州第121章 郡府點將,五虎出籠第713章 婁底原之戰第150章 暗香疏影第152章 禍兮福之所倚第148章 奇謀奪關第589章 捷報傳公瑾建功第117章 風雪俏嬌娘(續)第87章 破繭成蝶顯崢嶸第474章 徐州烽火血成河第987章 定幽州,牧馬遼東第68章 玉面書生第255章 龍飛鳳舞(六)第372章 恩情難償(續)第70章 粉紅佳人第813章 杏林煮酒第271章 披荊斬棘(二)第132章 風雷動,驍騎出徵第453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197章 貌不驚人第875章 益州第一將第716章 庭柱之首第616章 方天畫戟霸王槍第987章 定幽州,牧馬遼東第427章 龍虎三陣之首戰第180章 董卓,你坑我!第382章 今非昔比第151章 福兮禍之所伏第198章 垂釣翁第860章 梟雄的心結第165章 倒脫靴,節上生枝第325章 怨婦霓裳第918章 鏡花緣,花爲誰紅(續)第785章 舉賢不避親第520章 雄姿英發美周郎第202章 赤兔神駿辱文昌第470章 目光長遠見識廣第107章 霹靂弦驚第413章 用人之道第707章 夤夜暗流(中)第171章 前車之覆後車之鑑第729章 石破天驚第70章 粉紅佳人第959章 殺破狼,縱橫喋血第270章 會攻長安,宮闈佳人第291章 首戰必勝第744章 雷霆萬鈞第157章 趙馬黃,威震四方第444章 若隱若現甄張氏第640章 一驚一詐戲諸侯第172章 振虎軀,做主一回第876章 爲子當孝
主站蜘蛛池模板: 磐石市| 汶上县| 镇康县| 教育| 张家港市| 永丰县| 库车县| 余姚市| 阳信县| 嘉峪关市| 江陵县| 凤翔县| 临安市| 浦城县| 古蔺县| 玛多县| 宿迁市| 长海县| 晋江市| 金华市| 仙居县| 东宁县| 资兴市| 洛阳市| 青田县| 大荔县| 南充市| 康定县| 瑞金市| 容城县| 泸西县| 安宁市| 芜湖县| 大关县| 青冈县| 涿鹿县| 遂平县| 河源市| 乌拉特前旗| 巴彦县| 隆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