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泌也面色暗沉,搖了搖頭:“看看高仙芝怎麼決定吧。”
他們知道高仙芝敢於冒險,但眼前的險怕是冒不過去了。
他們都將視線投向站在高處觀望的高仙芝身上,封常清也看著他。
藍天下,高仙芝頭盔上的帽櫻隨風飛起,他在陽光下閃爍著冷光的明光鎧背影有一種很強大的感覺,羅含煙看著他那氣勢不像是要退縮的感覺,而是有著強大的進攻欲。
高仙芝終於回過頭來,面容非常堅毅,他來到封常清面前吩咐,“此路太險,而要到達阿弩越城,則必須過此山口,別無他法。但士兵過來之後,一定會被這裡嚇住而不肯過。我想個辦法,你派遣二十多人裝扮成阿弩越城的奉迎使者,從嶺下攀援而上,假裝是阿弩越城的人前來迎接我們。這樣,士兵就不會再害怕了。”
封常清猶豫了,只是看著他,沒有說話,他緊鎖雙眉,似在努力思考這方案的可行性。
岑參像看怪物一樣地看著高仙芝,羅含煙與李泌也是面面相覷。半晌,岑參才問道:“高節使,你真的打算讓軍隊從這裡過?”
高仙芝面容嚴肅、目光堅韌:“我還跟你們開玩笑不成?此次必定要奪回小勃律方可收軍,否則前功盡棄。不得回小勃律則後患無窮,下一次再找這種時機不知還可得不可得。我們不能畏難而退。”
封常清他的強悍折服,仰頭欽佩地看著他,點頭應道:“好,我明白了,屬下這就去辦。”
第二天,當高仙芝命令拔營前行時,士兵們來到坦駒嶺,看到如此險象環生的道路,果然恐懼不已,沒有人往下走。
高仙芝像不知不聞一般,驅使著大軍下嶺,順著冰川爬上山口。
士兵們畏懼不已,紛紛不滿地向高仙芝叫嚷:“大使要讓我們到哪裡去?這路是人走的嗎?”高仙芝面容嚴肅,並不迴應。大軍軍心動搖,抱怨之聲不絕於耳。羅含煙也跟李泌擔憂地看著事態的發展。
正嚷嚷的不可開交,事先派出的二十人恰好從嶺下趕到,歡快地上前作歡迎狀:“我們是阿弩越城派來的使者,前來迎接大唐天兵,我們已經把娑夷河藤橋砍斷了。”
娑夷水是一條河,上邊架著一座藤橋,這條橋是小勃律通往吐蕃的唯一通路。如果此橋被砍斷,則吐蕃就不能來援救小勃律。這些士兵這樣一說,高仙芝假裝聽到這個消息非常高興的樣子。身後的大軍信以爲真,就不再害怕了。
大家小心而迅速地下嶺,雖然過程驚險連連,但心中沒了畏懼,最終平安過去,向阿弩越城開去。
封常清、羅含煙與李泌、岑參都暗抹一把冷汗,這個心理遊戲實在妙到毫巔,他們真服了高仙芝。
這樣走了三天,阿弩越城聽說了唐軍的到來,果然派人來投降了,這一次,他們是真正地高興,於是第二天就進了城。一進城,高仙芝就命將軍席元慶等修橋修路,然後下一目標便是小勃律首府孽多城。
在城中休息時,岑參來到高仙芝被招待的
住房,他正在用熱水洗臉,連日長途跋涉加作戰,真是累得不輕。他憂慮地問高仙芝:“高節使,這次對孽多城怕是要強攻了,這是小勃律的首府,必然更難突破,而且如果吐蕃援軍趕到,我方將多有傷亡。”
高仙芝邊洗臉邊說:“我已經想到了這個問題,待我好好思考一個良方。”
休息了一晚,第二天,高仙芝叫來席元慶:“你帶領一千人到孽多城下,如此如此。”
席元慶領命而去,李泌與羅含煙跟了去。來至孽多城下,小勃律王親自來到了城樓,唐軍不遠萬里來到首府城下,他們自然是膽戰心驚。席元慶向上邊喊話道:“我們唐軍至此,不打算拿走你的城池,也沒想要砍斷你們通往吐蕃的橋,我們來只是借你的路,打算向大勃律進發。”
城頭一陣嗡嗡聲,大部分將領都主張讓唐軍借路,有五六個將領堅決反對借路。他們說:“如若唐軍進城時要取我們的城,此時再反抗就晚了,吐蕃救援不及,我們又將落於唐人之手。”
另有人反駁:“就算我們再臣服於大唐又有什麼不得了,以前我們本是大唐的屬國,後來被吐蕃逼迫改爲臣服吐蕃,唐軍既來,我們還是投靠唐軍算了。”
那五六人是死心塌地投靠吐蕃的,所以堅持不肯讓路。
席元慶將這一幕看在眼裡,默默記下了那五六個吐蕃的堅定追隨者。羅含煙擔憂地問:“他們不開城怎麼辦?還是得強攻啊。”
席元慶看她一眼,從懷裡拿出一卷黃稠說:“我再試試高節使的計策。”他回頭招手,命令士兵把事先準備好的一些彩稠禮物拿了出來,對著城頭說:“我們此來是奉大唐皇帝之命,前來加封並賞賜小勃律王的,請王下來接旨。”
他將那捲黃稠舉得高高的,並把彩稠等禮物推至前方給城頭上的人看。
他們仔細辨認了一會兒,感覺不像是假,小勃律王就要下城迎接。
那五六個吐蕃的堅定追隨著阻止:“大王,我們是吐蕃的屬國,爲什麼要接大唐皇上的聖旨?萬不可下去。”
其他人則反對這些人:“大唐既有禮物送來,也是一番好意,怎可拒絕?我們也做過大唐屬國很多年,做吐蕃屬國不過是近兩年的事,兩方都很強勢,我們沒有實力接納一方得罪另一方,兩方都不得罪纔對我們小勃律最有利。大王還是下城接旨的好,免得開罪大唐。”
由於要求下城接旨的人多,最終小勃律王還是帶著衆臣下了城。
他們一衆纔來至席元慶面前,席元慶立即喝令身邊的人:“把他們綁起來。”
早就準備好的幾員猛將立即上前,將猝不及防的小勃律臣衆抓了起來。在一些忠勇之士的拼命保護下,小勃律王與妻子,吐蕃公主乘亂脫逃,唐軍進城。這次他們以最少的傷亡取得了小勃律首府。
高仙芝率領主力趕到,一進城便聽了席元慶的彙報,得知有五六個頑固分子,高仙芝下令殺了他們。然後急呼:“席元慶聽令!”
席元慶抱
拳:“末將在!”
“命你以最快的速度砍斷婆夷河藤橋,不得有誤!”
“是!”席元慶立即帶兵前往。高仙芝則在城中做善後工作。直到日落時分,終於席元慶派人帶來了消息:“報告!藤橋終於吐蕃援軍到來之前一刻砍斷。橋斷之時,吐蕃兵馬已站在了河對岸,眼睜睜地看著橋斷,過不了河,氣得要死。”
高仙芝從椅中站起,哈哈大笑:“哈哈哈!此橋修復需要一年時間,吐蕃已失小勃律,我們終於贏回了小勃律!哈哈哈哈!”
封常清與其他將領都開心地大笑起來,這笑聲從心底發出,聲音穿透屋頂,飄蕩在孽多城上空。
岑參悄悄跟李泌與羅含煙說:“席將軍速度真的很快啊,此橋離孽多城有六十里遠,他帶兵趕到那裡,還要砍斷橋,手腳夠快,也夠險,差一點點就被吐蕃趕上了。”
封常清也抹了下頭道:“是啊,想起來就是驚險,還差一點我們就可能與吐蕃發生一場惡戰。”
現在一切均已平定,就剩下尋找小勃律王了,可是唐軍將孽多城內外搜遍了都找不到小勃律王與吐蕃公主。
高仙芝又想出一計,派人四處大喊:“小勃律王聽著,你們不可能等到吐蕃來救了,藤橋已被砍斷,吐蕃兵馬都被隔在河對岸,你們藏不了多久了,出來吧。”
這樣四下裡一通喊,小勃律王夫婦果然絕望了,只得帶著吐蕃公主出來。經過審問,才知他們藏在一石窟之中。高仙芝將把他們帶入大唐,聽候皇上發落。
這一平定小勃律,西域七十二小國均向大唐投降,於是大唐聲威大震。
在這一次行動中,岑參與封常清的關係日漸密切,他們相互欣賞,成爲好友。高仙芝對封常清更加信任,封常清後來被高仙芝提拔爲慶王府尋事參軍,充節度判官,賜紫金魚袋。後來又加他爲朝散大夫,專門負責安西四鎮的倉庫、屯田、甲仗、支度、營田等事。不過岑參並沒有得過高仙芝的特別重視。
在孽多城休整了一段時間,那時候,李泌與羅含煙會抽空到當地的集市上轉轉,因爲大唐又有了信心,他們身心都放鬆了。
這一天,羅含煙獨自在屋中漿洗自己和李泌的衣衫,李泌則上集市去修補自己破損了的鞍褥。當他拿著鞍褥進入一家鞍褥行時,外邊走過一位白衣剪髮、腰間插根竹笛的男子,正自打量著城中的情況,眼角餘光掃到了李泌,他倏然扭頭看向那家鞍褥行,目光緊緊鎖定在李泌的身上。
過了一柱香的功夫,李泌拿著鞍褥出來,在馬背上放好,面前忽然多了一道陰影。他擡頭看去,陽光炫麗地打在面前的人身上,光華奪目,俊逸非凡,粟特人裝扮,卻是熟悉的面容,他當即怔了住。
那人嘴角勾起一個笑容,悠然開口:“李翰林,沒想到能在這裡見到你,你不該是在中原朝堂之上嗎?”
李泌面目複雜,眸光閃爍了一下,也最終笑了笑:“原來是竹笛公子,你換了裝束,還真讓人眼前一亮。”
(本章完)